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阿基米德原理 教材内容 教学设计

浮力 问题解决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原理”一节是继“浮力”一节内容后,学生对浮力问题的进一步认识,由对浮力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感性认知转向对浮力大小的数学原理的把握。因此,如何设计本节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浮力的运算及浮力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的分析

现行人教版教材“阿基米德原理”一节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阿基米德的灵感;第二,浮力的大小。第一部分从“阿基米德鉴定王冠”的故事出发,得出结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它所受的浮力越大。然后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体验这一结论。最后引导学生得出推想“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也密切相关”。第二部分承接第一部分内容,通过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从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最后,以一道例题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可见,教材给出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达式后,未再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公式F浮=G排可以进一步分解为F浮=G排=m液g=ρ液gV排,即F浮=ρ液gV排。学生在学完这一节内容后,也可以应用公式G排=m液g=ρ液gV排,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求解浮力问题,最终熟练运用公式F浮=ρ液gV排来解答与浮力有关的计算题。但这只是停留在公式表面的应用上,却不能深谙公式的物理意义。

针对以上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我对本节内容进行了全新的设计,揭示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本质及其表达的物理意义,并突出了与上一节“浮力”在研究意义上的整体性。

二、原理本质的教学设计

为了使 《浮力》一章的学习内容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性的整体,能够更好地揭示“阿基米德原理”的本质,我运用了“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事实上,问题解决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学习活动,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学科问题解决的主要过程。从上一节“浮力”得出的“如果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密度越大,那么浮力就越大”的结论出发,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间的关系设计如图1所示:

首先,由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出发,提出问题: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具体数学关系是什么?即F浮与ρ液、V浸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阿基米德的故事得出,使问题转变为F浮与ρ液、V排之间的关系问题。所以,探究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F浮、V排,液体的密度可以查找密度表,通过实验数据得出。

公式F浮=ρ液gV排回答了最初的问题,F浮与ρ液、V排之间是比例系数为g的正比例关系。公式F浮=ρ液gV排是浮力的决定式,直观地描述了浮力与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之间的关系,而与物体自身的密度、体积以及重力没有关系,同时阐明了公式自身的物理意义。

对公式F浮=ρ液gV排进行整理得出G排=m液g=

ρ液gV排,进而推导出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阿基米德原理不仅提供了一种计算浮力的方法,还明确了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具体数学关系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既承接了上一节课的内容,又开启了本节课的内容,学生依据问题而展开思考和探究,对浮力的研究形成了一个体系。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探究实验不再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而转变为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及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这样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就一目了然了。最后通过理论推理得出阿基米德原理。我认为,阿基米德原理揭示了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也是阿基米德原理的本质内容。

三、教学设计的讨论

“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对于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设计,联结了前面学过的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使《浮力》一章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问题解决贯穿于整个章节,彰显了教学设计的逻辑性。此外,教学设计通过对问题的回答,揭示了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挖掘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本质。

1.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突显教学设计的逻辑

教学逻辑是学生构建清晰认知结构的关键,因此,必须捋清教学设计的逻辑关系。所谓教学逻辑就是教学过程中各要素所呈现的顺序,其顺序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把各要素联结起来的节点。如果找到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学生会更容易地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而建立起整体性的知识网络。本节的教学设计以问题为线索――教学逻辑的节点,通过对问题“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具体数学关系是什么”的层层剖析,逐步深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探究实验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做的,实验结论揭示了问题的答案,阿基米德原理是对结论的总结与升华,整个教学逻辑清晰了然。

2.浮力与各因素间的关系――阿基米德原理的本质

在上一节“浮力”中已经介绍了浮力的两种计算方法,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求解浮力和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计算浮力,而本节课“阿基米德原理”又提出了另一种计算浮力的方法。事实上,仔细研究两节的内容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浮力”一节中给出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与液体密度,但没有给出浮力与这两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具体关系;而“阿基米德原理”一节,恰好解决了上一节课未解决的问题,公式F浮=ρ液gV排不仅回答了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且也体现了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的意义所在,揭示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本质。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开发中心.物理(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李桢.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及其教学意义[J].教师教育研究,2005(17).

[3]胡扬洋,耿爱霞.浮力增量公式的推导与应用[J].湖南中学物理,2013(9).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范文第2篇

从学生角度分析,小学生更加注重形象化,直观的知识和既能体验,而初中学生会更加倾向于探究问题的解释和规律,因此,对于小学科学课中出现的物理知识应严格按照小学科学课标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好好呵护小学生们的科学观察、发现能力和简单的探究体验精神.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同样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展开教学,好好引导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设计方案,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总结一般规律的能力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如果小学阶段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过于复杂和抽象,小学生的兴趣点会因此逐渐降低,关注度也会下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科学素养的形成会受到影响,教师应该明确初中物理中哪些知识还会进一步的学习和涉及,有针对性的依据课标进行定位和设计.同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应明确和了解哪些物理知识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涉及和解释,这些内容需不需要进一步去讲解,需不需要进一步去探究,哪些方面应该进一步去严谨和规范.

1 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

比较初中物理和小学科学中涉及的物理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从小学到初中物理知识经历了从粗略到严谨的过渡,从具体形象认识到探索本质规律的过渡,从内容零散到内容系统的过渡,从定性认识到定量分析规律、定量计算的过渡.

例如,小学科学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三节课讲到的《摩擦力》,摩擦力的概念定义为一个物体在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物体要受到一个阻碍物体的力,这种力是摩擦力.这是小学科学课中的定义,而初中物理中定义为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他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仔细比较不难发现中学多了“相对”二字,我们知道相对显示出概念的严谨性,因此我们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讲解时就要认真强调,同时让学生明白物理概念的相对性,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摩擦力的实验,他们在初中阶段再接触此类实验的时候并不陌生,而恰恰是在不陌生的前提下,我们应该着重向他们强调相对的含义.又如,在讲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相关的时候,小学讲与接触面状况和物体重量有关,初中物理则讲,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及压力大小有关,重力和压力是不同的概念,初中物理讲法的严谨性应该说再次体现.

例如,小学科学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章《沉和浮》关注的是相同物体和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及初步探索影响沉浮的因素,通过马铃薯在清水中和浓盐水中的沉浮探究,通过比较同体积物体与液体的轻重来判断物体在这种[HJ1.6mm]液体中的沉浮,这里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影响沉浮的一些因素,重在探究过程,并没有实质性的对沉浮条件进行深入探究,更多是定性的分析现象.而到了初中物理中,浮力作为一章来研究,包括浮力现象,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等深入的分析研究,出现了定量的探究实验,尤其在探究影响物体在液体中沉浮时,通过物体在液体中受力的分析后,推导出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关系对沉浮的影响.同样的知识点从定性到定量分析,对学生的要求是一个很大的[JP3]提高,所以把握好每个阶段的教学尺度对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JP]

例如,小学科学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章《温度和水的变化》中对于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讲解得很详细和规范,到了初中物理时可以适当地讲解和交流;在研究光沿直线传播的时候,小学科学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章《光》已经涉及到光是怎样传播的,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均可解释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初中物理中可以简单的讲解和交流,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并且进一步思考更多能够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方法;在小学科学三年级课程中有一节是《比较水的多少》,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比较轻重,而在初中物理中这应该是比较质量的大小,重量和质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概念,而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并没有刻意的去区分和认识,而在初中物理中这些概念界定则更加严谨和规范.

仔细对比阅读初中物理(人教版)新教材和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不难发现小学科学课程中所涉及的物理内容非常全面,基本涵盖了初中物理中关于力、热、声、光、电、磁等各部分,可以说为初中的物理学习奠定了非常良好的认知基础,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进行实验、观察,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表达与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学生们真正学习物理之前,首先要明确,学生在小学阶段,曾学过哪些物理知识、做过哪些物理实验、了解哪些物理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从小学到初中的一个有效的衔接.

2 在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2.1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所谓控制变量法是指为了研究物理量同影响它的多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可将除了这个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使其保持不变,再比较、研究该物理量与该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然后再综合起来得出规律的方法.此方法在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沉和浮》中已经提出并定义.

例如,探究摩擦力的大小(控制压力不变,研究摩擦力和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有无关系)等.

2.2 等效法

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某一个物理现象和规律中,因实验本身的特殊限制或因实验器材等限制,不可以或很难直接揭示物理本质,而采取与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征的等效现象来替代的方法.这种方法若运用恰当,不仅能顺利得出结论,而且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例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取一根相同的蜡烛代替它的像,对比物像的大小是否相同)等.

2.3 转化(放大)法

有的物理量不便于直接测量,有的物理现象不便于直接观察,通过转换为容易测量到与之相等或与之相关联的物理量,从而获得结论的方法.例如,发声体的振动(音叉的微小震动被转化成了乒乓球摆动);力的示意图;磁感线的描述和方向等.

2.4 推理法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范文第3篇

一、初中学生学习浮力知识现状的调查研究

该部分分成两个调查研究,一是对未系统学过浮力知识的初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正式学习之前存在的困惑,二是对已学过浮力知识的初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学过之后还存在哪些问题。

(一)对初二学生浮力相关知识已有概念的调查

1.调查对象

笔者所在学校初二(2)班的学生,已学过密度、重力、压强等概念,但未系统学过浮力知识。共发出问卷38张,回收38张,有效回收率达100%。

2.调查方法及施测

此次调查采用开放式题型(略)。

由笔者亲自施测,施测时说明研究目的及应用价值,强调旨在探查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尽量写出自己的想法。

3.数据统计和分析

从数据统计的结果来看,学生一般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考虑物体的浮与沉:物体密度与水密度的大小关系、物体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是否为空心或里面是否有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或受力面积的大小、材质、水的多少、水对物体的压力或压强的大小。并且有以下一些错误的观点:

(1)体积小的物体会下沉;体积大的会浮在水面上。(2)重的物体会下沉,轻的物体会上浮。(3)水越多,越能浮起物体,且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就越多。(4)与水的接触面积大的会浮在水面。(5)铁质的物体在液体中一定下沉。(6)轮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船是空心的且充满空气,船身有特殊的形状。(7)再重的物体,只要水也越多,就能浮起。(8)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比下沉的物体大。

(二)对初三学生浮力知识学习情况的调查

1.调查对象

笔者所在学校初三(9)班的学生,这个班级学生常态分布,入学情况与前面选取的初二年级的班级相当。在初二时由笔者执教,已学过密度、重力、压强、浮力等概念,共发出问卷42张,回收42张,有效回收率达100%。

2.调查方法及施测

一份包括5道题目的测试卷(略)。由笔者亲自施测,施测时说明此次测验只为调查,强调旨在探查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尽量写出自己的想法。

3.数据统计与分析

数据的统计略。从回答的解释性答案来看,学生还具有的错误观点如:

(1)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或只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2)水越多,物体浮出液面外的体积就越多;(3)潜水艇开往大海后,浮力不变是因为重力没变;(4)浮力与压强一样也随深度增加而增大;(5)物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没变,所以浮力不变;(6)物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越大,浮力越大;(7)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比下沉的物体大。

二、初中学生浮力相关知识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通过两次数据分析对比,发现学生在学过浮力知识以后,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头脑中原有的一些错误的观念,并且还产生了一些新的错误观念。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一些错误观念的干扰极其顽固

学生在正式学习物理知识之前,已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他自己对一些现象的认识,有的是正确的,但也有的是错误的或片面的,从而干扰了他对相关物理概念或规律的学习。比如由生活中“用力才能托住一物体,并且力越大越能托住,力越小越托不住”这一认识,就认为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肯定比沉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或者轻的物体能浮在水面上,重的物体一定下沉。这些在学习浮力知识的当时可能由于大量的训练,暂时做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在头脑中暴露了出来。

(二)习惯思维的定势影响

在一些问题的学习中,定势的心理能起到一些积极作用,但有时思维定势也会干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思考“水池中漂浮着一只小船,船中装载着石块,如果将石块抛入水池中,池中水面高度将会上升还是下降还是不变”这样的题目时,很多学生都会说升高,因为石头放入水中要排开液体所以液面要升高的,这说明他们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就是只要有东西放入水中,液面就会升高。

(三)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够

物理知识本身具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前面的知识为后面的知识打基础,后面的知识要用到前面的知识。而浮力这部分知识的综合性较强,要求把重力、二力平衡、液体压强、密度等知识综合起来研究浮力问题。如果学生在前面的知识上没有掌握好,就会在浮力这部分造成困难。再比如有的学生对液体密度和物体密度混淆,把排开液体的体积和物体的体积混淆,造成对问题的分析出错。

【参考文献】

[1]唐义红.浅谈思维定势对浮力教学的影响[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6

[2]徐章英,胡次瑗.教学信息初探[J].物理教学,1984,(8)

[3]罗海军.中小学生对浮沉现象及其原因理解的案例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4

[4]张杰,陈纪峰,高凌腾.中学生学习“浮力”之另有概念探讨.亚太利学教育坛.2003,(4)

[5]段金梅,武建时.物理教学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范文第4篇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等。还要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学生分析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程序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浮力的概念。我将书中图12-2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到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这里我增加设计一个用手托石块使弹簧秤示数减小这样一个随堂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个重、难点时,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经验或思维定势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的观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里可以演示一个小实验:一根小铁钉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块在水中会上浮,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学这时会提出小铁钉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教师可再演示一个小实验:一个废牙膏壳密度没有变,空心时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团后在水中会下沉。说明密度也不是决定浮沉的条件。这样经过演示,讨论和分析,纠正了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的关系角度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知识,由学生讨论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这时强调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并再演示一下浸没在水中的木头的上浮过程,以加深印象。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容易使学生产生“物体的漂浮与悬浮是一回事或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的错误观点,这时我用一个乒乓球和一个空心金属球投入水中分别演示漂浮与悬浮实验。使学生直观比较出漂浮是物体浮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强调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是不可能的。

揭示浮力产生的原因这又是一个重、难点。这时可请同学回顾做过的一个旧实验:六个面扎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体,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六个面的橡皮膜均向内凹进,而且前后左右面凹进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进的程度要大。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有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识,通过由浅入深分层次的分析,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变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最后再用如下演示实验加以验证:

(1)将石蜡投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

(2)将石蜡放在另一烧杯底使其和杯底紧密接触,沿杯壁缓慢注水观察其是否上浮从而通过实验证明前面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并指出这也是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达到从小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的目的。

至此,教材内容已经讲授完毕,浮力作为同学们新认识的一种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了。

根据农村学校学生情况,我继续引导同学们思考课文后的"想想议议",由此引入对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学生经过合理猜想,讨论,设计出探索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案。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后深度改变无关。受时间、器材限制,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形状等因素无关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说明。这样就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悬念,作好铺垫,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3、反馈和巩固: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教学;管理;优化策略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初中教学管理质量。因为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最后三年,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证完成义务教育任务,还要为各地高中输送合格新生,无论是对教育成果还是学生成长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求初中教育必须优化管理,提高教师水平,为培养优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领域中越来越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在教育界人们也充分意识到管理工作无论在任何组织机构中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所以人本主义价值取向在初中教W管理中将成为实施教育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初中教育管理走向全新领域的重点。所谓人本主义并非在20世纪形成的,其根本历史悠久。古希腊和罗马常常运用人本主义价值取向对人开展教育,后来在文艺复兴时期又和人文主义运动结合后形成人的价值。学校是一个具有特定结构、程序、规则活动任务、目标并要以实现上述目标而相互联系、依赖的组织,其自身无法脱离管理活动。因此就要求初中教育管理者充分认识到管理的最终价值为学生,只有树立人本思想,坚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活动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标。在教育管理活动中应转变以往的管理价值观,贯彻落实新课程教育理念强调的以人为本思想,逐渐将呆板僵硬的应试教育体制过渡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等综合素质方向。同时需要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都习惯了在课堂上运用一言堂的方式给学生传授知识点,并没有注重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也没有给予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我的机会,更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英语,以致于课堂效果不佳。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对自身学习活动、认知策略、学习结果进行监控,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风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是教育质量的一大体现,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时间与精力,由此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尤其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很多学科都引用了多媒体教学。例如初中物理教学,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尽可能多地展示出与概念相关的感性材料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并逐渐构建出新的物理概念。建立新概念的过程也是将客观材料主观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发挥自身的教学主导作用,借助课堂讨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形式不断激发学生努力思考,从而逐渐排除物理现场中的无效因素,挖掘出与概念形成有重大关系的核心因素,从而获得物理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而构建出新的物理概念,最终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比如在学习《浮力》概念时,教师就可将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抓住浮力概念的本质,从而使得他们更加深刻理解概念内涵。物理教材中是这样定义“浮力”的: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但是影响浮力的因素有哪些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几组实验,并要求学生一一记录实验中弹簧秤读数。实验中体积不同但质量相同的两个铜块铁块,上端用绳子悬挂在弹簧秤先浸泡在水中,同学们会发现悬挂铝块的弹簧秤读数小于铁块,在更改铝块外形后弹簧秤读数不变;再将悬挂在弹簧秤上的铁块与铝块再次放到油中,弹簧秤读数均变大。然后,再为学生播放牙膏管放在水中的实验:处于正常状态的牙膏管漂浮在水面,而将牙膏管揉成一团后再次放进水中后下沉。实验播放完毕,教师引导学生就几组实验现象展开讨论,分析影响浮力的各种因素,最终学生在对比中抓住了影响浮力的因素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液体密度。

此外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因为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交流的模式,教师应尊重学生提出的一切建议,双方在良好的沟通下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3.构建友好师生关系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就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其中教师占据课堂大部分比例,传授知识、管理课堂纪律等,而学生只是在下面被动的听讲,二者几乎很少有交流,长期以往学生就会降低对学习的兴趣,影响教学效率。相关心理学家曾指出,人类在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习,其学生能力要远远高于平时,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十分重要。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情感交流互动的过程,双方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只是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情感共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毫无疑问,学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体,优质的课堂教学必须要获得学生的配合,教师应有意识地在创设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言,更敢于提出质疑,同时能和其他学生展开探究合作,使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初中语文教师也要结合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开拓教学思路,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意见,营造热烈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初中生世界观和心理还处在成长阶段,教师和同学间的接触对学生有较大的影响,所以提高初中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十分重要。教师在做出决定时不能太情绪化,更不能从个人利益出发,要在利益面前不动心,荣誉面前不骄傲,拥有淡泊名利的精神。此外还要为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空间;教育就是要充分解放学生,让学生从分数和升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还可以放飞学生心灵。教师为学生创造自由空间就要以科学民主的方法管理,摒弃师道尊严的陈旧观念,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其创造个性发展空间并运用管理方式激发学生对生活欲望,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4.结语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和教师有所交流互动。同时创新教学模式,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前书.初中教学管理的优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 2014(30):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