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战

心理战

心理战

心理战范文第1篇

广告的作用有二:一是提升销量;二是提升品牌形象。这两个实现的前提是目标受众买你的账,但现实往往给不少广告主泼了凉水。其原因不乏有创意低劣之作在电视上招摇,根本没引起目标受众的注意;有的倒也是惊世骇俗的创意,可知名度上去了,美誉度没了,这样成不了品牌。 为什么有的广告可以勾起目标受众的注意力,还带来一定的美誉度。其秘诀就是“潜入消费者的心智达到了沟通最大化”。要问,谁是你最好的朋友,答曰:知己。同样,潜入消费者心智的广告,不仅他不会反感,还会由于沟通的实在,恰到好处而共鸣。 在创作广告时,我们勿为了有知名度而非得“语不惊人死不休”,弄得品牌美誉度是一片狼藉。其实,有人情味儿的广告也有人气不少的“注意力。”“潜入心智”会让你的品牌充满人情味儿,获得美誉度。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打响这场广告心智战吧! 心智战之包围生活方式 出招:一、广告必须全力以赴包围目标顾客的生活方式,在他们以最高频出现的场所或语境中,以较为浩大的声势出现,让你的目标顾客触目可及,唾手可得。 二、广告还可以采取合作营销的方式和已经让目标顾客在生活中形成某中依赖的品牌进行捆绑,然后再予以营销纵深,在自己广告传播中打下合作者的烙印,从而形成广告潜入目标顾客心智的爆破。 案例:在中国人刚开始用香皂洗手的时候,92年3月进入中国市场的舒肤佳就开始了它长达十几年的“除菌教育工作”,要中国人把手真正洗干净——看得见的污渍洗掉了,看不见的细菌你洗掉了吗?在舒肤佳的营销传播中,以“除菌”为轴心概念,诉求“有效除菌护全家”,并在广告中通过踢球、挤车、扛煤气等场景告诉大家日常生活中会感染很多细菌,然后用放大镜下的细菌“吓你一跳”。然后,舒肤佳再通过“内含抗菌成分‘迪保肤’”之理性诉求和实验来证明舒肤佳可以让你把手洗“干净”,另外,还通过“中华医学会验证”增强了品牌信任度。 可口可乐调查后发现,网游成为不少“80后”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它于是联手暴雪娱乐,与第九城市的《魔兽世界》推出了由SHE主打的“魔版”广告。“80后”看后也直叫好,因为找到了他在游戏中的感觉,亲切无比。 经典:叶茂中为某品牌策划推出剑指网络一族的食品—— “红了网络饭饭”,请李冰冰代言。广告中她身着战服,吃了饭饭来了精神,到处砍杀,末了向争强好胜的网族们挑衅道:“跟我斗,等你红了再说,红了——。”

心理战范文第2篇

这是约翰逊对华政策的公开声明,亦是美国政府在心理战中宣传的策略:塑造一个好战、侵略性极强的中国形象,号召全世界的人抵制侵略,支持和平。增加全世界对中国的恐惧,从而削弱中共在世界的影响力。

当时中美双方除了大使级会谈非正式的官方接触,几乎没有任何直接对话的机会。对对方的政策,只能是隔岸观火,互相猜测。因此,美国对华具体政策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心理战。

心理战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了专门针对中国的信息情报、宣传等策略,希望通过民间交往、媒体宣传、教育、文化交流等多种手段,潜移默化地实现反华心理战的目的。而中国对越南战争的介入,令美国高层领导人非常痛恨,也成为他们坚持反华政策的最重要的理由之一。

美国关于越南问题的主要的政策执行者――总统约翰逊、国务卿腊斯克、继任国务卿罗斯托、国家安全顾问助理麦克乔治・邦迪以及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几乎一致认为,在东南亚中国对美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已经成为一个“危险分子”。约翰逊总统曾经咬牙切齿地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有野心又好战的中国,但是我们有信心和能力帮助我们的亚洲朋友抵制住这种扩张。”麦克纳马拉在他的回忆录中说:“中国像1917年的德国,30年代末在西方的德国和在东方的日本,以及像1947年的俄国一样,威胁和干扰我们对世界发挥有效和重要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电视、互联网等高级信息传媒技术尚未普及和开发,广播电台作为当时最先进的信息交流手段,在美国的对外宣传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冷战伊始,杜鲁门政府便展开以宣传为攻势的“真理运动”,而如何有效运用美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美国之音”达到政治宣传的目的,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为突破苏联对美国之音的广播干扰,美国国务院召集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二十几位名校专家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代号“特洛伊计划”。其后,无论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还是约翰逊任内,“美国之音”以及其他对外广播始终是美国文化心理战的重要阵地。

1949年后,外交、经济和政治地位日益提升的中国,成为了苏联之后美国阵营的重要劲敌。美国针对中国的心理战也日渐形成规模。其中,美国秘密商讨的“自由中国电台(Radio Free China)”计划就是美国对华心理战具体政策的写照。

在了解中国日益高涨的对外宣传攻势之后,美国的这种忧患变得更加严重。美国从情报中得知,自1958年12月起,中国的海外广播每周增加了238个小时,已经超过了美国之音总的对外广播时间;中国新华社已在30个国家设有办公室;1959年中国还在24个非共产主义国家举行展览,同时,中国与欧洲、拉美国家扩大电影制作和交换;高质量的外文杂志在中国出版,并且在50个国家发行上百万份。

最让美国头疼的是:一方面,中国的反美宣传非常厉害并且一直持续,尤其对青年人的影响最大;另一方面,中国的内部信息控制非常严密,在中国访问或学习的外国人也被严密控制。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宣传直接深入到中国的渠道非常有限。除了对外广播、散发传单和通过外国访问者,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几乎都是经过共产党媒体过滤过的。因此,对华广播几乎成了美国以及“自由世界”的国家寻找打破中国舆论控制的唯一突破口。

美国之音

“美国之音”的对华广播是在1941年开办的,最初用汉语普通话和粤语对中国广播1小时,后陆续增加闽南话、上海话等节目。二战后初期,“美国之音”一度缩小了广播规模,对华广播只保留普通话节目。后来为了配合朝鲜战争期间对中朝展开的心理战,“美国之音”再度扩大对华广播规模,除汉语普通话外,不仅恢复了二战后停办的广东话、闽南话、上海话广播,还增加了潮州话、客家话和藏语节目,每天播音长达10多个小时,规模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到了60年代,“美国之音”对华宣传规模更加扩大:一周21小时的广东话广播、30.5小时的普通话和7个小时的闽南语,另外还有面向中国大陆的44个小时左右的英语节目。

与此同时,美国在台湾的盟友――中国的电台用8种方言面向大陆每周播放299个小时的节目。“联合国之音”每周用普通话和广东话播放28个小时。尽管“联合国之音”表面上是联合国创办的电台,但主要受美国在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军队控制。英国广播公司(BBC),加上其他11个针对中国的来自日本、菲律宾、南韩、澳大利亚、印度、纽约(联合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每周一共137个小时的节目;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的国内中文广播在中国大陆也可以被接收;另外梵蒂冈电台也考虑在远东增加新电台。这些“自由世界”电台的对华广播节目与“美国之音”的宣传方向没有太大的出入。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之音”对华宣传并没有受到美国政府格外的重视。朝鲜战争爆发后,中美相互的敌对情绪升级。美国的反华宣传才开始得到更多的强调。“美国之音”对华宣传有三个目标:第一,建立自由世界价值观;第二,灌输美国政策;第三,制造并鼓励对共产主义政权的怀疑、失望和反感。

然而,对华广播的有效性究竟有多大,是美国十分忧虑的一个问题。由于中国方面的信息非常难以获取,“美国之音”以及其他国家对华广播的收效如何,美国依靠的更多是推测。美国新闻署1958年9月的一份评估报告称,估计在大陆有350万台收音机,因此预计“美国之音”在中国大陆的听众“数量上至少有上万,而且有可能达到十万”。同时他们认为大陆的中国人在危机发生或者重要国际事件发生时会更尽力收听外国电台。报告总体上认为“美国之音”的宣传策略在当前环境下相当有效和实用。但令美国担忧的是,控制下的台湾电台反映的宣传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反抗和摆脱共产主义压迫者等。美国认为这种对大陆负面的宣传可能对台湾电台的信誉产生负面影响。

在技术方面,“美国之音”的信号经常受到干扰和破坏。比如苏联阻断“美国之音”有关中国的新闻和评论。还有一些非人为因素的干扰,比如英国BBC,“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的信号也对“美国之音”形成了干扰。为此,美国新闻署认为关于中国的宣传以及反对中国进行海外宣传和颠覆的问题,国防部、中情局和新闻署应该协同合作、共享信息。

“流产”的自由中国电台

1960年4月18日,总统委员会执行主席华德曼・尼尔森提出了美国实施针对中国的专门信息计划项目的报告,其目的在于通过信息项目对中国的发展施加影响,同时扩大海外影响力,以便减少对美国利益的威胁。

到了约翰逊政府时期,专门针对中国的广播电台计划正式提上日程。1965年10月7日,在中情局的备忘录中显示,303委员会提议建立一个目标针对中国的“灰色电台”。这个项目的研究得到了中情局的批准.研究小组于1965年11月在麦克乔治・邦迪的直接领导下成立,旨在研究美国政府面向共产主义集团的广播问题,核心议题包括“灰色电台”计划、“美国之音”、“自由电台”(Radio Liberty)以及“自由欧洲电台”的问题。

1966年4月28日,研究小组出台一份报告,强调国际通讯交流对于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研究小组提出“对付”中国的广播宣传策略:在努力减少与中国交战可能性的同时,应该加强与中国人民的交流,从而促使他们朝东欧和苏联的趋势发展。也就是说,激发他们更多的内部自由,解除更多的外部束缚以及走向更灵活的政治体系。

专门小组为了研究“中国电台”计划,进行了额外大量的调研工作。专门小组与“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和美国新闻署的官员进行谈话,访问并考察了纽约、慕尼黑的“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以及慕尼黑的“美国之音”办公室、柏林的高等研究学院、葡萄牙的转播设备、丹吉尔的“美国之音”转播设备等。

关于“中国电台”计划最主要的问题,即是否应该由“美国之音”来执行这个任务,专门小组持坚决的否定态度。他们认为“美国之音”来做这项工作非常不利,不但不经济,且影响力不会扩大反而会变小。专门小组认为这个中国电台的对外“形象”非常重要,它所代表的不应该是美国政府,而是美国人、亚洲人包括海外华人。由中国人做这个工作最好。在这些领域内,由“私人组织”出面比“美国之音”的效果更好。

但是,支持建立“灰色中国电台”计划的并不占压倒性的多数。在专门小组中,约翰・S・海耶斯是主要的反对者,他质疑美国从中国大陆内部获取信息、并把获取的信息传达给大陆听众的能力。他认为“中国电台”不可能满足所有听众的胃口;“中国电台”将使大陆政府更加反感美国,中美沟通也将因此变得更加困难。

5月3日,专门小组提交的“中国电台”计划在303委员会会议上进行了讨论,一些中国问题专家对“中国电台”计划一致持反对态度。认为建立“中国广播”既缺乏可能性又缺乏必要性,项目一旦投入,将花费巨额资金,最后恐怕难以自拔;同时出于美国对中国利益的长远考虑,这项计划只能起到负面作用;项目实施后并不一定收到预期效果,即使成功了,一旦建立后想要取消也成为问题。他们主张由“美国之音”继续担当对华广播的主要任务。但是需要让“美国之音”加强信号,并且改善针对中国广播的内容。

1966年6月30日,美国新闻署局长伦纳德・马克向国务卿罗斯托正式提交了一份建立“自由中国电台”的提案。提案汇报了美国新闻署所做的准备工作,他们正在菲律宾岛建设精密高质短波广播设备,强大的信号将覆盖整个共产党中国。新的菲律宾转播电台的资金已经划拨,合同将生效,工程已经开始,预计在1967年底之前会投入运营。新菲律宾电台将预计成为针对共产党中国的“美国之音”广播的补充。

1966年7月8日,303委员会召开会议,再次讨论建立“中国电台”计划的可能性。在这次会议上“自由中国电台”计划最终流产。

心理战范文第3篇

[关键词]《喜羊羊与灰太狼》 马斯洛需要理论 受众心理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3.008

2009年国产原创系列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在火爆电视荧屏之后,成功开拓电影市场,打造了国内首部动画贺岁电影《牛气冲天》,而今《兔年顶呱呱》更是未映先红。《喜羊羊与灰太狼》以羊和狼之间妙趣横生的争斗为主线,突破了以儿童主导的“家庭型”受众群逐渐转移到“情侣”受众群,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青年观众被《喜羊羊与灰太狼》俘虏。那么《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何获得如此多观众青睐,从受众心理的角度出发,无疑它契合了众多观众的需求。根据美国比较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基本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基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社会情爱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按照这一理论,可以发现大部分成人在观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同时恰好暗合了这些需求。

1943年马斯洛发表《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生理需要不是简单的食欲,等,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抽象概括。在吃穿富足的现代,娱乐成为人的本能需求,在马斯洛需要理论中归属基本生理需求,《喜羊羊与灰太狼》由于情节的虚构荒诞性以及对白的简短易懂,满足受众的娱乐心理需求,这一点毋庸置疑,下面主要从后四方面的需求探讨《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热播。

首先,马斯洛强调的安全需求是人对于稳定安全、秩序的需要。由于我国正处于快速动荡的转型期,旧有的事物正在被更替或被打碎,而新的秩序、规则、制度尚未建立,人们的心理常常处于一种混沌、迷茫,缺乏安全感的状态,由此对于安全的需求尤为突出。这种现象引申到影视领域就会使人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怀旧心理,可以说怀旧心理是帮助人们平稳度过过渡阶段的有效心理。1991年,美国学者Holbrook和Schindler提出了关于消费者“怀旧”心理的解释:消费者怀旧是人们对自己成年早期、青春期、儿童时期甚至是出生以前接触的事物表现出喜欢或积极的态度。基于以上对于消费者“怀旧”心理的理解,我们可以推论在文化产品的消费行为中受众更偏爱经典影视作品,这些作品往往能够帮助他们重温和追忆以往的美好时光。①

《喜羊羊与灰太狼》采用经典题材:羊与狼的斗争故事,其实质就是天敌之间的追捕与逃脱的模式。其实关于这种天敌之间的战争模式是世界动画永恒的主题之一。从《三只小猪》的故事而今80后的一代所熟知的《奥特曼》、《猫和老鼠》的故事精髓即来源于此。《猫和老鼠》中汤姆想要抓到杰瑞,但是每一次杰瑞到了汤姆的嘴边总能“猫口脱险”,而《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小羊们从灰太狼烧红的锅里逃出来后每一次都神采飞扬。另外,《喜羊羊与灰太狼》在剧情设置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发明各种武器来推进故事的发展,这一点又恰恰可以追溯到日本经典动画片《哆啦A梦》。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羊村村长慢羊羊和灰太狼都是发明家,永远可以拿出有着新鲜功能的玩意,就像哆啦A梦那个神奇的兜兜一样,它们发明的一些稀奇古怪的道具推进了故事的发展。而这种魔法因素又是诸如《美少女战士》、《花仙子》、《圣斗士星矢》等动画作品的创作本源。汲取经典动画的精华,唤起成年观众儿时记忆,无疑是《喜羊羊与灰太狼》受宠的重要原因。另外,根据《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编剧黄建伟介绍,《喜羊羊与灰太狼》故事题材很多都来自他们这群年轻编剧学生时期的记忆,而与黄伟健同龄的人都有着相似的儿时记忆。因此《喜羊羊与灰太狼》一经播出就唤起大批成年观众的集体回忆。

怀旧意味着返回到过去,怀旧的这种方式使个体从目前的复杂状态倒退到行为的早期或简单的状态中,回到个人生活的更早期和更快乐的时期里,从而使自己免除现实生活空间里挫折、冲突、焦虑或紧张的危险境况,满足了人的安全需求。

在安全需求之外,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更渴望在社会或者团体中与同事间有深厚的关系,这就是归属需求的产生。《喜羊羊与灰太狼》在羊和狼的老套题材中引入生活中的热门话题,如“三聚氰胺”、“奥巴马”等,引发成年观众的关注。这种关注在潜移默化之中可以制造出专属《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热点社会话题。这个话题群体,随着观众人数的增加而逐步壮大,从而促使更多成年观众为获得自己在这个群体中的社会话语权而收看动画。如此,人在话题群体中交流讨论,人的社会性就得到了满足。除此之外,《喜羊羊与灰太狼》巧妙融入了中国元素,讲究民族性,两部电影的名称――“牛气冲天”和“虎虎生威”,既是成语,又与当年的生肖紧密结合,充满了中国文化气息。在主题的选择上,影片贯彻草原和平相处的主题,暗合了中国式的大团圆结局。这些中国元素的应用,让观众在电影院观看时就有种民族亲切感继而诱发民族归属感。

其次,《喜羊羊与灰太狼》在人物关系设定上,存在明显的家长缺失。片中唯一的长者是一位年老的村长,而这些孩子的家长是完全缺失的。另一方面,动画片里唯一的“中年阶层”就是灰太狼夫妇,而余下的都是一群孩子――小羊们。家长群体性消失以及对天敌设立的年龄层次相当于家长,让这部动画片包含了这样一个隐喻:孩子与成人间的矛盾恰如天敌间族群对抗一般激烈。在这个没有家长,可以无法无天的世界,小羊们生活得多姿多彩,更重要的是喜羊羊每次都把灰太狼耍得团团转。在我们现实的社会中,绝大部分人都生活于压力之下,谁都有自己的发号施令者,这些掌权人可以看做是社会中的“家长”,在这些家长面前,有自尊需求的人都希望家长可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在家长权力缺失的状况下,每个人都能在无拘束中发挥自由本能,这就是最好的自尊需要的满足。可以想象,在小孩子们眼中,灰太狼是对家长、对成人权力的叛逆和反抗欲望。而成人在观看动画片时,这种叛逆心理就成了成人反权力心理的体现。这些叛逆的获得实则就是自己能力得到认可的自尊感荣誉。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渴望受人关注,获得自尊,在群体面前显示自己的优势,但是由于自身或者环境的诸多因素,这样的愿望无法人人实现,这就是人对自我实现的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基本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求。《喜羊羊与灰太狼》以弱势群体为表现对象,从小羊的角度看,他们面对的是能把他们张口吃掉的灰太狼。这种发生在一个强大的“恶势力”和一群弱小、但却善良勇敢的“弱势群体”之间的斗争是现代社会中自我实现的一个典型案例。而从灰太狼的角度看,他从来都是在红太狼和羊群这两股势力的夹缝中屡败屡战。而灰太狼却从不气馁,重新计划抓捕计划,这本身也完成了他的自我实现。灰太狼不骄不躁的性格,可以说是现代竞争社会里德完美“英雄”性格。影片在剧作结构上采用了美国类型片的模式――“英雄成长”的模式:在强大敌人面前个体成员共同携手,最后又通过自身的勇气去挑战强大敌人。人人都渴望成为英雄,然而,在现代文化环境下,人的这种自我实现往往被压抑、控制,此时,部分人就选择感情的转移,或者是替代性满足――对自己能力无法实现的欲望,或不存在的经历,通过对讯息内容的角度置换,达成心理的满足。②于是,人们都在动画片中获得了自我“英雄”式的肯定。另外,在强调个人能力的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渐增,而动画片中羊群之间的团体协作将自我实现中群体协作的这一重要层面表现了出来,无疑对受众有某种启发意义。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阐明了人人都潜藏着的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这些迫切的需要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在全面娱乐化时代,一部动画片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出路就在于扩大受众群,占领市场份额,《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正在于打了一场成人心理契合战,这个理论对《喜羊羊》热播的无疑有着借鉴的意义。

注释

①熊兵;龚丽兰消费者怀旧理论述评《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10期

②张国良:《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191-192页

心理战范文第4篇

这是一名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给我刊的来信。这封信让我想起去年高考前夜发生的一件事。

2001年7月6日夜,在北京某建筑工地旁的一栋居民楼里,一名即将参加高考的女生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因为来自工地的机器轰鸣声吵得她无法安睡。深夜两点,无法忍受噪声折磨的她跑下楼与工地的民工们交涉。在交涉无果的情况下,气愤之极的她给本市一家颇有影响的报社打了热线电话。记者赶到时,看到一位身穿睡衣的女生正坐在工地旁号啕大哭。

当时看到这篇报道,我心里真为这名考生着急。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她怎么能心境平和地参加第二天的高考呢?施工单位深夜扰民,尤其是在高考前夜仍不停机,违反了国家的有关规定。他们的做法足以让所有关心考生和高考的人气愤难平。尽管如此,该考生也不应如此回应。她这样做,无非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打开空调,关紧门窗,再在耳朵眼里塞上两个棉花团,然后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什么也不想,慢慢地入睡,把制止施工的事情交给家人去做。

一项考生临考状态的调查显示:25%的考生每天花8小时复习功课;67%花14小时;8%花18小时。68%的考生每天仅睡6至7小时,28%睡8小时,3%能睡10小时。情绪状态(有交叉)为:64%担心,36%厌倦,10%恐惧,仅有20%的考生表示自信。显而易见,考生学习紧张、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的情况是较为普遍的。上面的信和高考前夜发生的事也让我们看到:相当一部分考生缺乏一定的心理素质,他们遇到的共同问题是:如何在迎考和高考阶段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参加高考,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为了帮助考生克服紧张、焦虑、自卑的心理和情绪状况,给考生一些切实可行的指导,记者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极盛教授取得了联系。王教授先后于1999年、2000年、2001年连续3年与全国200名高考状元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并进行了相关的心理研究,写出了6本关于高考的指导用书。

王教授说,他曾对北京市的部分高三学生进行过心理素质综合测评,其平均分数是3.67分(满分为5分),而北大的29名“状元”的平均得分则在4分以上。王教授研究发现,在影响高考成绩的20个主要因素中,最重要的4个因素依次为考生考试中的心态、考生考前的心态、学习方法和学习基础。王教授说,考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考成功的基础,是硬件;考生考前及考试中的心态决定着考生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是软件。学习基础是考生多年来学习积累的结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质的飞跃,这时,调整好心态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王教授把迎考的心理技巧归纳为16字诀:强化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

强化信心

高考目标不能脱离实际,要与考生自身的水平适宜。

争取提高自己的成绩,不与其他同学攀比。

不迷信,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可写个字条,如“我一定能笑到最后!”将它压在书桌的玻璃板下,以鼓励自己。

平时走路要挺胸抬头,步伐稍快而坚定有力。因为据心理学研究,人的外部表现与其内心的体验是相一致的。

优化情绪

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把高考当作模拟考试好了。

不要把考试焦虑看得过重。考前有点紧张不安是正常现象。我们反对的是过于紧张或松弛,轻度的紧张反而有利于考试成功。

进行积极的自我想象。在多年的学习生涯中,考生大多有过考得好的时候,想想那时的喜悦,就容易建立起积极的情绪。

深呼吸:缓慢而有节奏地吸气,然后停一秒钟左右,再缓慢而有节奏地呼气。此法有助于放松心情和稳定情绪。

按摩双手内关穴:以左手大拇指按顺时针方向缓慢按摩右臂内关穴(腕横纹上两寸)36次,然后再以右手大拇指同法按摩左臂内关穴。此法有镇静的作用,同时,按摩的次数多,还可以分散考生的注意力,以缓解考生的焦虑。

进入状态

以考代练:即重视平时的考试,擅于总结考试的经验。

调节生物钟:人在一天24小时中,总有相对精力充沛的时间段。考生应尽量将这样的时间段调节到上午9:00~11:00和下午3:00~5:00,可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做些试卷、习题。调节的方法是平时不要睡得太晚,以保证这两个时间段精神饱满。

考前适当做题:学校一般会在6月25日左右放假,让学生自己在家复习。有的考生认为已经做了半年卷子了,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只是看看书和笔记,而不动手,结果高考时手生、找不到感觉。所以放假后,尤其是7月初一定要做题练手,但不要做难题。

7月6日晚上不要过早睡觉:保持平时的睡眠规律,如果睡不着,也尽量不要吃安眠药,尤其是平时没吃过安眠药的同学,即使一夜未睡,也不要吃安眠药,因为安眠药会使考生第二天早晨睡不醒,头脑昏昏沉沉地参加考试更不利。最好是顺其自然,要记住:对“一夜未睡会不会影响考试”的担心比不睡觉本身对高考的影响更大。

充分发挥

战略上藐视试卷,战术上重视试卷,特别要重视容易的题,把该拿的分都拿到手。

准、快而全面地审每一道题。最好每道题看两遍,看准全部信息及埋伏的条件等。

充分发挥记忆力的检索作用。考前最好把知识系统地整理一下,考试时头脑冷静地从记忆中提取答案。

保证思维的发散性,即对一个问题要想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等多种途径去解决。

及时总结上一场考试的经验,避免下一场考试再犯同样的错误。

除此之外,家长也要以平常心对待高考,为考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王教授给

考生家长的建议是:

情绪稳定、愉快,不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对孩子产生影响。

不唠叨,多鼓励,告诉孩子:“只要尽力就行。”

在家中不要轻声说话或蹑手蹑脚地走路,也不要让孩子住宾馆,以免烘托紧张气氛。

可以给予必要的督促、检查,如考前的考场探路,嘱咐孩子带好准考证等。

不送孩子上考场,以免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

心理战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乒乓球;战术;心理;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281-01

乒乓球队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面对实力相当的对手有时会输的一塌糊涂。具体表现在,战术活动意识不强,战术情景判断不准,战术行动出现偏差,以至于出现急噪,手足无措,不知所为的现象。针对这些情况要加强比赛时的心理及战术训练。针对这些情况,一方面除了努力提高学生的技术外,还应该加强比赛时的心理及战术训练。

一、乒乓球的战术心理训练释义

一般来说,乒乓球的战术心理训练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战术运用方面的训练,战术运用就是为了完成比赛目标所制定的战术计划、执行战术意图而运用各种技术、打法及配合。战术运用不是没有目的的单纯的活动,而是一种实现制定的技术、心理等要求的有目的的行动。另一个是战术意识方面的训练,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及时准确地观察场上的情况,采取应对措施,迅速而又准确地决定自己行动方案的能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战术意识实际上是一种“战术思维”能力的表现。因此,也可以说战术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活动在战术上的反映。

二、方法与应用

(一)充分把握自己和对方的心理

针对队员在比赛中出现的崩盘现象,要注意观察这些队员在比赛中的一些行为,然后对他们进行询问,问他们在打比赛的各个时间里都在想什么。要求队员在打比赛之前要考虑四个问题:自己能做什么?自己想做什么?对方想做什么?对方能做什么?

考虑这四个问题,就是为了揣摩自己和对方的心理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活动状态。然后考虑实施自己的战术,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保持良好的状态

对胜败不要太过分在意,应该从技战术方面多考虑,然后想出最好的方法,做好比赛前的准备。对每一个球都要认真对待,认真处理,不能草率,更不能急噪。要对球尽快做出判断,想出最好的方法去处理。要以轻松的心情进行比赛。就是说在认真对待比赛的同时也不要受比赛气氛的影响,造成紧张,如果这样,就会影响技战术的发挥。特别是一些技术细节,最容易受这方面的影响。所以,比赛时心情一定要放松。

(三)对待不同选手采取不同的措施

对待初次比赛的选手,掌握试探技巧。第一局的发球,可以用全部的技巧,例如:发长球、发短球、发侧旋球、发正手球、发反手球、发中路球等。但是在比赛前观察对方的比赛中的弱点,在试探中就不要使用这些技术。

接发球不要过于单调,可以尝试各种接发球方法,研究哪种接发球对对方不利,这一点非常重要。

面对比自己强的对手要设定得分目标或者获胜局数,如果取得既定目标就要认为:“自己今天已经获胜了”,在以后的比赛中要争取不断的进步,慢慢提高。赛前应考虑,这种战术对对手是否有效,如果有效,表示训练取得了成效。在这样的基础上可以做心理暗示:“只要努力会赶上的”。也可以认为自己今天获胜了。做心理暗示:“无论输赢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参加比赛,就算输了也要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以这样的心态参加比赛,一般来说会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的。如果得分的差距过大,注意连续打的时间不要太短。尽量不要让比赛提早结束,并且要认为:“如果能够好好的利用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好的陪联,也是学习训练的一种好方法”。不要轻易的放弃,要努力的打下去,对自己会有提高的。

和弱者进行比赛,要先设定失分范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的话,表示今天已经输了。但是要注意,给自己定的范围要合理,不能太高,也不要太低。弱的对手也会打出好球来,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时,把它当做是一次练习的机会,不要轻易放过,尽量的努力投入到比赛中去,提高技战术的应用信心。

三、结论与建议

战术心理训练是乒乓球运动整个训练内容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最好能够与技术、身体、心理训练相结合,并且要长年坚持。教练员应多注意观察并及时发现运动员的情况,采取符合队员实际情况的战术心理训练方法,创造条件尽快地加以解决出现的战术心理问题。

战术心理训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并且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更为复杂。特别是调控训练、处理关键球的训练等尤其重要,要把这些柔和到训练和比赛中去,使之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出来,是一项细致的复杂的工作,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