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堂教学能力提升

课堂教学能力提升

课堂教学能力提升

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范文第1篇

堂教学尤其是课堂提问这一环节方面表现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提高他们更好把握课堂的能力?本文结合平时的一些观察和思考对

此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 青年教师 课堂提问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市高中阶段的教育得到的不断发展,青年教师的成长较快,但在具体的教学工作过程中的有些方面仍显不足,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还是暴露出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不假思索,简单提问

听了不少课,在有些青年教师的公开课上总能常听到教师用诸如“是不是”、“对不对”、“行不行”等语句来提问学生,由于这些问题所牵涉到的知识很简单,难度较低,所以学生都能响亮并且齐声正确回答,从提问的这些问题本身来看,教师仅着眼于知识的表面,没能对知识的内涵进行挖掘,更没有去应用和拓展,所以无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若长此以往,反而会造成学生轻浮的学习态度和懒汉思想,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二)提问不看对象

在一些借班上课的公开课中,经常能见到某些教师指定班级序号所对应的那位学生回答问题。这里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有可能会造成无法回答该问题的学生的难堪局面,甚至会影响到他的整节课或者这一天的学习情绪和状态。其二,失去给其他能回答该问题的学生的表现机会,因此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之所以会产生这种问题,其根源是在于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不充分、不合理。

(三)急于求成,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些教师由于考虑到教学进程及课堂容量等其它因素,在上课过程中往往会违背提问应由易及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原则,不循序而进,急于求成,向学生提出一些不合理或者说难以回答的问题,这就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这种提问有可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可能由于学生对问题的乱答一气,造成课堂教学秩序的混乱与失控,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满堂问

在我所听过的青年教师的课中,提问学生最多的有近60次,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很多时间,而且这么多的提问根本无助于体现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种满堂问实际上就是教学中的“满堂灌”的变种,其本质是把教师的“讲”换成“问”,它既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无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更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青年教师都能认识到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但往往会在课堂教学中不由自主地出现上述四种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去教师的自身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青年教师对教材不熟悉,也没有作深入的钻研;其次是青年教师往往对学生的学情了解不够全面,再次是对如何把握课堂提问经验不足。

教学过程中,课堂是主阵地,而提问又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课堂提问可以使教学活动从形式延伸至思维,是沟通师生信息的桥梁与纽带,真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的教学理论都认为,课堂教学提问应掌握以下原则:

二、课堂提问的原则

(一)以问引新,激发兴趣

教学本身就是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重要源泉,教师在每一节课中提出新颖并富于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以问设疑,发展思维

设疑,就是设置疑难,使学生处于心愤口悱的状态,然后又通过从生疑到探疑再到释疑的心理活动,使学生在思维的矛盾和运动中自然而又合理地探求新知,发展他们的智能。

(三)以问启迪,培养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适当的提问,启发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问铺路,调节难度

对于教学上的难点,教师应该设法建立“台阶”,帮助学生“拾阶而上”,有助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五)以问引申,融会贯通

改变问题的形式或本质,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进知识的联系与类比,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

要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除了遵循上述几条原则外,还应具备以下一些基本要求:

三、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一)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

每一次提问后,教师都应留有足够的时间以利于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另外,教师也可结合教学进程,合理设置提问,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对学生的回答应做好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回答都应给予适当的评价,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又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提问要把握时机,选准突破口

当学生正处于发愤求知,但尚未知,即思维正处于困惑之际,教师及时质疑发问,可牵一发而动全局,事半而功倍。

如在讲授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物质的概念时,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能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不能等价于客观存在时,学生觉得很难理解。我提出疑问,我刚才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们脑中产生的思维对我来说是客观存在的,那当你们百年之后,消失于地球.,它还实实在在的存在吗,学生顿悟。

(四)提问要注意难易适中,并讲究实效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根据其学习程度提问相应难度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反馈真实的信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成功意识。

(五)提问要富于启发性和发散性,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首先,所提的问题应力求简洁明确,切忌笼统和模糊。其次,要适当地进行发散和开放提问,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六)提问的语言组织、措辞要得当

赵本山的小品之所以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这跟他的表演时的语言精练、适当的语速和语气、恰当的表情与动作等均有很大的关系。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一场演出,首先,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因此他是总导演。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时刻要轮流扮演主角与配角,只有在师生双方的互相配合下,才能共同演出一场精彩的大戏。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的艺术,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精心设计、反复比较、筛选提炼最佳的提问方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质,这也是符合当前所进行的新课改的精神和原则。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时间;空间;氛围;语用能力

语用能力就是指人们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学生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是获取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记忆和积累知识。为了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更灵活、更生动、更纯正地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应从“添”时、“地”利、“人和”三方面不断完善课堂教学。

1 “添”时,提供足够的语用时间,让学生彻底地说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有“语用”环节,包括上课伊始的Free talk、课堂中段的Practice in groups/pairs和课堂尾声的Consolidation、Make a dialogue等。但教师一般只关注“语用”形式的存在与否,而忽视了对语用内容的进一步要求。因而要想在有限的40分钟内“鱼与熊掌兼得”的话,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语用时间,让学生彻底地说。

例如,在操练巩固闽教版第二册小学英语Unit 3 Food Lesson 6 一课中的句型“What do you like? Do you like…? I like…. I don’t….”时,我利用多媒体呈现动物野餐情景,学生扮演动物,四人或多人小组自编对话。如S1: Hello, what’s your name? S2: Hi! My name is Cat. How are you? S1: Fine, thank you. Welcome to my picnic. S2: Thank you. S1: What do you like? S2: I like cakes. S1: Do you like some apples? S2: No, thank you. I like bananas. S1: OK. Here you are. S2: Thank you. S1: You’re welcome. 这活动不仅要求学生使用本课所学语言自编对话,还要求学生运用以前所学的语言,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学生对这个活动非常感兴趣。学生练习了五分钟后,我看下时间快下课了,对学生说了一句“Time is limited. You can practice it after class.” 话从我口中说出的同时,我明显看到了学生充满失望的表情,学生被类似枷锁的东西束缚了。

有限的时间扼制了学生“语用”的欲望;有限的时间将学生搁在了进退两难的海滩上;有限的时间更禁锢了学生创新和质疑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前面的某些环节中“挤”点时间出来,或者在下一节课上再补给学生一些语用的时间,让学生彻底地说,这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用能力,更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 “地”利,提供良好的语用空间,让学生快乐地说

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形成,从量变到质变,是一个逐日显现的过程,是大量实践演练的结果。这个过程如果仅仅依靠教师课堂的给予是不够的,还应该尽量让学生在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地理环境”中进行不断的交际和实践。只有双向结合,才能让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最有效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语言交流时,一般都是围绕教师所提供的文本而展开,或是随意的或是被动的。就“快乐地说”而言,学生根本没有主动权。为此,教师在选择对话材料时,就应该奔着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向而去。要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参与到选材中,采用多样化的交际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语用空间,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例如,在操练闽教版第四册小学英语Unit 5 Toys Lesson 9 一课中的句型“How much is it? It’s…yuan.”时,为避免文本的枯燥单一,在对话前,我和学生就相互合作,对原有内容进行了扩充,形成一个全新的能勾起学生语言交流欲望的对话:(A和B为买玩具的人,C为卖玩具的人)A: Hello. B. Good morning. B: Hello. A. Good morning. A: Tomorrow is Lin Bin’s birthday. I want to buy a present for him. B: Me too. Look, there is a toy shop over there. A: Great! Let’s go and buy. (A和B来到教室一角设置的玩具店里) C: Can I help you? A: Yes. I need a present for my friend. C: What about a toy ship? B: That’s nice. How much is it? C: Forty-eight yuan. Do you want one? A: Yes, please. B: Here you are. C: Thank you. A&B: Bye! C: Bye! 经过一番努力,原本只有一问一答的对话演变成了一段完整的、极富操作性的、充满生活味道的交际用语,学生带着轻松、快乐、完全融入的心境去进行语言运用的。虽然所编的对话只是以前学过的一些旧知识的整合,但它让学生在语用的时候有了一种“乐意”的心态。这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3 “人和”,提供和谐的语用氛围,让学生投入地说

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学习语言并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没有情境,就不能进行语言实践,就不能形成语言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将交际语言的内容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能过直观形象的思维和认知,通过深厚的情绪氛围,在一个和谐的语用环境中学会去表达,让学生投入地说,从而促成在语言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如在教学闽教版第一册小学英语Unit 1 Hello Lesson 1 Part 1 Learn to say 中教授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打招呼和介绍自己时,我先向学生自我介绍:Hello, I’m Miss Zeng. 然后利用多媒体动画生动呈现了Wang Tao、Chen Ling等的自我介绍:Hi, I’m Wang Tao. Hello, I’m Chen Ling.等。(在学习之前学生们已经初步认识了本书中的小朋友)学生们纷纷模仿,迫不及待地用英语向其他人介绍自己。这样真实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学生理解语言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又如:在教学闽教版第四册小学英语Unit 8 Christmas Lesson 15 的教学过程中,我不仅通过精美的课件来创设真实的环境,还在教室里放上一棵挂有礼物的圣诞树加以烘染。在这样一种真实而和谐的语用氛围里,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使用英语,不但能掌握语言,而且能体会到英语的交际功能。这样在遇到实际情景时,就可用英语直接交流,从而达到实际运用的目的。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厚积方能薄发。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时间、空间和氛围里时时处处为学生考虑,引导他们运用英语。渐渐地,学生会把运用英语当作一种语言习惯。通过不断的重复和渗透,他们的英语语用能力一定会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 《小学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范文第3篇

一、求异创新,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

美国心理学家佩特说过:“创造潜力常常是用异乎寻常的方式显露出来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倡学生敢于求异、敢于争论,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师对能发表不同见解的学生,就算其说法是错误的,也要对其勇于创新的意识给予肯定。如一道应用题:“一位旅客从甲城坐火车到乙城,火车行了全程的一半时,旅客睡觉了。他醒来时,发现剩下的路程是他睡着前火车所行路程的。想一想,剩下的路程是全程的几分之几?”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用线段图表示自己的思路,他们画了很多线段图来说明自己的意见。首先,有几位学生讲了自己的见解:“旅客醒来时,发现剩下的路程是睡觉前的,因为火车行了全程的一半时,旅客睡觉了,所以剩下的路程是全程的。”教师提出:“请继续思考,还有没有不同的解法?”不久,就有学生提出了以下两种解法:(1)火车行了全程的一半时,旅客睡着了,他醒来时发现剩下的路程是他睡前火车所行路程的,所以求睡前所行路程的的是多少,列式为×=,因此剩下的路程是全程的。(2)把旅客睡前所行路程的一半看作“1”,睡后所行路程也看作“1”,把每个单位“1”平均分成2份,这就占全程的。一道应用题的三种解法,在培养学生灵活解答的同时,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导放结合,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也就是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引路人,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是谓“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教师必须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观察,抛开单一的满堂灌模式,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发现、自己的见解,是谓“放”。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演示,把一个圆剪开,分成若干个近似等腰三角形,把这些近似的三角形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教师再通过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成的近似等腰三角形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然后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仿照演示进行具体操作,比较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思考长方形与圆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还可以放手让学生操作、探究,剪、拼成其他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出圆的面积。剪拼的手法不一样,构成的图形也不一样,但都能证明结果是一样的。学生在动手操作时,自主交流,有共同的发现和认识,气氛热烈,思维活跃,自主思维得到充分激发。这样教学使得学生对圆的面积的感知从感性认识迅速上升到理性认识,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鼓励质疑,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会有方向和动力。通常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是教师给出的,一般都采用一问一答或齐答的定向思维。当然,这也并非不可。但是如果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效果将更好。例如,学习“厘米、米的认识”一课,出示课题后,教师可以问学生:“看了题目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呢?”可能有学生会提出“什么是厘米、米”“厘米和米有什么关系”“厘米和米有什么用处”等与厘米和米有关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又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中的小数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分小组回忆、讨论、交流,然后比赛谁提的问题多,解答的问题多。学生可能会提出: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进率又是什么?小数的性质是什么?学习小数的性质有什么用?由4个0.5和5个0.01组成的是什么数……学生一一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质疑、解疑,使学生在共同探讨、交流中复习了“小数”这个内容。我国一位著名科学家说过:“什么叫名师?并不是手把手教就是名师,而是善于启发诱导,让你敢问、乐问和善问并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提升;学习能力

一、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提升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

学习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着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总结了一个关于成功的公式:成功=刻苦学习+正确方法+少说废话。少说废话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能否刻苦学习也并不会产生一个良好的区分度,所以,是否具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一个高素质、高能力学生必要的条件。

方法是我们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伐木工人用斧头一个上午只能砍一棵大树,但用电锯的话,砍一棵大树或许仅仅需要十分钟,所以说,正确的方法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好比一个明眼人却被黑幕蒙蔽了双眼,身边一片黑暗,摸索着前行,往往却事倍功半,作为教师我们要向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课堂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经验教训传授给她们,让他们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譬如,在地理的学习上,要重抓图表,了解记忆。(1)与图表(地图、统计表、表)相结合,做到有图有知识,有线索有图,做到系统记忆,连锁记忆,把每一个小知识点通过图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一个小点便可发散开表,更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2)抓住重难点,分清主次,地理的一些知识是可以理解记忆的,掌控大致的意思即可,不要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记忆这些知识上,然而涉及常识性问题时,便一定要死记硬背,不能出半点差错。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处事方式跟世界观都不一样,所以说,学习方法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并不是说你的方法就一定好,我的方法就一定不好,我们要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寻找一种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要记住,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提升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中心,产生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可以说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

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便成为我们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首先,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相信每个教师都深知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们要从生活与学习两方面积极与学生交流,拉近我们之间的关系,真正地成为他们的朋友,当一个学生对某一位老师产生了好感,慢慢的他也会喜欢那位老师所带的学科;其次,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许多中学生的眼中地理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实则不然,地理其实是一门有趣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课堂,用风趣的语言,多种多样的课堂练习等改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感受到地理的魅力;最后,让地理走出课堂,让地理走进生活。新课标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让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走进生活是新课标改革的必然结果,让地理走进生活,有利于体现地理知识的价值,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学习能力的重中之重

英国诗人德莱敦曾经说过:“首先我们养成习惯,随后习惯养成了我们。”可见习惯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所谓教育,在我看来便是养成习惯,作为中学教师,中学生的习惯养成并未成形,我们应教书育人双管齐下,更注重帮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没有良好的习惯便难以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没有丰富的知识做基础,又何以提及学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学习能力的重中之重。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些现象:很少有学生能自觉地利用地理课堂上所学,把自己所看到的不同地理事物或现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对比、联想、分析、综合,也很少有学生能自觉地利用地图等地理语言表达描述这些地理知识,这便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表现。在教学中,我们要切合实际,培养学生观察地理内容、学习地理方法、思考地理评价、提高地理实践等地理学习习惯。另外,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一些其他学习习惯。诸如,按计划学习的习惯;专时专用、讲究效益的习惯;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习惯;合理把握学习过程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不单单适用于地理学科,更适用于其他学科,这不光有利于提升学习能力,更对日后步入社会,适应社会也具有积极作用。

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范文第5篇

一、八年级各班、各学科现有情况分析

(一)各班不同层次学生横向对比分析

班级

人数

8.1

8.2

8.3

8.4

8.5

8.6

8.7

合计

优等生

5

5

4

4

5

4

4

31

中等生

25

28

26

24

23

20

24

170

学困生

14

14

16

18

18

20

17

117

简要学情

分析

虽然有尖子生,中等生及中等偏下学生是全学年学生的主力军,学困生比例占全学年比例在35%以上(在校生318人)。因此当前要下大力气培养尖子生,树立榜样作用。重视中游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仅教会他们知识,更要提高他们的能力。带动下游学生,减少学困生。

(二)各学科不同年龄段教师横向对比分析

学科

人数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合计

老年教师(48岁以上)

1

1

中年教师(41-48岁)

4

4

3

1

1

13

青年教师(40岁以下)

1

3

2

6

简要师情分析

学年工具学科人数共20人。其中,中年教师占比较高,占65%。市骨干3人,区骨干6人。中年教师教学积极性不足,青年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

二、八年级质量提升需要解决的核心、重点问题

(一)“学情”方面

1.尖子生不足;

2.中等生优势不大;

3.学困生偏多;

(二)“师情”方面

1.中年教师的潜能有待激发;

2.青年教师的优势劣势并存;

三、针对存在的待解决的核心重点问题的基本解决对策

(一)针对“学情”可采取的对策

1.拔高尖子生

(1)培养尖子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尖子生具有较高的自觉性、优秀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而不是被老师牵着走。况且尖子生领悟能力、接受能力都很强,是完全有能力领会老师的方法,同时他们自己会尝试着去寻找一些新的方法,久而久之,他们的自学能力也就逐渐提高了。

(2)对待尖子生要“特殊化”

课堂上设计特殊的学习任务。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尖子生往往会“吃不饱”,为此,我们不妨给他们设计一项特殊的学习任务,让他们感到在课堂上还有好多知识点需要挖掘。可以在课后布置特殊的作业。以英语学科为例,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四会单词,平时老师往往会让同学们抄写单词,可是对尖子生而言,单词的记忆快而简单,他们会觉得抄写是多余的,这时教师不妨让他们运用单词造句。我想这样的作业就具有了一定的挑战性,我们的尖子生也一定会有浓厚的兴趣,也有更大的空间来想象、创新。

(3)设立竞争机制,提高尖子生自主学习动力

尖子生都有争强好胜、不服输的心理。教师可以为每一个尖子生找一名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设置一些竞争的项目,如看谁的作业完成得好,看谁的作文写得好,看谁读的课外文章多,看谁在学习中提出的经典问题多等等,这里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个记录袋,记录袋的封皮上附评比项目,这样他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与其他尖子生的差距,从而督促自己,学习就会变得更主动、更积极。

2.关注中等生

其实我认为中等生和优等生及学困生的界限是模糊的。在他们身上,同样存在优等生的潜能,只是因各种原因造成他们在某个时期、某一条件下处于中等状态。为此,在实施教学时:

(1)我们应该弄清中等生的现状,对症下药

使每个学生在学习各项知识的同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并在这部分知识上可以思考些超出课本的范围的问题。

(2)确定中等生目标,突出方法教学

因思维能力较差,所以要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如,让他们做好预习,带着问题听课,学会独立思考等,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考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其思维能力。

(3)巩固提高,查缺补漏

大部分中等生在学习上很难进步的另一原因是他们课后极少对知识进行梳理、反馈,平时一知半解的问题不作进一步探究,以至每次的小测或考试经常栽在同一个坑里。所以教师要督促学生自觉作好反思总结,平时在作业设计上进行分层,让中等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完成。既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又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

3.照顾学困生

他们表现为缺乏自信、学习被动、态度不端正、方法欠妥、习惯较差,对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尽量遏制和减少学困生,帮助现有的学困生走出学习困难的阴影。

(1)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困生学习积极性

学困生在学习中往往有很多不良的习惯:先玩儿后做作业、不认真复习而盲目地写作业、边学边玩手机,以及文具、课本、练习册随处乱放,这样不但有损身心健康,而且会造成学习困难。要改变这一点,我们就要注意通过其学习活动的指导、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以此促进学习的进步。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应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消除畏学心理。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有的教师上课只是按自己备的教案一味地讲下去,直到讲完,至于学困生是否听懂,听懂多少,对学困生有什么用,学困生是怎么想的,有什么不同意见,教师根本不清楚,那么这些学困生就会对老师特别反感。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乐于奉献、信任学生;富有人格魅力;锤炼教学语言;做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帮助者,不做知识的灌输者;做学生的朋友;对于课堂违纪的学生,多一些幽默风趣,少一些说教;关注学困生,多给他们一点爱。

(3)持久耐心地辅导学困生

许多学困生是由于基础太差造成他们学不好的。比如,帮学困生制定一个英语第一轮中考复习计划,从初中最基础的语音、基本词汇、简单时态入手,利用课余时间帮他们逐步复习,采取集体辅导和线上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

(4)生活上多关心学困生

可以说,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家庭情况有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更应伸出温暖的手、去抚平他们创伤的心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他们往良性方向发展。

(二)针对“师情”可采取的对策

1.中年教师潜能如何激发

一般说来,中年教师是青年教师羡慕的对象,他们大多是学校领导眼里的骨干,是家长们比较信任的教师。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一些中年教师抱有“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思想,他们不再想着调动,不再考虑晋级和晋升,工作主要靠经验和惯性。我认为,要改变这部分中年教师不思进取的状况,除了这些教师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升各方面素质外,更需要完善各种管理制度,以激励他们发扬优势,发挥潜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强化对中年教师的专业引领

中年教师从来都不缺实践,他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所欠缺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新的教育理念相结合,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变和行动创新。为此,学校应该下大气力采取校外延伸、校内培训的办法,让中年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拓展专业发展的空间:一方面定期邀请教育教学专家,采取开讲座、论文评改、参与研讨、当面对话、网上交流、阅读资料等多种方式对中年教师进行指导,提升他们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派遣中年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加强中年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以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实践能力。给中年教师提任务,压担子。事实证明,有压力方能有动力,有任务方能彰显行动中的实力。学校领导在多关心、多支持中年教师的基础上,应根据学校实际对他们提出适当的任务和要求,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2)可以通过成立中年教师智囊团和导师团,激发中年教师的工作动力

智囊团主要对学校决策提供各种资料和建议,不定期组织活动;导师团则是周周都有活动,每位中年教师都要收一两位青年教师做徒弟,从备课、上课等多方面指导青年教师,学校每学期都要对导师团的工作进行考核,成绩优异者给予适当的奖励,让中年教师和青年教师在互助互学中共同进步。

(3)建立起中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

针对一些中年教师职称较高、缺乏前进动力的现实,学校可实行校内教师职务晋升制度,依据每个教师的工作实绩、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选拔出一批学校首席教师、教育名师、骨干教师等,实行动态管理。对首席教师、教育名师和骨干教师,除了精神激励外,还可按学期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促使中年教师再上一层楼,进一步提升中年教师的工作绩效和职业成就感,持续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从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的学校作为培养对象的教师的年龄,往往在三十五周岁以下,至于上公开课、培训、比赛、进修等活动,也一律将中老年教师拒之门外。其实我认为这个群体的教师还有十多年的工作时间,如果被过早的“搁置”是对教育人才和资源的浪费。

2.青年教师的优势劣势并存

优势:(1)青年教师思维活泼,有的本身就是一个大孩子,更容易让孩子们产生和“哥哥姐姐” 一起做游戏的愿望,跟孩子打成一片就成了轻而易举达到的目的。(2)有正确的教育思想,热爱自己从事的事业,对待教学工作有强烈。(3)能以发展的眼光要求自己,坚持继续教育。(4)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有广泛的兴趣、独立的人格、活泼开朗的个性。(5)谦虚、积极要求上进,能认真听取有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与建议。(6)能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