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企内部审计

国企内部审计

国企内部审计

国企内部审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企;内部审计;问题

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国企是非常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其对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企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高,大部分的国企都是对我国的重要经济组成部分进行控制,其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石油化工产业则是国企中的重要能源供应行业,控制着我国的石油能源供应,本文对当前我国石油化工国企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建议。

一、石油化工国企内部审计创新的重要性

(一)保证各层管理人员能够认真履行经济责任

对于现代企业发展,必须将企业的发展建立在完善的内部审计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审计工作能够保证企业发展过程中更好的扩展自身的规模,另外,企业的经营业务也在逐渐向着多方向发展。对于石油化工行业,其各种经营项目的开展一般都是相关的信息搜集人员对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将其提供给决策者进行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大部分的企业管理人员没有精力去对这些信息去进行收集。但在国企内部,大部分的工作人员之间具有较大的利益纠缠,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会对管理人员提供错误的信息,而国企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国企内部审计能够将每一位工作人员自身的利益和企业的经济发展相关联,提高员工的经济责任。

(二)健全企业的约束机制

对于一个企业,良好的约束机制能够更好的对员工进行管理,提高企业的自我控制能力,想要真正的提高我国企业的约束机制,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从制度上改善企业的约束机制,而对于石油化工企业,这一制度的建设更加重要,由于石油化工行业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石油化工行业也是一个高危行业,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提高石油化工行业的约束机制,增强其安全生产的能力,降低企业不正常生产现象的出现几率。

(三)完善国企决策机制的需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竞争逐渐激烈,我国的企业在经营时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一个企业想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和生存,必须具有正确的发展策略,帮助企业建立正确的发展方向。而内部审计工作的展开,能够为企业的信息提供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发展决策的制定,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

二、当前国企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机构不完善,缺乏独立性

想要实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首先需要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独立出来,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只对企业的领导人进行负责,在工作过程中仅仅受企业领导人的管控,在工作过程中,其往往不应受到企业其他管理部门的干涉,这样能够保证国企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质量,不会因为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而影响工作质量。但在我国的大多数国企中,内部审计部门往往是直属于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管理,而一些审计部门虽然保证了独立于财务部门之外,但其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却会受到企业内部的纪检等监管部门的控制,这样就使得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在工作时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耽误审计部门的工作进展,影响审计质量。此外,还有的国企从纪检和财务等部门抽调一些人员进入到企业的审计部门,但这些人员对于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完全不了解,导致其在工作时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事后审计为主,缺少事前和事中审计

当前我国的国企审计中,大部分是在事故发生之后对其进行审计,而在工作进行之前却没有对应的事前审计,也没有工作进展过程中的事中审计,这对国企行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在石油化工行业中,事后审计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危害,严重的危害员工的生命安全。对于审计工作,其应该贯穿项目进行的整个过程,对于整个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发现和解决,尤其是石油化工国企,其内部审计工作能够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因此,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的内部审计,其应该贯穿整个生产过程,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中,保证企业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三)缺乏健全的审计制度和方法体系

想要保证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其对国企工作的职能作用,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和方法,通过制度的建立,能够使审计工作有法可依,在工作过程中更加完善的对企业的问题进行解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而方法的建立则为国企的内部审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正确有效的审计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国企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对于石油化工国企内部审计,完善的制度和方法的有机结合能够从全方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国企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使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国企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

对于国企内部审计工作来说,其对审计人员的各方面要求是非常高的。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审计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对整个企业的财务运行和经济法等知识有一定的涉猎。这种情况下对国企的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但目前我国的国企对于这一要求很难满足,大部分的审计人员都是从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直接抽调过来的,仅仅对于财务管理知识具有比较全面的掌握,而对于审计知识基本上没有了解,这种情况导致审计工作的质量难以保证。另外,还有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比例远远高于审计人员,这导致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压力过大,审计人员在工作时很难全面的对企业的情况进行审计,发现的问题远远少于企业内部实际存在的问题,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三、提高国企内部审计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其重组和改革不断深入,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时机。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国企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需要对当前国企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增强企业审计工作的科学性。

(一)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尽管石油化工企业的竞争面较小,但随着新能源的研究,其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而通过提高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重要性,能够对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企业的协调机制。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审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管理。首先,企业需要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动力来源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研究,大部分的内部审计动力都是来源于企业自身的,也就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各种合作和委托关系。而根据现代企业的管理体制,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协调机制的有效运用能够使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进行有效的结合,使企业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使管理和审计互利互惠。

(二)制定合理的审计制度,明确企业内部审计的职权范围

对于企业内部的审计制度建立,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制度,像石油化工企业在进行审计制度的建设时,需要将自身定位为能源供应行业,其在日常的工作中主要是一种供应商的位置。在进行审计制度的建设时,需要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对各部分的内容进行明确的分工,保证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能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其结果能够使大多数人满足要求。另外,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还需要对其工作的职权进行明确的划分,其主要包含以下两部分的内容:首先是对企业内部的经济资料进行有效的审核,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取证调查,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然后是在工作过程中全面了解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出现的问题,出席全部的企业内部会议,对于出现的问题,需要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

(三)明确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

对于审计工作,大部分的国企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企业的发展资金进行预算,保证企业发展具有充足的资金供应,且能够对企业的财务计划进行有效的执行,帮助财务更好的进行企业管理。然后是通过对企业的经济运行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控,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然后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调查,将其中涉及到的财政支出等进行认真的核对和审核。还有对企业的建设项目决算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政策决策等。对于石油化工国企,其内部审计工作在进行时需要严格控制其审计的客观性,因为对于每一项化工操作,往往都会因为一个小的失误而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危害员工的生命安全。而通过强化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能够使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大大降低,提高企业运行的安全性。

(四)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

对于国企的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的建设能够大大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同时信息化的审计模式还能降低审计人员的工作失误。另外,在进行审计工作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时,还需要充分的借鉴国外大型企业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科技利用率,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审计工作。通过信息化的审计工作模式,能够使企业经营过程中更好的降低错误的出现几率,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

(五)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

市场经济是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加强对市场变化的了解,及时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使自身能够更加适应市场的发展模式。而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企业的审计工作效率,需要对审计人员进行全面有效的培训工作,增加审计人员的知识程度,帮助其更加全面的掌握工作技能,提高其职业道德。另外,在进行培训时,还需要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资格进行认真的审核,防止不符合要求的审计人员上岗工作,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质量。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变化,国有企业不断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完成了历史性的转变,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但由于国企审计工作的改革时间较短,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国有企业的正常发展,需要不断发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帮助国企更好的进行制度建设和改革。另外,现代经济主要依赖的是科技发展,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我国的国有企业发展提供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江丽华.国企内部审计问题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0

[2]司金銮.国企内部审计创新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2001

[3]张英.国企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N].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

[4]熊琳.对完善国企内部审计职能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

[5]徐叶青.论国企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3

国企内部审计范文第2篇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32002班

地址:河南油田设计院-郑维

邮编:473132

电话:0377-3826628

013633772070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

前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一些企业的财经违纪问题有增无减。显示了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十分薄弱。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内部审计已近由早期的查错防弊、发挥保护作用发展到强调经营审计重点。内部审计人员已经有早期的发现问题发展到不仅仅善于发现问题,还要善于解决问题。故强化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就成为会计界的当务之急。而我国国有企业也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如何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

审计由独立的专门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根据授权,对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的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力进行审查并发表意见。

审计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参考,可以作出不同的分类。本文就是从被审计单位关系不同,所划分的内部、外部审计入手,浅谈一下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相并列的一种审计形式,是与外部审计(包括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相对而言。

一、内部审计职能定位

正确认识内部审计的职能,是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内部审计制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这对深刻、全面地认识内部审计的本质,正确行使内部审计职能具有重大意义。

(一)、内部审计具有管理职能

从内部审计发展的历史来看,内部审计一直是为管理者服务的。事实上,内部审计从查错防弊到参与内部控制的建立,发展到风险管理一直都是作为管理的一种手段为管理者服务的。

有人认为内部审计没有管理职能,它独立于管理部门之外,是对管理控制的再控制,是对管理监督的再监督。如果我们从某种角度上孤立地看待内部审计,则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从企业整体来说,内部审计应服从于企业的总目标。如果把内部审计置于“对管理控制的再控制,对管理监督的再监督”的地位,反而会损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及其审计效果。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内部审计不应独立于管理之外,而应从属于管理,发挥管理职能,它在企业内部应处于“参与者”、“协调者”的地位。

(二)、内部审计具有经济控制、内部公正两大职能,经济控制是其基本职能

内部审计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控制,它是通过对流入一个企业的具有控制功能的信息的质量和完整性进行评价来实现的。所以,从内部审计的目的和本质上看,经济控制应是其基本职能。

内部审计的另一项职能是内部公正。它从属于经济控制这一职能,并为之服务。

内部公正这一职能是从经济评价、经济鉴证这两个功能引申、综合得来的。从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来看,无论是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需要对其经营的效率、效益、责任进行评述。如果没有这一过程,则会使内部责任不清,赏罚不明,造成内部环境的不公正。因此,我们可以说进行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其实质就是在企业的内部行使公正职能。但如果我们简单地以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这两个职能来代替内部公正,则既掩盖了其实质,也影响了对内部审计实质的理解。

二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参与了对多家二级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发现了许多问题(附件)。可以说只要有审计,就有错误。一些国有企业的财经违纪问题有增无减,屡禁不止,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企业内部审计是十分薄弱。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使人们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产生了许多误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充分发挥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必须澄清对内部审计的某些错误认识。

(一)、内部审计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内部审计具有“双向服务职能”。既承担着代表国家对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加强监督管理的职能,又要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误区二:强调领导重视,认为应由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行政领导主管内部审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内部审计的职能。

误区三:过分强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主张内部审计实行派驻制,并赋予其处罚权力,完全把内部审计同本单位割裂开来,其实质是把内部审计变成外部审计,扭曲了内部审计的本来面目。)

(二)、产生认识误区的根源

我个人认为,产生以上内部审计认识误区的根源,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观念导致了行政管理模式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不完善。企业的内部机构被按照国家行政单位设置。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营管理方式,一切都要按照国家需要设立机构,内部审计机构被当作行政部门来设置。其目的就在于把内部审计作为行政管理的一种手段,以监督企业的行为。正是这种制度的缺陷,使得内部审计职能、目标不明确,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内部审计处于两难境地,弱化了其监督职能。

传统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缺陷也是产生内部审计认识误区的重要根源。其主要表现在:政府履行经营者职能,因而企业不负盈亏;剩余所有权不可转让,企业没有被淘汰的压力。在这种残缺的产权制度下,尽管实行委托制度,但由于缺少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得权利与责任失衡,产生了“内部人控制”问题。把内部审计置于企业负责人的领导之下,无异于形同虚设,又怎能发挥其监督企业的职能作用呢?

三中美内部审计比较分析

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必不可少需要了解、借鉴外国的内部审计。在这里我对比分析了中美的内部审计之异同。

(一)、中美企业内部审计主要特征

美国现代内部审计的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华尔街”金融危机。内部审计机构在70年代末以前,大多设在管理层以下,独立性受到很大的限制。70年代末,出现了新的组织机构,既董事会下设与高级管理层平行的审计委员会,业务直接受审计委员会领导并向其报告工作。与中国内部审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下表:

中美内部审计的特征对比

美国内部审计的特征

中国内部审计的特征

1、内部审计对本单位的一个权威组织负责

1、内审机构被按照行政部门设置

2、内部审计师的工作计划、人员配置、财务预算呈送本单位高级管理部门

2、内部审计人员就工作计划、人员配置、财务预算与上级审计机构直接联系

3、内审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更要善于解决问题

3、工作的重点在于发现问题,作为一个监督部门存在。

可以看出我国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部审计制度上有一定的差距。在这些方面,我国的内部审计在近年内已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

(二)、对比中美内部审计与政府的关系

在美国,内部审计行业与政府基本上没有关系。政府对内部审计没有专门立法,内部审计具体规定取决于各个企业。唯一有政府性质的、在美国最有权威制定规章制度的权力性机构“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定:第一,上市公司必须设立内部审计委员会,由不参加经营的外部董事组成;第二,任何一个企业必须有内部审计部门;第三,必须有独立于该公司的审计人员。内部审计协会规定了内部审计人员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道德准则和从业准则,因此,内部审计机构是一种企业内部自律性组织。

我国内部审计从体系到主体都与政府有紧密的联系。国家审计监督包括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成为整个国家审计监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对比中美内部审计的职权与内容

中美内部审计的职权对比

美国内部审计的职权

中国内部审计职权

1、监督企业遵循已有的政策和规则

1、要求有关单位按时报送有关文件资料,对其进行审核、取证

2、检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2、参加有关会议

3、提高企业运转效率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对违纪、违规、违法及阻碍审计工作的行为提出处理意见

4、检查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欺骗或会计记录虚假现象

5、检查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或政府的法律

中美内部审计的内容对比

美国内部审计的内容

中国内部审计的内容

1、财务收支审计。

1、财务计划或单位预算的执行和决算

2、违纪审计

2、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

3、效益和效率审计

3、经济效益

4、合法合规审计

4、内部控制制度

5、内部咨询。投资决策分析

5、经济责任

6、建设项目预、决算

从两国的审计内容看,是基本相同的。从两国的审计人员职权对比,我国注重于保证审计行为本身,如审核资料、取证、参加会议了解情况及审计结果的处理意见;而美国注重于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有效、企业效益与效率及遵纪守法。

(四)、美国内部审计值得借鉴之处

1、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机构需要根据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推进进行彻底地变革。

我国企业目前正在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行股份制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正在发育,随着股份持有者、董事会的出现,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内部审计的职权的变更也成为一种客观需要。

2、加快制定内部审计行业从业准则和内部审计职业道德准则、制度的步伐。

规范、科学、严谨的内部审计执行标准和准则,是内部审计客观、公正和职业权威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建立我国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的需要。

3、尽快提高内部审计师的素质和实现审计电脑化。

四、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建议与思考。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强内部审计则是企业转化经营机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需要。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走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内部审计认识的误区

建立一个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的内部审计制度首先需要走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内部审计认识的误区,必须重新认识内部审计,首先确认内部审计仅有单向服务职能——为企业服务职能;其次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内部审计才能受到重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其权威性在于功能的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发挥要受技术、人员素质的限制,内部审计人员资格应实行统一选择制度。笔者认为,对内部审计的上述认识,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1、变传统企业制度为现代企业制度。传统企业制度的产权制度本质上是政府产权制度。这种单一化的产权制度与市场经济不相容,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不能发挥作用。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财产的终极所有权和企业的法人财产权是分离的,在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下,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之间是分权制衡的关系,企业“内部人”会格外关注内部审计,以使其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监督其他“内部人”的行为。

2、变行政设立内部审计为企业按自身实际需要设立。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可根据其经营规模、管理复杂程度等,确立建立何种形式的内部审计。或者不设立内部审计,常年聘用社会审计人员等,这样更能体现内部审计仅有单向服务职能——为企业服务职能;的本质。

3、变行政管理模式为协会管理模式。由于我国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行政管理模式成为经济管理的主要模式,各行各业里,本来应由民间或行业自行管理的领域,也深深烙上行政管理的烙印,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内部审计发达的西方国家,大都实行协会管理,由协会对内部审计进行监督,并协调其与各方面的关系,政府机关仅仅就某些方面对其加以限定,没有太多的干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很有利于内部审计的发展。

4、变企业选择内部审计人员为协会统一选择。在改变行政管理模式之后,加强协会对内部审计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可以对内部审计人员实行统一注册考试制度,做到持证上岗,促使其在业务水平和技能上满足现代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要求。)

(二)、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

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是各企业单位建立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一种措施,其目的在于加强对本单位的审计监督,促进提高本单位的工作效率,提高其经济效益。一般而言,审计机构隶属的领导层次越高,独立性就越强,地位就越高。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股份制是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国有企业的原有内部审计机构模式已经不适应股份制企业的要求。目前,股份制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模式,按隶属关系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监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

2、总经理领导的组织模式

3、董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

在这种组织模式下,内部审计能够保持较高的独立性、权威性和地位。但是,由于董事会实行集体讨论决定制,这会影响内部审计的正常进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由执行董事和内审人员组成,内审机构在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这样的组织模式是比较理想的模式。

以上几种组织模式各有利弊,可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三)、内部审计应以经济效益审计为中心

传统的财务审计,主要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查、评价及报告。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则应该站在企业的立场上,为维护本企业正当的经济利益,以经济效益审计为工作的中心,着眼于挖掘企业增加利润的潜力;注重于本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率、效果进行审查和评价;注重于如何当好领导改进经营管理的参谋,发挥内部审计建设性的职能作用。同时,应搞好效益审计和其他各类审计的结合,更好地为决策层和管理层服务。

内部审计要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以经济效益审计为中心,在核实财务会计资料真实、正确的基础上,展开经济效益审计。审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财务成果是否真实、准确,审查利润率等,还可以对影响企业财务成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以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挖掘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

(四)、内部审计应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

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管理职能部门,向本单位负责,是企业管理机能的一部分。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单纯的事后审计已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价。因此,内部审计要做到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使之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首先,要对会企业的计划、决策进行审计,审查决策方法的科学性,审查决策所依据的资料、数据的可靠性,审查决策有关保证措施的可行性和执行情况与结果。在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内审机构应积极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对各方面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和论证,提出自己的意见,作为企业的决策参考。项目上马后,要进行跟踪审计调查,对计划的实施、方案的落实和决策的执行、经济效益和工作效果进行分析。当经济活动结束后,内部审计应对计划、决策的完成情况作全面、综合的审查、分析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法,可以降低企业在项目建设中的消耗,挖掘企业的潜力,从而保证企业预期效益的实现。

(五)、内部审计应做到规范化,内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存在,就应该有一套公认的职业规范,即把内部审计纳入规范化的轨道。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机构不再是作为国家审计机关的附属机构对企业进行监督,而是企业内部管理自我约束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仅接受国家审计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因此,适合于国家审计机关的有关工作规范并不一定就适合于内部审计,而现代企业制度为内部审计又赋予了新的内容,内部审计在新形势下,应有自己的职业规范。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否真正地能为企业实现其最终目标服务,不仅要有完善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作为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合格的、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除应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度的责任心,还须有过硬的业务能力。要提高我国内部审计水平,应该从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入手,为此,应建立“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制度。这样,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使内部审计机构真正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臂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我国现阶段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设置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产权清晰、权责明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公司制是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公司一般是根据权力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依据法律制定企业的章程,组建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公司组织机构。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机制,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制度,包括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工作重点、人员的素质等都需要提高和改善。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是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关键。为了充分发挥内审的作用,企业在设置内审组织机构时应坚持两条原则:

1、独立性原则。这是设立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最重要的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内审组织机构在组织人员、工作和经费等方面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不受股东、总经理、其他职能部门和个人的干预,以体现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如果将内审机构隶属或合并于本单位的其他部门,就会使内部审计失去其应有的独立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它的《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的一开始就强调:内部审计师“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核的活动”“独立性可使内部审计师提出公正的不偏不倚的鉴证和评价,这对于正确的审计工作实施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一点,是“要通过组织状况和客观性来获得的”。

2、权威性原则。这是内审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内审组织机构的地位和设置层次上。内审组织机构的组织地位和设置层次上。内审组织机构的组织地位和设置层次越高,权威性越大,内审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美国内部审计的实践也表明,内审的组织地位和作用的发挥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作用的扩大为内部审计赢得较高的组织地位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组织地位的提高,独立性增强又为内部审计人员卓有成效地履行其职责,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提供了条件。另外,内部审计要有一定的处罚权,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审机构模式的最佳选择

从内审机构设置的原则上看,第三种模式最为科学、有效,即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在行政系统——经营管理系统设置审计机构。内审机构,作为审计业务,要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作为行政内容,要向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委员会成员由董事长、非执行董事、总审计和非公司董事(外聘)等组成。这种组织模式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内审组织机构的最佳模式,其理由如下:

1、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现代企业制度强调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而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强弱取决于内审机构的隶属关系和领导层次的高低。领导层次越高,独立性和权威性越高,反之越弱。董事会和经营管理机构是企业的主要领导机构,故在其领导下的内审机构能够较好体现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为内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这种双向负责、双轨报告,保持双重关系的组织形式,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的要求相一致。该准则在它的绪言部分指出,“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协助该组织的管理成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而内审所要协助本组织的“管理成员”,是“包括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成员”两方面的成员的;内审机构是“根据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所规定的政策来执行其职能”的,其宗旨、权力和责任的说明(章程),是“由高级管理层批准并得到董事会认可的”。

3、这种内审组织机构模式,有利于保证现代企业制度下内审职能的发牢挥。传统审计多强调和偏重于内审的监督职能,忽视了内审的评价、鉴证和服务职能。从西方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来看,其重心已转移到评价、鉴证和建设的发挥,这同样也是我国内审的发展趋势。在这种组织模式下,内审机构作为审计业务,主要发挥监督职能;作为行政内容,则承担评价、服务等职能,更好地实现内部审计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职能的发挥。

展望内部审计的未来

应该看到,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社会对更大的会计责任和更多有效地控制费用及资源的需要,都会对内部审计向职业化迈进产生很大影响。内审人员只有充分充实自己,能够对内部控制进行独立的观察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才可能被看作是管理机构的助手,树立自己的地位。任何一个职业其权威的来源存在于职业本身;它的知识体系、内部制度规定、成员的素质等等。目前,内部审计在某些方面尚有所欠缺,在其向职业化迈进的过程中仍有重重困难,但内部审计界对此充满信心,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雄心勃勃、方兴未艾、还没有成熟的职业。

结束语

实践证明,企业内部审计开展的难度很大,稍一放松管理,不仅内部审计会走过场、走形式,且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只有注重实效,从责任管理上强化,才能保证和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才能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作用。主要加强三个方面的责任管理。首先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制度。明确企业内部审计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落实内部审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增强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强调企业内部审计的“单项服务职能”,使企业内部审计摆脱计划经济的烙印。以真正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服务功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佳化。

【参考书目】

1]冯均科《论审计体系的目标设定》经济科学.1999.4

2]苏德硕《建立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审计

理论与实践.1999.2

3]严俊芳《二十一世纪中国审计走向》经济研究参考.1999.83

4]刘志坚《审计机关文化建设窥》审计研究.2000.2

5]朱小平《关于股份制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的探讨》审计研

究.2000.2

6]刘桂良.《论独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广西审计.1999.2

7]曾铁兵杨援朝《深圳市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调查报告》财

会通讯.1999.5

8]蔡春《审计理论结构新探》《会计之友》2000年第4期

9]叶素明《规避审计风险》《财会世界》

10]武汉大学(余玉苗)《西方现代内部审计理念与方式的特征》

《财会通讯》1999第6期

11]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会计研究》2000年第5期

12]冯均科.论审计体系的目标设定经济科

学.1999.4

13]林颖《协调内外审计工作提高审计效率》财会通讯2001-2

14]戴晓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工作底稿中的常见误区及纠正:《上海

会计》2000年第1期

15]peterb.b.turney,《abctheperformancebreakthrough》,1996

16]明亮、吴征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成因及规避《上海会计》2000

第7期

17]卞继红知识经济对审计的影响初探财会月刊2000年第6期

致谢词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毕重荣老师。无论是在我拟题还是定稿时,毕老师都给我莫大的关怀与帮助。在我选题时,她经过反复的思考,为我的题目与提纲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这对我开拓论文写作思路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另外,在我论文完毕之时,她又耐心地为我的论文进行修改,细心地指出我论文中的不足之处,使我论文的思路更为清晰,道理更为透彻。

国企内部审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中介机构;内部审计

0 引言

随着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国有企业财务审计得到了普遍加强,国有企业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财政部门再对社会中介机构审计过的国有企业年报进行抽审,这一办法有利于发挥财政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现代制度的建立,使之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社会经济警察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其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从近几年年的实践来看,社会中介机构对国有企业年报审计尚存在许多问题,应予以重视。

1 社会中介机构在对国有企业年报审计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不按规定程序实施审计、出具审计报告等 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从事审计业务必须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但有些社会中介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对待国有企业的年报审计较为随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承接年报审计业务前,未认真地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也未对审计风险作出初步的评价;②审计中往往不太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行业的特殊政策缺乏了解和研究;③审计抽样所选样本不具代表性;④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和适当性不够,有的甚至仅以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声明书来替代审计程序。

分析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社会中介机构自身生存、发展和利益趋使是问题存在的根源。当前社会中介机构的规模、执业水平、审计人员素质、职业道德等差异较大,中介机构间的业务竞争并不都是以高质量的执业水平而取胜。如有的审计机构从自身利益考虑,违反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去迎合和满足委托人的不合理要求。审查后应当提请被审计单位调账的,不提请审计单位调账,应当出具有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结果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②现行审计制度的不完善是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如独立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违反法规的行为只要求予以充分关注,而不一定要对此作出专门审计,因此往往是年报审计后对企业存在的违纪问题未能得以充分揭露。而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违反法规的行为恰恰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又如财政部规定,年报的汇总时间为4月底之前,按此时间层层布置,到了县一级国有企业,年报上报时间必须在1月15月前上报。现行制度规定审计报告需与年报一起上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按一家事务所审计七八家国有企业统计,两三天得审定一家。如此短的审计时间,其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③对国有企业年报审计的模糊认识是问题存在的间接原因。多数国有企业认为年报审计,除了代替财政部门的决算审批工作外,并没有得到其他部门的认同,企业还要接受工商、税务、审计、银行、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年报审计并没有减少监督检查的次数,反而加重了负担,因此对待年报审计不重视,不积极配合;社会中介机构认为国有企业年度审计报告,并未成为投资者、政府部门、债权人和国有企业管理者当局十分关注的财务信息;报告的经济鉴证意义不大,也不会象上市公司那样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因此对待国有企业年报审计较为随意、轻率。正是由于上述的模糊认识,国有企业年报审计流于形式,出现企业花钱买审计报告的现象。④缺乏内部质量监督是问题存在的一个因素。为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各事务所根据独立审计准则和实务制定了统一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详细地列明了审计项目审计所采用的程序等内容,审计人员只要按照审计工作底稿所规定的内容完成并打“√”,填上数字就可以了,在对审计工作底稿复核时,又一般采用分析性复核,这样难以判定审计人员是否真正履行了必要的审计工作程序,有没有存在重大遗漏。

2 为了完善制度,杜绝问题的产生,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国有企业年报实行社会中介机构审计是政府部门转变职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作出的重大举措,其意义十分重大,审计质量如何,关系到国有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因此,要加强对国有企业年报审计意义的宣传,提高认识。

2.2 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理论上对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概念是清楚的,但在实际执行中,两者的责任很难区分,尤其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很难具体落实。从独立审计准则分析;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是借鉴国际审计准则的有关条款制定的,它一方面规定注册会计师要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严格按规定执业;保证执业质量,另一方面又从保护注册会计师出发,避免承担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和社会中介机构并没有准确地利用准则中的保护性条款,而往往错误地用来作为其不正确履行审计程序和质量控制的挡箭牌。因此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审计的独立、客观、公正,必须进一步完善现行的会计制度、审计制度。从制度上杜绝社会中介机构和注册会计师这种无限制地规避审计风险的行为。

①完善国有企业年报审计委托制度。改变现行由国有企业自主委托社会中介机构的单一方式,避免社会中介机构与委托者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对一些重点行业和重大企业由财政部门作为国有企业资产所有者的代表选定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年报,并支付审计费;对其他国有企业由企业从财政部门与注协共同选定的社会中介机构范围内自主委托。②明确国有企业年报审计和会计信息披露的重点,充分发挥审计报告的经济鉴证作用。年报审计除了按市场经济的法则对企业的年报进行独立、客观、公正的鉴证服务外,还要求社会中介机构以查问题的眼光来发现和纠正企业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社会中介机构的年报审计还要增加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的检查内容,使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报告真正具有公正效力。在每年的年报布置时,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对国有企业管理的需要和企业存在的热点问题,提出审计和会计信息披露的重点。③加强监督,严格执法。在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审计制度,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基础上,关键和重要的是要强化对社会中介机构监督和检查。在监督检查中,一旦发现社会中介机构和注册会计师有不严格履行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等违反独立审计准则的问题,依法严肃追究审计责任,并且取消这些社会中介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国有企业年报的资格。

3 加强国有企业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及内审人员的素质

健全机构,优化队伍是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的关键。首先,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保持相对足够的独立于他们所审计的经济活动之外是十分必要的。这里“相对足够的独立”有两层含义:一是组织机构上的相对独立,以确保内部审计部门有较高的权威性。二是审计人员的相对独立。唯有独立于某一经济活动之外,才能保证其对该经济活动审计的客观公正性。再就是做一名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要有一定的学历和职称,要有一定的审计技能:①在日常工作中正确地运用内部审计标准,程序和方法,妥善地处理可能遇到的纷繁复杂的问题;②正确运用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去认识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中的重大失误或偏差,并通过必要的调查得到合理的解决办法;③正确运用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去了解分析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记录及报告;④对金融、税务、计算机信息系统以及与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具备基本的了解,以便初步适应可能涉及到这些领域的问题;⑤要具备良好的性格特征,公正客观、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十分重要的。要有一定的涵养和胸怀,对打击报复内部审计人员的现象,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依法维护内部审计的权力。

总之,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权力监督和制约的需要,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形式,与常规审计相比,它有许多不同之处,这对内部审计人员来说是促进,也是挑战。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增强责任心,依法审计,科学运作,系统地对他们任职期间的工作实绩和资产负债及经营状况进行综合、公正的评价,给接任领导交一个明白账,同时为企业领导任用干部方面提供准确、合法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刘继兰,席晟. 关于完善国有企业审计制度的几点思考[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01).

国企内部审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内部审计外部化外包合作内审

内部审计外部化是西方国家内部审计职业界出现的一个新现象。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企业从外部聘请专业审计人员执行内部审计工作,履行内部审计职能。它主要有外包与合作内审两种形式,所谓外包,指企业全部或部分的把内审工作委托给外部审计部门来做;而合作内审,指企业借助外部审计的力量,来更好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目前,对于我国内部审计外部化的问题存在一些争议,而对于该问题的认识又会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所以,对于该问题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内审工作外包并不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合作内审这一形式会更适合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

一、内审工作开展得不充分

根据新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要求: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都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必须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但是,很多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设置内审部门,更无法谈及内审工作的外包了;另外一些大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在内,虽然设置了内审部门,但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得不够充分,有些程序执行得也不够彻底。此外,内审部门大都由企业的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裁领导,说明企业对内审部门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二、内审工作的趋势决定不适合外包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内审工作的一种发展趋势即是,从传统的“查错防弊”的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和经营审计过渡。所谓管理审计,指以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活动为主要审计对象,查明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为目的,从而促进经济效益提高而进行的一种审计活动。而经营审计主要审查企业是否努力改善和充分利用企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审查企业利用生产力各要素的具体方式和手段的有效性。在许多发达国家,内部审计对单位管理和业务经营系统的关注程度,已经超出了对财务领域的关注程度。内审工作的另一个趋势是从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发展,随着企业经营业务的多元化和管理的现代化,传统的事后审计已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准确、恰当的评价。因此,需要把内审工作的事中、事后审计与事前审计结合起来,把审计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不仅要注重事后监督,更要注重事前预防。由以上内审工作发展趋势的两点内容可知,内审工作将是企业现代化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而将如此重要的事项外包给主要提供鉴证服务的事务所,显然是不大合适的。

三、内审工作外包不利于企业人才的培养

内部审计岗位非常特殊,它不仅要求内审人员精通财务,还要求他们了解企业的经营战略、生产情况、销售政策等方面的知识。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内审部门通常是企业用来培养高层管理人员的基地,而把这样一个极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基地放弃,对于企业来讲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四、内审工作外包不一定减少成本

很多赞同内审工作外包的学者认为:将部分或全部内审工作交给专业化较强的事务所来做,可以节约企业的成本。我们知道,企业设立内审部门之后,确实会发生一笔固定的支出(比如内审人员的薪金),另外对于内审人员的培训也会增加企业的支出,而将内审业务外包后,企业只需向会计师事务所支付审计费即可。但是,主观的认为设立内审部门发生相关支出的总额大于向事务所支付的审计费用是不合理、也是不科学的。此外,即使内审部门的支出大于向事务所支付的审计费用,我们还应考虑内审部门为企业培养管理人才这一因素,而不应单纯比较两者数额的大小。

五、内审工作外包不一定提高审计质量

相对于内部审计人员而言,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化水平较强,执业经验丰富,对各行业的经营管理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开展内审工作时,可以根据自身经验及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过程、风险控制等活动进行客观的评价,并提出切合企业的建议。但是,内部审计人员更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内控情况、经营管理手段、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另外,内部审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员,他们对于企业文化会有强烈的认同感,在开展内审工作时,会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这些差异都可能影响到审计程序的执行和审计工作的质量,从而弥补内审人员专业上和经验上的不足。

1.合作内审可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在开展合作内审时,企业可以保留较少的高层内审人员参与工作,一方面,高素质的外聘人员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评价结果和建议;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通过与注册会计师或其他专业人员的合作可获得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职业判断,从而为企业节约了部分培训费用,达到了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2.合作内审可以保持内审工作的自主性

企业在保留较少的内审人员参与合作内审时,一方面可以聘请高水平的注册会计师或专业人员开展较为复杂或较陌生的内审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剩余的内审人员还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开展常规的较简单的审计工作。这样在保证内审工作重点和审计质量的前提下,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可以拥有自主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合作内审之前,企业要详细了解拟聘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胜任能力;在合作内审过程中,内审人员要帮助外聘人员熟悉企业情况,对工作建议的可行性进行关注;内审工作结束后,应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向管理层建议下次是否续聘该事务所等等。

参考文献:

国企内部审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企;改革;内部审计

1 国有企业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1)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中央企业内部审计产生的基本前提

所谓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就是指资产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上下级管理者、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形成的委托或受托经济管理关系。企业内部审计的出现就是由于在企业内部存在着这种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国有企业中存在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非常复杂多样,所以决定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存在着上下级关系,委托人赋予受托人一定全力,受托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只要企业中存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那么就一定会发生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信息不对称情况和产生成本。但是如果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到位,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为受托经济责任关系而产生成本,从而监督受委托方切实履行相应义务和责任。国有企业虽然与一般企业在结构上和性质上有着一定区别,但归根到底它还是企业,只是其内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更加复杂多样。

(2)强化内部审计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需求

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要求国有企业必须进行深入改革,尽可能构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企业架构。企业内部审计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是保障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管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强化内部审计对于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从母子公司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之间的相互制衡到统统发展,内部审计都是企业信息披露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保证。特别是在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上,内部审计能够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可靠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监督财务工作人员切实履行其职业道德,切实保护国有财产安全。因此,强化内部审计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需求。

2 企业内部审计相关理论分析

(1)内部审计主要职能是确认和咨询

有学者将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归结为确认和咨询两点,所谓确认就是指对企业经营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并对其管理水平进行可靠监督和准确评价;而咨询是指通过内部审计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咨询过程是在确认之后才出现的,而咨询内容却是任何一个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所想要得到的最终结果。

(2)内部审计的对象是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的效果

随着企业相互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市场结构变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企业经营风险和内部控制这两部分已经出现相互融合迹象。现如今,国有企业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依靠自身特殊性质,而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长胜,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国企在未来市场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3 国企改革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重点

(1)明确企业定位,突出服务意识

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使得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的企业产权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有企业中国家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不再是主要投资人和管理者,企业开始拥有独立经营权,同时也承担了更多的经营发展责任。国有企业传统内部审计都是由国家审计来进行了,这种形式在计划经济时代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性以及合法性有着较为有效的监督。但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制度正在逐步深化,内部审计已经是一项独立、客观饿工作,它主要是用来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结构,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企业整体合法经济利益,实现经营利润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所以国有企业改革后内部审计工作应该定位服务于企业,根本目的是为改善企业经营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建言献策。

(2)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审计质量

国有企业改革后有一部分企业开始带有股份制色彩,这就决定现代企业发展中有一项根本任务就是股东权益最大化。现在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必须要尽可能的根据这一点展开转变,通过切实有效的监督检查,全面评析企业当前的经营方式及内容是否能够在合法的范围内帮助股东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对于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各种典型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并对企业未来经营管理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也就是说新形势要求企业内部审计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事前审计的重点是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可行性分析;事中审计主要是对实际经营过程进行成本管理分析,并对不同阶段企业经营效益进行评析;事后审计是对企业整个经营过程进行全面准确细致考核。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水平已经今非昔比。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以便能够利用各种先进企业管理软件来进行更加高效的经营数据分析。

(3)加强内部审计对“小金库”问题专项检查

“小金库”是当前我国政府重点审查内容,这样是国有企业改革中重点防治方面。新政府成立一年以来,国家在国有企业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负责人方面加大了审查力度,一大批国企负责人落马。从这一点看,国有企业改革后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有一个极大地促进作用,以往流于形式的企业内部审查工作开始逐渐实际化,开始逐步为国有企业结构和相关管理制度完善起到监督和控制作用。

虽然最近国务院针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进行了多次研讨,强调在未来几年要对一些不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国有企业实行转制,但不管国有企业怎么改革,改革成什么性质,都不影响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所需要承担的重要角色,它都将是企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而且只会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壮大而越发重要。

参考文献:

[1]徐芳.加强国企改革中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5,09:6263

[2]裘欧特.内部审计功能外部化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0,20:217+216

[3]江汉油田审计处课题组.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及内部审计的基本对策[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5

[4]姚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研究:一种新的内部控制审计观及其实现[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