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力资源管理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资料范文第1篇

年,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开创了人力资本研究的新领域,其中心论点是:人力资本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后来,舒尔茨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10年前,“人力资源”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名词,即便是现在,许多企业的原“人事部”的员工还没有弄明白为什么要把自己的部门改名为“人力资源部”。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员工是我们最宝贵的资产”,这已经是一大进步了,但实际上,员工并不能算企业的资产,因为企业对于自己的资产可以任意处置,但是对于员工却不能如此。在人类历史上,我们第一次进入到了“知本”与“资本”平起平坐,甚至支配“资本”的时代。 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是劳动者,而不是雇主。正因如此,许多企业对于投资于员工培训并不情愿,因为他们担心员工的能力提高之后,人力资本获得增值,会要求得到更高的报酬,或者另谋高就。其实,为什么要首先假设员工会离开呢?如果员工真的会离开,那么原因又是什么呢?如果员工不离开,是否会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企业要想让劳动者所拥有的人力资本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必须首先将人力资本转化为组织资本。很多企业之所以害怕员工离开,是因为他们缺乏将人力资本转化为组织资本的能力。

但是很多成功的企业,就是因为具备了这一能力,重视员工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和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从而获得了超乎寻常的经济回报。沃尔玛公司就是一个实例:1979年,沃尔玛公司只是一家在美国南方享有一席之地的小零售商,仅有229家商店,各店的平均收入约为360万美元。而在当时,平价零售业的创造者凯马特(K-Mart)是行业之王,拥有1891家商店,平均每家的收入为沃尔玛公司的两倍。然而,仅仅10年之后,沃尔玛创造了平价零售业的奇迹。如今,沃尔玛是全球规模最大、利润最高的零售商。沃尔玛公司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除了应当归功于他的创始人,天才的萨姆·沃尔顿(SamWalton)的远见卓识和公司正确的战略决策之外,还应当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公司除了为员工提供大量培训之外,还通过员工持股、分享利润等方式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激励员工更好地对顾客需求做出迅速反应,创造了独特的“合伙人文化”。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需要在客户所关注的那些方面做到差异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产品和市场,而是业务流程。“平衡计分卡”的创始人罗伯特·卡普兰教授揭示了企业价值创造的因果关系:员工->流程->客户->股东。也就是说,股东的收益来源于客户,客户之所以愿意付钱是因为公司通过自己的流程提供了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而流程的改进和执行是因为员工的脑力和体力投入以及员工能力的提高。可以断言,企业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力,必须从根本上,也就是从员工的能力着手,使人力资本转化为组织资本。做到这一点并不需要为员工提供终身雇用,而是需要企业一方面帮助员工的人力资本增值,另一方面为员工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和机会。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宝洁公司在中国已经有15年了,其间曾有无数次新人旧人的更替,但是公司的业务却一直保持健康发展;微软公司也是如此,虽然几年之间连连调换中国区总经理,但是却没有像许多不成熟的企业那样因为“人事地震”而受到致命打击。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健全。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目睹了过去人力资本从本土企业向外资企业,以及从国内向国外的流动,也目睹了近年来人力资本从外资企业向本土企业,以及从国外向国内的回流。企业的成功,有赖于它所能够获得的人力资本的投入。国家的发展也是如此。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国逐渐在世界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周围的企业已经说不清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然而人力资本仍然是属于劳动者个人的,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需要吸引、培养、激励、留住它所需要的人才。这恐怕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人力资源管理资料范文第2篇

随着21世纪信息化的到来,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也迎来了信息化、科学化的发展新方向。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是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手段还处于手工阶段,管理技术比较落后,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发展。

一、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认识不足。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认知还相对不足,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意识淡薄,忽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其主要原因在于医院相关领导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意识淡薄,认为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太繁琐,不仅耗时耗力而且需要投资大量资金,又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因此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维持基本功能即可,不需要投资大量的人力、物力,致使档案管理者也不重视医院人力资源的管理,导致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存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形同虚设,资金投入不足,档案管理人员人手不足、素质不高,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者空白等问题。

2、医院人力资源档案材料内容单一,不真实完整。人力资源材料是一个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成长的真实写照,档案里记载的资源档案须真实、完整、历史客观的反应一个人的真实面貌,使阅读档案材料的人可以快速把握材料中所要了解的主要信息,做出相应准确的价值判断。我国传统的人力资源档案往往注重给人的履历、学历、政治面貌、职务评聘、工资等方面的信息,忽略创新能力、工作经验等内容,致使档案材料单一、虚假、不完整,不仅增加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成本,而且降低档案材料的质量和资源的区分度,不能为医院发现、选拔人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3、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手段落后,存放凌乱保管不当。人力资源的档案种类多种多样,涉及各个领域。目前,由于相关领导对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认识不足,致使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人员不重视档案管理,管理时多种档案种类相混杂没有明确的区分标志,由于大部分医院缺乏专门存放各种人力资源档案的档案库,致使管理者存放的档案凌乱不堪,保管不当,导致材料内容容易丢失,进而失去保存的意义。比如:有的医院的人力资源档案存放在劳动人事科,有的存放在具体科室,存放位置五花八门,不利于档案保管档案材料,丢失事故常见。我国大部分医院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经验管理、手工管理的水平上,利用传统互联网办公软件进行记录归档管理,缺乏专门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有些档案资料传递不及时,安全保密的功能低,整理统计时非常繁琐,不能随时更新医院人力资源的新动态,导致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不善,利用率不高,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档案应有的价值。

4、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当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中,还缺乏业务水平相对较高的档案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多为非档案管理专业出生的兼职或中途转行人员,均不是档案管理专职人员,对于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在档案管理实践中,缺乏相对平衡的知识结构,阻碍了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专业化发展。其次,我国大多数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均为高龄人员,这部分人员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对于计算机知识了解较少,计算机水平相对较低,从而使大部分的档案管理工作均需手工完成,缺乏对现代化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灵活运用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医院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另外,多数医院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人员对医院及其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不甚了解,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实践中,大部分的档案管理人员都仅能对简单且熟悉的人力资源信息收集以及档案材料整理、归档以及装订等能进行熟练应对与处理,而对于新形势下医院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等新工作难以充分胜任。最后,多数医院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中的相应法律法规的了解较少,档案管理思想水平低,在档案管理中认为只要人力资源档案不丢失,能够应对平时查档或者外调等工作就行,鲜少考虑到运用医院的人力资源档案信息进行人才开发,档案管理思想落后,方法应用不当,管理人员素质不高,阻碍着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

1、相关法规不科学合理。由于医院相关领导对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认识不足,导致医院领导不重视人力资源档案的管理工作,不愿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上投资太多,造成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不受重视,相关制度法规不完善,甚至有的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资金投入存在空白,档案管理制度相应也存在空白的情况。医院相关法规的不科学合理,明显阻碍了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发展。

2、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花费在医院上的精力大部分集中在医院的管理、医疗卫生事业的开展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等各方面,对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认识不足,不够重视,导致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建立的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指导、服务体系不健全,不能充分体现其应用价值。这些问题在我国民营医院人力资源的档案管理上尤为明显,认为民营医院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是民营医院内部的事情与政府无关,造成政府对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上的精力微乎其微,极少关注民营医院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因而我国制定的很多相关法规都很少涉及民营医院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最终导致政府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不能充分解决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解决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和相关法规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大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加大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宣传主要体现在利用各种渠道如媒体、电视广告等进行广泛的宣传。随着我国医疗事业快速发展,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将越来越显示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医院对人力资源档案的管理只能加强不能逐渐减弱至无。国家各级政府部门须从战略的高度,整体长远的目光来看待我国人力资源档案管理,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对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力度的加大,提高医院相关领导对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认识。

2、加强职工培训,提高医院职工档案管理的综合素质。政治觉悟、科学精神、专业水平、敬业精神、文化修养是社会衡量一个人工作水平的准则,对于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衡量标准亦是如此。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在各行各业普及,电子档案管理也已经进入许多医院,这为我国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也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胜任档案管理的工作。但是,目前我国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普遍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因此,医院需要加强对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其综合素质,更好的为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做贡献。

3、引进数字化档案管理技术、电子档案管理技术等先进技术

针对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技术落后的问题,需要医院加大档案管理的投资,引进先进的电子档案管理人力资源档案的技术。相对于传统手工管理和经验管理,数字化档案管理、电子档案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技术具有有效节约档案存放占用空间,有效提高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档案遗漏文件的补漏增缺,有利于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文档的保密,可以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等多方面的优点,解决了传统档案存在的诸多问题。

4、拓宽人力资源档案的收集渠道,丰富档案内容,加大档案内容的真实可靠性。拓宽人力资源档案材料收集渠道,丰富档案内容需要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人员转变旧有观念,抛弃以前以档案整理、装订基础工作为主的观念和工作方式,转入人力资源档案材料的广泛收集和档案材料利用方面上来,尽量提炼档案材料的蕴含的价值,为阅读者提供全面有价值的信息。将从各种渠道收集来的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丰富、真实、可靠的人力资源档案体系,使人力资源档案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二)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1、医院内部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之所以存在存放凌乱、保管不当等问题,主要是医院内部没有制定出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中国有句俗语说:“无规矩无以方圆”,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任何单位都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使事情有条不紊的进行。因此,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是实现人力资源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先决条件,在管理中制定完善的制度异常重要,不可忽视。完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规章制度,需要医院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档案查、借阅制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的规章制度,定期沟通联系制度、收集档案材料的规章制度,归档存放的规章制度和档案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等各种相关制度。依据医院内部完善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避免档案受管理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档案管理混乱等问题,推动医院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2、政府完善相关的档案管理法规。由于政府对我国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不重视或者不作为,导致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相对落后,法律法规中存在多方面的遗漏,导致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和档案文件没有相应的统一的法律法规依据。很多医院引进的数字化、信息化等先进技术档案管理,不同与纸质档案,在人力资源档案的生成、保存、传递、传阅等诸多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时效性也存在诸多不稳定的因素,由于这些不稳定因素带来的纠纷频有发生。因此,在当前网络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我国需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使各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和档案文件有法可依。

3、完善政府档案管理的服务系统,依法管理。针对政府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认识上的不足,导致相对政府提供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服务系统不完善,因此需要国家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服务系统,指导人力资源档案的管理工作。根据我国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现状和国内外的启示积极利用审慎开放并重,以人为本的先进管理理念,强化人力资源诚信档案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审慎开放的同时注意我国人力资源档案管理较强的机密性,使各项管理工作依法进行。

人力资源管理资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 信息化 不足 实现策略

一、人力资源信息化的意义

以电脑来协助处理员工的人事资料,最有利的一点就是资料处理上的速度。由于所有资料输入的格式都已经标准化,电脑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资料,完成工作。这是人工处理资料所无法实现的,也是发明与利用电脑处理资料的主要目的之一。人类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将资料正确无误地输入电脑。除此之外,电脑计算的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资料转化为有用、复杂的信息。许多数字化的资料可以通过统计或数学公式的运算整理,形成有意义的信息。例如,通过运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了解个别员工历年来工资涨幅的状况,以了解整个公司的劳动成本变化的情形。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电脑在短时间内所整理出的资料表格,从应聘的新人中找出公司所需要的候选人。最重要的,电脑中长时间大量资料的储存,在通过迅速的计算、整理后,让我们马上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包括员工异常的出缺勤、工作场所安全受到破坏与工作满意度下降等,可以及早提出相应的措施。

由于信息科技能在短时间内正确无误地处理大量的人事资料,同时能协助企业经理人有效率地进行人事决策。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可以提升企业人事作业的生产力。举例来说,美国皮博迪煤炭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将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问题与员工经常查询的问题的回覆意见加以整理并数字化后,形成常见问题(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FAQ)资料库,通过企业网络供员工线上查询并提供意见。这种措施不但能立即有效解决员工的疑惑,改进劳资间的关系,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能因此节省大量回覆经常发生类似问题的时间,避免延误其他的人事业务。这种措施也能够把许多劳务上重覆执行的工作交给电脑来处理,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人员有时间去从事高层次思考性质的事务,业务效率与品质可以大量的提升。

二、人力资源信息化的不足

目前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而言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仍然未能彻底摆脱旧有管理思想的约束。一般而言,采取何种管理思想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实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旧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尽管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已经较为成熟,然而却在一些方面很难适应信息化所带来的新要求,因此制约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顺利开展。对于煤炭企业而言,长期的计划经济使其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呈现出较为浓厚的层级化、官僚化的倾向,这显然很难确保其与现代化的管理技术进行融合。从另一个方面而言,传统的人事管理政策通常缺少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参与,因此导致企业内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第二,煤炭企业缺乏能够熟练操作相应信息技术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对于人力资源信息化设施在煤炭企业内部的运用而言,信息化人才的缺乏是约束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约束来源。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通常能够对相应的人事技术有着较为充分的认识,但却缺乏对于信息化技术运用的充分了解,而具有信息化技术的人才却难以很好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因而导致了两种技术兼有的复合型人才的缺乏。

第三,企业信息化的硬件水平较低。企业信息化的硬件水平,是指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诸如建立人员信息库等网络资源所需要的硬件设备的先进化程度。在这一过程中,既需要先进的专业信息技术人员,还需要先进的软件技术及硬件设备。而在目前的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部门应用先进管理软件的情况并不多见。

三、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实现策略

首先是运用软件方面。信息世纪的来临,加上网络的发达,使我们能够快速取得资料,但相对的就造成了现代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资料太多、信息不足。随着企业的服务市场扩大、资金来源也相对紧缩,企业内部每天要处理的资料量与日剧增。因此,在企业必须运用有效的信息软件,以提升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在效率与效能上的竞争力。

其次是硬件设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硬件设备的基本要求被满足后,才有可能进行所谓的信息化工程。其中电脑的部分应该包含处理器速度、硬盘空间、是否配有网卡、屏幕大小。另外,也需要了解目前企业使用的网络连线方式,带宽是否足够等问题。总之,信息硬件设备的建立,是信息化的根本,如果没有基本的信息设备,根本就无法做信息上的操作,无法享受信息带来的便利,更别提进行所谓的人力资源信息化,构建信息效率。

再次是信息教育。“凡事以人为本”,如果操作信息设备、进入虚拟空间的人,不具备运用软、硬件的信息能力,人力资源的信息化也将只是空谈。最起码的要求是,企业的电脑出现一些基本的问题时,应当有专业人员试图帮忙解决问题。这些员工最好是既懂人力资源工作的要点,又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技术,也即是复合型人才,而这些人员也正是各个企业应该优先培养的对象。因此,如何为人力资源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以符合信息化的需求,是满足企业需求的一个重要问题。

最后是信息创新。“信息化”不仅为人力资源工作带来了便捷、扁平化、高效的好处,也为企业从事相关活动带来了更多元的选择。信息化的许多创新优势,如果能将人力资源信息化的优势与企业的战略经营计划进行有效的融合,则不仅能够确保人力资源活动的高效性,而且也能因此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推动企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廉凯.企业信息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J].山东电子,2004(03).

[2]孙艳,赵俊杰.我国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04).

人力资源管理资料范文第4篇

相对于传统的办公室资料管理而言,办公室资料管理有了许多新的内容。首先,就档案资料的存储而言,传统的资料管理是以纸质构造作为知识资源的存储介质,纸质资料管理文献馆藏较为丰富,所需要的管理工作也较为复杂,而数字资料管理和电子资料管理则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可以进行跨区域、跨时间、跨网际而实现资源的共享,其主要特点是电子信息资源和数字资源可以不具备实体结构,可以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存储和阅读,其管理工作一般通过计算机网络操作完成,工作程序也较为方便。

二、现阶段机关资料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信息发展的时代,机关的发展也出现许多新的情况,然而机关办公室仍然不能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总体而言,机关办公室没有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理念,不能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具体而言,机关资料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办公室资料管理经验不足。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资料管理中的普遍应用,大部分的办公资料管理部门已经实施了信息化管理。然而,在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方面,相关的技术理论并不全面,所以资料管理的信息工作经验尚浅,资料管理不能站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进行信息化服务定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料管理的信息服务职能,这极不利于资料管理工作的进行。为了促进办公室资料管理工作的进行,资料管理必须要加大信息化服务的开发模式,并及时积累相关的信息化服务的工作经验,从资料管理工作针对性、覆盖面和更新性等角度提高资料管理信息化的水平,从而不断提高资料管理信息服务的质量,促进办公室资料管理工作的进步。

(二)资料管理工作人员信息化服务技能有待提高。资料管理的工作人员作为办公室资料管理的重要实施者,对于资料管理的服务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加强资料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素质是当务之急。然而,在我国的高校中,专业的办公室资料管理人员仍有所缺失,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资料管理人才引进机制的缺失阻碍了资料管理的信息化服务建设的步伐,造成了服务质量无法实现突破。二是现有的资料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的缺失,导致了资料管理建设步伐减慢,无法与信息化服务机制接轨。

三、实现机关办公室资料室管理创新的措施

(一)加大学校办公室资料管理的开发力度。办公室资料管理具有丰富性的特征,因此在资料管理信息服务需求上也必须具有相对的层次性。对于纸质资料管理资源而言,资料管理需要根据资料管理需求层次的不同进行分类和归档,以便于查找和搜索,对于数字资源来说,资料管理检索功能是服务模式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高校从传统的服务管理模式,一下子就转变成为数字化模式,在相关技术的应用方面,譬如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可以逐渐用计算机系统的检索功能,逐步取代原有的目录分类模式,使得信息的检索效率更高、检索范围更广、检索内容更精细。

(二)加强资料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服务能力培养。在资料管理程序中,资料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办公室资料管理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办公室资料管理工作的质量,资料管理更要注重加强对资料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工作人员的理解、概括、收集、组织、保存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加强工作人员对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的能力,提高他们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了解更多服务对象的应用需求和对信息化技术的掌握。鉴于此,资料管理应该加强对资料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工作,建立一支工作认真、基础扎实、技术精湛的高水平队伍,为广大服务对象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化服务。

四、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资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图书馆;资料管理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原有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引导其逐渐走向“虚拟化”和“数字化”道路、基于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迎来了新的内容,管理方式也随着网络信息化而发生变化。顺应时展的改革才能适应社会需求,促进自身的发展。图书馆只有改变模式,实现数字化管理,摒弃传统管理内容及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自身图书资料管理的效率,实现高效运营与服务读者。因此对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相关问题探讨非常必要。

1网络信息化对图书资料管理的影响及改变

1.1影响

第一,如今网络出版不再以纸媒为媒介,而是通过电子形似的文件进行储存。互联网信息使得图书馆中资料文献种类与内部组成出现改变,文献保存与传播载体是虚拟的,并非能触摸到的物体,主要利用电子信号进行传送。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文化程度提升,因此对信息种类形式的需要逐渐丰富繁多。传统图书资料管理形式难以满足人们需要。第二,西方先进地区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起步早,很多国家能利用网络沟通,实现全面网络分享。其运用互联网资源构建自身网站,让人们在网络中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与文献、书籍,通过软件运用可将需要文件下载到客户端,实现互联网服务一体化,成功减少了开支,提高用户搜索信息效率,与用户需要适应。如今很多数字信息利用技术进行压缩,增加了存储空间,图书资料不仅在馆内储存,还能在互联网存储库中保存,供用户阅读。利用互联网,用户能随时第一时间得到资料文献,享受到更好的服务。第三,早在21世纪初,我国相关部门即提出有关图书资料网络信息化的条例与规定。图书馆资源需要从纸质转变成为数字形式,管理人员与读者利用资料方法有了改变。传统的方法主要为找到一种资料进行参考,而现在的对象变成了信息,人们将注意力从信息载体差异上转移到了信息的有效与真实特点,并且期望可更轻松随意的利用互联网寻找下载信息,构建互联网信息体系。

1.2改变

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发生一定改变。①工作方式改变。原有借阅方法利用人工实施,而信息时代,用户阅读纸质文献被很多因素影响,如时间、地点等。管理工作方式需要改变,拓宽图书馆范围,解除封闭特点,彰显资源共享。保证管理更加开放、丰富。②工作重心改变。原理管理的工作重心为采集、整理、加工、运用文献资料,而目前重心为互联网资源。纸质图书均为采购、处理与保存,都由人亲自管理。而现今运用计算机、软件等加以管理。③工作内容改变。原来工作内容即为借书、登记、整理图书等,现今工作内容主要为在互联网网站上传网络形式期刊、学术论文、图书等。读者远程利用计算机即可实现资源共享,快速找到想要的文献资料。

2现今图书资料管理现状

如今,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带动了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改变。有些图书馆相继展开了对自身图书资料管理的改革。如2015年9月7日,A市街道文化占图书馆展开15000多册图书实施信息化管理,并且在8个不同社区展开“书屋”活动,相继将图书录入到其中,建立自身图书库,公共阅览室也建成。其为当地读者提供了优质服务,且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虽然部分图书馆走向了资源信息化管理道路,但仍旧有大部分图书馆并未将此项目落实。据调查显示,目前超过40%的图书馆仍旧以纸质图书为主,资料管理工作问题愈加显著,图书资源低分享效率低、资料服务模式单一等都影响管理工作和为读者服务。如今读者需要愈加丰富,信息化发展使得信息资源种类和馆内组成出现改变,而目前图书馆资源管理没有先进技术,利用人工管理放肆,馆藏多工作内容繁重,导致经常出现差错,致使资料搜集速度慢,管理工作不能与时俱进。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而大部分管理人员自身并非专业出身,缺乏专业信息管理技术,对于计算机、软件等先进设备不会操作,且没有主动服务读者要求,减少读者对图书的兴趣。

3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3.1资源共享效率低

西方先进地区的信息化发展较早,我国相比之下较为落后,彻底实现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仍需要很长时间。馆藏与全文传送服务方式大体与原有图书馆相似。而搜索速度、图书管理、受众人群、分享信息等却存在电子化特征。所以,深层开发与运用信息资源迫在眉睫,需要不断更新和开发。同时,信息分享部分中缺乏协作,很多图书馆仍旧处于封闭状态,并且实行收费制度,部分没有搜集引擎功能,很多只有下载相应App才能获取阅读权限。

3.2服务观念不足

原来的图书资料管理,其服务主要为非主动形式,都是用户到图书馆后阅读,才能享受服务。以此工作人员缺乏主动服务观念,这种“守株待兔”的方式难以凸显图书馆特点,无法吸引更多读者前来阅读。且很多图书馆均为早晚上班,到点闭馆,服务时间较短,不够人性化,服务环节少,几乎只有图书借阅登记等。服务过程中,很多资料管理人员显得比较厌烦,缺乏耐心,且对于读者提出的问题无法很好地解答出来,缺乏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在读者读书后并不知道其对图书的感受和新的,缺乏课题跟踪和文献搜索等服务项目,管理服务体系和制度不健全。

3.3资料管理人员素质低

面临着图书馆资料电子化管理发展,很多图书馆相继引入了先进技术与设备,然而其管理人员仍旧为原来的员工。传统图书馆员工很多并非图书管理专业毕业,其对此方面的知识并不是非常了解,专业技能不高。面对先进设备,不知道怎样去使用,更无法应用到资料管理工作中。同时,由于大多数资料管理人员其学历低,素质不高,缺少负责人的态度,缺乏不断学习新技术的动力和积极性。对于统筹、传递、搜集、创新方面的能力不足,对于读者新的需求不够了解,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

3.4数据库建立不健全

由于很多图书馆电子资料管理刚刚起步,在各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到位,有待提高。很多图书馆建立自身的资料库,然而资料库中的栏目选择设计较为混乱,且文献资料不够全面。读者在搜索相关资料时,并不能第一时间找到需要的。其数据的信息存储量不高,对于此方面建设的资金支持不充足,对于引进新的设备、引进高技术管理人才、建立网站的经费不够。同时网站缺乏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反馈制度缺失,难以形成良好的借阅、服务体系、数据库建立设计人员能力有限,缺乏长远眼光,现代化转型仍处于初级阶段。

4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如何应对

4.1提高资源信息共享效率

图书馆应加强对自身网络化自动化建设力度,要树立全面整体眼光,在互联网平台基础上,实施图书馆馆内组成与合作。注重对局域网的创建,逐渐完成不同空间的网络互连、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网络互连,将网络信息资源转化为馆内信息服务的重要构成,完成对资料信息的深入挖掘开发,最大程度上提高资源信息共享效率,实现信息共享一体化。为更好地发展图书资料利用价值,应加强对文献管理的平衡控制,使得资源与信息两者互补共存,保证互联网资源和馆藏比例分配合理。如网络资料信息与馆藏不能重复,两者做到相互补充,在网络上无法找到的可保障在馆内能搜索到。

4.2建立智能图书资料体系

管理过程中,可加以虚拟化与电子化管理,把资料里原有的纸质图书变化成音像等形似资源。如“影碟”“电子文献”“Disc”“互联网资料”“音频”等。图书馆应树立自身馆内特色,融入现实因素,强化不同学科的资源服务,搜集统计具有明显个性化的读物和电子资源,构建具有自身特点的读书阅览室。利用图书资料管理体系,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借阅全部实行智能化模式,与用户的需要相适应,为读者提供各种形式的资源及文献信息。可引进先进的设备如触摸设备,让给读者可直接选择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料和选择服务项目。这样不仅可提升读者查阅资料的速度,还能为其节约读书时间,实现智能化管理,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与压力,降低误差的出现。

4.3提高特色文献服务水平

用户需求是图书资源管理工作依据的基础,应加强对读者的了解,明确其需要,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借阅服务。图书馆管理过程中,需要参考用户需要,提供优质服务项目,提高阅读数量,丰富馆内资源储藏。增加阅读时长等。可借助现代化手段方式,拓宽资料涵盖范围,保证有不同领域的书籍和资料信息。同时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应加强与用户之间交流与沟通,制订相应的管理规划,树立自身服务特点,通过不同的社交软件,如微博、QQ、微信群、Facebook等,及时更新馆内资源信息,开通沟通专门服务平台,树立自身管理服务体系,实现远距离、电子化的读书借阅空间,不同程度满足用户需要。如每个星期一次在微信群发出“图书馆资料信息更新”的相关文字,让读者第一时间掌握了解资讯,并根据读者意见适当引进其需要的书籍和文献,投其所好,使得图书资料更加具有实效性。

4.4提高资料管理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由于目前很多图书馆实行资料信息化管理后,仍旧采用原来的工作人员,其多数非图书馆相关专业毕业,本身对于图书资料管理方面的知识并不了解,且专业技术有限。因此,图书馆应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与学习,聘请有关专家为其进行讲解和实际训练,让资料管理人员掌握目前信息化管理的方式与方法,熟悉计算机软件和先进设备的操作技能,以更好地操作和为读者服务。图书馆应加大对人力物力的资金投入支持,加大对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招聘力度,广纳信息化管理人才。对于数据库建立、资源分类、服务项目设计、软件应用等技能同样应重视,让管理人员应用到日常对图书资源管理工作中,提高管理效率,保证管理效果,建立人性化、信息化、个性化、符合读者需求的图书馆。

5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图书馆面临着资源管理模式的改革,传统的资源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和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低效率、少资源、零互动的管理模式亟待解决和摒弃。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自身网络数据库,不断更新资源内容,保证资源的丰富,实现馆藏与网络资源的平衡与互补,树立图书馆自身资源特色,最大程度满足读者对资源信息的需求,以实现高效高质量的管理,推动图书馆信息化、电子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孙玉君.论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加强图书资料管理[J].传播与版权,2015(8).

[2]唐亦新.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如何借力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J].信息化建设,2015(5).

[3]吴洁.关于信息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的探讨[J].青春岁月,2015(1).

[4]吴洁.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J].青春岁月,2015(13).

[5]徐晓兰.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强化图书资料管理[J].读书文摘,2014(18).

[6]陈雁.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图书资料管理方法与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7).

[7]代秋菊.我国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探[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7).

[8]徐靓.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优化高校图书资料管理探析[J].科技风,2013(22).

[9]王羽佳.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0.

[10]杨红仙.信息化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D].昆明:云南大学,2010.

[11]邹国彪.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