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施工管理难点

施工管理难点

施工管理难点

施工管理难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全面预算管理 施工企业 重点环节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趋势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需要掌握企业前期的经营状况,合理控制目前的运营态势,更要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足够的控制。企业应该合理利用管理工具和方法管理企业运营,全面预算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管理方法。

一、全面预算管理对施工企业的必要性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建筑行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的利润率也在不断地下降。施工企业为了保证健康运营,必须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加企业的利润率、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进行全面预算势在必行。

全面预算管理方法是通过整合企业的业务、资金和信息资源,明确业务适度授权、战略驱动和业务评价等工作,来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作业的协调、战略策略的有效实施和企业价值的全面增值等,将企业的各项要素系统有序融合的一套现在管理控制系统。施工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从工具本身的优势考虑,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使其对企业的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

(1)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全面性。全面预算管理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到预算评价的整个过程中会涉及到企业的每个部门和每个职工,管理的最终效果由各个具体环节的完成程度决定,因此全员参与是全面预算管理取得成效的基础。

(2)全面预算管理具有战略性。全面预算管理从表面看是财务手段的创新,但是其实质上更应该说是基于全局角度的战略手段。全面预算管理面向企业的未来运营,需要针对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制定出科学的规划,并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时期,适时地调整企业预算管理的重点,来配合企业整体的发展需要。

(3)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协调性。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市场为导向来治理内部结构的管理工具,实施全面预算可以促进企业内外部工作的沟通,增强企业运营的整体协调性。

2、考虑施工企业的经营特点,应该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1)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动较小,面临的投标报价几近一致,所以设法降低成本费用才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运用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可以将费用成本的控制放到预算制定的过程中,全程进行监控,从各个角度来寻求降低成本的可能。

(2)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程序化管理,通过全员参与,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最后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对于施工企业这种系统性工程的全面管理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通过监督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的实施,施工企业的项目进度和资金配置得到了有效地分配,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策略的实施监督,可以帮助施工企业清晰地分析各个项目或者各个工程阶段的预算与实际的切合度,进一步比较和评价,从而促进企业各部门的效率的提高。

二、施工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和重点

1、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常见的问题

虽然几乎所有的施工企业都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而且也开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方法,但是具体到项目进程中,依然存在很多落后的管理手段。

(1)财务报表数据滞后。用作预算编制基础的财务报表数据严重滞后,整个项目盈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这无疑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分析和决策制定,进而导致预算编制的可靠性受到的制约。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收入滞后性。施工企业的收入来源是工程计量收入。以分项工程为例,工程达到可计量条件以后,还要经过重重批复和手续办理才能满足计量收入的条件,而这种种程序需要一定时日,但施工还在继续,这就使收入信息失真。二是成本滞后性。由于施工结算一般都是后期进行,有些项目为追求工期,经常出现重施工、轻结算的现象,这种结算的不及时,也使得成本核算信息严重滞后。

(2)预算编制缺乏民主沟通。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内部缺乏协调,并没有形成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理念,甚至认为预算只是计划部门或者财务部门的任务,缺乏共同的认识。所以预算体系实施的整体质量受到制约,加上施工企业的特殊性,计划制定部门和项目实施部门员工的素质差别较大,因而管理效率大打折扣。

(3)合同外收入的存在及风险。由于工程变更和索赔会在施工过程中不期出现,这就难免会出现合同外收入。但是企业在中标后做预算时,并没有考虑这些工程变更与索赔等事项,并且这部分在施工完成后的计量也存在风险,所以这部分收入和可能发生的成本不可预测,给施工企业的预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全面预算各环节重点难点分析

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环节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控以及预算评价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准确实施都会影响整个预算管理的效果,针对施工企业而言,应该准确识别每个环节的重点和难点,做到重点问题重点对待。

(1)预算编制环节的难点。全面预算管理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就是如何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其中,施工企业的成本费用方面诸如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间接费用等项目的具体数据,都是编制预算的基础资料,而现行施工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滞后的状况,影响了全面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详细程度,因而在全面预算编制环节的最大难点就是取得及时准确的财务数据以及保证编制基础资料的充足性和可靠性。

在保证数据基础准确性问题上,除了企业内部各部门提供充足的配合外,更重要的是预算编制部门要主动采取措施、改变工作方法,从自身角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具体到施工企业,可以考虑在预算方案设计过程中,灵活运用作业基础预算理论,通过主动地对所有的作业活动和成本对象追踪计量和反映,在对作业活动进行指导和控制的过程中掌握实时数据,再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提供编制预算的基础数据,借此提高预算方案的精确性和科学性,做出切实可行的预算管理方案。

(2)预算执行环节的难点。施工企业的预算编制通常在年底进行,预算部门根据当年的经营状况和利润增长趋势,加上一定比例的发展期望作为下一个年度的考核指标,其他部门再以此指标为依据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具体单位。但是施工企业在从整体层面到项目层面的分配过程中,往往会由于经济因素、投招标中遇到的其他不确定因素或者管理层的期望压力而自行调整执行程度。

另外,预算部门设置的方案的合理性会在具体实施中得到考验。企业总体预算的保守与激进程度是否与后期环境变化的趋势趋同,也会直接导致预算方案能否顺利实施。所以,企业预算方案应充分考虑执行过程中的种种非财务因素,吸取项目执行部门的经验数据,防止预算过于保守或者过于激进,而导致方案实施中无法控制。

(3)预算调控环节的重点。作为预算方案,后期执行时总会存在许多与前期期望不一致的方面,这种情况是无法避免的。企业在预算初期数据的准确性和预算执行中的切合程度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保证,真正符合企业的预算方案需要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所以对预算的调控非常重要。施工企业应该从整个公司层面对人员资源进行调配,及时发现预算方案中不合理或者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地方,并随时反馈到预算制定部门,根据具体形势来修正方案。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增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加强企业活动的灵活性。

(4)预算评价环节的重点。目前多数施工企业对全面预算尚未建立严格的考评制度。对于全面预算的评价多停留在对一些分解指标的考评方面,如基本的产值完成率、阶段利润率、安全生产等少数指标,这类个别单向的考评指标无法全面客观对工作做出评价;另外,很多施工企业并没有详细的预算分析说明,而只简单地将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值进行比较,更没有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评价和采取相应的赏罚措施,这种情况致使预算执行无力,达不到理想的目标。因此,施工企业应该重视评价环节,重点加强考评制度的全面性,明确激励制度。

三、完善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路

在对目前存在问题和应注意的难点重点分析的基础上,施工企业要抓住重点环节,制定适合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内在保证。

1、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组织系统

施工企业必须设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来承担全面预算从编制、执行、调控到评价的每一步工作。设立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确定预算的责任主体,明确各个部门和预算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将预算管理具体到各个项目部,项目部各主体直接层层负责,各部门有专职的预算员,具体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考核与分析。

2、强化过程控制,建立分析机制

施工企业以全面预算的实施过程作为整体成本控制和项目监督的载体,应该以预算目标为导向指导日常工作。定期将预算进展情况与实际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并根据经营进度调整年度预算计划。及时针对具体项目施工中的事项合理安排剩余计划、优化施工工序方案,保证施工成本得到控制,达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及预算的目标。

3、严格激励机制,明确奖惩制度,为预算执行提供保障

全面预算在执行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干扰,企业只有制定明确的奖罚制度,使预算执行者在预算执行之前就明了业绩与奖励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预算在执行过程中个体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的一致。

【参考文献】

[1] 戴晓红: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中的难点、重点分析及解决之道[J].建筑施工,2008(3).

[2] 郑利:关于加强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1(19).

施工管理难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园林施工;技术难点;管理措施

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大多市民对城市的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现代城市社区、公园的主要基础设施,园林规划的好坏对城市整体的规划有着深远影响。但是在园林规划的施工方面还有一些技术性的难点以及管理上缺失,急需具备专业园林施工设计者进行技术指导,并且在园林设施建成后的日常护养问题也十分突出,如若不能及时进行园林的日常养护工作,再优质的园林设施建设也会很快消逝。同时还有一些园林污染物的处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很容易减缓园林作物的生长速度甚至导致作物的死亡;另一方面,优质的园林施工需要有效的管理措施促进发展,只有管理得当,园林设施建设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城市建设出高质量的园林设施,市民才能从中获得城市生活的幸福。

1.园林施工的主要技术难点

1.1园林植被栽植成活率不高

就目前园林施工情况而言,有一项重要且一直无法有效解决的技术难点,即园林植被栽植的成活率问题,很难使植被的成活率达到标准,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还大大增加了园林施工成本。以下是具体原因:

[1]引进品种不适应

园林设施中所使用的植被有很多都是外地引进来的,很难迅速适应当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并且有些植物根本就不适合移植栽种,结果导致了大部分引进品种的植被在移植之后或者移植的过程中直接死亡。因此,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应倡导栽植当地的品种的植被来提高其成活率,减降低施工成本。

[2]时间不适合

大多数植被具有特有的生长条件,对季节、气候的要求比较苛刻,但是在栽植植被过程中,一些园林规划者对这方面问题考虑的并不周全,没有选择适合当地季节气候的植被进行栽植,造成植被对气候条件不适应,最终导致植被冻死或者热死。所以在移植栽种的环节上,园林规划者一定要充分考虑移栽植被对季节气候的的适应度,避免植被无谓的死亡影响园林施工的进度和成本。

[3]土壤污染

植被的栽植很容易引起土壤的松动,尤其是在植被的运输过程中,松动的土壤更容易被一些有害物质侵染,这样就会影响移栽植被的生长,容易发生烂根甚至死亡的现象。因此,在园林施工移植植被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运输土壤,如果必须要进行土壤运输,一定要注意隔离土壤,使土壤PH值始终保持在7-8的区间,有效防止污染物对土壤的侵染。

1.2园林假山稳固性不高

当园林规划者对园林设施进行规划时,都会设计一些假山来提升园林的美观程度。但是在进行假山安置时,如果安置不够稳固的话,就很造成假山设施的垮塌事故,对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强大的威胁,而假山的稳固性主要取决于地基建立以及前期结构测算的精准程度。因此,在园林施工中的假山安放要根据可靠的数据确定,一定要建好深度、密度符合标准的地基,确保使用足量的建筑原料并重复回填夯实地基,最重要的是要准确地测算好假山的位置受力值以及假山的稳固性。

1.3园林地形环境的规划

大部分园林施工都会面临复杂的地形条件,经常需要在凹凸不平的地形中进行。这就要求园林施工团队在园林施工进行的时候,要将地形与园林设施规划数据测量的误差降至最低,同时还要聘请富有经验的园林施工团队在进行环境规划的时候控制好施工的成本,特别是所需材料成本,杜绝浪费现象以及工时延缓现象。

1.4施工速度受阻

优秀的园林规划者都是在施工前到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地形勘察测量,然后设计详细的施工计划。但是在实务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客观原因,减缓园林施工的速度。例如在进行园林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施工原料工具随意堆放、大型机械设备故障等现象,给现场施工进程带来不可忽略的影响,使园林施工受到阻碍。

2.园林施工技术难点的解决对策

以下为园林施工中,有关植被栽植技术难点的解决对策:

2.1选择合适的植被栽植

由于从外地引进的植被很难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盲目地移栽引进品种的植被只会提高园林施工成本,并且无法获得应有的价值。因此,施工单位在植物栽植中应选择本地植被为主要采购对象。同时依照设计要求进行树木、花卉和其他植物的批次栽种,从而有效保障园林施工的植被栽植成活率。

2.2实施相应的提高植被成活率措施

在现代园林设施建设中,植被栽植的成活率普遍较低。这一问题使远离施工单位被迫进行植被补种等工作,提高了施工成本。就这种情况而言,园林施工单位应改变以往传统栽种方式,实施底土铺设、深挖换土等预防性工作,为园林植被提供优良的土壤环境,从而提高植被的成活率。另外,园林施工完成过后还应进行必要的植被护养措施,促进植被移栽后的生长。

3.园林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引进综合素质较高的施工团队

随着园林设施建设行业的高速发展,造成园林施工工程数量激增,施工团队也不断涌现,专业水平也良莠不齐。有些队伍以施工经验为强项,而专业水平不足;但有些队伍虽然具备较专业能力,但态度不认真,施工经验也不够丰富。而施工团队作为园林施工的有生力量,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对施工的效果具有深远影响,这就要求园林承包企业引进综合素质较高的施工团队。针对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严格把关,充分发挥施工团队的价值,有效保证园林施工工程的质量。

3.2加强后期的管理维护

园林工程是一项持久性工程,其各种功能的发挥与园林施工阶段有着密切关系,同时园林设施的后期养护。新种植的苗木具有较好的绿化效果,但管理者若是没有精心养护,苗木很容易枯萎死亡。同时,园林设施保养工作很多都是由农民工担任,由于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缺乏,加上管理资金的不足,导致园林内有较多的杂草,且苗木病虫害时常出现。因此,在园林绿化建设完成后,必须加强养护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园林的后期维护工作。

结束语

社会经济的快速提升在为人们带来更多物质生活享受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顺带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为了解决问题,园林设施建设成为了城市规划必不可少的的工作。而在设施建设过程中,必须将园林施工的技术难点分析清楚,在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同时还要做好施工管理工作,让园林设施能够持续高效地发挥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展宏.园林施工中地形因素对施工的影响探讨[J]城市规划与园林施工.2009(10).

[2]俞竖起,陈巍平.论园林施工的技术难点与管理措施.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2).

施工管理难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市政路桥工程;管理体系建设;施工人员

1市政路桥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难点

1.1不能准确把握施工工程进度

对于一项施工项目,科学合理的设置工期和按期完成是非常重要的,是施工企业的信誉保障,但是,我国目前很多市政路桥工程的工期设置不是很科学,加之施工和管理难度大,很多地方都会出现工期延误的情况,即使进行工期的相应调整,也很难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综合各方面因素,我国市政路桥工程任务重、工作量大、施工地地质、位置等影响,使得工程的完成难度大大提高,所以。在既定工期的时间内完成还是具有很高难度的。

1.2现场施工管理不确定因素频发

市政路桥施工工程与大多数建筑施工工程相比,施工技术难度要高,工序复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就会不可预料的出现很多状况,但是,整个工程的涉及范围广,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各方面的利益都会受到影响,很难得到协调和均衡,这就使得工程不能一帆风顺的展开,因此,各级主管部门在出现突发情况后要及时开展监督和协调工作,面对市政路桥工程中错综复杂的各类利益关系,要求有关人员和监督部门根据实际施工现场和地理环境等对市政路桥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有关调解方案的调整。

1.3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

无论什么样的工程项目,为了保证最终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材料的优劣绝对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如果现场施工过程中出现管理工作上的漏洞,还可以通过后期的政策调整等进行补救,但是如果施工原材料出现问题并且应用在整个施工过程之中,那么对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将是最大的隐患。目前很多的市政路桥工程的施工现场都没能建立很好的原材料审核和监督保障制度,这就使得不合格材料投入工程使用的概率大大提高,有资料显示,我国近些年很多地方的市政路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原材料使用不合格的情况,这是整个市政路桥施工项目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2市政路桥建设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相关对策

2.1完善相关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解决市政路桥建设工程的根本方法,这是保障市政路桥施工工程质量的基础,只有对整个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和调整,才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更好的监督和每个施工环节的考量,保证每个环节都可以按照施工图纸和质量要求严格规范操作,避免由于缺少监督而产生的徇私以及暗箱操作的产生。同时,完善管理体系还可以帮助施工企业以及各个利益方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制度的优化、升级以及执行力度的提高,降低由于管理问题产生突发情况的概率,保障工程可以顺利进行。完善施工质量监督体系还可以对施工速度进行监督和考量,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要严格监督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适时的调整和优化,两者兼顾,既保证施工速度可以正常进行,又能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质量标准。

2.2保证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安全性

前文提到,市政路桥施工项目会牵扯到很多利益方面,因此,市政路桥施工工程会与很多参与工程建设的部门产生关联。为了降低整个市政路桥施工工程中可能产生各类问题的概率,首先必须要求各部门给予相当高程度的重视,严格按照相关部门要求和规定,对于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要给予一定的预见性并且做出相应的预防性措施和方案,其次,是对整个施工现场使用到的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数量的控制和机械化的管理。对于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机械化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降低出现突发情况的概率,更可以有利于监督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由于安全事故产生的赔偿和经济损失。

2.3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并提高相关人员素质

施工材料的优劣决定着整个施工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施工企业和监管部门要及时设立相应的部门,对所有应用于施工过程的原材料进行细致的检查和监控,防止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的情况的出现,另外,对于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样至关重要,一个团队的效率和能力是靠素质得到支撑的,建筑企业或者施工团队要定期对成员进行培训以及专业素质和技能的考核,保证员工整体素质始终处于高水准行列,素质得到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必然有所提升,进一步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速度奠定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市政路桥工程的建设要求逐年提升,但是现有的工程技术仍然存在很多漏洞,为了保证市政路桥工程的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相关企业要重视原材料的质量监督、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体系的完善和调整,这不仅是对团队以及企业的提升,更是为我国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施工管理难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园林施工;施工技术难点;管理;对策

前言

为实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构建和谐生态园林城市已成为当前我国的重要发展方向,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园林施工企业,也应与时俱进,狠抓施工技术难点,对整个园林施工进行全程动态的管理,才能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适应力的有效提升,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我国园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以下笔者从当前园林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入手,就园林施工技术难点与管理对策作出以下几点分析。

1探讨园林工程中存在的施工技术难点

在园林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施工较难,从而形成施工技术难点:①地形影响,由于受到园林地形的影响,对于园林施工之前的测量放样和估算施工量等技术均是一大考验,成为地形因素导致的技术难点;②气候与环境影响,由于受到园林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和环境的影响,给园林施工中的植物的种植类别选定带来困难,从而形成气候与环境导致的技术难点;③假山的影响,由于需要往往在园林施工中设置假山,而假山往往需要较强的稳定性,这就给假山施工技术带来了难点,一旦假山施工技术水平降低,将直接导致其稳定性下降,极有可能导致游玩于假山的人们因塌落而导致人员的伤亡;④园林原土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园林原土的影响,导致植物的成活率降低,从而成为种植技术的一大难点,因而往往需要进行补种甚至是多次补种,不仅浪费成本,还会延误工期,对种植技术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2探讨如何解决园林施工技术难点的几点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园林施工技术难点有了一定的认识 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上述几点技术难点的应对措施作出以下几点概述:

2.1因地形导致测量放样和估算施工量形成的技术难点的应对措施

由于地形往往是不可改变的,因而作为施工企业只有去适应它,为解决此类技术难点,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应对措施:①着力提高测量放样过程中所采用测量设备与仪器的先进性,并利用现代化的测量放样技术,以此确保测量放样和估算施工量的精准性,为工程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②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研究,确保测量和计算的精准线,为工程造价的管控和土量的计算等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③切实做好核算工作,深入施工现场,精确掌握各种植被的使用量,从而更好的控核造价,从而为解决此类技术难点提供基础性的信息与根据。

2.2因气候与环境影响导致植被选种困难的应对措施

由于在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加上受当地气候与环境的影响,导致植被选种一直是困扰园林施工企业的技术难题。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尽可能地应用本地植物于园林设计和施工之中,例如可以在本地的苗圃中采购植物;②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确定苗木和花卉的种类和种植的批次。

2.3因假山施工安全性低导致的施工技术难点的应对措施

为解决此类技术难点,在确保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施工的前提下,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在假山施工之前,应对假山的地基土进行开挖,并严格按照要求回填土,但应将一定量的大块砾石和原石掺入回填的土方之中;②在景观石施工过程中,应认真分析景观石的力学性能,并确保其施工的安全稳定性;③对施工顺序进行不断完善,致力于科学化的施工顺序的确定。

以假山基础施工为例,主要包括桩基、灰土基础及混凝土基础施工。对于假山桩基施工时,木桩多选用松木桩或杉木桩。木桩顶面的直径约为10~15cm,平面布置按梅花形排列。桩边至桩边的距离约为20cm。桩必须打到硬层,顶端露出湖底十几厘米至几十厘米,其间用块石嵌紧,用条石压顶,条石上面才是自然形态的山石。对于灰土基础,有比较好的凝固条件。灰土一旦凝固便不透水,可以减少土壤冻胀的破坏。灰土基础的宽度应比假山底面宽度宽出约0.5m左右,以保证假山的重力沿压力分布的角度均匀地传递到素土层。灰槽深度一般为50~60cm。对于混凝土基础施工,这种基础耐压强度大,施工速度又快。陆地上选用不低于C10混凝土,水中采用C15混凝土浆砌块石或C20的素混凝土作基础为妥,必要时还得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具体得根据山体的高度、体积、质量和土层情况而定。

2.4因土质导致植被成活率低下的技术难点的应对措施

为避免因土质问题导致成活率的低下,作为园林施工企业,必须尽可能地提高土壤环境,例如可以采取铺设底土和深挖换土的方式给植被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以促进植被成活率的提升。此后,还应在园林运行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从而为植被的移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其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并成长起来。

3关于如何加强园林施工管理的几点建议

园林施工质量不仅取决于施工技术,而且与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园林施工企业,在解决施工技术难点的同时,还应加强园林施工管理,才能更好的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关于如何加强园林施工管理的建议:

3.1建立健全园林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全程动态地实施技术控制措施

当前,园林施工企业不仅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还会面临着日益激励的竞争。因而要想提高施工质量,就必须加强施工管理才能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适应力的提升,这就需要企业结合工程实际,制定针对性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并对其进行不断健全和完善,尤其是应站在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结合自身技术、实力和人力资源配置等,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以确保施工全程动态地实施技术控制措施,从而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强化技术控制与管理,提高技术攻关能力

提高施工技术含量的主要途径:增加施工人员对技术施工的认识,并且加大对施工人员技能培养的资本投入。在提高施工人员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实现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进而优化施工单位的人才结构 有效提高企业的技术力量。在提高施工技术含量的基础上,对园林施工中的技术难点采用科学的处理措施进行解决。通过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完善等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与良好的福利待遇。提高企业人才稳定性,实现企业技术力量的提高。以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技术难点解决能力的提高、促进企业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能力的提高,为企业综合市场竞争的构建与提高奠定基础。不单单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还能够提高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为实现施工单位的稳步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园林施工技术难点与管理对策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园林施工企业,必须紧跟时展的需要,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认真分析当前园林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着力提高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并通过建立健全园林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全程动态地实施技术控制措施,通过强化技术控制与管理,提高企业的技术攻关能力,从而促进园林施工质量的提升,提高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园林事业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运旭,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现代园,2011

[2]李兆奇,园林施工管理与技术难点的几个问题[J].中国房地产业,2011

施工管理难点范文第5篇

1 质量管理的第一个难点与相应对策。

1.1 质量管理的第一个难点

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个难点是施工人员没有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和观念,也就是说参加施工的人员对质量不够重视,认为质量管理只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而与自己无关。这里所说的施工人员包括企业的领导阶层到班组中的每一个成员,而这个问题的最关键之处是企业的决策层是否有较强的质量意识,是否有正确的质量观念。如果一个企业不重视质量,就等同于不重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企业肯定要被市场淘汰。

1.2 针对这一难点采取的对策

根据企业现状,对职工分层次进行教育,使全体员工树立较强的质量意识,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真正地印在脑子里,这样,企业的每一个人,做每一项工作,都从这里出发,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质量管理工作做好,再加上正确的理论、方法和员工的努力,就一定能把质量工作做好,树立起企业的形象。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分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个层次是决策层,即企业的领导班子。他们所从事的质量管理活动和制定的质量方针,在总体上要有一个设想,即对本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指明方向。

第二个层次是管理层。因为管理层具体实施质量管理工作,所以要经常性的组织学习,学习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理论,学习ISO9000系列标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建立本企业的质量体系工作中,建立一个符合标准要求的,适应本企业特点的而且可操作性强的质量体系,并通过努力工作使之能够有效运行。

第三个层次是施工层,即班组。对这个层次的教育侧重于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的学习,使其能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的要求施工。

2 质量管理的第二个难点与相应对策

2.1 质量管理的第二个难点

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二个难点是规章制度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也就是质量体系不能有效运行。表现之一就是管理是管理,操作是操作,两层分离,没有做到管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即没有针对实际情况实施管理。以质量控制阶段中事中控制为例,从实际工程项目中收集原始数据,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看其是否有偏差,如果有,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然后根据偏差产生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用于工程实际中,再把应用结果反馈到管理部门,看对策是否有效,是否出现新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只有这样,才能改进实体质量,进而发现质量体系存在的问题,改进质量体系。而且这种改进不是一次性的,应该是往复循环的持续改进。

2.2 针对这一难点采取的对策

一是根据标准要求建立合理高效的组织机构,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2.2.1 以人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我们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始终应“以人为本”,狠抓人的工作质量,避免人的失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增强人的质量观和责任感,使每个人牢牢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认真负责地搞好本职工作,以优秀的工作质量来创造优质的工程质量。

2.2.2 按照质量控制程序要求,严格控制投入品质量。对投入品的订货、采购、检查、验收、取样、试验应按要求进行全面控制,从组织货源,优选供货厂家,直到使用认证,做到层层把关;对施工过程所采用的施工方案要进行充分论证,要做到工艺先进,技术合理,环境协调,这才有利于安全文明施工,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2.2.3 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工程质量是在工序中创造的,为此,要确保工程质量就必须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对每一道工序质量都必须进行严格检查,当上一道工序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决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这样,只要每一道工序质量都符合要求,整个工程质量就能够得到保证。

2.2.4 严把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观。分项工程质量等级是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的基础,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此,在进行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时,一定要坚持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

2.2.5 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就是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即加强对影响质量因素的控制。从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工序质量的检查,这些是确保施工项目质量的有效措施。

第二个措施是加强检查和监督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对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制定切实可行的奖罚制度,对在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做的好的以及起到促进作用的部门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于做的不好的则要给予处罚。而且奖罚制度也要彻底落实。另外还要对质量体系的有效性经常进行检查。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不断有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被研究出来应用于施工领域,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改进质量管理方法和检测手段,进而持续改进质量体系,使之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

3 质量管理的第三个难点与相应对策

3.1 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三个难点

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三个难点是如何正确处理投资、质量、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所有的投资者都希望以最低的投资,最好的质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投资项目,以获得最好的效益。但是,投资、质量、进度又是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施工项目的质量受进度,投资的制约较大,如在一般情况下,投资大、进度慢,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则差。因此,在项目施工中,还必须正确处理质量、投资、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对立的统一。

3.2 针对这一难点采取的对策

3.2.1 在工程项目投标阶段,认真仔细地审查招标文件及合同条件,计算详细工程量,针对本项目做经济技术性分析,根据本企业的人员和设备及生产任务等实际情况,在保证工程进度要求的前提下,如果本企业承包这个工程项目,能否满足业主对质量的要求。如果能满足业主对质量、进度、投资的要求,则可以签订合同。如果不能满足,而业主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投资、进度的要求又是科学合理的,则应该仔细考虑承包本工程项目所准备采取的措施。

3.2.2 在施工准备阶段,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及本企业对该项能够投入的资源,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质量保证计划、投资控制(成本控制)计划,并制定保证这些计划能够实现的具体措施。

3.2.3 在施工阶段,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材料,以求得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进度。细化施工准备阶段编制的施工工艺,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使工程项目的每一工序甚至更小的事情都要按计划认真执行,根据工序是否关键来确定对其的投入,既如果这个工序是关键工序,就要对这个工序从投入品的质量到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进行控制,保证这道工序施工完成的产品是否达到有关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