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父亲角色 中西方 差异

“角色”一词最初是在戏剧中使用的概念,后被社会学借用,指“与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体系”[1]。“父亲角色”没有统一的定义,从传统养家者的经济角色,到西方工业革命以前的道德指引者,到20世纪20年代末的性别角色榜样,再到70年代中期以来的多元化角色,有关“父亲角色”的界定一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父亲角色”被笼统地定义为“特定社会对父亲期待(规定)的行为(职责)”[2]。本文中的父亲角色主要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子女实施的教育。中西方的家庭教育有所不同,父亲角色在不同的家庭教育中又存在差异。虽然存在差异,但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却是共同的,父亲扮演好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不仅能与母亲角色的相对缺陷形成互补,还能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发展,使父亲自身及妻儿的幸福感有所提升,从而有利于家庭和谐,有利于社会和谐。

一、父亲角色在中西方家庭教育中的差异性表现

在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中西方父亲在参与程度、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一)“缺席”与“在位”

“缺席”与“在位”是中西方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参与程度的差异性表现。中国父亲的缺位现象在城市和农村都有出现,在核心家庭、传统家庭及婚内家庭、离异家庭的家庭结构中,都会出现显性或隐性的父亲缺位现象。据《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调查统计,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父亲一方外出的就占40.2%,4.3%的留守儿童一年连父母的电话也接不到一次。城市家庭中,据英孚教育联合腾讯教育频道的问卷调研显示,在近5000个被调查者中,78%的人认为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仅6%的爸爸会把80%以上的业余时间用来陪伴孩子,但用来亲子共读、科学探索等高质量的互动仅占不到25%。因此,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陪伴质量更是得不到保证,这是中国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普遍状况。传统家庭中,孩子主要由祖辈照顾,易出现教育不一致;在核心家庭中,很多男性忙于工作,经常不能陪伴孩子,孩子虽然生活在双亲家庭,却只感受到母爱,出现很多“婚内单亲妈妈”,很多爸爸变成“隐形爸爸”;在离异家庭,父亲很少有机会和意愿陪伴孩子,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父亲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则稳步上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1965~2010年间,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从每周2.6小时大幅增长到7.2小时。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防治中心2013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家有5岁以下孩子的父亲,96%跟孩子一起进餐,98%跟孩子一起玩,90%给孩子洗澡、换尿不湿或者穿衣服,60%给孩子念故事书。即使孩子父母离异,孩子的父亲也会时常陪伴孩子,注重孩子健康成长。

因此,与中国父亲相比较,西方国家的父亲在陪伴孩子时间、质量方面更可观,对孩子成长更有利。

(二)“集体”与“个人”

“集体”与“个人”是中西方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内容的差异性表现。“集体”指中国父亲注重培养子女的集体意识,“个人”指西方父亲注重培养子女的个性发展。集体主义文化是中国的一大文化,这一文化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通过集体中的他人对自己进行定位,认为个人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发挥出来。受此影响,在家庭教育中,中国父亲喜欢把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做横比,引导孩子用外在的标准衡量自己,以了解和调整自身在集体中的位置,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服从和服务集体。如2012年春节期间,漫画《别人家的孩子》走红网络,引发了网友的感同身受,反响热烈,很多网友疯狂转发,转发和评论量一度达到了13万之多。不少人纷纷吐槽,最恨“别人家的孩子”,因为父母总是拿自己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而且自己永远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同时,《武汉晨报》、《楚天都市报》、《扬子晚报》、《江南时报》、《青年报》等报纸都刊登了这则漫画,一时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共鸣。

与此相反,西方父亲对孩子教育内容的侧重点则有所不同。西方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发挥个人的创造性,认为个人高于集体,个人是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集体应该满足个人的需要。西方父亲普遍重视孩子的个性发展,他们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天分,因此,西方父亲在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会引导孩子表现自己的天分,充分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你真棒”是美国家长经常用来鼓励儿童的一句话,通过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所以,家庭教育中,中国父亲注重通过横比培养孩子在集体生活的能力,而西方父亲很少拿孩子做比较,更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导致中西方孩子在个性发展及社会化过程中的差别。

(三)“管教”与“陪伴”

“管教”与“陪伴”是中西方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教育方式的差异性表现。中国父亲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大多数是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或者在子女做错事情时出现呵斥甚至打骂行为,“不行”、“不许”等命令式词汇更常见。在中国父亲看来,子女是父母的附属品,父母赋予子女生命,子女就应该听从自己的命令和管教。同时,大多数中国父亲认为子女没有社会经验,而父母是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他们认为对子女进行管教能帮助其少走弯路,所以中国父亲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大多数扮演的是管教者的角色。

而在西方家庭教育中,父亲普遍扮演陪伴者的角色,他们会鼓励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孩子从自身实践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在西方父亲看来,人生而平等,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与孩子处在平等地位,所以西方父亲会选择尊重孩子的意见,他们会选择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长,引导孩子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西方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是陪伴者的角色,与中国父亲管教者的角色存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

二、中西方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存在差异的原因

(一)古代“父权”观念的影响程度不同

父权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权利,中国古代和西方古代在一定时期内都是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其历史法律中都有相关对父权的保护条例。具体来说,古代父权主要包括父亲对其子女的生杀权、责罚权与送惩权、财产权。“但中西方法律在内容上不完全相同。中国的父权几乎是绝对的、永远的,而在西方社会,则有一定限制,并随社会发展而有所不同。父权在中国一直得到强化,在西方则逐渐削弱,最终走上不同道路”[3]。随着时展,尤其商品经济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转变,古代西方的父权观念逐渐淡化,西方的孩子逐渐被视为独立的个人,所以有关父权观念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基本已经消失殆尽了。

但中国不同,由于中国是自然环境比较封闭的农耕社会,因此当父权观念在西方社会逐渐淡化的同时,中国的父权观念还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家庭,甚至在现代化社会,父亲仍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撑,这种现象尤以农村家庭为主,而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凸显了父亲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可能导致父亲的优越感,从而不可避免地受到古代父权观念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受到古代父权观念影响程度不同,父亲角色在中西方家庭教育中就呈现出差别。

(二)父亲自身的角色意识程度不同

“现代科学在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发现,父亲对孩子来说和母亲一样重要,只是其影响方式有所不同”[4]。同时有较多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对孩子的认知状况、个性发展及社会化程度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相反,若父亲普遍缺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孩子各方面健康发展则会受到影响,部分孩子甚至走上危害社会的犯罪道路。因此,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对于父亲角色的重要性,中西方父亲的意识程度存在不同,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关于父亲角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推进程度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父亲自身的重视程度有所差异。关于父亲角色的理论研究,西方国家起步早于中国,而在其理论支撑下,西方国家开始重视父亲角色,在实践中一步步推进父亲角色参与家庭教育的程度。在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下,西方父亲普遍认识到父亲角色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们会主动参加相关亲子教育培训课程,会积极主动地与孩子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如美国的父亲会带孩子参加童子军组织,在这个过程中父亲会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中国父亲有所不同,由于国内对父亲角色的研究起步比西方晚,社会上有关的亲子教育活动普遍较少,主要以专家讲座形式开展,且宣传覆盖面较窄,因此中国父亲了解父亲角色重要性的途径较少,从而导致中国父亲对自身角色意识程度整体性不高现状。另外,由于中国父亲主要把精力放在挣钱养家上,投入家庭教育的时间相对较少,即使部分父亲能够意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但付诸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与西方父亲相比仍存在较大差异。据2006年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8.3%的父亲听说过“父亲带大的孩子更聪明”,其中,城市地区有33.5%的父亲听说过,农村地区仅有21.5%的父亲听说过。另外,约有25%的父亲不知道自身对孩子成长有何影响力,23%的父亲只能笼统地说出是孩子的榜样,只有35%的父亲零散地谈到了一两点影响,如对孩子性格、三观、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由此可见,关于对自身独特角色的认识,中国父亲没有认识到,或者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三)母亲态度及他人看法不同

罗斯・帕克和艾斯利・拜特等人于1993年就发现:母亲所持的态度与父亲的实际参与水平有关,这个结果是他们通过调查300位初为父母者得到的,其中父亲在育儿过程中均有所投入。具体来说,“母亲对父亲的育儿技能和参与活动感兴趣及对父亲参与水平的评价等都能对父亲的参与水平产生影响”[5]。因此,母亲对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父亲的参与程度。

在中西方的家庭教育中,母亲主动承担大部分教育责任,但是中西方母亲对父亲角色投入问题存在态度上的差别。例如,当父亲给孩子喂奶或者换衣服手脚笨拙时,中国的母亲大多会说“你放那儿,让我来”,而西方母亲可能就会耐心教导父亲的动作,这种反差可能造成中西方父亲在角色投入中积极性的差异。另外,中国人看到父亲整天和孩子腻在一起,可能就会觉得这位父亲“奶味”较重,也会质疑这位父亲的工作能力有问题,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父亲的形象应该是高大上的,是忙于挣钱养家的,这就间接导致在意他人看法的中国父亲可能避免或减少角色投入。

但对于西方人而言,家庭是排在第一位的,在他们看来,陪伴孩子是正常的事情。例如,部分美国的男卫生间里,有专门为带孩子的父亲准备的换尿布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更常态化。

(四)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不同

“目前,不少国家的父亲可利用三种形式的假期照顾年幼的孩子,分别是父亲假、育儿假及在孩子有突发状况时的临时假期”[6]161。瑞典的父母一起可以获得480天的带薪病假,其中60天是分别分给父亲和母亲的,另外孩子出生时,父亲还有额外的10天带薪假期;芬兰父亲有最多可达54个工作日的陪产假,可以和母亲共同分配孕妇假期休完后的育婴假,同时有育婴假后的育儿假,以及兼职育儿假;英国法律规定父亲享有两周法定陪产假,允许夫妻共享育婴假,西方其他国家,如美国、保加利亚等都有相关假期。西方国家在相关法律政策出台后,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据相关资料显示,美国“近来最重大的政策发展莫过于1996年的福利改革法案的通过”,“这导致2006年至2010年联邦计划每年要分配1.5亿美元支持婚姻和父亲项目。5000万美元已经作为推进责任型父亲项目的支持金预留下来”[7]189。另外,美国白宫于2012年6月专门发了“中央文件”,题为《促进有责任感的父道》,促进美国社会有责任感的父道,让更多孩子健康成长。同时,美国联邦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个“父道”网站,以帮助美国的父亲成为一个更有父道的父亲。因此,西方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得到了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父亲角色的投入程度。相比较而言,中国没有父亲假、育婴假等相关假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父亲角色投入不及西方。

三、中西方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角色扮演的相互借鉴

中西方父亲角色投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存在差异。但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中西方父亲角色的扮演各有优势所在,中西方父亲要相互借鉴。

(一)中国父亲应积极主动参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深刻”[8]。相关研究表明,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个性形成及行为塑造等都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因此,身为父亲,一定要扮演好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相比较而言,西方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积极性要高于中国父亲,因此,中国父亲应该向西方父亲学习,积极主动地自觉参与到家庭教育中。一方面,中国父亲要从思想上积极主动起来,积极了解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另一方面,中国父亲要从行为上积极主动起来,积极投身于家庭教育活动,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二)中国父亲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根据美国权威学术机构2004年2月17日公布的一张“全球最有创造力的国家”排名榜,北欧国家瑞典高居榜首,其次是美国、芬兰、荷兰、丹麦。这些西方国家之所以有较强的综合创新能力,除了制度开放,同时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西方父亲在参与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的创新能力在父亲引导下逐渐得到培养与发展。中国父亲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给予过多的身体保护和物质嘉奖,反之,给予的情感呵护及精神鼓励则较少,尤其在父亲缺位的现状下,祖辈抚育孩子的情况较为普遍,而祖辈又过于溺爱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孩子的创造性发展。因此,中国父亲要学习西方父亲,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从而让孩子的创造性得到发展。

(三)西方父亲要重视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

个人与集体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集体由个人组成,个人是集体中的个人。因此,在重视孩子个性发展的前提下,适当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有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并融入集体。在这方面,中国父亲比西方父亲更具优势,因此,西方父亲应向中国父亲学习。一方面,父亲要让孩子认识到国家、社会、集体的重要性,在必要的时候,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另一方面,要培养孩子的全局观念,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当集体利益需要个人力量的奉献时,要不吝啬给予。

(四)“管教”与“陪伴”合理结合

“管教”与“陪伴”合理结合,指中西方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时,要善于采取严格教养与民主教养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严格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并没有导致比西方国家有更多儿童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出现问题,而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积极作用”[9]。虽然中国和西方的文化背景有所差异,各自社会价值取向有所不同,但西方父亲仍可合理借鉴中国父亲的严格型教养方式,对孩子进行适当管教。同样,中国父亲可学习西方父亲民主式的教育方式,给予孩子更多陪伴,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理解和温暖。因此,中西方父亲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要善于将“管教”与“陪伴”相结合,掌握适当时机,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父亲角色参与家庭教育至关重要,政府、社会、家庭及父亲自身都要提高认识,同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父亲角色参与程度,提高父亲角色参与质量。家庭教育中,中西方父亲角色参与存在显著差异,但各有优势所在,要相互借鉴,充分发挥父亲角色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社会学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2]赵娜.父亲角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陈志.古代中国父权与西方古代父权的比较[J].江西警官学院学报,2005,(6).

[4][5]刘秀丽,赵娜.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06,(11).

[6][7]张亮,徐安琪.父亲参与研究:态度、贡献与效用[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性教育;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家庭、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特别是了解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有关性法律方面的情况,《单亲家庭子女的性法律问题研究》课题组于2007年5月至10月在成都地区的3所中学和一个少年管教机构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调查分析,掌握了有关单亲家庭子女在性法律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帮助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更好的成长。

课题组成员走访调查了具有代表性的成都市区及周边的一些中学和少年管教机构,共发出调查问卷413份,收回413份,有效问卷413份。其中包括城区及乡镇中学3所(分别代表为城市问题少年中学、城乡结合中学、乡镇中学各一所),发出调查问卷313份,收回313份,有效问卷313份;向少年犯管教机构(被调查者均为犯罪少年)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问卷100份。问卷内容设计主要围绕单亲家庭子女性法律问题展开,主要包括单亲家庭父母情况、父母与子女关系、性知识教育、学校单亲家庭子女与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的表现差异等。

1 单亲家庭子女性法律问题的调查

所谓单亲家庭,一般是指孩子的父母其中一方因死亡或离异,孩子只跟随其父(或母)生活,或孩子的父母均已死亡,孩子随其祖父(或祖母和其他亲属)生活,称为单亲。然而,我们这里所指的单亲,还存在另一种情况,即子女父母双方均健在,也未离异,却因父或母或双方外出打工或经商,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只由一方或其它亲属照管孩子,也把它归入单亲家庭之列。这是因为从教育孩子角度而言,仍属“单亲”范畴。

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1.1 被调查者单亲家庭子女年龄情况从调查对象可以看出,被调查者绝大多数是未成年学生,占调查总数的91.5%。其中14周岁以下118人,占28.6%;14~16周岁158人,占38.2%;16~18周岁102人,占24.7%;18周岁以上35人,占8.5%。

1.1.2 少年犯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受教育情况调查显示:在少年管教机构调查的单亲家庭子女中,仅有小学文化程度或小学未毕业的占63%;刚刚完成义务教育的仅占24%;只有13%的单亲家庭子女接受过高中学习。

1.1.3 被调查者来源分布情况从被调查者来源分布情况看,来自乡村的单亲家庭子女占六成左右。其中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来自乡村的比例比总体情况高。见表1。

1.2 单亲家庭父母离婚情况

调查显示:因为父母离婚造成单亲家庭的原因为17%,其中学校单亲家庭子女中因为父母离婚造成的为14%;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中因为父母离婚造成的为26%。见表2。

1.3 家庭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关心情况

1.3.1 单亲家庭成员对子女的关心情况调查显示:总体情况单亲家庭成员对子女成长关心的占绝大多数,为90.3%,但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受关心的为81%;只顾忙自己的事情,不关心子女的为0.7%,但少年管教机构家庭为15%;感觉讨厌,经常打骂子女的为0.3%,少年管教机构家庭为4%。见表3。

1.3.2 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成长中身体、心理变化关心情况调查显示:在单亲家庭中,父亲或母亲对子女成长过程中身体、心理变化关心的占78%;不懂得怎样关心的占13.1%;不关心的占8.9%。其中,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成长中身体、心理变化关心的占68%;不懂得怎样关心的占18%;不关心的占11%。见表4。

1.3.3 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关心的内容调查显示: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平时最关心的是成长变化,占69%,其中学校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关心成长变化的比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关心成长变化的高26.4%;而对于“什么都不管”的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比学校单亲家庭高10.1%。见表5。

1.4 单亲家庭子女对父(母)的期望

1.4.1 单亲家庭子女平时最想念的人调查显示:单亲家庭子女平时最想念的人是其父母,为57.1%;仅仅想念父亲的为0.65%;仅仅想念母亲的为15.3%,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想念母亲的为18%。

1.4.2 单亲家庭子女希望其父(母) 调查显示:单亲家庭子女与其父(母)生活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希望“关心、经常教育”自己,占77.5%;希望父(母)“宠爱、满足所有要求”的占15.7%;希望“放任你、随便你干啥”的占7%,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希望的占16%。见表6。

1.5 单亲家庭子女对性知识的了解情况

1.5.1 对性知识的了解来源调查显示:单亲家庭子女对性知识的了解来源,学校单亲家庭子女对性知识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学校老师教育”,占51.1%;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对性知识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网络、书刊、音像”,占59%;学校单亲家庭子女通过父(母)教育的占26.8%,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通过父(母)教育的占16%。通过“朋友介绍”的学校单亲家庭子女占15%,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22%。见表7。

1.5.2 学校单亲家庭子女对性知识教育的看法 调查显示:学校单亲家庭子女对性知识的教育认为“丰富有用”的占40.3%;认为学校教育中“有一些性生理知识,其他知识很少或没有”的占42.2%;认为“没有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的占12.5%;认为“不知道什么是性知识”的占2.9%。

1.5.3 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对性知识教育的看法调查显示:在管教所的教育内容中,单亲家庭子女认为性知识教育“丰富有用”的占40.3%;认为“性法律知识较多,其他知识很少”的占11%;认为“很少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占36%;认为“不知道什么是性知识”的占4%。

1.6 学校单亲家庭子女认为对待他们应该

调查显示:认为“老师和同学应该共同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的占64.5%;认为“学校和老师要特别关注他(她),通过个别工作方式帮助他(她)健康成长”的占16.3%;认为“与其他同学没什么两样,不用特别关注”的占13.4%;认为“学校应该严厉管教他们,防止他们犯错误”的占7.7%。

1.7 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最希望了解的知识

调查显示: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认为“了解实用技能”的占46%;认为“了解的知识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占30%;认为“科学文化”的占12%;认为“了解生理、心理健康成长”的占12%。

2 单亲家庭子女性法律问题的分析

2.1 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受教育程度较差

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都是年满14岁以上,按照我国《义务教育法》,这些孩子都应该进入初中学习或更高层次学习。但由于家庭的特殊原因,他们没有得到正常的教育,超过七成的调查者没有完成义务教育。

2.2 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来自乡村的比例较高

由于我国城乡间的差别,乡村单亲家庭子女在接受教育、父母关怀、生活条件、同龄孩子的影响等方面与城市子女方面有很大不足,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超过六成的调查者来自乡村。

2.3 家庭父母感情很大程度影响孩子的成长

家庭是社会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依靠。绝大多数单亲家庭子女最想念的亲人是其父母。但由于单亲家庭父母关系的不和或家庭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到孩子成长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他们可能在心理上和行为上产生扭曲。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父母的离婚率明显高于学校单亲家庭父母的离婚率,甚至有10%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是独自生活。

2.4 父母的教育方式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和行为接受,有效的教育方式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父母不懂得怎样关心或不关心子女的占三成,而经常打骂子女的比例大大超过学校单亲家庭。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父母放任、随便子女的比例是学校单亲家庭的四倍。

2.5 学校或管教机构是单亲家庭孩子接受性知识的主要渠道

在孩子身体、心理成长变化过程中,父母和社会都应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包括性知识的教育,解除他们的性困惑。绝大多数单亲家庭孩子认为性知识教育“有用”。但在这过程中,父母起的作用较少,学校或管教机构是单亲家庭孩子接受性知识的主要渠道。

2.6 学习法律知识和掌握实用技能是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最希望的

学习法律知识,遵守法律规范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由于这方面意识的薄弱而走了弯路。因此学习法律知识和掌握实用技能是他们最渴望的。

3 对策和建议

3.1 学校应提供良好的心理氛围,注意情感育人的作用

学校教育是培养品德、预防矫正不良品德和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主要阵地,然而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成绩与教师名利挂钩,给教师很大压力,而教师往往将压力迁移到学生身上,对部分这样的“差生”处理时感情用事,不能深入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使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逐渐失去自尊和自信,加深了心理障碍,师生关系发生变形。

实践证明,学校教师对这类学生的成长应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以弥补家庭环境所带来的缺陷,努力为他们创设一种没有轻视、没有妒忌、没有敌意,充满体谅、平等、真诚的环境。首先,可以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如参加社会实践,学雷锋做好事,使他们从中获得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教师要主动去信任、理解、尊重这类学生,关心、帮助和爱护他们,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以真诚的情感,以榜样的形象,以生活的美好,来激活学生丰富的情感领域。

3.2 帮助他们改善家庭关系,让他们感到家庭的温暖

有位著名心理学家曾说:“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家庭关系的改善对这类学生的成长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必须使家长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并担负起教育的责任。一方面,学校与家庭要经常取得联系,达成共识,以帮助其家庭关系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要与学生单独谈心,恰如其分地指出他们家庭的缺点,告诉孩子真相,教会他们识别大人的优点,减少家庭矛盾。

3.3 创造条件,多给他们表现机会,提高自尊心、自信心

自尊、信心和勇气是单亲家庭子女努力改正缺点积极向上的动力,是人的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钥匙,因而,应从尊重和爱护单亲家庭子女出发,教育这类学生,更应是帮助,帮助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及时发现进步之处,不用“笨”、“坏”、“什么东西”等字眼再次刺伤他们,多给他们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自我观念的形成,唤醒孩子们的自尊,鼓励振作起来,自强不息。有了信心,就有了希望。

3.4 父母应该主动帮助孩子解除性心理、生理困惑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存在性心理、生理的困惑。学校、家庭应主动承担关心、帮助孩子的性心理、生理困惑。特别是对单亲家庭子女性知识的教育,消除他们的性困惑,减少性犯罪。父母应该更多靠近孩子,对孩子的性生理知识教育应该多主动些。

3.5 少年管教机构应特别加强单亲家庭子女的法律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父亲教育;母亲教育;孩子的成长

一、现当代我国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

(一)父亲更易成为生活当中的重要他人。家庭生活当中,父亲的角色是很重要的,在一个缺失父亲的家庭中,孩子在处理问题中往往会惧怕问题,逃避问题,这是因为父亲更易成为是孩子的重要他人,成为被模仿者。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作为男性更是练就了坚强刚毅的品性以及大度等特征,这些积极向上奋进的方面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使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表现的更为果敢。这在缺失父亲的单身家庭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母亲在处理问题时所体现的温柔、谨慎等特点对于处在童龄期的儿童略显不足,父亲在孩子的生活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父亲在素养教育中起主要作用。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如果是一个脾气暴躁,满口粗话,有施暴行为的人,那么生长在这个家庭中孩子的素养一定不会很好,在和其他人交往的时候,也会脾气暴躁,言语沟通脏话连篇,行为方面更是不堪入目,更有甚者在对待自己的母亲时也会仿效父亲的不端行为,表现出无理甚至是辱骂行为。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会在完全无意识的状态下带着粗暴,蛮横走向社会,那么孩子在社会中的成长将不堪设想。

(三)父性思维模式对孩子智力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男性与女性在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区别,男性更为理性,女性在处理问题中更容易添加感彩。例如,当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母亲的反应是孩子有没有受委屈,而后开始介入到冲突当中;而父亲的行为方式往往是让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然后通过事件给予理性的指导。除此之外,父亲的理性、良好的空间思维和母亲的感性、巧妙的语言能力也会使孩子在学校教育中有明显的差别,如果孩子在一个家庭中和父亲接触的多,大部分情况下这个孩子的数理化科目会有不错的表现;相反,如果这个孩子和母亲接触的多,那么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很出色。这也体现出父亲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二、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耐性不足,极易暴躁。与女性相比,男性在性格方面显得更易暴躁,对待孩子时则表现出来的是严重的耐性不足,他们经常对于孩子提出的一些好奇性问题粗暴的打断,不给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使得父子/女关系恶化,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

(二)与孩子沟通少,不能相互理解。女性的语言天赋优于男性,在家庭中母亲仿佛成了滔滔不绝的辩论者,于是乎我们看到更多的现象是母亲在与孩子沟通,本就话少的父亲则更是较少的参与到对话当中,这就导致父亲与孩子沟通不足,从而不能够互相理解,容易产生矛盾,不利于父亲与孩子的关系和谐发展。

(三)吝于夸奖,使孩子没有信心。相对于母亲而言,父亲甚少对孩子进行肯定,即使孩子做的很好,父亲也是没有更多的夸奖,这样不易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作为父亲不要急于批评孩子,应该教会孩子遇到这种问题怎样去处理,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这样会让孩子再次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不会惧怕犯错误。

(四)对孩子教育重视不够,关注不够。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父亲甚至不知道孩子的年级,根本不重视孩子的教育,把父亲应尽的责任完全托付给母亲,认为教育孩子的事情是母亲的事情,对于孩子在学校的教育则是完全的托付给学校;这样的做法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学校是有责任教育每一位入学的学生,可是班级授课制下的学校,教师是不能完全的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如果家长完全放任,教师照顾不到,那处在角落里的孩子教育由谁来负责,孩子的发展如何谈起。

三、成因与对策

(一)成因。(1)受传统旧思想的影响。我国传统的旧思想中有一项就是“男主外,女主内”,根据这一思想,男性将对于家庭教育中应尽的责任拱手相让于女性,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女人的事情,男性更多的是在外打拼,更有甚者认为男性窝在家里带孩子是懦弱无能的表现。这种种错误的认识使得父亲在家庭教育的阵地中缺失,致使孩子在养成教育方面有所欠缺,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2)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21世纪的现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充满挑战的社会,对于我国大众人民而言,生活压力还是不小的,尽管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来自于生活方方面的压力还是如影随形的压迫着各个家庭,男性作为家庭的顶梁柱,更是奋斗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对于工作的无条件付出才可以换来不错的收入养家,这必然导致没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照顾子女,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则更是无暇顾及,这也使得父亲不能很好的在家庭教育方面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

(二)对策。(1)父亲加强自身教育。作为有责任心的父亲,应该加强自身的教育,终身教育理念提出以来,人们对学习更加的推崇,要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就要学习各方面的有用知识,那在教育方面更是如此,应该加强对教育理念的认识,用教育方法论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更好的回归家庭,是儿童的成长更加完善。(2)成为重要他人,做孩子的好榜样。俗话说的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最初接受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因此,榜样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尤为重要。作为父亲更是要端正态度,平等的对待孩子,这样更有利于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成为孩子前进的领路人。

四、结语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亲情教育有利于幼儿学会感动、学会感恩、学会真诚、学会责任,让幼儿知父母的苦,感父母的恩,报父母的情,懂得孝顺父母。只有首先爱自己的父母家人,之后才有可能学会爱自己的老师和同学,进而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作为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重要场所,幼儿园和家庭都担负着亲情教育的重任,亲情教育都不是幼儿园或家庭单方面就能独立完成的。所以,以家园互动的形式来开展亲情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需要和意义:家园互动开展幼儿亲情教育。有利于教育的连贯性、实效性、互、一致性,让亲情教育潜移默化地贯穿在幼儿的一天24小时时中。那么该如何使家园互动有效地开展亲情教育呢?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将就此谈几点体会与反思:

一、注重亲情环境创设。让幼儿感受亲情。

创设温馨和谐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家庭中浓浓的亲情,把养育孩子的辛苦告诉孩子,让孩子领会父母心,知道亲子互动道理。其中环境创设包括:

1、硬环境的创设:主要是物质环境的创设。如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要让幼儿感觉温馨舒适j从而让他们有一个好的心情。

2、软环境的刨设:注意家长及教师的榜样作用,以言传身教来培养孩子尊敬长辈、关爱父母亲人的品德。

二、家庭开展丰富多采的亲情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当代中国家庭,从结构到性质,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基本因素没有变,即家庭的基本的自然构成关系――夫妻和子女关系并未改变。但独生子女也引出了一系列问题,家庭关系中缺少兄弟姐妹,子女容易产生孤独感。而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则容易放松教育而使其“独往独来”有的则对子女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少家庭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甚至发生儿子杀死父母这样骇人听闻的悲剧,因此我们不能不从亲情上思考。

(一)亲情就是“仁”和“孝”。

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家庭伦理最基本的东西就是“仁”和“孝”。表现出来就是亲情关系,它是人原始本质的自然情感。任何人。从出生到走上独立生活道路。都是在父母的抚育、爱护下成长,幼儿园和学校都不能代替父母的爱护与教育。这就是中华民族中的“仁”与“孝”,也是我们的亲情教育的要求与目标。现在进行亲情教育,通过家长配合,将师生关系,家长与子女关系转化为人格平等关系,让幼儿在家庭中、幼儿园内体验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

(二)进行感恩教育,掌握几种回报父母的方法。

在家中家长要教育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尤其在家中父母要与孩子一道分享好的饭菜、食物。从而才可能尊重父母、爱父母。对父母有“孝心”。掌握几种回报父母的方法,即感恩教育。要求幼儿回家体贴长辈,每天向父母问声好,替父母捶捶背、脚等活动,促进幼儿与长辈之间的亲情交流,同时使孩子们从为父母洗脚、洗衣中理解到父母的艰辛和苦心。领悟到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学会以感恩之心对待父母。幼儿在爱父母的“感恩教育”中,会慢慢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培养他们较强的责任意识和自理自立的能力。

(三)开展丰富多采的亲情活动。使亲情进一步浓缩、伸延。

让幼儿了解“亲情”,体会“亲情”,记住所受之“亲情”,并将亲情施与需要之人。家庭中可以开展的活动如餐桌团圆法、家庭集体购物法、合养动植物等。在括动中努力提高相处的质量,使亲情进一步浓缩、伸延。另外,家庭巾也可利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亲情教育。一是共同参与。提升亲子关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陪伴孩子共同参与一项活动,之所以用“陪伴”。是强调孩子的主导地位,是家长花时间陪孩子去做他想做的事。这样可以让父母在活动中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子女,子女也能够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父母,加深了解。二是换位思考。亲子之间商量一下,调换角色几天,双方把彼此平时的种种表现都重现出来,让对方体会一下当时自己的感受,再想一想对策,为对方树立一个“好榜样”。三是适当放权。现在不少父母都担心这担心那,其实家长们不妨适当放权,尤其是中学生的父母,家长们应该相信孩子,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度。

三、幼儿园开展系列亲情活动,提高幼儿的情商培养。

1、通过专门性的主蹶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亲情教育,比如可以开展有关“亲情”的主题单元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相关的活动让幼儿感受亲情。教师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教会幼儿拥有亲情,通过家长、老师应该利用特有的家庭氛围、课堂氛围,多和孩子谈心、接触、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和情感需要。及时送去温慰的阳光。教育他们珍惜真情、关心他人,施爱于社会。奉献于大众。

2、通过渗透式的活动,比如可以在其他领域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等,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从小事做起,从体谅、孝敬父母、感谢老师、帮助其他小朋友做起。要让幼儿学会感恩。教师和家长要注意盲传身教,控制消极行为而做出真诚、分享和谦让等积极行为。如给幼儿讲一些亲情故事《我有多爱你》、《我的好妈妈》等,激发他们的情感感悟,让幼儿感受亲情

3、区域活动中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亲情教育,比如娃娃家中,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感受父母的辛劳、责任等,图书角放置关于亲情的故事书等。

四、家庭、幼儿园、社区三位一体共同呵护亲情关系。

(一)家园互动开展亲子活动

亲情教育是教师、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缺乏任何一方的努力都会导致亲情的走样或变异,因此幼儿园的亲情教育应该和家庭教育配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1、举办家长学校、开家长会等。

举办家长学校,可聘请专家对家长进行辅导,让家长对亲情教育的内容、内涵、方法、效果等有更深层次地了解。可以

使广大家长对亲情教育由不知变可知。由冷漠变热心,由被动变主动,由单边行动变双边活动。召开家长会,有利于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和互换经验,更利于亲情教育的一致性、连贯性。

2、利用节假日开展家园互动亲子活动。

母亲节可开展“我爱妈妈”的演出活动;重阳节可邀请老人来幼儿园一同开展“老少同乐会”活动。参观敬老院:可组织假日小组活动,即利用双休日。一位孩子当小主人,邀请3―4名幼儿结伴游戏,该家长就负责这次活动的开展,活动内容、地点自定。老师也参加活动,担任的角色是协助者、支持者、引导者。并在活动中发现一些幼儿在幼儿园没反映出来的问题。以便和家长共同讨论解决;和幼儿一起捐赠衣物给贫困家庭等。

(二)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指导家长对幼儿进行亲情教育活动能力。

在亲情教育中,教师不仅是活动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组织的引导者,还应是家长和孩子们的合作者,所以老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幼儿,我觉得教师都应该多给予帮助和指导。

1、直接性指导

平时开展亲情教育活动时。家长可直接观摩老师指导孩子,教师可介绍一些教育观念及方法或者让教师直接告诉家长该怎样引导孩子完成游戏。

2、个别性指导

在父母指导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个别指导父母应该怎样去做。

3、评价性指导

教师可将活动中观察到的父母指导孩子的一些好的例子介绍给大家,然后分析其中一些科学的观念及方法,以此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4、点拨式的指导

在父母指导孩子有一点小困难时,教师应帮助父母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家长以后再碰到此类问题时就有了可借鉴的经验。

5、归结性的指导

在活动结束时,教师要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家长应如何指导孩子的方法加以小结并加以归纳,帮助家长巩固练习。亲子教育是在一种真实情境下的示范式的参与指导,是实现活动与指导的融合。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缩短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使家长在活动中获得了正确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并将观念和方法融人到与孩子相处每一刻。从而最终实现孩子健康和谐发展。

(三)充分发挥家长作用,加强家长理论学习。

首先,在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间的真情的爱,是一种天赋德性。也是人类的道德情感,如孟子所说:“幼而知爱其亲,长而知敬其兄”,并不需要特别灌输与教育,是自然而然具有的,只要加以保护、培养就能不断“扩充”。所以父母要承担起重要责任。一方面加强“盲教”和“身教”,更重要地是不要忘记感情,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亲情与温暖。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与情操,教会他怎样做人。在对幼儿进行亲情教育的同时,也要让父母进行换位思考,理解、尊重孩子的内心想法,以朋友式的身份指出其中的正误,像肖伯纳所言“我不是你的老师,而是一个伴侣而己,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这样让亲情的温暖缓解他们的压力,对控制不良情绪有很大的收效。家长要多看书,多学习教育幼儿的书籍,增强育儿的能力,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

(四)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亲情教育。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2)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发展,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亲职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阐述了亲职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然后通过分析我国亲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亲职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议,以便为亲职教育的开展提供长效保障。

关键词 :亲职教育;反思;支持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241-03

亲职教育也称家长教育,就是父母通过学习如何成为合格乃至成功的父母的教育,主要包括父母的教育和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亲职教育能够提高父母的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态度和教养观念,从而为儿童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生态环境,使亲职教育取得成效。

一、亲职教育的内涵与重要性

(一)亲职教育的内涵

亲职教育(parents education)就是对父母实施的教育,通过加强或改变父母的教育观念,使父母获得抚养、教育子女的知识和技能[1]。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改变父母各种不正确的观念,包括对学校的评价标准、对教师期望以及对子女的成就期望等;其二,获得并掌握抚养和教育子女的知识与技能;其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更新对子女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理念等[2]。

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但是对于亲职教育关注的并不多,而亲职教育与家庭教育还是有区别的。台湾学者王连生在《亲职与幼教》一书中从教育重心、教育原理、教育模式、教育气氛和教育方法等五个方面对亲职教育和家庭教育做了区分[3]:其一,在教育重心上,前者采取儿童中心的立场,父母施教顾及到儿童的生活需要及困难;后者采用父母中心的立场,以成人眼光和期望来施教。其二,在教育原理上,前者注重亲情的交融与内心的感动;后者注重伦理的启迪与精神的感召。其三,在教育模式上,前者采用辅助和引导的方式,以鼓励为主;后者采取训导的方式,注重训诲与管理。其四,在教育气氛上,前者强调民主,但绝不是放任的态度;后者偏重权威,以严格管教为主。其五,在教育方法上,前者主要通过亲情交流,运用多种角色,加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减除代沟的存在;后者利用身教和管教的交互作用,企盼子女依照父母单一标准的价值观行事。由此可以看出,亲职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养态度、方法等方面相联系,目的都是促进子女的发展,但是亲职教育更偏重怎样做好父母,只有做好父母才能教育好子女。因此,亲职教育更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儿童的健康成长,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亲职教育的重要性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指出,人类的发展是由个体与所处的不断变化的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4]。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是家庭环境的重要因素,做好父母有利于营造更加和谐的家庭环境。

1.强化父母家长角色的意识。赋予孩子生命意味着家长工作才刚刚开始,能够胜任家长教育工作并不是天生具有的,只有后天不断地学习才能实现。在我国,家长教育“不学而会”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而多数家长只是完成了生育和生养的任务,对于教养子女的工作还没有做好准备,因此,开展亲职教育是提高父母胜任家长工作这种能力的一项重要途径。通过亲职教育家长可以获得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儿童发展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针对儿童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来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

2.确保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接触的时间要远远多于其他人,因此,父母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任务。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情感联系,制定并实施家庭规范,对子女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亲职教育的开展为父母如何教育好子女提供有效帮助,使他们能够用科学的理念进行指导,从而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保证。

3.利于社会环境。在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都是源于家长教育的不当或缺失。据统计,上海仅占5%的单亲家庭,其未成年子女犯罪人数占全部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30%[6]。如果亲职教育能够顺利开展并且真正让家长群体发挥作用,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青少年犯罪率,而且也为儿童的成长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亲职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亲职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细则

近年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政策及法律法规。比如2002年,全国妇联、教育部颁布了《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规划》,提出构建家庭教育工作指导体系,以及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科学化、社会化、法制化的决定;2007年,全国妇联等八部委联合制定了《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提出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工作长效机制[7];《中国儿童发展纲(2011-2020年)》指出要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宣传实践活动,为儿童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8]。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只涉及家庭教育而且太过宏观,并没有明确亲职教育的相关规定和细则。由于法律法规方面没有明晰化,因此无法为亲职教育的长效开展提供保障。

(二)学校对亲职教育不够重视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开始重视家园合作,其开展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比如开家长会座谈会、设立校信通、建立QQ群等,但是这些方式更多起到方便传达学校信息的作用,并没有发挥亲职教育的作用。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调研发现,由中小学举办的家长教育活动次数是平均每年1.58次[9],由此可见,学校对开展亲职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利用好现有途径开展好亲职教育。另外,学校的老师也缺乏亲职教育的相关专业知识,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交流学生学习或其他方面的信息,而不是对孩子的问题进行详细深入分析并提供解决办法,由此也影响了家园合作。

(三)社会力量对亲职教育的支持不够

获得较多社会支持的父母,他们面临的亲职压力会比较低,因此会更加积极而有效地进行亲职教育[10]。在我国,亲职教育缺少社会力量的支持,比如亲职教育咨询中心、心理咨询中心、亲职教育社区服务站、亲职教育服务频道等专业的亲职教育组织和机构相对缺少,因此,父母在亲职教育方面遇到困难时,不能及时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在国外,由于家庭、学校、社区及其他社会团体合作机制比较完善,如美国加州社区父母资源中心(California Community Parent Resource Centers,CCPRC)就是促进亲职教育的重要社会机构。每一个CCPRC都必须提供有特殊需要儿童的父母所需的培训和教育信息,这里的有特殊需要的父母包括低收入家庭父母、英文不太熟练的父母以及残疾儿童父母[11]。另外,他们还设立了“学生与家长交换日”、制订了“学生、家长、学校交换计划”、举办“早餐会”等活动形式进行亲职教育,这些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

(四)家长亲职教育意识淡薄

“孩子的出生就意味着自己就是父母了”,这也许是当今我国父母们的普遍共识,可是给孩子生命就能真正胜任父母的角色么?一项给母亲的评定是这样的:一个只完成生育任务的母亲,只能打40分;完成生育和生养任务的母亲,可以打到60分;同时完成生育、生养和教养任务的,才是满分。可见,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完成本应当承担的责任。由于大多数父母没有认识到进行亲职教育的重要性,他们也没有接受“职前”教育,因此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碰到一些难题总会不知所措,缺乏相应的亲职教育知识和技能。另外,当今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父母将孩子视为“宝”,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幸福”,总愿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保障,对孩子的事情尽量“一手包办”,而且做到有求必应,这都反映了家长们不知道如何做好家长和教育子女。由此可见,家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暴露出父母进行亲职教育的意识欠缺,并不能真正地为孩子“谋幸福”。

三、反思——构建亲职教育支持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开展亲职教育虽然面临诸多问题,但是解决的问题关键是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阵地、社区为基础以及大众传媒为媒介的亲职教育支持服务体系,才能为亲职教育地开展提供保障,不断推进亲职教育的开展。

(一)以政府为主导,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这种义务主要是父母对子女承担相应的抚养费用,显然,这种规定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亲职教育的需求。政府应该增加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义务的内涵,比如规定父母不仅要承担对子女抚养教育费用的义务,还包括掌握适应子女成长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的义务。同时,法律应该明确规定父母的具体职责、父母教养的具体方式、父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此外,政府也可以制定专门的《亲职教育法》以及亲职教育的相关政策,建立亲职教育权威指导机构,加大对亲职教育的财政投入,并向特殊家庭中的“弱势家长”倾斜。

(二)以学校为阵地,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

学校作为主要的教育场所,在亲职教育中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教育的完善,它的社会性的深化,并不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削弱,而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加强。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因此,学校作为亲职教育的主要阵地,应发挥自身优势。首先,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学校不仅教授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而且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分阶段地开展亲职教育。其次,学校要定期举办活动,进一步推动家园合作的开展,加强亲子之间的关系。第三,以高校为依托,整合资源,为父母的“职前”和“在职”教育提供条件。在高校可以增设亲职教育课程,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应进行专业指导,从而提高学生亲职教育的专业化程度。同时,高校应开放式办学,来自不同阶层的父母亲都可以进行“在职”教育。同时,高校可以成立亲职教育研究机构,联合社区、学校、家长等团体,编写亲职教育指导手册,开发亲职教育本土教材等。

(三)以社区为基础,为亲职教育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

由于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价值观念发生很大变化,“核心家庭”的数量越来越多,由此导致家庭结构脆弱、家庭功能弱化等问题,因此亲职教育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能够为亲职教育提供重要的帮助和指导。如在社区内建立亲职教育服务站、心理咨询中心、亲职教育培训中心等,为父母进行亲职教育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支持。同时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团体也要大力支持亲职教育,比如企事业单位可以为孕期妈妈提供培训指导,同时为处在哺乳期婴儿的父母进行亲职教育提供时间保证。亲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家长、学校、社区的密切配合,开展亲职教育不能单靠学校教育机构,要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利用社会团体的力量,实现资源整合,推进家庭、学校、社会亲职教育一体化的建设,为亲职教育提供长效保障。

(四)以大众传媒为媒介,大力宣传亲职教育并提供有效指导

由于家长学校没有完全普及,大众媒体对亲职教育的宣传不够,因此父母对于亲职教育的意识还很淡薄。据调查,家长所掌握的家庭教育知识来自各类渠道的比重依次如下:电视(69.8%)、图书(58.7%)、同龄人聊天(46.7%)、报纸(42.5%)、长辈(38.5%)、讲座(20.5%)[15],可见电视和图书成为父母获得亲职教育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可以开设有关亲职教育的电视栏目,由权威性的出版社出版一些关于亲职教育的书籍供家长阅读,建立有关亲职教育的网站,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等媒体来宣传亲职教育知识,从而唤起家长对于亲职教育的意识,让全社会都来关注亲职教育,关注孩子的成长,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216.

〔2〕谢娜.美国亲职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1.

〔3〕王连生.亲职与幼教[M].台北:台湾师大书苑,1992.

〔4〕Bronfenbrenner, U.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M]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5〕汤晓.亲职者核心胜任力的探索性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2.1.

〔6〕陈钟林.谈发展我国的亲职教育[J].青年研究,2000,(8):1.

〔7〕吴涤.当前我国家长教育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35.

〔8〕edu.cn/zong_he_870/20110809/t201 10809_661875_4.shtml.

〔9〕〔15〕盖笑松,王海英.我国亲职教育的发展状况与推进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