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病人心理护理的措施

病人心理护理的措施

病人心理护理的措施

病人心理护理的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冠心病 诱因 心里反应 心理护理

冠心病是危害全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冠心病患者随时都可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塞,而这些危急情况发生,除心脏本身的病变之外,外环境的影响对本病的发生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诱因已引起广大临床医护工作者的重视。国内外医学研究发现,情绪变化是冠心病发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反应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冠心病的治疗、护理及愈后是至关重要的。本人通过对我院住院的96例冠心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反应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对2007-2009年在我院住院的已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中,用随机方法抽取96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54例,39―50岁23人,51-60岁33人,61-75岁40人。

1.2 方法:用问卷方法调查。根据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及医学心理学,问卷设计了20个问题反映4个方面的心理特征,每个心理特征从不同角度提问5次,用百分比统计。

2 结果

从表2中看出,焦虑是患者较易出现的心理反应,其次是否认、恐惧和忧郁。笔者认为,患者这四个心理特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冠心病的治疗、护理及预后。如果通过心理护理手段,有效地解除这些不利于治疗的心理状态,将对冠心病的治疗、护理及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

3 心理反应分析、护理且的及措施

我国医学家很早以前就曾经指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表述了心理和健康的关系。现代医学进一步表明,冠心病的发生与不良的心理状态有关,普遍都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障碍:

3.1 焦虑心理:冠心病患者在知道自己得了冠心病之后,心理反应是复杂多样的。大部分患者考虑到患病后给工作、经济、家庭、社会活动带来影响,因此表现出情绪低落、灰心丧气、孤独、焦虑、失望等心理反应。特别是脑力劳动者和文化素质较高的人,由于掌握冠心病有关知识较多,往往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不安;还有就是一直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或是在单位较受领导器重的人,患病后由于活动范围、社交圈子缩小,丧失了一定的工作和生活能力,给事业、前途等方面均带来损失,再加上病痛的折磨,他们会经常表现出唉声叹气的样子,或过多的自责,或怨天尤人”,对任何琐事都耿耿于怀、遇事好动感情、易激动。

3.1.1 护理目的:促使患者摆脱焦虑状态。

3.1.2 护理措施:要亲切、和蔼地对待病人,多给予沟通,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稳定他们的情绪,安慰他们,同时将治疗计划告知患者,有针对性地给患者讲述有关本病的科学知识,使患者能够正确理解治疗、护理要求,并很好地配合,对疾病的转归给予积极的回应。护理上多给予关心、安慰、解释和帮助,使他们尽快适应治疗、护理要求,消除不适感觉和不良反应,并根据病人病情,进行冠心病的健康指导,从疾病的发病诱因、休息、饮食、运动量等方面进行指导,鼓励病人通过学习书法、绘画、写诗、种花草、养鱼鸟来陶冶情操,或者看喜剧、听轻音乐、相声及学气功等,达到松弛和怡养心情的目的。这样不仅配合了治疗,也调整了病人的情绪,使病人有一种被重视感。这样能较好地将患者从焦虑状态中摆脱出来。

3.2 否认心理:多见于老年患者,此类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或病情严重,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缺乏思想准备,相信自己的身体会抵抗所有疾病或者不相信以往健壮的身体会得病,甚至认为医生疾病诊断错误,病情稍好转,便拒绝进一步治疗及护理。也有的人满不在乎,认为医护人员危言耸听夸大其词。

3.2.1 护理目的:是使患者承认疾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3.2.2 护理措施:护士应主动地、有分寸地把病情和医生的诊断告诉患者,使患者认识到自己确实患病及疾病的进展程度,讲解当前冠心病研究的进展,明确指出冠心病不是不治之症,回避可能对自己不利。让本病房再次缓解的患者现身说法,帮助其建立信心,采取暗示、疏导、解释等方法,让患者了解临床诊断是正确的,治疗是科学的,护理是得当的,讲清道理,提高认识程度,配合治疗。护士应指导病人调整心理状态,尽量做到遇到麻烦先回避一下,待冷静后再处理,要想得开,善于安慰自己;遇到愤怒情绪时,要学会减轻自己怒气的方法,不要固执己见,学会让步;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工作时间,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工作,做到一张一弛,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态度。

3.3 恐惧心理:恐惧心理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精神紧张状态。冠心病患者常在夜间发作或加重,有的患者每晚睡前即开始精神紧张,担心发作时得不到及时发现或抢救,有的患者看到或听说别的患者抢救而紧张恐惧,或者看到抢救器材、吸氧装置,精神就紧张,结果容易促使病情发作或加重。病人表现为忧虑、沮丧、空虚、伤感、恐惧的情绪,将疾病视为“不治之症”,拒绝与医护人员合作,对疾病失去信心,对自己的前途悲观失望,顾虑重重,以至于生活变的没有规律,甚至对自己的一些不良嗜好不去主动节制,整天混日子。

3.3.1 护理目的:帮助患者解除紧张情绪,消除恐惧心理。

3.3.2 护理措施:患者人愿后即以热情、亲切、诚恳的态度与之接触,主动介绍周围环境,用文雅的举止,稳重、娴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避免不良刺激,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通过暗示、说明、示范、诱导等方法,让患者学会放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紧张心理,使之产生安全感和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要随时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Ⅲ,以利于及时的调整,用劝导、启发、同情、支持、消除顾虑等方法,对帮助病人认识问题,改善环境,提高信心,促进健康是很重要的。对于过分紧张的患者睡前可服少量镇静剂。

3.4 忧郁心理:临床表现为对未来事件及结果的担忧,夸大疾病严重程度,但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多见于缓解或恢复期的患者,这一类患者担忧冠心病复发,担心出院后再发病时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担心换医生后不了解其病情而延误治疗。

3.4.1 护理目的:帮助患者消除忧郁,鼓励其对未来充满信心。

3.4.2 护理措施:加强有关疾病知识的宣教,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和掌握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治疗、休养中的注意事项及自我保健,自我救护等有关知识。患者出院前护士应做好出院指导:即表明患者病情已好转,缓解期只要耐心坚持治疗,定期随诊,精神开朗,预防发作诱因,提高对疾病认识,就可以减少发作。指导病人学习或培养情趣,如学钓鱼、织毛衣等,当心情抑郁或焦虑时,钓鱼、织毛衣等使病人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感兴趣方面,以抑制原来的心理障碍;

鼓励要心胸宽阔,遇事不怒,平时保持和悦的心境;尽量把烦心事向朋友或家人讲出来,找知心的人倾诉、宣泄,使心情变得平静安定,达到心身平衡。

病人心理护理的措施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 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乳腺癌(mammary cancer)是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在各种内外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细胞失去正常特性而异常增生,以致超过自我修复的限度而发生癌变的疾病。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已成为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病因。它的发病率与遗传有关,以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为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手术方式有:

1.乳腺癌根治术

2.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4.单纯切除术

5.小于全乳切除术

不管哪种手术方式,都不同程度上造成乳腺缺如,从而导致女性形体上的缺失感,使女性对自己外形产生抱怨,失去生活信心。

我院乳腺科从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乳腺癌患者43例,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谈心,鼓励病人说出内心的感受,记录病人的心理问题,针对其心理问题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

1.临床资料

根据手术登记的统计,43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26岁,年龄最大的68岁,平均年龄42岁,左乳癌20例,右乳癌23例。

2.心理反应

2.1担心、恐惧、焦虑心理:当患者被确诊为乳腺癌后,伴随即将失去,使患者产生极大的精神压力,出现担心、恐惧、焦虑的心理。

2.1.1担心生命很快将要结束。

2.1.2担心疾病尚无良好的治疗效果。

2.1.3担心失去后会造成夫妻关系不和。

2.1.4担心拖累父母或者子女。

2.1.5担心定期放疗化疗不能忍受等。

2.2性格改变:由于手术切除造成生理上的缺陷,心理适应发生障碍,表现为:沉默寡言、忧郁寡欢,尤其是年轻患者表现为脾气古怪,烦躁易怒,不愿与人交往。

2.3悲观失望:患者切除后,往往感到前途一片漆黑,整天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自暴自弃,有的甚至拒绝治疗或护理。

3.心理需求:患者希望有名的、技术精湛的医生担任主刀,尽最大努力切除肿瘤,能得到亲人的守护,医护人员的重视。

4.护理措施

4.1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乳腺癌是癌症中治疗效果最好的癌症之一,绝大多数病人生命期较长,特别是一些早期病例,五年治愈率可达90%以上。一般病人经过治疗可重返工作岗位。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应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耐心向病人解释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及转归的全过程。做好思想安慰工作,鼓励她们振奋精神,解除心理负担,使病人具备能够接受检查和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

4.2向病人家属讲解病情的危重及手术的必要性,取得家属的同意及合作,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要针对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心理需求,关心、体贴患者,创造温馨、融洽的环境,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消除和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

4.3与病人沟通,鼓励患者表达情感,劝慰患者尽可能通过交谈形式把自己的苦闷倾诉出来,减轻心理痛苦,表达焦虑情绪,告诉患者消极、悲观不仅不利于疾病的康复,而且会加快病情恶化,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抗争,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病魔。

4.4争取亲人的合作,人在逆境别渴望得到亲人的关怀、重视和照顾,尤其丈夫的角色更为重要。鼓励病人与配偶讨论形体的改变,增加相互了解,从而给病人情感上的支持。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失去了,胸部变得平坦不对称,担心男方在乎自己形体改变和自身吸引力下降,导致夫妻生活不和谐。其实,乳腺癌根治术后只要丈夫能一如既往的关爱妻子,理解妻子,消除妻子的思想顾虑,增强妻子的自我肯定,这样可减少患者对自我形象的抱怨以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4.5耐心讲解放疗化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放化疗的副作用,使病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乐观面对,把身体的不适降到最低,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勇敢面对现实,克服放化疗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坚持做完规定的疗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正视化疗反应,保护血管,给予饮食指导。

5.效果

43例病例中,通过对患者护理措施的实施,使患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重新鼓起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极大消除了对疾病的恐惧和对未来的忧心,使她们更主动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6.体会

心理生理学认为,情绪在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精神致癌,精神治癌。俗话说,:“心病”还得“心药”医,“心药”实际上就是心理治疗、心理护理。据《文汇报》报道,在近日的2009希罗达中国论坛上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乳腺癌科主任江泽飞指出:“心理关已成为直接影响晚期肿瘤患者长期生存的一道坎。”江教授介绍说,早期乳腺癌患者对于治疗大多很有信心,通过积极配合治疗,早期乳腺癌可获高达75%治愈率,而患者一旦获知肿瘤转移时,病情便急转直下,因此,护理人员在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及常规护理的同时,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尤为重要。针对乳腺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它能建立相互理解、信任、支持的护患关系,有的放矢的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以延长她们的生存率。

病人心理护理的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骨科 患者 便秘 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95-02

1 临床资料

在2009年―2010年期,我们医院先后收到一些骨科病患者,其中有不少的骨科卧床病患者是便秘病人。我们对这些住院的骨科卧床便秘患者进行了精心预防与护理。

2 研究便秘发生的原因

作为护理,要预防护理骨科便秘病人,必须认真研究便秘发生的原因。只有了解病因,才能很好地对病人进行预防与护理。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原因一般情况下有以下这几个原因:①心理因素的影响。骨科病人大都属于意外的受到伤害,造成的骨伤一般都感到突然。当突然受伤后,警车、保险公司、救护车,家属亲友赶到现场处理、救护,紧急送医院,环境紧张,气氛紧张。作为骨科病人在此情况下往往是心情慌张,情绪不稳,内心焦虑。加之骨伤疼痛,凡此种种的心理紧张因素的反应均有可能引发起交感神经异常,出现胃肠功能减弱的状况。②饮食不合理的影响。当骨科病人住院后,家属往往以过于精细的食物给予骨科病患者饮食,这是造成骨科患者功能性便秘原因之一。医学研究证明:膳食的纤维可以影响结肠传输的时间、粪便量及肠蠕运动的次数。如果禁食的时间过于延长有可能加重病人的便秘。③骨科病人由于活动量减少有可能引起病人的便秘发生。骨科病人受伤以后,有的是卧床不起,有的是坐一坐轮椅。这些骨伤病患者究其原因是缺少运动与锻炼。④环境因素影响的原因。对一位正常的健康人来说,排便有合理正规的场所,有一定的排便规律。但是对于骨伤患者来说,生活环境的改变,卧床的病痛不方便的生活环境也是造成便秘的一种原因。⑤骨伤病痛不方便引起的原因。由于骨伤病人因受骨伤引起病痛。有些时候骨伤病人惧怕放置便盆而引起伤口疼痛,不及时排便,让粪便久久在肠道内停留,这样就会加剧病痛者的便秘。

3 相关的护理措施

3.1 落实好预防的护理措施。积极认真评估骨伤病患者便秘随时发生的可能性,切实制定好相关的护理措施,依据病患者骨折的部位、心理状况、年龄、活动状态,饮食饮水状况等评估骨折病患者发生便秘的可能性。同时在护理中还要依据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文化水平、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制定出相关的护理措施。医院的护士应该具有对病者病况有一定的预见性,要做到热情周到与病患者亲切的交谈,以科学而适当的态度解释床上排便的必要性,指导好病患者如何在床上排便,协助好病患者有规律地排便,为病患者提供必要的隐蔽性排便条件,以避免患者不方便排便而积蓄或抑制排便。

3.2 落实好病患者的运动护理措施。作为医院的护理要作好病患者的运动护理。对于能够自己翻身的病患者,要鼓励病人定时更换自己的;对于不能自己翻身的病患者,要建立好床头翻身卡片,作为记录,由二位护理人员按时帮助病患者翻身变换。对于身体已开始康复,身体无大碍的病患者,应该鼓励并协助病患者尽快下床参加运动。医院的护理人员要重视病患者的床上活动。比如,可以指导病患者做上肢、下肢伸屈活动,做抬腿收腹活动,也可以指导病患者拉动腹部肌肉,不断地增加腹压,以促进肠道蠕动。护理人员还可以指导病患者做仰卧起坐,以磨炼肌肉,促进病人肠道运动,防止便秘的发生。

3.3 落实好饮食方面护理措施。饮食问题是引起骨伤病患者便秘的一个因素。比如说,病患者的食量减少,吸取到体内的粗纤维类食物和水份减少都有可能导致便秘。在落实饮食护理措施方面护理人员要加强科学饮食方面的宣传,指导病人在饮食方面多增加一些含纤维素量多的水果蔬菜类食物,如小白菜、青菜、红白萝卜、苹果、香蕉等。另外,要指导病患者注意多饮水,比如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温凉的开水,这样可以促进病人排便。指导病人要每天适量饮水,在饮水过程中可以在水中融入适量的蜂蜜,也保持病患者大便畅通。

3.4 落实好排便方面的措施。对骨折病患者来说最痛苦的就是不能很好的便秘,为了减轻痛患者便秘方面的痛苦,护理人员要落实好病患者排便方面的措施。向病患者传授科学排便的方法。比如,指导病患者采取方便自己的排便方法,做好排便的动作,锻炼肌肉收缩,腹部按摩,正常排便指导。

3.5 落实好指导病患者正确使用缓泻药剂的措施。作为护理人员要指导病患者正确使用缓泻药剂,也促骨折病患折顺利排便。比如,可指导病患者科学使用西利、果导等药剂。指导病患者服用缓泻药剂要讲科学,一般是指导睡觉前服药,等到第二天清晨起床后或者早饭以后排便。在指导病患者服药过程中,要告诉病人缓泻药剂只能少量适时服用,不能长期使用,长期使用缓泻药剂会有负作用的。

3.6 落实好特殊骨折病患者便秘的护理措施。骨折中有一部分特殊的病患者,或者骨折严重的或者是骨折特殊的。对于这一部分特殊的骨折病患者必须采取相应的特殊护理措施:①特殊的饮食护理;②针对病患者的特殊病况采用特殊的按摩技术,特殊药剂护理;③针对病患者的病况采用特殊的心理护理。如,音乐护理、图像护理、谈心护理等等。

4 护理小结

在我们的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骨科手术后的病患者的便秘问题往往是困扰不少骨折病患者病情恢复,正常生活的一个难题。但是是,作为护理人员一定要从关心病患者、帮助病患者的立场出发,努力落实好护理措施。即落实好预防的护理措施,落实好病患者的运动护理措施,落实好饮食方面护理措施,落实好排便方面的措施,落实好指导病患者正确使用缓泻药剂的措施,落实好特别骨折病患者便秘的护理措施。要落实好护理措施关键在于护理人员要有责任心,要有一种为人民服务,为病患者服务的崇高境界与思想。

参考文献

[1] 罗大明,刘先冰.试谈骨伤科护理.科学知识.2009年

[2] 刘玉兰,赵冬梅.试谈骨科病人便秘原因与护理措施,卫生知识2011年

病人心理护理的措施范文第4篇

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使我们逐步认识到由于护士的观念和认识易根深蒂固于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要将护士从被动机械执行医嘱的护理行为变主动关怀病人身心整体健康的护理行为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功的,必须要有长期的、大量的教育和引导,否则极易使整体护理流于某种轰轰烈烈的形式。我们从转化理念入手,抓好整体护理的落实,保证整体护理的实际成效。

1.1调整护理管理人员的认识,抓好导向作用

我们多次召开护理管理人员的专题讨论会,举办护士长学习班,通过认真的讨论,让管理人员首先明确整体护理的目的旨在:①提高护理质量,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②充分调动各层护理人员积极性,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③寻求适合中国国情和我院院情的护理方式,以提高我院护理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明确以上宗旨的基础上,强调摈弃3个错误观念:①将整体护理简单认识为制定1个护理宗旨,规定书写多少份护理计划的形式而盲目展开;②盲目强调护理人员短缺而放弃整体护理观念的推行;③用护理病历的质量代替基础护理的质量,用护理部的满意率代替病人的满意率。护理管理人员的认知和领导行为对全院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起着导向作用,我们认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和我院院情的护理方式是落实整体护理的关键,不可生搬硬套,急于求成。

1.2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为调整适合于整体护理需求的护理行为打好基础

如何让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从功能制护理转变为整体护理,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认识水平和自身素质。因此,我们在已往的3年中,举办了整体护理和护理程序学习班6次,护士素质和护士行为规范学习班2次,使全院护士都有学习和认识整体护理的良机,对她们应如何认识护理,看待护患关系,正确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解决与护理相关的健康问题给予反复地教育和指导。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注意培养良好的护士形象、专业思想和行为。我们认为,要让病人从整体护理中真正受益,护士的素质是关键,而素质的培养从认识开始。这种培训和教育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

2不断强化适合整体护理需求的护理行为,逐步深化整体护理

2.1运用护理程序是整体护理必需的护理行为

在教育与工作指导中反复强调最佳的护理效果要有完善的护理计划,我们从抓9个模式病房入手着重抓了3件事。

2.1.1简化护理表格,把护士的时间真正给予病人:在医院支持系统不断完善的同时,我们针对以往护理记录过于繁琐的弊端,对记录方式进行了改革,将入院评估和住院评估的4张表格简化为1张表格,强调护理内容,删除与医疗记录重复的内容。将常用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改革为各一张可供选择的标准表格(表格下方有若干空行,可针对个体情况增加护理问题及措施),使护士对病人的护理问题和应为病人提供哪些护理措施一目了然,既体现了护理程序,又落实了对病人的护理。经统计,以往护士书写1份入院评估、入院护理计划和首次记录要花费30~40min,现在只要2~3min即可完成。过去每次护理记录每份需10min,现在仅需1min,为真正将护士的时间还给病人提供了保证。

2.1.2抓护理措施的落实是落实整体护理的核心:在质量要求中,我们对护理评估的符合率和护理问题/诊断的正确率要求为90%,而对护理措施的落实率要求为100%。我们认为,评估病人状况,发现问题和判断问题的正确与否是水平问题,而制定的措施是否能真正落实在病人身上是质量问题,狠抓护理措施的落实率是方向,是核心,要在病人住院过程中为他们提供身心整体护理,就一定要保证所制定的措施能条条落实。在9个模式病房中,护士按所制定的措施做,护士长按所制定的措施检查指导,做到每天看措施,查措施,执行措施,护士反映不再机械执行医嘱,有了主动性,医生反映护士观察病情及时,正确,病人反映护理工作认真细致。在模式病房启动下,其他各科室都加强了对措施的落实,1998年度查护理措施落实率达到100%。护理计划不再是书面形式,而真正成为护理工作的指南。

2.1.3将健康教育行为贯穿于护理程序实施的全过程:护士对病人的健康教育行为往往易于停留在卫生宣教水平,简单地对病人宣读一下入院须知,术前宣教和出院宣教内容。我们鼓励护士在每一次与病人接触中都要为病人的身心健康着想,帮助病人培养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将健康教育的目标从“普及卫生知识”延伸到“建立健康行为”上来。为此,在制定各种疾病标准健康教育计划的基础上,还强调护士的每一个护理行为都要针对病人的特征而包涵健康教育的成份,如及时给病人以必要的解释,及时的信息,特别是指导等。护士长在查房时及时了解病人对自身保健与疾病康复知识的了解情况,功能锻炼的效果,以保证健康教育的质量。老年病科的病人说,“护士为我们制定的老年保健手册最适合我们老年人的需要,我们出院后还有用,还可以向别的老人推荐”。

2.2调整护理工作时间,使基础护理的工作得到保证

医院支持系统将时间还给护士,那么护士的时间应该放在哪里呢?我们认为,及时调整护士工作时间安排,让病人在最需要基础护理的时间里有较多的护士在岗是重要的一环。为此首先要让护士长、护士改变以自我需要为主的思维方式,认识到病人的需要是安排工作的中心。在模式病房中,加强了早晚班的护士人数,使早晚间病人需要基础生活护理时有人力实施。在中午时,护士较少,则调整工作内容,将常规工作如校对医嘱,准备治疗,测体温等护士工作安排在上、下午人员较多时进行,保证中班护士有时间、有精心巡视病房,关心病人的需求。

2.3善于与病人交流沟通是整体护理的基本行为

护士和病人是两个不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群体,整体护理是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关爱之心的结合体现。这一基本护理理念可通过护患关系体现出来,看护士能否时时处处体现她们对病人的关心、照顾,并且让病人感受到这种关心、照顾往往可通过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率而反映。为此,我们在1997年底就护理工作满意率进行调查、分析,满意率在91.1%,分析其中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①护士说话不注意方式;②护士对病人需求不能正确理解并给予合理的解释;③实习护士的技术水平问题。我们对护士多次讲解有关与病人交流和沟通技能的课,在护理考核、护理查房、护士工作评价中均时时注意强化护士与病人有效的交流行为,如良好的仪表和行为规范,善于理解病人的需求,对病人个体化特征的重视,让病人产生信任的交流行为,给病人以确认,努力帮助病人解决问题等,使每一个病人都感到有机会表达他们的需求,也让护士与病人的关系更为融洽,病人感到护士能够综合他们的需要进行护理,对护理工作放心。通过以上强化措施,加上狠抓基础护理落实,护士技术的提高,使病人满意率提高,1998年3月达到97.5%,1998年6月达99.7%。

3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强化整体护理的理念与行为

3.1选择利于整体护理行为的护理管理结构

整体护理的推行使护理的内涵得以延伸,但是,在推行过程中,如何求稳,求实,避免流于形式,是护理专业必须正视的问题。我们强调要结合中国国情和医院院情,不断探索合适的护理工作方式和行为标准,让病人从整体护理中受益。如在选择护理结构时,我们认为,除了技术设备外,护士能力、病人的病情是决定因素,对一些护理人员能力不足或人力不足,而病人病情不过于复杂的病区,采用护士间相互补偿作用较大的小组式护理较合适;而对一些病人病情较重、专业护理较多,护士人员较充足、能力较强的病房,如ICU、CCU病房,则采用责任制护理更为有效。这里护理分工,护理结构是灵活的,而无论哪一种结构都可以实施整体护理。因此,我们强调护理分工方式是根据各病区的情况而定的,而护士的护理行为是一致的。

3.2改革护理质量评价系统,促进护理行为变革

护理质量的评价系统,要根据地区、医院、科室、病人类别、护士人员编制等,制定不同的预期目标,在管理者头脑中,要始终想到服务对象需要和医院大环境的改变,不能抱着一个标准,一个目标一成不变,更不能以护理管理人员的主观评价代替病人的需求。因此,我院护理质量标准也根据病人需求的变化而定,每过一段时期则研究、讨论和制定需要的标准,护理质量标准早先强调的是病区环境的清洁、床单位的整齐等。实施责任制护理后强调护理计划的完整性、准确性,现在则综合以上各方面,再加上强调分析每个病人的护理需求,及检查这些需求的达成情况。如对某病区抽查10位病人,根据病人需求列出应给予的护理措施,根据每项措施的繁重程度给予规定好的评分,再到病人身边去看护理措施实施情况,根据每项措施实施与否及质量高低给予评分,从两种评分的差异看护理质量的高低。当然,在这种评分中,要鼓励护士、病人与家属参与,我们相信,这种评价可提高责任心与促进进步。

3.3不断完善和改进支持系统,保证整体护理落实

病人心理护理的措施范文第5篇

方法: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我院诊治的严重创伤急诊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的抢救及其护理措施,统计在抢救及护理之后的抢救平均时间、成功率以及死亡率。

结果:抢救措施分别为输液、止血措施、吸氧、气管插管、吸痰、胸外心脏按压以及环甲膜穿刺,其中输液和止血措施应用率为100%和98%,经过统计检验P值大于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病患治疗前后P值小于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在治疗之后,病患的情况转好了。

结论:医生要掌握好抢救的最佳时间,及时诊治;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抢救之后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减轻病患的痛苦,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关键词:严重创伤 抢救措施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20-02

生产意外、交通事故以及高处坠落等都是导致严重创伤的主要原因,由于这种严重创伤具有病情变化迅速,病患伤情极其严重,病患的病死率极高,容易产生感染等特点,对医生以及相关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要高度重视对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抢救以及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保证病患迅速恢复身体健康,防止病情恶化,确保生命安全。本文对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50例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抢救及其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住院的50例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病患19例,男病患31例,年龄在25-67岁之间,平均年龄35.7岁,生产意外造成机器挤压伤有10例,交通事故25例,高处坠落伤有15例,主要类型包括腹部伤、四肢及骨盆伤、颅脑损伤以及胸部损伤等。

1.2 治疗方法。

1.2.1 抢救措施。主要包括输液、止血措施、吸氧、吸痰、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环甲膜穿刺,不同的抢救措施应用于不同的病患情况,大多数病例要两种措施并行使用,首先观察病患的生命体征,给缺氧者供氧;心跳等出现暂时性停止的,进行相应的心恢复手术;对于胸外伤者,要清创并闭合开放性伤口;有多发性病包括脾肝破裂、开放性损伤等要抢救并做好术前准备;颅内压升高比较快速的要滴注复方甘露醇,必要时要重复进行复方甘露醇的滴注;对于有腹部外伤的病患,要及时进行腹腔穿刺并胸腔闭式引流。

1.2.2 护理措施。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首先是根据病患的神情进行护理,观察病患表情是否呈现不正常颜色及特征,患者神志是否清楚,是否存在瞳孔放大,是否存在迟钝、呆滞现象,是否昏迷或者休克等。其次是观察病患的各项生命体征,主要包括脉搏是否平稳、体温是否突然升高、休克是否持续严重等。接着是清洁护理,要及时处理病患身体内部分泌物、口腔内呕吐物、血块分泌物以及痰液分泌物等。然后是心理护理,在严重创伤之后,病患容易出现恐慌、抑郁、不安、烦躁、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此时极其需要医护人员的安慰与沟通,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医护人员的安慰,才能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消除恐慌、抑郁、不安、烦躁、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最后是基础护理,相关医护人员要及时给予病患相应的保暖措施,防止病患着凉加重病情,将室温维持在18—20℃之间比较合适,温度太低病患容易着凉,温度太高病患体内的新陈代谢会变得相对旺盛,这会使得病患消耗太多的氧气,加重病患的病情,因此,要加强基础护理工作,让病患的非必要活动尽量减少,保证病患得到充分的休息。

1.3 临床观察。统计输液、止血措施、吸氧、吸痰、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环甲膜穿刺的使用率以及治疗前后病患满意度的对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6.0进行分析,主要采用统计T检验、F检验以及卡方检验等方法,输液和止血措施应用率经统计检验,P值大于0.05,统计学差异不存在显著性,病患治疗前后P值小于0.05,统计学差异存在显著性。

2 结果

不同抢救措施治疗使用率见表1,其中输液和止血措施应用率为100%和98%,经过统计检验P值大于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按照使用率减少依次为吸氧、气管插管、吸痰、胸外心脏按压以及环甲膜穿刺。

病患治疗前后P值小于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在治疗之后,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

3 讨论

严重创伤主要是由一个或多个因素造成的极其严重的疾病,这种病症不仅给病患带来很大的伤痛,还给病患造成极其严重的头晕、乏力、休克等并发症。严重创伤具有病情变化快、伤势严重、病死率高以及易感染等特点,救治难度高于一般疾病,这对医生以及相关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职业水平和职业责任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医生来说,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跟上现代医学的步伐,要充分考虑病患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于护理人员来说,良好的医患关系是病人尽快康复的前提,也是护理人员落实自己责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因此护士要尊重病患,了解他们生理以及心理的需求,积极维护病患的权益,注重倾听病患的心声,针对病患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以便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患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