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研能力建设

科研能力建设

科研能力建设

科研能力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定位;教师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14-01

高职院校是众多类型的高等学校中的一种,与普通高等院校一样承担着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而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教育中的主要参与者,也就成为了这三大职能的主要承担者。科学研究作为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之一,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两个职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发挥着重要的保障性与基础性作用。因此必须要准确的找好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全面提升的科研能力,促进高职院校三大职能得到更加有效的实现。[1]

一、分析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

高职院校要想得到长远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明确且科学的发展战略,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奠定强大的人才基础,进而才能够不断为社会输送众多的应用型人才。要想实现这些目标,高职院校就必须要做好科研工作,将科研工作贯穿到院校教与学的方方面面中,充分利用科研工作创办出具有独特特色的职业院校,并且还能够促进教师队伍的强大,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同时还能够使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这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管理水平与办学水平的高低可以利用科研工作的水平高低来衡量,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成为了其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与动力,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

二、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与体现

首先,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主要是指教师从事并且能够完成科研活动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对问题的发现能力、对文献信息的检索能力、对信息的提炼加工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科研方法运用能力、撰写成果的文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对成果的推介能力等等。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除了要体现在专著与撰写论文数量的多少上,更应该要能够体现出院校教育的特色,要做到对科研活动、教学活动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深刻了解。[2]

三、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

就目前来说,虽然高职院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数量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但是同时要注意到的是,现阶段内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并且其在各地区与各学校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展十分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科研基础较差,这是因为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是由中职院校或成人院校转变而成的,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都偏低,理论基础十分欠缺,进而就导致教师的科研基础十分薄弱;其次,教师的精力不足,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多,且院校中的专业越来越丰富,加上教师队伍的引进十分滞后,使得院校中很多教师的科研活动都受到了时间的限制;再次,科研方法教落后,只有以正确的方法来指导科研活动,科研活动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开展与成果,而我国高职院校中很多教师都没有掌握到正确的科研方法,存在着研究内容与题目不符、课题思路混乱等问题。[3]

四、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相关措施

1、充分利用有效的内在因素

首先,教师要结合专业特长、专业建设以及院校发展的方向和要求,选择合适准确的研究方向,只有保证了方向的正确性,才能够不断积累科研成果并提高研究深度;其次,教师要对科研活动保持高度的兴趣与积极性,自觉主动的投入到科研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养与专业水平,通过提升自己的内在来提高科研能力;最后要树立起学术规范意识,这是每一个学术研究者都必须要严格遵守的学术道德,科研活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要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有效借鉴他人的科研成果,保证自己能够形成对事物的独特认识,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2、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

首先,院校科研管理部门要为教师的科研活动构建稳定的科研平台,教师只有有平台可以进行科研活动,才能够从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其次,建立科学的科研激励机制,将科研能力纳入到教师的工作考核之中,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奖励,提高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师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科研中,切实的推动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4]

综上可知,通过对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和教师科研能力建设的研究,了解到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在掌握了教师科研能力内涵的基础并认识到其现状的基础之下,从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采取措施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能够使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进而就有助于高职院校充分发挥出其对社会建设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伍玉凤.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素质和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学术论坛,2011,05:210-213.

[2]曾祥麒,陈 英.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3:41-44.

科研能力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传播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3)14-0073-05

农业是维护国家安定、保障市场供给,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并支撑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从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0 a聚焦“三农”,便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增长迅速,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尽管如此,我国人多地少与农村经济稳定增长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与资源、环境、生态的矛盾,与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的矛盾日渐凸显,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依然不高,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面临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和挑战,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农业科技的有效传播和推广,农业科技创新虽然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原动力,但农业科技创新所产生的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最终要靠有效的传播、推广来实现,应该说二者同等重要。

本课题将运用传播学的原理,研究农业科技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媒介和受传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多个层面分析影响农业科技传播效果的制约因素,提出加强农业科技传播能力建设的对策及建议。通过本课题研究,理清农业科技传播在某些认识上的误区,探讨农业科技传播的内在规律,探寻提高农业科技传播效率与效果的有效途径。

1 农业科技传播者、媒介、受传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农业科技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大众传媒,特别是涉农电视节目、广播节目及报刊的编辑、记者、互联网及涉农网站的创办者,农业科技及科普读物的作者,农业科技培训机构的教师等都是传播者。农民、农业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及职工等则是受传者。农业科技传播者使用的传播手段、广播、电视、报纸、书刊、互联网及网站等是传播媒介,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是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传者。而受传者的反馈意见则会影响下一个传播过程。任何一个有效传播过程都是传播者、媒介和受传者三位一体完成的,有效传播是三者相互适应的产物,而无效传播或低效传播则是三者不协调而造成的。

2 传播者因素与农业科技传播效果的关系

从整个传播过程看,传播者对传播效果起着决定作用,传播者的素质、水平、能力及工作作风、工作态度、传播的技巧、方式都直接关系到传播的效果。从农业科技传播实际需要看,农业科技传播者应该都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深厚的农业科技知识及专业知识,也要具备基本的传播学理论知识和其他相关的人文知识。目前,从全国范围看,我国专职从事农业科技知识传播推广的人员十分缺乏,武汉市全市不足2 000人,根据在武汉新洲、黄陂和江夏区的调查,农业技术人员大专以上学历占59.1%,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型农技推广人才更少,人才流失十分严重,人员数量与质量与现代农业的发展极不符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相关政府部门对农业科技传播、推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待遇偏低

由于该行业机构编制被严重压缩,一些没有编制的人员工资待遇更低,一些地方的决策者为甩掉财政包袱,逐年扣减事业经费,限期“断奶”,甚至把所属农技推广机构当作自己的创收单位,不仅不给事业费,还规定上交任务,致使农技推广机构业务转向、技术骨干改行,造成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严重滑坡。

2.2 一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及生活条件艰苦

由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往往要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高温、严寒、干旱、水灾等灾害发生时更需要他们到一线普及相关知识,但对他们的劳动保护、必要的补贴往往难以到位。

2.3 重研发、轻推广应用现象普遍存在,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对农业科技人员的评价和职务职称晋升主要是单纯地看论文,看有没有主持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有些地方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甚至没有设立农业技术推广这一岗位,这不仅导致从事农业科研的人员对农业技术的推广缺乏积极性,也让基层一线专职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看不到希望。

2.4 调动高校、科研单位投入农业科技传播推广的政策力度不够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传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校、科研单位从事农业科研或手持成果的技术人员由于业务精、能力强,开展技术推广比单纯从事技术推广的人员往往效果更好。但由于缺乏政策的激励和引导,往往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媒介因素与农业科技传播效果的关系

媒介即介质,是农业科技传播的中介环节,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是通过媒介来达到传播目的的,被传者是通过媒介来接受传播,媒介是传播的实现手段,因此,传播效果与媒介戚戚相关。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在面对农民进行培训和指导时,似乎没有媒介,但他所作的课件、投影、图片、模型和所使用的语言都是媒介,至于电视、广播、报纸、书刊、互联网及网站等作为媒介就不难理解了。要使传播效果达到最优,需要根据被传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性别对媒介形式进行选择,并对媒介因子进行必要的制作。

农业科技知识专业性很强,有些原理和术语晦涩难懂,而传播的对象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这就决定了传播者必须要将专业的农业科技知识通过适当的媒介形式,通俗易懂地传播给受传者。随着现代科技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播者可选择的媒介形式、媒介因子的制作可以更加多样化,如可以运用声光电技术和电视特技将农业科技原理进行诠释,使之更生动直观,农业科研单位、涉农高校还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通过分工协作制作包括良种繁育、农作物栽培、水肥管理、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疫病防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生态保护等覆盖农业各个领域的系列农业科普电影、电视专题片等,这些现代的媒介形式不仅可以提高传播效果,还可节省传播的人力、物力。

新闻传媒和网络及移动终端是加强农业科技传播的重要媒介。据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2012年的抽样调查,武汉市民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达到78.91%;通过报纸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达到76.84%;通过网络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达到35.56%;通过一般杂志和科技期刊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分别为13.61%和11.09%。可见电视、报纸和网络在科技信息传播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加以充分利用,引导农民从中吸取有利于生产、生活的资讯。特别是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在农村的普及,相关部门也应高度重视发挥移动终端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独特作用。

4 受传者与农业科技传播效果的关系

受传者是信息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和完成环节,农业科技的传播最终能否被身为受传者的农民和农业企业经营者所接受、所认同是整个传播过程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这就决定了传播者要不断地研究受传者、适应受传者,不断满足他们的需要,真正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可以说,受传者制约着传播者,也对传播效果和传播价值起决定作用。

4.1 受传者主动接受传播并且能够接受传播

受传者主动接受传播是指对传播者传播的内容表示认可,也就是农民认为农业科技对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自己的收入有很大的帮助,自己主观上愿意接受传播者对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和推广。能够接受传播是指受传者具备一定文化知识,能够理解、消化、吸收、运用传播者所传播的知识,这种传播就是有效传播。

通过在武汉市江夏乌龙泉乡、山坡乡等地调查,有86.9%的农民认为科技对增加收入有帮助,表示愿意参加农业科技培训,有9.5%的农民不知道农业科技是否有帮助,有3.6%的农户认为科技对生产无帮助。调查表明,大部分农民表示愿意接受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和推广。

4.2 受传者愿主动接受传播但不能够接受传播

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传播者所使用的媒介让农民无法接受,所传播的农业科技知识专业性强,晦涩难懂;二是农民知识水平所限,无法消化、吸收传播者所传播的农业科技知识。

4.3 受传者拒绝接受传播

受传者拒绝接受传播是指他们不认同传播所包含的价值,通俗地说,他们不相信科技,这些人虽然是少数,但在因循守旧、年龄较大的农民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导致受传者拒绝接受传播的另一原因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科技推广之名销售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和其他假冒伪劣农资,损害了农民利益,败坏了农业科技传播推广作为公益性活动的声誉,让农民产生了误解。

5 农村“空心化”和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对农业科技传播产生的影响

所谓“空心化”,是指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失衡及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力不断“外流”,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很多村庄出现了“人走房空”现象,并由人口空心化逐渐演化为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整体空心化的现象。据武汉市新洲区的一项最新统计,目前全区实有劳动力36.8万人,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力高达21.7万人,从事农业生产的15.1万名劳力中又以老、弱、病、残为主。这些人文化水平较低,不具备接受农业科技知识的能力,或者只能有限接受农业科技知识,同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也导致不少农田荒芜,从而导致对农业科技知识的需求减弱。这种状况对农业科技传播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影响。

虽然我国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推进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但据相关部门调查,目前在大城市的城郊区仍然有60%以上农户“单干”,而农村地区“单干”的比例更高。虽然最近几年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社组织、家庭农场等发展较快,但其土地覆盖仍然偏小。这些都导致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推广成本增加、效率不高。

6 提升农业科技传播能力对策

6.1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增长机制

农业科技传播推广的公益性、基础性、社会性特点决定了政府在该项工作中具有主导地位,当前要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保证财政预算内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按规定幅度逐年增长,逐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各种基地建设资金、开发资金、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以工补农资金和农业发展基金等,都要划出一定的比例用于农业科技推广。鼓励设立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对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给予补助。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推动全社会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持续稳定增长。

6.2 加强农业科技传播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考评激励机制

农业科技推广传播机构职能的弱化和人才的严重流失,表明加强农业科技传播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已刻不容缓。政府部门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把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公益事业予以重点支持。

要根据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需要和人员编制情况,按照因事设岗、以岗管人、优化组合的原则,设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岗位,明确岗位名称、职责任务、任职条件,实现农技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完善农技人员职称评聘制度,加快推进农技人员职称评定制度改革,分层分类、科学合理制定农技人员职称评定标准。

全面推行农业技术推广责任制度,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每名农技人员的服务区域和服务内容向社会公开,向服务对象作出服务时限、服务质量等承诺。对农技人员的考评,要以推广服务工作实绩为基础,以服务对象满意程度为依据,做到专业能力与工作表现并重、工作数量与质量并重,把农民的满意程度作为考评的重要指标。

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工资待遇,保障农技人员的福利待遇,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社会保险缴费、住房公积金等,按规定将农技人员的养老、医疗、失业等各项社会保险支出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为其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提供保障。

6.3 创新农业科技传播、推广方式方法

①由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出资购买农业科技服务,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对农民或农业合作社提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把农业科研机构的公益职能和经营行为分离开来。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科研机构创办农业服务型企业,推行科工贸一体化服务的企业化试点,由政府向其购买公共服务,并对其服务质量、效果进行考评和验收。武汉市农业局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进行招标便是有益尝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先锋1号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等7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正在由掌握该项技术的科研机构和企业组织实施。

②为优势、特色产业组建专业化专家大院或专家服务团。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农业技术专家依托示范园区或科研单位为种植大户或农业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传授农业技术的一种技术推广模式。专家大院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科技资源优势,通过承担科技项目,帮助农民掌握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在农村的推广应用,增强了农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武汉市科技局自2005年启动专家大院以来,全市共建设专家大院29家,涉及的领域有畜禽、蔬菜、林果、水产、粮油等,累计安排科技项目40项,安排经费460万元。累计转化科技成果210项,引进和培育农业新品种165个,示范推广新技术89项,开展培训1 540次,培训农户12 600人,辐射带动43万户农户增收致富,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如蔡甸莲藕专家大院转化引进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鄂莲系列品种12个、水生蔬菜品种8个,累计推广面积5 333 hm2,667 m2平均节本增效420元,带动农户8 000余户,创社会效益6 480万元。

武汉市农业局为4 667 hm2设施蔬菜产业组建了百名专家服务团。专家服务团将破解一批设施蔬菜关键技术难题、转化一批应用前景良好的科技成果、形成一批高产高效模式、搭建一批企业研发团队,从而全面提升蔬菜综合生产能力。具体目标是建成6个以上示范基地、形成60个以上周年生产模式或技术、组建6个企业研发团队、转化6个农业科技成果、培养600名新型职业农民以发挥设施蔬菜产业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

专家大院和专家服务团通过政府部门组织,以科研项目和科技推广项目为载体,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等各种资源进行集成,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提供“点对点”的服务,实践证明,这种农业科技传播、推广模式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值得进一步总结和推广。

③探索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的示范推广新模式。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应用,必须走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的路子。目前,农科教、产学研联系还不够紧密,导致研发与应用脱节,成果转发率低。特别是一部分思想观念落后的农民对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能否增产增收持怀疑态度,应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龙头企业以技术、基地、资金、市场为纽带进行合作,组建经济实体,通过种、养殖示范基地方式,向农民和种养殖大户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共同推进科技成果开发应用和推广。通过示范,破除农民因循守旧的旧观念,让他们吃下定心丸,自觉接受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

6.4 加强大众传媒农业科技传播职能建设和农村信息化建设

大众传媒对农业科技的传播、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民的引导,进一步放大这些媒介的传播效应,使之通过这些媒介,接受新品种,不断学习种养殖新技术和新方式、新方法。同时,由于各地在气候、土壤、水源、农民种植习惯等方面具有地域性特点,加上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各地有必要开展或加强地方传媒的农业科技传播职能建设,通过大众传播来进行农业科技知识传播。

农村信息化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手段,更是农业科技传播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是在农业基础薄弱、城乡差别扩大的条件下起步的,农业农村经济的落后和消费能力弱化决定了市场主体投入积极性不高,这决定了我国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十二五”期间,应抓住国家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的机遇,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宽带和光缆向自然村湾延伸,同时要充分挖掘移动终端在农业科技知识传播中的独特作用和巨大潜力,此外要整合资源和力量,下大力气办好涉农网站,使之成为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的重要阵地。

6.5 着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

农民是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力量,着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不仅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加强农业科技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

我国4亿多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50%以上,特别是近年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城市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留守下来的大多是老、弱、病、残,文化素质更低,他们作为农业科技传播的受传者,难以很好地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因此,加强农业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必须致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一是要完善措施,吸引一批文化素质较高、有技术、市场观念强的农民回乡创业,使他们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带动农民依靠科技致富。

二是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围绕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对农民的文化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种养大户的培训,培育一批科技示范户。

6.6 提高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业科技传播效率

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农业科技传播效率的必然要求。

目前,应在确保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不改变土地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户利益”的原则,实行农民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自主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方式,打消农民的顾虑,从而通过提高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业科技传播效率和效果。

7 结束语

大力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农业生产效率,打破资源环境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其根本出路在于科技。我们必须加快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机制,树立技术研发、传播推广并重的农业科技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农业科技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媒介和受传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内在规律,通过政府主导、市场配置、社会参与的方式,切实加强农业科技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农业科技传播的质量和效率,让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支撑作用。

Study on Communication Ability Constructing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OU Ping1, WANG Zhihong2, DU Fengzhen2, YU Tao1, LIU Ping1,

CAI Dingjun3, MAO Qin1, HUANG Peng1, GAO Yunfei1

( 1.Wuhan Television Station, 430022; 2.Wuhan 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

3.Wuh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Abstract: Using the basic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ommunicators, media and audiences during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nalyzed factors that restricted the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and result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ddition, the paper put forward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ability; Construction

基金项目:武汉市科技软计划项目――农业科技传播能力建设研究(201141333438)

周平(1966-),男,本科,主任编辑,从事农业及科技的采编和相关研究工作

科研能力建设范文第3篇

工程复杂性决定了工程管理难度,主要表现为工程管理涉及面广。每一项工程管理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进行,都要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包括资源、气候、地质与地形地貌等。从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到工程消费,工程管理活动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对生态进行考虑和分析。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本文从科技创新能力角度,探讨如何提高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并通过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实现工程管理活动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1.工程管理的社会属性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生态化转向

对于工程项目,企业往往更加关注其经济性和技术性。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工程管理的社会属性对企业和公众而言将愈加重要。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达成个人目的的同时,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果,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结果[13]。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大型工程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这些项目对于环境的影响是巨大且不可逆的,正确对待和处理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工程管理的生态维度已成为影响项目建设的重要因素,甚至决定性因素。我国正逐步从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向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注工程的生态问题是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科学技术创新是改变社会现状最直接的动力。当前,科学技术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改变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工程管理把技术的工具理性和工具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人类作为技术革新的发起点,往往很难在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间达成有机平衡。因此,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技术的两面性越发明显。一方面,技术创新不断改变世界,为人类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另_方面,技术也使人类生存环境面临巨大风险和威胁。基于技术的两面性,我们更应将科技创新置于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予以考察。科技创新在考虑经济性和技术性的同时,还应兼顾环境保护的责任与义务。

综上所述,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而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为实现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局面,我们必须对科技创新进行必要的约束。树立生态文明的科技价值观,践行生态文明的科技发展原则,扶持和推广生态科技,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技进步之路,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对现代科技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

2.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因子分析

生态科技创新是指能为客户带来具有商业价值的新产品和新过程,并降低技术创新对环境影响的活动。不同于其它创新,生态科技创新除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外,其自身还能产生正向外部效应,降低产品外部环境成本。根据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结论,企业的生态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受法规、市场和企业内部三大因素的影响。

2.1有效的法律法规制度能够促进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法律法规是应对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是避免企业将环境成本强加给社会、确保企业主动承担该部分成本的重要约束。有效的法律法规可以强化企业的生态创新动机,激励企业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相统一。然而,这一逻辑的前提条件是违反法律法规的成本足够高,如果创新利益无法抵消技术更新成本,那么这种双赢局面就是不稳定的。法律法规从3个方面影响企业生态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法规强度、政策工具和法规可预见性。

(1) 强有力的法律法规能够促进企业不断加强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法律法规强度通常表现为对企业污染指标的控制上,定量指标越明确,法律法规的强度就越大,衡量企业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证据就越充分,工程项目违反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的风险就越大。一个产业受到环境法律法规的保护强度越大,企业面临的违法风险就越大,企业增加科技研发的投入就越多。

(2) 因地制宜的政策工具组合能够更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生态创新积极性[3]。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分为三大类:直接管制、经济刺激、政策引导,其中,直接管制包括市场准入、环境标准等,经济刺激包括税收优惠、政府补贴等,政策引导包括信息披露、政策扶持等。国外研究成果表明,税收优惠政策等经济刺激比单一的直接管制更能够促进企业在生态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因此,综合运用不同政策手段,不拘泥于行政控制,能够更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生态科技创新积极性。

(3)未来法规政策的可预见性对生态科技创新具有积极影响。创新必然伴随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失败风险。根据收益成本法则,企业只有在创新收益大于成本时,才会继续在生态科技上予以投入。而企业在生态建设方面获取的收益往往与宏观政策走向有很大关系。如果政策持续趋于严格,那么,污染少的企业就比高污染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2.2 有效竞争的市场与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正相关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产品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作为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供方,企业创新积极性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市场结构、顾客需求和潜在的顾客利益。

(1)市场结构是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市场结构可以用竞争程度或市场集中度来衡量。市场集中度越高,企业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就越小,企业就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研发过程中。同时,集中程度越高,蒙混过关的可能性就越低。因此,企业必须加大科技投入以违法违规风险。另一种观点是,由于缺乏竞争,市场集中度高会导致企业更加懒惰,从而阻碍科技创新。

(2) 顾客需求是企业创新行为的强大推动力之一。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产品是受供需关系决定的。随着社会越来越关注产品的绿色属性,产品生态化程度越高,越有可能受消费者喜欢,从而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因此,顾客消费习惯也是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动力。

(3) 潜在的顾客利益是企业生态科研投入的后备动力。潜在顾客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兼顾潜在顾客利益,有利于洞悉潜在市场,促进企业在细分市场上取得成功。如果企业能够满足潜在顾客的利益,就更容易开拓新市场。

2.3 企业内部因素直接影响生态科技创新能力

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市场环境,对企业而言都是外部环境,而企业投资行为除了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外,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条件。企业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发展战略、资产结构以及科研能力。

(1) 企业发展战略是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都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展开,因此,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中,能够使企业在决策时更注重环境保护,不断提高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搭建环境保护体系,从而增强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

(2) 企业规模和实力也是影响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企业资产规模越大,资金实力越强,盈利能力越高,企业可用于科研的投入就越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意识就越强。同时,规模越大、能力越强的公司承受研发失败风险的能力也越强,因而敢于在生态科技创新方面加大投入。

(3)企业科研能力也会影响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企业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高水平科研人才。

国内外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和参考的思路。我国工程管理的生态科技创新能力要想得到提高,须从法律法规、工程市场、环保市场以及企业内部入手,在政府、企业、消费者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促进我国工程管理向生态工程转变。

3.我国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我国正逐步从粗放式的大规模建设向集约式的工程管理转变,具体体现为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和信息化建设不断突破。我国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两部分: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和行业内工程建设标准。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工程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一方面能够规范企业工程管理行为,提高工程质量,另一方面能够优化工程市场,提高整个行业的标准化程度。除了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外,我国工程管理手段也日益多样化,促进工程管理行为更加精细化,工程预算更加科学合理,工程管理机制更加流畅,工程设计与质量明显改善。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就是信息系统的使用,利用信息系统能够大大提高工程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

虽然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工程管理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生态文明工程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不足。

(1) 工程管理市场发展不均衡,不同行业间差距较大,地区间工程建设标准不一。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重视工程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而经济不发达地区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14]。这其中有政府的政绩考虑,也有不发达地区企业环境意识淡薄的原因。

(2) 工程管理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制度执行应更加严格。工程管理制度是提高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虽然我国在完善法律法规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有些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落后于市场实际需求;有些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虽已制定,但更新不及时;部分工程管理有总的法规和规章但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这给有关法规、规章的执行带来困难和不便。特别是有的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未积极履行职责,导致法律法规形同虚设。

最重要的生产力。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不断将新产品、新技术用于工程管理实际活动中,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工程管理质量,提高工程生态化水平。我国科技创新力度不足,在科学技术应用上一直较为落后,主要体现在工程开工前的系统性论证不够,前期调研不充分,不合理的工程设计大量存在。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

(4)高级工程管理人才缺乏。人才是工程管理最宝贵的资源。人才缺乏导致企业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只能兼顾一面,难以投入到环境保护上。与此同时,人才的缺乏还会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国外工程管理团队已悄悄渗透到我国工程建设市场,而我国很多工程管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然建基于低成本人力资源。要想继续在这个市场里生存,我国工程管理就必须转变模式,积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综合能力和整体思维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4.我国工程管理生态科技能力建设路径

我国工程管理现状离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提高工程管理的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1) 从顶层设计出发,强化政府组织领导力,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环境保护利益是长远的,但企业追逐短期利益的动机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在生态科技创新上加大投入,这就需要政府作为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企业行为加以引导。在制定政策时,考虑政策的前瞻性、风险性、预见性、科技关联性等特点,促进企业在工程管理中加大生态科技创新力度。在审批工程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当进行充分论证和合理的产业布局,更多地考虑工程建设项目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企业是生态科技发展中的主体,国家应该通过立法明确企业责任,提高企业违法成本,促进企业加大生态科技创新投入。

(2) 完善法律法规,设定强制性标准,推动工程管理的生态化转型。法律法规是外部环境失灵情况下促使企业按照规则办事的手段。虽然我国在工程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颁布了很多制度和规章,但是缺乏定性标准检验企业执行力。因此,在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律法规的同时,应加速制定强制性标准,并通过法律法规对这些标准进行界定,保障行业标准得到有效实施。

(3) 加大科研投入、政策支持和激励,提高企业生态科技创新积极性。不同的刺激手段对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促进作用不一样。政府应运用多种手段对工程管理过程中的生态科技创新进行支持和鼓励,如:加大企业生态科技创新减税力度,加大政策性扶持,优先发展生态科技产业等,激励企业加大生态科技创新方面的支出。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开放一些传统领域给私营业者和国外投资者,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快科技创新进程。同时,应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构建校企联盟,及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技产品。

(4)加强市场培育,提高生态科技创新产品的市场地位。加强市场培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生态科技创新产品的市场地位,调动企业生态投入积极性。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促进消费者养成生态消费观。政府、学校、媒体等单位都可以作为市场引导者,通过加大公共平台的引导作用,强化生态消费知识宣传,普及生态科技知识,在全民中树立生态消费观。

(5)工程建设企业应当主动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企业本身。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导者,应当主动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企业应积极分析当前法律法规和外部市场环境,剖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公司生态科技创新战略规划。目前,仍有很多企业认为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对企业资源的浪费,没有认识到生态科技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对此,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工程管理观念和思维,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组织文化中,作为一项长期发展规划来实施。

科研能力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 培养要素

能力,就字面而言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从心理学的角度则是指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按照大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能力层次(由高到低)可以分为: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方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空间能力、行为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外语、计算机、非智力因素)接受知识的能力(信息性知识、思想方法知识、经验性知识)。

高等教育作为提高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途径,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教育的重任。近几年高等教育的本科教学改革,坚持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并重,注重了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的协调,突出强调了能力培养的条件和环境,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传授知识、技能之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更多地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如一些大学对本科生实行导师制,鼓励低年级学生参加科研课题,建立本科生创新实验室,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在实验室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等。通过探索,许多本科生在毕业前就发表了科学研究论文,或申请了发明专利,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大学校园文化对本科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要方面。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文化、文化活动为载体,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集中体现,在所有育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全方位育人氛围、育人环境的统称。校园文化包括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活动层面的内容,即生态化和人文化相辅相成的校园环境,淳厚向上的校园精神,完善可行的规章制度,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除了价值观之外,还包括课程建设(保障学生的学习权,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要把它作为文化来建设)、社团建设(它是校园文化的显示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是开展校园群体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环境建设(自然景观,包括绿化、草木等;人文景观,包括历史财富、碑文、建筑等;科学景观,包括科学家画像、科学精神等)。可将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简单地划分为以下几部分。

1.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以改善文化基础设施为保障,以提炼大学精神、提高全民素养、提神文化品位为重点,以改善学风、教风、校风为目标,建设有特色的人文校园。

2.校园环境文化,它不仅包括校园的总规划设计、校园的绿化和美化等环境文化,而且包括教学办公设施、行政后勤服务装备、文体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文化,以及学习生活管理制度、招生分配制度、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文化,更包括校园内体现的社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等。校园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精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它体现着大学理想和人文精神,反映着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

3.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是指校园认为实现学校的各种只能和自身的发展完善而开展的一切活动,如教学、科研、管理、产学合作、学术交流、社会时间、讲座、报告、文体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最生动具体的表现,是人们可感可触的文化现象,也是校园文化得以产生和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是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练兵场,还是校园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与其他亚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二)校园文化对本科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能力培养仅靠高校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大学校园文化对本科生能力的培养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校园文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环境诱导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创新因子,诱发学生产生创新冲动,促进学生的创新行为。创新一般需要一个环境,那就是民主自由的环境,这也是创新的养料与气候。只有在民主自由的氛围中,人格才会得到自由和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会有创新性的迸发。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校园的民主气氛不只是创新教育的背景条件,其本身就是最有意义的创新教育。此外,合作交流的环境有利于各种思想、意识发生碰撞,并在碰撞中鉴别真实与虚伪、创新与保守。校园文化的独特氛围创设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外部环境,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校园文化也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创设了主渠道。应试教育使部分学生变成“高分低能”型,加上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社会复杂人际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方法的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较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在更大的领域为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广阔的舞台。校园文化的多样性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为学生提供了锻炼适应环境能力的条件和机会。在各种文化沙龙和社团中,因为大学生们有着更多的共同点,所以他们之间更容易进行感情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而参加不同形式和不同场合的灵活开放的校园文化活动,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通过校园文化创设的主渠道,学生接受教育,经受锻炼,接触社会,适应社会。

3.校园文化也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等创设了重要条件。校园文化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聚集了一批志趣相投、爱好一致的学生。任何校园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都需要完善的组织管理和策划实施,而学生就是这些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组织策划者,在组织举办活动的时候,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等也会潜移默化地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化学专业本科生的能力培养要素

对于化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能力培养也同样重要。结合具有共性的能力培养要素,从校园文化的角度,考虑化学专业的特殊性,化学专业本科生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繁杂的学科门类,专业与岗位、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实际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前大都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宏大抱负,但在社会中真正想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却又发现他们接触的社会与之前的学校完全不同,他们能否成功还受到其他因素的牵制和干扰。有些人因此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与之前昂扬的斗志。不难发现,导致这一情况的真正原因来自毕业生自身,因为他们对真正的社会生活只作了简单或片面的估计和认识。所以学生在大学阶段应该具备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当然适应社会不仅要接纳世界、认同世界,而且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适应社会,并有决心和毅力弘扬自己的主旋律。

(二)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高度集约化的产业,虽然大学毕业生不可能都走上领导岗位从事管理工作,但每个人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都需要程度不同的组织管理才能,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招聘单位近几年也往往把大学毕业生中的班级干部和学生党员作为优先考虑对象。其实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的机会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你可以竞选各级各类学生干部乃至学生会主席,即使是一个寝室的室长,在为同学服务的同时,你自身的能力其实也在锻炼提高。类似趣味运动会、才艺晚会的活动组织,尽管不能与今后的工作相提并论,但是在此过程中个人的组织管理能力肯定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专业,人际交往是人们得以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着重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完全不相符的,与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也是格格不入的。目前许多高校都组织了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这些活动可以增加大学生间的来往,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科,对研发人员开拓创新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开拓创新能力其实是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品质在新的层面上融为一体、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合力。高校针对理工科学生开设了激发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哲学、文学艺术类课程,力争为培养开拓创新能力奠定基础。高校的校园文化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开拓创新氛围,创设学生开拓创新能力培养的外部环境,促进了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活动组织过程中,新颖独特也是永恒的要素,学生组织者在追求其关注度和参与率的同时,其开拓创新能力也得到锻炼。

(五)决策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对它的甄别、掌控和运用,随时需要决策能力发挥作用。决策能力指在面临多项选择时能及时、果断作出重大的选择,如果决策正确,它可以使你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以较少的付出获取较大的成功。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决策能力。首先要克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对社会和态度常常受到群体对社会的认识和态度的左右。从众心理重的人依赖性强,无主见,人云亦云,容易迷信权威和名人,常说违心的话,办违心的事。而决策能力强的人,能摆脱从众心理的束缚,做到思想解放、冲破世俗,不拘常规,大胆探索。其次要增强自信心。拥有自信心是具有决策能力者明显的心理特征,没有自信的人一般不具备决策能力。增强自信心,就是有迎刃而上的胆量,要变被动思维为积极思维。最后要能文能武。许多大学生目前貌似“新潮”,自认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实际上却是知识面过于狭窄,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这些都是阻碍决策者作出正确选择的绊脚石。

(六)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严谨的实验科学,化学本身就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而实验是需要动手实际操作的。化学专业大学生要培养的实际操作能力,不仅指专业领域实验操作的技能,这比其他学科的学生要求更高,而且应包括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可以通过组织参加课外活动进行锻炼和提高。

三、与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建设

经调研,高校校园内组织的与本科生能力培养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有:学生生活园区文明创建、才艺晚会、趣味运动会、书画比赛、新生风采之星、社团巡演、校园十佳歌手、辩论赛、电脑网络大赛等;而与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培养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有:化学文化艺术节、模拟课堂大赛、化学专业师范生技能大赛、秀我本色--溴我苯铯风采大赛、百科知识竞赛、自主创业大赛、化学知识和操作竞赛、环保服饰大赛等。

从以上不胜枚举的活动来看,校园文化活动无论与化学专业是否有关,都可以推动上文中所提到的六大能力要素――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是普通的校园文化活动缺少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之对照的是与化学专业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则较为重点地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建设与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可以重点通过以下几条途径。

(一)从校园环境出发

校园环境是一个文化氛围,从列举的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校园文化活动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整体的优美布局、办公设施的齐全、良好的学校氛围,都对校园文化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我们可以营造良好的针对化学专业本科生的校园环境,如图书馆可以多增加一些关于化学专业的书籍,增加电子资源的数量和规模,提高更新速度,方便化学专业的学生查找学科前沿的相关知识;又如实验室在保证日常教学的同时,可以将比较完备的实验设备向学生开放,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科研探索,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而且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

(二)组织学生活动方面

从分析每年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看出,由学生组织的这些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多重能力,尤其是学生组织的与化学专业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更加全面的、有针对性培养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的六大能力,针对化学不同专业的学生侧重点也不相同。例如师范专业的学生比较重视师范生技能,开展模拟课堂大赛、师范生技能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让化学专业的师范生提早接触教学过程,训练教学技能。这些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都离不开大学生的自我策划和组织,在无形中能提高学生的策划、组织、决策能力。而且,每年的模拟课堂大赛、化学师范生技能大赛中都有许多别出心裁的地方,这也是大学生尤其是化学师范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展示。

(三)校园文化中的精神建设

大学校园的学习生活中处处都渗透着化学,建造好一个良好的校园精神氛围,对化学专业本科生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要由许许多多的大学生共同建造,培养化学专业大学生所需的精神氛围,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氛围,而且包括化学专业大学生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良好的校园文化(这里特指化学方面)氛围,不仅是由许许多多化学专业本科生共同营造的,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更多的化学专业本科生。

通过创设这些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化学专业本科生的能力将得到更多的提高与发展,更加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当然,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还在不断地扩展和强化,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过程中摸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凤泰.提高文化素质培育创新人才[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衍建.世界第一流学府看好的10项素质[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3]张学书,曲士培.台湾校园文化[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4]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王司瑜.建设文化校园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7,(2).

[6]胡云斗,张冠杰,仲广荣.浅谈大学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作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7]杨叔子.校园文化与时代精神[J].中国高校研究,2007,(3).

[8]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科研能力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农业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213-02

一、农业高职院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实现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责无旁贷。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设方面,高等学校担当了主力军的角色。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社会影响力大小和对社会贡献度的重要指标。同时,社会发展对高校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各类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提出要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加强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研发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才能实现。在此背景下,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能力建设、科研队伍培养、科研经费投入、科研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必须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是农业高职院校不可回避的现实。由于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快,很多学校存在科研基础薄弱、科研条件差、科技投入经费不足、科研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致使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参与科研项目机会少,科技创新能力弱,服务能力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为了增强农业职业院校的适应性和为“三农”服务的能力,以部分涉农高职院校为对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为农业高职院校乃至其他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农业高职院校的科研现状及存在问题

1.对科研工作不够重视,缺乏科研意识

有些教师对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搞不搞科研不重要,或者认为科研是普通高校和专业科研机构的事。客观上讲,与普通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相比,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存在基础薄弱、科研条件差、课题数量少、课题层次低、科研业绩认可度不高等现实问题,导致一些领导和教师,对科研工作重视度不够,甚至缺乏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消极,很多学校缺乏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开展科研的动力,承担科研项目不主动,很多人只是迫于评职称的压力或攻读学位的硬性要求,才承担课题和开展科研。

2.科研队伍素质不高,科研工作不能持续发展

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教师普遍缺乏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的基础与经验,没有经过科研工作的历练。在申报科研项目时往往无从下手,选题随意性大。加之教师的教学任务过重,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一面忙于备课上课,一面忙于进修、考试、攻读学位,根本无暇顾及科研。此外,由于学校办学经费不宽裕,允许教师参加科技交流和科研培训的机会不多,因此,教师获得科研信息有限,科研视野相对狭窄,对本领域科技发展热点捕捉不准确,科研选题针对性差。多数高职院校没有组建有明确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即便是能参与一些课题或项目,也是临时找几个人凑在一起,项目结束就各奔东西了,这些因素均导科研工作发展缺乏持续性。

3.科研投入不足,制约科研能力的提高

多数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把重心放在教学上,重视教学设施的配置,轻视科研场地和设备的建设,用于科研的经费与教学经费比例失调,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甚至没有专门的科研经费。据统计,目前农业高职院校年科研经费50万元以上的占20%,30万―50万元的占10%,10万―30万元的占20%,不足10万元的占50%。可见,多数农业高职院校存在科研经费紧张的状况。短缺的经费投入与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需求相比,只能算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支撑工作能力的提升和增强。

4.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不利于激发积极性

科研管理机制是开展科研工作的保证和支撑。多数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起步晚,机构设置简单,管理制度不健全,专职管理人员职数较少;有的院校甚至没有专门从事科研管理的工作人员,更谈不上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由于人手受限,科研职能部门对课题的管理无法达到全面规范管理的要求,对课题只注重立项和结题而忽视过程管理,对论文只追求发表数量而忽视质量要求,对纵向课题只起到公示的作用而忽视对院内科研力量有机的整合,对科研的类型只注重纵向课题而忽视横向课题的承接。对科研业绩的评价和认可机制也不健全、不合理,许多教师的科研工作得不到应有的认可。科研动力仅仅来自于评定职称的需要,而不是源自于内心对科技创新的追求。教学的科研积极性难以调动和激发,也很难达到以科研促教学的目的。

三、提高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对科研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工作的意见》中有指出,“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对高职院校提出了“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技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要求。高职院校已占居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理应树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 。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经验表明,一所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关键靠科研和科技服务水平;一个教师的社会影响力,关键靠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因此,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都应树立科研强校,引领未来的观念,应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领导应从管理高度突出科研的重要地位,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从科学研究着手驾驭知识,用科研工作的成果丰富或创新教学内容,促进科研和教学相互提高,为推动农业高职院校发展和服务现代农业能力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2.准确定位,量力而行

农业高职院校的科研应立足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立足于培养应用型农业技能人才的目标,要有鲜明的特色,要能发挥农业行业优势,而不应与综合型大学、科研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盲目攀比。农业高职院校的科研内容要与“三农”相结合,紧紧围绕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围绕中原经济区提出的“三化”协调的目标开展科技创新研究,推广农业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强农业高职院校办学实力。

3.改善科研条件、加大科研投入

科研经费是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除了高职院校本身应保证投入一定数量的科研经费外,还应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科研任务,也可采取校企结合的方法争取企业科研项目,多途径解决经费问题。高职院校首先要完善院内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科研经费资助机制,扩大科研经费资助的范围,加大科研经费的资助力度。同时,高职院校还应搭建科技平台,为高质量完成科研项目服务建立信息平台,积极为教师提供获取新信息的条件,如开通网络数据库,提供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进修机会等;建立科研实施平台,提供必要的科研场所和科研设施与设备,保证科研的正常进行;提供科研成果应用和推广平台,与企业建立广泛合作,加大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使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最大。

4.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努力拓宽项目来源渠道

高职院校由于自身职业教育的属性,普遍与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教师从事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应用研究以及技术创新成果的转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多年来与“三农”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学院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校企合作,及 时了解“三农”的需求,把最新、最实用的技术和措施送到企业或农民手中。在校园内要构建多主题、多层次、多形式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探究氛围,加强学院内外的学术切磋探讨,促进学院与兄弟院校、学术界的联系沟通。

5.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科研工作的管理水平

科研管理对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学校应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构和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课题申报评审中期检查结题和推广等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科研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激励机制,以调动和激励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工作动机,并且不断地提高教师及科研人员整体素质,推动科研不断创新与发展。这些将对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为科研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进修、学习机会。科研管理人员应树立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熟悉科研管理业务,并具备一定的公关能力。学院要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工作体系,结合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创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办法,做到既有利于工作,又有利于教师开展科研,逐步使科研工作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吕俊峰,袁建平,孙小娅.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5):24-26.

[2] 滕勇.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4):111-112.

[3] 陈家颐.构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7,(3):61-64.

[4] 张家寰.高职院校综合办学能力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