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在线课堂的优势

在线课堂的优势

在线课堂的优势

在线课堂的优势范文第1篇

“慕课”高校教师机遇挑战近几年,风靡全球的“慕课”(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兴起,在高等教育界掀起一阵狂澜,甚至有人预言,“慕课”的出现和发展,将给高等教育模式带来巨变。对此,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线工作者,高校教师要全面审视,正确面对,进而科学应对“慕课”带来的各种机遇与挑战。

一、“慕课”解读

“慕课”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将传统的高等教育活动从课堂教学转移至互联网平台,以便让更多的学习者借助此平台进行自由学习。与常规的学习活动不同,它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的限制,只要连接任何通讯手段,均可以实现在线虚拟课堂学校活动。简而言之,“慕课”就是借用现代科技实施教学的一种手段。

“慕课”作为网络远程教育与视频课程不断进化的最新产物,实现了课堂教学、学习过程、师生与生生的及时指导与互动、效果监测等各个教学环节的在线呈现,其教学资源优势得以显现。

第一,教学内容丰富优质,突破了传统教学内容的边界。

各大加入“慕课”联盟的国内外高校以团队分工合作的形式,打造优质的在线网络课程,使得知识可以被大众迅速和免费获得,其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确保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此外,因其优质课程资源优势,相同内容由不同教师团队以不同方式打造,学习者则会在学习过程中加以选择,最终加速优质课程资源的生成与更新。

第二,教学形式灵活自主,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习者从不同地点汇集至同一地点,参与以教师为主体的实时课堂教学模式。而“慕课”模式下,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汇聚于同一虚拟教学空间即可进行学习。其利用互联网等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发出课程信息,全球各地的学习者则在同一时间瞬间接收到此信息,进而实现知识的传递。此外,由于网络技术的全面应用,“慕课”的课堂效果较传统课堂更为详细、逼真、生动、灵活,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在线教学效率。

第三,教学观念转变,重心由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

“慕课”进入高等教育领域,迫使人们不得不接受一种现实,即传统的课堂教学将向网络化等多种形式的叠加型教学转变,人工教学方式逐渐向智能化教学管理模式转变,个体学习模式向团队与个性学习相结合模式转变。教学的重心不再是教师的“讲”,而是进一步实现以学生“学”为主,在线师生指导、生生互动为形式的学习模式。

二、“慕课”带给高校教师的机遇

首先,“慕课”盛行,能有效促进高校教师主动思索教师角色定位,从而改进教学理念。

随着“慕课”的引进,高校教师直接感受到新型教学模式的资源优势与冲击,教师原有的“一言堂”的权威地位得以改变。教与学的重心转换,这就促使高校教师充分认识和理解“慕课”带来的课程资源优势,进而加以合理利用,从教学思想上实现教师从台前到幕后的理性认识,从教学实践上实现以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转变。

其次,开发利用“慕课”资源优势,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慕课”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满堂灌”的教师自导自演的课堂组织形式,使得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从知识和学生两个契合点出发,以学生为主线,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课堂组织形式,尽力实现学生“在场”学习。对于课程评价,在线评价和师生、生生在线互动交流相结合,教与学形成良性互动,及时发现和解答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再次,“慕课”冲击下,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从而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慕课”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高等教育资源在更广阔范围内的流通。借鉴其优势教学形式和团队合作分工形式打造,课程内容的教与授将由更为优秀的教师进行讲授,而普通教师则在团队中起到辅助作用,从而激励高校教师更为客观地应对,利用“慕课”平台,加强自身教学素质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从根本上推动教学发展,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的有效进行。

三、“慕课”带给高校教师的挑战

从某种意义上讲,“慕课”这种新型的网络教育模式在波及全球中不断发展演变和在中国的落地生根,这一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和未知,对于一线教学的工作者而言必然存在更多的挑战。总体而言,对于国内高校教师带来的挑战,主要存在于如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顺应时展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改革的自觉性。

“慕课”的引进与推行,势必要改变原有的高校教育模式,首当其冲的是对于高校教师原有话语权威性的挑战,学习者不再拘泥于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讲的形式,而是在借助于网络在线精品课堂进行部分或全部了解的前提下进行学习与反思,教师的主要角色进而由知识的主动灌输者变为学习者的答疑解惑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此外,优质的“慕课”资源均由团队集体打造,而非传统的教师个人基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所形成,这就对高校教师的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那些长期从事与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教师而言,需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和自身角色,以适应教学改革的大趋势。

另一方面,利用和发挥“慕课”资源优势,调整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

由于“慕课”资源的丰富性与自由性,全球范围内的在线学习内容得到全球学习者的自由获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此背景下的学习者要具备高度的学习自主性与能动性,能有效控制自我学习行为,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对此,面对全球范围内的优质的慕课资源冲击,高校教师应积极应对,开展新的教育理念研究,开发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的方式多元化,在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的资源优势中,注重教师知识更新、教学水平提高,从而在加强师生互动环节中有效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方向,解决其中的问题,以最终提高学习者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秦朝晖,何云峰.发挥“慕课”资源优势破解公共基础课教学困境[J].中国高等教育,2014,(11).

在线课堂的优势范文第2篇

截止到2020年5月7日,我已在线上完成教学任务88节课,主要承担的是软件教学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线上教学,结合之前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授课的经验,做出以下总结。

针对我承担的软件案例制作类课程,包括影视节目与频道包装,影视剪辑艺术,栏目包装与特效实训等课程,线上教学的优劣势明显,下面我先总结一下线上教学的优势。第一、线上教学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将课程直播回放,制作包装案例时,每一个操作步骤衔接非常紧密,逻辑性很强,而且步骤繁多,杂乱,并且不便于记在笔记本上,无法像其他理论课程那样,知识点明确,便于整理与记忆。因为特效制作与调节必须结合调节后的效果变化,才能掌握到位,没有严格规范,所以技术与经验的积累过程很难通过笔记来实现,而相比线下教学,在机房做完一遍案例之后,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重播需求,线上视频教程就具有很大优势。其次、视频特效软件属于熟练性技能,因为所教的是大三学生,距离实际工作时间还有将近一年,课程结束后,长时间没有练习操作,特效剪辑等技能性能力会有大幅度削弱,而线上教学课程存储时间长,可以在需要时,反复观看课程内容,将对技能熟练度恢复起到决定性帮助,使课程能够一直伴随在学生身边,在需要时可以随时选择性复习。最后、在素材,软件安装包,插件安装包以及相同类型课程的线上对比讲解方面有着巨大优势,相比线下上课时,文件传输需要时间很长,而且不易保存,需要学生随身携带U盘上课,以及损坏、中毒、丢失,线上传输省却了中间环节,而且可以提前传到群里让学生上课前下载完毕,上课时直接操作。在讲到弄个案例特效或剪辑时,可以当场与学生共同查看网络视频或者网络课程,进行类比或对比分析制作。

而相比线下教学,线上教学的缺点也十分明显。首先、课堂纪律无法保证,无法监督学生在干什么,点开教学视频或者进入到直播中之后到底有没有观看,或者有没有溜号精神不集中等现象,在哪里出现困惑,哪里已经讲透不用赘述,无法第一时间得到面部表情反馈。现在的网速和教学软件达不到所有人都开视频而且不卡顿的程度。开视频与在课堂上的观察还有很大不同。其次、线上不稳定因素太多,断电,断网,网络卡顿,设备突然故障等可影响教学质量的外在因素过多,很难保证每堂课80多名学生所能接受到同样的教学效果。最后、对于软件课来说,最困难的是指导学生操作环节,相比于线下机房授课,教师无法迅速的看到学生操作界面,并且查看一个特效工程每一个效果的指标参数,只能通过视频聊天,远程操控,而课堂上学生数量很多,每解答一个问题就得视频一次,或者让学生发一组图片,影响解答效率,影响教学质量。

最后本人觉得目前线上教学无法完全代替线下教学,而线上教学的优势也是线下教学需要保留的,线上线下灵活结合是以后教学工作的突破口,讲优势集中,达到超出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线课堂的优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自主学习模式;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学现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128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3- 0237- 01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在当下课堂教学中凸显了一定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在自主学习模式的背景下,课堂上通过对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网络的优势日益强大,为有效教学形式带来了创新。

1 自主学习模式与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相互渗入

(1)整合课程资源与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对象为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学,而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离不开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必须将课程的设计、课程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融为一体,不断改进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与观念,建立高标准学习目标,并通过自主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索与运用,而实现高效的自主学习,真正构建符合时展的高质、快捷、便利的自主学习模式。

(2)创新网络教学的应用方式。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课堂教学建立在网络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功能以及资源共享的优势,创建课堂自主学习、互相学习的教学模式,并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找到高效学习手段,提高学习能力。而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是教师充分利用公共资源、熟练应用通用软件的实践,在网络资源发挥优势的教学背景下教师不断优化教案、构建全新高效的探索式学习形式,才能全面提高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

2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分析

(1)理论教学。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本身强调一定的实践性,但实践依旧以理论为基础,因此理论学习不可或缺。网络综合布线理论自主学习需要学生提升自我学习能力,从多方面提高课程理论运用效率,如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基础知识、布线使用的工具与材料、互联网运用等综合学习,同时结合校园网局域网等资源,形成在现代化网络科技技术支持基础上的自主学习,才能充分发挥网络学习优势,避免理论学习本身的枯燥性。

(2)实践教学。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在综合应用的同时,需要进行规范化的设计与运用,具体到实训的过程,就要积极引进标准质量管理体系与评价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与安全管理意识,通过自主实践,强化操作训练,增强对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与知识的整体学习能力。

3 自主学习模式下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学现状

(1)理论实践脱节。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必须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综合运用网络传输介质、布线工具与材料等强化实践内容的掌握。但在现实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紧密结合理论实践,教师通常过于集中注重理论授课,导致理论实践自学过程中的严重脱节,对最终的自主学习成果大打折扣。另外,教材编写的内容也相对滞后,缺乏理论指导实践的过渡与引入,导致学习内容存在一定的空洞性。

(2)教学方式单一。尽管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学习与互联网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在现实的教学课堂上却忽略了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丰富感与层次性,导致一些学生的自主学习形式相对单一,并没有突出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优势,因而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综合需要。比如在一些局域网配线机和仿真墙设计教程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过于简化了实践的环节,严重影响了其知识的掌握与整体能力的提高。

4 自主学习模式下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科学应用研究

(1)实现实践与理论的无缝对接。在课堂上开展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自主学习,教师要注重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自学能力,采用专业的教学实训形式与理论指导,强化两者的渗入性,让学生真正通过自主的形式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设置生活化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索动力。比如在对课程内容进行学时的分布时,教师要明确知识模块性质的分层,以理论自学为基础,实践指导加以深化,最后将各个内容以大楼综合布线工程案例加以综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

(2)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学习模式。综合布线课程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为学生专业性打下基础,而校企合作则是学生自学后达到实际工作技能高度的检验方法,当前很多企业都具备了大量的实践项目和技术资源,可供学校进行实训课程应用,因此,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的安排参与机房、校园网络维护等小型项目,再通过企业的合作积累经验,实现真正的实训和能力提升,检验自主学习成效。

在线课堂的优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教学实践;学习通;《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内容、方法,”以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由此可以看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技术时代,教学模式必须与时俱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的重要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把线下在教室面对面上课的学习优势与线上网络学习个性化融为一体,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2]。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线上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混合式学体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超星学习通APP是由超星公司推出的网络教学平台,师生能够进行交互式教与学的平台,教师利用学习通APP,创建教学资源空间进行课程建设以及课程教学管理。学生不仅在线上或线下通过超星学习通APP平台学习课程资源,而且在课堂中与教师实现学习、互动,超星学习通记录了全流程的学习情况和统计分析[3]。教师团队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不仅创建和整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库(上传教学视频、PPT、电子教案、实践任务、案例、扩展知识等),而且进行全程的教学管理。教师在教学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思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教学资源优势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教与学、课后强化巩固3个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教师提前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重构知识点,通过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建立好教学内容各章节目录,然后将制作好的“课件、微课、教案、案例、实践任务、扩展知识”资源上传。任课教师每次授课前通过超星学习通APP平台计算机教学资源库中的“视频”“PPT”“教学资料”等布置在线预习学习任务,学生利用智能手机或电脑设备随时随地开展线上学习。学生预习中“视频”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眼见为实的学习效果,“教案”为章节的基础知识、重难点知识详细整理,“课件”又将知识内容鲜明、扼要地展示,使学生易于熟记掌握,“实践任务”为学生知识点的应用有了明确的目标,“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和知识面。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通知”栏发放“预习任务点”给授课班级学生,引导学生提问或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新生在刚开始使用超星学习通APP比较陌生,有些学生还不习惯课前线上预习习惯,这样需要任课教师付出更多精力和耐心与学生沟通交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同时,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以及学生反映的问题等进一步设计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以此循序渐进地开展后续学习,促进学生学习个性化和效果最大化,达到老师设定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二)课堂教与学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教师开展“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演示讲解”等教学模式。教师将知识及学生课前线上学习反馈问题创设任务情境,提出问题,学生按小组协作学习、讨论,教师将课程重点难点知识点和课堂任务中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和演示。教师在课堂上借助学习通APP平台将知识点设置“选人、抢答”“随堂练习”“讨论”等形式丰富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随堂练习”实训操作内容和知识测试,通过“抢答”“选人”等功能更好地组织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4],学习通平台为现代教学模式注入新手段,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在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前课后学习完成情况及学生任务实训操作中出错较多的知识盲点,适当地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和难点知识、案例讲解演示。由于有些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层次不同,个别学生智能设备或个人原因导致没有完成预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这时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和鼓励学生,让学生小组同教师一起帮助学习慢的学生,逐步引导、因材施教,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知识传授中存在的疑问及在知识内化应用中的困难。学生尽管在超星学习通APP能自主学习一些内容,但计算机基础课程既包含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具有实践操作要求,实践操作能力是掌握计算机基础重要内容之一。学生通过任务实训的“练”不仅增强实际感官认知,而且强化和巩固了知识的“学”,线下课堂的教与学借助超星学习通APP平台为课堂教学注入了信息技术新手段,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在学习过程中收到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充分说明线上学习为线下课堂学习增加学习兴趣,线下课堂教学是线上学习效果的验证、巩固和补充,只有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效结合,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学习效果。(三)课后强化巩固教师针对每一章节的知识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课后学习任务以巩固知识。首先,教师进一步完善补充教学资源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其次,教师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布置“作业”“考试”来帮助学生复习和强化巩固知识点。“批量打回重做”功能对没有按时提交作业或检测结果没达标的学生(设置测试题得分低于80分退回重做)再次强调作业和测试的完成,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打好基础。最后,教师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查阅拓展知识、小组合作、实训演练等策略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知识及技能的内化,推动学生高效学习。除作业和测试外,教师还可以安排任务实训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和应用。教师根据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和课后学习作业和测试,对学生的过程性学习进行评定和反思,及时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设计,增删教学内容,强化案例知识的融合,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教学资源库,使学生利用零碎时间能很明了地进行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知识获取的实际应用。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分析

近一年对各专业不同班级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积极探索基于超星学习通APP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在教学期末将传统教学班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班统一在超星学习通APP上进行“考试”,随机抽取一个传统教学班与一个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班的考试结果统计,详情如图1、图2。将图1、图2传统教学班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班两个班级学生成绩分数(理论+实践总分80分)分布在60~79分、0~59分间段对比,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班级分数在60~79分占89%,0~59分占1%,而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分数在60~79分占27%,0~59分占73%,由此可知,任课教师通过熟练使用超星学习通APP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延伸了他们的学习广度和深度,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逐步提升了学习效果,学生成绩明显好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的学生,充分发挥“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方式的优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现混合式课堂教学优势目的[5-6]。

三、结语

在线课堂的优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整合的必要性;整合的优势;整合的定位

1、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教育部提出的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优势

2.1 信息技术变“学数学”为“做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育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忽视对观察、实验、想象、猜测等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解题技巧的演练而忽视学生的内心活动、情感体验和合作交流;重视对结果的应用而忽视对过程的探究。教师经常代替学生思维,结果本来生动、机智、充满创造力的整个数学思维过程不见了,导致学生认为数学不过是一些纯粹的理论和枯燥的运算和证明,没有多少实际用处,因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现在,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数学实验室”,利用“几何画板”和其他工具软件,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过去被动接收“现成”的数学知识,而现在可以像“研究者”一样去发现探索知识。现在利用“几何画板”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它的三个内角并求和,然后拖动三角形的顶点任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结果发现:无论怎么变,三个内角的和总是180度。这无疑大大地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的欲望。

2.2 动态图象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或高的延长线、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即使交于一点了,也会心存疑惑:是否是个别现象?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利用信息技术的几何画板软件,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除教师演示外,学生也可自己动手,亲身经历,大大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2.3 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上数学课总是离不了要画图,作图中有部分是机械的、重复的,有些还相当繁复,并且有时作图本身对达到该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意义并不大。如画各种立体图形(球、圆柱、圆锥、棱柱、长方体、正方体等)和一些平面图形,若利用几何画板,一个菜单命令就成了。用计算机代替老师、学生做这些工作,既彻底减轻了负担,让教师、学生把精力和注意力用到更高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节中去,又有助于师生更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3、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定位

3.1 要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数学的思维特点。数学具有逻辑的严密性、高度抽象概括性和大量使用形式化、符号化的语言等特性。因此,整合必须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选择、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不能把数学搞成电脑多媒体功能的成果展览。在每个学期初,我们可以把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筛选,确定哪些教学单元或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电化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开展“数学实验”,把概念教学情景化、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探究化。整合中,我们关心的不是信息技术,而是课程本身。

3.2 应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整合应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工具。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数学学习,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不要为技术而技术,要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做一个课件,一节课热闹下来,学生什么收获都没有。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建构一个学生乐学的情境为原则,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活动,在所开展的整合研究中,我们反对一节课一个课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课堂教学,只考虑教师的方便,什么课都搞成电脑演示,那么将会适得其反。使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是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思维,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