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制造业信息化

制造业信息化

制造业信息化

制造业信息化范文第1篇

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信息革命已经渗透至各个经济部门,迅速改变着传统产业和整个经济的面貌。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拓展了制造业的广度和深度,产生了一批新的制造哲理和制造技术,使制造业正发生着质的飞跃。纵观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功能自动化阶段。七十年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生产领域的自动控制提供了可能,使得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的制造自动化技术成为可行,由此出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物料管理计划(MRP)等自动化系统。

信息集成阶段。八十年代针对设计、加工和管理中存在的自动化孤岛问题,实现制造信息的共享和交换,采用计算机采集、传递、加工处理信息,形成了一系列信息集成系统,如CAD/CAPP/CAM、CAD/MRPⅡ、CAPP/ MRPⅡ,CIMS。

过程优化阶段。九十年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企业意识到除了信息集成这一技术外,还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如用并行工程(CE)方法, 在产品设计时考虑下游工作中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等,重组设计过程,提高产品开发能力;用企业经营过程重构(BPR),将企业结构调整成适应全球制造的新模式。

敏捷化阶段。九五年以后,以Internet为代表的国际互联网,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发展。Internet 在改变信息传递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企业组织管理方式,使以满足全球化市场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快速响应制造活动成为可能,敏捷制造(AM)、虚拟制造(VM)等新的制造模式应运而生。

从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可看出,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从知识到应用之间的间隔越来越短,未来的制造业在某种意义上将成为一种信息产业,信息将成为制造业的决定因素,用信息技术促进未来制造的改造已成为时代潮流。21世纪,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是:信息技术在促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仍然是第一位;独占性技术决定了产品的价值和价格;联合和竞争两位一体,并超出国界,敏捷性成为制造业追求的目标;管理创新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制造技术继续围绕信息化、智能化、精密化、集成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2 敏捷制造信息化需求

2.1 信息需求

信息革命促使了市场全球化,使现代企业呈现集团化、多元化和动态联盟的发展趋势:企业跨越不同的地域,产品涉及多个领域。这些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各地分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同一企业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员工之间也需要及时共享大量企业信息,企业和用户之间以及企业与其合作伙伴之间也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交流。只有了解企业信息的需求,才能有效管理组织这些信息,选择合作伙伴,实现敏捷化制造。企业信息涉及有关产品设计、计划、生产资源、组织等类型的数据,不仅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和结构复杂,而且数据间存在复杂的语义联系,数据载体也是多介质的。

制造业中信息按其需求可分为两部分:产品制造信息、企业服务信息。其中产品制造信息包括产品信息和工艺信息。

产品信息[1] 包括与产品制造有关的所有信息,如产品几何拓扑信息(3D实体模型、2D图纸以及VRML格式图片等)、加工要求信息、组成产品零件的材料和热处理信息、装配要求信息、产品检验信息、产品功能信息、产品制造成本和制造周期等信息。

工艺信息 包括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加工方法及其应用范围、设计规范,用于新产品的加工工艺性和设计可行性评价,提供各种加工手册、设计手册。

企业服务信息包括产品市场信息(产品基本价格、批量价格、价格的有效期和交货期)、企业生产能力信息(主要设备、特殊设备、大型设备)、企业产品开发能力信息等。

2.2网络服务需求

对制造业企业来说,网络应用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希望上网企业信息,如企业介绍、产品介绍等;

能有行业性的专业网站提供行业信息、行业动态等;

能在网上了解有关的政策法规,为企业活动提供依据;

能在网上跟踪行业技术信息,为企业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与用户进行网上信息的交流,及时反馈用户意见,组织网上用户的培训与产品使用问题的解决等;

与协作生产企业进行网上的信息交流和商务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开展网上的商务活动,如产品销售、产品的虚拟展示等;

数字化产品模型共享,建立一个虚拟三维产品的“图书馆”,让各企业分享,减少巨大的重复性CAD造型工作。

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和研究现状

3.1 信息化现状

目前我国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全国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已初具规模。企业的CAD、CIMS、ERP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平衡,如:

“信息公路上的车不多”,网上信息量少,内容不够丰富,不能吸引用户;

上网费用还太高,不能被广大用户所接受;

技术上还较为复杂,用户无法自我维护;

网上的电子商务条件还不成熟,无法进行网上交易;

Internet服务提供者(ISP)和Internet内容提供者(ICP)的服务质量还有待改进;

众多传统的传媒业正面临着重新划分市场的激烈竞争。

必须解决如何利用信息网络为广大用户,特别是直接创造财富的制造业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这一问题。

3.2 制造业网络工程研究现状

市场的全球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出现了一系列现代生产模式和制造哲理,要求改变企业现有的组织结构,实现多种敏捷组织形式,如项目任务协同功能工作小组、虚拟集团及多种合作组织机构,建立起协同合作为主导的“竞争 合作 协同”机制。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制造业中海量信息的处理提供了可能,促进了敏捷企业网络化工程的组建。

国外典型研究有[2~6]:1994年美国能源部提出了“敏捷制造的使能技术(TEAM

制造业信息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信息 敏捷制造 网络

制造业信息化进程

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信息革命已经渗透至各个经济部门,迅速改变着传统产业和整个经济的面貌。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拓展了制造业的广度和深度,产生了一批新的制造哲理和制造技术,使制造业正发生着质的飞跃。纵观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功能自动化阶段。七十年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生产领域的自动控制提供了可能,使得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的制造自动化技术成为可行,由此出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物料管理计划(mrp)等自动化系统。

信息集成阶段。八十年代针对设计、加工和管理中存在的自动化孤岛问题,实现制造信息的共享和交换,采用计算机采集、传递、加工处理信息,形成了一系列信息集成系统,如cad/capp/cam、cad/mrpⅱ、capp/ mrpⅱ,cims。

过程优化阶段。九十年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企业意识到除了信息集成这一技术外,还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如用并行工程(ce)方法, 在产品设计时考虑下游工作中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等,重组设计过程,提高产品开发能力;用企业经营过程重构(bpr),将企业结构调整成适应全球制造的新模式。

敏捷化阶段。九五年以后,以internet为代表的国际互联网,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发展。internet 在改变信息传递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企业组织管理方式,使以满足全球化市场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快速响应制造活动成为可能,敏捷制造(am)、虚拟制造(vm)等新的制造模式应运而生。

从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可看出,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从知识到应用之间的间隔越来越短,未来的制造业在某种意义上将成为一种信息产业,信息将成为制造业的决定因素,用信息技术促进未来制造的改造已成为时代潮流。21世纪,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是:信息技术在促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仍然是第一位;独占性技术决定了产品的价值和价格;联合和竞争两位一体,并超出国界,敏捷性成为制造业追求的目标;管理创新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制造技术继续围绕信息化、智能化、精密化、集成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2 敏捷制造信息化需求

2.1 信息需求

信息革命促使了市场全球化,使现代企业呈现集团化、多元化和动态联盟的发展趋势:企业跨越不同的地域,产品涉及多个领域。这些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各地分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同一企业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员工之间也需要及时共享大量企业信息,企业和用户之间以及企业与其合作伙伴之间也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交流。只有了解企业信息的需求,才能有效管理组织这些信息,选择合作伙伴,实现敏捷化制造。企业信息涉及有关产品设计、计划、生产资源、组织等类型的数据,不仅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和结构复杂,而且数据间存在复杂的语义联系,数据载体也是多介质的。

制造业中信息按其需求可分为两部分:产品制造信息、企业服务信息。其中产品制造信息包括产品信息和工艺信息。

产品信息[1] 包括与产品制造有关的所有信息,如产品几何拓扑信息(3d实体模型、2d图纸以及vrml格式图片等)、加工要求信息、组成产品零件的材料和热处理信息、装配要求信息、产品检验信息、产品功能信息、产品制造成本和制造周期等信息。

工艺信息 包括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加工方法及其应用范围、设计规范,用于新产品的加工工艺性和设计可行性评价,提供各种加工手册、设计手册。

企业服务信息包括产品市场信息(产品基本价格、批量价格、价格的有效期和交货期)、企业生产能力信息(主要设备、特殊设备、大型设备)、企业产品开发能力信息等。

2.2网络服务需求

对制造业企业来说,网络应用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希望上网企业信息,如企业介绍、产品介绍等;

能有行业性的专业网站提供行业信息、行业动态等;

能在网上了解有关的政策法规,为企业活动提供依据;

能在网上跟踪行业技术信息,为企业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与用户进行网上信息的交流,及时反馈用户意见,组织网上用户的培训与产品使用问题的解决等;

与协作生产企业进行网上的信息交流和商务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开展网上的商务活动,如产品销售、产品的虚拟展示等;

数字化产品模型共享,建立一个虚拟三维产品的“图书馆”,让各企业分享,减少巨大的重复性cad造型工作。

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和研究现状

3.1 信息化现状

目前我国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全国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已初具规模。企业的cad、cims、erp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平衡,如:

“信息公路上的车不多”,网上信息量少,内容不够丰富,不能吸引用户;

上网费用还太高,不能被广大用户所接受;

技术上还较为复杂,用户无法自我维护;

网上的电子商务条件还不成熟,无法进行网上交易;

internet服务提供者(isp)和internet内容提供者(icp)的服务质量还有待改进;

众多传统的传媒业正面临着重新划分市场的激烈竞争。

必须解决如何利用信息网络为广大用户,特别是直接创造财富的制造业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这一问题。

3.2 制造业网络工程研究现状

市场的全球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出现了一系列现代生产模式和制造哲理,要求改变企业现有的组织结构,实现多种敏捷组织形式,如项目任务协同功能工作小组、虚拟集团及多种合作组织机构,建立起协同合作为主导的“竞争 � 合作 � 协同”机制。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制造业中海量信息的处理提供了可能,促进了敏捷企业网络化工程的组建。

国外典型研究有[2~6]:1994年美国能源部提出了“敏捷制造的使能技术(team)”,team集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建立了一个“产品实现过程模型”;“全美工厂网络(fan)”建立于1995年,是国家工业数据库,提供包括生产能力,各种工程服务项目、产品及其价格和性能数据、销售和用户服务专门服务;1995年洛克海德·马丁航空公司建立“制造系统的敏捷基础设施网络aimsnet”,利用国际互联网支持和管理敏捷企业的供应链;美国通用电器研究和开发部的“计算机辅助制造网络(camnet)”建立于1996年,它通过internet网提供多种制造支撑服务,如产品设计的可制造性、加工过程仿真及产品的试验等,使得集成企业的成员能够快速连接和共享制造信息。这些网络主要为大公司的成员和客户提供服务。

国内的主要研究有:

虚拟异地合作设计组织[7] 主要强调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中,获取设计知识的异地合作。我国企业存在一批可以支持产品开发中设计知识获取的资源或潜在资源,要使这些资源以及企业外资源能以企业开发某项产品的行为为中心并和企业组织在一起,共同为这个项目的完成进行设计知识、特别是新知识的获取工作。已有一些异地合作设计组织的新概念和关键技术研究,在实验室中有一些局部非常初级的试验,如上海交通大学与上飞厂之间进行了异地设计的联网试验;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也在策划异地合作设计网,但这些工作仍属开始阶段。

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5],[8] 强调生产系统的网络化。分散网络化是指将动态的、没有固定隶属关系的和地理上相隔的集团,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把它们加以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快速地以合理的成本将产品从设计转入生产。通过国际互联网,对产品设计、工艺、生产和工况信息从一个生产单元传送到异地的生产单元进行测试。上海先进制造技术中心于1998年提供的上海交通大学的快速原形制造中心的上网服务,同济大学也与香港某些中小型企业进行了联网合作制造模具的试验,但这样的系统还需要有进一步的研究和配套措施。

4 敏捷制造网络工程实施建议

利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构建敏捷制造网络集成平台,可建立有关企业和高校、研究所、研究中心等结合成一体的敏捷制造网络体系,实现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共享和设计制造过程的集成;建立以网络为基础的,面向广大中小型企业的先进制造技术虚拟服务中心和培训中心,建立网络化制造工程,具体实施包括基于intranet 的制造环境内部网络化和基于internet制造业与外界联系的网络化,如图1。

4.1基于intranet的制造环境内部网络化

实现企业中工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等制造过程各子系统的集成,完成企业内部网的

图1制造业信息化网络工程建议

建设,深化应用cad、cims技术,提高企业在计算机网络支持的新型制造模式下的管理水平。

4.2基于internet网企业与外界信息交流

通过internet网可实现企业与外界的联系,其中主要内容包括:

敏捷供应链。把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等在一条链路上的所有环节都联系起来并进行优化,使生产资料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生产、分销环节变成增值的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不仅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库存,而且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网络,介绍企业及企业产品,实现企业生产与销售的有效连接,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理流动。

公共数据中心。建立公共数据中心,即网上的制造资源信息库,也就是用现代化手段使信息和知识为最大可能多的需求者服务,充分体现其价值。这里的资源包括了企业富余的生产能力、特种制造手段、cad/cae/cam软件;标准件、通用件、图库;各种人才信息;技术信息和产品信息。

远程服务体系。远程服务是在资源的需求者和提供者之间架设起现代化的交通网。特别是象快速成型(rp)等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这些技术往往比较复杂,而且这些设备往往比较昂贵,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轻易添置的。另外,每个企业单独拥有这样的资源,往往使用效率不高,造成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建立远程服务体系就可以使上述问题得到较圆满的解决。建立这样的体系,首先要有掌握某项先进制造技术和拥有必要设备资源的“服务中心”,然后要研究internet/web分布式网络计算与网络安全支持技术,建立基于web客户机/服务器分布式计算模式的、支持多个用户、多个站点的远程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异地设计和制造。不受地域限制,由多个异地的企业组成动态联盟,合作开发同一产品,从而保证企业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遇,赢得竞争。其关键的问题在于分布式产品设计与制造的过程集成与管理,异构、跨平台的设计与制造工具。研究内容包括:远程项目组织与管理;网络安全性;数据交换格式;远程信息维护;远距监测与控制机理等等。

虚拟学校。信息日新月异的变化使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可以用网络技术将培训资源充分调动起来,组成虚拟的“先进制造技术学校”,在知识的传授者与吸收者之间构筑“多对多”的通道,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使更多的劳动者得到培训的机会。这需要首先进行网上教学的课程建设,同时要建立由若干个培训中心联网组成的培训网,还要制作与网上教学相匹配的教材及音像资料,建立教与学进行交流的机制和培训网的运行机制,研究培训的评估方法。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还应将虚拟制造技术的研究与网上培训结合起来。

5 制造网络实现的关键技术

在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产品、设备、人员、资金、市场等企业资源有效地集成起来,采用各种类型的合作形式,建立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高素质员工系统为核心的敏捷制造企业运作模式,其关键技术有:

分布式网络通讯技术[9~12]。 internet 、intranet、 web 等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异地的网络信息传输、数据访问成为可能。特别是web技术的实现,可以提供一种支持成本低、用户界面友好的网络访问介质,解决制造过程中用户访问困难的问题。

网络数据存取、交换技术。网络按集成分布框架体系存储数据信息,根据数据的地域分布,分别存储各地的数据备份信息,有关产品开发、设计、制造的集成信息存储在公共数据中心中,由数据中心协调统一管理,通过数据中心对各职能小组的授权实现对数据的存取。

cims技术。cims工程项目主要包括生产计划管理、自动化制造系统技术信息管理、技术信息管理、工程数据库管理、办公自动化、决策支持、质量保证、库存管理等应用子系统的开发,各应用子系统间系统平台集成、数据信息交换是企业间成功实施动态联盟企业的关键技术基础。

协同工作技术。在一定的时间(如产品生命周期中一个阶段)、一定的空间(如产品设计师和制造工程师并行解决问题这一集合形成的空间)内,利用计算机网络,小组成员共享知识与信息,避免潜在的不相容性引起的矛盾。同时,在并行产品开发过程中,多功能小组之间,多功能小组各专家之间由于各自的目的、背景和领域知识水平的差异必将导致冲突的产生,因此需要通过协同工作,解决各方的矛盾、冲突,最终达到一致解。

工作流管理。其主要特征是实现人与计算机交互时间结合过程中的自动化,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工作任务的整体处理过程、工作组成员间依据一组已定义的规则及已制定的共同目标所交换的文本文件、各种多媒体信息或任务,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个用于分布式环境中工作任务进程间的协调或协作式处理软件系统。

6 总结

打破小单位和行业的局限,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与组织下,实行产学研结合,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建立敏捷制造网络化工程,加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与敏捷化。这不仅对于制造业本身的改造,地区信息港的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也能够在近年内达到开展异地设计与制造、网络服务、网上数据共享和网上培训等的预期目标,必将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姜万生等,敏捷制造中面向对象的产品信息建模技术,机械工业自动化,1999,21(2):14~15

rick dove,敏捷企业(上),中国机械工程,1996,7(3):22~27

rick dove,敏捷企业(下),中国机械工程,1996,7(4):23~26

曾国屏,灵捷制造,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李荣彬等,分散网络化制造�香港制造业再发展的模式,机械工程学报,1998,34(6):102~107

henry lau ,the new role of intranet/internet technology for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with computers(1998)14:150-155

谢友柏,分布式设计知识资源的建设和运用,中国机械工程,1998,9(2):16~18

等,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中国机械工程,1998,9(2):68~71

a.a.gokhale ,enterprise-wide networking for manufacturing, computer ind. engng 1998 vol35 :259-262

周伟等,企业intranet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8.12:12~14

杨雅辉等,internet上信息服务系统的建造、维护和管理,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9.1:78~82

刘敏等,cims环境下intranet网络系统方案的研究,中国机械工程,1999.2:156~159

research on network-based agile manufacturing

yan junqi,ni yanrong,ma dengz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制造业信息化范文第3篇

一、*市制造业信息化现状和条件

1.该市制造业信息化现状

*市个工业化城市素以钢城著称冶金、机械、纺织、电力、建材、化工、食品等支柱行业构成了城市工业框架20*年人口108万、GDP91亿元全市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80%在工业结构中国企经济成份和制造业比例偏重所以非常需要通过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来改造工业产业结构提升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和生产效率、经济效率目前该市三家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新钢公司、长林公司和新华股份公司)通过几年具体实施已取得了明显效果从而为该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发挥了带动和示范作用除今年确定8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外不少大中型企业如分宜发电厂、*发电厂、江口发电厂、分宜海螺水泥公司*华源公司等也正在启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

2.该市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条件

(1)*蓄势而发工业城市国民经济主要综合指标人均水平位十一设区市前茅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速率居作省之首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具有一定基础企业自身有需求

(2)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政府成立了*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市科技局把此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组织成立了专家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实了具体管理人员和配套经费

(3)政策倾斜经费有保障今年市政府安排了10万元作为创建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市专项资金市科技局在今年市级科技三项费中安排了10万元制造业信息化专项资金各示范企业也安排了配套资金1500万元用于企业内部示范

二、八家示范企业实施情况

*市选择了以下8家企业作为制造业信息化市范企业:*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新华金属制品股份公司、江西长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分宜驱动桥有限公司、*市赣锋锂业有限公司、江西新德工业泵有限责任公司、*市八达电子有限公司、*新铃有色压铸有限公司这八家企业有大型国企如新钢公司;有上市公司如新华公司;有机械行业代表性企业如长林公司、分宜驱动桥公司、新德公司;有科技型民营企业如赣锋锂业公司、八达公司均有一定行业代表型这些企业产值占我市GDP70%左右

1.企业配套资金投入情况

*钢铁有限责任公司1000万元(其中铺设厂内光纤60公里)

新华金属制造股份公司100万元

江西长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100万元

江西省分宜驱动桥有限公司50万元

*市赣锋锂业有限公司50万元

*新铃有色压铸有限公司50万元

分宜恩达公司50万元

江西新德工业泵有限责任公司50万元

*市八达电子有限公司50万元

共计:1500万元

2.三家省级企业基本情况

制造业信息化范文第4篇

2.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中小企业集群式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综述周敏李,薛恒新,陆克今,张庆民,ZHOUMin-li,XUEHeng-xin,LUKe-jin,ZHANGQing-min

3.基于WebServices的虚拟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框架研究黄慧君,杜兰,许重阳,丁克胜,HUANGHui-jun,DULan,XUChong-yang,DINGKe-sheng

4.信息动态

5.以物流服务商为主导的农产品销售模式探讨刘宏蕾,马宏伟,LIUHong-lei,MAHong-wei

6.高结合性能涂层与基体界面结合强度测定模型的有限元模拟程序,闫静,王宏宇,左敦稳,李锁柱,CHENGXu,YANJing,WANGHong-yu,ZUODun-wen,LISuo-zhu

7.机械-液压约束活塞发动机多学科协同优化框架实现柳勋,张铁柱,张洪信,姜建秋,张卫华,LIUXun,ZHANGTie-zhu,ZHANGHong-xin,JIANGJian-qiu,ZHANGWei-hua

8.基于UG的汽车冷冲模标准件库的研究舒志强,侯开虎,赵博,SHUZhi-qiang,HOUKai-hu,ZHAOBo

9.管材液压胀形高度影响因素分析与有限元模拟侯军明,李胜祗,HOUJun-ming,LISheng-zhi

10.SJ200型双湿式搅拌机底部框架结构件变形技术研究唐国兴,尹飞鸿,TANGGuo-Xing,YINFei-hong

11.基于USB的离线插补加工模块设计与实现徐艺臻,赵东标,刘凯,章永年,XUYi-zhen,ZHAODong-biao,LIUKai,ZHANGYong-nian

12.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极点阶数搜索改进法严慧,YANHui

13.一类非完整系统的分层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朱静,田志祥,ZHUJing,TIANZhi-Xiang

14.基于MATLAB/RTW和RTLinux的四足机器人半物理仿真研究刘超,冯华山,刘志忠,李军,LIUChao,FENGHua-shan,LIUZhi-zhong,LIJun

15.对重位移可变式电梯的节能原理分析李旻,黄东海,LIMin,HUANGDong-hai

16.改进熵权法在工程项目评标决策中的应用刘行,赵吉坤,LIUXing,ZHAOJi-kun

17.基于改进逼近理想解法的产品配置设计实例检索研究徐开元,徐武彬,张宏献,胡君君,XUKai-yuan,XUWu-bin,ZHANGHong-xian,HUJun-jun

18.一种用于多峰值函数优化的算法研究何燕,刘国联,HEYan,LIUGuo-lian

19.风电塔筒法兰外翻变形的控制工艺张永军,ZHANGYong-jun

20.关于提高《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授课质量的方法研究尹静,YINJing

1.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文档管理技术陆天驰,LUTian-chi

2.基于Web的刀具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庞存辰,徐锋,吴小军,左敦稳,高远,经建峰,PANGCun-chen,XUFeng,WUXiao-jun,ZUODun-wen,GAOYuan,JINGJian-feng

3.工程训练车间综合管理监控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案研究李坚甲,戴青云,王美林,刘庆,张懿恒,LIJian-jia,DAIQing-yun,WANGMei-lin,LIUQing,ZHANGCi-heng

4.环境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周敏李,薛恒新,ZHOUMin-li,XUEHeng-xin

5.关于浙江泵类企业深度应用电子商务的研究侯明伟,HOUMing-wei

6.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杨雁行,YANGYan-xing

7.基于遗传算法的仿生肌肉多目标优化控制研究王炜,尤向荣,王战玺,WANGWei,YOUXiang-rong,WANGZhang-xi

8.基于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控制的混沌运动的研究闫庆华,韩保红,王民全,程兆刚,陶辰立,YANQing-hua,HANBao-hong,WANGMin-quan,CHENGZhao-gang,TAOChen-li

9.车辆ABS模糊控制的仿真研究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王凤军,WANGFeng-jun

10.基于TORCS平台的虚拟车辆仿真系统开发何宁,赵治国,朱阳,HENing,ZHAOZhi-guo,ZHUYang

11.金属零件激光直接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研究王海东,尚华,黄葵,毕玉泉,杨炳恒,WANGHai-dong,SHANGHua,HUANGKui,BIYu-quan,YANGBing-heng

12.基于UGCAM的连杆模具高速加工制造陈寿霞,赵建峰,汪木兰,CHENShou-xia,ZHAOJian-feng,WANGMu-lan

13.轮胎泵气噪声有限元仿真研究余洁冰,臧孟炎,YUJie-bing,ZANGMeng-yan

14.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剪式折叠结构力学特性分析刘树青,吴金娇,汪木兰,LIUShu-qing,WUJin-jiao,WANGMu-lan

15.AutoCAD中正等轴测图的尺寸标注刘家平,张伟,LIUJia-ping,ZHANGWei

16.大型游动滑车的几点结构改进问题研究李建文,姚佳烽,陆宝春,蒋怀同,田先春,LIJian-wen,YAOJia-feng,LUBao-chun,JIANGHuai-tong,TIANXian-chun

17.新型试验结构对散体减振技术影响研究杨小高,李功宇,白志勇,YANGXiao-gao,LIGong-yu,BAIZhi-yong

18.不完全信息下IT项目风险决策分析王艳军,张洁,WANGYan-jun,ZHANGJie

19.超精密加工中刀具参数对脆性材料非球面加工质量的影响王国栋,张宇,关强,WANGGuo-dong,ZHANGYu,GUANQiang

20.电气产品绿色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刘超,LIUChao

21.V带轮参数化绘图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虞冬梅,YUDong-mei

22.检测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周志玉,ZHOUZhi-yu

1.基于Workshop的精益持续改善现场实践图仕捷,杨玉华,TUShi-jie,YANGYu-hua

2.医药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型及运作研究钮立红,NIULi-hong

3.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混合型调度算法张旭升,戴青云,ZHANGXu-sheng,DAIQing-yun

4.面向制造业的物流伙伴模糊优选模型研究刘志忠,杨云涛,王雄,LIUZhi-zhong,YANGYun-tao,WANGXiong

5.生产过程时间、成本与质量综合优化研究力红,余建军,孙树栋,LIHong,YUJian-jun,SUNShu-dong

6.基于制造网格的产品资源协同平台研究和应用熊峰,熊宗慧,李贞,王爽,XIONGFeng,XIONGZong-hui,LIZhen,WANGShuang

7.求解车间作业调度问题的约束规划与整数规划混合方法研究陈亚绒,管在林,周宏明,彭运芳,CHENYa-rong,GUANZai-lin,ZHOUHong-ming,PENGYun-fangHtTp://

8.多点定位柔性夹具的结构设计房泽鲁,汤军社,赵慧凯,FANGZe-lu,TANGJun-she,ZHAOHui-kai

9.五自由度教学机器人运动学及工作空间分析程远,吴洪涛,CHENGYuan,WUHong-tao

10.3-(2SPS)并联机构静刚度分析乐林林,李开明,YueLin-lin,LiKai-ming

11.基于Pro/E二次开发的红外热像仪参数化设计关强,张宇,李茂忠,王国栋,GUANQiang,ZHANGYu,LIMao-zhong,WANGGuo-dong

12.CRH3型动车组中间车车体结构强度分析郭春丽,齐淑萍,GUOChun-li,QIShu-ping

13.硬盘测试多机器人协同系统研究张双权,秦现生,曲彦,张丰尧,ZHANGShuang-quan,QINXian-sheng,QUYan,ZHANGFeng-yao

14.基于CPLD的液晶显示驱动模块的设计万盛国,刘凯,李芳,WANSheng-guo,LIUKai,LIFang

15.卧式两工位双面钻孔组合机床的PLC自动控制罗及红,LUOJi-hong

16.基于IMM模型的目标跟踪算法翟海涛,ZHAIHai-tao

17.RBF神经网络在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中的应用马来坤,MALai-kun

18.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参数化设计在GIS开关设备中的应用研究李晓雷,余开朝,赵炘,LIXiao-lei,YUKai-chao,ZHAOXin

19.农用柴油机自动提醒加油装置设计冯涛,陈军,王耀成,刘雨峰,杨福增,FENGTao,CHENJun,WANGYao-cheng,LIUYu-feng,YANGFu-zeng

20.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机械专业中的应用及实施策略刘冬花,王刚,顾吉仁,LIUDong-hua,WANGGang,GUJi-ren

21.变频器的常见误区及维护要点王军,WANGJun

1.绿色材料研究综述李守泽,李晓松,余建军,LIShou-ze,LIXiao-song,YUJian-jun

2.有限元法的发展现状及应用陈锡栋,杨婕,赵晓栋,范细秋,CHENXi-dong,YANGJie,ZHAOXiao-dong,FANXi-qiu

3.横编机技术创新研究评述卫美红,张炳生,WEIMei-hong,ZHANGBing-sheng

4.基于多色集合理论的R&D项目组合选择研究舒湘沅,秦现生,董亮,SHUXiang-yuan,QINXian-sheng,DONGLiang

5.面向家纺行业的PDM数据结构模型研究周晓烨,赵犁,沈建国,ZHOUXiao-ye,ZHAOLi,SHENJian-guo

6.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轮胎模具企业成本控制研究华俊芳,陈新度,胡常伟,HUAJun-fang,CHENXin-du,HUChang-wei

7.ANSYS在高速运动体安全分离装置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谭小群,顾立彬,徐娅萍,陈自立,TANXiao-qun,GULi-bin,XUYa-ping,CHENZi-li

8.直线电机驱动型工作台结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林健,汪木兰,闫华,汤玉东,LINJian,WANGMu-lan,YANHua,TANGYu-dong

9.基于VC++的液压机上横梁有限元分析赵万军,ZHAOWan-jun

10.卡夹装配关键参数建模分析和CAE优化张丰尧,秦现生,高涛,刘寰,ZHANGFeng-yao,QINXian-sheng,GAOTao,LIUHuan

11.UG二次开发在汽轮机叶片造型中的应用王锋锋,陈光明,WANGFeng-feng,CHENGuang-ming

12.紫外差分CEMS系统中的PLC控制设计刘新波,王仲,刘俊平,LIUXin-bo,WANGZhong,LIUJun-ping

13.多种改进选择算子的遗传算法性能比较与应用研究蒋艳,黎向锋,左敦稳,焦光明,薛善良,JIANGYan,LIXiang-feng,ZUODun-wen,JIAOGuang-ming,XUEShan-liang

14.基于OpenCV的边缘检测算法在车身尺寸检测中的应用陈伟利,唐虹,耿艳彪,CHENWei-li,TANGHon,GENGYan-biao

15.机械类产品质量鉴定中若干问题的分析和建议王宁红,WANGNing-hong

16.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刘冬花,马国红,LIUDong-hua,MAGuo-hong

17.烧结一次圆筒混合机托轮轴断裂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刘韶辉,LIUShao-hui

18.关于工程材料强度标准值的制定问题智淑亚,吴钟鸣,ZHIShu-ya,WUZhong-ming

19.基于标准化的电子产品Top-Down设计技术研究王晓飞,胡建,WANGXiao-fei,HUJian

20.CAXA实体设计三维球工具在机械设计中的综合应用盛全军,SHENGQuan-jun

21.液驱混合动力车辆液压系统设计与参数匹配研究张庆永,常思勤,ZHANGQing-yong,CHANGSi-qin

1.基于工艺过程的工艺知识建模方法研究张永利,王庆文,郭明哲,ZHANGYong-li,WANGQing-wen,GUOMing-zhe

2.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最新发展趋势李守泽,余建军,孙树栋,LIShou-ze,YUJian-jun,SUNShu-dong

3.基于OWL语言的注塑模改模知识表示方法杜松晏,毛宁,陈庆新,DUSong-yan,MAONing,CHENQing-xin

4.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评价研究李平,LIPing

5.平面四杆机构参数化设计及运动仿真研究与实现陈剑,葛文杰,王军强,张松飞,CHENJian,GEWen-jie,WANGJun-qiang,ZHANGSong-fei

6.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矿用汽车前轮定位参数-转向机构设计董恩国,张蕾,DONGEn-guo,ZHANGLei

7.基于MSC.PATRAN/NASTRAN的飞机装配型架刚度分析及优化设计洪学玲,郭龙江,万世明,黄跃,HONGXue-ling,GUOLong-jiang,WANShi-ming,HUANGYue

8.含间隙运动副的汽车转向机构碰撞接触分析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张蕾,孙奇涵,董恩国,ZHANGLei,SUNQi-han,DONGEn-guo

制造业信息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对策

为了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提升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制造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能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将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融入到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此外,企业要能及时的分析信息化建设问题,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进而确保企业员工能根据相关的制造要求和方案,在提升制造效率的基础上,有效的解决影响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要能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制造业企业才能在发展的过程中跟随时代的步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一、关于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当前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研究调查,现如今,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状况并不是十分的乐观,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问题,严重影响制造企业的发展。而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现阶段,部分制造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都没有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从而导致企业缺乏规范性。2.企业员工缺乏合作意识良好的合作观念不仅能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促使企业能够及时的解决信息化建设出现的问题。但是,制造业企业员工却缺乏良好的合作观念,在工作的过程中,领导和员工各自为政,只完成属于自身的工作任务,这样则很难提升工作效率。3.制造业企业缺乏完整信息化建设方案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缺乏了解。在实现信息化时,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功能交错,信息无法及时的共享。这样企业就很难利用信息化建设获取相应的经济利润。

二、关于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的对策

1.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分析信息化建设要想促使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并从中获取相应的利润,企业领导就要重视对管理方案的构建。完整的管理方案能促使企业发展模式发生重大变革。因此,企业领导要能站在企业发展角度,深入法分析信息化建设方案,并结合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现状,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信息体系这样才能让企业更加具有规范化。此外,在构建管理信息系统时,企业领导要能充分考虑市场因素给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影响,进而借助第三方的力量,规划企业的发展流程。2.规划布局,展开方案实施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员工的努力,同时也在于良好的规划。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要只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而要放眼未来,做好当前和未来发展的规划方案。按照先简后繁的建设流程,逐步展开方案的实施与管理,确保每个阶段都能按照方案展开工作。在实施信息化建设方案的过程中,要能根据建设的情况,适度的对方案进行调整和规划。另外,企业领导要能深入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做好相关的监测工作,控制每个阶段的信息化建设的进度,这样就能有效的控制整个信息化建设的项目,并提升质量和效率。3.选择符合自身的需求的供应商在选择信息系统供应商的过程中,制造业企业要能充分的选择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供应商。而在选择供应商的过程中,企业需要确定所选择的软件公司必须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并且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这样才能长久合作。需要企业关注的一点则是,因为制造业所需要的软件不同,因此,在选择软件公司时要能保障其具有强大的软件技术,这样才遇到问题时才能及时的解决。4.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全员参与,才能为企业创建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因此,无论是基础员工还是管理层的工作人员都应积极的参与到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而如何使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中,企业则应制定明确的方案,根据不同层次的员工,制度相应的管理方案,进而在增强管理的过程中,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例如:对于基础员工而言,企业要能进行全员培训,让员工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另外,在培训的过程中,企业要采用合理的方法,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的工作观念。只有让员工得到相应的提升,才能确保员工能够更好的把握信息,并利用信息获取更大的经济,这也就是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而对于管理层方面的研究,企业需要引进优质的管理人才,确保其能为企业合理的有效的管理员工。5.识别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风险因为制造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问题,因此,其存在的风险也较为明显,如果要能确保企业能顺利的完成信息化建设,企业则要能做到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这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识别风险、解决风险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点。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制造业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建设目标,构建完善的建设体系,建立健全合理的管理方案,增强对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培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做好企业管理等相关的任务,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快速的展开信息化建设。与此同时,企业要能发现影响信息化建设的因素,发现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从而根据实际问题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为了制造业企业发展,为了提升企业的经济,企业必须重视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彭旭.企业信息编码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12,(1):20-40.

[2]《企业信息编码系统》--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12,(03):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