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设农村;农村饮用水工程;解决对策;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project main existing problem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engineering solu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sums up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and the need for further strengthen several of the work.

Key words: the building of rural; Rural drinking water project; solutions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农村饮水安全丁程是德政丁程、民心工程。建好管好用好这些工程,使其正常和长期发挥作用,是水行政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紧迫、长期的任务。按照《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将建设集中式供水下程9.53万处、分散式供水工程38.42万处.解决农村1.6亿人饮水安全问题,工程总投资700多亿元,这足以体现国家对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视。因此,如何建设好农村饮用水工程成了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本文就简单的探讨下对于建设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几点认识。

1 建设农村饮用水工程存在问题

1.1 建设进度缓慢。影响整体实施计划受乡镇换届、政策处理、审批、施工单位技术力量、业主重视程度等因素影响,造成工程建设进度严重滞后,我县虽然多次发文和召开会议,要求各业主单位加快建设进度,但效果不明显,绝大部分项目都拖延建设计划l一2年以上.这些都会极大影响了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进度,同时也影响了上级水利部门对这些项目水利工作的支持力度.

1.2地方配套资金缺乏,工程建设内容不到位。“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属民办公助项目,中央、省补助资金比例由2003年的10%提高到现在的40%,但需地方财政配套和群众白筹仍在60%以上.由于一些县的财政资金紧缺,群众自筹能力低,至今尚未落实财政专项配套资金和形成农民自筹机制.乡镇在实施项目时,以一种“有多少米煮多少饭”的指导思想,仅依靠补助资金对项目所在地的村进行建设,随意改变项目原设计规模和供水受益范围,导致项目上报人口与实际受益人口不符.

1.3工程建设不规范,难以及时组织竣工验收。我县山区群众饮水困难,从2005年初对我县农村饮用水现状的调查情况来看,农村饮用水状况不容乐观。全县17.93万农村人口中,饮水不安全人数达14.27万人,占79.6%。工程设施良好或较好的占25%,差和较差的占26%,一般的占49%。在建设阶段受工程建设管理专业、主管领导调整频繁、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建设程序不规范,资金使用不规范,工程竣工结算不及时,竣工验收资料遗漏或整理不及时,加上所述工程建设内容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无法及时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1.4建后管理不到位,饮水安全难保证。饮用水工程“三分建,七分管”,建后管理是保障效益长久发挥的关键。工程建后管理是当前农村饮用水安全中的最薄弱环节,大部分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灵活,使得重建轻管现象非常严重。95%的村庄不收水费,是吃“大锅水”,同时,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小维修不能及时解决,大维修又无钱修建,最终导致工程因失修报废。因此经济欠发达山区的饮用水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2 建设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议及相关经验

农村饮用水工程是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在工程管理运行中,要按照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核定成本水价,实行计量收费,按市场化运作来规范农村饮水工程,确保长期发挥效益。

2.1建立组织机构.强化组织领导。及时调整和充实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各有关乡镇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负责本乡镇的饮水工程建设和建后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组织、指导、协调等职能,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合力抓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建后管理的组织领导体系。如我县为了有效推进农村饮用水建设,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挂帅的农村饮用水建设领导小组,我局成立了农村饮用水建设管理办公室,挑选业务能力好的技术人员专门负责农村饮用水建设与管理工作。

2.2整合配套资金,出台扶持政策。农村饮用水工程属于公益性项目,建设资金来源有限,投入大,缺口大,仅依靠中央、省补助建设资金,工程建设难以顺利实施,难以彻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因此县里必须进一步整合资金,落实财政专项配套资金,尽快出台系列类似于《关于加快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明确配套资金补助标准和范围,积极鼓励农民自筹资金,规范工程建设和资金使用管理,形成建后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进农村饮用水工程健康、有序的发展。县政府也出台了《磐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对饮用水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资金补助、优惠政策、奖励措施、考核办法作了详细规定。

2.3成立管理机构,加强技术服务。目前,一些县的水利部门都已成立农村饮用水管理办公室,落实人员编制,安排专项管理经费,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的管理和指导工作。而一些县水利部门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人员缺乏,目前仅有水管所所长一人负责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显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干好这项工作是不可能的事。水利部门原有的职能科室设置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水利发展的要求,必须参照其他县市区的成功经验,落实人员,成立专门的农村管水机构,落实分片联系人制度,同时还要聘请县纪委、审计、财政等部门相关科室的负责人,全程参与项目建设的管理、监督工作,进一步完善工程检查、监督机制,强化技术服务和指导,加快建设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及时组织验收,规范项目建设管理和建后长效管理.

2.4探索管理模式,形成长效机制。农村饮用水工程建成后,加强管理是关键。(1) 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积极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群众饮用水工程建后管理的重要性.树立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饮上放心水、满意水的观念.按照饮用水工程管理“水源保证、水质洁净、用水方便、管理科学”的16字目标,积极探索用水管理典型模式,促进农村饮用水工程管理上台阶。(2)明确责任,职权清晰.各村要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饮用水工程管理办法,实行“人员、报酬、制度”三落实,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积极探索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模式,运用行政和市场的双重手段,建立灵活有效的工程运行管理机制,确保工程发挥长久效益。(3)合理定价,公开收费.水费的收取,有利于保障供水设施的长久运行和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也有利于供水设施安全,方便用户.村级饮用水工程的水价,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按“一事一议”方式确定,做到“水量、水价、水费”三公开,让群众吃上明白水。

2.5坚持集中与分散并行的原则。针对我县村落分散,地势高差大的实际,我们合理规划,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我县饮用水问题,对有水源条件且可以连片供水的采用集中式供水。如玉山、方前等集镇供水,再如尚湖镇和万苍乡,可以打破乡镇区域,利用现有的长北坑水库对两个乡镇的大部分村庄进行供水,以降低供水成本。对于集中供水,采取业主投资,政府补助的形式,政府补助部分只计入投资组成,不参与核算分成。对分散山村,通过建山塘、蓄水池、配套净水和消毒设施,建成独立的供水体系,但我县可集中供水的区域不多,在《“十一五”饮用水安全性规划》中,除10个乡镇所在地一部分村庄可以集中供水外,其余的200多个村都采用建设分散式供水工程。二是坚持水量与水质并抓的原则。从过去保证通水,解决饮水困难为主,向保障饮用水安全迈进,在保证群众有水喝的前提下,抓好水质安全工作。对集镇供水项目,要求建设标准化水厂,确保水质达标。对水质不符要求的村,要求装上净化消毒设备,并应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进行定期检验和检测,以保证群众饮用水安全,让群众喝上健康水,目前已有双溪乡金娥村、冷水镇庄头村等村安装上净化消毒设施。

结束语

农村饮用水问题是新时期水务工作必须探索并努力解决的一个新课题,实行权责统一、建管并重、市场运作的农村饮用水产权与经营权改革,可以使村集体跳出以往饮用水管理难、管理烦,缺乏资金维护的困境,保证农民能长期喝上安全水、放心水,达到双赢的目的。加快饮用水工程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和工程设施持久发挥效益,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代鑫,杨广欣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

[2]陈雷.强化措施抓好落实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J].中国水利,2007,

[3]姜开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农民群众饮水安全.2008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建议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于保障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高台县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也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实现了从“量”到“质”的发展转变,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扩大,农村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给高台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改革、管理机制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1高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现状

高台县自2002年起相继实施农村人饮解困项目、农村氟病改水项目和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为了保证人饮工程正常运行,长期发挥效益,2003年11月27日经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同意成立了农村人饮工程管理站,隶属高台县水务局管理,为副科建制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核定编制22名。目前专业化管理的集中供水站22座,二级增压供水站1座,配套供水机井25眼、水塔6座、全自动变频供水设施16套、水质检测中心1处,供水管道共计948.88km。供水类型除新坝镇饮水安全工程、新坝镇红沙河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坝镇石灰关河系饮水安全工程、新坝镇水关河系饮水安全工程、新坝镇暖泉村饮水安全工程5项工程为利用地表水自流引水外,其他均为开采深层地下水供水。供水范围涉及全县8个乡镇、85个行政村,20369户、80261人的饮用水供水工作。随着农村人饮工程的不断投入,高台县广大农村群众生活用水困难、饮水水质不符合饮水卫生标准等问题正在逐年得到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农村家庭和个人卫生条件、精神面貌、健康水平、生活质量有了大幅提高。

2工程建设的主要做法

2.1加强项目组织领导

在工程项目建设之初,高台县就专门成立了农村人饮工程项目办公室,并制定了《高台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各乡镇也都成立了由农民用水者协会组成的团体机构,从上至下加强了对项目的组织领导,实行了项目的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项目受益乡镇还抽调专人组建工程建设项目部,以确保项目计划的顺利实施。

2.2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科学编制农村饮水安全规划

和工程设计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无论是规划、科研、初设还是实施方案都是由具有水利水电或市政给排水乙级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负责设计编制,结合项目乡镇实际情况,按照“大水源、大管网、大规划、大水厂”的思路和“整体推进、突出规模、疫区优先、分期实施”的原则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有效地节约了工程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

2.3强化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年度下达的计划,严格执行基本建设四项管理制度,即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对项目的建设勘测、设计、施工、监理都进行了严格的资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把工程质量关,各项建设程序都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进行管理,确保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受益一处。

2.4严格项目建设资金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是关键,保证建设资金安全是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根本。为此,在项目资金管理上实行了专项资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资金拨付采取按工程进度分期由财政直接支付的办法,有效防止了随意变更施工地点、降低工程标准、虚报建设工程等情况的发生,杜绝了挤占、挪用、截留工程建设资金的现象发生。

3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台县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自实施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3.1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相脱节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的法人是县人饮办,而工程建成后投入运行管理的责任主体是人饮站。由于两个机构的脱节,造成工程建设时不能科学的考虑建后专业管理的问题,致使建成后的工程控制设施安装不完善,给日后的维护维修造成极大的不便,直接影响了工程建设的长期效益。

3.2工程建设配套资金短缺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资金中国家和省级补助占80%,还有20%资金来自于地方配套和农户自筹,由于县乡两级财力有限,难以配套,完全取决于向农户收取,而有部分农户虽然饮水愿望迫切,但不愿筹资以及吃水不交钱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部分供水工程入户率低、工程设施落后、计量标准低,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

3.3供水成本问题

当前高台县农村供水站运行成本高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电价过高,据调查,高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小且分散,设施用电量大,光电费一项就要占到供水成本的30%左右。另外,由于宣传不到位,农村居民吃商品水的观念普遍没有形成,致使水费收缴困难,这样导致运行管理费用严重不足,高台县有相当数量的农村饮水工程不能足额提取折旧费和大修费,导致供水站难以良性运行。

3.4运行管理问题

许多已建成的农村供水工程缺乏良性经营运行机制,责任管理主体缺位,管理不细,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单位专业化水平低下,管理混乱,直接影响工程的正常营运和效益的发挥。

3.5水源地保护问题

由于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均呈污染加重的趋势,划定水源区域的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建议

4.1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组织领导的建议

一是提高对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认识。各级党委政府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来抓。二是切实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工作的领导。建议各级政府成立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工作。要把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作为各级政府“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项目。三是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建议多方协调,统一管理农村和城镇饮用水建设工作,全面整合水利资源,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四是广泛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科普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一方面增强农民群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环保意识和水商品意识,另一方面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疾病传播。

4.2关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资金筹措的建议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建议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引导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一是继续争取国家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专项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二是建议市县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计划,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工程建设;三是按照农村公益性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办法,积极引导受益农民筹资投劳参与工程建设;四是通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立起完善的多元化投入体系。

4.3关于政策扶持的建议

建议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政策扶持力度,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用地应作为公益性项目建设用地,给予优先安排;农村供水工程用电应该按照农业用电的价格给予优惠;对农村供水工程不收取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等;对农村供水工程实行税费减免,在认真进行成本测算的基础上,制定有关税费标准和减免幅度,免收水资源费、水质检测费等,以此保证农村供水工程能够实现良性运行。

4.4关于行业管理的建议

一是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统一的行业管理部门,明确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统一管理农村供水工作,制定供水工程管理的政策、办法。建议自上而下成立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机构,并明确管理权限,加强对饮水安全工程的指导和监督,从而达到加强和规范农村供水工程行业管理的目的,从根本上杜绝“建管脱节、重建轻管”的现象。二是建立起定期对水源水质、制水水质、配水水质等的检测制度,保证工程受益范围内生活饮用水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及要求。三是建立科学的水价政策和水费征收体系。合理制定工程水价和足额收取水费是确保工程发挥效益、良性运行最有力的经济手段。所有工程都要实行有偿供水、计量收费,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水价要经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县级物价部门批准执行。供水单位要科学布设用水计量的总水表、供水点水表和入户水表,以表计量。要根据实际情况核定最高用水量,超过最高用水量的部分可以加价收费。水费收入要设专户管理,主要用于供水工程的管理、维修、更新、改造、集体福利基金等项开支。积极推行“水价、水量、水费”三公开,努力提高水费实收率。

4.5关于工程运行管理的建议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要以保障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用水为目标,以提供优质的供水服务为宗旨,按照市场经济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与高台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达到工程良性运行。明晰产权关系,落实经营主体是工程管理的核心问题。采取专业管理与用水户参与式管理相结合的体制。根据工程类型和规模,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有利于群众使用,有利于工程发挥效益,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明晰工程产权,确定管理模式。一是对集中供水工程,组建专业供水管理组织。对以国家投资为主,规模较大的农村供水工程,主体工程所有权属国家所有,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管理权,并组建供水管理站,实行专业化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二是对规模较小的单村供水工程,所有权归受益村集体所有。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层层建立管理组织,分级落实管理责任。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措施;立法

1现状

农村饮水安全立法,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制度保障[1-4]。我国已经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章制度。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的政策法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国家层面看,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2007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第二,从部门层面看,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生部联合或单独下发了一系列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近年主要出台有:《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作的意见》《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等;第三,从地方层面来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也相应地制定了一些政策和管理办法。以上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顺利开展。

2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急需进一步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实践中,许多地方的水利部门与发展改革委之间因为协调问题而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开展。目前,农村供水站资质管理不统一:在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地区,由水务部门颁发;未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地区由城建部门颁发;也有很多地方供水站未申请资质。由此产生了资质管理中的部门职责分工问题。在水质监测上,按照《水文条例》第20条的规定,水文机构可以对水量和水质进行监测;而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实际工作中,工程的水质监测次数较少,且主要由工程管理单位出钱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在许多地方水质监测甚至尚未开展。

(2)农村饮用水工程产权急待明晰。国家在农村饮水安全中的投入所形成的资产,除了小型及单村供水工程产权一般归村集体所有没有争议之外,大型的集中供水工程产权一般由水利部门代表国家行使。但这面临着缺乏法律政策依据的难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难以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的规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作为出资人代表,而由水利部门作为出资人代表又于法无据[5-6]。产权不确定,工程管理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就难以真正解决。

(3)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问题突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是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一些地方采取“先建成再说”的工作思路,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探索出一套良好的、适用的运行管理办法来确保工程可持续运行非常重要。此外,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急待加强。水源变化和水体污染是造成饮水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远未能满足农村饮用水安全要求,现有制度对水量保护关注不够;农村大多采用的是分散式水源,具有分散、点多、面广的特点,难以按照《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3对策

(1)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体制。首先,明确规定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由地方政府负总责,实行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其次,明确规定水行政主管部门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门,其职能重点除了行业监管之外,还包括作为出资人代表,对大型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的国家投入所形成的资产进行监管,以及对农村供水企业进行资质管理。再次,明确财政、卫生、建设、国土资源、环保等其他有关部门职责,努力构建分工明确、沟通顺畅的管理体制。

(2)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准公益性。立法中应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既有公益性,也有一定的经营性,属于准公益性工程。一方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公益性。首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使农民喝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避免因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而患各种水质性疾病,属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生存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并进而解放农村劳动力,使其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促进社会和谐,属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属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重要体现[7]。另一方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也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工程管理单位可以实现自收自支,实现良性经营;在无法完全实现自收自支的地区,工程管理单位也应当参照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进行运营,在核算成本并千方百计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通过扩大供水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等增加收入。

(3)明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产权。按照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原则,结合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实际需要,采取更为灵活的产权政策。明确政府投入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大的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其资产归国家或受益群众集体所有,由相关主管部门、受益乡村、用水户代表组成的工程管理委员会或者按规定组建的项目法人负责管理;以政府投入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小的饮水安全工程,其资产归受益群众集体所有,可由工程受益范围内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负责管理;单户或联户饮水安全工程,国家补助资金所形成的资产归受益农户所有并由其负责管理;企业、私人等社会投资者修建的饮水安全工程,所形成的资产归投资者所有并由其负责管理。

(4)切实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认真核定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成本,并根据当地农民实际承受能力制定合理水价;通过水费返还、水费补贴、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适当减免等方式,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饮用水工程进行补贴;实行优惠的土地征用、用电、税收等政策;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对拍卖、承包、租赁该做必要的调整和规范,尤其是应当通过建立相关制度,使拍卖、发包、出租后的钱切实用于工程的维修养护和更新改造,并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管。

4参考文献

[1] 王林,张锋.凤翔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J].陕西水利,2010(3):149-150.

[2] 刘理政.郸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调,2010(4):23-24.

[3] 李伯华,曾菊新.江汉平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环境保护,2010(7):53-55.

[4] 朱春霞.菏泽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探讨[J].山东水利,2010(1):80-81,91.

[5] 张文杰.沧州市农村区域饮水安全对策分析[J].2010,32(3):115-116.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施工与建设管理

水是生命的源泉,在人们的生活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饮用水质量良好,为人们的健康生存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民生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农村饮用水安全,和农民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体现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结合当前农村饮水安全标准,主要表现在水质、水量和取水程度等方面。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属民生工程,对工程质量必须严格要求、严格把关,同时要符合民意,顺民心,得民情。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工程规模小、标准低

早期农村兴建的饮水安全工程中,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集中式、另外一种是分散式,其覆盖范围也比较有限,导致水资源水质和水量均难以得到保障。此外,其工程设计标准较低,水源保证率也相对较低,不能满足地区干旱缺水。工程规模小、散、低、糙的情况下,对工程建设和管理带来一定阻碍。根据不完全统计,在早期兴建的一些饮水工程中存在50%以上的工程都不能正常发挥效益。

1.2工程设计深度不够

在部分工程编制的实施方案中,其时间较紧,相应设计人员没有实地进行路线踏勘,只是听取介绍或者地形图上进行布置,这就导致水源论证或者工程方案、水处理工艺选择上不够合理,促使运行规模出现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农民需求水量估量过高,在供水量的设计上,是按照农村人口加上自然增长进行预测的,同时考虑到企业、消防公共建筑以及管理网漏损等其他用水情况进行设计的。但是,近几年农村常驻人口逐渐减少,尤其是城乡一体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很多农村家庭举家搬迁到县城,这就导致实际供水量远低于供水规模。②农村生活用水习惯和水价较高,促使农村人依旧在使用自己的井水。因此实际供水量远小于设计规模。

1.3水质处理和水质监测不力

对水质进行监测内容主要有,原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检测,这些内容是供水水质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地表水以及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的地下水为水源的水厂,其使用的净水措施、药剂投放、供水水质等,均要通过水质检测来确定。当下,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工作,均是疾控中心所承担的,其中的水质检测主要是将供水单位或者农民自愿送检最为主要方式。如果其中的检测体系不够完善,促使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不能持久开展,大部分农村饮工程缺乏专业的检验设备,难以实现对水质的日常检测化验。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策略

2.1统筹兼顾,科学规划

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筹划过程中,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起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使农村供水质量得以提升,并且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促使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加强,并且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目标。只有这样做,才能保障农民群众放心饮水,最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农村饮水安全属于农村安全供水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对工程建设经验进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一种以安全供水为目标、以维持工程长效运行为核心的共识。同时,坚持“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和“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运行模式,促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速度进一步提升。使用科学的规划方式,做好饮用水水质、水量以及供水保障率论证,将城乡行政区域界线打破,对水资源进行统筹,进行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使建设管理成本有效降低,为农村供水量以及水质提供保障,必要时可以考虑备用水资源。以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天鹅、后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例,对工程设计标准提高,转变传统抽水模式,采用大数据网络信息,安装智能控制抽水系统和安装智能水表。工程建设前,建立并健全机构组织,针对农村供水工程而言,严格实施国家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规范,充分落实项目法人制度,采用招标投标管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同时,对外聘请有水利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对工程合同进行依法管理。此外,对工程投资进行严格管理,把好工程质量关,科学规范工程管理。

2.2对供水工程技术方案进行严格分析

立足现在,着眼于未来,提高建设标准,对集中供水工程的建设,必须依照农村饮用水标准进行设计,将水原作为核心,选择优质的水资源,对水处理工艺进行科学优化,从而确保现在以及未来社会的供水需求。要求将水资源的净化和水质净化工作相结合,确保饮水安全,先从源头抓起,大力保护水资源。结合《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区域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中的要求,对项目供水进行科学规划,提高对水资源用地周边环境的保护力度,以防止其被污染。构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优质环境,除了依托自来水公司扩网解决的饮水安全工程外,对于集蓄供水以及深水井供水而言,要结合具体情况,为其设计一定的水净化设施及消毒设备为用水户提供高标准、卫生的饮用水。

2.3扶持引导、多渠道筹资

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而言,其属于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同时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各级政府以及各部门需要积极采取措施,促使政府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确保工程在政府的监督下能够顺利进行。为了进一步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一定要按照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当地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各个相关部门之间紧密配合,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扶持和帮助,从而为饮水工程的建设提供保障,促使饮水工程的建设拥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对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天鹅、后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鼓舞收益群众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提供一定人力和资金支持,多渠道筹资,加大监督力度,保障专款专用。

3取得成效

经过多年的工程实施,形成了一项十分庞大的供水体系,从而有力地改善农村饮水条件,获得较好的效益。①在社会效益上,农村饮水工程一般大多数位于是在偏远山区,这些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农民并不富裕。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让农民得实惠,卫生条件得到改善,能渴上安全、放心的水,促使农民与水有关的疾病发病率大大降低,尤其降低了因为水质问题引发的疾病可能性。②经济效益方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促进了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充分解决了农村饮水困难问题,降低了农民用水成本,减轻农民负担。对于发展庭院经济、种植业、养殖业等提供了供水保障。③其他效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4结束语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范文第5篇

1.1废污水、废弃物无序排放水质达不到标准辽宁省农村地区以户为单位的取水用水极为普遍,因此取水水源分布比较分散,污染源量多面广,大部分农村水源地没有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与水质预警实时监测体系,饮水安全无法统一控制。在许多农村河道边上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垃圾堆;生活污水、养殖畜禽粪便、工业废水等无序排放,臭水沟基本上是随处可见。随着农业快速发展,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调查资料表明,辽宁省目前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水质不达标。

1.2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压力大,农民负担较重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需要资金量大,按2010年辽宁省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统计显示,人均投资高达640元。而且农村面临着人口居住分散,用水量小,单位运营成本高等问题。由于辽宁省农村经济总体来说偏低,农民生活水平还未达到小康社会,村民集资非常困难,有的地区因资金不足而不敢启动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另一方面,近年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由于需要建设的各种项目很多,都要求政府给予资金,大多数地方政府难以落实。即使在经济发达的辽东辽南地区,仍然有不少贫困县,而且这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县,自然条件基本上都较差,要求解决饮水不安全的人数又较多,更加重了县级财政压力,致使无法落实项目安排。

1.3供水设施不完善、供水保证率达不到要求没有健全的管理机制、责任没有落实到具体的人或者是单位,都是造成农村饮水安全供水设施不能长期有效运行的原因,以致供水保证率较难达到评价体系所提到的95%的标准要求。对于管理和权责的问题,辽宁省水环境监测长期处于“多家管”的状态,仅以地下水监测一项为例,水利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都有权进行监护监管,职能交叉且都具有执行权,遇到问题互推责任,而监管执法的过程中有缺乏相互的协调,各自执行本行业的相关规章、政策。因此,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急需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配套的管理规章制度。

1.4人增水缺、水量指标偏低目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我省人增水缺的问题日益突出。据《辽宁省用水定额》规定,我省农村人口的用水定额仅为40L/(人•d),而这个定额限制与农村饮水“安全”水量标准相比明显偏低不少,不宜于采用。再加上许多设计和规划都存在老化现象,多年前做的规划和设计中有些规划设计条件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具体情况,但规划设计还没有做相应修改。许多建设标准因编制时间太早,已不符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并不在适用于农村的供水设施的设计与建设。

2农村饮水工程安全建设措施

2.1饮水安全建设工程措施加快我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解决农村饮水难、饮水安全水平低的主要措施。因此,应尊重科学,认真开展饮水建设工程。首先要开展全省水源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水源布局必须合理,既要考虑当前饮水需要,又要考虑地区中长期的发展;既要考虑可供水水量,又要保证引水的水质。要尽量争取多方面的资金,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提供保障。其次,要保证水源工程开发和建设的可持续性。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各地农村居民的承受能力确定饮水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工程要配套,质量要达标。再次,要注意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既要做好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又要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对水源受污染严重且恢复较困难的地区,应做好水源治理工作,同时加强水质监测建设,保证饮用水水质,做到开发、利用并重。此外,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要加强对相关工程施工的监督与管理。对于辽宁省农村饮用水的水源,主要以地下潜水和承压水为主,而开挖深井、大口井是常见的水源工程。严格控制水源开采形式,井深的确定要严格依据水文地质勘探资料确定,对于地下取水的水质、水量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同时加强相关输水配水工程的施工,合理选择水泵、变压器等电器设备,合理布设输水管网,严格杜绝违规操作,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2.2饮水安全建设管理措施在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完善农村饮水工程保障体系,更有利于农村饮水工程发挥长期效益,从而达到改善农村饮水质量的目的。因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饮水工程的管理。(1)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多年来一直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因此要想长期有效的保证饮水安全,必须有针对性的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明确政府主导、企业化管理、村民参与的运作机制。针对饮水工程的日常管理,应着重取水工程(包括渠道、管道)的日常检查工作、净水工程的定期清理工作、输配水工程的安全监控和水质监测以及供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网养护等,要做到规章制度健全、责任分工明确。(2)完善农村饮水工程保障体系:保障饮水工程的安全,包括水源地保护和工程运行维护,而水源地保护是多数农村饮水工程的隐患。必须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严格监控农药、化肥的使用,同时也应注意避免在水源地附近发展高污染工业,有效保护农村饮水水源地的安全。此外,农村居民居住分散,用水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部分地区水质差、水价高,这是制约供水工程正常运行的主要原因。必须加快改革现在农村供水水价管理政策,确保饮水工程的有偿供水,做到以水养水,推动农村供水事业逐步走向良性循环。大力开展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教育,提高农民饮用水安全意识也是完善农村饮水工程的有效保障措施之一,积极建立公众参与的机制,加大社会力量的监督与管理力量,让村民参与到水源保护工程中,更有利于推动农村饮水事业的健康发展。(3)提倡改革,落实产权,明确责任:农村饮水工程相对分散但数量众多,在运行维护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很难采用乡镇集中供水的方式进行管理。参考其他各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取得的经验,我们应从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入手,在产权流动、结构多元的基础上拓宽筹资、融资渠道,积极发展股份合作、联合办水;大户带头、民营办水;拍卖转让,滚动办水;租赁承包,以水养水;贷款融资,举债办水等5种融资办水方式,使饮水工程在产权明晰,责权利一致的前提下保证足够的投入,得到良好的运行。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