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散文精选集

散文精选集

散文精选集

散文精选集范文第1篇

王飞,男,1979年生于陕西蒲城。从事新闻工作之余进行散文、小小说创作。多篇散文编入高校阅读教材、《华夏散文经典》《散文百家百篇》《当代散文精品》等各种年度选本,获百花文学奖、中国报纸副刊好作品奖、作家世纪论坛散文奖等十余种奖项。散文作品特色鲜明,表现出耳目一新的艺术发掘和审美表达,语言清新典雅,具有艺术的空灵性。小小说创作有强烈的底层意识和人性温暖,其中《麦客的六月》《味道》《黑女》等作品在《小小说月刊》《微型世界》发表,被《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转载,获第二届郑州小小说学会新人奖。被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陕西省作协吸收为会员。有评论家认为“王飞极具潜质和灵性,是七十年代末写作群体中的一颗新星”。散文新著《信步南山》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阮德胜

阮德胜,河南省作协会员。出生于七十年代,写作于八十年代,从军于九十年代。现系二炮96251部队后勤部宣传干事。继去年出版长篇小说《一二一》之后,日前又脱稿了三十万字的长篇小说《短歌行》,作品以皖南事变后留守的残疾党员“爷爷”在皖南悲情抗日、解放为主线,穿插了建设型军人“父亲”和新生代军人“我”的“军人”思维和理念,作品人物鲜活、布局独特,散文化的笔法给人一种“好读”感。迄今,作者共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作品一千五百余件,近二百万字,有六十件作品分获军内外不同规格征文奖。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靓嫂》、随笔集《血的蒸气》《血的方向》、散文诗集《红太阳永不落》、文论集《散文与美》《写作与美》、评论集《读点鲁迅》、纪实文学《共和国名将》、电视电影剧本《名誉村长》、电视散文《干娘》、小品《选号手》《军嫂预备期》、歌曲《小平您好》《道德颂》《小马扎》《当兵走路就是不一样》。因创作成绩突出,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六次。

张文中

张文中,广东省化州市人,茂名市教育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张文中是一位人民教师,培养桃李三十余年,本职工作之余,长期订阅《文艺报》,不断学习,笔耕不辍,诗词歌赋、小说散文无一不爱。为了推动新时期教育改革,张文中把自己在三十多年的教坛生涯中产生的感情融贯在矢志不移、把爱洒在贫困山区的一位青年教师身上,撰写了《爱在哪里》个人专集。《爱在哪里》是一位老师献给他所在山区的孩子们的精神礼品。这本书的作者所秉持的写作态度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态度。除了在课堂上影响自己的学生之外,他还希望用自己手中的笔将这种影响延伸到课外更宽阔的领域。爱,是这本书的写作动机,是这本书唯一的灵魂。爱教育,爱孩子,爱家乡,爱大地……一个爱字,融汇了他一生的艰辛,一生的执着,一生的满足与幸福。这本书出版后,已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朱大明

朱大明,笔名明月,生于湖北宜城市。1968年知青下放,参加工作被抽调地、县委农村工作队驻村四春秋。任过工作组长,区政府干部、企业法人,现为湖北钟厦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文化顾问。湖北省作协会员、荆门市作协理事、钟祥市作协副主席。

1979年开始文学创作,曾于北京、武汉参加文学院进修学习。先后在《长江文艺》《长江》《新作家》等数十家文学期刊和湖北人民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海峡出版社等出版和发表作品二百万字。主要作品有《风流蛮河》《蛮河猎狼》《突破汉江》《古城春晓》《浴血钟祥》等,其中小说《蛮河猎狼》《突破汉江》等十余部作品获省级文学奖项,出版中篇小说集《风流蛮河》及散文、报告文学集《报春早》《朝花集》等七部。与人合作出版长篇报告文学《激情钟厦》一书,2004年获荆门市“象山文艺奖铜奖”。1995年钟祥市授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2006年将与人合作推出长篇报告文学《钟厦十年》《作品精选三人行》等文集。

扶向阳

扶向阳笔名扶桑。1970年6月生,湖南新化人,系湖南作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文学,在《诗刊》《湖南日报》《爱情婚姻家庭》《当代企业》《歌海》《真情》《小溪流》《湖南科技报》《湖南作家》《大地》《娄底日报》等几十家报刊、杂志发表作品二百多篇(首)。出版长篇小说《潇洒江湖》、诗文集《星星草》、梅山文化集成《新化民歌精选》《梅山故事精选》等六部。

散文精选集范文第2篇

新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的定性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语文学科的定性,新版《大纲》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至于语文学科的功能,新版《大纲》表述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而在语文学科的实践技能培养功能方面,则继续强调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新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于语文及语文学科的定性兼顾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基础性与综合性,而依然强调其实践性品格。那么,作为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载体的《语文》教材在编排选材上面就必须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来展开。作为教材核心组成部分的课文选文,是教材组成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选文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材质量的优劣。

在新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视野下,相对而言,中学《语文》的古诗文选文涉及的问题更多,不仅因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保存了文化传统的精髓,而且由于问世时间久远,其所涉及的文献学方面的问题要比其它类型的选文更为复杂。就笔者所见中学《语文》教材课文古诗文的选文,在文献学方面,诸如选文的版本、校勘、注释,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下文笔者拟以所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各版初中《语文》选文《醉翁亭记》的版本为个案展开讨论。

一、“人教社”各版初中《语文》选文《醉翁亭记》版本简介

笔者所见各版初中《语文》选文《醉翁亭记》所据版本情况如下:

1.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五册所选《醉翁亭记》注释云:“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1]

2.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第2版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六册所选《醉翁亭记》》注释云:“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2]

3.1994年10月第1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所选《醉翁亭记》注释云:“选自《欧阳文忠公集》。”[3]

4.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所选《醉翁亭记》注释云:“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4]

5.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第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选文《醉翁亭记》注释云:“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5]

从上可知,“人教社”各版初中《语文》选文《醉翁亭记》所据版本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欧阳文忠公集》和《欧阳修散文选集》三种。而各个版本的信息登录并不完整。那么,欧阳修别集的主要版本情况到底如何呢?

二、欧阳修别集主要版本概述

据祝尚书先生《宋人别集叙录·卷第四·欧阳文忠公集》云:“欧阳修著作,两宋刻印甚夥,已录前述,要之有诸集单刻本、多集合刊本(分合不一)、大全集本(《欧阳文忠公集》)、选集本(《文粹》)等四类。”[6]又云:“周必大编刊《欧阳文忠公集》,在光宗绍熙至宁宗庆元间。其跋曰:‘《欧阳文忠公集》……成一百五十三卷,别为《附录》五卷’。”[6]又云:“《欧阳文忠公集》出,欧阳修著作诸集单行、略无统纪、世无善本之局面遂告结束,而成为后代之通行善本。”[6]又云:“全集本旧说元代曾重刊,《天禄琳琅书目》卷六著录一部,称‘此书字法规仿鸥波,深得其妙,定属元时所重刊者。’……《四部丛刊初编》影印之本,向来即以为是元本”[6]。

以关键词“欧阳文忠公文集“查询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网站“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得知《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四种。

第一种为日藏汉籍:长泽规矩也编:“和刻本汉籍文集·第1辑”《欧阳文忠公文集》,日本古典研究会、东京汲古书院1978年9月出版发行,乃据宝历14年(1764)3月京都吉田四郎右卫门刊本影印。

第二种为日本宝历十四年(1764)刻本,三十六卷,10册。

第三种为上海古籍出版社所编1993年出版之“四部精要·19·集部四”之《歐陽文忠公文集/坡全集》合本。

第四种为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1936)影印“四部丛刊初编”本,分为6册,其封面题名亦为“欧阳文忠公文集”,亦是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据元刊本缩印。

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卷第四·欧阳文忠公集》谈到欧阳修著作的“选集本”时云:“日本宝历十四年(一七),吉田四郎右卫门刻《欧阳文忠公集》三十六卷……是本今上海图书馆及美国国会图书馆有著录。”[6]则日本宝历十四年刻本亦名《欧阳文忠公集》。抑或第一种乃影印出版时更名《欧阳文忠公文集》?而第二种岂是国家图书馆藏本名《欧阳文忠公文集》与上海图书馆著录本异耶?而第三种虽其“目录”首页之前页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宋欧阳修撰一——五七六”字样,但其“目录”首页即有“欧阳文忠公集”字样。据此推测,此《欧阳文忠公文集》之底本亦是《欧阳文忠公集》,而仅在影印出版时更名《欧阳文忠公文集》而已。而第四种既明言影印四部丛刊初编本,则其名必为《欧阳文忠公集》。笔者未见原书,从“超星百万图书馆包库”查得商务印书馆同版重印(印次不明)之《欧阳文忠公文集》第二册之电子版,确认亦仅是影印时更名为《欧阳文忠公文集》而已。

三、中学语文古诗文选文需据善本

善本,原指古籍诸版本中,比一般本子优异的刻本或写本。近代文献学大家张舜辉《论版本》一文中引清末张之洞《輶轩语·语学篇》“读书宜求善本”条云:“善本非纸白版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付刊,不讹不阙之本也。”又云:“善本之义有三:一、足本(无阙卷,未删削);二、精本(一、精校,一、精注);三、旧本(一、旧刻,一、旧钞)。”[7]简而言之,是精校、精注的旧本、足本。中学语文所谓古诗文选文必据善本,意指语文教材选择古诗文进课本,其底本必须选择精校精注的本子。那么,“人教社”四个版本的选文《醉翁亭记》是否依据了善本呢?

上文谓1982年版、1988年版和2001年版“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1994年版“选自《欧阳文忠公集》”,2007则“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据查,《欧阳修散文选集》为陈必祥编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唐宋家散文选集”丛书之一本。陈必祥在《前言》中说:“本书的选文依据四部丛刊本。在题解、注释方面参考了有关欧阳修散文的一些选本,吸收了前人和今人的某些研究成果。”

而《欧阳文忠公集》最晚出者为“四部丛刊本初编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一般而言,图书出版尤其是古籍,后出转精者多。而现在多种欧阳修集整理本或选本亦多以“四部丛刊初编本”《欧阳文忠公集》为底本,则可见其确实为善本。据笔者查阅,《四部丛刊》最近一次重印为上海书店据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八年(1926)版重印,时间为1984至1989年。而集部重印时间为1989年3月。

据上文所述,以选文需依善本的原则,“人教社”版《语文》教材各版在有关《醉翁亭记》版本出处的注释应补充完善为:

1.1982年版:“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

2.1988年版: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

3.1994年版:“选自《欧阳文忠公集》,上海书店影印四部丛刊本,1989年3月第1版。”

4.2001年版:“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上海书店影印四部丛刊本,1989年3月第1版。”

5.2007年版:“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陈必祥编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而欧阳修诗文的各种整理本,全集的最新校笺本为2009年出版的洪本健《欧阳修诗文集校笺》,该本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而以日本天理大学天理图书馆藏本为主要参校本,并适当参考其他版本,洵为后出转精之善本也。

四、“让泉”也,非“酿泉”也

在“人教版”各版初中《语文》的课文《醉翁亭记》中,“酿泉”两见,为“酿泉也”与“酿泉为酒”。糜华菱先生早在1984年第10期《语文学习》就撰文《考实》指出,前边的“酿泉”应为“让泉”,指泉之名;后边的“酿泉为酒”不误,乃“酿让泉之水以为酒”之意。

朱东润先生《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选录欧阳修《醉翁亭记》,谓“《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卷三十九”[8],而注释第一处“酿泉”云:“水清可以酿泉。酿,原作‘让’,据别本改。”[8]。笔者未亲见四部丛刊本《欧阳文忠公集》。然据此可知,“四部丛刊本”第一处作“让泉”也,非“酿泉”也。洪本健教授的《欧阳修诗文集校笺》第一处即作“让泉”,第二处作“酿泉”。如此便是也。[9]

于此,亦可见中学语文教材古诗文选文必据善本之重要性之斑也。

五、余论:教材修订要紧盯最新学术动态

人民教育出版社自1982年版至2007年版的初中《语文》教材,25年间刚好有5个版本,平均5年一个版本,即5年修订改版一次。这样的频率还是很快的。当然,这样的速度频率适宜与否另当别论。如果以后教材再修订,涉及到古诗文选文的文献学方面的问题(版本、校勘、句读、注释等等)要详细修订,使之越来越完善。欲达成此目的,则需要紧盯学术界研究的最新动态,注意最新研究成果并加以吸收运用到教材中。

依此速度,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将很快又出新的修订版,如果《醉翁亭记》依然在选文之列,那么,笔者以为,在更为完善的整理校笺本出来之前,洪本健的《欧阳修诗文集校笺》当做为选文的最佳版本依据。则其选文出处的注释应该是:“选自《欧阳修诗文集校笺》(洪本健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编辑室编.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室编.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室编著.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6]祝尚书著.宋人别集叙录[N].中华书局,1999.

[7]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古籍版本研究组编.版本学研究论文选集[N].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8]朱东润主编.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散文精选集范文第3篇

端木赐

本名孙韧,出生于1990年,医学学士,现居北京。作品散见于《奔流》、《鹿鸣》、《东京文学》、《岁月》、《焦作文学》、《太行文学》等刊物。

王存喜

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长篇小说多部,获得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包钢作家协会副主席。

羌人六

青年诗人、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太阳神鸟》,散文集《发表了日出的群山》《食鼠之家》,小说集《曲高和寡》《带风的河流》等。

包苞

本名马包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二十届高研班学员。曾出版诗集《有一只鸟的名字叫火》《低处的光阴》等。

桑眉

原名兰晓梅,祖上畲族,四川邻水人;作品散见《作品》《星星》《中国诗歌》等文学刊物,出版个人诗集《上邪》、《诗家》(合集)。

南南千雪

女,陕西镇安人,现居西安。作品发表于《湖南文学》、《延河》、《中国诗歌》、《诗刊》等报刊及网刊。作品收录于多种选本。

遇见・思源

寒郁

现为某杂志编辑。曾获第二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短篇小说佳作奖,台湾第27届梁实秋文学奖,东莞文学院第五届签约作家。

夏寒

原名王玉林,现任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执行主席、《意文》杂志社副主编及散文诗年度选本《中国散文诗》主编。

楚些

原名刘军,河南作家协会会员,开封市河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教研室,从事当代小说散文评论。

吕政保

生于70年代,《西北军事文学》杂志社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七届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代表,诗集《金色课堂》获第八届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

贾文华

黑龙江鹤岗人,曾在《诗刊》《诗选刊》《新世纪文学选刊》《中国诗歌在线》《星星》等发表作品。出版散文诗集《寄语花儿》等多部。

阿翔

作品见于《大家》《花城》《山花》等杂志,著有《木火车》《少年诗》等诗集。曾获第六届深圳青年文学奖、第二届中国诗剧场贡献奖。

遇见・视远

符浩勇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发表作品800余篇。曾获海南省青年文学奖、海南省优秀精神产品奖、国家冰心儿童图书奖、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创作奖、全国小小说“金麻雀”奖等。

皇泯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诗集《四重奏》《散文诗日记》《一种过程》《五笔字型》和诗集《双臂交叉》等。

高娃

女,蒙古族,1972年出生,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曾在《鹿鸣》《六盘山》发表作品。出版个人散文集《阳光下的苏鲁锭》。

姜桦

诗人,1960年代生。江苏响水人。出版诗集、散文集七部。参加过第17届“青春诗会”,获江苏省第5届“紫金山文学奖”。中国作协会员。现居盐城。

离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入选“甘肃诗歌八骏”。获《诗刊》2013年度青年诗歌奖、2014年度华文青年诗人奖等。出版诗集《旧时的天空》《离歌》《离离的诗》三部。

遇见・誓愿

张艳庭

出版长篇小说《摇滚乌托邦》《我是文艺青年》(诗集《你好,生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歌学会理事。

叶雪松

满族,辽宁北镇人,主要从事小说和剧本创作,发表作品500万字,出版作品集5部,多篇作品获奖、转载并被收入多种文本选集及年度排行榜。

宋晓杰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七届高研班学员,曾出版诗集、散文集多部。

唐宝洪

中国作协会员,福建省龙岩市作协副主席,发表作品300多万字,出版多部个人作品集,作品多次获奖并入选多个选本。

散文精选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 文化经典 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047-02

经典是文化的灵魂,又是灵魂的文化。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文化经典世代相传而广受赞誉,足以说明其深厚的价值和无可替代的作用。读文化经典,可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性格和秉承的价值理念。

福建省自2006年起把文化经典著作列入高考考试范围,目的是引导学生重视传承优秀文化遗产,提高文化素养。当然从学生实情出发,所有的文化经典不可能都入题,因此文化经典试题范围最终圈定在《论语》《孟子》两部具有代表性的经书上。但是,文化经典的内容相当丰富,学生学习时间又相当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应尽可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试对提高高中文化经典教学有效性的若干途径进行探索。

一、更新文化经典教学的观念,厚积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教育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高中文化经典教学的教师在观念上存在着明显不足。

一是对教学目标认识模糊。《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文化论著研读”的目标要点是:“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提高文化素养;学会运用科学的思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不少教师把文化经典教学仅仅理解为字词教学,忽视了“学生”,忽视了“能力”,忽视了“文化”,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教学目标必然产生偏差。

二是对教学对象认识不清。文化经典的教学由于课堂容量很大,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往往“满堂灌”,教师一个人唱主角,结果课堂上学生十分沉闷,师生之间没有互动。要想打破这种缺乏沟通交流的局面,首先应认识到,文化经典教学的对象是高中生,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十分关注自己、渴望认识自己。认识到这一点,教师才有可能转变课堂中自身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是缺乏储备自身文化知识的意识。文化经典教学的重点是“文化”,教师必然要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作基础。教的是“文化”,教师本身没有丰厚的文化积淀肯定是不行的。为此,语文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庄子・逍遥游》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说明了知识之于教师的重要性讲。有些语文教师仅仅满足于“半桶水”的水平,在教授文化经典时教几个字词,教一些有统一说法的篇章,做几张有标准答案的试卷。教师教得浅,学生“学其义、忘其象”,久而久之,就很难体味文化经典中蕴涵的深刻内涵。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教师多方积累,知识储备丰富了,文化底蕴深厚了,教学土壤肥沃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就相应提高了。因此,一个教师的文化底蕴不仅决定着他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而且决定着能否创造一个丰富的课堂,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

二、精选文化经典教学的内容,拓展学生学习文化的深度

《论语》《孟子》两部经书是博大精深的文化经典,千百年来深深地影响着国人。例如,《论语》作为孔子的言论记录,一问世就受到人们的尊重,汉代之后,它几乎是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之书。《论语》经过朱熹的注解后,便一直成为科举考试的最重要的教科书,宋元明清几朝的做官人、读书人无不受其影响。今天,该书的发行量仍然很大,书中许多词语直到现在仍常常被人们使用着。

《论语》《孟子》的强大生命力,反过来又证明了它们自身的厚重。但文化经典内容的“博”,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也可以宽泛而不加选择。清朝学者戴震说过:“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学习贵在“精”,那么教师的授课内容也应该全面、系统、扼要,这就是所说的“精”。笔者以为在教授文化经典时,教学内容需要精挑细选,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学生文言基础知识薄弱。虽然与《尚书》《周易》相比,《论语》《孟子》显得简单易懂得多,但对于文言基础知识薄弱的中学生而言,完全读懂《论语》《孟子》所有的思想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选择。

二是学生学习“喜新厌旧”。教师在教学时常常把《论语》《孟子》两部经书翻来覆去地讲授。虽然子曰“温故而知新”,但老是“温故”,难免使学生产生疲倦感。虽然教师教得卖力,但是越教越吃力。“量变”并没有产生应有的“质变”,这也要求教师不能以“量”取胜,还需有所选择。

三是学生学习生活紧张忙碌。高考试题中的文本不可预测,为了应对考试,教师采用“撒大网,捕小鱼”的方式,全面包抄。学生读的文段虽然多,但是由于学习时间有限,不可能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学习文化经典上,因此对于文化经典,学生能深入理解的并不多。

四是学生分辨力不足,而《论语》《孟子》内容本身也存在着不足。文化经典,既称经典,就是因为它里面保留了前人无数珍贵的人生经验和处世哲学。但是先人历代创作并传递下来的东西,有些内容即使不是糟粕,但也由于时代的发展而明显没有什么精神营养了。学生年龄尚小,分辨力不足,这就需要教师懂得取舍,以此来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文化经典中的精髓。

针对学生的种种现状,教师应该对文化经典精挑细选,这样才能让学生集中精力,重点突破,对经典有较深入的理解。

三、分散文化经典教学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中文化经典的教学时间往往集中在两个时间段:高二教授选修课“先秦诸子散文”和高三进行文化经典复习。不管是教授新课还是复习迎考,时间过于集中,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有如下两点:

一是教师对文本的不当处理。《论语》《孟子》的思想十分复杂,教师在授课时即使进行了适当地取舍,内容仍然显得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往往进行网罗式的讲解,企图来穷尽孔孟思想的大体及其微妙之处。特别是在高三的文化经典复习中,教师往往只用了两周左右的时间,“短、快”几乎成了所有语文老师的选择,有些老师甚至采用一些练习,以“练”代“讲”。但是,这样做必然要抛掉文化经典的绝大部分内容,学生才能在短时间内有所收获。然而,抛掉文化经典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可能会由于教师个人认知的不足删掉一些思想精粹。这种支离破碎的教法,只能是肢解了经典,不能使学生全面、系统、扼要地理解孔孟思想。所以在解答文化经典试题的时候,命题者虽然给出了大量的注解来疏通字词,但是考生依然不能恰当地理解文段所蕴涵的思想。

二是受限于学生的记忆力。学生学习基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集中学习,一种分散学习。前苏联心理学家 Μ・Н.沙尔达科夫在一个实验中让两个人数、智力相同的小组分别用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的方式识记同一诗篇,一组学生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反复阅读,直到记熟为止;另一组学生则把学习时间分散在3天。结果表明,分散学习所用的时间比集中学习的少得多。分散学习的记忆效果高于集中学习,专家深究其原因后,有了发现:由于集中学习时,多次重复同一学习材料,致使单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容易引起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而且,学习的时间越长、越集中,它的抑制作用也越大。相反,在分散学习的情况下,人的大脑神经细胞可以得到适当的休息,因而学习效果高。另外,专家发现,学习材料的分量越多,难度越大,分散学习的效果越好。《论语》《孟子》两部经书洋洋洒洒几万字,分散学习可以提高效率

集中教授文化经典,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再加上承载文化精髓的语言――文言,又距离学生太远,因此教师的授课经常达不到预期目的。笔者认为还是应该合理安排时间,细水长流,避免无效劳动。

四、讲究文化经典教学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授文化经典时,教师往往方法过于单一,基本上都是同一模式:教师讲解知识―学生练习―教师纠正错误,从头到尾都是教师来主导,这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文化经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生活处处有语文,而学生的“理解、积累”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分析得到的,语文“运用的技能”也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使学生对语文“好之”,进而“乐之”。教育应不仅注重“教”和“学”,还更应注重两者的结合。笔者尝试了以下的几种方法,尽可能避免教学方法的单调重复:

一是利用课前三分钟。这里的“课前三分钟课”指的是课开始时的三分钟,它以学生自主发言为主要方式。学生可以把文本事先抄在小黑板上,也可以把发言内容制作成PPT。由于是事先准备,因此有一定的学习深度;由于是学生找资料,因此有一定的灵活性。发言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轮流,促使学生全员参加,积极参与。学生是一个群体,这在某种程度上又避免了教师在选材上的片面性,符合《论语》《孟子》思想繁复的特点。

二是利用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利用研究性学习,学生主动参与,同时研究性学习时间又比较长,这使文化经典的学习具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研究性学习强调知识的联系和运用,学生通过学习,不但知道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还会很自然地在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而且,为了解决问题学生还会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

三是利用写作。在文化经典教学中,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以读带写,情动辞发,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文化经典内容的理解。叶圣陶先生说过:“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化经典的某些文本后,可以从丰富的角度时时训练,这也体现了课标关于“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的思想。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在教授文化经典时为了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在授课时应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精选教学内容,结合高中生的实际,合理安排授课时间,讲究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ΜН沙尔达科夫.中小学生心理学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散文精选集范文第5篇

论文摘 要:本文试图由“学者散文”的两个要素,以及当今笼罩“学者散文”的特殊文化背景,来谈谈“学者散文”所面临的矛盾和危机。并基于当下关于学者散文的研究现状,做出一点不成熟的想象。

散文作为文学品类之一种,文学性是它最根本的特性,学者散文也不例外。然而,学者散文特别的创作主体与散文自身的文学性要求之间,存在着难解的矛盾。此外,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的转型,文学日益边缘化、市场化的态势愈发显著,学者散文也同样处在这一时代环境的笼罩之下,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考验。本文试着对学者散文自身存在的矛盾,以及面临的危机,以粗略的描述。

一、 学者与散文之间的天然矛盾

上世纪九十年代,“学者散文”的崛起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对“学者散文”的关注和研究,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也成为评论界的热点之一。众多学者对“学者散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最早的是台湾散文家余光中,他从创作主体以及其文化素养、文体类型、读者反映对“学者散文”进行了描述。后来有香港散文家梁锡华,大陆的学者钟友循,范培松,袁良骏,吴俊,喻大翔,洪子诚,韩国学者金惠俊,他们或关注创作主体,或关注散文文本,或是兼而有之,分别对“学者散文”做了描述,其中较突出的是喻大翔教授。喻教授认为:“所谓学者散文,主要指各门学科中专业学者创作的,具有现在思维特征、价值取向、理性精神、知识理想、心理内容等质素的,各种类型与问题风格的散文作品。”,这一概括从创作主体、文本、成就三个角度对学者散文进行了准确厘定,具有高屋建瓴的理论高度和深度。

有的学者散文家注重智慧、思想的输出或者启蒙、批判立场的表达,这样往往冲淡艺术审美的经营而使其散文成为知识的堆积或一味的说教。比如,余秋雨的一些散文(如《西湖梦》等),充满历史资料、考证证据、说理议论,从而带来其散文强烈的理性色彩。当然,这对表现作家文化选择的自觉是有意义的,但是却造成作品的过于沉重、呆板,缺乏作为文学作品应该具有的生动和柔软性,也会给读者一种好为人师的感觉。再比如余光中,他虽曾指出学者散文“当然也要经营知性与感性,更常出入于情理之间。……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间洋溢的那一份情趣或理趣。”,但他的所谓的知性散文《书斋书灾》、《鸦片战争和疝气》、《梵高的向日葵》等中,丝毫也见不到精致的结构,生动的意象与和谐的韵律;从散文作为文学之一种的本质要求出发,很难肯定它们是美好的作品。还有研究者认为,“周涛散文有理性过强,思想太密集,而难免使得构架粗疏空泛,寄托、附丽思想的底座(材料、具象)不够坚实有力。”这一说法也是相当中肯的。这种矛盾在现代学者散文家那里也是存在的,只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总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给予合适的消解。比如鲁迅散文中赤诚的精神,林语堂散文中洋溢着的幽默,梁实秋散文优雅下面蕴藏的淡淡的苦味。近年有些学者散文家则追求散文的个性化、生命化、清淡化,这又导致散文缺乏思想和精神的底蕴。当然,这种结果可能是对于前一种情况的纠偏所导致的,却不如人意地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著名散文家柯灵这样说:“寸楮片纸,却是以熔冶感性的浓度,知性的密度,哲学的亮度,一卷在手,随兴浏览,如清风扑面,明月当头,良朋在座,灯火照人”。可见在散文家那里,好的散文也应该是融合了感性与知性的典范。然而,认识上的清醒和自觉与创作实践仍有距离,如何将正确的认识落实到实践中去,以实现学者散文文本的某种完满,是当今学者散文家和学者散文研究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 大众化、商业化文化背景下学者散文的危机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转型,大众文化和商业主义席卷而来。从而使文化、文学以及知识分子在精神领域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动摇。在严峻的形式下,长期回避的利益问题以及相关的价值取舍,导致学者、知识分子的分化。有的学者、知识分子选择“下海”,有的选择趋时的亚文学写作,比如,广告文学,电影剧本,通俗小说等。有的人则表现出面对时代变迁的冷静和自觉,表示坚守知识分子的理想阵地,他们面对压力作出了相对的应对。“没有英雄、缺乏戏剧性、操正步、常规建设,这无疑都是散文时代的标志。在此背景下,学者散文当然地成为了九十年代散文的主流。戏剧理论家余秋雨的散文是学者散文的典型代表,他先后出版了《文化苦旅》(1992年)、《山居笔记》(1998年)、《霜冷长河》(1999年)等一批散文集,本本畅销海内外。著名的学者季羡林,他的《虎年抒怀》、《清塘荷韵》、《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等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1999年又创作了《站在胡适之墓前》。与季老相似的年长的学者散文家还有张中行、汪曾琪、董桥,画家吴冠中、黄永玉、韩美林等等,都在散文领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学者散文成就了客观的成绩,却也面临着种种问题甚至危机。散文评论家韩小蕙曾撰文惊呼:“散文变成了什么?”,“散文怎么离文学越来越远”,并指出当时散文存在的种种弊处:把散文写成论说文;把随笔写成思想提纲;大文化散文变成了百宝箱;更有一类以功利为目的的散文等等。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雷达也这样说:“散文过多地承载文化,压制了文学的灵性,使散文特性正在丧失,严格上说,有些学者散文不是散文。”这一后果不能说和学者本身无关,更不能说和整个时代环境无关,它恰恰说明了学者在时代环境下的选择以及坚持(操守)。

然而总有人面对文学、学术的商业化表示俨然新潮的肯定,他们认为学者以及学者散文无论如何都是新的文化消费中的因素,这好像是给学者和学者散文定命。岂不视这如今文化的严峻形式,以及这背景下面一切的遭遇: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消费性是指向利润和官能享受的,学者散文必将在他们面前丧失掉最后一点可能。学者散文的读者渐渐窄化,学者的审美能力渐渐退化,学者散文家渐渐分化,大部分人将举着文化的大旗,做起商人的经营了。

三、结语

相信不管是学者与散文的天然矛盾,还是当代文化背景下学者散文的危机性遭遇,学者散文的过去是辉煌的,未来是向前进的。我们关于学者散文的研究和建设存在着无限的空间,记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末尾有人这样讲:“难道我们不该把学者散文当作一个独立的散文品种来研究?难道我们不该有一部学者散文史?不该有一部或几部学者散文选集?”,这个想像似的无疑而问,在今天得到了回应,学者散文的研究上已经有不少可观的成果。然而,散文领域的研究——也许是因为其体裁的特别——向来不是那么热闹,因此其建设的步伐依旧蹒跚。

当然学者散文的研究,不仅仅止于关于它的概念的厘定,文本的解读,生命的关照,更应该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建设。从古到今,从大陆到港、澳、台,从华文世界到整个地球,学者散文有它自己的历史和国度,在巨大的时空下恢复它零碎而又模糊的面影,需要更多智慧而且执着的建设者。

注释:

① 董正宇:《也说“学者散文”》,《理论与创作》2003,1。

② 喻大翔:《现代中文散文十五讲》,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3。

③ 余树森,陈旭光:《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④ 陈建晖:《论九十年代的中国散文现象》,《文艺评论》198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