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范文第1篇

存在问题:2010年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总体上弱于上年,存在着财政对农业投入弱化、地区之间政策执行情况不平衡、一些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等问题。

对策建议: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转变生产指导和市场调控方式,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编者按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了回升向好的态势,但面临着通货膨胀预期增强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等突出问题,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较为复杂,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难度依然较大。农业农村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中,经受住了气候极端异常、灾害多发重发的不利影响,在较高基数上依然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农民工工资水平明显上升,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

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供求基本平衡,大豆、棉花、糖料等部分品种产需缺口增大;农产品价格整体上涨趋势明显,部分品种市场价格波动剧烈;气候异常变化、通胀预期增强、成本上升拉动以及国际价格传导、游资炒作等因素相互叠加,农产品市场调控难度进一步加大。

最近,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根据对12个省118个县,以及这些省的9950个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户的问卷调查,2010年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总体上弱于上年,存在着财政对农业投入弱化、地区之间政策执行情况不平衡、一些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等问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宏观经济和农村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要求,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转变生产指导和市场调控方式,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农村经济形势与宏观经济环境

2010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是在国民经济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的环境下运行的。经济发展既要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要克服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的不利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既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难度。在这种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在较高基数上依然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今年以来的宏观经济形势

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了回升向好的态势,经济增速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全年能够实现年初制定的8%的增长目标,有望达到9%以上。但面临着通货膨胀预期增强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等突出问题,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较为复杂,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难度依然较大。

1.经济增速高位回调,但依然保持回升向好态势。今年以来,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适当有所收紧,国民经济增速逐季回调,但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属于复苏过程中的高位调整,是政府为防止经济过热,主动调控的预期结果。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26.87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并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8年的同期水平。分季度看,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从一季度的11.9%,下降到二季度的10.3%、三季度的9.6%,环比分别回落了1.6和0.7个百分点,但回落幅度趋缓。从结构来看,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特别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3%,比上年同期加快3.2个百分点,表明内需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市场驱动的消费、投资和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初步形成。

2.物价指数逐月走高,通胀预期明显增强。近年来,物价指数走势呈“U”型特点。金融危机爆发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曾达到8%以上,金融危机爆发后,物价指数一路走低,2009年曾连续9个月出现负增长。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逐月走高的态势。今年以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CPI由一季度的2.2%、二季度的2.9%,上升到三季度的3.5%。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其中9月份达到3.6%,为近23个月新高。进入四季度以来,物价翘尾因素虽然有所减弱,但通胀预期仍然较强。从国际看,发达经济体开始推出新的经济刺激措施,流动性和货币条件持续宽松,美元汇率走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攀升,通胀预期升温,我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预期风险加大。从国内看,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流动性过剩风险加剧,今年以来由于政策打压,大量聚集在楼市、股市中的流动性资金很可能充分释放,加上农产品、劳动力和服务业等价格趋升,资源产品调价等结构性物价上涨压力将长期存在,形成较为明显的通胀压力。实现全年物价涨幅3%的调控目标难度较大。

3.国内货币政策仍较宽松,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大。金融危机以来,为促进经济增长,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明显增长,广义货币供应量(M²)同比增幅由金融危机前的约15%猛增到25%以上,最高时达到近30%。今年以来,货币政策有所收紧,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开展正回购操作等回笼了部分货币,并上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降到20%以下,三季度货币供应增长有所回升。总体上看,当前国内货币政策仍然较为宽松,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后期国内货币政策取向将在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强流动性和通胀预期管理,引导货币条件逐步从反危机状态向常态水平回归。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总体保持基本稳定,略有升值态势。自今年6月19日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势明显,到10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首次突破6.65关口,创汇改以来新高,特别是9月份以来升值幅度达到2.3%。当前,人民币升值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双重压力。从国际看,美国出于国内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原因,空前加大了对人民币汇率的施压力度,同时还意欲同其他一些大国联手施压。从国内看,外汇占款增加,显示出当前流入我国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已“由出转入”,热钱流入趋势明显,而热钱流入又会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风险。

(二)今年以来的农村经济形势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推动资源要素配置向农业农村倾斜。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预算达81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农业农村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中,经受住了气候极端异常、灾害多发重发的不利影响,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农民工工资水平明显上升,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

1.农业生产总体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今年以来,面对西南地区发生百年一遇特大旱灾、主产区普遍持续低温、洪涝灾害频发的情况,国务院先后两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门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支持粮食及农业生产发展。农业部门采取技术指导和科技服务等措施,积极应对灾害并减少损失。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协调配合,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和农民生产积极性。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6.2亿亩,比上年增加约1500万亩,总产在连续六年增产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七年增产。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439万吨,同比增长2.6%,其中猪肉产量3589万吨,同比增长2.7%。水产品产量3486万吨,同比增长2.5%。预计四季度,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养殖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

2.农民工就业形势好于往年,工资水平明显提高。受金融危机影响,农民工就业形势一度较为严峻,曾出现大批农民工返乡现象。随着宏观经济回升向好,今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外贸企业订单增多,扩大内需政策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较快发展,农民就业岗位增多,加上农民工外出就业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国农民工外出就业形势继续好转,外出务工规模进一步扩大。据国家统计局调查,今年二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数达1572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626万人。从地区分布来看,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据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监测,1~5月,到中部和西部就业的外出劳动力比重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7和2.1个百分点。农民工就业形势好转,也得益于乡镇企业快速发展。1~9月全国乡镇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支付劳动者报酬增长10%以上,增速快于上年同期。与此同时,许多地区相继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农民工工资水平明显增长,进一步显示出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需求较为旺盛。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数据显示,1~5月,农村外出劳动力月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6.5%。

3.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004年以来,农民收入连续6年实现较高速度增长,平均增速达到7.7%,在这一基础上,今年的农民收入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869元,增长1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增幅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家庭经营收入2599元,增长8.7%;工资性收入1773元,增长18.7%;转移性收入362元,增长17.2%;财产性收入135元,增长19.4%。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一是国家大幅度提高小麦、稻谷等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格,主要农产品价格有所上升,为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条件。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工资水平呈现“双增”态势,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49.8%。三是国家支农惠农力度加大,农民转移性收入较快增长。四是农民财产性收入进一步增加,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从全年来看,预计农民增收6%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有望达到8%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季度农民收入实际增速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快2.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值降至2.94:1,为近年来同期最低。同时,农民消费支出实际增长7.3%,也比城镇居民增速快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与消费增速双双快于城镇居民,10多年来尚属首次。城乡收入和消费关系出现的上述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实行统筹城乡发展、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政策开始发挥积极作用。

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特点及对策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宏观经济和农村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要求,应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转变生产指导和市场调控方式,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的新特点

1.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生产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入推进,主要农产品生产逐渐向优势产区集中,生产主体和生产方式出现分化。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仍主要以分散的农户为主体,在补贴和价格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产量稳步提高;瓜果蔬菜花卉等园艺产品和畜禽等产品生产主体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农户转变,集约化和设施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周期大大缩短。

2.强农惠农政策连续出台,政府支持农业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党的十六大以来,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取消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增加农业农村资金投入,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政策框架基本形成,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累积效应日益显现。

3.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市场的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2001年底,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农业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外资进入我国农业领域速度加快,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不仅受国内供求因素的影响,也日益受到世界农产品市场供求因素的影响。在大豆、食用油等产品领域,世界市场供求波动甚至已经成为影响国内价格走向的决定性因素。

4.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宏观经济波动成为影响农产品市场的重要因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我国经济的增长格局和动力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加强农业基础、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已成为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同时,国民经济运行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宏观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调整、资本市场变动等因素对农业和农产品市场的影响更加直接和明显。特别是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使资本市场与农产品市场的联系和渗透进一步增强。

(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1.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农业农村资金投入。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确保财政支农投入保持较快增长。抓紧制定《农业信贷法》和《农村社区再投资法》,明确和强化银行业等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义务和责任,加大农业农村资金投入。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农业农村投入的资金比例和增长幅度。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加快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要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一是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资金规模,提高补贴标准,完善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农民种粮收益。二是扩大对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补贴,加大对订单生产的支持,推动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在总结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渔民转产转业等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特定产品、特定产业补贴制度,促进结构转型和升级。四是以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补贴为基础,增加标准化生产补贴,探索建立重大技术推广补贴,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和集约化。

3.健全市场调控机制,防止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要适应农产品市场结构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加快构建分品种、多层次、多主体的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对粮、棉、油、糖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通过目标价格、最低收购价、储备制度和进出口调控等手段,引导和规范大中型企业积极发挥稳定市场和价格的作用,促进产业稳定发展。对蔬菜、瓜果、畜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通过及时行业供求信息,健全行业自律组织,优化市场贸易环境等方式,引导市场有序平稳运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严厉打击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投机行为,避免对农产品恶意炒作引起价格大起大落。

4.健全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针对当前重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动植物疫病防控难度加大的突出问题,加快健全农业风险防范机制。一是继续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规模,扩大试点,增加品种,提高标准,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再保险和巨灾保险制度。二是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立动植物重大疫病疫情综合补贴和农业保险补助制度,降低重大动植物疫病给农民带来的损失。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完善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范文第2篇

我国城乡差距逐年扩大,影响了我国整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基于此,2002年我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统筹城乡发展;2003年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及五个统筹发展,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首位;2005年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质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新农村建设,需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着手,而其中的每个方面都与金融息息相关。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未来―段时间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根据当前城乡发展面临的新情况,这一纲领性文件指出我国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和“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提出了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新举措,实质上就是要发挥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为5万亿元左右。按照过去农村投入资金中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的经验比例,即使考虑到公共财政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投入的情况,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中的大部分仍将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来提供。我国农村的金融问题较为突出,由于金融抑制而导致的农村融资障碍,弱化了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功能,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尽快改善农业和农村融资环境,解决目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贷款难问题,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也是事关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大事。

西部金融业支持新农村建设遇“瓶颈”

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和发展,甘肃省金融业基本上形成了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受全省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制约,甘肃省金融业与全国其他地区金融业相比,金融机构相对较少、市场化发育程度缓慢、信贷投放增速偏低、金融服务不够充分,而农村金融业的发展更加滞后,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仍然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信贷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甘肃省农村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成为甘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

第一,金融资源的城乡布局不合理。农村金融机构主体功能弱化与新农村建设巨大投资需求的矛盾。近年来,西部国有商业银行的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大大减少。目前,随着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农业银行信贷资金已基本从农村市场退出,在扶持农村经济发展上资金投入不足。因此,在农村真正落实支农货币政策的只有农村信用社。但面对资金需求迅猛增长的广大农村市场,尤其是面对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势单力薄的农村信用社显得后劲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龙头企业发展和示范园区建设。

第二,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创新滞后与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矛盾。从商业银行层面看,为了控制风险,实行企业信用评级管理。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本身的弱质与评级有一定差距,大部分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支持。从农村信用社看,办理小额信贷的额度较低,虽能满足传统种养业的资金需求,但对农户发展更高层次的、产品附加值高的、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的产业化项目的资金需求则难以满足。同时,由于不少农业项目见效期在一年甚至三年以上,而贷款期限一般较短,导致信贷投入不能满足农村和农民需求。

第三,农业的经济效益低下与银行经营盈利性的矛盾。农业经济效益低下,难以受到追求安全性和盈利性的金融信贷的青睐。支农贷款,尤其是农户小额贷款的盈利能力弱,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因此,不仅农村信用社存在不同程度的惜贷现象,各商业银行更不愿承担一定的信贷支农任务。

第四,农村信贷资金成本高与农民承受能力有限的矛盾。由于农村主要是小额信贷,农民居住分散,发放和收回资金的人力成本比较高。对农村发放的小额贷款,如果利率不浮动,农村信用社的利润空间就太小,甚至资金成本无法弥补;如果利率上浮,农民贷款的负担就会增加。

破除“瓶颈”。促发展

西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农村金融的特点,适应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在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并且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才能真正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第一,确立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地位,并从政策和税收上给予优惠。农村信用社是农村现存的正规金融主体,是农村资金流动的垄断者和投融资活动的主渠道。经过前几年的扩股与整改,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状况全面好转,具备了较强的支农能力,但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全局考虑,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己从农民互助组织变成了一个完全以商业化为导向、以盈利为目标的“官办”银行。为此,建议正确确立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地位,明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终极目标是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把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继续强调农村信用社“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的终极定位,督促其正确处理好“支农”与“盈利”的关系。

第二,“堵”、“疏”并举,推动农村民间金融合法发展。民间金融本身的比较优势、在于其具有不可替代性。民间金融以其经营成本低、交易手续简便、交易过程快捷等优势对弥补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不足具有拾遗补缺的积极作用,能有效缓解农村的资金供给紧张状况。为此,必须让民间金融浮出水面,使其“阳光化”,以此形成新的农村合作金融。为此,建议国家首先以成立乡镇银行为契机,通过立法将民间融资依法纳入农村金融体系,以保证民间金融有合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其次是抓紧建立和完善乡镇银行,为民间金融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再次是采取以地方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相配合的方式,将民间金融纳入监管范围。

第三,调整金融服务方向。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金融部门不能仅满足单纯提供贷款这一环节,还必须相应地调整农村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方向,诸如在农产品生产上,从主要对初级农产品生产的服务转向逐渐增加农业产业化的服务;在农产品的市场上,从主要对面向国内市场的服务转向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服务;在农业的所有制结构上,从主要是对公有制经济的服务转向支持各种经济成分并逐步扩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在农业的经营规模上,从主要对小规模生产的服务转向对具有规模效益的适度规模生产的服务;在农业与农村社会的综合发展上,从主要对农业生产的服务转向逐渐扩大对乡村中小企业发展及小城镇建设的服务;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上,从主要对生产经营的服务转向对消费也提供服务。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范文第3篇

会议认为,今年“两会”是在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新形势下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团结民主、求真务实的大会,是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大会,必将进一步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会议指出,“两会”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充分肯定了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对做好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参加“两会”有关团组审议、讨论时,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两会”的重大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论断,为我们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鼓舞了信心、指明了方向,要结合农业部门工作实际,切实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各司局各单位要本着依法履职、接受监督的态度认真办好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联系,推动“三农”工作。

会议强调,要深刻理解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大力推进作风建设。要从严要求。严字当头,以更严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推进作风建设,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改进作风不松劲,以钉钉子、拧螺丝的精神,坚持不懈把良好作风钉牢、拧紧。“三农”工作和基层打交道,为农民谋利益,向土地要产出,最讲究实事求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要狠抓落实。在部系统大力营造重执行、抓落实的浓厚氛围,坚持高效率、快节奏,一件一件抓落实,干一件成一件,坚决杜绝“庸懒散木推”。要敢于担当。遇到矛盾不怕事,碰到问题不回避,面对危机挺身而出。要有知难而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劲头,关键时刻能够顶得上去,做到有胆有识、果断决策,攻坚克难、锲而不舍,不折不扣地完成中央赋予的改革重任。

会议要求,要全面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扎实做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菜篮子”产品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春季动物疫病防控、推进农村改革等当前农业农村经济重点工作,加强绩效管理,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村金融;二元经济;结构视角

中图分类号: F830.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176X(2014)03010107

一、问题的提出

视角即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如果说认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客观事物可知否、如何知和为何知,那么视角则与如何知直接相关。恰当科学的视角,是认识内部逻辑以及逻辑推论与经验事实实现一致的前提,能够促进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具体历史的统一。改革开放后,伴随二元经济转换和市场经济转型,我国逐步形成政策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与其他类型金融“四元”并立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并未导致农村金融发展的“深化”,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着由“虹吸”效应导致的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由“收缩”效应导致的农村融资大幅萎缩、由“补缺”效应导致非正式金融禁而不止的“农村金融脱农化”、“农村金融非农化”现象。

关于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金融发展相悖离现象,理论界与实务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但大部分从剖析农村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供给入手,局限在机构设置、功能发挥、模式构建和体制完善等制度层面进行研究,较少触及决定这一系列制度的经济基础的研究,较少触及影响这一系列制度的视角、范式的反思,因此往往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金融发展的“悖论”,实质是农村金融研究及决策与农村金融环境及条件、农村金融认识与农村金融实践相脱节的表现,对此进行视角、范式等观念层面的反思与重构,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金融的“知行合一”。

本文旨在对农村金融的视角进行反思与转换,以试图从观念层面对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金融发展的“悖论”进行反思与分析。文章突破就农村金融机构本身谈农村金融、就农村经济增长或农户需求谈农村金融的传统“机构视角”、“微观视角”,将二元经济作为农村金融的内生变量,构建农村金融新的“结构视角”,就二元经济转换谈农村金融。 本文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第二部分探讨构建结构视角的必要性与客观性;第三部分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首次系统回顾梳理;第四部分结合我国二元经济转换,对结构视角下农村金融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不同于传统视角的观点结论;第五部分就下一步研究方向、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二、农村金融问题分析的视角

笔者认为,长期以来在我国农村金融理论与实务界占主导地位的有两大视角,分别是机构视角和微观视角。这两大视角产生于一定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但亦有其缺陷。为此,笔者提出第三种分析视角――结构视角。

1.机构视角

所谓机构视角,是指站在农村金融机构本身角度研究农村金融理论与制度安排的一种立场和观点。机构视角认为,农村金融机构存在供给不足、机制落后、绩效不高等问题,有必要对比理想的农村金融机构标准进行农村金融的机构网点扩张、微观效率提升和体制机制重建,以通过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机构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主要表现为:一是职能范围调整,主要是新设农业发展银行及业务范围调整。二是体制机制重建,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完善合作制改革,中国农业银行股改上市,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并商业化。三是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先后由中国农业银行管理、由中国人民银行托管、交由地方政府负责、组建县联社和省联社。

机构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虽然一定程度扩充了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面、增加了农村金融供给、促进了农村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好转和可持续能力提升,但是存在明显缺陷:一是忽视外部环境对农村金融的真正需求。一方面,它不是从外部环境对农村金融的需求而是站在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看待农村金融功能,使得农村金融与农村、农民、农业的匹配性、关联性不强;另一方面,强调对既有机构进行改革,而忽视需求分析,也自然使其忽视对农村金融系统外部环境的宏观把握以及视野的宽度拓展,使其无法科学认识我国农村金融外部经济环境的本质特征。二是忽视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村金融的约束。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二元经济转换与市场经济转型交汇期。在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机构视角强调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明晰、治理结构完善、历史包袱减轻等问题的解决,并逐步以商业化为取向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虽取得明显成效。但商业化取向的改革,严重忽视了二元经济结构在我国的长期客观存在,在资本逐利性下,随着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健全”,农村金融资源却持续“外流”。据统计,以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为标志,一系列商业化改革启动后,1994―2009年农业贷款占总贷款比平均值为5.06%,比1978―1993年平均值6.96%下降近两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大量农村金融资源外流。

2.微观视角

所谓微观视角,是指站在农村经济增长或者农户需求角度研究农村金融理论和制度安排的一种立场和观点。微观视角认为,农村金融应从农村经济增长或者是农户对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出发,在考察农村金融系统与外部经济环境之间功能耦合关系基础上把握农村金融功能,并据此安排农村金融机构与业务。

微观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按照需求主导的微观功能路径推进,表现为:一是强调资金支持农村。2006年中国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扩大和创新抵押担保机制,当年中国银监会允许设立“只贷不存”小额贷款公司;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等。二是强调农村金融需求。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特点加快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并探索建立更加贴切农民和农村需要的小额信贷组织。

微观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强调需求导向,关注农村金融功能,一定意义上讲,正确回答了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问题,使农村金融改革的逻辑起点回到正确原点,有效解决了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问题,一定程度缓解了农村金融非农、脱农问题,但存在农村金融功能定位过窄,即强调微观功能,忽视宏观、中观功能的缺陷。

总之,上述两类视角的共同缺陷在于将二元经济――我国经济最本质的特征――作为农村金融的外生变量,从而导致农村金融的理论前提假设、外部环境把握、基本约束条件与经济现实不完全吻合,导致了农村金融难以做到“知行合一”。因此,农村金融亟需进行视角转换。

3.结构视角

众所周知,发展中国家经济最本质的特征即经济结构二元性,实现二元经济转换是事关全局的历史任务。而二元经济转换的实质就是工农业之间或城乡之间的资源转移,并归根结底会以资金形态表现出来。作为资金动员、转移、配置的重要中介,农村金融和城市金融一体化内生决定于二元经济转换过程,而且农村金融还是一个与二元经济转换相伴相生的特有经济范畴。因此,可以说,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具有本质必然联系,构建结构视角是农村金融的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二元经济是农村金融的基本前提假设。前已说明,传统一元经济、现代一元经济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是一个存在于二元经济过程的历史范畴。二元经济转换不同发展阶段、战略安排下的资本形成、劳动力转移、技术进步、部门之间不平衡增长等决定了农村金融的产生、发展、消亡以及功能内涵。反之,农村金融以其广泛、强大、持续的资金动员、转移、配置功能,对工农两部门或城乡之间的资金动员、资本配置及其背后的生产要素流动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对二元经济转换产生显著的促进或延缓作用。

其次,二元经济是农村金融的主要经济环境。按照金融功能观和金融生态论,农村金融是一个特殊的金融生态系统,其中,外部生态系统提供农村金融投融资主体的活动范围、服务对象和经济、法律、信用、市场、制度环境,决定影响后者的运行机制、生存状态;反之,农村金融投融资主体通过实现农村金融的一系列功能反作用于外部生态系统。而就农村金融外部生态系统而言,经济结构二元性及其转换显然是其本质特征、矛盾的主要方面。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经济结构二元性及其转换决定了农村金融的基本功能、活动范围、服务对象等。

最后,二元经济是农村金融的根本约束条件。农村金融虽与城市金融一体化内生于二元经济转换过程之中,但只要二元经济转换仍未完成、农业与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存在差距、农村劳动力还未完全转移出去,那么农业部门将会持续向非农业部门提供资本积累和资金支持、农村金融资源将会持续向城市流动。因此,可以说二元经济是农村金融的一个根本约束条件。因此,可以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中国的基本体制矛盾和约束条件,这决定了农村金融的特殊性,因此,必须根据这一矛盾和条件来研究安排农村金融改革。

总之,机构视角往往从农村金融本身谈农村金融,微观视角则是局限农户、农村经济增长层面谈农村金融,而新视角则“跳出农业谈农业”,把农村金融放在发展中的经济社会系统长河中去研究,放在中国经济的最本质运动中去把握,是对机构视角、微观视角的一次“扬弃”。

三、研究进展

构建农村金融的二元经济结构视角以及探讨二元经济结构视角下的农村金融发展,基础在于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之间存在本质必然关系,实质就是揭示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之间存在的本质必然关系。但是,迄今为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的研究都还不够,暂未见专门系统研究。深刻认识二者关系,有必要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

(一)国外研究现状

Gurley和Shaw通过建立一种由初始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演进的金融发展模型,以此证明经济发展阶段越高,金融的作用越强[1]。Patrick提出了金融发展需求追随型和供给领先型模式,并认为经济发展初期供给领先型处于主导地位,而随着经济发展,需求追随型金融逐渐居于主导地位[2]。直接探讨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家是Mckinnon。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存在“被分割性”,在分割经济中金融市场也是分割甚至是缺失的,其所实行的金融抑制政策使一些独占许可证的进出口业、高度受保护的制造业、大型跨国公司甚至政府机构享有能够获得银行放款的特权,而农业等很难获得银行放款,从而束缚了经济发展,限制了资本积累,导致了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因此应当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消除金融抑制[3]。西班牙经济学家Galbis建立了一个两部门金融中介模型理论,认为在社会资源一定的条件下,改进金融中介储蓄和投资的配置机制,使社会资源由生产效率低的部门(可视为农业部门)转向生产效率高的部门(可视为工业部门)可加速整个经济的增长和发展[4]。Greenwood和Smith认为在经济发展初期,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很低,由于缺乏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金融服务供给无从产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由于其收入和财富达到临界值,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就建立起来,而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不断发展[5]。

(二)国内研究现状

1.二元经济转换决定农村金融发展

陈锡文认为造成农村获得信贷资金困难、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深层原因在于二元经济结构[6]。温铁军认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的基本体制矛盾和约束条件,这决定了农村金融的特殊性[7]。温涛等认为经济二元性使得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同时存在于我国金融发展过程,即以农村金融抑制为代价达到城市金融深化目的[8]。曾康霖认为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二元金融并存格局的主要原因[9]。除了这些整体抽象探讨外,一些学者还结合二元经济转换的不同阶段就二元经济对农村金融的制约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

(1)传统一元经济阶段

传统一元经济是二元经济转换的起点与初始条件,探讨传统一元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关系,对理解二元经济与农村金融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一元经济决定了小农的行为模式、金融需求,小农命题不同,对农村金融的理解安排也不同。其中,“理性小农”命题认为,传统农户相当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单位,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在于激励农民为追求利润而创新的行为。基于这一命题,可以认为或者与传统农户相适应的农贷制度是富于理性的,或者只需要将现代商业性金融体系直接延伸到传统农业经济就可以了。相反,“道义小农”命题认为,小农经济坚守的是安全第一的原则,具有强烈生存取向的农民宁可选择避免经济灾难,也不会冒险追求平均收益的最大化。基于这一命题,可以认为传统农户只可能存在为了生存与安全需要的被迫借贷,而不存在为了促进生产的投资与借贷,因此应提供以求助为中心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2)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转换初期阶段

传统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转换必须打破“低水平陷阱”、推动工业化,与之相适应农村金融是作为动员农村资金剩余实现向工业部门配置的重要手段。林毅夫从建国后国家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赶超战略”出发,认为资本稀缺决定了金融资源配置偏向城市重工业,农村金融只是动员农村储蓄向城市提供工业化资金的一个渠道[10]。陈军和曹远征从金融体系目标函数为资本积累最大化出发,认为工业化战略决定了金融体系的目标函数是资本积累最大化,而在资金十分稀缺、分散存在于经济体系之中、金融市场并不完善等约束条件下,农业和农村部门必然成为重要的输血基地[11]。周立从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关系角度入手,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向工业化、城市化配置资源及方便政府控制而并非为解决农村融资困境的形成逻辑[12]。王曙光则提出“制度变迁成本分担假设”,认为实际承担发展中国家早期的工业化以及后来经济转轨国家制度变迁成本的金融主体是农村金融部门[13]。

(3)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转轨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二元经济转换与市场经济转轨的交汇期。一方面,农村融资大幅萎缩、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另一方面,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曾一度并存,后非正式金融又禁而不止。张杰认为,在经济转轨期财政配置资源功能弱化,为保证国有经济产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相对比重的缓慢下降,国家必然从农村汲取大量金融剩余支持国有经济[14]。这与Mckinnon关于在中国改革开始的关键时期占总人口3/4以上的中国农民以净贷款人的身份为其他经济部门贡献了金融剩余的观点是一致的。众所周知,为满足改革开放后资本密集型大型重工业企业、国有企业改革资金的刚性需要,形成信贷资源配置向城市、国有企业集中的现象。关于后者,很多学者认为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共存与二元经济格局相关联,二元经济导致了二元金融。

(4)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阶段

由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转换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转折点,与之相应,农村金融制度也应相应调整变化。蔡提出随着人均收入提高、农业产值和劳动力比重下降、农民人数减少,城市居民农产品消费比重降低、社会进入多数人支持少数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阶段,二元经济结构特征逐渐消除。与之相适应,应当形成金融资源从非农产业和城市向农业和农村流动的机制和渠道,保证对农业的反哺和对农村的支持落到实处,因此,应按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原则重新塑造金融体制[15]。

(5)现代一元经济阶段

现代一元经济下,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融为一体,城乡经济发展以较快速度趋同是金融发展二元性消除的前提条件,武翠芳认为随着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减弱,农村资金外流速度和数量将会减缓,而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是解决农村资金外流的根本之道[16]。

2.农村金融反作用二元经济

(1)农村金融抑制对二元经济转换的作用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实行农村金融抑制政策,关于其对二元经济转换的作用很多人进行了讨论。周振等认为农业部门金融剩余转移越强、非农部门资本存量越多,这虽然能促进二元经济总产出的增加,但受金融资源流动性效应影响,又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17]。一部分人认为评价农村金融抑制是否阻碍了二元经济转换,必须进行具体分析。王少国认为金融发展在二元经济转换的第一阶段主要应发挥二元强化效应,即应动员尽可能多的农业经济剩余和非农业部门储蓄,投入到收益率高的非农业部门中,推动非农业部门快速发展,以促进二元对比系数降低,打破传统一元农业经济结构[18]。

(2)农村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转换的作用

从其他国家成功经验来看,日本注意通过金融制度完善和金融市场发展,促使金融资源在农业和非农业部门之间合理流动,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观点是一致的。周振等认为应在转移农业金融剩余、增加非农资本存量同时,以更大的资本比例投入到农业部门,以削弱二元经济刚性。此外,国内一些学者还对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四、基于结构视角分析农村金融

通过梳理,我们看到国内外一些学者已对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进行了研究,一些人还站在结构视角结合二元经济转换,对农村金融的产生、发展、消亡规律以及农村金融的功能作用进行了探讨,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但整个研究还处在间接提及多、系统研究少,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抽象分析多、具体分析少的阶段,还需进一步深化。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我们拟基于“结构视角”,结合我国二元经济转换进程,对农村金融发展问题作一分析。笔者认为,这是对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进一步深入认识的关键所在,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一环。

(一)不能简单否定农村金融抑制现象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农村金融抑制政策,对这一现象进行客观科学认识,不仅关系到历史现象评价,而且与农村金融改革直接相关。我们认为,对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不能仅站在农业一部门立场笼统抽象评价,持简单否定态度,必须结合二元经济转换具体阶段进行历史评价。

在二元经济转换第一阶段,经济发展的任务主要在于摆脱“贫困陷阱”,打破“低水平均衡”,正如青木昌彦所指出:“任何欠发达国家都必须依靠从传统农业部门抽取资源,启动其工业积累……部门间资源转移将一直持续到工业部门能够自己融通投资资金实现增长为止。”[19]在这个“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的阶段,农村金融的功能主要在于动员农业经济剩余,推动非农业部门快速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和现代非农业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尽快形成,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工业现代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农村金融抑制如果没有以农业部门发展停滞甚至下降为代价而促进了二元经济结构形成、演进,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它促进而不是阻碍了二元经济转换。

进一步分析,农村金融抑制评价问题实质是农村金融如何合理协调其农业功能与工业功能的问题。在金融资源有限背景下,由传统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再向现代一元经济转换中,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两部门平均收益率不同相关,金融资源始终存在两部门之间的不平衡配置或者说争夺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农村金融天然涉及两个部门之间的资金动员与配置问题,必然具有支持农业和工业的功能,并且必然经历一个由支持工业为主、支持农业为辅到支持农业为主、支持工业为辅的过程。片面强调农业功能,将可能使工业部门发展缺乏原始积累或资金投入,延缓工业化进程和整体经济增长;片面强调工业功能,将导致农村金融资源过度抽取,限制农业发展,降低农村消费能力,拖住工业化步伐。因此,发展中国家一定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结合二元经济转换的阶段性需要,通过农村金融及其与城市金融的配合协调,努力实现农业与工业部门之间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两部门发展良性互动。

(二)农村金融功能是宏观、中观、微观三大功能的统一

坚持需求导向,把握金融功能,是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首要前提。结构视角将决定农村金融需求的外部生态系统由农户、农村经济增长扩展到二元经济,不仅符合经济现实,而且给我们科学全面认识农村金融功能提供了可能。

结构视角告诉我们,在我国当前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期,农村金融除具有清算和支付结算、促进资本积累、提供价格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经济资源、解决激励、管理风险等微观功能外,还具有满足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公司+农户”模式推广,农产品储藏、保鲜、运输、分割、精深加工、批发零售链条整合延伸等需要的中观功能;以及满足传统农业现代化改造、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等需要的宏观功能。因此,我们既要加快与农村微观金融功能相匹配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微型金融改革,合理引导农村非正式金融发展;又要通过出台类似美国《社区再投资法》等法规,约束与农村中观功能基本一致的农村商业性金融向农业投资;还要高度重视与农村宏观金融功能基本耦合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充分合理发挥其功能作用。

(3)农村金融不能完全商业化

在二元经济转换与市场经济转型交汇期,农村金融改革是否商业化问题是理论与实务界争议很大的问题。一方面有人主张实行农村金融商业化改革;另一方面有人则认为商业化将导致农村金融资源大量流出,出现严重市场失灵现象,使农村金融改革远离初衷。

笔者认为,农村金融是否商业化必须结合二元经济转换过程进行分析。在传统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转换的起步阶段,金融资源的有限性、农业支持工业的战略选择等因素,决定了农村金融运行常常以政府为主导,从而保证上述战略实施;在起步阶段完成至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前,一个社会逐渐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农村经济获得一定程度发展,农村金融此时应逐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同时政府还必须保留适当的干预;当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后,则应推进以市场为主导的内生式、成长型农村金融改革。换句话说,随着二元经济转换,农村金融将经历一个从金融抑制―金融约束―金融自由化的过程。当前,在二元经济约束、工农两部门比较生产率差异仍然客观存在背景下,按照城市金融改革模式,如果单纯强调农村金融商业化,固然可以提高农村金融的可持续能力,不仅难以达到资金回流农村的主观愿望,只会使这一流动加剧、加速,最终难以实现农村金融改革自身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的统一,难以实现农村金融福利、覆盖面与可持续性的统一,使改革远离初衷。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一矛盾和条件来研究安排农村金融改革,不可简单商业化。

(三)农村正式与非正式金融应优势互补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普遍存在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的“分割”与“共存”现象。一方面,正式金融以其规模、机制等优势可能会排斥非正式金融的生存,非正式金融则可能因其信息、成本等优势而占领一部分正式金融的服务领地。另一方面,正式金融将给非正式金融的运作发挥一定的示范作用,非正式金融又会在正式金融供给不足时发挥一定的弥补作用。

结构视角认为,一方面内生于传统农业的非正式金融具有成本、担保等优势,与传统农村、传统农户相藕合,如果二元经济转换没有完成、传统农业依然一定范围存在,那么它就有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提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建立在地缘、血缘关系之上的社会信用资本将会渐减少,而非正式金融因其交易对象、信贷规模、交易范围的有限性及金融监管的复杂性,将使得其既不足以满足“交易范围扩大”后农村微观金融需求,又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提升、传统农业改造等农村宏观金融需求。为此,在整个二元经济的转换阶段,我们应当在发展正式金融的同时,在坚持有效监管、风险可控前提下给予非正式金融适当的承认和扶持,以形成二者之间优势互补局面。

五、研究展望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 “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可以说,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二元经济转换的阶段性目标,而“四化同步”则是二元经济转换的战略性路径,而在此过程中农村金融作为关联城乡金融资源的金融媒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的关系,科学认识并自觉运用其中规律,需要我们借鉴历史唯物主义、系统论、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金融生态学的一系列观点方法与研究成果,对相关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笔者认为,其一,关于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历史评价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对工业化进程中两部门之间的不平衡增长、农村金融抑制的必然性、农村金融抑制的“度”如何把握、农村金融如何为两部门资源合理协调配置服务、日本等成功实现二元经济转换的国家如何处理类似问题等方面展开分析研究和实证检验。其二,关于农村金融功能科学全面把握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自觉将农村金融研究与发展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深入实际调查分析二元经济转换背景下农村金融多元化、多层次、动态化的真正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及时调整并前瞻安排农村金融供给。而就我国当前而言,农村金融理论一是应高度重视刘易斯拐点是否真正在我国出现的研究,并据此安排农村金融改革;二是应充分认识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宏观、中观功能实现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加快推进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其三,关于农村金融是否商业化改革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对农村金融中的市场与政府关系、我国二元经济所处阶段等进行进一步研究论证。其四,关于农村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关系问题,还有待于我们不仅结合部门二元结构转换而且结合地理二元结构转换等,对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农村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互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Gurley, J. G. , Shaw, E. S.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67,15(3):42-47.

[2] Patrick, H.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 1966, 14(2):174 - 189.

[3] Mckinnon, D. J.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 Washington D. C. :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3.

[4] Galbis, V. Financial and Economic Growth in Less-Developed Counties: A Theoretical Approach[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77,13(2):58-72.

[5] Greenwood, J ., Smith, B. D. Financial Markets in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1997, 21 (1):145-181.

[6] 陈锡文.资源配置与中国农村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04,(1):4-9.

[7] 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8] 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9):30-42.

[9] 曾康霖.二元金融与区域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10] 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 陈军,曹远征.农村金融深化与发展评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2] 周立.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与实践调查[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3] 王曙光.金融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14]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M].金融研究,2005,(2):1-12.

[15] 蔡.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6] 武翠芳.中国农村资金外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7] 周振,谢家智,高庆鹏.内生金融发展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20-23.

[18] 王少国.金融发展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金融贡献[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9] 周振,谢家智,高庆鹏.内生金融发展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M].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

[19]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The Rural Financial Problems Under Structural Perspective

YANG Deping1,SHENG Wen2

(1.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China;

2.China Welfare Lottery Distribution and Management Center, Marketing Department Three, Beijing 100054,China)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济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农村乃至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着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也一直在政策上对农村进行一定的倾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特别是党中央出台“一免三补”的优惠政策后,农村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新形势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深刻剖析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从而维护社会稳定,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职能和整体思路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主要具备四大管理职能:农民负担监管、土地承包及流转、村级财务管理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农村建设管理的整体思路就是要依据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以增加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核心,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行政执法职能,以落实农经行政执法的主体职能为基础,在行政执法,行政监督,行政管理的前提条件下,引导和推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发展,积极改进农村的经营体制,加快创新改革,探讨出一条符合我们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发展新道路。

二、目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受中国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在基层领导干部的意识中缺乏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充分认识,他们错误的认为给农村减负就是给乡镇找“茬”,认为土地换证、土地流转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所以,少数干部对工作应付应付了事 ,不知如何争取上层领导和农民的支持,工作中处于被动局面。

2.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负责对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进行管理,监督管理农民负担以及审计农村财务等执法功能。这些工作内容繁琐,政策性和专业性强,但是由于缺乏相应健全的配套法律法规,农业经济管理部门不能有效的实现对农民负担监管,无法合理解决土地合同纠纷,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3.干部队伍不稳定

乡镇农经站干部经常调换随意,而人员调换后的空岗往往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导致很多农经站共组无法安心工作,很多经济管理工作无法正常的发展。

4.村级办公经费不够充足

农村中很大部分村庄处于负债运转的状态,有的村不能给干部及时发放工资,影响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的村甚至借款办公,陷入了恶性循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没有任何行政事业性收费,完全靠财政供养。由于乡镇村庄的财力有限,导致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运转艰难,有些工作甚至无法开展。

三、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对策

1.充分认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直接关系整个社会大局的稳定,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就要求各级部门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并抓好相关的经济管理。 切实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政策,在依法、自愿和有偿原则指导下,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引导和管理,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对于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一定要加强监督管理,稳定农民情绪,防范农村经济出现混乱。要明确审计监督工作是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职责性。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农村经济管理的应有职能。

2.加强农经管理队伍和机构建设

各地要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农经工作体系,配齐乡镇站所工作人员,确保每个乡镇都有专人承担农经管理工作;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能及时专业的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打造一支业务水平高、专业素质和政治素质过硬的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保持农业管理工作队伍的稳定。各个乡镇的农业经济管理队伍要合理定编定岗定员,保持队伍的稳定性。同时还要将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而各级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机构和部门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行政管理、监督以及执法职能,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更为 有利的条件。

3.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只有带领农民致富,农民才会信任农村经济管理机构和部门。各地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应根据农村当地的具体情况,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调整农业结构和模式。在确保基本农田耕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的基础上,鼓励农民种植多种有效经济作物,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加工,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从而增加农民的信心,促进社会和谐和进步。

4.增加投入,保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经费

虽然近些年来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投入,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经费还是偏紧。一方面是低标准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土地流转的财政扶持,一方面是村级办公经费的短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要保持正常的运作异常艰难。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关系到事关农村经济运行的安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应保证农民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充足经费预算。

5.化解村级债务,确保充足的村级办公经费

要化解村级债务,首先要求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和财力补助。在农村义务教育、大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农村社会公共事业方面,建议国家能实施一些政策来化解村级债务。此外,对于现有的债务,可以通过精简机构、资产盘活、纠错减债等方式来化解和减少。与此同时,还要防止新债的产生。这就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的财政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村集体借款审批制度,坚决杜绝各种超越经济承受能力的公益事业或举债工程。

参考文献:

[1]赵宇.浅谈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J].价值工程,2011(03).

[2]韦敏.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J].云南农业,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