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防治心脏疾病的方法

防治心脏疾病的方法

防治心脏疾病的方法

防治心脏疾病的方法范文第1篇

5类诱因,最易“伤肾”

1.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

2.自身免疫性疾病。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无法区分自身的组织或外来的“侵略者”,不分敌我地攻击自己的肾脏,从而导致肾脏损伤。

3.不当用药。部分止痛药、抗生素、中草药和重金属可能会影响肾功能。值得注意的是,随意服用药物成分、药理作用不明的偏方及滥用止痛药物,可能造成肾脏严重损害。老年人器官老化不可避免,药物的毒性作用可能更为显著。

4.尿路阻塞。泌尿道结石、狭窄,以及膀胱尿液潴留,都可能影响肾功能。老年人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等疾病较常见,可能造成慢性尿路阻塞,患者往往仅注意疼痛症状的有无和尿量的多少,忽视了肾功能的损害。

5.遗传性的肾病。多囊肾等少数肾脏病变是遗传性疾病,容易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保护肾脏,定期“肾检”,

肾脏相当“沉默”,在受损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要了解肾脏的健康状况,水肿、尿泡沫增多、腰酸、乏力、尿色改变等症状并非人人都有。通常,我们需要做几个简单的检查来帮助判断。首先是查尿液,尿液是肾脏损伤最敏感、最重要的“窗口”,尿常规是最简单的检查方法;其次是查血液,肾功能异常虽然要到疾病中后期才开始出现,但仍是一个关键指标;第三是测血压,高血压和肾脏病是一对“难兄难弟”,高血压可能引起肾脏病,肾脏病也可以导致高血压;第四是查超声,肾脏大小及内部构造的变化是非常有意义的提示。这些检查项目简便易行,能够帮助我们初步判断肾脏的健康状况。若有异常,则提示肾脏存在患病可能,需要进行更为细致的检查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肾脏疾病进一步恶化。

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肾脏病的预防和治疗也极为重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每天适当饮水,饮食清淡、少盐,戒烟,避免酗酒,适当锻炼,维持合适体重,积极防治各种感染,保持乐观的心情和生活态度,避免滥用药物,预防感冒等。

发现肾病迹象,及早治疗

老年人若在体检中发现血肌酐明显升高,需积极检查和治疗。若仅发现肾功能略减退,血肌酐轻度升高,则无需过分紧张,可通过更加细致的检查,帮助明确肾脏病变的原因。如果是慢性疾病引起的肾功能减退,以控制慢性疾病为主;若排除了其他原因,则可能是年龄增长引起的正常生理表现,无需特殊处理,每3个月做一次肾脏检查即可。

肾脏病是可防可治的。一旦确诊为肾脏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积极、科学的治疗方法。如果确诊为尿毒症,老年人与中青年人在治疗方法上存在差异,老年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以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为主,一般不进行肾移植。由于老年尿毒症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心功能不全、行动不便、自理能力下降等情况,需根据心功能情况、自我护理能力、行动能力、血管条件等,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案。

防治心脏疾病的方法范文第2篇

作者简介:鲁玲(1959.12-),女,大专,职称: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管理。

【摘要】目的:了解某大学高知人群肾脏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对武汉某大学高级知识分子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肾脏疾病指标及患病比例为38.24%,以尿酸升高所占比例为高,占18.14%。结论:为预防和控制肾脏疾病,要加强大学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预防保健措施。

【关键词】肾脏疾病;调查分析

现有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一个威胁全世界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中国目前尚无详实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初步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约为8%~9%。肾脏疾病多具有隐匿性的特征,即使大部分肾小球因病不能正常工作,临床上也可能不会有明显的异常,这就导致很多肾脏病不易早期发现。为了解高校高级知识分子的身体健康, 于2009年对某大学的204名高知进行了健康检查,着重对肾脏疾病的患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肾脏疾病在特定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予以分析,以利于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随机抽取某大学204名高知健康体检者,抽样方法为整群抽样,其中男178人,女26人;年龄39-95岁,均为自愿参加健康检查者。

1.2 方法:检测项目包括血、尿、大便常规,血压、体重、血糖血脂、尿酸、肝肾功能,超声双肾、膀胱、输尿管、前列腺。

1.3 诊断标准:血尿酸≥420μmol/L为增高;血尿素氮BUN>7.mmol/L,肌酐Cr>133μmol/L为异常。中段尿离心后沉渣镜检,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为血尿,白细胞>5个/高倍视野为白细胞尿[1]。B超以周永昌、郭万学编著的《超声医学第3版》中各种疾病诊断标准为准[2],检查结果结合临床和病史进行对照分析,有疑问者进行复查。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高知健康体检者主要以男性为主,占87.25%,各年龄组人数差别较大,31~50岁组占31.86%,51~70岁组占36.76%,71~90岁组占30.39%,90岁以上仅2人,具体结果见表1。

2.2 肾脏疾病检出情况:204例体检者中,78例检出肾脏疾病和/或指标异常,肾脏疾病指标及患病比例为38.24%,其中以尿酸升高所占比例为高,共38人(占18.14%),具体异常指标及患病情况见表2。

3 讨论

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已给国家及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慢性肾病不仅不易察觉,病人的心血管病变发生率要比正常人群高数十倍,还可以引起贫血、骨骼病变、营养不良、下降等。由于肾脏的代偿功能极其强大,即使肾脏功能已经损失50%以上的肾病患者仍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再加上肾脏病病人由于对肾脏病防治知识缺乏,等到首次到医院就诊时往往发现病情已经到了末期。如果慢性肾病早期不留意防治,就会进行性发展,最终构成尿毒症。此外,肾病的病种在悄悄发生改变。因其他器官疾病引发的肾脏疾病,如高血压并发肾病、糖尿病并发肾病等的起病率呈上升趋势。

从表2的体检结果可以看出,肾脏疾病在该大学高级知识分子这一群体中,指标异常率较高,达到38.24%,因此对这以群体加强肾脏病的预防保健措施刻不容缓。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的专家们提议,我国防治慢性肾脏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针对我国目前缺乏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数据的现状,肾脏病学分会将在全国开展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从社会、个体的角度探讨肾脏病发病机制和防治手段,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基础数据;②早期预防:对可能引起慢性肾脏病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和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脂血症、滥用药物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干预;③及时治疗:对已有轻、中度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及时治疗,延缓或逆转慢性肾脏病的进展,防止尿毒症及其心血管并发症发生。上述措施中,早期预防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在全体居民中通过健康检查或疾病普查,早期发现可能引起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常见疾病,并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是降低其发生率、改善其预后的基本途径。

根据本次对该高校高级知识分子身体健康体检情况,提出肾脏疾病的保健处方:定期做尿常规、肾功能、尿酸测定,做肾脏、膀胱、输尿管B超或CT检查;减少脂肪、酒的摄入量,少吃动物内脏、海鲜,多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勤排尿;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运动特别是做有氧运动。定期测体重、血压,以便及时发现水肿和血压增高。正确合理的饮食:肾脏病患者的饮食因疾病不同而异,应遵从医师及营养师的指导。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避免劳累和过度的精神紧张。避免感染:细菌、病毒的感染会使肾脏病加重,应尽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等,一旦发生,速就诊,不可疏忽大意。定期检查尿及肾功能是非常必要的,医师依此可评估病人的肾功能是否稳定或继续恶化,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并进一步治疗。高校高级知识分子肾脏疾病健康状况的严峻性向我们表明了健康体检的重要性,该群体应坚持每年体检1次,及时了解健康状况,做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防治心脏疾病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医学;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不治已病治未病”这句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再由《难经》里说:“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脾气,无令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未病是指无病状态,病而未发,病而未传多层涵义。关于“未病”其内涵及外延十分丰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下面就分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以及调节健康状态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 未病先防

1.1 健脾 治未病首先是未病先防,其具体措施是健脾。脾主四肢,统五脏,即脾胃为后天之本,又为诸病之源,也是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均信赖脾胃,脾健则四脏皆健,脾衰则四脏亦衰。也就是说脾统四脏,脾有病,必涉及四脏有病,亦必须养脾,故脾气充,四脏均旺盛,脾气绝,四脏必病,凡治四脏之疾者,必养脾胃。总结脾与四脏其关系,突出了治脾胃的主要意义,换言之,脾是健康之本。

1.2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化化之源。脾性至阴,五行属土,系水谷之海,化生气血,而人的生活动力以脾胃化生的气血为物质基础。脾运化水谷,胃纳之水谷,吸收精微上输于肺而化为营卫之气,《素问・痹论》曰:“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而宗气的生成亦离不开脾胃,《灵枢・邪客》云:“五谷入于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损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脾胃资生之气,而血液由营气和津液合和而成,由脾上输于心肺灌注脉中,化赤而充养,而营气和津液均源于水谷精微,故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正如五介宾所说:“血者,水谷之精气也,源源而来,而实生于脾。”

2 既病防变

2.1 脾弱则易发病 有终必有始,有始必有终。空间中寓时间,时间中亦寓有空间,时间与空间是辩证统一的。与时空相比中医学更重视时间,亦即动态性,过程性,此乃“上守神”之意。时间是通过气化来实现的,气化的形式,即升降出入表现为空间概念。“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亚疾病能否发生转归,正气的强弱是关键,决定正气不足产生疾病的重要条件,而正气也源于脾之生化的水谷精微,亦即李东垣所论的胃气元气。胃气和元气的盛衰,又与脾之功能强弱有内在联系,脾旺则正气充盛,脾弱则正气不足,因此,“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从空间上看,亚疾病具体发生于哪个脏腑,也与脏腑本身的正气强弱有关。脾胃为后天之本,充养全身,脏腑局部正气亏,亦与脾藏有着密切的联系,疾病发生以后,从时间上讲,其发展变化也是以正气强弱为依据的,正气强,则亚疾病向着健康方向发展,正气弱,则为功能性的疾病向着器质性疾病方向发展。因此,脾的功能失常是诸多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源和始终。

2.2 阴阳平衡自和 阴阳平衡自和是治未病中的一个法宝,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动力和趋势。对于生命体来说,阴阳自和是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的功能。阴阳自和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著作中,最早见于东汉王充的《论衡》,在中医学著作中最早见于东汉张机《伤寒杂病论》。“阴阳自和”的思想由来已久,这种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用以类比人体内的阴阳双方认为人体阴阳之气的运行也致协调有序,方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3 “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

3.1 “治未病”即是调节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非健康非疾病的状态,是由健康自疾病转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期,在这期间没有明显的疾病,但出现精神活动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个状态不能及时纠正,则容易引起各类疾病。中医学认为,亚健康状态属于“未病”范畴。中医治未病方式各种各样,常用针灸、穴位敷贴、食疗、保健,选择于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因人而易,因疾而易,选择应用。

3.2 调理情志即维持心理健康 中医学在问诊中,医生通过患者自诉,再与医生交谈,对患者提出问题的解答,对患者交待医嘱时要患者对饮食、起居、环境,保持适应为变。为患者解决疾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中医学主张对患者“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先必治神”的重要性。医心为先,治神为本。此外,中医学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五志”,常用来指导调节情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即根据《黄帝内经》“悲胜怒,喜胜悲,恐胜喜,思胜恐,怒胜思”创造性地运用以情胜情的心理制约和调理方法。

防治心脏疾病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疾病 心脏病 诊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014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子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215例,合并心脏病26例,占同期妊高征的12%。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30.5岁。初产妇18例,经产妇8例。孕周小于32周6例,32~36周12例,大于37周8例。

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的诊断标准:既往无慢性高血压和心脏病史,本次妊娠并发子痫前期或者孕中期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体检心脏叩诊有不同程度心脏扩大,在安静时心率均大于110次/分,有奔马律,心尖部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提示低电压、T波低平或倒置、ST段抬高,或者仅表现为心动过速,妊娠晚期、分娩期或产后数日内出现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心慌、气短者7例,8例出现干咳,常以夜间明显,5例早期表现为活动后心悸,夜间胸闷不能平卧。本组16例发病急剧,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表现,呼吸困难、气促、端坐呼吸、咯粉红色泡沫痰。体检心脏叩诊14例有不同程度心脏扩大,26例在安静时心率均大于110次/分,10例出现奔马律,20例心尖部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15例心电图表现为低电压、T波低平或倒置、ST段抬高,9例心电图仅表现为心动过速。22例X线检查见心影扩大。

结 果

治疗经过:在治疗子痫前期的基础上,用酚妥拉明20mg加入5%的葡萄糖250ml中静滴,并根据血压调整滴注速度。速尿20mg静脉推注,4~6小时重复应用。强心剂用西地兰0.4mg加入25%的葡萄糖20ml中缓慢静脉推注,4~6小时后重复给药0.2~0.4mg,24小时不超过1.2mg。低流量氧气吸入,取半坐卧位。分娩方式:经控制心衰后24小时或以上,及时终止妊娠,26例中剖宫产分娩21例,占80.77%,阴道自然分娩5例,阴道手术助产3例。

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对母亲的影响: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26例中,产妇死亡1例,占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的3.8%,发生产后出血2例。

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对新生儿的影响:新生儿26例发生早产9例,占34.6%;胎儿宫内生长迟缓4例,占15.38%;胎儿窘迫13例,占50%;新生儿窒息10例,占38.46%。围生儿死亡3例,围生儿病死率11.53%。

讨 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是在子痫前期的基础上发生的以心肌损害为特征的心力衰竭症候群,严重威胁着母婴安全与健康。

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对母亲及围生儿的影响:5年间我站产妇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死亡1例,占妊娠高血压疾病死亡的首位。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婴儿的影响很大,如果出现并发症则影响更大。本文26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对围生儿的主要损害有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围生儿死亡。子痫前期时的胎盘血管痉挛,胎盘床存在着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管腔狭窄,影响母体血流对胎儿的供血,影响胎盘功能,致使胎儿缺氧和生长迟缓。这主要是因为胎盘能量的能力减弱,而影响胎儿发育。因此,妊娠高血压疾病在孕期保健过程中,不仅要做到防止胎儿发育不良和早产,同时又要防止胎儿窘迫或胎死宫内,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病死率。

防治心脏疾病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护理学; 心血管疾病; 防治

[中图分类号] R714.25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199-01

1 护理学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影响

哈佛大学教授Engene Braunwald的研究表明:预防心脏病学(即心脏病危险因素学说的建立及相应干预对策)的发展使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在近几十年来下降了70%,这其中也与护理学有着重要的关联性。2005年美国心脏病学年会已经将预防心脏病学概括为过去50年来心血管病学领域的重要成就之一[1]。根据目前的调查研究,病人和家属能够接受到的指导大多是以口头理论的形式,然而来自护士、医生的指导较少。除此以外,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医疗模式主要是重治轻防,防治普及程度较低。以上这些状况,会阻碍预防心脏病学的实施及心血管病学的防治工作的发展。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和肥胖、吸烟以及运动量少。积极干预这些危险因素能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此外,能为护理工作者参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提供明确的方向。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学习中,从社区诊疗中心到大型医疗单位,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所谓的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主要包括健康饮食、合理运动、理想标准的体重和健康的心态,尽量在医生的配合下共同干预病人的危险因素,积极合理地控制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

2 护理学与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

第16届国际心脏病学大会强调心血管病二级预防“ABCDE防线”概括了预防心脏病学的主要相关内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调查统计和临床试验已经证明:二级预防的有效实施能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护理学在心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中有以下主要作用。

2.1 开展健康教育

根据心血管病的专科特点及病人的需求,应该给予患者具有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指导教育,使用病人容易理解的语言,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指导,主要内容有入院指导、介入治疗术前和术后注意事项指导、特殊专科治疗检查的指导、各类相关疾病知识讲解、基本卫生医疗常识指导、出院康复指导[2]。不仅如此,更要重视病人心理方面的健康护理,做好思想工作,从而能够达到较好的护理疗效。一直以来健康教育就被认为是护理人员的职责之一。在上个世纪Herderson就已经提出护士应该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正确认识进而促进患者健康恢复。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作,它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及系统性。但是,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并不能得到充分的认识,主要原因有:(1)护理人员不能积极与病人及家属沟通, 对自己的角色认识不足。(2)护理人员力量不足,护士工作任务过重,缺乏足够的时间。(3)管理人员认识不到位,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护理学在心脏病预防中应该发挥积极有效地作用,以上这些不足阻滞了护理对心血管疾病的有益作用。鉴于以上观点,护理人员应该认清自身的不足,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积极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作用。

2.2采用适当的工作方式

病人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行为是直接影响病人医从性与配合护理的重要因素,患者要求保证基本的需求,他们更加需要人性化的综合服务[3];病人因病住院,心理有不同程度的压抑感,这就更要求我们医护人员给予病人积极地关怀和鼓励,使病人具有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4]。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病人从开始人院、接受专科护理治疗,直至病人出院整个过程的生理及心理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病人的需求,能够有目的、有计划的给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关怀照顾、更系统的整体护理。方法得当在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护理过程中是非常重要和必需的。必须积极发挥护理地团队精神,合理的加强沟通和联系。临床上必须重视心理精神护理治疗,在客观了解患者病态心理活动的前提下,密切关注病人的各种反应,时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护理人员应该以耐心、和蔼可亲的热忱态度对待病人,并取得患者的信赖;更要切身关心体贴病人的痛苦,帮助病人消除各种忧虑,从而增强病人与疾病作战勇气及信心,积极鼓励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平衡,能早日康复出院。

2.3 确定合适的内容与任务

在宣传上,其内容主要侧重于诊断指标、心血管疾病的有关分类、治疗方法的意义、防治工作的意义、病人服药依从等一些方面。应该积极合理的指导患者对预防及检测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只有反复的强化健康知识教育和指导,才能提高高危人群对心血管疾病的重视程度。护理工作者首要任务就是使心血管疾病患者本人认识疾病本身的危害性,进而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治疗及护士护理,使病人自身服药依从性得到提高,积极帮助病人建立健康向上的信念及信心,进而提高心血管病的治疗率及控制率,使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成功率得到提高。

3 结论

综上所述,护理学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具有重要的积极重要的作用。然而,心血管疾病预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相信经过我们的团队的积极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护理学在人类战胜心血管疾病方面会取得卓越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杨晓媛,李洁.心血管病防治新概念与护理学面临的挑战[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4(1):11.

[2] 李春艳,张晶,张晓春.心内科的整体护理管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2,2(12):1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