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价

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价

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价

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价范文第1篇

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来源分析

从客观原因上讲,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包括作业环境、地质条件、环境特点、设备材料、人员等5个方面。某研究对建筑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显示,安全风险可以归纳为意识不足、制度不全、监督不到位、技术欠缺、培训滞后等5个方面。各种风险因素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交叉作用。管理人员对风险因素的控制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风险因素不断增加,安全事故是安全风险的具体外在表现[1]。从根本上讲,建筑施工安全风险主要与人和物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关。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物的危险因素多来源于高空作业、地质环境条件、机械设备技术水平、材料质量。

2风险评价方法

认识风险来源后,还需对风险来源及承受程度进行分析,以便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由于安全风险程度存在差异,因而还需评价风险的级别。风险评价内容包括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等级和损失等级(严重性等级),风险评价时需要根据风险对施工安全的影响以及可能导致的事故后确定风险的级别,根据风险带来的后果或损失确定风险损失等级,最后综合可能性等级评价结果和损失等级评价结果最终确定风险的级别。

2.1安全风险基本评价方法

建筑工程风险级别评价方法包括定量、半定量和定性评价,基本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半定量评价两种。具体操有以下几种。(1)直接判定评价法。评估人员根据既往经验,将本工程施工情况与历史工程建设施工情况进行对比,判定当前工程的安全风险级别。(2)安全检查列表法。该方法要求建立各级安全检查表,检查表应尽可能涉及所有施工环节,再由各级安全风险评估人员根据安全检查表意义评价各个环节的风险级别。(3)故障树分析法,该方法以将故障、事故、时间作为起点,依据逻辑关系依次分析可能产生后果的原因、失效状态[2]。

2.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法

该方法用于评价员工在某潜在危险环境下施工作业的危险性,并通过打分方式确定各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级别,再根据各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级别确定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风险级别。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采用LEC计算,L代表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代表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代表危险严重程度,L、E、C三个指标乘积越大,安全风险级别越高。

3风险等级确定

风险评价以后,可得出反映评价对象发生事故危险性大小的相对风险值。通过风险值反映风险程度,还需要明确风险程度分级和分级标准,将风险值与风险程度分级进行对照比较,才能根据风险值确定具体风险程度,并得出判定施工安全事故存在的具体标准[3]。风险分级和分级标准首要求将评价对象依据一定原则分为若干小评价对象或单元,例如某隧道工程瓦斯爆炸风险评估,需根据挖掘作业面和普通工作面作为原则分为2个评价单元,分别得出2个单元的风险值,再将2个单元的风险值相加得出整体风险值。该方式虽有一定科学性,但是风险值精确度较低。另一种评价方法为确定各个评价单元的风险等级后,以最高风险等级作为整体评价对象的风险等级。该方法的缺陷在在于无法反映单元越多、风险相应增加的情况,但是精确性更高。基于两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可将两种方法相结合,以方法一为主,方法二为辅,解决多评价单元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等级的确定。具体方法如下:(1)将所有评价单元的风险值相加,得出整体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的相对风险评价值,再对照风险分级标准,确定评价对象的第一个安全风险等级。(2)使用方法二对各个评价单元的安全风险值进行评价,依据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分别确定各个评价单元的风险等级,取最高级别风险等级,作为评价对象的第二风险等级。(3)对比两个风险等级,将风险等级最高的结果作为评价对象的最终风险等级。

险控制措施

4.1加强安全责任制落实及考核

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并严格制度的落实,明确责任主体,增强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促使相关人员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首先,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岗位负责制,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与施工工作同步。建项目总包单位要督促分包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监督分包单位落实安全工作[4]。其次,建立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各层管理人员依据本单位管理职责执行安全责任工作,并定期考核安全责任制度落实情况。将考核结果与工资薪酬挂钩,激发人员落实安全责任制度的积极性。

4.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技能,在完善用工制度上,应招聘成建制的劳务队伍,加强劳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重点施工环节、技术项目负责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底层行业人员的地位和素质。授权安全专家对工程进行监督检查,稳定安全管理队伍,加大检查力度[5]。

4.3加强安全生产技术

(1)有计划实施安全技术开发或安全技术改造工作,建设有效的安全预防体系,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安全防护设施。(2)改革生产工艺,提供施工技术,减少设备故障引起安全事件的几率,从根本上改善建筑工程恶劣的劳动环境。(3)加强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管理人员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度工程伤亡事故进行分析和预测,增强预见性。

4.4制定风险应急预案

风险应急预案主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明确事中、事前和事后发展进程。当事故发生后,应急预案能够快速反应,有序、迅速的控制事故[6]。同时,应急预案还应包括抢救措施,以便在事故中快速实施救援和抢救,保障人身安全。具相关研究数据统计,风险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及时的应急救援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员伤亡,降低事故等级和损失。如2010年昆明机场“1•03”事故,因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使事故得到及时控制,人员得到及时救治,事故才没有进一步升级。

4.5购买工程保险

购买工程保险的作用在于转移和减少公共企业的安全风险,随着我国建筑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式建筑材料和工艺的出现,购买工程保险转移风险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有效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多数地区开展了多种类型的建筑工程险,如建筑工程一切险、施工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在减少和转移建筑施工企业风险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发生安全事故后,保险公司依据合同内容进行赔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建筑施工企业的损伤,降低了安全事故后对人员伤亡的赔付压力。

5结语

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价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化工项目 安全评价 风险规避

1 安全评价对化工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1.1 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安全评价技术就迅速得到了相关政府机关的高度重视,之后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了安全评价工作开展。1988年5月原劳动部就颁布《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时规定》,1996年10月颁布了3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以及1998年3月颁发的10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评价管理办法》,2002年6月29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分别对化工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做出了相关法律要求,这为认真落实 “三同时”和“五同时”的客观要求奠定了法律基础。

1.2 安全评价的必要性

化工建设项目过程中常常使用或者储藏一定的危险物质,它们往往具有易燃、易爆、中毒等危险,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破坏社会的稳定和谐。通过安全评价对化工建设项目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价以及制定安全对策措施,一方面可以有效消除安全隐患,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有益指导;另一方面根据安全评价结论制定应急预案可以有效的降低事故损失,使得危险化学品在管理上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目前,化工建设项目中的安全评价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一是未能根据各个建设项目的自身特点对其进行安全评价。鉴于化工物料和原料具有不同的五里河化学性质,且来自不同的化工企业,使建设项目和系统内存在着不同的有害因素。其二是我国当前阶段下的安全评价系统还不够完善,不能将安全评价理论和实际经验高效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导致化工建设工程中事故出现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不能准确的判断出来,严重影响了化工建设项目的质量。因而完善安全评价技术尤为重要。

2 安全评价的主要过程及内容

安全评价又被称为危险评价和风险评价,它包括风险识别、源项分析、事故概率分析、预测和评价四部分组成,下面逐一进行论述。

2.1 风险识别

化工建设项目中应用的物料和原料的安全系数必须严格把关。风险识别顾名思义是为了识别项目工程中是否存在着风险,涉及到了项目工程的安全问题。风险识别的主要识别对象是项目进展过程中用到的化工燃料、辅助材料、原材料、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和期间排出的废气、废液、废水。风险识别的过程可以分为三步。先研究物料和原料本身的特点,如毒性分类、危险分类、危险度、爆炸极限、自燃点、沸点、熔点等能反应材料性能的指标;再根据现有的设施和材料设计准确无误的工艺方案,像潜在的危险性、材料使用的数目和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参数,在设计工艺方案时都要心知肚明;最后还要注意防止连锁事故的发生,将安全评价贯穿在化工建设项目的起始。

2.2 源项分析

对化工建设项目中的贮运系统和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的严重程度,将最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引发的危害最大的事故筛选出来,进而分析出解决方案,将危害系数降到最低。

2.3 事故概率分析

化工建设项目实施前期的准备阶段,须对以往相似的化工项目及相同系列装配的项目进行数据资料的整合,分析出项目存在多大的风险并准确计算出危险出现的概率,以做到万无一失,保证化工建设项目顺利竣工。但是,通常情况下,概率计算出啦都不是太准确,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计算分析的数据,要尽可能的出自国内同类型工厂记载的和事故出现相关的数据。

2.4 预测及评价

安全评价的主要要求是确定社会可以接受的风险程度。这其中包括社会能够接受的风险概率为多大以及在风险发生后社会能承受多大的风险损失。如果一项工程在实施前期没有做全面的预测和安全评价,人们将不会知道该工程竣工后发生风险的机率,也不知道如果真的存在危险性的突发事件,社会能不能经受的住风险的打击,那这样的化工工程无疑是纸上谈兵。因而风险预测和安全评价在化工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化工建筑中存在的风险损失主要体现在环境损失、人员伤亡、物质财产损失三个方面。

3 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价结论

各个领域的风险评价如出一辙,得出的风险管理制度也相差无几,基本上都是根据事故提出的应急措施以及一些预防手段。应急措施主要针对防火、防雷击、冷却系统等方面;预防措施则是侧重于报警系统、监控系统、排气散热系统、防止可燃气泄露等。虽然化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已经在安全评价方面做得很到位了,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当出现带有危害性的事故时,受污染的环境如何恢复?事发现场如何疏散群众?如何将事故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应列入风险管理和安全评价的范畴之内,根据实际情况跟以往积累的经验,将安全评价理论应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真正地降低工程的风险指数。

4 建议

从事安全评价技术的工作人员应认清安全评价的本质,树立环境安全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关注化工类,不断地扩展有关化学材料的知识面,不断地积累化工建设方面的经验。从实际出发,在考虑到突发事故的前提下,创建切实有效地工程实施方案,以及制定合理的管理决策和预防措施。化工建设项目的执行人员可以将在工程实施期间出现的突发事故及时的反馈给安全评价人员,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双方人员的及时沟通,能进一步提高安全评价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姚伯元,黄广民,窦智峰,等.海南椰壳与椰壳渣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原料脱灰工艺[J].化工学报,2006(06)

[2] 宋世伟.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探讨[J].辽宁化工,2006(02)

[3] 化工企业建设节约用地若干规定[J].化工设计,1988(02)

[4] 余伟.炼油厂环境风险评价的实践和思考[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06)

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价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化工工艺;风险辨识;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化工生产事故时常发生,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从本质来讲,这就是化工工艺风险没有得到有效识别和控制的具体表现。化工生产涉及到很多危险化学品、化学反应条件以及化学反应,因此化工生产具有很大的风险。如何能够有效识别和控制化工工艺中存在的风险,已成为保证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一、化工工艺的概述

1、化工工艺概念

化工工艺即化工技术或化学生产技术,是利用化学原理,经过化学反应将化工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在生产中用到的所有措施即称为化工工艺。化学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3个主要步骤:

1.1 原料处理。根据不同的化工生产情况、不同的化工原料,经过净化、提浓、乳化、混合或粉碎等多种不同的预处理,使原材料符合化工生产的具体要求。

1.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工生产的关键环节。在一定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下,让经过预处理的原料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合理控制反应速率,得到所需要的化工产品。化学反应的类型多样,氧化、还原、复分解、磺化、异构化、聚合、焙烧等。不同的化学反应类型,反应条件也不同,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可以获得目的产物或其混合物。

1.3 产品精制。化工工艺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化学或物理转变来完成,再运用分离的方法,除去化学反应中得到的副产物和杂质,获得符合成分规格的产物。

2、危险化工工艺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可以引起火灾、中毒、爆炸等事故的工艺就被称为危险化工工艺。电解、合成氨、氯化、硝化、加氢、氧化、裂解等15类工艺都属于危险化工工艺的范畴。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在《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中规定了所有典型的危险化工工艺[1]。

二、化工企业危险化工工艺风险分析

1、化工工艺的危险性

通俗来讲,工艺即生产方式,化工工艺即利用原料处理、产品精制、化学反应等多元方式开展的生产手段,来达成既有材料转化为目标化工产品的过程。具体的化工工艺流程作业中,每个环节、每个流程的的每个细节均需按规定要求和规范进行操作,唯有如此,才能使材料经过专业设备、仪器的作用,最终表现出预期的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而危险化工工艺则指:在具体化工工艺作业中,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等诸类风险,或者可能发生相关事故的化工工艺。在某种程度上将,化工企业在工艺开展过程中,本身危险有害物质大有存在,加之包括化工原料、设备因素、作业不当等因素,隐患之钟时刻长鸣,一旦缺乏科学而严谨的相关化工工艺考察,没能进行良好的工艺保护措施,就很可能引发隐患,使整个化工企业处于危险状态。

2、化工工艺风险识别标准与内容

2.1 化工工艺风险识别主要参数标准

根据国外较好的风险识别机制经验,我国制定了一套适合在中国发展的化工工艺风险识别标准。化工生产主要存在火灾、爆炸和中毒等三种危险因素。化工生产每一部分的风险值范围在0-10,通过评估化工工艺每部分的风险值来最终评定事故的风险值。因为风险识别工作是在科学准确的参数标准基础上进行评价的,所以特别针对事故隐患中的严重程度制定标准参数。我国根据总成绩将风险价值分为重度、中度、轻度三部分,以便能够简洁地表达事故严重程度的概率。重度危险一般在七大部分的风险参数总分达到5分或5分以上。遇到重度危险时,要避免出现重大的生产安全事故,需要对当前化工工艺进行彻底的风险防范和工艺流程的改造。

2.2 化工工艺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

2.2.1 危险化学品

目前,我国已有相对完善的危险物品名单统计,并对相关的化学物质收录在案,给相关化工企业工艺安全风险预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在名录中,国务院以不同危险化学物品的性质为基础,对其进行了类型划分,大体涵盖: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爆炸物、液化气体、压缩物等。毋庸置疑的现实情况是,在当前几乎所有化工企业的工艺生产也环节上,都会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以上几种危险物质的应用和处理,更有部分危险化工物品是化工企业工艺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主打原料。

2.2.2 反应装置的危险性

除了危险化学品外,化工工艺的安全隐患还来源于另外一大因子,即化工工艺进行所需的反应装置与设备。化工企业的运行,化工工艺的开展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设备,各材料在设备内发生相关物理、化学反应。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反应设备出现故障、设备参数设置不当等可导致设备内环境发生变化,其内的化工原料、化工半成品、以及正常化工工艺的进行受到影响,不能朝预期方向进展,很可能伴生有毒气体、易燃、易爆等物质,这些物质在突发故障的设备环境下,因不明情况多、发处理复杂,极有可能引发规模较大的化工工艺安全事故[2]。

三、危险化工工艺风险辨识方法探究

安全重于泰山,全面预防化工企业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的发生,就必须搭建科学严谨的危险化工工艺评估体系,辨识危险源、开展安全评价、优化安全设计等工作,消减和清除工艺风险因子,形成安全生产数据库进行监督和管理。

1、危险源辨识

不同的化工企业其工艺风险源也不尽相同,各企业应以自身既有工艺为基础,深挖各工艺具体开展中所涉及的危险物质,可能面临的设备、装置风险。并对工艺所涉及的危险物质的温度、压力、容量临界、操作方式、触媒、腐蚀性和反应放热等多个因子进行分析,对危险物质各风险因子的危险系数进行等级划分,同时进行因子赋值并将所有因子进行累计计算,累计计算所得结果反映了该危险物质的风险程度。再将该类危险物质纳入风险数据库时,应对应增加其风险指标、危害程度及后果、控制方案等内容。

2、从化工生产设备的角度

在化工工艺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生产设备的安全风险,生产设备是化工工艺风险识别的重要检测项目。在化工过程中,只有保持生产设备工作的连续性,才能保证生产设备的高效率生产和良好的安全性能,更好地降低化工过程的风险性。

3、从化学反应过程的角度

在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要严格进行风险识别检测,尽量不要使用反应剧烈、易中毒、易爆等反应材料。如果使用较为危险的原材料,最好选择在与外界隔离的环境下进行反应,避免外界受到反应物的破坏。

4、从安全防护系统的角度

在任何化工工艺的流程中,都会有其相应的安全防护系统,用于预防一些生产事故的发生。提高化工生产安全防护系统的安全系数主要通过政府、经营者和企业三方面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加强化工工艺风险识别。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监督和指导力度,一经发现事故隐患,需责令相关企业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事故发生未采取相关防护措施的企业给予严厉的警告,甚至可以依法处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每个经营者必须坚持的最低原则。在生产过程中,无论生产任务有多么重要,都要在确保员工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操作,不要盲目只追求生产效率。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经营效益得到最大化。

在企业的管理中,要建立安全的管理责任系统,系统化地管理企业,让企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发展,时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寻找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更好地完善系统的薄弱环节,制定安全管理责任系统的制度,更好地杜绝事故的发生。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保证,特别是要加强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定期为员工提供相关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各种安全操作练习,让员工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认识发生事故的严重性,更好地让员工以安全第一的思想完成每一步生产工作[3]。

5、其他管理内容

其他管理内容包括方案设计与评估、数据管理、预算管理等。要确保安全辨识与评价的可靠、实用,必须对包括生态环境污染等内容在内的危险辨识及控制、工艺路线的科学性、作业的安全性、以及工程进度计划等方案进行综合评估;而针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数据库应具有运行稳定、更新快、可扩充的性能,预算管理则应根据实际风险特点,合理配置安防费用,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化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只有了解化工过程的工业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相关的生产风险识别和安全评估。在明确化工安全生产的形势下进行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在化工过程中要加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识别工作,并及时采取措施,营造一个化工生产和安全的技术环境。

参考文献:

[1]周仲园,陶刚,张礼敬,张良,潘毅伟.危险化工工艺的风险评估研究方法综述[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02):87-89.

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价范文第4篇

关键词:风险评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度判定准则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4-0163-03

0引言

风险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是可能产生潜在损失的征兆。它是风险的前提,没有危险就无所谓风险。风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危险事件出现的概率;二是一旦危险出现,其后果严重程度和损失的大小。如果将这两部分的量化指标综合,就是风险的表征,或称风险系数。

危险是客观存在,是无法改变的,而风险却在很大程度上随着人们的意志而改变,亦即按照人们的意志可以改变危险出现或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一旦出现危险,由于改进防范措施从而改变损失的程度。认识存在的风险是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体系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是对社会经济组织及其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场所的安全构成因素的作用进行评估量化,再经过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出一个量化结果,这个结果既能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安全现状,又能预测其一旦发生事故的后果。

在企业生产领域,风险评估目的则是是将危险转化成为安全的过程,是将危险带来的挑战作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有效治理措施。它的最终目标通过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实现安全生产。

风险分析技术引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之中,作为一种新兴的预防生产安全事故手段,具有跨学科的特点。风险评估包括的内容很广泛,例如可靠性工程学、失效分析、失效预测和预防、结构完整性评价和工业经济预测与决策等尽在其中。不仅如此,由于工业领域危险源各式各样,危险事故发生机理千差万别,防范措施也因不同对象而异,经济投资和决策方式也不尽一致,风险分析技术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也随不同工业类别或工艺过程、装置的不同而迥异。

风险分析技术做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预防生产安全事故手段,有针对性地研究生产领域风险的个性问题,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实用价值。

1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组织的建立

安全风险评估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工作量大而且责任业大。首先应确定企业分级负责的安全风险评估组织机构,建立企业内的安全风险评估组织机构。厂级风险评估组织机构可由企业厂长或分管副厂长负责,生产、机动、技术、安全等职能部门代表组成风险评估小组,负责企业内的风险评估及危险源分级工作。其它部门或单位根据构成情况,由具有多种知识和能力的人参与,有助于提高评估的效果。

2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开展安全风险评估范围

企业内安全生产工作中风险评估的范围应包括:

发现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后果的风险时,应进行风险评估。

针对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盲板抽堵作业、设备检修作业、断路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拆除作业、施工作业等特殊作业活动的风险评价,在作业开始前进行。

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针对每一项检修内容开展的风险评估。

针对各种变更开展的风险评估。

针对日常生产活动、异常现象处理开展的风险评估。

针对日常管理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危险化学品的装卸、运输和使用过程;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检查和维护活动)中开展的风险评估。

针对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包括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开展的风险评估。

3 企业内安全生产工作中几种常用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介绍

企业内安全生产工作中几种常用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预先危险分析法(PHA)等方法。

3.1工作危害分析(JHA)方法

将一项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过程。

对每个过程的所有潜在风险进行识别。

针对每一个风险制定控制措施。

3.2安全检查表(SCL)分析方法

先对一个检查对象加以分解,确定需要检查的若干个小项。

针对每一个小项,查找有关资料,确定检查标准。

针对每一项检查标准,确定未达标准的后果。

针对每一个后果,确定现有的控制措施。

针对每一项现有的控制措施,制定改进控制措施。

3.3作业条件危险性(LEC)分析方法

(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用符号L表示。人出现在这种危险环境的时间,用符号E表示。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用符号C表示。作业条件危险性,用符号D表示。其关系式如下:

D=L×E×C

D值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或调整到允许范围。

(2)L、E、C的分数值如下:

表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值)

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分数值

完全可以预料 10

相当可能 6

可能,但不经常 3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1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5

极不可能 0.2

实际不可能 0.1

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值)

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 分数值

连续暴露 10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6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3

每月一次暴露 2

每年几次暴露 1

非常罕见地暴露 0.5

表3事故发生后可能结果的分数(C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分数值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100

灾难,数人死亡 40

非常重,一人死亡 15

严重,重伤 7

重大,致残 3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1

(3)危险性分数:根据经验,危险性分数在70以下的因素被认为是低危险性的,一般说来可以被人们所接受,定为4、5级。危险性分数为70以上,定为1、2、3级,是不可容许的风险。危险性程度分级分数见表4:

表4危险性分数(D值)

总分 危险程度 等级

320以上 极其危险,停止工作 1

160~319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2

70~159 显著的危险,需要整改 3

20~69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4

20以下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5

3.4预先危险分析(PHA)

找出分析对象存在的所有风险。

分析每一个风险产生的原因。

针对每一个原因,确定主要后果。

列出现有控制措施。

判定风险等级(按风险评价准则判定)。

提出建议纠正/预防措施。

3.5风险评价准则

风险评价准则是判定风险大小级别的准则,除作业条件危险性(LEC)分析法外,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预先危险分析法(PHA)等方法辨识出来的风险,均需依据制定出的风险评价准则来判定风险级别,风险等级的大小用风险度来确定。

风险度等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事件后果严重性的乘积,常用R表示风险度,L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S表示事件后果严重性。

各企业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制定风险评价准则,一般应依据以下内容制定: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通常风险等级的判别准则如下例:

(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别准则

等级 标 准

5 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或控制措施;

或危害的发生不能够被发现;

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4 现场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或控制措施,但措施不当;

或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

或在异常情况下必然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3 现场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或控制措施,措施得当,但多数未得到执行或执行的偏差较大;

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

或在异常情况下可能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2 现场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或控制措施,措施得当,仅偶尔未得到执行或执行的偏差较小;

或危害的发生能够立即被发现;

或在过去曾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但很少发生。

1 现场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或控制措施,措施得当,全部得到执行且无偏差;

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2)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三种情况综合判别时取其最大值)

等级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人身伤害 财产损失/万元

5 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死亡 >50

4 违反行业的标准或规定 丧失劳动能力 >25

3 违反相关方的规定或要求 伤残或慢性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10

2 违反公司的制度、规定、操作规程 轻微受伤,很快治愈 ≤10

1 完全符合 无伤亡 无损失

其中财产损失部分应根据企业的规模、形式、运行方式等具体确定。

(3)风险度R(=L×S)判定准则

风险度 风险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和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

20~25 特大风险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立即

15~16 重大风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评估 立即或近期整改

9~12 中等风险 建立控制目标和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和检查 2年内治理

4~8 可接受风险 可考虑建立控制目标和操作规程,但需定期检查 有条件时治理

1~3 可忽略风险 无需采取任何措施

(4)风险接受准则。对于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结果,人们往往认为风险越小越好。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减少风险是要付出代价的。无论减少危险发生的概率还是采取防范措施使发生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都要投入资金、技术和劳务。通常的做法是将风险限定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水平上,根据影响风险的因素,经过优化,寻求最佳的投资方案。“风险与利益间要取得平衡”、“不要接受不必须的风险”、“接受合理的风险”等,这些都是风险接受的原则。

制订可接受风险准则,除了考虑人员伤亡、建筑物损坏和财产损失外,环境污染和对人健康潜在危险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美国国家环保局和国际陌生组织颁布的致癌风险评价准则、健康手册、环境评价手册、环境保护的优先排序和策略、空气清洁法的风险管理等,都是风险可接受准则制订的依据。

风险可接受程度对于不同行业,根据系统、装置的具体条件,有着不同的准则。由于风险评估技术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基础研究、方法和模型的建立,可信度和特殊化学物质数据库的建立等都是目前各国竟相开发的领域。特别值得提及的是风险规范、标准的制订,这是大势所趋,无疑地应该引起重视。

4结语

本企业自将风险评估应用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以来,收到明显效果,2009年全年计发生厂控事故13起,较2008年18起下降27.7%。事故直接损失15.75万元,较2008年281.85万元下降了94.4%。事故总损失349.03万元,较去年652.5万元下降了46.5%。设备完好率大幅提升,故障率明显下降,备品备件消耗从2008年的2871万元下降到2009年的1989万元,减少费用800余万元,同比降低27%。

安全生产,重在预防。说明安全预防的重要性。做好企业内安全生产工作中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对提高安全生产的预控能力,从源头上防范事故的发生,消除生产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实现安全生产将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云,等.现代安全管理原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 吴宗之.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重大事故预防对策[J].中国劳动,1994,(8).

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价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产安全 评价风险 预警风险

煤炭是我国乃至世界的极其重要的资源,而它在国家经济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大部分的生产都有安全隐患, 而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危险随时都可能爆发,因此,煤矿业是一个有极大安全风险的行业。然而我国目前的煤矿安全管理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所以判定煤矿是否能安全生产及如何保障煤矿能够安全生产、减少、预防煤矿业发生安全事故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科学、规范的评价煤矿业的安全生产,不仅能方便消除影响生产安全的因素,减少煤矿业的事故发生,更有利于提高煤矿业安管水平,让我们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安全的状况的措施,最大地减少煤矿的生产风险,保障企业及人民的安全。而使用工程的方法对煤矿生产系统中有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和分析,判断出风险的危害级别,从而设计风险预警机制,也能有效的减少煤矿业危险事件的发生[1]。

1 风险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技术

影响安全生产风险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设备因素。例如没有按国家规定购买必须的正规设备,没有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设备运转不正常,设备空间不能够满足正常作业的条件等都属于设备风险因素。

(2)环境因素。矿井周边的因素,或是自身处于危险的地质条件下造成,例如粉尘、岩石层、地热等的因素造成。

(3)人员因素。人员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比如说人员操作时行为不规范甚至违章操作,或是危险发生后存在的错误指挥等和处于不安全状态,比如说酒后工作,心理异常时工作。或是带病工作。更甚者出现无证上岗,专业技术不合格却依然上岗等。

(4)管理因素。例如岗位设置不健全,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效果差,安全管理制度不合理,实施不到位等。

2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主要依据风险的识别、管理、煤矿的营运的状况及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风险评价方法分为定量、定性、定量与定性结合的三类方法。常用的评估安全风险发生的方法有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安全检查表法、LEC法、事故树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决策树法、BP 神经网络、主观评分法。下面简单列举其中的几个方法: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局部评价法(每次安检都将整个矿井作为对象是不现实的)。根据安全风险管理的实际出发,要对整个系统或区域作出综合评价,至于作业地点或作业区域的风险也要作出的科学评价[2]。

事故树分析法是当今为止理论最为完备的风险分析方法之一,但在应用时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基本事件的概率很难确定。

模糊评价就是使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判断某一事物所处的状态,而这一事物有可能会受到多因素影响。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煤矿状态进行评估,来确定煤矿哪些工作需要改善,煤企业整体处于什么状态。把模糊评价方法用在煤矿安全风险评价,把影响煤矿安全的因素综合起来作为反映煤矿整体状况的指标,根据各个因素的不同重要程度和对评价来确定煤矿整体的状况[3]。

另外将模糊综合评判法与LEC法和安全检查表法相结合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这样,它不仅满足了对区域评价的需要,也满足了对煤矿安全风险动态评价,构成了点面结合的安全风险评价法。

安全检查表是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安全系统工程的定性分析方法。为将不安全因素和潜在危险及时找出,对检查对象提前进行剖析,将整个系统分成若干个子系统,查明子系统的不安全因素,对比有关方面的分析结果,仔细考虑,将需要检查的项目和要点按顺序编制成表,以避免漏检和实行检查,这便是所说的安全检查表。但作为一种单纯的定性分析方法,安全检查表法有例如主次不分、等同罗列的缺点。

神经网络基本上大部分采用 BP 神经网络。BP 神经网络由输入、隐含、输出层组成。数据由输入层到隐含层再到输出层,在到达输出层以后和希望值相比较,如果不在误差范围那么就进行反向传播,也就是误差反向传播。反向传播过程中,通过不断修正其权值和阈值,最终得到符合输出精度要求的数据。良好的持久性和适时预报性让BP 神经网络在进行非线性数据处理、函数逼近和模式分类方面拥有着显著的优势。

层次分析法(AHP)是将无法数据化的风险按照排出来顺序来区分的一种分析方法。所有煤矿生产系统的风险管理是矿业生产风险评价的主要研究对象。

3 煤矿井下的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构建原则

系统性原则:影响煤矿井下安全的风险因素很多,因而,系统发生不安全事件很可能是多个风险指标共同导致的结果,而不是某个指标未达标或者超过限制而引起的。所以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一定要覆盖到井下安全风险的各方面,而且彼此之间能够及时的联系并准确的反映出系统的安全状况。

科学性原则:科学的体系能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合理。

定量与定性结合原则: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定性与定量结合会使对安全风险水平的衡量更加科学和完善,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可操作性原则:一是设计的指标要定义清晰。二是要指标体系的使用性要长久,还要考虑现行技术水平与未来的扩充。

(2)指标体系的构建

此评价体系分为六大指标体系:技术设备风险体系、环境风险体系、人员风险体系、管理风险体系、煤矿固有风险体系、事故及职业危害风险体系。该体系是根据存在风险及原则建立的。

4 煤矿预警机制

煤矿安全预警管理,指煤矿安全管理机构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预警对象进行日常监测,在监测的基础上预见事故可能出现的趋势,将确切的信息发送给其他工作人员,让工作人员提前了解事情的状态,运用已知的安防知识与经验来研究对策,从而使用特定的方法控制不安全状态,排除存在的隐患让其恢复正常状态。煤矿安全预警管理系统从宏观和微观来协助煤矿业的管理工作,微观层面上结合计算机技术系统控制潜在危险,宏观层面让工作人员分析并控制危险行为。

4.1 预警的定义与所在的意义

以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作为依据,结合现代化各种工具,收集各类数据的状况,同时对安全生产活动进行评估、分析、监测,制造出不同阶段的安全预警信号。

建立一套煤矿风险预警的可操作体系,包括技术层面的也包括管理层面,建立一系列规范科学的规章制度、流程、方法等。根据所统一的识别指标揭示出煤矿生产中的事故和发生风险前的不良征兆,对可能或将要发生的事故风险预警和防备,对已经发生了的事故进行分析、纠错。

4.2 预警方法的选择

总的来说,有三种分析法,一是综合分析法,二是聚类分析法,三是判别分析法。

4.3 预警体系的建立

预警技术能有效的预防事故、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为实现安全生产需要对风险预警技术和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经分析得出得到如下四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1)人力的预警体系。影响人力的因素有人力资源、工资、人力投入效率等。而人力资源是构成的基础因素,招收的员工的素质高低也决定着风险的大小。另外,薪资与人力投入也是影响的重要因素。薪资太低导致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或是离职、人力投入太大而出产率太低都是导致人力资源风险的重要因素。

(2)人力投入度和工作效率的预警。煤矿运转由机器操作的程度级越高的话,那么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变得越小。现在这个科技化的时代,机器的作用很是重要,发生危险的机率也很小。在机器运行稳定的状态下,有效的安全投入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

(3)管理效率的预警。注重日常的预警是安全管理制度实施的重要一块,它能判断出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地实施。所以,安管效率主要体现在三点上,一是制度的完善程度,二是发生违反制度的机率,三是组织协调能力

(4)环境预警。矿井工作的环境也是风险预警中的很重要部分,矿井内的平均风速、温度的监测,巷道最小行人宽高度、粉尘浓度都需要及时的监测。

4.4 安全预警建立

(1)建立预警系统。为了防止出现可能的安全风险,故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或者部门来识别风险、管理风险。这个机构需要收集、处理与风险预警数据。同时也要向相关的上级提供风险的防范信息。

(2)建立风险触发的系统。对未来风险因素的识别,对其可能带来的后果辨识是风险触发系统所需要做的工作。该系统不仅能对风险有可能导致的结果进行检验,也能对它可能导致的其他风险进行检验。该风险触发系统能同时将各种风险预警指标融入其中,最终得出一个总体的结果,作为风险防范的依据。若将其做成软件会更方便实际操作。

4.5 预警层次划分

为了防患于未然并准确的达到预警目的,故需建立一套科学的预警体系。可从单一预警到局部预警再到系统预警展开,三个层次互相联系,从不同层次描述系统处于的安全状态,能有利识别各类隐患和事故诱发因素,通过分析最终确定应发出的警报,并提出有效对策。

4.6 组织准备

组织准备为预警提供基础保障,煤矿企业若能建立完善的组织保障,那么便能更为有效的实施预警分析和提出预控对策。为了保证预警机制的顺利运转,通过运用定性到定量方法,综合各个防治部门成立一个煤矿安全风险的预警部门,预警部门是该企业的风险防治的最高部门,并找出一个最终负责人。把生产里的风险置于有效的监测和控制下,使生产活动在有序均衡的远离临界态,保证煤矿业的安全生产。

4.7 安全风险应对系统

应急处理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损失,是预控中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当日常的态预警的防控措施怒能阻止系统向超临界态转化,灾害可能会变得无法避免,那么此时相关人员需立刻采用应急模式以防止事故造成更大损失。如果系统恢复到可控状态,应急模式立即结束,切换至常态预警模式继续执行日常预警活动。

在风险预警系统确定了预警程度的基础上,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不同的预警程度提供出不同的应对措施。根据法律、案例推理等一系列的方法,结合领导层的决策、专家的理论以及现场的工作人员的分析,把处理相应预警程度的对策集中存入预警对策库中。那么一旦预警系统发出了预警警报,预警对策库就可以立马给出相应的预警防控措施,并把这些信息上交给相关的预警管理部门以供参考。

结语

由于自然条件比较复杂,我国的煤矿存在大小并存、所有制形式不同懂得并存,造成管理难度大,加上从业人员素质略低,煤矿开采难度大,而目前的开采技术还不能安全的满足深度开采的需求,煤矿形势依旧严峻,煤炭业仍属高危行业,加强对煤矿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尽力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而矿井安全风险评价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因其涉及到很多的因素,所以要完美的完成这个研究并能将它运用于实际,需要我们不断的完善。煤矿安全风险预警方法的运用应综合煤矿安全风险预警体系进行运用,建立煤矿安全风险预警的一般程序与机制。本文提供了煤矿风险预警的一般程序,具体包括: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评价与风险预警。建立了煤矿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在煤矿安全风险预警程序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包括了风险监测系统、风险信息识别系统、风险预警指标系统、风险的应对系统。[4]

参考文献

[1]张志镇,高峰,许爱斌等.冲击地压危险性的集对分析评价模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40(3):379-384.

[2]李凡修,梅平.多元联系数模型在煤矿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28(1):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