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前教育新政策

学前教育新政策

学前教育新政策

学前教育新政策范文第1篇

近年来,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在管理体制政策上加大对农村双语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从2008年起,国家用5年时间投入20.95亿元陆续新建和改扩建2237所农村双语幼儿园。新疆计划到2012年基本普及学前两年双语教育,学前双语在园幼儿增加到43.82万人,学前双语教师增加到1.46万人。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改善了办园条件,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总之,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基本处在一个探索性的发展阶段,需要尽快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由于新疆地域广袤,民族成分较多,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大,学前双语教育在迅速发展过程中派生出的新问题也较多,这就需要因地制宜地去完善政策,有的放矢地去解决问题。

一、新疆加快学前双语教育的关键是双语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学前双语教师严重不足、质量不高是影响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加快健康发展的瓶颈。

二、完善学前双语教育政策体系

目前,新疆学前双语教育政策体系相对于民族教育政策体系以及双语政策体系来说是不完整的。因此,新疆学前双语教育政策应借鉴民族宗教政策、民族文化政策、民族教育政策等政策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

三、制定具有区域性的地方性政策

新疆应根据各地州差异,制定出台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能够解决学前双语教育发展殊问题的政策。

四、建立健全学前双语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制度

发展新疆学前双语教育需要对不同级别的政策执行人员和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五、创造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新疆应创造条件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体制发展学前双语教育。运用援疆方式,扶持学前双语教育发展。

六、提高学前双语教师专业素质

对学前双语教师实行动态管理,使招聘和运用的双语教师政治素质过硬,队伍稳定。

七、强化学前双语教育管理,使自身稳步发展

学前教育新政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

 

1.形势政策教育现状与问题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目的在于顺应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趋势,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最有效地对大学生政治思维和社会品质进行培育和塑造,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得以不断延续和发展。它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时代背景,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自身价值和未来发展的关注,尽早定位,把握机会,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要求我们“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并且指出应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充分说明了加强和改进形势政策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目前各高校的形势政策课程实践中,尽管有成功经验,但同时暴露出诸多问题。

(1)教学内容陈旧,照本宣科,不符合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要求,缺乏时代性。

(2)“热点追踪”式讲座为主,缺乏深入性和系统性。

(3)与大学生个人成长、职业发展结合度不高,教学成效甚微。

(4)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缺乏专业导向。。

目前,高等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政治素养和情怀、提升人格品质和情操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培养学生学会用多元思维面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上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浙江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工科院校,本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在重视专业课教育的同时,明确形势政策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品格养成的重要性。在形势政策教育实践中,针对不同时期的国际国内热点,有选择、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政治形势教育和经济形势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为毕业后的择业和创业补充知识、拓展视野。在近两年的教学中,课程结合学校“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建设主旋律,努力将形势政策课打造成为学校另一个创新创业文化传播基地,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丰富思政教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声誉。但我们看到,形势政策教育中对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结合程度仍然不高。大多数情况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游离在传统课程教学的边缘,成为单独的课程单元,这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持续稳定地推进和发展。

二.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指出在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的同时,要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即要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灵活就业越来越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这种观念深入人心,让劳动者“主动适应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全社会正掀起创新创业热潮,创业类课程和培训得以迅速普及并延伸。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推动支持下,在高校各部门和层面的积极参与和协同努力下,创业教育在大学校园内也在迅速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紧跟社会经济文化现象的时政教育课程如何凸显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成为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大学校园作为社会先进思想的主要传播阵地,担负着帮助大学生认清国际国内形势,理解国家政党方针政策的严肃使命。形势与政策教育更需要结合当前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为大学生引航指路,从根本上塑造大学生勤奋坚韧、服务社会、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把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社会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大处着眼,小处找手,把创新创业的精神和行动落实到实处,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构建以“两创”教育为基础的形势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强调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创新创业教育本身有力的拓展和补充。大学创业教育分为创业理论教育和创业实践教育。其中对创业的正确认知和定位、以及作为创业者需要培养和塑造的品质素质可作为创业理论教育的基础经由“形势与政策教育”进行普及和加强。。本文关键研究如何从实践教学中探索出能够提升大学生对自主创业行为的积极评价和热情参与的方法;如何塑造大学生成为成功创业者的潜质和素质;如何将参与式的创业培训教学方式应用到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当中,提高教学互动性和学生参与性等。

3.1开发和探索提高学生对自主创业的认可度和参与性的方法途径

通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学习、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紧密结合,在实践教学中帮助学生认清形势发展趋势,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内化为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创业活动意义和价值,转变“非公不娶”、“非公不嫁”的就业观念,明确自主创业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意义,在树立自身创业价值观的同时带动周边人群的创业激情,探索出一条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创业为荣的方法和途径。

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普遍特性发生了微妙变化,他们充满理想抱负、具备社会责任意识,同时,思维更加感性,充满了激情。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倾向于将实现个人社会价值与事业创造的成功与否相互关联,更容易受到来自身边的成功典范的榜样引领作用。据此,形式政策教育可适时组织、安排初创成功的创业典型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现场案例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成功创业的可能性,积极引导更多的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

3.2开发和塑造大学生成为成功创业者的潜质和品质

成功的创业者各有各的成功之道,但是必定具备了普遍意义上的个性特征和能力水平。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理念和思维的培育不但有助于学生发现自我、开发自我,也有助于教师发现和培养人才,为推动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打好基础,做好铺垫。同时,通过对学生个性特征的发掘和塑造,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理智对待就业创业选择,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去,顺应社会改革发展形势,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优势,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形式政策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情操、品质素质的塑造教育课程,完全可以担当起开发和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品质的实践基地。学生可以在不同形式的教学中发现自身价值、发掘潜质、开发新能力,为毕业创业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丰富了形式政策课程教学内容,增加特色性和专业性。

3.3开发和探索创业教育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中的应用

依据成人学习原理,结合创业教育参与式培训方式,利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小组活动、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环节,改革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式,充分开发与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增强课程教学感染力、吸引力、影响力,实现教学空间最大化、教学时间无限化、教学效益最大化。同时,通过广泛而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的习惯与能力,探索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社会化的有效路径。

学前教育新政策范文第3篇

一、香港学前教育概况及课程设置

(一)概况

香港作为中西经济交汇的区域,其教育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特点,具有开放、容纳、多元等特点,这一点在学前教育领域表现尤为明显。当前,香港幼稚园均属于私营机构,由志愿团体或私人开办,分非牟利幼稚园及私立独立幼稚园两类。由于承办主体的多样化,幼稚园办园风格丰富多彩;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对学前教育的管理,也表现出鲜明的特色。

(二)课程设置

2006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修订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引》,是香港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基准标准。在制定过程中,该指引深受进步主义教育儿童观的影响,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以及“儿童发展”和“儿童学习”的基本原则。在儿童发展上,该指引提出了幼儿在德、智、体、群、美五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这5个方面的目标被归入“身体”“认知和语言”“情意和群性”“美感”四项发展目标之下;同时,通过六个儿童学习的范畴来落实,即“体能与健康、语文、早期数学、科学与科技、个人与群体、艺术”[2]。在具体的课程学习中,指引又提出了“通过感官学习”“做中学”“从游戏中学习”与“在家长积极指导下学习”的四条具体途径。

从香港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看,努力兼顾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创设启发他们多元智能的环境,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化氛围,对于儿童的社会化十分重要。正是从幼稚园的群体生活开始,儿童开始了他们不同于婴儿期的“童年”,即一种不属于生物学范畴的社会产物的历程[3]。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是必要的综合性载体。

二、内地高校教育政策法规课程现状

(一)开设现状

第一,从当前内地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开设情况看,以2012年为界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2012年之前开设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主要是针对幼儿园园长、中小学校长入职与在职的培训课程,着眼于提高校(园)长的学校管理能力。2012年之后,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将“教育政策法规”首次列入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确立了该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明晰了该课程提高教师政策法规素养的功能[4],从而对该课程的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二,教育政策法规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从2015年起,我国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提高教师入职门槛。其中,教育政策法规是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分值比例(笔试)一览表,教育政策法规占了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察部分的10%,是准教师入职的必学内容。

第三,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治教、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单列专章(第二十章)论述了依法治教;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将“依法治教”作为推进教育事业的必要保障。当前,公民政策不断强调法制意识,对于教师尊重学生人格、禁止体罚与变相体罚等方面的执教要求日益严格,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政策素养,掌握必备的教育政策法规知识,在教育实践中发生突发性的伤害事故时能够运用相应教育政策法规知识进行应对。这是教育政策法规课程开设的重要现实环境。当前,香港没有专门的学前教育相关立法,有关幼儿教育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教育规例》中。内地也没有独立的学前教育法,可以在教育政策法规的授课中加以说明,指出学前教育单独立法的必要性。

第四,开设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是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5],明确要求各省(区、市)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浙江省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第二条“加强学前教师的从业规范与师德教育”,第四条“加大对幼儿园的治理力度”,第五条“着力提升保教质量”规范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管理,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禁搞“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强化训练等[6],都涉及对学前教育依法治园、依法保教的要求,而这些对学前教育师范生的相关教育内容,均需要在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中得到体现。

(二)内容设置

从当前涉及师范生培养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设置看,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开设的教育法学课程,课时为32~48学时,学分为2~3分;二是湖北理工学院等面向所有师范生开设的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课时为32学时,学分为2分;三是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等面向教育学院以外师范生、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师范生分别开设的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前者为16学时,学分为1分,后者为32学时,学分为2分。

不同的课时设置对课程内容体系带来了显著影响。以温州大学为例,面向教育学院以外师范生开设的16学时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体系见表1;面向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师范生32课时的课程大纲则不仅增加了一半课时,还在内容上进行了扩充,主要增加了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学前教育教师与学生的特定权利义务、学前教育的法律责任、学前教育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前教育法律救济等,使内容更为丰富,体系更为完整。

(三)存在的问题

从表1可见,不同课时安排下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差异,结合实践教学可以发现当前温州大学16学时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课程内容过于简单,且教师无法完成必要内容的讲授。教育政策法规中关于学生的权利和义务部分是重点之一。此外,涉及学生伤害事故的内容是社会较为关注的话题,如幼儿园虐童事件,包括针扎、摔打、揪耳朵、强迫吃饭等;校园暴力,包括敲诈、殴打、性侵等,需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课时过少通常使得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理论知识。而对于准教师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恰恰是基于案例的情境学习。

第二,教材案例陈旧,与当前教育政策法规的改革与演进相脱节。从一些教师的授课教案与演示文稿(PPT)看,所引用的案例过于陈旧,部分还停留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交不起学费、乡镇政府状告家长不送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政府拖欠教师工资等方面,忽视教育体制的分级管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等新政策的实施所带来的变化。如近年来,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升等、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等都使学前教育环境与面临的问题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陈旧的案例与现实内容脱节,停留在过去的政策环境中,既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解决现实问题无助。

第三,重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关照。当前师范生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主要是华东师范大学张乐天主编的《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理论与实践》[7]。一方面,该教材较为注重学科知识的完整性,从建国时期的教育政策开始论述,内容庞大、面面俱到,难以在32学时内完成教学,更遑论16学时;另一方面,该教材按学理性逻辑展开,偏重于对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等学术性问题的探讨,更适合于理论研究,对现实热点教育问题关注不足,尤为缺少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来的政策法规案例的引介。对于学前教育的师范生来说,他们十分需要对发生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的处理能力,需要的是按照现实逻辑展开的教材,这一点已有教材的针对性不强。

三、启示

香港学前教育政策提出,要促进儿童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和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为未来学习奠定基础,而不应只偏重“读写算”。从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看,香港实施的有效举措可以引进内地高校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课程,作为较好的解释性案例。

(一)学前教育学券案例对于教育公平政策的解释

香港特区政府从2007学年开始以“学券”(education voucher)形式直接向家长和合法监护人提供学前教育学费资助,大幅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以解决幼儿公平接受学前教育机会的问题[8],保障学前教育的公益性。相比当前内地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政策,香港的学前教育学券政策能够更好地体现教育公平,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在实施中也收到了更好的效果,可以作为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中一个有效的解释教育公平的案例。

(二)学前教育课程范畴对于学前教育游戏区域化政策的解释

香港学前教育通过组织实施“体能与健康”“语文”“早期数学”“科学与科技”“个人与群体”以及“艺术”学习范畴课程,在具体实施中通过以区角分割的活动室形式,教师配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在一个主题网络的框架之下,营造具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并允许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区角活动。这既是对当前以儿童学习为主的学习观的践行,也是对学生的受教育权利的更为深入的解读。

(三)幼稚园对教师和园长的学历要求对于内地的启示

在香港,幼稚园教师最低入职学历要求是在香港中学会考/中学文凭考试中考获五科合格的成绩,其中包括中文及英文科,并须于不多于两次考试中获取。自2003-2004学年开始,所有新入职幼稚园教师均须具备合格幼稚园教师或同等学历。自2003-2004学年开始,幼稚园的师生比例须达至1:15或更高的比例。自2009-2010学年起,所有新任园长须持有幼儿教育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以及取得学位后至少一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并须在受聘前,或在特殊情况下于受聘的首年内,修完校长证书课程。相比之下,内地当前对学前教师的资格要求还停留在中专与大学专科的程度,对于幼儿园园长的任职资格也缺乏明确的要求。通过对香港学前教师任职资格规定的讲解,不仅能够增加师范生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也能够促使她(他)们提高对自己的学习要求。

(四)幼稚园质素评核,可以作为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中解释学校的权利和义务的较好案例

香港教育局对幼稚园持续进行自我评估,于2012-2013学年修订了质素保证架构。公众和幼稚园仍可利用表现指标作为衡量幼稚园教育质素和水平的参考准则。新一轮的质素评核亦于同年开展,以进一步推动香港优质幼稚园教育的发展[9]。这既体现了我国相关教育法律规定的学校义务的第一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也体现了学校义务的第三条“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情况提供便利”,以及第六条“依法接受监督”的精神。关于香港学前教育质素评估案例的说明,可以规避当前教育类师范生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监督等抽象的认识,增进学生的理解。

(五)对香港学前教育内容的介绍,有助于开拓学生对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认识视野

当前,内地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大多缺乏对区域背景的介绍,并且往往较为注重对弱势区域的保障,缺乏多元化的介绍,容易导致学生形成“一刀切”的错误认识。香港作为教育理念与课程设置先行的区域,所出台的教育政策法规与内容往往较新,更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因此,可以联系最新的教育政策法规,纠正学生对我国学前教育的整体认识,开拓视野,形成全景式的认识。

(六)香港学前教育课程的模块化设置对于教育政策法规授课的启示

香港学前教育十分注重学生的活动、游戏、“做中学”等。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程的内容设置,也可以按照师范生的见习与实习的体验,打破学科体系逻辑的内容安排,设置模块化的内容体系,按照师范生在幼儿园中实际遇到的情境,将政策、法规、故事、教学、实践等结合在一起,以模块教学的形式进行教育政策法规课程的教学。这样,能够更好地符合学前师范生的认知特点;能够以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想象幼儿园环境,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通过模块化的教学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观,改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中教师照本宣科讲读抽象政策和法规、学生积极性不高的课程教学状况,激发课堂的活力,形成“生本课堂”。

学前教育新政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券教育公平 公共政策

主席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曾时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一、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无论是教育的机会公平,还是教育资源的配置公平,对每一个家庭、个人来说,往往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比较突出的不公平,主要体现为地区差异和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公、教育政策和规则不公等政府公共政策偏差,加剧了现实中的教育不公。”教育券制度的实质是对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为学生及家长提供自由选择教育资源的权利凭证。

二、我国的“教育券”政策

1.我国“教育券”政策的设计理念凸显公平

长兴县的教育券制度是我国地方政府政策设计改革的重大创新,改变了过去由政府拨款给公立学校,由公立学校办教育的模式。分析其起源、动力、运作机制以及理念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教育券制度设计中主要考虑两大基本理念:

一是教育公平。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之间的公平;另一方面,是学校之间的公平。

二是教育选择。教育券制度加强了学生选择学校的权利。不同学校之间的办学目标差异,使学生有权利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学校就读成为可能。这种学校教学质量的改善和办学效益的提高,是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提高的外在表现。

2.我国“教育券”政策制定的原则强调公平

“教育券”政策的制定既要依靠市场机制激活教育,强化竞争,提高效率,又要注意体现教育的价值,保证教育质量。事实上,政策是竞争环境中的理性选择。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彼此存在利害关系时,其中每个人的选择都会对他人的决定产生影响,最终的结果依赖于所有参与者的选择,孤立的选择是不存在的。“教育券”政策需要综合处理市场、教育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这正是制定它的基础。

3.我国“教育券”政策的施行现状

在目前我国的教育券实践中,浙江省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不但是因为最早开展“教育券”实验的长兴县就在浙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更重要的是,浙江省是目前唯一一个在全省推广“教育券”的省份,同时也是“教育券”实验时间最长、类型最丰富、制度最规范、受惠学生最多的省份。浙江省实施的“教育券”按设立动机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救助型教育券”,目的在于减轻或消除贫困家庭学生入学时的经济压力;第二种是“诱导型教育券”,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入读民办学校和职业学校,扶持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第三种是“效率型教育券”,如杭州市上城区用于社区终身教育的“教育券”和衢州用于农民工培训的“教育券”等,目的在于提高公共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以上这些不同类型的“教育券”政策设计的出发点表面上看起来各不相同,但共同的特征都是为了实现某个具体的短期政策目标,这说明在我们目前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基层教育行政部门更多地是把“教育券”作为一种实用的政策工具,对于“教育券”制度所依据的价值基础并没有做过多的考虑。2003年到2004年的两年间,湖北省监利县、山东省临淄区、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等地区也先后推行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的设计和实验。但是都因各种原因没有实施下去。

三、扫清“教育券”制度难点推进教育公平

1.我国“教育券”政策推行受阻原因分析

首先,政府尚未完全转化教育投资角色。长期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经费都是由政府直接拨给学校,政府在教育经费运作中处于绝对主导的地位,掌握着教育经费的分配权。政府是否愿意让出这个权力,是否愿意接受监督,能否与时俱进,调整心态,正确进行角色定位,做改革的促进派是关键所在。”试想,如果政府不能尽快转变角色,对教育券制度阴奉阳违,那么,在我国大规模实施教育券制度,必然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其次,经费无法到位制约着教育券的推广。要实行教育券制度,政府必须拥有足够的经费,才能为教育券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同时,教育券制度的操作与实施尚存许多不明之处。目前,在我国推行实施教育券制度,尚有许多疑惑之处。如教育券到底该发放多大面值,既没有权威的机构认证,也没有科学的测定方法;教育券以何种方式发放,是全同统一还是地区统一,也没有相应的政策出台;怎样在市场机制和非市场机制间寻求合理的平衡,如何才能引导学校良性竞争已兼顾效率和公平等,尚未得到科学地解决,所有的这一切,已成为在我国推行教育制度不可回避的前沿问题。

2.扫清障碍实现公平

教育券制度的实质是对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为学生及家长提供自由选择教育资源的权利凭证。笔者不才,只是希望作为推进教育公平方式之一的教育券制度能够更好地推行。因为有选择才有竞争,薄弱学校才有机会发展起来,也才能最终实现教育资源的基本公平。

我国的“教育券”探索已经历经了六年的风风雨雨,前期的兴奋、期待和理想主义色彩已经让位于冷静的、现实主义利益权衡和稳妥的政策设计。学校只有在产权明晰、有利可盈的情况下,才能去融资、去吸引投资、吸纳基金,才可以自由发展。只有成熟的市场竞争,才可以使教育事业迸发出更大的活力。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券”政策的普遍推行需要建立在学生权力平等的观念基础上,它的实施也需要政府的职能转变。然而,这样的制度和文化环境的实现还有相当一段路程要走。

可喜的是,“教育券”政策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不可以逾越的障碍,随着社会、经济和公共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我们相信,这项体现公平的政策终将成为公共教育财政体制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严强,王强.公共政策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刘斌,王春福等.政策科学研究:政策科学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余丽生等.教育券:一个教育财政的新思路[J].财经论丛,2005,06.

[4]曹夕多.弗里德曼的教育券思想与浙江长兴的教育券实践[J].教育与经济,2004,3.

学前教育新政策范文第5篇

一、新一轮“师范生免费”的政策特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做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在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政策”意味着师范教育由“向学生收费”回归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免费”传统。与以往免费师范教育制度相比,新一轮“免费政策”呈现了新的特征。

“免费政策”体现了较强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集中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的重视,体现了对中小学教师职业的看重。“免费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吸引优秀高中毕业生读师范,有利于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使教师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这项政策具有较强的“示范性”意义。

免费政策也体现了明确的导向性。这种导向性,突出表现在“免费政策”明确的目的性――就是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当老师,并充实中、西部农村地区教师队伍。享受免费教育的师范生,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以及半年实习期的工资性补贴全部由国家买单;作为一种要求,师范生也要履行到农村中小学工作10年的义务。这也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有更多的教育人才进入农村地区,为农村教育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免费政策”突出了“向农村教育倾斜”的政策导向。

但是新一轮“免费政策”也有着较大的局限性。就农村地区而言,一方面,教育部属的师范院校仅有6所,其招生数量有限;另一方面,即便这些学校招收的师范生都能够如政策设计那样前往农村地区任教的话,那也是4年以后的事情了。对于优秀师资严重匮乏的农村地区来讲,“免费政策”可谓“远水难解近渴”,政策本身对当前农村地区教育的支持作用十分有限。正因为如此,“免费政策”本身能解决的问题也必然是有限的,政策本身就必然会显示出一定局限性。

可以说,“免费政策”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政策,它的积极意义更多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与关注,其象征与示范作用远远大于当前其本身能解决的现实问题。但是,正是这种示范性和导向性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免费政策”是对农村教育关注的新起点,是农村教师队伍水平整体提高的新开端。从这个意义来说,“免费政策”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好政策。

把“免费政策”的目标化为现实,需要有效的政策执行。当前,如何把“免费政策”的试点工作做好,尤其是如何在政策试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执行政策,是每一个教育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免费政策”执行的思考与建议

1.把好事办好,需要精心设计配套政策

“免费政策”对于改善一段时间以来绝大多数师范类院校“生源不佳”的现状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政策。好的政策设计还需要有关部门(学校)认真执行,才能把好事办好。对于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院校而言,是免费政策的现实受益者,也必然成为政策执行的关键,成为把好事办好的关键。

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相关学校(部门)应该精心设计配套的政策,确保国家免费政策取得应有效果。首先,相关学校应正确解读免费政策,重视政策宣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师范生免费教育是农村地区教育的“希望工程”,绝非单纯的“扶贫工程”。因此,相关学校不能把免费政策误读为对“农家子弟”、贫困生的简单的经济资助。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也愿意去农村地区执教、锻炼。所以,要在考生“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免费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报考师范专业。其次,相关学校要在上级政策指导下,合理确定的招生规模,避免“一哄而起”不顾实际能力的盲目扩招,那样不仅对本校的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更会带来免费政策的试点、示范作用难以体现的后果,导致政策失败。正确的政策执行方式应该是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实事求是地确定招生数量,坚持把试点办好,注意总结分析其中的经验教训,才有可能把好事办好。同时要健全制度,保证享受免费教育的毕业生在西部农村地区服务10年,以完善的制度保证学生能够坚守诚信,兑现承诺;最后,有关部门和学校还要精心设计、提前谋划师范毕业生未来的“出口”方案,制定毕业生顶岗期间的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终身服务于农村基层学校。完善的配套政策才能最终保证国家“免费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关注农村地区教育,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突出“趋农”教育

既然享受免费教育的毕业生要到农村地区任教10年,那么他们就应该具备在农村地区任教必需的知识、能力与责任心。师范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掌握一个毕业生必备的专业知识外,对农村地区教育的理解,对农村教育特殊性的认识,对农村教育艰苦性的心理准备都成为了每个毕业生必须面对的课题,“为农村教育服务”也成为其必须履行的义务,也是免费政策能否最终收到实效的一个基本标准。

因此,参与试点的6所院校要把免费师范生的培养作为学校发展中一项新的课题,认真研究对待培养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开展免费试点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关注农村教育的发展趋势,把对农村教育特点的研究、农村教育技能掌握以及为了农村教育服务的责任心等“趋农”教育作为师范生培养的重点内容予以突出。这就要求相关院校在教师的选择、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增强针对性,照顾特殊性,使毕业生能够胜任农村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为吸引其更长时间服务农村教育奠定基础。

3.抓住免费师范生契机,创新农村地区教师教育模式

“免费教育政策”的出台,对推动师范教育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无疑也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免费政策”重点为农村地区培养师资,为改革农村地区“培养培训分离、高等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并行”的二元结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师范院校应在培养师范生的同时,抓住契机,促进与农村地区教师培训机构的整合,将农村地区教师教育逐步纳入高等教育体系。这样,在享受国家“免费政策”为农村地区教育培养优秀师资的同时,师范院校有可能也必须借助免费毕业生的纽带,打破条块分割、地域界限、达到与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密切结合,进而通过大学特有的优势实现为农村地区培养、培训高素质教师的目标。

因此,以培养新教师为己任的师范院校应重点研究如何抓住机遇,创新农村地区教师教育模式,逐步实现农村地区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进一步推进整个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完善。

4.将“免费政策”推而广之,适时地扩大师范生免费范围

事实上,中国有两百多所师范院校,每年毕业生近30万人,地方师范院校更需要“免费政策”的惠及。部属院校进行师范教育试点只是发展师范教育的一个示范性方向,要大规模为农村地区培养师资,将好的人才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来,需要在综合性大学和一般性大学发展师范学院和师范教育专业,尤其需要将免费政策推而广之――推广到与农村教育紧密关联的地方师范院校。

一方面,把免费政策适时推广到地方师范学院,能够增强地方院校师范专业的招生竞争力,进一步强化教师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为农村教育提供优质师资;能够让当地更多优秀的贫困生上得起大学,促进教育公平;享受免费待遇的师范毕业生未来分配到农村地区任教,不仅有利于缓解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更有利于当地教育质量的提升,也才能够使农村教育真正进入政策受益范围。

另一方面,将免费政策推而广之,才能降低政策的副作用。就农村地区目前的情况而言,对6所部属院校“免费政策”极有可能对其他地方院校的师范专业的生源产生负面影响,制约其发展速度。这种“重点校”政策造成的副作用,会进一步拉大本已“不均衡”的师范院校之间的“贫富”差距。所以,只有将“免费政策”推而广之,才能最终避免部属师范院校的“重点校”之嫌,才能根除“免费政策”试点造成的副作用。

当然,将免费政策推而广之,需要部属师范学院先行一步,才能验证政策的效果。但是,这不意味着各个地区不能创新政策执行的模式。推而广之的做法完全可以从区域开展试点开始启动,也就是说,在部属师范院校进行试验、示范的同时,有条件的省(市)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力与教育发展的实际同步实施试验,加快推而广之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