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指导

心理指导

心理指导

心理指导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中女生 跨栏跑 技术指导 心理指导

跨栏跑是在快速跑动中克服一定数量障碍物的体育项目,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快速奔跑能力和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而且能培养其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优良品质。但在教学中由于多数高中女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造成不敢过栏,有的甚至丧失学习信心,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搞好跨栏跑教学必须加强技术指导和心理指导,让学生在跨栏跑练习中能形成健康的心理,同时在健康心理的指导下成功完成跨栏跑。

一、跨栏跑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1.动机障碍。动机障碍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过低或过高。过低的动机会由于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于调动,导致机能潜力发挥不足,心理能量得不到充分释放,造成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而过高的动机会引起机体兴奋性过高,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难以控制动作,造成技术动作质量下降或伤害事故发生。在跨栏跑教学中体现为学生上课不专心,不喜欢跨栏运动,加之老师教学方式乏味,使学生丧失兴趣。

2.记忆障碍。记忆障碍是指人们在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再现过程中发生困难或异常。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不同的劣性刺激也会引起记忆障碍。由焦虑和抑郁引起的急燥、烦恼、压抑、内心不安,会引起神经功能的紊乱,导致大脑皮层机能的失调,使接收、检索、提取信息的能力下降。对学习动作技能缺乏信心的心理状态会使人的大脑活动积极性、主动性下降,从而使接收、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受到影响。由各种心理状态引起的紧张情绪在大脑皮层达到一定兴奋强度时,会使皮层在某个区域形成兴奋中心,按照高级神经活动的负诱导规律,在当前记忆中枢之外的兴奋灶引起该记忆中枢的抑制,使原来熟悉的知识、技能难以回忆起来。用脑不科学也会形成记忆障碍,表现在对左右脑的使用不能合理分配,长期过度使用某部分大脑细胞,会导致其不能处在兴奋与抑制的有序状态。在跨栏跑教学中体现为学生看到过别的同学在跨栏过程中摔倒,或者老师在示范时自己的动作不规范,进而留下跨栏实在是很难的印象。

3.恐惧障碍。恐惧障碍是一种与回避行为连同的对某一类特殊环境的非正常惧怕所出现的心理障碍。在体育教学中最常见的是单纯性恐惧障碍,即对某一具体的环境或体育活动产生惧怕心理,如学习跨栏跑因被栏架绊倒产生对栏架的害怕。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每个技能动作都是在直接观察下进行的,对动作技能掌握得好坏和快慢都直接暴露在全体参与者面前,易被别人评价控制的学生不能完成动作时,便会采取回避的行为。

4.疲劳障碍。疲劳障碍是指在技能动作教学和训练中,由于教学方法不当或练习过度而引起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不良变化。生理上表现为肌肉功能失调、痉挛、感觉迟钝、乏力等,心理上表现为怠倦、精神涣散、厌恶、反应迟缓、紧张、情绪不安等,主要是因为练习过量,使脑细胞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中产生神经性疲劳;其次是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法乏味造成心理疲劳;再次是不良的体育教学环境,如气温、气压、缺氧、噪声、场地器材不规范等引起心情紧张烦燥、压抑、不安而产生疲劳。例如在跨栏教学中,场地条件太差,辅助练习过多,等等。

二、优化技术教学上的指导

1.循序渐进法。在教学中首先组织学生观看跨栏跑动作录像和图片,教师点拨技术要点,使学生建立正确技术的表象。其次让学生在走动中过栏――慢跑过栏――快速跑过栏;学生由跨单栏逐渐过渡到3―5个栏。或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实际水平适当降低栏架高度,缩短栏间距离。如栏架高度采用76.2厘米或84厘米,栏间距离采用8米―8.5米,简化条件,降低难度,有利于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更容易掌握正确的跨栏跑技术。可以用标枪扎在四至五米宽的跑道上,中间由皮条代替栏架,练习皮条的高度和栏间距离的长短,可视学生练习情况适当调整。同时还采取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方法,把跨栏完整技术合理分解成几个部分,让学生做分解基本动作,关键技术还要重点强化,如:起跨腿与摆动腿分别跨栏角等。这样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渐提高练习的难度和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解不良心态的影响。

2.区别对待法。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能和心理品质,科学合理地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区别对待,增强教学针对性。如:对胆怯害怕不敢过栏的学生,除了进行必要的思想工作以外,还可以采取用橡皮筋代替栏板的方法,加强安全措施,消除他们怕跌倒摔伤的心理障碍。对体能较差学生采取降低栏高、缩短栏间距的方法,降低练习难度。总之,要为生理、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与优秀学生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3.榜样示范激励法。表现管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ABC原理”:A=催化剂(任何引发表现的原因);B=行为(发生的表现);C=结果(你对所产生的表现的反应)。我根据以往的“操场倦怠”现象,选择适时的“催化剂”――权责分明,分干到户。“依次排队,每个同学跨六次栏,条件是第一个同学完成全过程后第二个同学方可上栏”。因为我考虑到,“操场倦怠”是一种假象,并非个体心境的真实反映,这些学生的骨子里充满热情,活泼好动,之所以倦怠,源于互相观望、比较,而行为可以传染,只要调动起部分同学的积极性,就会带动一片。接下来要注意“行为”表现。依次排队、轮流上栏的方法不仅有利于组织教学,而且学生可以互相观察,找出动作要领,指出各自动作技术的优缺点,逐步改进技术,取得进步。这些学生的表现欲望很强,在得知身后有全班同学注视的情况下,谁也不肯认输,竭尽全力做好每一个动作。为保持这种高涨的热情,教师就要对所产生的表现作出反应,即“结果”。我指明两名动作技术不错的同学领队,其余同学跟随模仿,表扬每一位同学的优点和进步,及时清晰而不带责备地指出错误,并解释错误的负面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当你平时给了学生很多肯定和赞扬,就算你做了否定表示,学生也不会在意。这样一来,三部分“势力”充分调动起来,技术不错而不屑于做的学生成了榜样,担当起“指导员”:技术很差且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被吸引过来,参与练习;技术很糟却一直蛮干的学生懂得了观察比较,能够指出错误原因,并不断进步。

4.变换环境法。改变练习环境,加强跨栏跑辅助练习,转移学生的注意,调整学生的情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有利于跨栏跑技术动作的掌握。如:让学生坐在体操垫子上体会跨栏跑过栏模仿动作,利用肋木做起跨腿攻栏练习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5.激励竞争法。当多数学生初步掌握跨栏跑技术以后,为了激励意志品质脆弱学生克服困难,踊跃练习,可以采取组问竞赛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比赛培养他们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增强竞争意识、团队意识;进一步巩固提高跨栏跑技能,磨练学生果敢顽强的意志品质。通过跨栏跑单元教学,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主动参与意识,体育课出勤率为100%;不同层次学生都达到了预期认知、技能、情感目标,跨栏跑技评成绩“优秀”等级占92%,跑的能力和身体素质有了明显增强。心理品质的各项指标均为良好,消除了学生自卑恐惧心理,坚定了自信心,形成了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良好心境;使懒惰意志脆弱学生敢于向困难挑战,培养了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优化了心理环境,使青少年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

三、优化思想心理上的指导

1.关爱学生。在跨栏跑的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我认为教师应该有一切为了学生的奉献精神,关心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深入到学生中与学生多交流(定期组织体育委员、体育小组长开会,经常性地找学生个别谈话),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习性、体育基础、身体状况;特别要对学习、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帮助,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温暖;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探测其内心世界,把握其心理变化,从而打开其心灵之窗,与学生有深层的情感沟通。例如有的学生有先天性的心脏病不宜参加跨栏跑这样剧烈的体育活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该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负荷,从而既让学生得到锻炼增强体质,又保证学生的安全;有的学生体育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动作比一般的同学慢,我们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教学中就可以采取不同手段进行教学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教师还应主动关心学生的气质类型,充分把握学生的气质方面的情况,正确区分和对待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充分利用其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在学习跨栏跑时,学生需要细心体验肌肉协调用力的时间、强度和动作方向、线路,仔细分析每个动作,坚持不懈地反复琢磨练习,他们往往容易急燥,失去耐心。为此,教师就应及时了解,加以引导,帮助他们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以利于学习。抑制型的学生思想敏锐、细心、想象力强,但遇到困难时容易怯懦、郁闷、多疑,教师应加以耐心的开导,鼓励他们去尝试,给他们信心和勇气。

2.尊重学生。跨栏跑要求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注重学生的情感表现,积极促进学校体育课从权威、守成型向民主、创新型转化。教师要学会尊重而不能伤学生的自尊。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具有层次性,各种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彼此重叠的,一个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只有低级的需要基本满足才会出现高级的需要;也就是说只有学生自尊的需要得到满足,学生才会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会积极自动地克服困难,积极地学习,实现自我,达到身心的全面发展。

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高峰期的高中生自尊心很强,强烈的自尊心是促使他们迅速成长的动力,但由于对自己缺乏正确的估计,没有自知之明,结果往往以失败而告终。心理上的不成熟导致自我调节能力的不完善,因此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出现自我否认的倾向和自卑心理。在课程教学中,学生犯了错误或动作做得不好就会产生“不要在大庭广众下批评”、“不要把事件扩大化”、“不要转告班主任”等自尊需要。所以在学生犯错时,教师应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自尊需要,采取个别教育,不应把学生的缺点、错误暴露在同学面前,当众批评学生,而使学生在同学面前丢面子,伤及学生的自尊,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消极情绪。应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尊重学生与学生沟通,课后进行心平气和的开导教育,从而使学生的自尊得到满足,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尊重的同时还需要倡导一种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对全体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做到不偏爱、不歧视、不袒护、不冷落。一些学习差的调皮学生,因平常受的批评多、表扬少,会形成一种自我保护的逆反心理。体育教师应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隐私和学生自己的选择,不要强人所难。教师还应放下老师的架子,真心诚意地倾听学生的呼声,接受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

3.宽容学生。要因材施教,遵循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体育认知规律,从事教学。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自我约束和调控能力都还不强,难免要犯错误。所以教师应当了解学生所处的阶段,尽可能有原则宽容学生。根据“澡堂理论”,少数是多数的另类,教师不该抨击主群体,避免“群起而攻之”的恶果。因此,不想鼓励不好的行为,就不要在上面花太多的时间,保持彼此的尊重与信任。往往,你对某个行为在意得越深,这个行为越可能被重复,有时候视若无睹要比针锋相对效果好。但在课堂小结时,教师要把自身的感受准确地传达给学生,最后要以对学生的肯定作为结束语,因为教师不能接受的只是行为,并非学生本人,相信学生能够做好。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苛求学生,以猫对老鼠的姿态出现,严重地束缚了学生在教学中的自由。经常可以看到部分虽有一些“毛病”,但浑身充满灵气的学生被“严师”训斥之后,变得温顺安静,由“敢想敢说敢做”变得“你教什么我学什么的,你考什么我练什么”,压抑了个性。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庞元宁.体育课程新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周红萍,苏家富.娱乐化田径教学指南[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吴忠宝.心理训练法在跨栏跑教学中的运用.广西教育,2009,(12).

心理指导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和谐;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和谐;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B840,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3-o005-07

1983年,我率先提出了“心理卫生”、“心理治疗”的概念,并希望在学校中倡导“心理健康”的设想。随着时间的推进,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诸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逐步成为学校工作的共识,然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关文件仅指出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1],但具体又用哪些思想作指导呢?之前并没有人论述过。

在2006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首次阐述了社会和谐与心理和谐的关系。“决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对之我们眼睛一亮,党中央用近百字论述心理健康和心理疏导问题,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它是对中国心理学工作者的莫大的鼓舞。从中我们也找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指导思想。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心理和谐

在学校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为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所有这一切,正是体现党中央所提出的“心理和谐”的要求。所谓和谐,主要是指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是一致的;和谐社会的三个空间如“决定”所示,是自我关系、个人与他人关系和个人与社会关系。

从心理和谐角度说,围绕这三个空间,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考虑以下六大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以及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以此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一)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我的关系

人与自我的关系,主要涉及自我修养的准则,如“信心”“谨慎”“勤奋”“朴素”等都是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的要求。信心是人与自我关系的首要因素,它是指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促进学生自我和谐的发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仅使他们能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而且也进一步养成他们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品质。

(二)处理和协调好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涉及个人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又称“人己关系”,包括友朋、同伴、同事、敌我、同志、亲子、上下级、长幼等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心理学注重人际关系的研究,当前,应该把孝道和团队建设问题放在人际关系的首位。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他人,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和谐心理。20世纪30年代上海中学沈亦珍校长提出的后来传到了我国台湾所强调的“德、智、群、体、美”中的“群”,就是指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处理和协调好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即“群己关系”,包括个人与国家、民族、阶级、政党、社团、集体等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爱国主义是人与社会关系的核心。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在培养健康心理时,注重社会化的研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探讨学生爱国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要坚持明国情、懂国格、树国威、知国耻、扬国魂的教育内容。

(四)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涉及人类对自然进行认知和自然环境对人的心理及其发展产生影响的问题。它要求我们心理学不仅要注重“天人合一”的课题,而且还要处理好自然面和社会面之间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观,促使学生形成爱护生命、爱护环境、爱护自然的品质。

(五)处理和协调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在心理学研究中原意是指要探索硬件与软件或机器与人的关系,主要研究计算机模拟心理过程、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人与机器之间的和谐。而在社会生活中,“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主要是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学生“人是第一要素”的思想,落实1998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的文件所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促进他们从小立志,树立成为人才的远大理想。

心理指导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在对择业心理指导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同时,列举了大学生常见的几种不良择业心理,并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择业心理指导的方法和思路。

一、择业心理指导的必要性

职业选择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课题,正确选择职业关乎人的潜能开发和自我实现,关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需要慎重对待。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处于由学校走向社会的人生转折期,面临着择业和承担各种社会义务的选择,特别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现实压力,更加重了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负担;改革开放不断深人发展所带来的人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变化,也剧烈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择业心理。

有些学生因为受到校园内外就业压力的影响,身心长期处于矛盾和焦虑状态;一些自身条件不够理想的学生对自己定位不准,盲目四处投送求职书,在收不到任何回音的情况下,自信心受到打击,甚至产生了自卑感和挫折感;有些条件不错的毕业生也会产生困惑,主要原因是选择太多,无法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常有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会感到迷惘、困惑、焦虑、苦恼、忧郁,甚至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固然受经济体制的变革、经济发展状况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毕业生自身的不良择业心理从中作祟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对大学毕业生的不良择业心理作必要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调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不断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择业心理

1.依赖心理

部分大学生缺乏独立求职的思想观念,致使他们一方面希望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自己思考决断,而是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缺乏自我选择和决断能力,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

部分大学生虽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但缺少竞争的勇气,当真正面对竞争时或畏首畏尾,或疑虑重重,或坐等靠要,认为学校、社会甚至家长理所当然应给自己安排一份满意的工作,一旦要自己找工作,就怨天尤人、牢骚满腹。

2.焦虑心理

一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当面临个人的期望值与社会期待不完全吻合,加之有些毕业生认为“四年寒窗苦,不如有个好父母”,在这样的情况下,表现出恐惧、焦虑等负性心理体验。

3.自卑心理

部分大学生因所学专业不吃香,或因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因求职屡次受挫,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表现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并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对人的思维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用人单位,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长处,从而严重影响了择业效果。

4.自负心理

与自卑心理相反,有的大学生存在过高评价自我、自以为是、孤芳自赏的自负心理。表现为:职业期望值过高,择业过程中挑三拣四,对用人单位提不合理要求等。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往往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个单位不顺眼,那个单位也不如意,从而错失良机。

5.盲目心理

部分大学生因为盲目,没有目标,见别人忙于找工作,而自己不忙,心里不踏实,存在着浮躁、不安、无名的苦恼;还有些大学生存在盲目求高的心理,他们只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要求用人单位十全十美,工资、福利、住房、地理位置、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却忽视了如此完美的单位能否赏识接纳自己。由于不掂量自己的才学,不给自己合理定位,最终导致择业受阻。

6.急躁心理

有些大学生在择业时,表现为情绪的极端性,心境受到多种择业因素的困扰,缺乏应有的冷静和自控力,心情急躁,对各种信息常作出不加思考的反应,一味强调自我意愿,不能客观分析和合理归因。

7.从众攀比心理

在择业的思维认识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对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就业政策等缺乏深刻全面的了解,无法确定自己的择业方向,盲目随大流。这类学生往往不虑及自身的能力、专业和条件,只追求时髦职业,向往“黄金城市”,以至于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结果“高不成,低不就”,错过择业良机。

有些大学毕业生往往拿自己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些方面比不上同学所选择的就业单位,就轻言放弃,事后却后悔不已。部分毕业生,见到别的同学被挑中,自己落选,就感到脸上不光彩,低人一等,心里蒙上一层阴影,甚至心灰意冷,滋生虚荣、攀比心理和好高鹜远的心态。

8.求稳心理

大学生追求职业稳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部分毕业生在认知方式上陷人非理性状态,将职业稳定绝对化,将其当作择业的唯一标准,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任何具有风险的职业都排除在选择范围之外,以至于同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除上述之外,对毕业生择业影响较大的不良心理问题还有怯懦、孤傲、冷漠、问题行为、躯体化症状等,这些也都直接或间接影响毕业生择业过程及其结果。

三、择业心理指导的方法与思路

大学生中存在的诸多不良择业心理,具有不同的性质与原因,或因为缺乏自我意识、或由于缺乏有关的信息、或苦于缺乏自我决策能力或源自不同的职业价值观。针对不同性质的问题,应采取不同形式的择业心理指导。

1.问题解决式择业心理指导

通过提供有关信息,使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及人才需求状况,特别是自己所学专业、理想职业、适合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并澄清问题,协助学生对相关的问题作出适当的决定。这种心理指导和方法可以迅速解决问题,适应于处理毕业生因缺乏政策或信息而产生的问题。比如对存在依赖心理和焦虑心理的学生,可具体帮助其了解用人单位情况,分析各地人才市场、人才交流会显现的就业态势及特点,着力消除其依赖和焦虑的心理。

2.能力培养式择业心理指导

职业能力是人从事某些职业所应该具备的能力,职业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成就的大小、事业的成败。这种择业心理指导不仅在于解决毕业生的具体问题,还要注意培养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为毕业生未来自行解决问题创造条件。这样才能人尽其才,不会因未来无法胜任所择之业而苦恼。比如对存在自卑心理和坐等心理的学生而言,其心理实质是自我评价过低,而且缺乏职业能力的培养,因而可从能力层面对其进行锻炼和提高,这有助于培养其自信心和坚强的信念,从而消解自卑心理困扰。

3.正面引导式择业心理指导

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教育学生从个人实际出发,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就要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困难和机遇的关系以及挫折与成功的关系等。这种择业心理指导主要是教育和引导学生,要克服负性情绪,正确把握自己,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择业观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职业适应式择业心理指导

所谓职业适应,消极言之,指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兴趣、能力、需求、愿望等条件相符的情形。积极言之,则指个人自愿配合职业上的限制或要求,肯主动学习从而增强能力,培养兴趣,克服困难,并最终在职业活动中获得满足的适应过程。显然,无论是消极的职业适应还是积极的职业适应,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完善自我意识,也就是从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不同层面正确认识自我和调适自我,对自身素质和能力有客观的评价,并能加以合理调适。这样,才不会因估计过高而盲目自信,也不会因估计过低而信心不足。这种择业心理指导方法视职业适应为一连续的过程,而不是局部的单一目标导向的职业选择。指导的重点是以一连串的决策、适应为主。比如对存在急躁心理和从众心理的学生,除注重各种决策技巧或适应能力的培养外,还可通过改善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将职业选择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考虑各种可能的选择机会与发展途径,以帮助其职业适应。

心理指导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喉切除 心理护理 康复指导

资料与方法

2006年4月~2007年4月收治喉癌患者34例,男28例,女6例,年龄40~67岁。其中全喉切除11例,功能喉切除14例,半喉切除9例。

方法:根据肿瘤侵犯的程度,选择全喉切除、部分喉切除和功能喉切除术,以便达到根治的目的。

心理疏导:护士要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尽可能让患者对病情有更多的了解,减少恐惧和焦虑,帮助做好情绪调整,多与患者交谈,尽量给他们讲解与疾病有关的医学知识与术后有关信息,鼓励患者树立自信心,以积极的态度配合临床治疗。

术前心理护理:患者接受喉切除术之前,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刺激,从而影响手术的效果。护士要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认真解答全喉切除患者永久性造瘘口的呼吸、语言训练、康复等问题,告诉患者根治术的必要性,并介绍同类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告诉患者家属在精神上给予患者安慰。

术后心理护理:鼓励术后患者面对现实,改变不健康的观念,与家属制定对生活环境的新对策,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重新回到工作、社会中来。

饮食指导:鼻饲饮食时间在术后10~15天,行保存功能喉癌切除的患者,因为手术保留会厌,用杓间膜再造声带,后实施气管-咽吻合术的特点,患者最初进食会出现呛咳,为此,必须在术后10天左右进行进食训练。要练习暂停呼吸,有意识地憋气和耐心训练吞咽动作,术后第14天带鼻饲管试进食馒头、蛋糕等,注意每口的进食,减少饮水,嘱咐患者吞咽的同时头转向一侧,或侧卧位或低头,用手堵住气管造口,用鼻呼吸,减少呛咳。指导患者少食多饮,选择易消化、高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饮食,减少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语言训练指导:保存功能喉癌切除的患者中,有的开始发音低沉,在指导其发音时,先让患者吸气,用于堵塞气管导管口,一般术后6个月发音都会增强清晰。对全喉切除的患者,在术后2周,伤口愈合、进食顺利后,采用人工电子喉发音者,要进行语言训练。要把电子喉发音的基本原理向患者讲清楚,在初学时有一定困难,传音点的部位要合适,避开手术瘢痕和放疗引起皮肤变硬的部位,以免造成传音困难,一般可选择颈前、口底。电子喉与皮肤要贴近,发音膜应被皮肤封闭,下电源开关的同时张口发音。初学者要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尽量张大口型,并使舌头和软腭、唇齿等配合好。对出现吐字不清、杂音大、不连贯等,要做好思想工作,多鼓励诱导,使患者树立勇气和信心,积极配合训练。

卫生指导:做好出院患者的卫生指导,教会患者取、放、清洁消毒导管、气管瘘口处的清洗方法,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痰与排痰,严禁淋浴,防止洗脸水等进入气道造瘘口,患者出现发热、胸痛、呼吸急促等情况,及时到医院就

医复查。

讨 论

做好患者的心理和康复护理及功能的训练,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本组通过不同程度的治疗与整体护理,特别是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功能康复的训练,大部分患者可以积极配合临床上的治疗,改善了患者的一般状况,提高了患者的自信心,达到了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梁素霞,陈玉叶,谢素嫦.喉切除病人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2):188-189.

心理指导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哮喘 心理护理

临床资料

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就诊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106例,其中轻47例,中43例,重16例;男女比例1.5:1;年龄1.5~14岁,平均6.5岁。平均住院日13天。

基础护理

为患儿提供安静、空气清新、舒适的环境,一般室温20~25℃,湿度50%~60%,鼓励多饮水,室内禁止放鲜花,避免空气中的粉尘及烟雾刺激而加重发作。

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记录24小时出入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变化,呼吸>40次/分钟或心率突然减慢,原有的哮鸣音减弱或消失,血压降低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对症护理:对张口呼吸的患儿,可氧化雾化吸入湿化气道,及时更换,及时拍背促使痰液排出。

心理护理

入院时的心理护理:患儿刚入院时发病急,病情重,对医院有较强的恐惧感,惧怕操作检查进一步引起精神紧张和情绪不安。而紧张的心理会加重哮喘的发作,因此,护理人员应首先取得患儿和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态度和蔼,向年长儿介绍病区环境及同病室的小朋友,尽快消除其陌生感。年龄较小患儿可先向家长进行宣教,使家长协助护理人员稳定患儿情绪,使患儿身心放松保持愉快的心情,比如给年幼的患儿讲故事、玩玩具、听音乐、分散其注意力,对年龄较大的患儿要根据其心理活动讲道理,争取患儿的配合,以达到最佳治疗状态。特别对首次哮喘发作的患儿应耐心解释,通过护理干预缓解患儿的紧张心理[1]。

住院中的心理护理:这是心理护理的重要阶段,有的患儿感觉每当哮喘发作时先精神紧张后又注意力集中怕发病,这样往往更容易发病。护士应加强巡视,对精神紧张引发哮喘的患儿要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使患儿心情开朗愉快。对不按时服药的患儿,发药时要耐心解释,看着服药。对静脉输液的患儿,医护人员要体贴关心患者,操作要熟练,并尽量陪在患儿身边安慰患儿,提供心理支持,并允许家属陪伴,身体状况许可者鼓励患儿在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出院时的心理护理:应重视患儿出院后的健康宣教,介绍哮喘的基本知识,包括制定并发放哮喘健康教育资料,包括疾病病因、治疗等科普知识,使家长和患儿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教会患儿和家长使用药物的方法与技巧,以保证疗效。教会家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以消除引发哮喘的诸多危险因素,例如患儿居室应通风良好,环境清洁,室内避免摆放花草、香水,不养宠物,鼓励患儿接受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指导患儿家长学会日常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观察记录,帮助安排生活起居,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发作次数。

讨 论

通过对哮喘患儿及家长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减少了哮喘的发病率和复发率,也大大提高了护士素质及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