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探索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发展现状 探索与展望。

【分类号】:D80

农业现代化是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过程,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的农业。 现代农业的内涵: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1.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1.1主要成就

世界农业在1900―2000年100年间,化肥使用量增加了23倍,农药增加了53倍,灌溉面积大幅度增加,谷物总产由1934年的5.5亿吨提高到2000年的21亿 吨,基本满足了人口由16亿增加到60亿的需要。

1.2国外现代农业主要发展模式:

如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型:典型代表国家是荷兰,以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为主要特色;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 代表性的国家是美国,以大量使用农业机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总量为主要特色。美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走的是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类似的国家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土地、劳动力适中型: 比较典型的国家是法国。这类国家一般都有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传统,发展现代农业多以进行农业制度变革为主要特色;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 典型国家是日本,日本人多地少,农业资源极度匮乏,土地高度紧张,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大量的资本投入来替代资源。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采用了全盘合作化的土地节约型模式,由农协联合分散农户形成集约经营;科技密集型: 代表国家是以色列,它走的是知识、资本与科技密集型的道路,现代科技渗透到灌溉、施肥、种子、栽培、管理等每一个生产环节之中,用技术替代紧缺的水和土地资源。

1.3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程度高;农业的产业体系完善;农业科技发达,农业管理水平高;农业高度组织化和社会化;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根本理念.

1.4世界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科技和资本的投入以替代土地和劳力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加粗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途径;科技创新是弥补资源不足产生后发优势的主要措施;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和生态环境相协调.

2.现代农业发展基本要求:

现代农业的要求: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3.十堰市发展现代农业的探索

3.1由“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

农业生产中巧用各类作物的“空间差”和“时间差”,进行错落组合,综合搭配,构成多层次、多功能、多途径的高效生产系统。

3.2由“自然式”向“车间式”发展

现在多数农业依赖自然条件,“靠天吃饭”。经常遭受自然灾害的袭击,受自然变化的干扰。未来农业生产多在“车间”中进行,由现代化保护设施来武装。

3.3由“石油型”向“生态型”发展

“石油农业”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这一模式之所以被称为“石油农业”,是因为它大量地使用以石油产品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大量使用以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特点:追求产量,不计成本和环境破坏。后果:破坏土壤,加速水土流失;化肥农药造成环境污染;单一作物种植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大量消耗能源且能源利用率低; 高投入带来高成本,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增加;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

3.4由“粗放型”向“精细型”发展

精细农业又叫数字农业或信息农业。精细农业就是指运用数字地球技术,包括各种分辨率的遥感、遥测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技术结合高新技术系统。近年来,精细农业的范围除了耕作业外,还包括精细园艺、精细养殖、精细加工、精细经营与管理,甚至包括农、林、牧、养、加、产、供销等全部领域。

3.5由“农场式”向“公园式”发展

农业将由单位经营第一产业到兼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

农场将变为可供观光的“公园”,呈现出一派优美的自然风光,农产品布局美观合理和富有艺术观赏的价值,游人漫步其间,尽尝果品的鲜味,趣在其中,心旷神恰。

3.6由“机械化”向“自动化”发展

农业机械给农业注入了极大的活力,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大大地节约了劳动力,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也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这些机械将要进一步发展为自动化。

3.7由“化学化”向“生物化”发展

减少化学物质、农药、激素的使用,转变为依赖生物化,依赖生物自身的性能进行调节,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生物循环的过程,使人与自然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协调发展。

3.8由“单向性”向“综台性”发展

“石油农业”、“生态农业”都属于单向性发展的农业,各是一种极端农业类型的代表。未来农业可能朝向介于两者之间或者取两者优点的综合性农业方向发展。

农业生产要在综合考虑经济、就业、环境、自然文化景观、食品保健等方面后,再进行科学安排的一种模式。

4.十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4.1、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针对现代农业投资大、能耗高、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等提出的。即在经济和环境协调方针指导下,总结吸收了各种农业方式的成功经验,运用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以及系统工程方法,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并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合理组织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

生态农业主要类型有:⑴生态农业村 将自然环境较好,生产项目多样的农村进行改造,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可开发出多种农业生产方式并存的符合生态规律的现代生态农业村。 具有完整的村落结构,以农业生产为主,结合开展观光旅游活动的一种观光农业形式。⑵ 旅游农庄 旅游农庄是以观赏农业景观为主,同时兼顾休闲、度假活动的一种观光农业形式。布局以各类种植、养殖场地为基础,结合有反映农业生产历史、农业生产技术及农业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展览、宣传,生产场地中有供游人亲手劳动的地方。配备有游乐设施及旅店、别墅等旅游、度假服务设施。 生产项目主要考虑观赏性,如展示一些高新生产技术和新奇植物、动物品种。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是旅游收入。⑶ 观光农园 观光农园是将生产项目较为单一的农业生产基地,结合开展适度的旅游观光活动而形成的一种观光农业形式。 如在生产果园的基础上,设置一定的设施与景观,吸引游人前来种果、品果、购果,以达到宣传产品、增加收入的目的。

4.2、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的概念,是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它是指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换言之,都市农业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内容可以表现为:

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精细农业);庄园农业(都市农庄);

农业高科技园区等等。

4.3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就是利用“绿色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体系。 “绿色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能充分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并且生产和使用时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技术。

基本内容:一是指生物的多样性;二是指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保持人、环境、自然与经济的和谐统一,即注意对环境保护、资源的节约利用,把农业发展建立在自然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三是指生产无污染、无公害的各类农产品,包括各类农业观赏品等等。

4.4、淡水农业

由于十堰市陆地资源的日渐缺乏,人类目光开始转向丹江口水库等大型水库,开始向这个蓝色聚宝盆索取资源。人们通常将这类农业称之为蓝色农业,即指淡水农业。

4.5白色农业

白色农业是指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工业型农业,是高科技生物工程内涵的"发酵工业"和"酶工程"。由于它是在高度洁净的工厂内进行生产,人人都将穿戴白色工作服在无菌工厂中工作,俗称白色农业。

4.6高科技农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不断突破与应用,科学技术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新技术成为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这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这些科学技术的应用,一是可以提高单位农产品产量,二是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三是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四是可以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

4.7可持续农业

所谓可持续农业,即“环境不退化,资源永续利用,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不仅满足当代人们的生活需要,而且可以保证世世代代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它强调生产与环境并重,当前与长远并重,采用适当的经济技术生产体系,不搞掠夺式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前提是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两者相辅相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主要模式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一种久兴不衰的生产方式,它将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4.8标准化农业

农业标准化是先进生产力在现代农业中的具体表现,它是指通过不断调查、探索、发掘农业生产实践的规律,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则,对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推广科学生产操作规范,促使农业向专业化大生产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要求农产品品种标准化、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化、农业生产管理标准化,还要求农业市场规范化、农村经济信息建设标准化。

4.9工厂化农业

所谓工厂化农业,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超前农业生产方式,就是农业先进设施与露地相配套、具有高度的技术规范和高效益的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它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实现周年性、全天候、反季节的企业化规模生产;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现代先进农艺结合起来,以现代化农业设施为依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土地产出率高和劳动生产率高,是根本改变传统农业的重要方向。

探索与发现范文第2篇

小编的话:“探索与发现”主题展厅位于中国科技馆二层,展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包括A、B两个分展厅。上期介绍了“探索与发现”A厅里的“物质之妙”、“光影之绚”、“电磁之秘”三个展区,这期我们将介绍“运动之律” 及 “宇宙之奇”两个展区。

“运动之律”展区

通过对牛顿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形成过程,以及重心、流体运动、振动、能量转换与守恒等内容的展示,为观众提供一个探索物体运动规律的实践情境。

惯性定律

小火车在轨道上匀速行驶,当火车将要经过小桥下方时,车厢里的小球会被垂直向上抛出,由于惯性的存在,小球在跃过小桥之后竟然可以落回到车厢中起抛的位置。

小球旅行记

观众可以选择小球的运动轨迹,使小球在精确控制的轨道上运动起来,展示了各种运动形式及能量转换的相关知识。

空中自行车

在高空中亲身感受自行车走钢丝的惊险刺激,了解力矩在物体平衡方面的作用。

球吸

调节两球间的距离,会发现当两球距离一定时,竟然会被两球体下方吹出的气体

“吸”在一起,直观地展示了局部气压与气流速度的关系。

流体阻力

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其所受阻力与其形状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流线型物体所受阻力较小,运动速度较快。而相同形状的物体,头尾对调后放在流体中运动,其所受流体阻力和运动速度竟然不同。

“宇宙之奇”展区

通过展示宇宙的诞生、演化,以及科学家对宇宙未来命运的预测,使观众能更加深刻了解宇宙的组成和结构,引领观众关注宇宙一生的命运,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小天体与地球的邂逅

展项有《恐龙灭绝》、《狮子座流星雨》等影像内容可供选择,用立体逼真的画面和生动有趣的故事向观众展示了近地小行星、流星、彗星等太阳系小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这些小天体与地球的关系。

创世大爆炸

展项营造出一个深邃的星空,向观众展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诞生与发展,引发人们对宇宙起源的思考。

探索与发现范文第3篇

――“曹保明先生文库”读后感

怀着虔敬的心情,打开手上的一本《长白山森林号子》,我们仿佛听到了回荡在长白山崇山峻岭的古老号子,再翻开一本本真实记述东北文化形态的图谱,我们眼前又呈现出关东奇俗的魅力、濒临灭绝的神秘文化、渔猎部落的冬捕盛况。创作者用了几乎遍及三江一山的探索发现足迹,为我们标示了东北文化的价值指向,让人们领略了这块土地上深厚的文化底蕴,体味东北文化的独特魅力。沿着这些镌刻的文化标牌,你会感受到“长白故里,松花源头”的伟岸激情,你会看到一个冰雪世界的瑰丽壮美,你甚至可以闻到飘荡在城乡村落的黏豆包山野菜的清香……这就是东北世代累积的关东文化之魂,这就是“曹保明先生文库”带给我们的精神大餐和文化享受。

近期,作为吉林省文化名人建设工程的第一个项目,曹保明文库启动仪式在吉林省图书馆举行。文库共收藏曹保明著作手稿48册,著作62部,为东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弘扬、传承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曹保明先生是我国东北民间文化、长白山文化研究学者,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吉林省文联副主席。这位与共和国同龄的学长,凭借过人的毅力、独到的治学精神,经过几十年深山老林、荒原村落的奔走,在民间发现了大量东北地域文化中濒危的珍贵文化事项与人物,并以亲历调查的民间文化资源构建起东北地域文化框架,极大地丰富了东北地域文化内涵。

“种竹交加翠,栽桃烂漫红”。“曹保明先生文库”可谓筚路蓝缕,蔚为大观。目睹其文库确是集其数十年创作、研究之精华,林林总总近百部,洋洋洒洒千万言。其中更多的是凝聚了曹保明对东北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往情深和孜孜不倦。厚重的文集手稿,迸发出的是他对这片古老而深远的白山黑土的豪迈激情,折射出的是他对东北地域民族文化深深的眷恋和拳拳之心。

作为当代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和“东北地域文化研究保护代表人”,他最大的贡献是对濒临灭绝的珍贵传统民间文化事件、人物的发现和探索。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曹先生数十年潜心搜集整理研究,对东北地域文化的构建、发现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坚持“行万里路、著百卷书”,累计行程18000公里。相继整理著述出版了“东北行帮”丛书、“老故事”丛书、濒危民间文化传承人丛书、民间文化形态丛书等。新世纪初,曹保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事项产生突出影响。其中,《东北火炕》《长白山森林号子》《闯关东年画的前世今生》《长白山渔猎文化》《长白山木帮文化》《朝鲜族古村落》《朝鲜族服饰》等,以独立的形态和门类,充实了东北地域文化的丰富元素和内涵,并且形成了以“东北行帮文化”、“东北最后的历史人物、事件”为代表的具有鲜明特色的重要文化系列和文化工程。

“行帮文化”作为东北独特的一种民间民俗文化形式,具有传承性、全民性、多样性、发展性。它的传承性具有顽强生命力,千百年来深深扎根在这块土壤之上,而且向外流传,影响深远。它的全民性表现在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文化自觉性。它的多样性表现在文化元素的丰富性,诸如文化学家冯骥才所说“简直就是一座文化宝库”。它的发展性表现在既可采用时尚的元素演绎传统文化,又可在传统形式中装上新的现代内容。充分保护挖掘东北“行帮文化”这一传统文化内涵,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挖掘其中没被发现的元素,增强其文化传承性,丰富其内涵。在此方面,“曹保明先生文库”的问世必将对振兴东北地域文化产生积极的推动意义。

探索与发现范文第4篇

刀刮砂纸磨法:画面干或快干时,用刀片、粗砂纸、海绵等将局部色彩刮擦,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宜表现浪花、电线、金属闪烁……

晕化法:将要画的地方周围蘸湿或趁湿的色彩上着色,纸纹粗晕化强,水分多晕化强,水分少则相反,色浓晕化则弱,色淡则相反。此法宜表现毛发、烟水雾、毛茸茸等效果。

染纸法:作画前选一基调色彩将纸平涂(色彩可以上下、左右有变化),等色干后利用底色作画,也可以直接在色纸作画,画面色调自然统一。

透明法:用透明性强的植物性颜料绘画,一次着色干后,再加一层色;也可先着一遍色,干后涂上一层薄胶水,再上一遍色。

不透明法:除了平常的厚涂厚画外,可在颜色中加入水粉、白粉、石膏粉加胶来绘画。

涂蜡法:用油画棒或白蜡涂在画纸上已构思好的部位,然后上色,油水分离,油、水性颜料各呈其色。这种技法表现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礼花绽放等效果特别好。

撒盐法:画纸铺上一层色后,趁湿撒上盐粒,会呈现如雪花的斑点,色快干时撒盐,斑点小而明亮,水分少、色浓时,晕化斑点则弱而小,需要斑点大则反之。这种方法适合表现动物皮毛、羽毛、雪花等特殊效果。

敷附法:在纸上敷上混有胶的细砂、碎纸片等,做成设想的效果,干后着色,有立体的效果。

弹点弹线法:用一支蘸彩的笔敲打其他物体,弹出色点于纸上,或将线浸染上各种颜色,弹于纸上,可表现雨丝等。

浆糊法:在调色过程中,加入稀浆糊作画,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色彩浑厚、有油画感。

喷色法:喷壶里放入调好的颜料,不要太稠,可喷出需要的雾化点。亦可先喷湿画纸,再喷墨色,产生流动效果,宜表现雾化朦胧、晨曦黄昏和统一画面的效果。

撞水撞色撞粉法:在未干的色层上,撞入水或色,产生水与色、色与色交融,呈现丰富斑斓的色彩效果。

色皂法:色彩和肥皂水调和后,吹泡泡于纸上,泡落纸裂开,呈现透明圆圈纹理。或将色和水施于纸上,撒上皂粉,皂粉溶化后会形成一种意想不到的、无法复制的效果。

拼贴法:在画纸上贴上布、纸、橡皮泥等,然后上色,干后再去掉粘附物;也可将各种废弃的纸、碎布等剪成想要的形象,拼贴于纸上,再着色;或将纸片烧成预想效果,呈现出土黄不规则的边纹,然后剪裁拼贴再上色。

推移法:将各种颜色施于玻璃板、塑料板或卡纸上,并覆盖在画纸上随意推移、打转,让其色彩自然混合;或将各种颜色随意涂抹在两张卡纸上,相互粘合抹平,干后拉开,呈斑点状的美。

板拓法:在塑料板或玻璃板上,点上水、墨、色、油,水与墨、色、油交融,产生趣纹,再用画纸拓印;或将浓淡相宜的墨彩涂于各种板材上,然后将纸铺上压印后拿起即可。

水拓法:1.水中滴墨或色,将纸不断铺在水面,许多变幻有趣的线条被吸附在纸面上,这种效果是手绘达不到的。2.塑料板上倒上墨,令自然流淌,再将松节油如法倒下,呈现出丰富的纹样,用纸在其上铺吸。3.喷松节油于滴有墨、彩的水面,产生斑斓花纹,然后将画纸覆盖其上,尝试用各种纸材吸附水面上的色彩和花纹。

水溶性颜料绘画的特殊技法,很多是手工绘制无法表现的,

探索与发现范文第5篇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现状;措施

前言

在我国,旅游业方兴未艾,属于一种朝阳产业,然而其经济收入已经相当可观,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1/10,其仍在继续增长。所谓旅游业指的是,在特定经济环境下而发生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其主体包括两大方面,一个是旅游业,另外一个是商品经济。现阶段,我国旅游经济还存在诸多不足,给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所以,探索相应的解决措施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旅游经济概述

(一)实质

所谓旅游经济指的是,旅游行为主体基于旅游活动这一前提,以商品经济为依托,通过诸多旅游活动,借助当前的各项科学技术,把旅游行为和经济行为有机关联、融合到一起,并客观反映在一系列旅游活动中,以及旅游者和相关经营者之间,遵循相关利益准则而发生经济行为所最终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经济效益的总和。对于我国国民经济而言,旅游经济属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子系统,涵盖了旅游者消费、旅游行业生存、旅游市场运作等诸多内容。

(二)重要性

首先,旅游经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普遍存在的就业压力。在旅游的整个活动中,旅游者有着诸多需求,最基本的莫过于食、住、行、游、购等几大方面,涉及多个行业,换而言之,能够提供一系列就业机会。其次,旅游经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调整我国整体经济结构,直接或间接促进相关产业的良好发展。再次,能够推动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能够增加税收,从而让当地政府获得充足的建设资金;能够推动当地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从而为当地民众提供一个现代化的生活环境;能够以自身为窗口,扩大自身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投资,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对外开放水平。

二、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一)服务不到位

对国内诸多旅游企业进行研究发现,其普遍存在服务不到位的问题,特别是中小型旅企业,对服务质量重视不足,相关投入自然有限,如此一来,造成我国旅游经济出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即整体服务质量不高。我国经济正处速发展时期,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旅游人数随之爆炸式增多,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尤其是节假日,大量游客由四面八方齐聚景点,拥挤现象十分严重,所以,部分旅游企业对服务工作重视不足,局限于现阶段经济利益的获得。另外,旅游行业从业者众多,但存在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使得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以上问题将会直接或者间接导致旅游行业服务不到位。

(二)保障措施过少

首先,缺乏科学系统的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我国基于此进行了相关改革,但实际效果还不尽人意。受限于管理体制的欠缺,我国旅游经济整体管理水平不高,管理错位现象较为突出。其次,信息化管理较为薄弱。我国旅游业尚未建立健全旅游电子商务体系,因而旅游者很难或者无法从互联网上及时获取相关的旅游信息。再次,缺乏完善的保障体系。由于旅游营销意识相对薄弱,因而在相关保障设施建设方面表现出明显的重视不足和投入不足,无法满足旅客的实际需求。最后,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以及科学的运行机制,造成旅游经济无法可持续发展。

(三)激励制度不健全

首先,旅游市场主体不够明确。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施加过多干预,导致旅游产品在整体上创新不足,缺乏发展动力。其次,缺乏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如一个名人却有多个故乡,以及强买强卖现象。再次,组织结构不合理。在我国旅游经济中,政企不分情况较为普遍,再加上激励制度的欠缺,很难充分调动相关各方的积极性。

三、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措施

(一)提高旅游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若想促进我国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则需要重视并提高旅游行业整体服务水平。首先,要做好相关服务人员(如导游)的培训工作,要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更要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从而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服务需要。其次,应重视并做好相关硬件设施建设工作。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要做到质价相符,要坚持诚信经营,通过硬件设施水平的不断提高来尽量满足游客们的相关需要。再次,应建立健全一系列服务质量监督制度。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可尝试定期游客满意度以及相关投诉信息的做法,从而便于问题的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扫清障碍。最后,应建立健全旅游管理制度,结合国内旅游市场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服务质量保证体系,从而为我国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完善相关保障措施

若想实现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完善相应的保障措施是比不可少的环节。首先,应对现阶段的旅游管理体制进行大胆改革,将现行的监督模式的管理体制转变成优质的服务模式的管理体制,从而促进我国旅游管理的不断完善。其次,应建立健全旅游公共保障体系。完善一系列配套的基础旅游设施,为游客的食、住、行、购物提供更大的便利,满足游客的合理需求,从而大幅提升游客满意度;再次,应建立健全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旅游市场进行严格规范和有效约束,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一个理想的法律环境。

(三)健全相关激励制度

若想促进我国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则有必要健全相关激励制度。首先,重视旅游企业的培育,并使其发展成为市场主体。在推动旅游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而减少具体的、过多的行政干预,从而最大幅度调动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其次,政府应重视并做好监管工作。在发展旅游经济的一系列过程中,政府应积极协调所辖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行为,对旅游业进行必要规范,从而一个构建积极的、健康的旅游市场秩序。最后,应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竞争机制,并予以有效的宏观管理。要推进宏观管理进程,转换旅游行业目前的运作机制,通过政企分开的推行,发挥旅游企业主体作用,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运作及发展规律,从而不断强化其竞争力。

(四)创新旅游产业结构

首先,应重视并做好旅游精品建设,强化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我国幅员辽阔、风景宜人,且具有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这给我国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应立足于世界高度,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旅游品牌,建设面向世界的优秀旅游景区。应树立宏大目标,制定科学规划,让旅游景区走出中国和亚洲,面向世界。如此一来,便能不断开拓国内旅游市场,促进我国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其次,应重视并做好旅游集聚区的发展,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服务能力。结合现阶段国内旅游市场存在的典型问题和常见问题,如旅游基础设施较为缺乏,服务体系不够完整、管理水平相对低下等,积极寻找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重点关注和发展旅游精品以及文化旅游,基于游客的具体消费需求,建立并完善一条龙服务模式,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食、住、行、购物环境,赋予旅游景点更大的吸引力,从而促进我国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