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作文要求

初中作文要求

初中作文要求

初中作文要求范文第1篇

高初中作文教学自下而上搞好过渡与衔接,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就好像接力赛跑一样,一棒接一棒,切不可慌乱,慌乱就会把棒掉到地上,影响前进的速度和成绩.我觉得初高中学段作文教学在交接”棒”的时候,一要稳妥进行,二要顺利连贯,三要用力做好统筹兼顾.为此,我们在初中与高中作文教学的衔接问题上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教学研究.

1.初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不衔接的现状

我们发现,初中生升入高中,许多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也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尤其是作文方面,有一部分学生初中写作水品还是挺不错的,到了高中写作水平总是提不起来,自己感到不知所措,甚至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高中老师在教学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障碍与困惑:如部分写作知识高中需要用,但是初中老师又没有讲和练.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我们的警觉,值得我们认真深入分析和研究.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初高中作文教学不衔接的现状还表现在:

2.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能力目标落实不够分明

语文教师是教材培养目标与学生学习目标之间的桥梁,教师对教材培养目标的理解程度决定其教学目标、教学方案的具体确定,教学的衔接与否将决定学生学习的断层与否,然而初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断层问题较严重.

对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研究意识淡薄.只有极少数的高中教师了解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只有少数初中教师了解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并非所有初高中语文教师都对初、高中各册教材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目标进行过梳理.

3.初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能力目标落实不够明确

首先是初、高中作文教学缺乏训练系统性,导致学生基本的写作思维训练出现随意性状态.初中阶段主要写体裁分明的几种常用文体,且以写景和叙事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高中阶段则要求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抒感,发表议论;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辩证思维).初高中作文相对来说在能力层次上是很有梯度的.但现在的教学实际是初、高中都在针对中、高考进行大量的话题作文训练,尤其是初中似乎以为这样拔高理所应当.

其次是在培养学生修改文章习惯和能力上不到位.初中写作水平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养成学会修改文章的习惯”.我们知道”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然而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修改文章从何入手.

我们认为以上问题的存在,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2.1研究和执行语文《课程标准》不到位,使用教材上出现偏差

比较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会发现初、高中教学要求有很大的差异.如:现代文阅读方面:①阅读方法上,初中要求”熟练运用略读、浏览”,高中则要求”能根据不同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法”.②理解方面,初中要求”理解主要内容”,高中则要求”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③分析评价方面,初中要求”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高中则要求”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④鉴赏方面,高中更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很明显,在现代文阅读教学方面高中比初中要求都增强许多.⑤作文方面,初中要求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就是说初中要求学生写作的水平是以记录为主.高中则要求学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做到有感而发.进一步提高记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这就是说初高中的写作要求有很大的差异.只要初高中教师把握学段要求,落实到位,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而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凭经验教学,对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研究意识淡薄,或者是掌握了落实不好.

2.2学生对高中作文不适应的关键原因是学生尚未养成科学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写作方法

初中写作大多都是教师明确命题,指定写作范围和详细确定要求,而到了高中则是以开放型写作为主,这样学生也就无从下手了.实际上初中的课程要求和教师教学就养成了学生平时不注重平时积累、不注重理解思考的学习习惯.而到了高中的各项考察则大部分是能力型的,尤其是写作,是对语言的一种综合考查,即使基础知识部分也不是原题照搬,也要依靠平日的留心积累,必须要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深入的思考做基础,这就给高中作文教学造成了许多困难.

初中作文要求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初中生;写作;序列化;实践;思考

就目前初中作文教学而言,写作教学的随意性比较大,对于作文教学缺乏系统的教学要求和检验手段,使得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大大降低,对提高写作教学效率和质量形成了严重的阻碍作用。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建立写作教学完善的训练体系,保证初中写作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出了序列化初中写作教学的理念。要求作文训练的每一项内容都达到要求,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训练,明确写作教学目标,实现对作文检验手段的优化,就可以不断增强学生写作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编写具有合理序列的作文教学素材

初中生作文普遍存在缺乏真情实感、内容空洞、缺乏语言积累、作文过程存在随意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形成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也降低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针对目前初中作文训练存在作文教材缺乏连贯性和序列性的问题,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发掘序列化作文训练的内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追求共性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编排作文训练内容的时候确保其灵活性,充分体现出新课标和学生学习的基本需求,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序列化作文训练中,不断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

现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对于初中生作文序列化训练目标为:(七年级)能写出500字以上的记叙文,学习审题,作文语言做到通顺、简练,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八年级)能写出600字左右的记叙文,选材新颖、层次清晰,培养学生丰富的思维发散能力,集中讲解作文基础知识。(九年级)可以写出内容复杂、结构严谨的记叙文。先将作文训练目标序列化,然后作文教学中根据训练目标,编写具有合理序列的作文教学素材。以七年级作文主题“说真话,抒真情”为例,该单元教学主题为“金色年华”,主要讲述童年趣事和回忆。教师在编写作文教学素材的时候,结合作文训练要求和目标,要求学生记叙一件童年趣事。由于写作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将与自己经历有关的事件记录下来,就能够真正将感情融入到作文中,真正实现初中生作文序列化训练的重要目标。

由此可见,作文素材是否符合训练要求和目标,直接决定作文训练目标能否实现。初中生作文序列化训练,教师根据作文序列化训练的要求,确定作文训练目标,编写具有合理序列的作文教学素材,充分发挥素材对学生重要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从而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联系实际生活,建立写作训练序列

初中生作文普遍存在缺乏真情实感和内容空洞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作文内容脱离生活实际,使得学生在作文中的情感“无病”。让学生在写作时立足实际生活,将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用文字语言记录下来,自然而然可以表达出真实的情感,也有利于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为此,初中生作文序列化训练中,教师需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写作模块整合为综合性写作训练序列,让学生根据自己用自己的实际生活展开写作,就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现以“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作文专题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对记叙文类型进行剖析,便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通过讨论交流,教师将记叙文类型划分为“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等几个序列模块。学生结合写作要求,就可以迅速定位作文性质和类型,即“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在明确写作主题之后,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丰富经验和感悟,就可以顺利展开写作活动。将实际生活中对“景物”的观察,或者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观察景物,就可以有效简化写作难度,对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初中生写作出现偏离主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作文性质不够了解,按照自己的理解展开作文写作,既不利于确保作文质量,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实现对初中作文训练序列性的有效整合,加强写作序列化训练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就可以有效简化写作难度,激发学生共鸣感,从而不断增强初中生写作兴趣。

三、优化作文评价方式,充分体现出序列评价梯度

以往初中作文教学水平难以提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缺乏科学、合理的作文评价方式,对学生写作情况的评价不科学,难以对学生写作形成正确的引导,既不利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调整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会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形成阻碍作用。所以,初中生作文序列化训练,必须实现对作文评价方式的优化,充分体现出序列评价梯度,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再以“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作文专题为例,教师采用了学生初评――团队再评――教师总结的评价方式,组织学生进行作文互评,通过互评环节学生可以从他人作文中找出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借鉴优秀的写作技巧。在教师总结环节,教师针对学生对作文的评价提出补充性意见,明确指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及时的肯定、鼓励和表扬,就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对学生积极展开写作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见,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初中生作文序列化训练中,实现对作文评价方式的优化,充分体现出序列评价梯度,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可以为逐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提供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初中作文教学感悟[J].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9(12)

[2]施学萍.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J].宁夏教育.2009(12)

[3]董英俊.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J].语文教学通讯.2009(32)

初中作文要求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结合新课程理念;初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97-01

1.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为了对当今新课程理念进行适应,加强对于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将初中语文教学课堂自身效率提升,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要求教师必须要重视应用教学艺术,使学生能够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主体,引导初中生能够积极地参加到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之中,增加初中生对于语文教学内容趣味性的感知,初中语文课程自身的内容含量十分大,也比较枯燥,再加上其教育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因此,将理论性很强的初中语文课堂开展的生动有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2.初中语文教育改革的重点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创造兴趣,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素质和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工作。达尔文在他的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后来对我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刻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创造兴趣要从小培养,求知欲望要早期激发,以便使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增强创造的激情和自信,成为其终生受用的追求认识真理的志向和源泉。面对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何老师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通过讲故事、听名人轶事、猜想故事结尾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同学们都感兴趣的活动中,何老师对他们进行了适时的启发和引导。

2.2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近些年来,我国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顺应时展,充分认识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并且成为了我国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和优先考虑最为基本的问题之一,兴趣是一个人学习过程中最好的教师,因此,快乐教学和愉悦教学是教师们一直在不断深入探讨以及研究的话题。如果初中语文教师能够在课堂中传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那么,初中生一定会积极主动地学好语文知识,并且在情不自禁中取得好成绩,优化导语设计、实施情景教学以及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等等措施都能够从本质上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趣味性。如果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的过程中只顾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那么,初中生会感受到十分痛苦,并且学习效率很低。如果初中语文教师能够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变通,把初中知识融入到情节里面,使初中生成为语文教学故事中的主人,这个时候,初中生就会对学习十分感兴趣,同时加深了初中生对于语文教材的探索和理解,进而能够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以及效果。

2.3提升举例频率。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升举例频率能够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初中语文知识并不容易被人理解,因此,怎么样才能够将理论和实际联系到一起,举例子就变得十分重要,语文教师在举例子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前文学的热点问题,并且要引出其他大的学科内容,这样不仅仅能够有效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自身学习的热情,更加能够对初中生所特有的好奇心进行满足。在初中语文教师举例子的时候必须要注重将其和地理以及历史等等知识进行结合,使初中生能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同时增加自身其他学科的知识,再通过其他学科知识来促进初中语文课程的学习。这样不仅仅符合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自身的要求,更加能够使初中生真正体会到语文课程所具有的有用性。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举例子是语文教师在自身备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挑选一些具有启发性以及精致的例子,这样才能够做到抛砖引玉,引发学生思维,进而对学生进行启发。同时,要使初中生能够明白所举例子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初中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语文知识。

2.4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备课。除了要将初中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并且采取举例子的措施之外,还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备好课,做好开展初中语文课堂之前以及初中语文课堂之后的工作。教师实施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基础就是进行有效的备课工作,通常情况下,备课都要按照语文教师进行备课课程的标准以及备教材这两个基本环节来实施,每一个课程标准都能够从本质上帮助初中教师对语文教材深广度、教材体系以及教材知识层次进行了解。语文教师备教材的目标就是要找到语文教材与各个单元、每个知识重点、语文教学内容、语文结构体系以及教材编写意图之间存在的关系,因此,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在自身备课过程中多选择一些时事,或者在自身备课过程中多找一些初中生比较关心和注意的话题,这样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语文教师备课的过程中还必须要课后的作业,初中生在学校初中习到的知识与生活、社会实践相互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语文知识变得十分鲜活,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一些全新的作业形式,比如说通过对学生邻居或者居民小区实施调查,进行调查报告的撰写工作,初中生要根据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开展辩论赛等等作业,这些作业锻炼了初中生行动、思考、分析以及设计等等方面能力。

3.总结

总的来说,我国初中语文教育面临全新的课程改革,为了追求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品质,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解放自身思想,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指导学生发现语文学习中的乐趣所在,要顺应当今时代的不断发展,伴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改革,来对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李俊霞.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策略[J]. 学周刊,2013,No.17810:50-51.

初中作文要求范文第4篇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把口头表达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上,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这显然是片面的。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也许有的人再也不会去写文章,但话却是天天要说的。如何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得清、说得精、说得好、说得巧,需要严格有效的训练和培养。从学生自身情况看,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都面临重要转变。据研究,15岁前后的中学生脑容量已十分接近成年人,思维品质也在迅速完善,其视觉和听觉的灵敏度甚至超过了成年人。所以,对初中生进行严格的口头表达能力的练是可行的。其次,初中学生“知识增强了,感情丰富了”,“独立意识和遇事想要表达自己见解的愿望大大增强”;“他们可塑性强,天真烂漫,在说话和交际中没有高中生那么多羞涩感,更没有成年人那样复杂的心理障碍。”(《大语文教学法》,姚竹青)这也为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再次,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话要清清楚楚地说”的要求。初中语文六册课本中,就有13篇“听说训练”文字,对说话从内容、中心、条理、态度、口齿等方面提出了循序渐进的规范化要求。从初中课时的安排、教材的内容与数量等方面看,对初中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是有时间和精力的乃至情绪等方面的便利条件。应抓住初中阶段这个训练和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黄金时段,进行以下训练:

一、明确要求,循序渐进。

初中新生一入校,就明确提出努力方向和长远目标,进行口头作文训练,每节课前3--5分钟口头作文练习,分三步走。

第一步:基本要求训练。从初一第一学期开始按记分册顺序由一位同学作口头作文训练,基本要求:态度大方、姿势端正,眼看听众(目光注视至倒数第二排同学的脸,可使全班同学感受到你的目光),不能望天望地望窗外,不能抓耳挠腮。声音宏亮,口齿清楚,语速适中,语调要有起伏顿挫。在内容要求上相对较松,讲清一件事即可。但对基本要求却要一丝不苟,采取评比打分的办法,先由教师示范评议一两次,以后均由学生评议、打分,教师总结后将分数记入记分册作文成绩栏。经过一学期的严格训练,学生在口头表达的基本素质上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第二步:在素质训练的基础上,从初一第二学期到初二第二学期,从口头作文的内容、质量方面作重点训练。具体要求是说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的景和物。要求①文体特点突出,主题鲜明,观点正确;②层次清楚,首尾照应;③用词准确恰当;④学习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各种描写方法;⑤对所讲事件作适当评论。在第一步素质训练的基础上,新的要求一项不足扣一分。这一阶段,已经过良好的素质训练的学生,主要精力就转向口头作文的内容。由于受这个年龄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初中生很注意自己在同学中的“形象”,不愿在众目睽睽之下“露怯”。因此,他们对周围的人、事、景、物注意观察、分析;主动阅读优秀范文,从中学习观察、命题、选材、构思、布局谋篇的各种方法,还要力求新鲜、独特。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视野日渐开阔,选材日渐丰富,分析、评论也越来越深刻。他们说学习的苦与乐,倾诉“乘车族”的艰辛,对桩桩件件震撼了自己心灵的社会现象谈感想;进而谈环境污染,谈限制人口发展,谈“我们呼唤和平”……我再及时提醒大家注意口语与书面语的异同,使他们在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书面作文的水平,使“说”与写的训练结合起来。

第三步:初三年级,要求由自拟题目、自选体裁内容改为抽签。预备铃一打即上台抽一条由教师和同学拟好的题目,略作思考后即席作文。(这个要求在初二年级期末即明确提出,使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样,思考时间短、发言时间有限制,初一、初二训练的各项要求不变,口头作文的难度明显提高。我又注意命题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并按月提高作文题目的要求,使学生既有新鲜感又有神秘感,带点紧张与不安,而后又获得成功的喜悦。一开始难度较大,准备时间可稍长,但不超过三分钟,发言时间可稍短,但不少于两分钟。起初学生略感困难,很快也就适应了,而且思维更加敏捷,语言更加凝炼,态度也更加自然,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更好的训练。

初中作文要求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生;作文评改;主人

初中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利用写作的形式交流思想,认识社会、自然以及自身是活用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初中作文教学是教师采用恰当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文字进行表达以及交流的实践性活动。而对于学生自身来说,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是作文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让初中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是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初中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是新课标的需要,也是作文自身规律的必然要求

1.学生评改作文是新课标的需要,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当前的教育改革要与世界现代化教育相接轨,而学生的评改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一种表现。在现在的作文教学中,不能否认一种现象,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心评改,而学生只简单看看了事,甚至连教师批改的让学生修改的部分也熟视无睹,根本不按教师的要求修改;还有的学生尽管修改了,但是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学生在作文课上只剩下了消极被动的接受,毫无创新能力可言。因此,新课标以及语文教学目的的必然要求也需要学生能够自主评改作文,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

2.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是作文自身规律的必然要求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明确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主体性,将作文评改的权利重新还给学生。而作文自身的规律性也要求习作者能够对自己的作文以及同学的作文进行恰当的评改。在评改的过程中,学生应该能够将自己的感情贯穿进去,使积极的情感过程成为贯穿作文始终的动力。

在习作以及评改的过程中,学生要从记忆中调取相关知识经验进行文字以及思想的选择,同时还要对同学以及自己习作中所选择的材料进行重新整合分析,选择恰当的语句表达。同时,学生自身的发展也要求教师要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

二、教师在作文课上,要让学生明确作文评改的内容

1.在作文评改之前,教师要能让学生明确作文评改的内容

为了要让学生更好地明确作文评改的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两节连堂课。第一节课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习作,第二节课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作文评改的内容,还要跟学生讲明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作文评改的内容随着年级的改变有所变化,除了要按照教材的教学计划确定重点评改内容外,还要思考在文章的内容上要思考文章主题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恰当,语句是否通顺;在文章的表达方式方面,要思考文章的表达方式是否符合文体的要求;思考文章的层次是否表述清楚,结构是否合理,材料的详略是否得当等文章形式。

2.教师要对作文评改提出明确的评改要求

初中生要想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教师必须做好相应地引导。在评改之前,教师要根据评改的内容提出明确的评改要求。作文评改能力的训练应呈现一种螺旋状上升的状态,每堂课都会有一个作文训练的侧重点,惟其如此,学生才会在作文评改中通过训练侧重点加强作文评改能力。

三、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

1.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的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而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学会作文评改的方法。传统的教师评学生改,不但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文评改的积极性拒之门外,也让学生失去了锻炼作文评改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实际评改中使作文批改能力得到螺旋式E升,真正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

2.教师要提供范文,集体评改,做出示范

在学生自由评改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体特点进行评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提供范文,集体评改,做出相应的示范。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对范文进行评改,明白评改的步骤,还要把握“评”和“改”两个关键。

四、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不但课堂作文需要进行评改。而且课下习作也要进行多角度评改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评改知识延伸到课外,通过评阅大量的习作提升自己的作文评改能力。如果学生在每次作文之后都能对习作精批细改,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总之,初中生要想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不但需要教师做恰当的引导,还需要学生不断通过评改作文,强化作文评改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海香,初中作文教学窘境及教学建议[J].中学教学参考,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