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反思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反思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反思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音乐 欣赏课 教学现状 改进措施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中,音乐欣赏课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音乐教育教学发展的过程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得到重视。随着新版《初中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音乐欣赏课教学迎来长足的发展。但是,实际教育教学中还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需要不断探究并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使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得到长足、科学的发展。要促进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长足发展,我们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我对新时期如何解决初中音乐欣赏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谈看法和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教育环境

认真做好学校领导和音乐教师的思想工作,让他们重新认识初中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重视初中音乐欣赏课的设置和教学;加大对音乐欣赏课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投入,使初中音乐欣赏课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我们要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组织音乐欣赏课教学,这种教学并非只在课堂上。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的广播站,充分发挥广播站的作用,在大课间定时播放一些符合学生欣赏水平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受到音乐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初中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可以利用学校礼堂、阶梯教室和多媒体教室,举办丰富多彩文艺活动,让初中生在欣赏文艺节目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提高欣赏水平和音乐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教育环境。

二、加强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硬件设施建设

音乐欣赏课的硬件设施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要努力开发教学资源。经济条件较好的中学,要不断加大对音乐欣赏课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配备符合音乐欣赏课要求的必备设施,如:播放机、多媒体教室等。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中学,可以充分开发当地教学资源,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传统,将本地区民间音乐资源和音乐欣赏课有机结合,建立起符合自身音乐欣赏课教学特点的社会平台,促进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有效发展。

三、注重引进和编写校本教材,注重专业教师的引进

教材是音乐欣赏课教育教学中必备的一种资料和工具,讲授教材是为提高初中生的音乐修养而服务的。从大量现有的音乐欣赏课教材中,我们可以挑选出那些优秀的、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欣赏教学,这样能够更好地迎合学生的口味,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性,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我们要“为学而用教材”,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选择有很大的选择空间,我们要根据我校的实际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而选择教材,可以删掉和增加。我们可以引进和编写校本音乐欣赏课教材,这样能更好地适应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加大引进专业的音乐欣赏课教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教材编排的准确性与使用性,高效服务于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

四、改变落后、单一的考评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应由应试教育向转素质教育积极转变。为了把初中生培养成新型综合性优秀人才,应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积极改革考评机制,注重学生素质和全面评价。在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测评中,我们往往采用让学生回答一些作品的作家和国籍、作品创作时代、背景等常识性问题,由此给他们评分,有的老师甚至凭主观判断给学生打分。这样是不正确和不科学的,原因如下:

1.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的印象,认为音乐欣赏课就是要了解这些音乐作品是由什么人写的、什么时候写的、写的原因是什么、写的背景是什么,其他就不需要掌握了,也没必要欣赏。

2.老师不能得到准确的教学效果反馈,虽然这些知识是需要学生记住的,但是,只有这些知识还远远不够,音乐知识谁都会记,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音乐,获得经验。只凭这些常识的考评很难看出学生究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欣赏到了什么。

3.不能使学生有效发挥特长,不能开拓和发展创新思维,还让那些课堂表现欠佳、所谓后进生产生不满,认为我们偏心眼,不公平。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 欣赏课 互动教学 策略

所谓的互动式教学,指的就是教学的过程是在教师和学生的配合下完成的,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通过互动式教学,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能够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这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也是很重要的。将互动式教学策略应用到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主要就是要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仅是由老师来进行讲解,还需要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使得学生自己来对音乐进行欣赏,教师然后对学生的欣赏进行点评,这样学生对于音乐的赏析就会加深印象,最终就能够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提升。

一、设置问题,情景引入

互动式教学策略能够贯穿在整个课堂中,其中在课程导入部分应用的时候,主要就是通过问题设置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就会对音乐的内涵有新的体会,在进行具体的音乐欣赏的时候,也能够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导入过程设置问题的时候,要以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思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时候,可以问学生喜欢的音乐是什么,喜欢的歌手是谁,喜欢唱怎样的音乐。初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也都会积极地思考,同时在对具体的音乐进行欣赏的时候,学生也能够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得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比如在学习苏少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奥林匹克风》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参与到音乐欣赏过程中,在课程引入过程中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眼中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你们喜欢看奥运会吗?”“你们最喜欢奥运会上什么项目?”等这些问题。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很熟悉的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也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提出以后就能够积极进行思考,学生在思考以后,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来进行回答,学生在回答中又会对奥林匹克精神重新进行思考。然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奥林匹克风》进行欣赏和演唱的时候,学生就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在参与过程中学生的延长水平和鉴赏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二、小组合作,增强互动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程中引入互动式教学的时候,教师还需要让小组之间来进行互动,在小组互动中来对具体的音乐来进行赏析。同学之间的喜好都比较相近,但是由于性格的差异,在面对同一首歌曲的时候,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小组交流中学生就会对歌曲有新的体会。在小组交流合作中,学生往往敢于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就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组合作鉴赏中,学生还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在以后进行音乐欣赏的时候,就能够从多角度来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苏少版初中音乐《花季如歌》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欣赏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来在小组中来讨论自己对于这首歌曲的看法,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设置几个问题,然后学生就能够带着问题来进行讨论。就像“你眼中的花季是什么?”“在花样的年纪里面应该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的问题。这样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就会围绕这首《花季如何》来回答问题。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就会感受到这首歌里面所表现出的那种花季朝气蓬勃的感觉,而这样的朝气蓬勃就是学生所需要的,需要学生能够把握自己花样的年纪,学生也会对自己在花样的年纪中的行为来进行反思,从而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够充满朝气。通过小组的合作鉴赏,不仅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扩展,而且使得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

三、优化点评,提高效率

学习的过程要不断的反馈,只有在反馈中才能够知道自己有哪些方面的不足,而需要在哪些方面来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为了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教师就需要来对学生的欣赏效果来进行反馈,在反馈中学生才知道自己的欣赏能力还存在着哪些欠缺,在反馈中还能够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教师在对学生的欣赏结果进行点评的时候,要对学生欣赏到位的地方进行积极地表扬,对于学生欣赏中存在的问题要委婉指出,不至于打击学生的欣赏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的欣赏能力能够不断优化改进。

比如在对苏少版七年级下册《春天的脚步》这部分内容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来对曲调、曲式以及节拍来进行分析,然后教师让学生在同学面前来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变成课程的主人,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中有问题的地方要指出,对于认可的地方要进行积极的表扬。或者在这首歌的学习结束的时候,教师让个别同学进行在班级面前进行演唱,而在演唱过程中需要别的同学仔细听讲,然后对这个同学的演唱来进行点评,可以采用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的方式,要进行多方位的评价,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演唱问题所在,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从而使得学生演唱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岳欣云. 教学互动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J]. 中国教育学刊,2011(12).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推进,音乐相关教育也随之发生了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就音乐本身而言,它是一种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对培养初中生的情商、审美能力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欣赏优质音乐可以让听众在身心愉悦的同时,更积极的面对生活。本文从音乐欣赏课的积极意义出发,探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可以应用的互动教学策略。【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音乐欣赏;互动教学音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凝聚着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理解,古往今来有无数音乐大家,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音乐篇章,洗涤着听众的灵魂,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无法估量的作用。也正是因此,在素质教育的五项主要指标中,音乐作为“德”、“美”的构成元素,赫然在列,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可以说是关乎素质教育成果的重要问题,需要充分重视。一、初中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意义(1)提高初中生的情商和审美能力。初中生大多处于青春叛逆期中,在较重的课业负担下,对固有的说教式教学通常会明显抵触,同时,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师的管理甚至家长的教导也会有逆反情绪,音乐欣赏课可以使初中生在学习压力之余感受教育的另一面,教师应选择一些带有放松压力作用的乐章,使初中生普遍存在的焦躁情绪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慢慢得到缓解和释放,对音乐的理解则有助于改变初中生的一些思想观点,情商和审美能力都可以得到提高。(2)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音乐欣赏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品德和审美能力,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目前大部分初中生在学习中,都存在着课业压力较重的情况,这是因为学校对文化教育过度重视,相应的,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荐素质教育,加强音乐欣赏课相关教学是有积极作用的。二、怎样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进行互动教学(1)以学生为本、考虑学生需求。教育以人为本,基于初中生思想较为逆反的现状,在音沸郎涂沃兄厥友生的感受、需求是非常必要的,部分初中生为求彰显个性,往往会做出一些不合适的举动,这也是其内心烦躁的表现之一,音乐可以使人放松心情,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普遍状况,选择一些舒缓、释放压力的音乐,或者根据学生需求选择他们喜欢的音乐,使学生在学习之余得到休息和放松,从而增加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信任,互动教学才有更好的开展基础。(2)使学生成为课程主体。说教式教学的特点之一是教师往往充当着教学主体,学生往往是被动的,音乐欣赏课作为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应该改变以往的错误模式,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更多的进行自主性学习,而后将交流和讨论的结果和教师进行沟通,从而加强课程的互动性。(3)对有天赋的学生进行培育。音乐天赋和其他天赋一样,往往在年少时就可以展现出来,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应细心的进行观察,发现有天赋的学生,通过课堂进行更多的教育培养,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可以通过任命天赋较好的学生作为课代表的方式,使该生成为教师的帮手,学生往往比教师更了解学生,这十分有利于课堂互动活动的设计和开展。(4)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深入讨论。从审美能力的角度上看,初中生一般是弱于教师的,在音乐欣赏课上,大部分初中生也只能做到听和赏,对于音乐的具体内涵、音乐家的成长成就等了解往往不多,为求达到对学生真正的教育和培养,教师的引导极为重要。一般来说,不同的音乐往往带有不同的内涵,西方音乐和东方音乐也不尽相同,音乐家们的经历很多也是有教育意义的。比如勤工俭学的民族音乐家冼星海,双耳失聪依然坚持创作的贝多芬,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相关讨论,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同时也使音乐欣赏课的互动性大为增加。(5)增加互动环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同时也是课堂具体教学内容的设计者,音乐欣赏课不同于文化教育课,其开放性和自由性是一大优势,教师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对课程内容进行详细规划,减少单调的讲解环节,多增加一些互动讨论、引导讨论环节,通过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方式增加互动性。(6)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现代科技辅助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包括PPT课件制作、多媒体相关技术和器具的使用等,这些新的教学资源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局限,视听技术、声像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音乐教学手段,开阔和丰富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围绕课堂的内容和主题,将学生们不能亲历的音乐相关内容,精心设计制作成相应的多媒体课件,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直观的音乐教学可以更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进一步通过设置一些互动提问、讨论等环节,让学生更深入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升互动效果和学习效果。音乐欣赏课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完成素质教育中德、智、体、美、劳全面方面的目标,音乐欣赏课必不可少,初中音乐欣赏课对于培养初中生审美能力、道德品格有积极的作用。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增强课堂互动性可以使音乐欣赏课迈向更高的台阶,从而更有力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参考文献:[1]李金霞.谈音乐欣赏课对素质教育的影响[J].艺术教育,2006,09:53+69.[2]刘晓亮.浅析音乐欣赏课程教学设计[J].艺术教育,2016,01:81-82.[3]王雅萍.要做音乐的通灵者――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几点感悟[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152-154+160.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幼儿师范音乐教育是小学音乐及以上的音乐教育的基础,是向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师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突出艺术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与音乐教育之中,陶冶情操,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欣赏方法,开拓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在音乐教育专业中更为有效的开展音乐欣赏课程是较为重要的。笔者仅在从事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之后对其进行教学反思,在其课程模式上提出建议。

一.传统音乐欣赏课程模式的学习效果

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

(一)课程内容传统单一

现多数幼师学校的音乐欣赏课程开展较为单一,内容偏向高师音乐专业音乐欣赏课程,专业性较强。其教学氛围较差,教学成果也不太理想。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单纯的提高其对于音乐常识的识记能力。不能有效的培养其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拓展其音乐欣赏能力与其他课程的良好结合。

(二)学生参差不齐的专业基本功

幼儿师范学校的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基本功较为初级。少数学生有较长较硬的音乐功底,但较多的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还较弱。对于大范围基础薄弱的学生开展传统课程的纯输入性教学,会使学生的兴趣感越发缺失,被动的接受,造成教学成果的不尽如人意。

二.需要的培养成果

(一)对学生基本音乐能力的培养

鉴于音乐欣赏课程的课程要求,我们必须将其音乐欣赏基本内容放在首位。即主要培养其良好的音乐欣赏的习惯,有能力鉴赏音乐,音乐欣赏的方向是正确的。能够对于音乐时间线条有点面结合的初级概念。

(二)能够自主的开展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

幼师培养的音乐专业学生开展音乐欣赏课程的进一步要求在于其能够通过学习音乐欣赏课程进而规范自己将来的音乐教学。能够在工作之后轻松的学以致用。

三.对其教学方式的几点设想

(一)基础教学任务的精简

现阶段较多幼师学校采用较为专业的音乐欣赏教材开展教学。其内容非容丰富,涉及到的音乐时间点较为细致。教师更多的注重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略欣赏的能动性和主体性。笔者提倡教师更多的引导学生学会听,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听的是什么。

(二)基础教学课程的衔接式开展

音乐欣赏课程属于高阶的音乐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其开展不仅仅局限于音乐欣赏任课教师。笔者提倡音乐教研室作为整个音乐专业课程开展的统筹规划,让所有的音乐教师参与到整体音乐欣赏的教学环境中来。整个音乐课程可互相配合开展。例如钢琴课程中本课程讲解巴赫二创作品NO13,配合教师示范,将欣赏课程带入专业课程。钢琴教师简为介绍其作家作品,其音乐时间点的演奏特色作品特色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品演奏。反之,在音乐欣赏的课堂教学中穿插学生演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这种多方位的教导让学生有能动的记忆。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就有效的避免了知识纯输入式的单一模式导致兴趣的缺失。更多的能动的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课堂积极性,以达到互利互惠的学习效果。另,音乐欣赏课程的配备课程为中西方音乐史课程,笔者提倡两课程的教学一定要同步进行。

(三)多元化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

即为学生提供一种环设性的阶段式综合课程的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学习结合音乐基本功与幼儿园教学课程相结合。在设定的单元课程里,第一阶段为理论识记与音响感知,第二阶段为学生自己的声乐、钢琴与器乐展示,完成章节中的某一作品某一选段或是某一短小的乐章。第三阶段结合幼儿教学法引导学生如何站在幼儿园教师的角度开展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积极主动的准备课程参与课程完成课程,从而达到完全参与,以形成一种不容易很快丢掉的知识储备又极高的提升了自己的整体能力。其中,注意课程的选择以及对于不同能力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岩.幼师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J].音乐时空,2015(1)

[2]杨显英.如何培养幼师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J].音乐大观,2014(7)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 互动教学 审美情趣 欣赏意识

一、音乐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主体价值歪曲,学生参与度不高。经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初中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沿袭传统教学模式,主体价值歪曲现象普遍。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上,部分学校依然是以音乐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课堂教学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教案展开,不允许任何违背“备课本”教学计划情况出现。过分强调教师主体地位,夸大教师主观价值,教师神化、权威化现象严重,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能力得不到提高。如部分教师在音乐作品欣赏课的教学课堂上,谈及对该作品的理解,教师备课时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路和答案,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堂里,学生回答问题如果与教师“意见”吻合,就会得到表扬;相反,一旦学生观点与教师“意见”相左,就会被认为是错误的、不可取的。这种课堂教学的危害是极大的,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价值,答案“标准化”、“唯一化”,遏制学生想象力和思考力发展,教学内容理解单一肤浅。

2.部分教师对音乐欣赏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许多中学教师过度追求升学率,在学生文化课成绩上关注较多,往往未能将音乐欣赏课放在相应位置,对音乐欣赏认识不到位,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欣赏,为了应对考试,压缩欣赏课课时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甚至直接取消音乐欣赏环节,未能发挥音乐课程学习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意识的作用。

二、互动合作教学,提升课堂实效

1.转变教学主体,加强师生互动。新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互动,关注学生在音乐课程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未来的初中音乐课堂,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乐园。在课堂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能动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与过去音乐环境不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音乐课不再是学生接触音乐的唯一场所,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无时无刻不在输出音乐。通过日常生活音乐的积累,初中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自我音乐喜好和修养。音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自身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不再是单纯的音乐理论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音乐兴趣及审美情趣形成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扬民主,巧妙创设提问,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对音乐作品的认识和见解。此外,还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对音乐做适当延伸,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和欣赏价值的流行歌曲,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

如在教《青春舞曲》时,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明确分工,分别对该乐曲故事背景、内容情节和欣赏做好基本了解,进入课堂教学后,教师选出部分小组代表按照课程设计对该乐曲进行分析,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学生代表在台上提问时,教师也参与回答,将台下学生的讨论逐步引向深入,最后对乐曲欣赏作出总结和升华,并对课堂中学生的表现给予高度肯定。师生之间通过互动,加深了学生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教学效果显著。

2.有效互助合作,营造教学氛围。鉴于音乐本身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将其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营造出“时时有音乐、处处有音乐”的教学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协作欣赏音乐之美。例如,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制作音乐小报、音乐明信片等方式帮助学生从另一种角度理解音乐;充分利用校广播台的作用,播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且富有欣赏价值的音乐作品,并对作品加以解析,在宽松的环境中达到音乐教育与欣赏的目的。

初中生多处于13―15岁,这一年龄段学生群体活泼好动,记忆力与模仿力都极强,对音乐学习充满了热情;音乐教师作为活跃在教育事业第一线最重要的因子,音乐理论素养较高,新型的课堂教学应加强师生合作,取长补短,将学生的青春活力与教师的知识理论紧密联系起来,体现音乐教学的生活性和趣味性。学生应积极向音乐教师推荐教学素材,将生活中接触到的好音乐、好作品介绍给老师,丰富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突出音乐课程教学的时代特色;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课外音乐生活的引导,通过建设班级群的方式实现现代化管理,为师生互动合作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在班级群和朋友圈中分享音乐,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3.重视欣赏环节,培养审美意识。音乐本身是一门高雅艺术,欣赏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具有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教育意义,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视欣赏环节,通过倾听音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透过作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走进作者创设的情境,感受作者思想情绪,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值得注意的是,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仅仅停留在听音乐上是远远不够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过多时间听音乐而耽误学习的做法偏离了音乐欣赏的本质,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形成,甚至还可能影响学生其他学科学习。重视欣赏环节,教师的指导十分重要,可通过观看音乐纪录片、专题片,写鉴赏小品文等方式将音乐欣赏落到实处,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得到飞速发展,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工作在教育事业一线的部分教师积极响应新课改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取得了可喜成绩。然而,纵观我国整体基础教育,依然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无法适应新课改下全面普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模式单一、传统、封闭,存在明显问题。初中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模式上也亟待改革。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转变教学模式,开展互动教学、合作教学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沈雪.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