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病人康复护理

病人康复护理

病人康复护理

病人康复护理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209-01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护理科学的发展要求当代护士在具备一定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素质。

1 影响护理人员影心理健康的因素

1.1 来自职业的压力 护理工作的平凡、琐碎、繁重,给护士造成体力上的压力,事业的竞争带来的紧迫感,人们对护士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给护士造成智能上的压力。“三班制”扰乱了护士身体生物钟的节律,长期超负荷工作,脑体并用的劳动,造成护士脑力和体力同时过度支出。

1.2 来自特殊环境的压力 护士长期工作在充满了“应激源”的环境中,要面对千差万别的病人,要应付生离死别的场面,极易导致心理负荷加重和身体疲劳。

1.3 心理卫生知识缺乏 由于多数护士未受过心理健康的专门教育和训练,心理卫生知识缺乏,一旦在工作生活中受挫,则不会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平衡和完善,造成护患冲突,人际障碍。对病情的康复尤为重要

1.4 社会心理支持不定 护士为病人付出辛勤劳动,有时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再加上职称晋级、进修、深造、福利待遇等问题上的不合理,使护士心理上失去平衡,产生“失落感”。

2 维护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方法

2.1 观念更新 不要将“职业心理素质”心理学概念与“职业道德”伦理学概念混为一团。护患冲突的产生,多数是护士心情不畅引起的,而并不是护士职业道德欠缺所引起的。所以往往遇到这种情况时,领导也按职业道德欠缺处理。以扣分,扣奖金等束缚护士的行为,加强职业态度,这样更使护士满腹委屈,也有可能发泄到病人身上,所以观念更新,澄清一些模糊意识,是提高护士心理素质的前提。

2.2 关心理解护士 使护士随时保持心情舒畅。当护士发生职业心态偏差,与病人产生矛盾冲突时,领导不是一味的训斥、批评,而是要确定导致矛盾的原因和性质,密切注意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设身处地地去体谅护士,化解矛盾,多去关心和理解她们的感受,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2.3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调节神经的驰张度 必要时可以激励,在不影响整体工作的情况下,尽量使护士在班内全身心的投入,班外完全放松,恢复精力,白、中、夜班尽量合理,以减轻长期上夜班对神经.心理方面的影响,使护士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与家人团聚。

3 护士的健康心理是病人康复的必备条件

3.1 健康的心理提升护士的道德与病人的健康 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指导下,护理人员只有心理健康了,才能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道德情操,也才能忠诚于护理事业,使病人在痛苦中得到安慰,在失望中得到帮助,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严格遵守医疗护理规章制度,要按规程一步一步去做,如晨间护理、体温、脉搏、呼吸的测量,药物服用和注射,静脉输液及其他治疗。更重要的是护士在为病人做的治疗大部分时间是单独操作或是在病人失去知觉或不知情的情况下来完成的,此时是凭着良心、责任心来行事,我们每一名护士都应做到有人检查和无人检查一个样,白班和夜班一个样。

3.2 健康的护士形象影响病人的康复 护士的形象不只是指身材.相貌和音色等客观因素,而是指仪表、姿态和表情等主观因素。护士的仪表、姿态以及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扬眉舒颜都直接影响护理信息的接收和传递。工作中表情自然、仪表端庄、落落大方,配合过硬的业务技能,可以使病人增强安全感和信赖感,镇静的表情、轻盈的步态、饱满的精神,会给病人带来治疗的信心,特别注意护士在情绪低落或疲劳时一定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表情,心平气和。如面带怒气对病人的问话爱答不理或无精打采,极易引起病人的误解和疑虑,也严重损坏护士形象和影响病人的康复。

3.3 健康的心理素质与疾病的康复 忠诚护理专业,热爱本职工作,只有无比热爱护理专业知识,才能为之执着追求。当好一名合格的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谦虚谨慎、朝气蓬勃、光明磊落、一丝不苟。遇事能善于自我调节,使自己的心境在工作中保持最佳状态,积极向上,热心服务,贯穿于病人就诊的整个过程,使病人感到安心。

4 语言交流与疾病的恢复

病人康复护理范文第2篇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79岁,大学教师,因不慎跌倒致左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半年后入我院进行康复性治疗。病人基本丧失运动能力,抬手、穿衣、梳头等日常行为都需要别人代劳。病人表情冷漠,排斥心理强,对医护人员持不信任态度,除自己家人外对任何外人都不说话。

2心理护理及措施

2.1心理分析

2.1.1 恐惧心理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骨折症状已治愈,且手术效果好。但患者仍然处在骨折的痛苦阴影里,觉得自己的腿还是折着的,整个身体都不敢动,害怕疼痛,担心意外再次发生。

2.1.2 强烈的依赖心理和孤独感因恐惧心理拒绝任何活动,生活已经完全不能自理,一切都希望得到照顾,包括日常生活能自理的部分也需要别人代劳,对家人和医护人员形成了强烈的依赖情绪;不愿与其他病友交流,只希望自己熟悉的人一刻不离地在她身边。

2.2护理措施

2.2.1消除患者的病态心理为消除患者的病态心理,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不要顺着患者的自我评价,把她定位成需要完全照护的对象,不要进行以病情为中心的沟通,而是要以情感和生活为中心进行交流,可通过看以前照片等方法让患者的思维回到正常生活中,从而把患者从病人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忘记自己的伤痛,从骨折痛苦的阴影里走出来。

2.2.2 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因为患者的依赖心理很强,一切都希望得到照顾,若一味的迁就只能纵容患者的这种病态心理,这时医护人员一定要细心观察,在正确分辨患者的真实需求的同时鼓励患者适度自理,使患者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树立康复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2.3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病人的恐惧情绪多半来自对自己病情的不了解,不知道自己的病程还要持续多久。这时就要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以及现阶段的治疗目标和注意事项,要让她成为治疗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受治者,使治疗与被治疗形成一种互动,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2.2.4坚定患者的康复信念康复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要想使患者有持之以恒的康复信心,医护人员也要拿出持之以恒的耐心来不断的引导、鼓励患者。老年人都希望平平安安、幸福美满地度过晚年,而且有很多好的计划打算,基于这种因素,可唤起患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从而坚定患者的康复信念。

3讨论

3.1做好心理护理是使整体护理得以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治疗的各个阶段的任务以及要达到的目的告知患者,使治疗与被治疗形成一种互动,以取得很好的配合治疗效果。

3.2掌握患者家属的需求与患者家属结盟,使患者家属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康复知识,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与护理。

参考文献

病人康复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康复 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昏迷时间长,致残率高,治疗困难,护理复杂。过去只重视抢救,而忽视了康复护理。大部分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很大压力和经济负担。因此,观察病情进展,抓紧早期康复指导及护理,对减少致残率,提高病人自理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收治了重型颅损伤病人63例,男39例,女24例,年龄12-76岁,其中重型脑挫裂伤21例,颅内血肿9例,硬膜外血肿10例,硬膜下血肿合并颅底骨骨折6例,脑干损伤7例,脑梗塞10例,神志朦胧12例,浅昏迷27例,深昏迷24例,住院天数平均为37天,痊愈42例,好转17例,死亡4例。

2 方法

尽快诱导病人进入早期康复阶段,加强心理康复,通过每周2次康复宣教活动,讲解康复知识及人生意义,通过我们护理的沟通,在精神和生活上给予他们最大的安慰和理解,使患者在生活中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希望。从失望到希望,从拒绝到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和康复护理。

3 结果

63例患者生活能自理的45例,协助下能自理的12例,不能自理的2例,死亡4例。

4 护理讨论

4.1密切观察病人病情进展,诱导病人进入早期康复阶段 急性期过后,密切注意病人病情的进展和恢复情况,注意自主活动是否对称,肌力恢复情况,病人有无吞咽动作和咳嗽反射,对疼痛刺激能定位,证明已逐渐清醒,开始康复治疗及护理。

4.2加强心理康复解除后顾之忧 病人清醒后,对突然创伤造成终生残疾或其他后遗症,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对康复失去信心,一般不愿意接受治疗。因此,我们应积极鼓励患者,多讲解病房内病人如何战胜疾病的事例,让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我们开展每周2次的康复宣教活动,融洽了我们的护患关系,使他们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希望,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护理。本组有10例出现轻生念头,拒服药,经我们细心的解释同护理,结果从拒绝变成积极配合治疗而达到康复出院,家属非常满意。

4.3加强语言及肢体锻炼 语言是人们思维和精神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一旦失语,在患者心灵中造成极大的痛苦。因此,必须尽早重建语言功能,鼓励病人进行语言表达,从单字开始,逐步训练语言功能。肢体康复训练也一样,由被动运动一辅助主动运动一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时,首先教会家属为病人进行全身肌肉的按摩、瘫痪肢体的屈曲与伸展,内收与外展等动作,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活动程序以先大关节后小关节,幅度由小至大。病人清醒后,康复训练转入主动运动,被动运动为辅。在床上进行各部分的主动运动,如翻身、坐起、伸腰、抬臀,练习抬高患侧上、下肢体为下体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4.4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自理能力 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有褥疮、呼吸道及泌尿系感染。因此,必须注意病人清洁卫生,保持床上平整,定期翻身,每2小时一次,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本组病人未出现并发症。

病人康复护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40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04-02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还没有完全阐释清楚,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种,约为精神患者住院的一半以上。对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方法,可以纠正其不良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劳动技能以及社交能力[1]。本文将我院2011年10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调查研究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将我院2011年住院(根据CC-3诊断标准确诊为精神分裂症100例,其中男65例,女35例,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33岁。

本组精神分裂症100例,根据病人文化水平、年龄、性别、病程的不同心理,针对性做细致思想工作和各种体能训练,观察结果。

1.1文化水平与心理因素关系中等文化水平的病人,心理因素以婚姻、工作、学习、夫妻关系,经济和前途问题出现较高。

1.2心理因素与年龄的关系30岁以上年龄组的病人,以子女夫妻关系、经济等问题出现率较高。30岁以下年龄组,婚姻、工作、复发、前途问题出现率较高。

1.3心理因素与性别关系男性担心工作,夫妻关系是否能保持,家庭经济困难,婚姻问题出现率较高。女性担心子女、工作,问题出现率较高。

1.4心理因素与病期的关系病程在2年以内工作,子女、学习复发问题出现率较高,病程5年以上主要对工作、经济、厌世问题出现率较高。

根据病人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病情不同的心理因素,我们开展了护理和具体工作。

2康复护理具体实施方法

2.1集体讲授有关精神知识每周二次由心理治疗师或主管护师以上级别护士讲授精神卫生知识。

2.2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因素,做好个性化心理护理工作个性化心理护理是一类目标明确,针对病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解决个性化的心理问题。要求护士准确了解病人在疾病过程中表现的不良心理状态,采取因人而异的有效对策,如对于有妄想和被害妄想的病人给予同情和安慰;对有罪恶妄想、消极观念和嫉妒妄想者要加强心理疏导,给予安慰;对有夸大妄想者要避免与其争辩,启发和帮助病人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2]。

2.3坚持康复训练防止精神衰退

2.3.1日常生活行为技能训练对慢性衰退的病人每日督促其洗脸、刷牙、整理床铺,培训个人卫生,使病人颜面、衣着、床铺保持清洁。

2.3.2音乐治疗是一个有明确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以及与求助者建立起来的具有极大改变力量的关系,帮助他们改善、保持或者重建一种好的个体状况[3]。一般患者可使用聆听法和再造法,使用聆听法时可先用催眠音乐让患者安静下来以后,再用和其症状情绪相似的音乐引导唤起同感,使患者在音乐意境中找到克服不了的问题所在;使用再造法时,可引导患者进行一些打击乐的练习,让其感受节奏紧张刺激之后,舒缓其焦虑紧张的情绪。

2.3.3体育治疗对一些阳性症状消失或减轻的合作病人,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训练(打乒乓球等,定期举办比赛,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即恢复了的体能又愉悦了病人身心。

2.3.4手工治疗对于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的病人,根据病人个人爱好,可教会其一些手工制作方法,如编织、剪纸、刺绣等,由易到难。病人每做成一件都要给其总结,多给予肯定和表扬,必要时给予奖励,使其增加自信心和成就感。

2.4邀请家属和社会配合,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

2.4.1定期为病人和家属举办专题讲座或系统培训,帮助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并加强对精神疾病及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的认识和了解。

2.4.2定期举办病人及家属座谈会,随时听取反馈信息,协助病人及家庭成员交流对病人和照顾病人之感受及经验,也可安排护理讨论会,共同商讨有效应对措施并做经验交流。

2.4.3加强用药指导。

3讨论

3.1社会的歧视与人们对精神病患者的不理解与偏见,这些都导致精神病患者的压力较大,最终出现自伤、伤害他人以及自杀现象。因而要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根据每个患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情绪稳定、精神症状明显缓解或者小时,具有一定的自知能力,因此常常会感到日子过得很慢,盼望着重返社会,与自己的亲人团聚,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同时患者又会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担心亲人和朋友不能接受自己,社会人员对自己产生歧视,怎样解决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这些问题是能够成功治疗的关键。

3.2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后可对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但是要想痊愈,重新回到社会上还需要注意很多问题。患者在进行治疗以及康复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应给予同情和关注,对其给予尊重,鼓励他们用积极向上的情绪面对生活,对于做出不理智言论和行为的患者要给予理解,不要让其再次受到刺激,给患者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一定的便利,让患者在愉快的环境中治疗疾病,这也是康复期患者能够真正重返社会的有一个重要因素。

3.3要重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这是药物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能力。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一定的修养和生理学知识[4]。精神科的护理人员必要对精神科的护理常识进行熟练的掌握,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对于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要对其实施精心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鼓励,使其由悲观的情绪转变为对生活充满希望,对疾病的诊治由于懦弱变为坚强,情绪由于消沉转变为积极向上的情绪,心理上有一定的依托,能够主动接受医生的治疗和护士的照顾,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肖祖芬,张彦,吴建红.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主观幸福感与情绪状态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08:66-67.

[2]毕明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04:742-743.

病人康复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帕金森病;康复护理

1  临床资料

共观察36例帕金森病患者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45~89 岁,病程3~30年。观察期间均在接受规范的药物及康复治疗。

2  帕金森病的康复护理

2.1  心理护理  帕金森病发展缓慢,病史长,结局多痛苦,患者易产生悲观心理。尤其是治疗效果不好时,极易出现消极、抵制等情绪,对治疗丧失信心。因此医护人员应主动跟进做好交流,将治疗用药康复锻炼对控制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性进行耐心宣讲。在关怀交流中,对此类病人要多一些时间,多倾注些爱心,用科学知识成功典型病例,鼓励其树立信心,达到自觉积极的配合治疗目的。

2.2  饮食护理  可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活动量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总体原则是高热量、低胆固醇、多纤维素、少盐清淡饮食。平时多饮水多食水果,进餐时给病人足够的进餐时间。在服用多巴胺期间,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取。以0.8g/(kg·d)即日总量为40~50ɡ为宜,因过多蛋白质影响治疗效果。

2.3  语言功能训练  因肌肉协调能力异常,导致语言交流能力障碍。护士要多从营造良好语言氛围入手,让病人多说话、多交流、多阅读,沟通时给病人足够时间表达,训练中注意病人的发音力度、音量、语速频率,鼓励病人坚持连续不间断的训练,减缓病情发展。

2.4  运动功能训练  根据患者的震颤、肌强直、肢体运动减少、体位不稳的程度,尽量鼓励患者自行进食穿衣,锻炼和提高平衡协调能力的技巧,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减少依赖性,增强主动运动。随着病情发展,针对每个病人情况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训练:

2.4.1  步态:肌肉持续的紧张度致病人肢体乏力,行走不自如,重心丧失、步态障碍。护理上要加强病人行走步伐的协调训练:(1)原地反复起立。(2)原地站立高抬腿踏步,下蹲练习。(3)双眼平视合拍节的行走。病人如有碎步时,可穿摩擦力大的胶底鞋防滑倒。有前冲步时,避免穿坡跟鞋,尽量持手杖协助控制前冲,维持平衡等。

2.4.2  面部训练:  预防面具脸的形成,多做各种表情动作及鼓腮、噘嘴、龇牙、伸舌、吹气等,以改善面部肌肉协调能力。

2.4.3  基本运动的训练:  根据各年龄段及病人身体情况循序渐进有计划训练。(1)上下肢的前屈、后伸内旋、外展,起立下蹲。(2)肩部内收外展及扩胸运动,腰部的前屈、后仰、左右侧弯及轻度旋转等。(3)在有保护的前提下适当运动,进行一些简单的器械运动项目,有助于维持全身运动的协调。

2.5  大小便护理  因老年人特点及治疗用药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多数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便秘。对便秘病人,应多摄取粗纤维食物、蔬菜、水果等,可多饮蜂蜜、麻油,以软化食物残渣。可配以效果好不良反应小的内服及外用药物,如冲饮适量番泻叶,口服芪溶润肠口服液及排便前外用开塞露等,促进排便。

   

小便困难者可按摩膀胱、听流水声刺激排尿,必要时可导尿,总之以效果最好、不良反应最小的能持久使用的方法减少痛苦维护正常排便功能。

2.6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此类病人往往感觉及表达迟钝,护理上要全方位关怀病人,注意病人居室的温湿度及通风采光,根据天气变化等增减被褥衣服预防感冒。制订合理安全的室内、户外运动训练方式并督促协助落实。在晚期护理上要按照卧床病人、进行翻身扣背护理,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落实床上主动、被动功能训练,加强肌肉、关节、肢体的按摩,延缓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帕金森病没有很好根治方法,但是及时、规范的治疗,科学的进行有效的、持续性的康复功能的护理,能稳定病情延缓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努力做好康复护理,帮助患者在生理、心理上最大限度的维护健康,让帕金森患者的晚年生活质量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