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产业的特点

农业产业的特点

农业产业的特点

农业产业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农业生产事故;分类;特点;鉴定方法

中图分类号 X9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307-01

农业生产上,因农资产品质量、农田环境污染、农事操作不当等因素造成的各类事故时有发生。这类事故发生后,人们需要弄清事故的成因,以便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总结经验教训和追究事故责任。

然而,目前农业事故鉴定技术尚未独成体系,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也较少见到,国家农业部虽然出台了《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但文中并没有提及具体的鉴定技术。笔者在乡镇农技站工作20余年,积累了较丰富的农业事故鉴定经验,现对其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冠之“农业事故鉴定技术”,以与普通的田间诊断技术相区别。

1 农业生产事故的分类

根据事故的成因,可以将生产上常见的农业事故分为4类:一是农资质量类事故。这类事故主要包括种害、药害和肥害3种。种害常见的有:种子发芽率低,种子纯度差;药害常见的是农药中含有致害物质;肥害常见的是肥料中有害物超标。二是管理不当类事故。这类事故主要包括:品种不适宜当地种植;未适时播种;未及时灌溉或排水;未采取相应的保温保湿措施;农药品种、浓度、防治时间选择不当;施药风向、间隔期选择不对等。三是灾害天气类事故。这类事故主要包括:高温热害、低温冷害(冻害)、旱害、涝害等。四是环境污染类事故。这类事故主要是由工业排放的废气、废水造成,因光照、尘土等造成只是偶有发生[1-2]。

2 各类农业生产事故的特点及鉴定实例

2.1 农资质量类事故

农资质量类事故的特点:受害面积大、户数多,受害农户呈散状分布。2001年涓桥镇七一村的一位农民在某农资店购买了Ⅱ优501中籼杂交种,该品种长至分蘖期时出现异常,植株皱缩。而农资店主却称售出的逾500 kg Ⅱ优501均未出现这类问题,因此不是种子问题。本起事故发生户数少,受害户呈点状分布,不符合农资质量类事故的特点,所以店主的判断自然正确。

2.2 管理不当类事故

管理不当类事故的特点:受害田块为个别现象,受害农户呈零星状分布。2003年驻驾村一农民反映其棉种出苗不好,认为是种子质量问题。笔者到现场查看,发现该户棉苗营养钵摆放高低不平,出苗质量参差不齐,便认定事故是由于薄膜平铺在高低不平的营养钵上,遇雨天后,雨水在薄膜上积水成潭,将膜下的营养钵压板,致使出苗困难。根据事故发生的特点化解了农户的疑虑。

2.3 灾害天气类事故

灾害天气类事故的特点:受害面积很大、区域性强,受害品种呈覆盖状分布,同时伴有不良天气发生。2012年刘街村4户农民种植的协优728发生严重穗颈瘟,减产严重,要求保险公司理赔。保险公司认为刘街村种植品种多达20余个,唯独协优728发生严重穗颈瘟,认为是品种问题,而不是气候原因所致,不在理赔范围之列,决定不予理赔。笔者鉴定时认为,协优728属国审品种,且适宜在安徽全省种植。其发病呈覆盖状,应为气候原因所致。其之所以发病比其他品种重,是因为在破口期恰巧遇上了连阴雨天气。假若破口期没有遇上的连阴雨天气,这种情况将不会发生。从历年情况看,协优728的穗颈瘟并不是十分严重。基于笔者这样的鉴定,保险公司后来对这4户的损失进行了理赔。

2.4 环境污染类事故

环境污染类事故特点:这类事故又分多种,其特点也各不相同。一是大气污染的特点。受害作物分布与风向一致,受害部位为新叶幼嫩部分,根部未直接受害。附近有排放废气的企业,靠近企业的作物受害较轻(灯下黑现象)。二是水污染的特点。受害作物分布具有流域性,越是靠近水源的农作物受害越重,受害部位是根部,附近有排放污水的企业。三是光照污染的特点。影响范围受光源限制,主要影响作物的生育进程。四是尘土污染的特点。覆盖在作物表面,使作物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3-4]。

3 农业生产事故鉴定方法

3.1 调查咨询,现场察看

通过调查了解和现场察看,掌握事故是如何发生、是否发展蔓延、如何发展蔓延、个体的受害部位和症状特点等全面情况,初步判定事故的原因。种植Ⅱ优501中籼的杂交种出现植株皱缩的农户的田块中同时种植了另一个水稻品种桂朝2号,但其长势良好,因而认定是Ⅱ优501种子有问题,但出售Ⅱ优501种子的农资店店主却认为秧苗皱缩可能是矮缩病造成的。农户不相信从而产生了纠纷,笔者被委派调查此事原因,笔者根据受害受害秧苗症状,认为应是除草剂危害,但一时又无法解释同一块田里为什么另一个品种长势良好。直到笔者来到受害田实地调查,发现桂朝2号秧苗比Ⅱ优501秧苗高出约3 cm,才明白由于该农民施用除草剂时,秧田水较深,致使Ⅱ优501秧心被淹,产生药害。而桂朝2号因秧苗较高,秧心未能淹到,自(下转第309页)

(上接第307页)

然没有发生药害。

3.2 辅助验证,科学鉴定

对于初步判定的结果,若能够用化验方法或试验方法进行验证,应尽量验证。对于笔者的鉴定结果,上述事例中的农民仍是将信将疑。为了打消那位农民的疑虑,笔者提意用试验方法进行验证:用土埂围几株桂朝2号秧苗,将水放到秧心以上,再施以同样除草剂,观察这几株桂朝2号秧苗是不是也出现类似症状。那位农民同意了笔者提议,试验结果表明笔者的鉴定结果是正确的。

3.3 尊重事实,科学补救

农业事故发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提出的补救方案,不仅要做到及时,也要十分地谨慎,要考虑投入与产出比,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

2005年贵池区发生了严重的稻飞虱为害,进入9月下旬,不少单晚稻田出现了早衰和青枯现象。当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防治措施,包括叶面喷肥、放水养根等。笔者观察分析认为,单晚出现早衰和青枯症状的原因是由于第四(5)代稻飞虱集聚在水稻叶鞘上为害所致,这些稻株不单是营养组织遭受了稻飞虱的大量摄食,而且输导组织也遭到了稻飞虱的严重破坏,一切的防治措施必将徒劳无益,只能增加农民负担。于是提议:对已出现早衰和青枯症状的田块,应放弃防治措施,尽量提前收割。

4 参考文献

[1] 陈振华,夏中卫.农业生产事故纠纷调解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技推广,2009(3):13-15.

[2] 朱跃成,郑跃钱.农业生产事故的原因、特点及防处措施[J].浙江农业科学,2010(1):217-220.

农业产业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气象灾害;类型;农业生产;影响分析;防御措施;河南许昌

1气象灾害的种类和特点

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暴雪、干旱、雷电、冰雹、大雾、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霜冻、冰冻、寒潮和霾等造成的灾害。许昌市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境内气候复杂多变,是河南省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市之一,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全市GDP的3%~5%。尤其是近年来因气候变化等原因,各种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具有发生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的特点。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大风、冰雹、霜冻、干热风、寒潮、连阴雨、雨(雾)淞、雷暴等十多种[1],一年四季都可能有灾害发生,“风调雨顺”之年很少出现。

统计数据显示,近50年来,许昌市年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温上升趋势更加明显,多数年份气温偏高。而季节气温变化趋势不同,冬季和春季气温上升最为显著,而夏季则有明显的降温趋势,“暖冬”、“春热”、“凉夏”出现频次高。年降水量略有增多,而时空分布不均,春秋季降水减少,而夏季降水显著增加,导致旱涝趋势加剧。2007、2008年连续2年出现春夏之际大旱;2009年春季,又遭遇了自1951年以来的特大旱情。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累计降水量仅有6.1mm,比常年同期偏少近9成,全市小麦受旱面积逾10万hm2。2006年7月2日出现特大暴雨,日降水量达到335.9mm,突破历史极值,全市因此次暴雨损失2亿多元,并出现人员伤亡;2008年6月3日出现风雹灾害,瞬时最大风速达到31.5m/s(11级风力),突破历史极值,也造成了严重灾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增强,对全市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深刻影响[2]。

2气象灾害防御

(1)气象灾害防御是防范与减轻气象灾害活动的简称,是对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调查、评估和防灾、减灾等活动的概括。气象灾害防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做好气象灾害可能对农业、交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影响的预防工作,又要做好气象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援等工作。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只有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明晰相关部门的防御责任,促进部门间的有机联动,才能真正实现对气象灾害的整体防御。

(2)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目前,许昌市已经建成了由5个国家常规气象观测站、69个乡镇自动雨量站和17个四要素自动气象站组成的地面观测网,建成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建成了由2部天气雷达组成的雷达观测网,初步形成了地面、高空、空间相结合的立体监测体系,极大地提高了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水平[3]。特别是近2年投入业务使用的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乡镇自动雨量站等现代化监测设备,在暴雨、冰雹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托现代化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初步建成了短时天气预报警报、中短期预报、短期气候预测以及农业气象、水文气象、地质灾害等专业预报系统。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水平和短期预报准确率稳步提高,强对流、暴雨、干旱等预警、预报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与多部门联合制作和的地质灾害气象等级、病虫害气象等级、火险气象等级、电力气象、交通气象等预报,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的影响评估等,在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以需求为牵引,积极创新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围绕许昌粮食核心生产区和花卉、烟草、中草药种植等特色农业,开展现代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区试点建设,不断探索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新体系。大力实施空中云水开发工程,在全市各县区兴建标准化防雹增雨基地,为抗旱救灾、缓解水资源短缺、保护生态环境等提供保障。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建立乡镇气象信息员队伍,做好气象服务“三农”工作。

3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对农业影响最大的是干旱和雨涝,不仅发生频率高,甚至相伴出现,危害也最重。其次是低温、霜冻、干热风、连阴雨等,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影响,但发生频率较低,危害相对较轻。

(1)干旱。是指因久晴无雨或少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而形成的一种气象灾害。《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中将干旱划分为5个等级,并评定了不同等级的干旱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①正常或湿涝,特点为降水正常或较常年偏多,地表湿润无旱象;②轻旱,特点为降水较常年偏少,地表空气干燥,土壤出现水分轻度不足,对农作物有轻微影响;③中旱,特点为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土壤表面干燥,土壤出现水分不足,地表植物叶片白天有萎蔫现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④重旱,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植物萎蔫,叶片干枯,果实脱离,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的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一定影响;⑤特旱,特点为土壤水分长时间严重不足,地表植物干枯、死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较大影响。

干旱是许昌市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干旱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根据旱区分布调整作物布局,种植耐旱作物品种;二是灌溉时采用灌溉和滴灌技术,节约用水;三是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四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开发空中水资源,抓住有利的天气条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2)暴雨。是指24h降水量达50mm或以上的强降水。按其强度又分为3个等级,24h降水量50.0~99.9mm为“暴雨”;100.0~249.9mm为“大暴雨”;250mm以上为“特大暴雨”。许昌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暴雨容易引起河流泛滥,淹没粮田,诱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暴雨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及时收听收看气象部门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加固堤防,疏通河道,检查维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4];二是及时组织抢收或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内涝淹死作物;三是维护房屋农舍,防止大雨冲灌致使房屋或围墙垮塌;四是避开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危险地段。

农业产业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气象灾害;类型;农业生产;影响分析;防御措施;河南许昌

1气象灾害的种类和特点

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暴雪、干旱、雷电、冰雹、大雾、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霜冻、冰冻、寒潮和霾等造成的灾害。许昌市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境内气候复杂多变,是河南省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市之一,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全市GDP的3%~5%。尤其是近年来因气候变化等原因,各种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具有发生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的特点。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大风、冰雹、霜冻、干热风、寒潮、连阴雨、雨(雾)淞、雷暴等十多种[1],一年四季都可能有灾害发生,“风调雨顺”之年很少出现。

统计数据显示,近50年来,许昌市年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温上升趋势更加明显,多数年份气温偏高。而季节气温变化趋势不同,冬季和春季气温上升最为显著,而夏季则有明显的降温趋势,“暖冬”、“春热”、“凉夏”出现频次高。年降水量略有增多,而时空分布不均,春秋季降水减少,而夏季降水显著增加,导致旱涝趋势加剧。2007、2008年连续2年出现春夏之际大旱;2009年春季,又遭遇了自1951年以来的特大旱情。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累计降水量仅有6.1mm,比常年同期偏少近9成,全市小麦受旱面积逾10万hm2。2006年7月2日出现特大暴雨,日降水量达到335.9mm,突破历史极值,全市因此次暴雨损失2亿多元,并出现人员伤亡;2008年6月3日出现风雹灾害,瞬时最大风速达到31.5m/s(11级风力),突破历史极值,也造成了严重灾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增强,对全市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深刻影响[2]。

2气象灾害防御

(1)气象灾害防御是防范与减轻气象灾害活动的简称,是对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调查、评估和防灾、减灾等活动的概括。气象灾害防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做好气象灾害可能对农业、交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影响的预防工作,又要做好气象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援等工作。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只有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明晰相关部门的防御责任,促进部门间的有机联动,才能真正实现对气象灾害的整体防御。

(2)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目前,许昌市已经建成了由5个国家常规气象观测站、69个乡镇自动雨量站和17个四要素自动气象站组成的地面观测网,建成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建成了由2部天气雷达组成的雷达观测网,初步形成了地面、高空、空间相结合的立体监测体系,极大地提高了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水平[3]。特别是近2年投入业务使用的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乡镇自动雨量站等现代化监测设备,在暴雨、冰雹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托现代化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初步建成了短时天气预报警报、中短期预报、短期气候预测以及农业气象、水文气象、地质灾害等专业预报系统。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水平和短期预报准确率稳步提高,强对流、暴雨、干旱等预警、预报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与多部门联合制作和的地质灾害气象等级、病虫害气象等级、火险气象等级、电力气象、交通气象等预报,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的影响评估等,在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以需求为牵引,积极创新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围绕许昌粮食核心生产区和花卉、烟草、中草药种植等特色农业,开展现代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区试点建设,不断探索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新体系。大力实施空中云水开发工程,在全市各县区兴建标准化防雹增雨基地,为抗旱救灾、缓解水资源短缺、保护生态环境等提供保障。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建立乡镇气象信息员队伍,做好气象服务“三农”工作。

3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对农业影响最大的是干旱和雨涝,不仅发生频率高,甚至相伴出现,危害也最重。其次是低温、霜冻、干热风、连阴雨等,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影响,但发生频率较低,危害相对较轻。

(1)干旱。是指因久晴无雨或少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而形成的一种气象灾害。《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中将干旱划分为5个等级,并评定了不同等级的干旱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①正常或湿涝,特点为降水正常或较常年偏多,地表湿润无旱象;②轻旱,特点为降水较常年偏少,地表空气干燥,土壤出现水分轻度不足,对农作物有轻微影响;

[1] [2] [3] 

③中旱,特点为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土壤表面干燥,土壤出现水分不足,地表植物叶片白天有萎蔫现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④重旱,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植物萎蔫,叶片干枯,果实脱离,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的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一定影响;⑤特旱,特点为土壤水分长时间严重不足,地表植物干枯、死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较大影响。

干旱是许昌市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干旱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根据旱区分布调整作物布局,种植耐旱作物品种;二是灌溉时采用灌溉和滴灌技术,节约用水;三是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四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开发空中水资源,抓住有利的天气条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暴雨。是指h降水量达mm或以上的强降水。按其强度又分为个等级,h降水量.~.mm为“暴雨”;.~.mm为“大暴雨”;mm以上为“特大暴雨”。许昌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暴雨容易引起河流泛滥,淹没粮田,诱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暴雨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及时收听收看气象部门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加固堤防,疏通河道,检查维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二是及时组织抢收或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内涝淹死作物;三是维护房屋农舍,防止大雨冲灌致使房屋或围墙垮塌;四是避开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危险地段。

()冰雹。是指由积雨云中降落的、一般呈圆球形透明与半透明冰层相间的固体降水,形如葱头,俗称“冷子”。冰雹发生时经常伴随着狂风暴雨和电闪雷鸣。冰雹极易砸伤人畜、毁坏禾木,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冰雹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对成熟的作物要及时抢收;二是在多雹地带,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地貌环境,破坏雹云的形成条件;三是多雹灾季节,农民下地劳作时要随身携带防雹工具,同时气象部门要适时开展人工消雹作业,以降低灾害损失。

()干热风。春末夏初,常见的一种又干又热的西南风或南风,其风速~级,温度℃以上,相对湿度%以下,且连续刮风~d。干热风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因为干热风发生时正值小麦乳熟期,此时“热风”和“干风”给小麦带来“高温热害”和“低湿干害”,双重灾害导致小麦籽粒干瘪,既降低了小麦质量,又减少了小麦产量。干热风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选用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二是营造农田防护林,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麦田气温,减小风力,抑制水分蒸发;三是在小麦灌浆前视墒情浇水;四是在小麦孕穗至灌浆期,适时喷洒磷酸二氢钾或石油助长剂。

()大风。风速≥.m/s、风力≥级的风称为大风,常分为北方冷空气南下大风、雷雨大风、台风侵袭大风种,又以北方冷空气南下大风为最多。大风不仅能摧毁农房、庄稼、树木和通信设施,而且能引起飞沙走石,伤害人畜。大风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及时加固蔬菜大棚和果树,二是切断户外危险电源;三是减少户外活动,尽量不到田间劳作。

()连阴雨。是指连续d以上有降水,且累计降水量≥mm的天气过程。许昌地区连阴雨天气多出现在月上旬至月上旬之间,其中、月最多,是该地区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连阴雨期间,雨水多、湿度大、光照少,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成熟作物的收获,连阴雨对小麦、棉花、大豆、花生的品质影响较大,发生在播种期的连阴雨致使播种推迟,导致庄稼欠收减产。连阴雨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根据气象预报,及时做好粮食抢收抢晒工作;同时做好隔湿防潮,以防霉变;二是连阴雨期间做好清沟排水,防止内涝和渍害;三是为农作物喷洒农药时在药液中增加粘着剂,如把适量的植物油、豆粉、淀粉等加到药液中,以保证施药效果。

()寒潮。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过程。由于冷空气的入侵,使气温在h内剧降℃以上,而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温度又在℃以下;或h降温℃,最低气温在℃以下,称为寒潮。寒潮过境时,常伴随~级的偏北大风,使沿途气温骤降,容易引发冻害,对农业、畜牧业造成危害。寒潮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在寒潮来临前,对于已浇越冬水的麦田,要划锄、松土、通气;对于未浇越冬水的麦田,要及时镇压、保温、保墒;二是寒潮来临时大棚内温度下降,造成棚内作物生长放缓,因此要增大肥水供应;三是对大棚进行加固,防止大风掀棚。

农业产业的特点范文第4篇

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是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加快构建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的根本要求。为集中力量培育和扶持一批特色突出的优势产业和有较强加工能力的龙头企业集群,促进全市农业产业优化升级、提高我市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形成多个产业共同发展、多渠道促进增收的新格局,现就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总体目标、区域布局和主要任务

(一)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市重点培育优质粮油、畜禽、苎麻、薯类、油橄榄、中药材、蔬菜花卉等七大特色产业,通过建设规范化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实施龙头企业带动,逐步形成特色明显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到“十一五”末,全市建设规范化特色农产品基地325万亩,建设规范化畜禽养殖基地乡镇200个,畜禽规范化养殖小区400个;培育部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8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00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0家,特色农产品加工率达到80%以上,商品率达到70%以上,实现特色农产品年加工产值130亿元以上。

(二)特色农业产业的区域布局和主要任务。

1.优质粮油产业。布局在七个县、市、区的重点乡镇。到“十一五”末,建立规范化优质粮油基地220万亩,其中优质粮食规范化基地160万亩(优质稻规范化基地80万亩,专用玉米规范化基地80万亩),优质油菜规范化基地60万亩。2006年建立优质粮油规范化基地100万亩,其中优质稻规范化基地40万亩,专用玉米规范化基地30万亩,优质油菜规范化基地30万亩。扶持壮大梨梨生物化工、中贸粮油、东柳醪糟、云蒙米业、通源油脂、渠县精米加工厂等粮油加工龙头企业,使全市30%的优质稻谷、80%的专用玉米、100%的优质油菜籽得到深加工。到2010年,实现粮油年加工产值20亿元以上。

2.畜禽产业。到2010年畜牧业产值达到134亿元,年均增长6.8%,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60%以上。(1)生猪。布局在七个县、市、区的重点乡镇。继续实施生猪质量工程,到2010年全市年出栏肉猪730万头,建立生猪规范化养殖乡镇150个、优质肉猪规范化养殖小区200个,其中今年分别完成40个、50个。(2)肉牛。重点布局在万源、宣汉、达县。2010年全市年出栏肉牛60万头,建设规范化肉牛养殖乡镇80个,新建优质肉牛集中育肥小区100个,其中今年分别完成20个、25个。(3)奶牛。重点布局在宣汉县,到2010年奶牛存栏达到1万头,建设规范化奶牛养殖乡镇10个,规范化养殖小区10个,其中今年分别完成2个。(4)旧院黑鸡。重点布局在万源市。到2010年年出栏旧院黑鸡300万只,建设规范化旧院黑鸡养殖基地乡镇10个,养鸡小区45个,其中今年分别完成2个、10个。(5)开江白鹅。重点布局在开江县。到2010年年出栏白鹅500万只,建设规范化养鹅基地乡镇10个,养鹅小区45个,其中今年分别完成2个、10个。重点扶持发展顺鑫鹏程食品、华升肉食品、八仙桥肉食品、西塔乳业等肉乳食品加工企业,引进一批有较强实力和较大规模的猪、牛肉深加工龙头企业。到2010年,实现肉乳制品加工产值30亿元以上。

3.苎麻产业。重点布局在大竹县、达县。到2010年,全市苎麻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其中优质高支苎麻面积达到48万亩,苎麻总产9万吨;建设苎麻规范化基地15万亩,其中今年完成3万亩。扶持发展金桥麻业、智鹏麻纺厂、馥麟麻纺厂等苎麻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引进一批苎麻纺织、印染、服装等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特大型交易市场1个。出口创汇0.5亿美元以上,实现苎麻年加工产值50亿元以上。

4.薯类产业。到2010年,全市薯类总面积达到200万亩,总产达到200万吨,其中马铃薯100万亩,红苕100万亩,每年为龙头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商品薯100万吨以上;建设薯类规范化生产基地50万亩,其中今年完成10万亩。扶持发展荷田生物化工等龙头企业,引进一批薯类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年加工产值10亿元以上。到“十一五”末,在开江、万源发展规范化葛根基地5万亩,其中今年完成1万亩。以宋氏葛业为重点抓好优势粉葛的产业化开发,到2010年,实现粉葛年加工产值2亿元以上。

5.油橄榄产业。重点布局在开江、达县。到2010年,油橄榄面积发展到13万亩,完成规范化基地建设10万亩,其中今年新建2万亩。依托天源油橄榄公司,新建橄榄油及其护肤品、饮料、保健品等系列产品生产现代化综合加工厂1个,实现油橄榄年加工产值2亿元以上。

6.中药材产业。重点布局在达县、万源、渠县。“十一五”期末,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主要发展乌梅、百合、桔梗、白芍等道地优势中药材,完成规范化基地建设5万亩,其中今年完成1万亩。以天予药业、惠康药业、福瑞药业、琦云药业等为基础,重点扶持1-2家产值超5亿元的中药现代化龙头企业,到2010年实现年加工产值10亿元以上。

7.蔬菜花卉产业。(1)蔬菜产业。在低海拔地区重点发展早春蔬菜,在中海拔地区重点发展“迟春、越夏、早秋”蔬菜,在城镇近郊重点发展鲜销蔬菜,在其它地区发展耐贮、耐运及加工型蔬菜。“十一五”期间,全市蔬菜生产面积保持在100万亩以上,产量达到300万吨;建成蔬菜生产专业村200个以上,建设规范化商品蔬菜基地20万亩,产量达到80万吨,其中今年完成10万亩,产量达到40万吨。扶持壮大塔沱农贸市场,建成川东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实现市场交易额12亿元。重点引进和发展一批加工、销售和鲜储的龙头企业,到2010年建成蔬菜加工龙头企业10个以上,实现年加工产值2亿元以上。(2)花卉产业。主要抓好以腊梅为代表的观赏花卉和以黄花为代表的食用花卉,适度发展观赏苗木及鲜切花。“十一五”期末,花卉栽植面积达到10万亩,建设花卉规范化基地5万亩,其中今年完成1万亩。到2010年,培育花卉产业开发龙头企业10个,实现年产值3亿元以上。

二、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措施

(一)加快规范化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规范化特色农产品基地是指在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中,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特征,按照“六化”(区域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机械化、订单化)要求,集中连片建设的高标准、高起点特色农产品基地或规模化养殖基地。通过规范化农产品基地建设,带动面上农产品生产逐步实现规范化,推动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规范化基地建设中,要大力实施农业“种子工程”,引进、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应用先进实用的农产品栽培、养殖技术,加强关键性技术和薄弱环节的科研攻关。要加快特色农产品及其基地标准化建设,质监、农业、畜牧、林业、科技等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在2006年内完成七大特色产业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的建立,市政府对获得认证的农产品标准制定单位进行奖励。进一步搞好无公害农(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标识管理工作,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申报认证和“原产地域保护”申报认证,市政府对获得认证的企业和单位给予奖励和补助。积极创建具有*特色的地方农业品牌,并整合现有农产品品牌,市上对每种农产品重点向外推出2-3个品牌,对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省著名商标和知名品牌的给予奖励。要积极引导,加强组织和协调,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规范化农产品基地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和政策优惠。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适度发展特色农产品规模经营。

(二)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以七大产业为重点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以七大产业为基础的加工企业集群。各地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惠政策,加大财政、信贷扶持龙头企业力度;要积极支持特色产业龙头企业通过资本经营、品牌运营等扩大规模;通过技术研发应用、人才培养引进等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扩大订单规模、设立产业化风险基金等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带动基地和农户的能力;通过新建项目、挖潜改造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促进优势农产品转化增值。

(三)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农业特色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库,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树立“不求我所有,但求我所用”的理念,敢于拿出我市优势产业如苎麻、畜禽、油橄榄、中药材等项目去招商,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特色产业的发展后劲。特别要注重承接成渝、东部沿海地区传统农产品加工企业转移落户我市,借助其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加快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四)抓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配套工程建设。一是切实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努力改善特色农业产业生产条件,增强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强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综合防治体系,提高对危险性病虫害,特别是对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疾病的防控能力。实施“放心菜”、“放心肉”、“放心奶”工程建设,以*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及各县(市、区)分中心为依托,对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农业环境质量、农产品药物残留、重金属含量等进行综合性监督监测,逐步实现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三是注重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新建或改建一批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农贸市场。完善市场交易、检验检测和交易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积极扶持农产品和农资品实行连锁、超市经营和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农民运销大户在农产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四是抓好科技服务。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建设,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农村专合组织和民间组织到基地开展技术承包、指导和服务。进一步完善以“绿色证书”、“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为主的农民技术培训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水平。

三、加强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一)落实机构。市上成立由市委副书记、市政府政府市长罗强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志科,市政府副市长何平任副组长,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办公室和优质粮油、畜禽、苎麻、薯类、油橄榄、中药材、蔬菜花卉等七个特色产业推进办公室。综合办公室设在市委农办,主要负责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综合、协调、组织、督查、考核和日常事务等工作。各特色农业产业推进办公室负责各产业的规划、实施、技术指导。各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要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人员专门抓,相关部门配合抓,认真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二)科学规划。各特色产业推进办公室要会同各县、市、区尽快制定“十一五”期间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规划要因地制宜,既要有中长远的战略规划,又要有近期发展的目标要求;既要有各特色产业的区域布局安排,又要有规范化基地建设的示范带动;既要有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又要有企业与农户之间合理的利益联结。要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落实到村组、农户和田块,做到规范化基地建设面落、种源、技术、物资、责任五落实,确定今年特色农产品规范化基地建设开好局,起好步;要把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布局一批规范化特色农产品基地,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提业支撑;要坚持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在注重规范化基地建设的同时,把“六化”标准逐渐向面上延伸,最终实现全市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大转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益的大提升。

农业产业的特点范文第5篇

推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特色农业形成产业优势。按照发展特色农业的总体思路,全县初步形成了以特种水产和食用菌产业为主导,以水禽、水生蔬菜、早园竹、食草畜禽业为重点的六大特色产业。圩区的水产养殖业、半山半圩区的食用菌和家禽养殖业、丘陵地区的以茶叶和早园竹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业等,已形成鲜明的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一是以螃蟹为主的特种水产发展势头强劲。全县特种水产形成了以“两湖一江”(固城湖、石臼湖、水阳江)为主的三大养殖区,重点发展以螃蟹、青虾等为主的特种水产,构建了5个万亩生态养殖基地和10个万亩特种水产基地。建立了部级中华绒螫蟹原种场。“固城湖”螃蟹被评为省名牌产品,同时荣获省著名商标、“中国市场公认知名品牌”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多项殊荣。二是以食用菌为主的蔬菜业迅速崛起。食用菌实现从分散零星种植到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开发,建成了以固城、东坝、桠溪等镇为重点的生产基地。固城蘑菇生产基地已建设成为江苏省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2006年我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食用菌行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县还建成万亩水生蔬菜基地,以莲藕、菱角、芡实等为主的水生蔬菜面积达1.6万亩。三是以水禽和食草畜禽为主的畜牧业发展加快。全县建成了以漆桥、古柏两镇为重点的百万羽蛋鸭生产基地和以淳溪、漆桥、古柏、固城等镇为重点的百万羽肉鸭生产基地。以菜鹅、山羊为主的食草畜禽业发展也较快,全县建立了年孵化30万羽苗鹅生产基地和年饲养量3500羽规模种鹅场各1个,发展规模羊场5个。四是以早园竹为主的林特产业发展成效明显。自“绿色南京”工程实施以来,至2008年全县新增造林面积11.1万亩,其中发展商品林7.92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8.7%。

着力推进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经营机制初步形成。坚持以规模化推动产业化,以产业化催生现代化,加快建立现代农业经营机制。一是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重点发展螃蟹、青虾、食用菌、菜鹅、肉鸭、食用油、优质稻米、早园竹、茶叶、水生蔬菜等十大基地。2008年,基地种植面积达到62万亩;基地带动农户数占全县总农户的42%。二是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全县共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6家,其中部级1家,省级3家、市级11家。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49.7亿元、利税4.48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11家,带动农户4万多户。三是名牌农产品不断增多。全县累计注册各类农产品商标200多个,“固城湖”螃蟹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省著名商标,“固城”双孢蘑菇等3个产品为省名牌产品;“新邮”咸鸭蛋等14个农产品为市名牌产品。四是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健全。初步形成了以大型批发市场为龙头、专业市场为骨干、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市场网络,建立了县水产批发市场、高淳县花庙蘑菇交易市场、天河市场和华天菜场等一批大型批零交易市场。五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着力构建“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农户”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经营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农户迅速发展,2008年,全县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5个,带动农户4.65万户。

强化农业标准化管理,生态农业建设步伐全面提速。我县先后成为全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县和首批省级生态农业县,全县通过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5个,面积达到49万亩。全面启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以三品(无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定认证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全县通过认证的无公害产品57个,绿色食品48个,有机食品18个。与此同时,狠抓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先后组织制订了15项农业标准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其中省级标准2个、市级标准7个,我县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标准成为全国生态养殖标准。目前,我县已建立了以水产品和食用菌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主导农产品的标准覆盖率达到85%以上。

提升科学开发经营水平,旅游农业形成特色效应。相继开发三山(游子山区、瑶池山区、花山山区)、两湖(固城湖、石臼湖)等自然资源和高淳老街、游子山真如禅寺、迎湖桃源度假中心等旅游景点,全县初步形成了乡村观光、农事体验和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农业产业格局。一是旅游专业村建设步伐加快。重点开发了瑶宕村、桥李村、新塘村、茅山村、山庄村、高墩村等农业特色专业村。同时,桠溪“生态之旅”建设项目也取得阶段性成果。二是农业科技园区平台初步构建。建成永胜圩渔业科技园、团结圩螃蟹文化园、固城蘑菇生产示范园、淳溪蔬菜科技示范园等一批农业示范园区,在有效转化农业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的同时,吸引了外来游客人园观光、参与农事体验。三是农业旅游品牌效应凸现。全县建成3A景点1家,2A景点4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2008年,全县旅游农业接待游客95万人次,旅游收入3.75亿元。

虽然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仍然不高,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企业+基地+农户或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的利益链接仍然不够紧密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以解决。具体来说,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特色产业。充分利用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大力实施特色农业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六大特色产业,至2011年,特种水产养殖面积达25万亩、螃蟹养殖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无公害水生蔬菜面积达2万亩;发展蘑菇种植面积6000万平方尺、珍稀菇生产5000万袋;以早园竹、茶叶为主的经济林果面积5.5万亩;畜牧业新增4个年出栏200万羽的肉鸭基地、2个年出栏80万羽无公害菜鹅基地,3个年出栏千头规模羊场;优质粮油产业发展“双低”油菜面积16万亩,水稻面积稳定在28万亩左右。二是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围绕优质稻米、双低油、特种水产、水生蔬菜、食用菌、食草畜禽、早园竹、茶叶等特色产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优势产业链。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利益联结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合并、租赁等形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发展成为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三是积极创建知名品牌。加大固城湖螃蟹、固城牌食用菌、

淳青牌茶叶等名牌农产品保护和开发力度。办好螃蟹节等节庆活动,支持农业企业参与国内外大型农业博览会、展销会,不断提高我县名优农产品的知名度。四是建立现代农业物流体系。重点建设县水产批发市场、食用菌交易市场、渔需物资市场和各类特色农贸市场,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县农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专卖经销、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切实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促进农产品物流通畅。培育农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各类流通中介组织,不断拓宽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