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测评

心理测评

心理测评

心理测评范文第1篇

>>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测评综合分析报告 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思考 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 心理测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中面临的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 语文教学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培育中的作用及做法 高职院校学生求职过程中不良案例的心理原因解析及应对措施 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团日活动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对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心理援助 小议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中的逆反心理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分析 如何使高职院校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策略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的思想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浅谈欧文亚龙团体模式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工作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及指导策略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心理指导 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困惑及应对措施分析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李 华.浅谈高职院校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思考及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13~14

3 心理测评技术[EB/OL].

4 李墨音.运用心理测评软件开展高校心理辅导工作[J].今传媒,2010(10):156~157

心理测评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心理调控

一、引言

人力资源测评是以心理测量学、行为科学和统计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标准化的技术和方法,对社会各类人员的认知水平、操作技能、职能结构、人格特质、职业倾向和发展潜力,实施测量和评价的管理过程。人力资源测评和人员选拔是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功能。如果说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获得组织优势的话,人力资源测评和人才选拔无疑是实现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功能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对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日益重视,人力资源测评也相应地得到推广和应用,测评技术也有很大提高,特别是最近10年,在改进传统纸笔考试的基础上,学习、吸收和应用了西方先进测评方法和理论,我国人力资源测评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二、人力资源测评过程的心理现象

(一)优先效应

先效应也称首因效应,就是指第一印象比较鲜明、深刻、持续时间长、经久不旺、不易改变的心理效应。心理学家曾经作过这样一个实验,分别给两组被测评者看一个人的照片,并对第一组被测评者说,这是一个屡教不改的罪犯,而对第二组被测评者说,这是一个著名的学者。然后让被测评者根据这个人的外貌来分析这个人的性格特征。结果第一组被测评者说,深邃的眼睛里隐藏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死不悔改的决心;第二组被测评者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想深邃,高耸的额头表明了科学探索的坚强意志。这说明了第一印象对测评者知觉的重要影响。

(二)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由近因形成的新印象所产生的效果。近因效应与第一印象在时间上相反,是指认知对象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具有较强烈的影响。如果组织中的一名员工原来曾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让其变换一下环境,则近因效应可减少人们的成见和偏见给他带来心理压力,当他有了转变在回到原环境,他近来的表现所形成的新印象将改变他在他人心目中的原有印象。

(三)晕轮效应

当我们在观察某人时,总是对他的某种突出的特征具有明显的印象,正是由于具有这种明显的印象,从而掩盖了对他其他特征和品质的知觉,这种偏激的印象所产生的这种现象就叫晕轮效应。许多实验证实,人对外表比较吸引人的人,比外表不太吸引人的人会更多地赋予理想的人格特征,晕轮效应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的比较明显。

(四)顺序效应

在人力资源测评中,顺序效应是指由于被测评者的先后顺序不同,而对被测评者的测评结果产生干扰的一种心态。测评工作初期,信心足,精力旺盛,工作往往细致,要求严格,标准掌握要严格一些。到了后期,由于精力、时间不足或产生厌烦情绪,往往要求放宽,草草结束。

(五)暗示效应

暗示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是人们通过语言、行为或某种事物提示别人,使其接受或照办而引起的迅速的心理反应。在人力资源测评中,测评者和被测评者在领导或权威人士的暗示下,很容易接受他们的看法,而改变自己原来的看法,这样就造成人力资源测评中的暗示效应。

三、测评者心理状态对被测评者和测评过程的影响

在人力资源测评过程中,参与测评的人员有测评者和被测评者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心理过程是不相同的,但有互相渗透、相互作用。由于测评者参加测评过程的始终,其测心理占据主要地位,对测评的结果起着决定的作用。测评者心理状态对被测评者必将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

(一)对自信心和自我概念、自我知觉的影响。

被测评者如果得到好评,就容易从肯定的方面看待自己,增强信心;如果得到不好的评价,就容易从否定的方面看待自己,产生自卑感。

(二)对情绪稳定和不安的影响。

被测评者得到好的评价时,就出现情绪稳定不度下降的倾向;如果得不到好的评价,就出现精神紧张、情绪不稳、不安程度加剧的现象。

(三)对意志和动机的影响。

被测评者得到好的评价时,意志坚强,干劲足;得到不好的评价时,意志沮丧,干劲低。但是,有时得到好的评价也会出现干劲低落。虽然得不到好的评价,只要给与适当的指导,有时干劲反而更高。

(四)对被测评者理想目标的影响。

被测评者得到好评后,能出现向着更远大目标前进的倾向;如果得到不好的评价,会出现降低原定理想目标的倾向。如果,连续得不到好的评价,通常不可能实现高层次的目标,却又产生留恋通常难于达到的更高目标的倾向。测评者心理状态对测评过程也有较大的影响。首先,测评者在制定测评方案的过程中测评者心理易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其次,在收集和分析测评信息的过程中,测评者和被测评者之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可能影响到收集信息的完整性、真与伪、快与慢、纯与杂。第三,在人力资源测评过程中,存在着更为复杂的矛盾,也会产生复杂多变的心理矛盾和冲突。测评者的心理状态,可能影响信息材料的取舍与归属,也可能影响测评的严肃性,造成评分高低、评语褒贬、权量分配、成绩效益认定的偏差。最后,对测评结果的解释,是对测评对象做出结论,进行因果分析。

四、心理调控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个体差异管理

正如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现实社会中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由于受遗传因素、成长的环境、社会文化因素等的影响,形成各种不同的心理特征和性格气质,同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当中,实践活动和个性品质的不同,个体的能力发展有着明显的差异,价值取向和处事方式也千差万别。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性格和能力,安排不同的工作,使他们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各自的长处,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二)激励管理

激励在管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组织中人的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作的绩效,而要提高人的积极性,就离不开激励。激励必须从需要和动机出发,人的需要是一种复杂的主观状态,有生理需要、社会需要、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等等,这些需要引发各种动机,推动人们产生行为满足需要。由于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异常复杂,只有了解一个人的动机,才能比较准确地解释他的行为,并对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

(三)团队管理

20世纪90年代,团队已经成为管理领域的流行概念,团队将成为组织中最有效的工作形式。管理者要建设高绩效团队,应该把团队成员控制在一定规模之内,过多的人员难以形成凝聚力和忠诚感,同时在员工构成上,既要有专业特长的人,又要有解决问题,作出决策的人,同时需要善于倾听,反馈意见等具有人际关系技能的人。团队的管理,最终是要高效完成组织目标,但要将不同特质的人建立起彼此信任和合作的关系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因此团队的管理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团队氛围和团队文化。

(四)组织管理

对组织管理的好坏,与组织的领导方式、领导风格、决策能力有很大关系。在一个组织里,管理者如果不知道如何领导别人,如何对组织的有效资源进行整合,那样所有的管理职能都将收效甚微。

1、领导首先要制定战略目标

制定战略目标是领导者对组织进行管理的首要职能,目标的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决定一个单位的经营管理效果。

2、保证组织规章制度的稳定性、合理决策

组织规章制度是保障组织有效实现目标的手段,领导者要保证制度的稳定性,同时能够高瞻远瞩,根据客观事实做出合理决策。根据管理心理学压力理论,频繁的政策改变会给因人们带来压力,使员工无法确定他们的工作计划,刚刚做出某项决定,又要被迫改变思路继续现在的工作,使员工对自己的发展前景缺乏稳定的参考依据,影响绩效发挥。

3、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领导不一定什么都比别人高明,但他必须有超人的用人本领,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4、领导风格与领导艺术

领导之所以能对下级实施影响,原因是他们拥有组织赋予的权力,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内外环境的日益复杂,一个组织的领导应清晰认识到:领导者的正式权威往往来自组织赋予的这种权力,但当领导者调离所在职位时,其权力也随之解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发挥非正式权威作用,具备良好的素质,具有一定的领导风格和领导艺术。

五、结语

时至今日,人力资源测评技术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践中,越来越显出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机关干部的选拔录用、公务员的竞争上岗、企事业单位员工的招聘及人事考核等方面都得以广泛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公正、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用人机制的形成,同时有效地提升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在现实管理中,不同的管理者有着不同的领导风格。一般来讲,民主管理作风的群体工作效率高,自觉性较强,组织成员的满意程度高。领导者实施民主管理,加之鲜明独特的个性和卓越领导者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增强领导者的魅力和感召力,进而影响员工的行为,顺利完成组织目标和任务。

【参考文献】

[1]时勘.人力资源管理的心理学进展[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3).

[2]吴谅谅.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技能--心理学在现代人事管理中的应用[M].华夏出版社,2002.

[3]吴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2002.

[4]燕国才.人员测评[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6]张善轩.人力资源管理[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7]殷智红.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8]张友苏.管理心理与实务[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9]全国13所高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10]赵忠令.现代领导心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心理测评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性;问卷调查;精神卫生;统计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6-0706-03

Clinical Medical School of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Psychosexual Health Questionnaire for College Students/YANG Run-tao,WEN Bin,ZHANG Dong-mei,et al.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3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and evaluate the psychosexual health questionnaire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test instrument for them. Methods Based on open-ended questionnaire,interviews and some concerned review,the preliminary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and the formal questionnaire was formed with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otally 1 700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formal questionnaire. ResultsThe formal questionnaire was finally refined as a list with 31-item, 2 dimensions including sexual cognition and sexual attitude. The questionnaire had good content validity. Its construct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ept designed. The test-retest coefficients for the 2 dimensions and the total score was 0.76,0.64 and 0.78 respectively;Cronbach α was 0.65, 0.72 and 0.70 respectively;The split-half reliability was 0.71, 0.67 and 0.74 respectively. The total score of questionnaire was 2.14±0.34, the scores of 2 dimensions were 2.45±0.35 and 1.93±0.56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otal and the 2 dimension scores among the sex, the grade and the attitude of parents. Conclusion The psychosexual health questionnaire has high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and it can be used as a measure of psychosexual health for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Sex;Questionnaires;Mental health;Statistics;Students

目前国内外均有不少关于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研究,但较多是使用根据各自研究内容自行编制的问卷[1-2];另外由于使用的调查工具不一致,调查结果差异性较大,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的教育对策和建议也纷呈各异[3-4]。该研究试图编制具有较高信度、效度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用以评估当前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状况,为构建大学生性价值体系,促进大学生性心理的成熟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分2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施测所得资料用于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第2阶段施测所得的资料用于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第1阶段在广东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随机抽取被试264名,男、女生各占50%;一年级至四年级分别占20.15%,28.72%,25.16%及25.97%。第2阶段在广东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随机共抽取被试1850名,有效样本1700人,其中男性占45.70%,女性占54.30%;一年级至四年级分别占22.50%,23.50%,33.80%及20.20%。

1.2 方法

1.2.1 理论构思 根据对以往研究的回顾,以及在个别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初步假设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结构包括以下2个方面:(1)性认知,即对有关性问题的各种知识的认识;(2)性态度,即对有关性问题的较为稳定的看法和持有的态度评价。

1.2.2 条目选择与初筛 组成由医学心理学、统计学人员等参与的研究组,参考前期研究以及有关文献[5-7],并邀请部分大学生参与,编写出条目池(60项),每项均按“完全同意”(5分)、“比较同意”(4分)、“不能确定”(3分) 、“比较不同意”(2分)、“完全不同意”(1分)排列和评分,得分越高,说明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另外还邀请30位大学生对有关条目进行预试性回答,评定各条目的重要性。研究组根据上述结果进行讨论,删除重要性较低的条目,删除或修改不恰当及难以操作的条目,并结合专业实际对某些条目进行了合并,结果余下49个条目,形成初测问卷。

1.2.3 初测及条目评定和再筛选 研究人员使用初测问卷对第1阶段抽样的300名被试进行团体施测,回收有效问卷264份,采用相关系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各条目进行评定和再筛选:(1)相关系数法,计算各条目与总分的相关,删除相关系数低于0.6的条目;(2)因子分析法,对初测问卷的各条目进行因子分析,删除在各因子上负荷系数

1.2.4 效度和信度的测评 研究人员使用正式问卷对第2阶段抽取的1850名被试进行团体施测,回收有效问卷1700份。对其中132名被试在填写问卷后第4周进行了重测,完成正式问卷效度和信度的测评。

1.2.5 统计处理 采用SPSS16.5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2 结果

2.1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的初步编制

2.1.1 条目筛选 采用相关系数法计算各条目与总分的相关,删除相关系数低于0.6的条目后,保留36个条目;另外对初测问卷的各条目进行因子分析后,删除在各因子上负荷系数

2.1.2 信度测评 问卷进行了同质性信度分析,采用α系数作为指标,总信度为0.70,性认知信度为0.65,性态度信度为0.72,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65以上,说明问卷同质性信度较高;性认知、性态度2个维度和总分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6,0.64和0.78,说明问卷的重测信度较好;性认知、性态度2个维度和总分的分半信度分别为0.71,0.67和0.74,说明问卷的分半信度亦较好。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说明所编制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和构建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结构模型是稳定可靠的。

2.1.3 效度测评 该问卷的维度构想和条目编写是基于理论文献综述和个别讨论、访谈综合考虑的结果,在问卷初测前后多次邀请心理学专家进行审查和修订,确保了问卷的维度和条目能够涵盖大学生性心理健康各方面的特征,并具有代表性,问卷可认为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该问卷还采用主成分法进行因子分析,选出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4.00%。经方差变异最大正交旋转后可知,第1主成分代表性认知,共21个条目;第2主成分代表性态度,共10个条目。可见,问卷的结构基本符合设计时的理论框架,说明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2.2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定量研究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总均分为(2.14±0.34),性认知和性态度2个维度的平均分为(2.45±0.35)和(1.93±0.56)。其中性认知高于性态度得分。

在《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总分和性态度因子上男生得分低于女生,总分和性认知因子上高年级(三~四年级)学生得分低于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父母不同态度的3个组别在总分和各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理解支持组得分最低(表2)。

3 讨论

3.1 关于测评工具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较多使用各学者根据研究内容自行编制的调查表,因此,编制精炼成熟、能被广泛应用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很有必要。

本研究在个别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结构,总结了具有代表性的题项,同时也参考了国内外一些相关文献[8-9],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该问卷的编制按标准规范进行,共有31个条目,含性认知和性态度2个维度的内容,基本囊括了大学生性认知方面和性价值观方面的内容。所有条目按1~5级计分,其中25项正向计分,6项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说明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量表的编制参考前期研究及国内外有关量表编制方法。从上述检验可见,该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可以作为评估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工具。

3.2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特点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性认知和性态度2个方面。性认知即对有关性问题的认识,是否具备了这些知识、所具备的这些知识是否准确和丰富,都是性心理能否健康发展的前提。性态度即对有关性问题较为稳定的看法和持有的态度评价,而这些对性问题稳定的看法和态度倾向会支配他们对有关性问题的各种心理过程和行为,因此端正性态度也是性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本研究提示,在性心理健康的总分和性态度因子上男性得分低于女性,可见男性性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性态度的健康倾向都要高于女性。在传统文化教育背景下,女性仍然比男性在性问题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10-11],如在对性知识的探求和掌握上,女性一般不愿意主动去了解性知识,一般都觉得羞耻和不道德,而男性则会比较主动去了解性知识。这些保守的性观念对女性的影响更多些,因此在性问题的态度倾向上会出现性别差异[12]。

在性心理健康的总分和性认知因子上,高年级学生得分低于低年级学生,说明高年级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更为准确和丰富,性心理更为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获得性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广,接触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从而慢慢形成了一些对性问题的看法。因为心理成熟度的不断提高,这些对性问题的看法也会不断地发展和调整为更和谐的状况。这与实际情况很吻合,也和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13-14]一致。

父母的态度对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影响也较明显,3个组别在总分和2个因子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理解支持组的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最高,了解性知识更为准确,性态度更为端正。热衷异往是成长中正常的心理现象,如果禁止孩子与异往或者向孩子发难,不仅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容易造成性心理偏差。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管得越严,他们与异性的行为发生率反而越高[15],因此对孩子与异往保持尊重、理解和接纳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必要的引导,势必能更有利于其性心理健康的发展。

4 参考文献

[1] 董莉萍,李晓波,李兴有,等.大学生性知识、性观念和现况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3):3113-3115.

[2] 徐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国性科学,2007,16(9):36-39.

[3] 胥兴春,刘电芝.大学生1 638名和性观念状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5,26(9):745-746.

[4] 于立东,李艳玲,刘爱楼.大学生的性态度及其教育策略.生殖与避孕,2005,28(2):183-187.

[5] 潘绥铭,曾静.中国当代大学生性观念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14-345.

[6] 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51-252.

[7] 黄希庭,郑勇.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94-196.

[8] 骆一,郑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006,29(3):661-664.

[9] OSWALT SB,CAMERON KA,KOOB JJ.Sexual regret in college students.Arch Sex Behav,2005,34(6):663-669.

[10]乐学裙,肖万福.浙江省751名大学生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07,28(3):205-206.

[11]罗恋梅,陈静,周乐,等.成都市大学生性观念现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306-308.

[12]隋萍.大学生性心理和性别差异调查.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8):724.

[13]杨小丽,袁美学.大学生性心理状况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5,21(4):387-388.

[14]李阳,李宏翰.广西大学生性观念现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323-324.

心理测评范文第4篇

日前,教育部召开直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教育部各直属高校要做好今年秋季入学新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据了解,由中国专家制定的首个大学生心理健康四大检测量表也将运用于今秋即将进行的测评中。

在广东,不少学校已经陆续开展了自己的心理测评工作。有专家认为,我国的心理检测量表还处于摸索阶段,心理测评不是万能的,有着两面性,一旦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严重的负效果,给学生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开展心理测评一定要谨慎。

25%新生需进行心理辅导

对广东高校而言,大学新生心理测评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大、暨大、华农、华师等多所高校已经有自己的测评制度。华南农业大学是广东省较早开展心理测评的高校,建立了健全的新生心理档案制度;中医药大学已经采用计算机进行心理测评;华南师范大学于2000年正式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都会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评。

广州中医药大学以往对新生进行的心理测试显示,有25%的新生需要进行心理辅导。据华南师范大学心理测评机构的统计,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来自学习压力、情感问题和人际关系,各占约30%。

广东省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邱泓钟教授告诉记者,大学新生入学后,多少会产生心理失衡的问题。原因可能是新生心目中的大学与现实中的大学有差距,引起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环境,尤其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同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也容易产生困惑。

专业性是测评最重要前提

心理测评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化学中毒;心理评估;血浆氨基酸

[中图分类号] R749.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6(b)-0049-03

随着人们心理疾病的日益增多,学者们也对各种灾难、伤害等事件对人们的心理影响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研究报道,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代谢与多种精神疾病病理学之间有关[1]。本文通过对化学中毒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与血浆氨基酸的测定,来统计和分析两者的关系变化,从而有可能寻找一种能评估患者心理问题的较好的客观指标。现报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第三〇七医院2012年12月收治的中毒患者34例,其中百草枯中毒患者8例,柳氮磺砒啶中毒患者1例,盐卤中毒患者1例,汞中毒患者15例,稀料中毒患者1例,砒霜中毒患者2例,鼠药中毒患者6例;男13例,女21例,年龄23~58岁。入组标准:无精神病史;无合并较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神志清醒。排除标准:中枢神经药物中毒、酒精中毒(有文献表明,酒精中毒影响氨基酸的变化[2])、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1.2 研究方法

①临床资料收集。②全谱氨基酸测定及分析,在本研究中主要描述6种氨基酸,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丙氨酸(Ala)、甘氨酸(Gly)、牛磺酸(Tau)。③心理健康测评及分析,包括:心理健康测试、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1.3 氨基酸测定

患者入院后12 h内空腹抽静脉血4 mL,置于肝素抗凝管中以3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出血浆;取0.2 mL血浆于-80℃冰柜中保存,共用1个月收集齐34份样本,经过衍生化处理后,使用液质联用质谱仪检测全谱氨基酸。衍生化处理过程如下:①移取40 μL血浆置于一试管内,加入10 μL磺基水杨酸,漩涡混匀30 s,10 000 g离心2 min沉淀蛋白;②移取10 μL上层液体置于另一试管,加入40 μL标记缓冲液,漩涡混匀,旋转离心;③移取10 μL上层液体置于另一试管,每个样品管中加入5 μL稀释的iTRAQ试剂,漩涡混匀,旋转离心;④于室温下孵化至少30 min。管中加入5 μL羟胺,漩涡混匀,旋转离心;⑤每支管中加入32 μL内标,漩涡混匀,旋转离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AS 9.2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指标与标准值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化学中毒患者牛磺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丙氨酸、谷氨酸、γ-氨基丁酸与标准值比较

化学中毒患者Tau和Glu水平高于标准值(氨基酸正常上下限的平均值),Gly和GABA的水平低于标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sp、Ala水平与标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心理测试结果

34例患者住院期间行5份心理测试,分别为:心理健康测试、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通过淑凡软件心理健康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分别对5份量表进行了团体分析,见图1~5。

3 讨论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或持续性的焦虑、紧张、惊恐不安等焦虑情绪,并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不安等症状[3]。中毒常导致患者产生以焦虑为主的心理应激反应[4]。也有较多研究提到接触农药鼠药等大多影响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等睡眠问题[5]。在第三〇七医院收治的这34例患者中大部分是冲动或长期压抑下服药自杀的患者,入院后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有的因自杀未遂,心理较为复杂,可能变得敏感、脆弱、多疑,影响睡眠。34例中毒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测试表明,大部分存在明显的焦虑和较重的睡眠障碍,可能有焦虑、肯定有焦虑、肯定有明显焦虑的例数分别占整体的32%、21%、3%,超过半数患者可能或肯定有焦虑症状;睡眠质量一般和睡眠质量差的患者数分别占整体的74%和18%,远远超过睡眠质量好的例数。这一团体心理测试结果与临床医护人员对其行为、生活的观察和平时询问以及通过其家属的了解是一致的,与相关文献结论也是一致的。

人体血浆中氨基酸共分42种,其中兴奋性氨基酸包括Glu、Asp等。Glu和Asp是几乎对所有的神经元都具有去极化(兴奋)作用的中枢神经递质;抑制性氨基酸主要包括GABA、Gly和Tau等,它们均因对神经元有超极化(抑制)作用而得名。既往文献表明,Glu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作为脑内主要的兴奋性氨基酸递质,Glu通过特异性受体介导一系列高级神经活动,如认知、学习记忆等。Asp也是脑内重要的兴奋性氨基酸,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6]。GABA的水平与人的心理、精神疾病关系密切[7]。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抑制性氨基酸递质,具有抗焦虑作用,并与学习记忆行为有关[8]。Tau也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并具有调节神经组织正常兴奋性的作用[9]。多个文献表明,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与人体的认知行为等有密切相关,从而不难推断其与人们的心理行为的变化是有关的。在本研究34例患者血浆氨基酸分析中,重点做了兴奋性氨基酸包括Glu、Asp和抑制性氨基酸包括GABA、Ala、Gly、Tau的统计研究,其中Glu、GABA、Gly、Tau 4种氨基酸跟标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上述统计结果不难看出,34例化学中毒患者的主要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水平大多发生了明显变化,说明在心理上有一定问题的患者的血浆中,多数跟兴奋性、抑制性有关的氨基酸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一结果与多数文献的内容是一致的。

神经系统GABA水平下降可以导致失眠与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的发生。在临床上可以看到抑郁症的患者常以失眠为主诉,而长期失眠的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异常,这种心理异常往往加重了失眠状况[10]。相关文献中提到,抽动障碍患儿(采取正规问卷调查得出:患儿多动注意障碍、精神紧张、脾气暴躁)血浆中Glu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 < 0.05),血浆As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此次试验的结果显示,Tau和Glu水平高于标准值(氨基酸正常上下限的平均值),Gly和GABA的水平低于标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sp、Ala水平与标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是与诸多文献中的结论一致的。34例化学中毒患者血浆氨基酸测定和心理评估结果提示,中毒患者在无法表达自己的心理问题情况下,医护人员除了通过临床观察,还可通过一些客观指标来得到患者心理出现异常的信息,从而可以更好地注重不同时期的心理反应及需求,加以分析、有的放矢进行心理干预与护理,使患者能保持较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减少纠纷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11]。

综上所述,血中的某些氨基酸水平的变化可用来推断中毒患者的心理问题。氨基酸的变化趋势与具体心理问题相关性,是今后更深层次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Kolesnichenko LS,Kulinskii VI,Gorina AS. Amino acids and theirmetabolites in blood and urine of children with minimal cerebral dysfunction [J]. Vopr Med Khim,1999,45(1):58-64.

[2] 王亚南,孙永红,支爱华,等.急性乙醇中毒大鼠中枢氨基酸类递质及行为学改变的研究[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9,31(2):84-86.

[3] 孔秋玲,邹江冰,蒋琳兰.焦虑症的生化病理机制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1,32(21):2869-2871.

[4] 文棠.综合心理干预对群体水源性急性砷中毒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J].内科,2009,4(5):748-750.

[5] 赵勇,张敏,于欢,等.农民睡眠质量与长期接触有机磷农药的相关性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0,26(18):2051-2053.

[6] Russell VA. Dopamine hypofunction possibly results from a defect in glutamate-stimulated release of dopamine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 shell of a rat model for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th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J]. Neurosci Biobehav Rev,2003,27(7):671-682.

[7] Maric HM,Mukherjee J,Tretter V,et al. Gephyrin-mediated γ-aminobutyric acid type A and glycine receptor clustering relies on a common binding site [J]. J Biol Chem,2011,286(49):42105-42114.

[8] Cruz-Morales SE,Quirarte GL,Diazdel GMA,et al. Effects of GABA antagonists on inhibitory avoidance [J]. Life Sci,1993,53(16):1325-1330.

[9] Markwell PJ,Buffington CA,Chew DJ,et al. Clinical evaluation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urinary acidification diets in the management of idiopathic cystitis in cats [J]. J Am Vet Med Assoc,1999,214(3):361-365.

[10] 刘晶,李峰,宋月晗,等.GABA能系统与失眠[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8):3589-3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