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范文第1篇

2.GPS技术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刘喜珍,郝义德

3.小麦族中普通小麦与其近缘种属间染色体自然易位产生的原因樊路,李军辉

4.遗传学研究中的群体模式滕海涛,赵久然,宋建成,姜丽君

5.种子封样保存不同处理对发芽率的影响王建平,孙家柱,张静梅,苏瑞萍

6.胡萝卜的遗传改良和育种农业新技术 梁毅,王桂楼

7.改变授粉方式制杂交1代西瓜种子姜立纲

8.甜瓜几种主要生理病害的发生原因张博

9.北京地区木本植物植原体病害发生及防治对策田国忠

10.板栗空棚的发生及防治韩学俭

11.北京郊区粮田土壤养分与施肥刘宝存,孙明德,吴静

12.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禽脑脊髓炎病毒韦莉,刘爵,张杰,张方亮,姚炜光,周蛟

13.熊蜂的采集与饲养郭志弘,王凤鹤,郭建鑫,王曼春,张艺圃,王惠宁,李建国,桂环星

14.罗甘口服液对香烟烟雾凝聚物(CSC)抑制V79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的保护作用庞志申,胡国刚,李京寅,刘绣,王迎红

1.高产优质早熟粳稻京光651的选育刘艳平,洪立芳,陈刚,毛振武,陈宝红,芦金华

2.数据不平衡小麦区域试验的品种稳定性分析张福胜,郭仁峻

3.不同追肥比例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赵广才,刘利华,杨玉双,李振华,张文彪

4.北京郊区菜豆开花结荚习性研究初探金文林,李华,陈捷

5.西瓜生产应用保水剂抗旱节水试验唐广,李慧,刘阔

6.采用孢子萌发法检测蔬菜灰霉病菌的抗药性魏蕾

7.酵素菌肥料生产、使用中的几个问题李济宸,苑风瑞,王健,李云峰

8.乡(镇)级农田土壤肥力变化与推荐施肥分区姚军

9.早酥梨高接换头及配套栽培管理技术王海军

10.美国红栌光合作用季节性变化的研究姚砚武,周连第,李淑英,常力

11.果树施用氨基酸复合液肥试验初报张丽萍,张贵云

12.花色苷研究概况庞志申

13.熊蜂采集与饲养王凤鹤,耿小丽,郭志弘,范孟英,郑淑艳

1.对发展北京"绿色渔业”的探讨张迎

2.北京郊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与发展节水农业宋秀杰

3.农业新技术 乳蛋白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石岗

4.葫芦科作物抗主要病毒病研究进展康东木,许勇,康国斌,石正强,沈火林

5.平腹小蜂田间应用效果何金祥,张帆,张君明,罗晨

6.常绿阔叶林木在北方地区抗旱适应类型分析姚砚武,李淑英,周连第,常力

7.壁蜂回收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改进方法王凤鹤,郭志弘,徐希莲,陈长贵

8.原位土壤溶液采样技术的应用孙明德,刘宝存,吴静,倪小会

9.生物防腐剂1号防治草莓腐烂病李济宸,李松

10.冬小麦新品种京旺10号的选育及栽培崔振会

11.蜜蜂授粉技术的开发利用张一帆,王凤鹤,谢敏

12.推行种子认证制度促进种子产业发展

13.农业部今后十年重点推广良种肉禽、蛋禽规范化饲养技术

14.京彩系列彩色椒F1新品种育种成果丰硕

15.超级杂交油菜育种成功

16.抗旱造林新产品--春之霖固体水

17.小麦育种新突破--由8~10年缩短到2年

1.发展寿光出口蔬菜的对策朱法祥,薛彦斌

2.枣疯病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潘青华

3.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石岗

4.禽类就巢发生和调控研究进展易正戟

5.北京大兴区薄沙地甘薯优质高产综合生产技术毛志善,高东,李素荣

6.秧田藕高产栽培技术冯宜勇

7.良山固体猪粪的肥效及对露地蔬菜的增产效果董克虞,田宁宁,许敬,王征

8.施肥对紫花苜蓿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赵永志,贺建德,杨立国,张志刚

9.不同基肥对黄芪、甘草产量、品质影响赵永志,张海萍,尹光红

10.有机肥料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顾春红

11.一拌灵拌种防治小麦地下害虫效果赵桂东,李茹,周玉梅,曹凯

12.天麻有性繁殖成功率低的原因农业新技术 张华

13.苹果改接树早果丰产管理技术董竹江

14.金星山楂花色素的组成庞志申

15.运用软件工程学原理开发农业软件刘月仙,沈佐锐,李志红,蔡新颜

16.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的重点领域、地区与群体

17.“十五”期间我国争取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

1.农业清洁生产文化

2.黑实葡萄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张广辉,马立功,李竞芸,姚焕友

3.设施蔬菜有机生产中益久生物制剂的应用技术规程李远新

4.国外土壤灌溉新法马吕红hHTTp://

5.风沙半干旱地区水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侯守贵,马宝贵

6.黄淮地区双季玉米栽培新模式周彤

7.果薯间作高效种植技术要点高东,毛志善,李恩友

8.美国提子高产栽培技术周波

9.孜然套种饲用甜菜种植模式王进,肖占文,陈叶

10.花生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梁劲松

11.绿色豆芽菜大棚生产技术丰硕

12.蔬菜不同育苗方式优缺点比较周治平

13.山野菜的加工技术徐怀德,姜莉

14.十字花科蔬菜运输贮存期间异味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郑淑芳

15.水獭养殖加工技术韩学俭

16.2007年我国专用小麦将达到小麦种植总面积的40%

17.香紫苏的栽培杨胜利,杨蒲凰

18.北五味子的栽培管理苏荣吉

19.人工栽培龙胆农业新技术 草丁乡

20.香菇高产栽培技术丁耀忠

21.花卉叶片发黄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宋永刚

22.啤酒小麦"啤麦1号"蔡秀芳,滕文军,黄可泉

23.适合华北地区发展的梨新品种刘军,魏钦平,王小伟

24.极早熟面条小麦新品种"京冬11号"薛民生,孙家柱,尹俊玉

25.高产、抗条纹叶枯病水稻新品种--京稻24洪立芳,毛振武,刘艳平,陈宝红,芦金华

26.新兴保健果品--蓝浆果闾连飞,於虹

27.大棚栽培黄瓜技术获重大突破司马林

28.水产家族新秀--宝石鲈沈庭栋

29.雏鸡肾炎的发病原因分析刘国琴

30.城市污泥处置的最佳途径--污泥农用董克虞

31.药用观赏兼用的冬凌草卢明先

32.速生杨新品种祖圣君

33.农村经纪人

1.从国际有机农业的发展谈未来北京的有机食品产业陈芳

2.桃树根癌病防治技术杨金兰,罗维德,杨永起

3.百合优质切花栽培技术董伟,杨晓琴,张翠兰,刘旭雯,张海燕

4.火龙果温室栽培技术石凤乔

5.台湾青枣的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赖汉龙,陈盛文,余秀蓉

6.脱病毒草莓基本知识讲座(一)高山林

7.金银花计划密植早期丰产建园技术张国杰

8.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王法宏,王旭清,冯波

9.池塘主养鳜鱼技术李木华

10.羔羊早期育肥技术路永强

11.鹧鸪不同生长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马玉胜

12.特种野猪的配种、接产与提纯复壮林斌华

13.高效实用肉羊饲养技术张玉

14.华宝1号(华甜1号)超甜玉米叶绍文,许奕进,朱霞

15.甘薯优良品种89-1

16.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彭楼科技园

17.优质蓖麻新品种--A007杨谨,张锡顺

18.日照市兴华甘薯研究所

19.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葡萄协会

20.河南省嵩县农业高新技术开发研究会

21.五彩玉米稻

22.农业新技术 下伍旗博通农科站

23.李树新品种--红良锦、秋姬王林峰

24.山东平度市良种果树苗圃

25.中国名优特新畜禽品种简录(上)

26.农业部"十五"重点推广的肉牛品种

27.农业部"十五"重点推广的优良肉鸭品种

28.农业部"十五"重点推广的蛋鸡良种

29.珍稀淡水养殖新品种--宝石鲈肖培弘

30.麻城黑山羊的特性及生活习性陶佳喜

31.优质特色羊新品种--金蒙黄羊

农业技术范文第2篇

(一)存在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但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其学科建设明显落后于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科内容跟不上形势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建立过程,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效果”概念的提出,是一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国家要求农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应用经济效益的背景下开创和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朱希刚,2002),虽然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迅速发展,但是农业技术经济学仍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这些影响阻碍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向前发展。因为一门学科的产生往往很难摆脱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当一门学科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以后,其相关的理论、衡量标准、评价方法也应当与时俱进,随着完善和发展。所以,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是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2、学科结构不合理

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不系统,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基础;二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描述不够清晰,容易与计量经济学等其他经济学科的一些方法混淆,体现不出自身特色;三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局限于农业的直接生产过程,而对农业的产前、产后的供应、加工、贮藏、保鲜、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以及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领域应用较少。四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材虽然版本较多,但多是低水平重复,许多内容在其他教材中重复出现,一些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没有讲深、讲透。

3、缺乏自身的特色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扩大,原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特有的一些分析方法被计量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其他学科所替代,农业技术经济学正失去它自身的特色,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自身的特色,就意味着这门学科可能会被其他的新兴学科所取代。

4、学科体系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并未形成一个从若干基本概念和若干农业技术经济学理论演绎而成的理论框架,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由此及彼,联系紧密,进行推理而演绎形成的理论体系。表现在现有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各个章节相互独立,缺乏有机的联系。

二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建设定位模糊。尽管农业技术经济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技术应用经济效益评价下演化而来,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经济学究竟怎样发展,学科体系如何建设还在探索。同时,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尽管属于技术经济学科的范畴,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纯粹的技术经济学科,它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作为一门应用技术经济学科,农业技术经济学在吸收技术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突出特色,进行创新,在这一点上尚未真正破题。

三是现有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未能吸纳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的研究成果,如近年来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农业科技园区与现代农业建设、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等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都未能纳入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体系中去。

四是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无法解释知识经济对现代农业所起的作用。众所周知,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以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作为理论基础,在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作为生产基本要素的知识资本(智力资本)不仅在使用中会发生递减,相反,在使用中会发生递增。因此,随着知识资本逐步被引入到现代农业中去生产,知识经济对传统农业技术经济学提出新的挑战,严重地冲击传统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二)产生与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1980年3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为标志。从此,我国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81年全国统编教材《农业技术经济学》出版,它确定了研究建立起本学科理论体系和系统研究方法的基础,规定了明确的研究任务。这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起始阶段。毫无疑问,在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阶段,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78年,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下,设立二级学会-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1983年改为“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从1989年起每年开始独立召开会员代表大会,1993年被民政部批准为全国一级学会,改名为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在学会的推动下,农业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被系统的应用到农业生产决策中去,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体系在实践中逐渐构建起来,并且通过多次农业技术经济学术讨论会而逐步推广应用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以1981年到1986年原农牧渔业部经管总站在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开展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为例,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成果广泛的应用到了全国各地。据1986年在山东青州召开的全国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统计,1984年,全国进行试点工作的有17个省,71个县,133个项目,到了1986年,增加到28个省,659个县,1316个项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一些发展,如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等一些专家学者,都主编或编译过相关教材,全国也出现了多种版本的统编教材和学术专著。这些统编教材和学术专著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农业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发展了20多年,取得不少的学术成果。专家学者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也有不同的意见,在2003年12月(南京)召开的2003年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术研讨会上,一些专家对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有些专家通过对农业经济热点问题的调研,得出农业技术经济学已经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农业经济分支领域。二是一些专家认为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业技术经济学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处于一个逐步完善和不断发展新的阶段;三是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处于衰落期。就我们的研究来看,我们比较赞同第二种观点,即农业技术经济学正处于一个建设发展新的时期,需要吸收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适应世界农业新技术革命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补充、完善和发展。

二、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发展迅猛并且已经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在生物科学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绩,为人类进行生物遗传改良和育种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天地。在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体系中,除了生物技术之外,对农业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有在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化技术,它开创了人类社会的信息化时代,对农业和农业科技以及各个传统产业和学科产生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可以说,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将会使农业的基本特点发生变化,从而使农业技术经济学科涉及内容发生变化,因此,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将增加农业高新技术经济学的内容,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

总的来说,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不断与发达国家的数量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接轨,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不但在课程体系上会有根本性的创新,还要对传统学科的内容进行改造,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国际化与实用化,能够更加符合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二是更加注重对农业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注重采用当前先进的经济分析方法对新技术选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对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避免技术的盲目引进。

三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将尽可能的融入当前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变化、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发展,以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等内容,使其更能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符合实际需要。

四是重视对综合性、全面性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人才的培养,现代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后期就已经呈现出了综合化的趋势,所以,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范畴将会扩大,一些先进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将被引进到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中,培养复合型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也成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重要目标。

三、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

目前,关于《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主线形成了比较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以技术进步为主线,以经济效果、经济增长和诱导性技术进步三大理论为基础的学科体系。这种观点的缺点是把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构架划到了狭隘意义上的以“技术”为主线的单线思路,优点是思路明晰,理论基础比较完善成熟,若按这一观点构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容易与农业推广学产生冲突。第二种观点主张在原有的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吸收技术进步经济评价和宏观技术政策评价等内容来完善和发展农业技术经济学,这实际上又变成了以“经济”为主线、站在另一个角度上的单主线思路,缺乏完善的理论基础,从学科建设的意义上来讲,是没有前途的。第三种观点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应当构建新的以技术和经济的关系为主线的学科体系,无论从现实意义还是从长远发展来讲,这一思路技术路线明确,吸收了近年来科研和实践中的新内容,强化了理论实践,符合农业技术经济学的长远发展需要。具体来说,按照这一思路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系统和层次。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对这一学科研究内容和研究层次的高度概括,研究系统是研究对象的具体体现。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通过研究技术与经济互动的内在机理与发展规律,来研究如何解决技术的经济问题。从研究层次来看,农业技术经济学既包括某一特定的农业技术的技术经济问题,也包括企业层面或特定区域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同时还包括诸如科研体制、技术政策等宏观层面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

二是提升和归纳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从长远发展来看,理论体系应当是随着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基本上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基本理论应当包括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基本规律,技术与经济互动内在机理,农业技术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等。如农业技术效率和生产效率监测系统理论、农业生产函数的理论、技术进步理论、农业技术创新理论、农业技术扩散与采用理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理论和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等。

三是完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当将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扩展。基本原理如农业生产函数的应用、农业技术进步测算原理、农业技术效率测算原理,农业技术经济评价原理,农业技术要素报酬变动原理、农业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原理及指标等都应当涵盖在内。而基本方法除了包括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和农业技术经济实证分析方法之外,应当将农业技术经济效益的计量分析方法也纳入到学科的方法体系中。

四是拓展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不在局限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应该向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销售业拓宽,不仅仅局限于单项技术应用措施和企业、农户的微观技术经济问题,而应该扩大到各级政府的农业技术政策、农业科研投资、农业技术推广等宏观的技术经济问题。

四、推动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新技术、新问题的出现,不断调整自己的学科定位、内容、框架和体系,具有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树立正确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

我国农业教育的基本方针是:农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作为农业经济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方向是必须坚持这三个面向。因此,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必须坚持以下指导思想:立足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面向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国际化,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技术经济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内容和体系进行改造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以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和推动农业现代化为基本出发点,以面向社会普及农业技术经济管理知识、培养面向未来的高、中、初级农业管理人才作为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

一是进一步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过去的定位是“研究农业生产中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合理结合的内在运动规律及其应用条件和经济效果”(顾焕章,1992)。建议今后应将研究领域从“农业生产中”扩大到“农业生产与经营中”,包括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领域。

二是在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中,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首先,要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主要的分析方法是什么。在此分析基础上,归纳和总结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构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其次,对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新的农业技术经济研究成果,包括基础理论应用和新的分析方法引入,如果经国内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认可,也可以逐步纳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材范围。

三是注重研究方法,农业技术经济学应该在研究方法以及实现手段上不断创新最新成果,如利用网络资源和软件,实现评价分析技术的标准化,同时不断引进探索新的分析与评价方法。

四是更加注重拓宽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的范围,尤其是注重世界农业新的科技革命对农业经济领域带来的变化,如转基因生物技术对农业生产和食品消费的影响,以及加入WTO后,农业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作用等。

五是建立农业技术经济数据库和编写农业技术经济手册。根据市场经济特点和新技术、新形势的要求,重新编写《农业技术经济手册》,还应探索利用网络优势,实现对农业技术经济数据共享的途径和方式。

(三)对《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重点和发展方向开展系统研究

针对当前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组织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力量,对农业技术学科发展方向展开讨论,在《农业技术经济》刊物设置专栏,组织学者们对农业技术经济理论、方法和应用领域开展系统地讨论,逐步在某此方面形成共识;同时,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开展调查,了解全国各个高等农业院校农业技术经济课题开设、教材使用、师资配备及学科发展的一些情况,并对原来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内容进行修改和增补,为今后编写“十一五”全国统编教材打下基础。

(四)编写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教材

学科建设最终也要落实在教材上,教材是学科体系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也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要对目前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教材进行修改和增补,删除教材中一些过时的内容,增加一些最新科研成果,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积累起来的大量新方法、农业科技新成果进行提炼与总结,将其中的精髓编入教材;对把过去教材中已经被其他学科普遍吸收的一些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予以扬弃和简化。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统筹协调,不要搞低水平重复;二是要注意编教材不同于科研,编教材不能强调一家之言,而要站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高度,综观全貌,提高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五)编写《农业技术经济学》案例

案例是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科适用性的具体体现。建议有选择性地吸收一部分现代科技发展和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最新成果,搜集有代表性的农业各部门、各领域以及农业技术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与范例,编写《农业技术经济学》案例,为农业技术经济理论、方法的运用提供实证分析方法论,拓宽学科视野,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用性,拓宽《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希刚著,《农业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及应用》,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10月;

2、傅家骥等著,《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

3、许家林等,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农经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及体系的改革,《农业经济问题》,1996年第4期;

4、袁飞主编,《农业技术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10月;

5、孔祥智,21世纪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0年第1期;

6、王雅鹏主编,《农业技术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7、蒋和平等著,《当代农业新技术革命与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内容提要:本文在分析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归纳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基本理论,完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拓展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农业技术范文第3篇

有机农业是一种可以避免多种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的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虽然当前以有机农业全面代替传统农业生产仍有较大难度,①但是在对水质影响较为显著的沿湖库周边地区推广有机农业仍是有效避免氮磷流失的重要途径。此外,相对于精准施肥、缓释肥而言,有机农业在农户中具有较好的认知基础。因此,本文对影响沿湖库地区农户对有机农业生产方式采用意愿的各种因素展开研究。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属于广义的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关于农户对新技术的采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1〕其中关于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例如病虫害综合管理、节水灌溉等技术的农户采用行为,也有较多研究。〔2〕具体到有机农业技术,随着20世纪90年代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其采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相继展开。Burton等(1999)基于二元Logit模型研究了英国237农户采用有机农业农艺的影响因素,发现女性、年龄较小的、环境组织成员、从其他农户处获得相关信息的、自给自足型、家庭成员较多的农户采用有机农业农艺的概率更高,而受教育程度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3〕Anderson等(2005)也基于二元Logit模型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75农户有机农业采用行为进行研究,发现是否自行销售、总销售额、耕地面积对有机农业采用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变量影响不显著。〔4〕Genius等(2006)基于三变量顺序Probit模型对希腊237农户的有机农业技术采用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政府补贴、环境意识、信息收集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农场专业化程度、年龄等具有显著的负影响。〔5〕Gopal等(2011)基于二元Logit模型对泰国Mahasarakham省172农户的有机蔬菜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妇女领导角色、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推动、社区与农民组织推动、培训、对有机产品价格满意程度、虫害强度减少变量等均呈现显著的正影响。〔6〕

Naoufel(2011)进一步研究了道德和社会关注因素对农户有机农业采用行为的影响,〔7〕而Doris等(2011)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早、中、晚期农户有机农业采用行为的不同影响。〔8〕比较而言,国内关于有机农业采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较少,李锁娜等(2006)从宏观上定性分析了江苏省有机农业地区发展差异原因,认为环境既不是唯一影响因素,也不是主导因素,经济和政策因素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9〕袁涓文等(2009)以贵阳W村为例,对农户采纳有机农业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认为项目推动和培训对农户采纳有机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10〕整体来看,国外多应用二元Logit等计量模型进行定量研究,从其研究框架设计来看其越来越关注更为深入的问题,但是不同研究者关于影响因素的选择则因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国内方面相关研究较少,仅有的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沿湖库地区农户问卷调研,获得其采用有机农业的意愿及其相关特征,并通过二元Logit模型研究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户采用意愿、推广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提供参考。

二、理论假设

有机农业是一个可持续的农业管理系统。我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将有机农业定义为“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②本文将有机农业简化表述为:不使用化肥而使用有机肥、不使用现行高毒农药而采用生物农药、不使用灭草剂而采用机械或人工拔草的农业生产方式。相对地,本文将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农业生产成为传统农业。一般地,与传统农业相比,有机农业资金、劳动力投入较多,产量较低但是产品价格较高,整体收益较高,同时其产品价格受市场因素影响波动幅度较大,并且有机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从理论上分析影响农户有机农业采用意愿的各种因素及其可能的影响。农户技术选择行为主要是经济因素驱动,即作为生产单位的农户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理性经济人;〔11〕同时,农户行为还受到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因素方面,由于有机农业具有资金投入与劳动力投入较多、收益较高但风险较大的经济特征,与这些特征相关的因素都将影响到农户选择有机农业技术的经济利益并最终影响其对有机农业的选择概率,从农户个人、农户家庭、外部因素等三方面识别此类影响因素。非经济因素方面,对于有机农业而言,环境友好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健康是其重要特征,由于环境影响的外部性而没有涵盖在经济因素内,但是这并不能否定部分农户出于环境或者健康因素的考虑而更愿意采用有机农业技术,因此环境因素有可能对农户有机农业采用意愿产生影响。

(1)农户个人特征。农户个人特征影响着其对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认知、劳动力机会成本等因素从而影响其对有机农业的采用意愿。具体来说,相关个人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等。性别因素。一方面,女性劳动力机会成本较低,从而有可能愿意选择有机农业生产技术,Gopal等(2011)的研究表明女性担任领导者的家庭更愿意采用有机蔬菜生产技术,〔12〕Burton等(1999)也得出了类似结论。〔13〕另一方面,与男性相比,女性更为厌恶风险,这不利于有机农业技术的采用。因此,性别因素对有机农业采用意愿的影响取决于这两方面因素的相对大小。年龄因素。一方面,年龄较大的农户劳动力机会成本较低,同时因其对我国过去不使用化肥、农药的农业生产方式较为熟悉而对有机农业较为了解,并且相对而言其对健康因素关注较多,这些因素都使得年龄较大的人更愿意采用有机农业。另一方面,年龄较大的人一般不愿意做出改变,也就不愿意调整现行的农业生产方式,这降低了其对有机农业的采用意愿。受教育程度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科学认知并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一般地,受教育程度对农户选择新技术具有正向影响。如林毅夫(1992)利用湖南省五个县的500户农户数据研究了农户杂交水稻技术采用行为,发现农户的教育水平对农户采用杂交水稻的概率有显著的正效应。〔14〕Genius等(2006)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对有机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15〕然而,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户一般其劳动力机会成本较高,这又不利于其采用有机农业技术。因此,受教育程度是否增加有机农业采用概率取决于这两方面作用的相对大小。是否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也会影响农户的新技术采用行为,因为通过培训可以直接了解某项新技术可能带来的收益,从而增加其选择新技术的概率。Gopal等(2011)研究发现参加培训可以提高农户选择有机蔬菜的概率。〔16〕关于有机农业技术的采用意愿,与不曾参加过培训的农户相比,曾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农户更愿意接受新的技术,也更愿意采用有机农业技术。

(2)农户家庭特征。作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单元,农户的经营特征将直接影响到其有机农业技术采用行为或者意愿。较多经验研究表明:生产经营规模大小、家庭收入、家庭对风险承受能力的大小均对农户采用技术有着显着的影响。农户的经营规模因素。以耕地面积表征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户的经营规模。一般地,农户的耕地面积越大,由于不同生产技术对其成本与收益影响越大,其对有利于提高收益的新技术的采用意愿越高。林毅夫(1992)在研究农户采用杂交水稻技术中发现,农户的耕地规模对于农户采用杂交水稻的概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17〕Anderson等(2005)发现耕地面积对有机农业采用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18〕不过Genius等(2006)发现农地规模并无显著影响。〔19〕家庭收入因素。一般地,收入较高的农户,其资金的机会成本较低,同时,其对健康等因素关注相对较多,这均有利于其采用有机农业技术。Anderson等(2005)发现农场总销售额变量对有机农业采用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20〕另外,非农收入比重较高的农户,农业生产在其收入中的份额较小,其对农业收入关注较少,因此非农收入比重可能会降低其有机农业采用概率。不过Genius等(2006)研究发现非农收入对有机农业技术采用行为没有显著影响。〔21〕农户家庭风险承受能力因素。由于有机农业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风险承受能力较小的家庭不愿意采用。相反地,风险承受能力较大的家庭更有意愿采用有机农业技术。由于风险承受能力难以定量表征,现有研究中涉及的比较少,本文以“可承受的最大产量损失比例”表征其风险承受能力。本文选取耕地面积、人均收入、非农收入占比、风险承受能力4个变量作为影响农户有机农业技术采用意愿的农户家庭特征变量。

(3)外部因素。影响农户有机农业采用意愿的外部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有有机产品价格、有机产品消费市场、人才与技术支撑,相关信息的获取等。本文选择距离大城市距离的远近来综合表征这些外部因素。一般地,大城市具有如下特征:居民收入较高且对健康更为关注,相应地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较大;大城市科技水平较高,可以有力支撑有机农业发展所需的相关技术和人才;大城市对环境质量关注较多,对其周边农业生产的环境要求较高,更有可能采取更大的鼓励措施使农户采用环境友好的技术。因此,距离大城市越近,越接近较大的有机产品消费市场,也越有较好的技术支持,同时信息获取也更为便利,因此,距离大城市较近的农户更有意愿采用有机农业技术。不过,Genius等(2006)研究发现,与城市的距离并没有显著影响农户的有机农业技术采用行为。〔22〕本文以“是否靠近大城市”作为外部因素的综合表征。

(4)环境因素。理论上,市场经济中的农户将按照经济利益驱动选择农业生产技术,作为外部性的环境因素较难直接影响其行为。但是,现实中,部分农户可能因为其更为关注环境问题而愿意采用有机农业技术。本文以农户对“种植业是否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回答作为其环境意识的表征指标,以研究环境意识对有机农业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

三、模型与数据

1.模型构建

基于二元Logit模型研究农户对有机农业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因变量为农户对有机农业技术的采用意愿,如果回答愿意采用,则定义y=1;否则y=0。设y=1的概率为p,则y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y)=py(1-p)1-y,y∈{0,1}其中,p是各种影响因素即自变量的函数。二元Logit模型设定p与自变量的关系如下:P=exp(β0+β1X1+…+βkXk)1+exp(β0+β1X1+…+βkXk) (2)其中,β1为系数,Xi为自变量,即农户采用意愿的各种影响因素变量。其中,βi的符号表征了自变量Xi变化对选择概率p的影响,如果βi为正,那么自变量Xi的增加对选择概率p有正向影响。对(2)进一步变形可得:1n(p1-p)=β0+β1X1+…βkXk (3)其中,等式左边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不发生的可能性之比(即机会比)的对数,根据等式右边,可以发现回归系数βi为自变量Xi变化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机会比对数的改变值。通过最大似然估计得到参数估计值,基于得到的回归方程,还可以预测一个具有某种特定特征(以一组自变量值表征)的农户对有机农业技术的采用概率。

2.调研与数据

调研地区选择。本研究对北京密云水库周边地区和山东沿南四湖地区农户进行调研。密云水库是北京市的主要饮用水源,为了保障水库水质,密云县工农业发展受到严格环境限制,有机农业成为密云县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经济的重要思路,鱼、蜂蜜、杂粮、蔬菜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益,但在粮食等大田作物方面尚有较大改进空间。南四湖地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过水区,2009年其水质为IV类水,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总磷、总氮,周边地区农业生产活动所产生的氮磷流失对南四湖水质形成较大影响。而南四湖周边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环境友好属性较差。调研问卷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农户对有机农业技术的采用意愿;第二部分为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环境意识变量。对17个村落250位农户进行了问卷调研,得到有效问卷231份。调研农户的特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摘要。可见,调研对象平均年龄为50.63岁,即调研时在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中老年人。平均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水平,而曾经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农户仅占31%。从收入来看,平均的非农收入占比达到了71%,即农业收入已经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从环境意识来看,调研对象的平均环境认识为种植业对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小。从调研过程来看,被调查者多认为周边的工业企业或者养殖场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四、结果与分析

基于SPSS16.0对调研数据进行二元Logit回归,从回归结果可见,调研对象年龄、农户家庭人均收入和地区虚拟变量回归系数较为显著,且均为正向影响。

(1)年龄变量对农户有机农业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该变量回归系数为0.045,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年龄越大的农户,越愿意选择有机农业技术。这与Burton等(1999)研究结果相同。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与传统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技术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年轻的农民多进城务工,其劳动力的机会成本较高,相对来说,年龄较大的农民则因务工机会少而使得其劳动力机会成本较低,所以更愿意采用有机农业生产;其二,根据调研发现,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是年龄较大的人,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从事的农业生产与当前倡导的有机农业有较多相似之处,对有机农业较为熟悉,因此相对于年轻人来说更愿意采用有机农业。

(2)农户家庭人均收入对其有机农业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该变量回归系数为1.214,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收入越高的农户,越愿意选择有机农业技术。这与Anderson等(2005)研究结果相同,也与理论预期相符。

(3)地区虚拟变量对农户有机农业采用意愿的影响,该变量回归系数为1.756,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即位于密云的农户更愿意采用有机农业。这也与理论预期相符。位于密云的农户,更接近大城市,接近有机产品消费市场,也可以获得较好的人才技术支持,信息获取方便。同时北京对密云传统农业发展有较多限制而对有机农业大力鼓励发展。相比之下,沿南四湖地区的微山县工业经济较强,附近农户多到城里打工,对种植业更愿意采用省时省力的传统农业;调研中有农户说曾试验过有机农业,但是技术比较复杂难以掌握所以后来又放弃了,这也说明密云县因临近北京而有较好的技术支持从而更愿意采用有机农业。

(4)环境因素对农户有机农业采用意愿的影响,该变量回归系数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环境意识并没有显著影响农户的采用意愿,某种程度上说明即使部分农户认为种植业对水环境有较大影响,也不会采取更加环境友好的有机农业生产技术。这说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环境污染的外部性没有纳入市场体制,农户不会因为污染环境而受到相应的惩罚,所以农户在选择生产技术时仍然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对环境问题的认知与环境意识尚无法影响其行为选择。此外,其他自变量回归系数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性别、受教育程度两个变量的理论预期并不确定,所以结果与预期基本相符。

五、结语

其一,年龄对有机农业技术采用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方面因为年龄较大的农户劳动力机会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因为年龄较大的农户从事过20世纪80年代的农业生产而对当前有机农业较为熟悉。从研究结果来看,当现在较为年轻的人若干年后成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人员后,而其对有机农业采用意愿相对较低。因此,可以预期未来推广有机农业的难度会相对较大。

其二,人均收入也对有机农业技术采用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主要因为人均收入较高的农户资金的机会成本较低同时对健康效应更为关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户收入将相应地提高,将会有更多的人愿意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技术,这为未来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创造有利条件。

其三,密云县的农户比济宁市的农户更愿意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因为位于北京周边的农户,更接近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可以获得更好的人才与技术支持、信息获取更为方便,同时城市对周边农业生产有更严格的环境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的有机农业发展需要有机农产品市场需求来拉动,因此培育并壮大有机农产品的消费市场有利于有机农业技术的推广。

农业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字】现代农业技术;传统农业技术;变革

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文明的发展就来源于我国传统农业,其在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就需要不断的推进农业技术的转变,以进一步实现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稳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各自具有哪些特点呢?其又如何实现向现代农业变革呢?

一、现代农业技术

现代农业同我国传统农业相比来说,其是“知识物化的价值在农业产品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农业”,现代农业在装备上、技术上、管理上都实现了新的变化。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农业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1.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应用

首先,生物技术的应用。生物技术“能突破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界限作为基因转移”,这种技术的应用大大发挥了各种物质的优势资源,提高了育种的实际效率。其次,化学技术的应用。化学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了化肥的研制上,在过去的化肥使用上由于方式不正确导致了环境污染、土壤生产能力下降,但是,化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化肥正在向着“复合化、专用化、控释化”的方向延伸,这样就减小了现代农业对土地和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实现了现代农业的长远发展。

2.机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科技的进步也推动了我国农业在朝着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农业机械也会逐渐实现智能化、多功能操作,在农业生产的“耕地、施肥、地膜覆盖、种植、除草、喷药以及收获”全过程中进行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载体的智能化、网络化、实用化和国际化农业信息系统。”该系统的出现,为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这种先进信息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能够对农业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自动检测和预报,从而对生产状况进行预判,提高了生产上的科学性。

二、中国传统农业技术

我国传统农业有着自身的发展历史过程,同时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存在着自身的特点,正是这一发展过程和农业特点的存在,造就了我们现代幸福生活。

1.我国传统农业发展历史

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承载着我国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在我国传统农业的起始应该追溯到先秦时期,而结束时间段应该是在明清时期,这一历史阶段内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和技术都属于传统农业范畴当中的。而到民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就进入到了现代农业历史阶段了,但是,这一时期的农业技术和农业发展程度并不能够真正称之为现代农业,真正的现代农业应该是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因此,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农业打破了封建统治的枷锁,“它在科学理论和科学试验基础上”,并不断进行着技术的更新,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供需均衡,故此,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农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业。

2.我国传统农业技术

我国传统农业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因地制宜、以地理和气候条件为基础,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的使用能力和粮食生产能力,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古代人民的民族繁荣和正常生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直到现今为止,我国传统农业对于现代农业发展来说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具体而言,我国传统农业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对土地的利用实现了集约化。第二,操作技术实现了人工精作。第三,在位置选择实现了因地制宜。第四,在生产方式上实现了“以谷物种植为主,畜牧与种植相结合。”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农业技术显然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其在发展过程中导致了自给自足经济形式的形成,并长期影响着我国社会发展,最终导致了我国固步自封,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说,在现今情况下,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转变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必然需求。

三、现代农业技术背景下的传统农业技术变革方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已经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那在农业技术变革过程中,该如何把控主要的变革方向呢?

1.以农业技术的传承为基础

我国传统农业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历程,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总结出了很多农业技术发展规律,所以说,在农业技术转变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传统农业技术为基础。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域,在广阔的领域中有很多种不同的地理环境类型,相对应的农业技术就会有所不同,同时,这种不同的因素在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中已经有所体现,因此,在现今条件下,要进行农业技术的创新改变也需要以不同地理环境为基础,这就体现了我国农业技术转变需要内部历史传承。由于到近现代我国农业技术已经有所落后,相对应的西方国家农业技术有所提升,所以,我们也应该积极主动的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技术,为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动力,这体现的是我国农业技术的横向传承。

2.以农业技术的创新改造为条件

虽然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在历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发展水平也比较高,但是,到近现代社会中,传统农业技术并没有实现生产要素的改变,这就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持续低下,同我国人民的生活需求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为此,在传承传统农业技术中基本精神性内容外,对于实际技术是需要进行创新改造的。

3.把农业技术的提升作为根本

在现代农业技术背景下,之所以对传统农业技术进行变革主要是为了实现现代农业,所以说,在进行变革过程中,技术的提升应该是根本,根据世界农业发展状况的经验总结来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必须满足目标消费的追求数量转化为商业生产的利润最大化。”

农业技术范文第5篇

一、农业技术产业扶贫工作目标

按照“统筹兼顾,分级负责,服务到村,精准到户”的原则,组织动员长葛市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专家教授和技术服务人员,聚焦贫困人口科学素质和生产技能提升,对长葛市1917户贫困户中有产业扶贫技术需求的农户,分类施策,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服务,持续增强智力脱贫能力。

二、农业技术产业扶贫主要举措

(一)完善产业扶贫技术服务工作责任机制

一是组建农业技术扶贫专家队伍。以“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为主要形式,按照“市级分县包乡、县乡包村联户”的原则,组建市县乡三级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专家队伍,逐级落实责任。指定一名联络员,负责汇总长葛市农业技术扶贫人员名单。二是由长葛市农业部门牵头负责,积极与扶贫部门和乡镇政府密切合作,精准掌握辖区内有产业扶贫技术需求的贫困人口底数,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组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动员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涉农服务力量,精准对接有贫困人口分布的所有行政村。包村人员作为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责任人和联络员,负责向村内每一个贫困户发放技术服务明白卡,按照“一户一策、因地制宜”的要求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服务。每年入户指导不低于6次,建立贫困户技术服务工作台账,做好签字记录和跟踪服务。贫困户基本情况统计及农业技术需求意愿上报的真实性,由分包指导员负责。

(二)开展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服务

聚焦发展“四优四化”和两个转型升级行动,围绕优质粮食、特色农产品、设施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点面结合做好“四新”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和“五良”(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机)推广配套。一是开展贫困人口全覆盖式农业技术服务。各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责任人要在关键农时和生产重点环节及时到岗到位,采取集中办班、电视广播、技术上墙、村室大喇叭等方式做好新技术新成果示范推广,积极开展产后收储、加工等延伸服务,做好气象灾害及病虫害监测预警。二是开展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专家团宣讲活动。联系长葛市服务现代农业专家组,结合各乡镇实际,就农业科研、农技推广、种子管理、植物保护、农产品检测、农村能源、农业信息、淡水养殖等专业领域,对当地农民、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企业骨干及基层农技人员进行培训和服务。动员和鼓励他们主动与本地贫困人口对接,在技术上给予帮扶带动。

(三)加大对贫困地方项目资金倾斜支持

将农业发展等各类项目资金向贫困地方重点倾斜,引导优质技术服务资源向基层集聚,与当地扶贫需求精准对接、与扶贫规划有效衔接。鼓励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和农技推广示范基地优先在贫困地方布局,把符合条件且愿意接受培训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集中力量培育一批致富带动能力较强的技能型人才,引领当地贫困人口智力脱贫。

三、保障农业技术扶贫的长效机制

(一)强化督导考核。

建立由专人负责的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信息采集和督导落实机制。将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工作纳入单位年度综合业务绩效考评,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评先及职称评定的重要条件,对工作举措有力、落实得力、成效显著的进行适当奖励。长葛市农林局科技培训部门牵头负责全市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导检查,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负责信息采集和汇总通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