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方经济

地方经济

地方经济

地方经济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方财政;经济增长;经济类型转变

中图分类号:F812.7文献标识码:A

财政无论是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是地方经济的振兴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财政控制着一国的政府收支水平,它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财政职能表现为对社会资源的控制。通过财政调节,可以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得到最有效的配置,使社会资源被充分利用。其次,财政通过对企业利润和居民个人收入水平的调节,来达到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合理。再次,财政对社会资源的调节能够使经济得到稳定、社会就业增加等。

地方财政作为中央财政的分级单位,在调节地方生产关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应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内蒙古拥有“羊煤土气”(羊绒、煤炭、稀土、天然气)等丰富的资源,但过去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长期处于“资源优势,效益劣势”的状况中。要摆脱贫困,就必须处理好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发展必须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增长和能耗降低的基础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经济转型颇具典型性,该市已探明煤炭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6,是全国地级市中产煤第一大市。近年来,鄂尔多斯变输煤为输电――煤从空中走,使煤炭工业附加值增加5倍;正在发展的煤转化工产品项目,附加值可增加10倍;煤转油项目则使附加值增加20倍。对资源进行综合高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内蒙古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鄂尔多斯市的成功案例值得很多地区借鉴和学习。内蒙古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历史上有名的灌溉平原,但近些年气候的变化以及人为原因等使得这种祖辈流传下来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经济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延缓,农害严重。虽然税赋改革为农民减轻了负担,但从根本上来讲,该地区仍然是国家和自治区的贫困县。笔者以乌拉特后旗的旗政府所在地东升庙镇为基点进行了调查。

乌拉特后旗傍着阴山山脉,所谓“靠山吃山”,近几年阴山山脉不断给后旗人民传佳音。储量高、品质较好的铜、铁、铅、锌等矿产资源的发现和开采频频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商利公司、紫荆公司等大型资源开发性公司驻进后旗,宝钢和首钢也在将目光投向这里。在历史的好时机面前,身为一方父母的旗政府更应该把握机会,为人民谋福祉。“招商引资”是很多城市在建市发展过程中必走的老路。将来如何走出“新道”来,旗政府财政在这个过程中将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一、从当地人民收入结构来看

用饼状图可作如图1、图2表示。图1为矿产资源大力被开采之前,当地人民的收入中农业收入占很大比例,而外出打工收入则占比较小的部分;图2为矿产资源被大力开采之后,在矿产资源开发尤其是大型公司进驻后,当地人民的收入发生很大变化。最为突出的表现为打工收入方面。由此可见,财政利用招商引资改变当地经济结构,加强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从当地税收收入增长看

农业税取消后,地方税收收入有很大地减少。因为该地的公司企业本就少,并且这些企业的盈利状况也并不乐观。但在商利、紫荆等企业进驻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这些公司不仅吸收了当地闲散的劳动力,而且他们高水平的管理技术、先进的开发设备、充足的资金支持等使得他们的盈利状况较好,随之对当地税收收入的贡献就比较大。这些企业不再向当地原有的一些开发企业只是做原料的输出,他们更多的转向深加工,在不断创造附加值的同时也为当地培养出一批技术人才,而后者则显得更加有意义。

三、从旗政府作用发挥上看

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主要是在较小的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但其针对性明显加强。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品大致可概括为:基础设施、社会服务、文化与传播媒介、社会管理等。我们知道,税收的一大特性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旗政府在税收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对当地基础设施和教育事业的影响颇大。不仅改建扩建了小学及中学校区(该地无高中),而且还增加了师资力量。一个地方未来的发展潜力与当地的教育状况密切相关,从当前旗政府在财政职能上的举动,我们似乎看到了乌拉特后旗光辉的明天。

地方经济范文第2篇

关键词:黑龙江 经济新闻 经济建设

黑龙江省处于中国的东北边疆,资源相对富集,生态环境良好,地缘优势独特,农业基础雄厚,工业基础良好,基础设施已具规模,科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继沿海开放与西部大开发之后,2004年国家出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支持粮食主产区等政策,为黑龙江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2009年黑龙江省经济排名位居全国第16位,处于中等水平。为了更好地服务龙江经济建设,当地媒体,尤其是当地经济新闻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宣传,并加大加强自身产业的发展,使地方经济新闻与龙江经济建设达到双赢。

加强对外宣传,提升地方品牌形象

黑龙江省在装备、粮食、木材、石化、医药等领域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产业基础。但是目前,全省仅有24个驰名商标。黑龙江省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也仅有4个。黑龙江省品牌战略促进会会长陈文志认为:“虽然拥有丰富的创造品牌的潜在资源,但目前黑龙江省品牌现状仍是弱、散、少,在品牌战略实施、品牌保护、品牌培育规划、品牌战略推进等方面,与其他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另外,品牌的整合效果甚微,光大米就有30多个牌子,仅安宁县,大米就有四五个牌子。五大连池火山矿泉水世界稀有,也出现了健龙、泉山、五大连池等牌子互相竞争的局面,至今形不成规模,更未能凝聚成强势品牌。部分已被消费者认可的牌子被抢注,外商为推动自己的品牌而吞食黑龙江省驰名品牌等现象也时有发生。所以黑龙江经济新闻报道应该加强对外宣传,围绕该省知名品牌,进行进一步提升并且整合其他小品牌,实施品牌保护。同时也为拓展地方形象、招商引资作进一步的宣传。

例如今年西南五省干旱,黑龙江水稻需求旺盛,价格不断攀升,针对这一现象,《黑龙江日报》、东北网、黑龙江新闻网都进行了跟踪报道。4月7日,东北网黑龙江频道经济新闻栏目报道了《全国首家稻米产业理事会成立 打造世界级稻米产业航母》一文,文中指出北大荒米业集团在哈尔滨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理事会,通过以理事会形式组建稻米产业集团,形成品牌联动效应。4月10日,《黑龙江日报》报道了《“龙江米贵”催生“水稻经济”推动黑龙江经济发展》一文,提出要打好“水稻经济”牌,创品牌抢占制高点。省内媒体通过多篇文章报道建设龙江水稻品牌,并且被网易等多家门户网站转载,使龙江水稻品牌走出省内,面向全国,也为招商引资作了很好的宣传。

地方媒体在开展对外宣传时,要注重科学统筹。根据宣传的主题、内容,运用多媒体、多元素、新手段、新技术,选择合适的时段、合适的画面、合适的密度开展宣传。充分运用当地多家媒体的舆论宣传优势、文化优势,真正体现出黑龙江省的特色,出品牌、出精品、出效益,切实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把握舆论方向,给予正确指导

作为地方媒体,在面对重大经济事件时,要及时把握方向,深入详细地报道,给予正确指导,让百姓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真相,充分发挥媒体的影响力,稳定民心。

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给很多的市民带来了恐慌。尤其在哈尔滨当地,许多贷款买房的市民担心中国会不会也发生类似的金融危机,哈尔滨的房产会不会大幅下降。针对这一现象,黑龙江信息网经济预测栏目就对美国次贷危机进行了连续专题报道,很多当地媒体也纷纷进行了转载。栏目在《专题一:次贷危机新进展及发展趋势》中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最新发展趋势。随后,《专题二: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从中国的国情分析,中国很难发生美国式“次贷危机”。但是同时提出中国住房贷款市场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紧接着《专题三:次贷新风暴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次贷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直接影响较少,间接影响则相对较大,并主要通过人民币汇率变化、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美国国内需求减少等方式,使得我国出口、投资和消费等三大需求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此报道经过大量转载,使得普通民众真正了解了什么是次贷危机,清醒地认识到了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房地产业的影响,最终安定了民心。

又如2009年7月哈尔滨市东方莫斯科楼盘开工8个月后被勒令停工。此时,20多栋楼房大部分都建到了十二三层,并卖出近2000套房。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在市民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尤其是购买东方莫斯科楼盘的市民。市民们对于楼盘停工猜疑不断,小道消息更是随处都是,也有一部分购房市民打算集体上告。针对这一现象,东北网做了一期题为《东方莫斯科违法售楼何以蒙混过关?》的专题。专题主要分为事件、调查、结果、质问等几个栏目。在调查栏目中揭示了市民们的购房合同竟然是抵押书,而东方莫斯科楼盘并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也不具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该新闻在第一时间,有效地制止了谣言的散布和传播。在结果栏目中,公布了哈尔滨市政府对该楼盘的处理办法,相关部门将在指定时间、地点对已购房群众进行登记,并决定2010年春季复工。同时,涉嫌犯罪的相关人员也已经被检察机关批捕。这一消息的报道,极大地稳定了民心,给购房市民吃了一颗定心丸,也给想要借此闹事的人无可乘之机。整个专题集合最新报道和背景资料,层层挖掘,层层深入,将事实真相第一时间曝光,最终疏散了谣言,稳定了民心。

解析经济政策,发挥“消化”功能

国家年年都会颁布一些经济政策,所用经济词汇都极其专业。在专业性极强的经济政策中,普通市民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很难领会政策精神,也很难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为了能够让普通市民更好地了解经济政策,地方媒体在经济新闻报道中,应该充分发挥其“消化”功能。黑龙江信息网专门设立了“决策参考”频道,其中包含“领导专送”、“报纸头条”、“高层声音”、“产业经济”、“数据报告”、“预测分析”等栏目。在“领导专送”栏目中,专门就房地产调控、农民增收、稳定物价、对外贸易等焦点问题进行解析。并对当下一些热门的经济名词,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

2010年4月14日,国务院出台了二套房贷新政。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东北网等媒体就纷纷对房贷新政进行了解读。尤其是针对哈尔滨各银行、房产商以及购房者分别进行了调查采访,并邀请了业内人士对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新晚报》、《生活报》等媒体也都专门开设热线栏目,针对国家颁布的经济政策,收集相关的信息,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解读,让百姓的疑问得到专门及时的解决。

扮演“中介”角色,实现双向互动

如果说传统媒体只是单一的线性传播方式,那么网络媒体则是点线面结合的网状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使得互动真正成为现实。作为地方媒体,也需要在第一时间了解读者的想法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编排出适合受众的报道,更好地发挥地方媒体的各项功能。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黑龙江新闻网,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哈尔滨经济广播电台、哈尔滨电视办的哈尔滨新闻网,以及黑龙江电视台网站等都分别设置了互动性较强的栏目,以弥补传统媒体互动性不强的缺陷。

比如:东北网的民生热线频道的定位就是“听网友呼声,为百姓维权”。在其频道内还设置了“我要爆料”的栏目,网民可以通过QQ爆料、在线爆料、记者热线等形式来挖掘新闻线索,栏目还对爆料者制定了具体奖励细则以进行鼓励。同时,黑龙江新闻网也设立了“百姓有话说”栏目,建立起民生互动的平台。哈尔滨新闻网则创建了“议论风生”哈尔滨论坛,论坛中主要设置了“市民第一现场”、“时政要闻热议”、“民生话题”、“我说时风”、“八面来风”等多个互动性板块。

在2010年黑龙江两会期间,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为了扩大两会的影响力,利用两会精英聚集的机会,在黑龙江新闻网设置了“代表说”、“委员说”及“网民说”栏目,从医疗、房产、社会保障、教育、城市建设等多方面,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将代表和普通市民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就黑龙江某些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寻求答案。除了通过电话、网络交流外,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还每天派出记者深入不同地点、现场收集大家对民生、对两会和今后生活的期待和建议,通过多方互动,扩大了社会影响力。网络平台使得代表与网民这种几乎“面对面”的交流成为可能。此时,媒体扮演着一种“中介”的角色,在普通公民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之间,在公众与政府之间,搭起沟通和互动的新桥梁,成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新通道。

做强地方媒体,实现信息产业的经济增长

我国传媒业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呈现小、散、弱的状态。作为信息产业的一分子,传媒产业本身的内涵和外延覆盖多个行业,在现代经济中已然占有极重的比例。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随着湖南卫视和安徽卫视的异军突起,大大带动了当地的知名度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所以做好做强地方媒体,也将促进该省信息产业的经济增长。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部分地市级传媒业市场正处于快速崛起阶段,为身处其中的媒体和其他媒体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2009年12月17日,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以生活报品牌为纽带,整合鹤城晚报、三江晚报、林城晚报、鸡西晚报、绥化晚报等资源,创建生活报西部版、三江版、伊春版、鸡西版、绥化版,并与黑河日报、七台河日报共同创办新的生活报地方版。通过资源整合,实现省市两级报业优势互补,创新黑龙江省内传媒运营模式,争取成为跨区域、跨行业发展的强大市场主体。

其次,以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新媒体满足了读者快速、便捷、展示性等需求。2006年10月,在省、市、区三级政府的扶持下,创建了哈尔滨新媒体产业基地。目前已引进、培育了一大批骨干、龙头企业集团,形成了较为齐全的产业类型,主要涵盖了信息网络运营、广告创意、影视动画、网络游戏、数字出版发行等多个领域,2008年实现生产销售收入29.7亿元,利税2.1亿元。

最后,由于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制约,我国在监管上把传媒视为特殊的企业,在投融资体制上有特殊的管制,绝大多数传媒单位尚未成为上市公司,传媒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全国统一、有序竞争的传媒业大市场。2010年5月9日,《上海证券报》报道,国家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新媒体的发展,更好地利用资本运作方式做大做强,拟推动新华网、央视网、东方网等官方新闻网站上市。东北网作为黑龙江省影响力最强、访问量最大的官方综合性网站,是黑龙江省唯一重点新闻网站,也是黑龙江网络文化建设的领头军。东北网可以尝试通过多种渠道拓展资金来源,引进国有战略投资者,在确保主办单位控股的前提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股份公司,条件成熟时在国内上市。并且,从某些方面也可以带动黑龙江省当地传统媒体的经济发展。(本文为黑龙江省社科研究规划项目《我省经济新闻报道如何为龙江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项目编号:08E091)

参考文献:

1.郭全中:《传媒经营变革》,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肖珊:《县级电视台要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所作为》,新华网发展论坛。

3.洪怡:《地方党报如何强化服务功能》,《青年记者》,2007(12下)。

地方经济范文第3篇

>> 和谐社会视域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研究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策略与途径探索 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策略与途径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民办高校特色馆藏建设 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对策探讨 农林类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平台建设与长效机制研究 增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途径研究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功能提升路径研究 沿海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地方高校服务“文化强市”建设策略研究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性研究 当前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方面的问题与建议 山东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现实着力点研究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对策 物流特色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打造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王楠,毛清华,冯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模式创新研究——基于燕山大学的案例[J].生产力研究,2011,(3):60-62.

[3] 孟兆怀.把四川文理学院尽快建成合格本科院校的思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6):1-6.

[4] 余耀森.区域独有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J].经济师,2009,(2):143-144.

地方经济范文第4篇

一、抓发展,抓重点。要把实现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使老百姓普遍得到实惠,作为衡量党委领导经济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进一步深化对县情的认识,调整完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开放立县,农业稳县,科教兴县,项目旺县,工业强县”发展战略,把工业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城镇建设等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坚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动摇,坚持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发展不动摇,坚持全民创新创业、民生为本不动摇,坚持加快项目建设、调整优化结构不动摇。坚持思路引导、政策推动、典型示范,大力培育支柱产业、骨干企业、现代农业,着力解决农产品的深加工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力争在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二、抓环境,抓服务。党领导经济工作,关键是要为经济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稳定和谐的人文环境。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委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搞好协调、监督和服务,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把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犯法等现象,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为经济发展保好驾、护好航。增强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认真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坚持教育疏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针,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为改革和发展创造宽松、安定的环境。

三、抓创新,抓决策。着力创新,科学决策,改进领导经济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是党委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直接表现。要切实转变领导方式,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法律手段解决经济和社会运行中的问题。要创新领导方式,把一些常规性的工作交由县委常委分工负责,县委确定科学的决策范围,县委常委会把决策重点放在改革那些影响发展的体制性、机制上,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对经济工作的重要问题,做到“三不三坚持”:不调查研究不决策;不经过充分论证和集体讨论不拍板;重大项目建设时机不成熟不开工。抓好决策的贯彻落实,避免只说不干。坚持领导在一线、调研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

地方经济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服务;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30年给中国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推动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政府职能是指政府根据保持政权稳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承担的职责功能。任何国家的政府职能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十报告中说: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多,外事工作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经济外交”的大背景下,国家对地方外事服务产生了新的要求,不仅注重政治目标,还要重视经济和社会目标。地方外事工作已成为推动城市国际化进程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外事服务在服务型政府中的地位与作用

地方外事工作的基本方针:为国家总体外交服务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外事部门如果只是为上级部门服务,为政治服务,就无法了解企业、民众对于外事部门的要求,那么促进地方经济国际化,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无从谈起。因此,外事工作增强服务职能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必然之选,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必严要求。

外事工作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是,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地方外事必须围绕服务开展工作。从全国外事工作开展情况看,当前绝大多数地方外事工作正在健康有序发展,为国际以及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稳定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地方对外事工作的理解仍停留在迎来送往、因公出国被动管理与服务层面。为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外事为民的管理与服务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外事服务型政府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二是,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地方外事管理建立良好的服务运行机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人民满意政府。地方外事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外事为民的方针政策,深入开展地方外事管理模式创新,建立管理和服务为重点的人民满意的政府。

二、地方外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职能定位不够明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城市国际化程度日渐加深,越来越多的部门、机构、个人加入到了直接对外交往的行列中,外事工作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宽。作为地方对外交往第一线的地方外事部门,长期以来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重政治轻经济的倾向。这不仅妨碍服务型政府的建立,不利于政府职能顺利转变,而且对经济建设参与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的投资环境,最终阻碍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不强

一是地方外事部门整合、利用资源的能力有待提高。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部门和单位主动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地方外事部门在统一领导、归口管理,以有效整合和利用资源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二是外事工作者的素质制约着地方经济发展工作。一些地方外事工作者水平良莠不齐,外语水平有限,缺乏世界政治与经济、法律与文化等综合业务知识等,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难以起到应有的参谋助手作用。因此,亟需外事干部迅速提高思想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能力。

(三)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机制不够健全

地方的对外交往一般由政府主导和推进,政府对外事的工作全权负责和管理。这一机制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能行成外事合力,有效推动地方的对外交往,但过度依赖政府管理也导致外事工作僵化,失去活力。这样的外事运行模式无法真正体现民众的意愿,在这种情况下,服务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此外,外事服务评估体系尚未建立,缺乏科学评判服务质量的标准,不利于反映出真实情况,缺少对今后工作的指导性。

(四)外事部门与企业的联系不够密切

传统的“官本位”的思想,使得外事部门的机构设置和工作职责,主要是为上级、为政

府服务的,外事部门服务企业的工作起步较晚;同时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工作中没有建立与企业沟通联系的有效机制,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服务理念。

三、提高外事服务的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一)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

一是将为经济服务视为地方外事的工作宗旨之一。外事部门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却能通过丰富的资源,为经济发展寻找机遇。外事部门要努力转变观念和改变工作方法,打破过去只重视办好手续、迎来送往的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利用信息优势,当好企业走出去、请进来的纽带,并利用各种渠道为地方引资、引智,引进企业。地方外事部门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找准位置,摆正关系,从发挥职能和工作优势上寻求为经济服务的立足点和突破口。

二是自觉提高外事工作对经济服务的意识。外事对经济工作服务可以大有作为,外事干部要把自己的工作和经济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我们要自觉提高外事为经济工作服务的意识和自信心。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大背景下,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三是坚持规范化管理和优化服务的统一,寓管理与服务之中。长期以来,外事部门一直强调“外事管理”概念,然而基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外事部门应认识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才是做好外事工作的关键所在。

(二)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是高质量做好外事接待工作,积极宣传天津形象和投资环境。通过在接待中的服务工作,探讨与外方交流与合作的可能性。地方外事部门的主要优势是信息量大、工作面广,内外朋友多,充分了解国内需求,加强与我驻外使领馆及外国驻华使馆等外交机构的联系,了解掌握世界经济、产业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最新动向,使之成为我接待工作的有力支撑。

二是以友城为平台,切实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服务。友城渠道已成为地方吸引国外资金和技术、培训人才、扩大合作的重要渠道和途径。利用友城渠道多、信息灵、朋友广的优势,积极推动“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为企业走出去构建新平台。加强与友城所在大公司、大财团的交往,推动重点项目。

三是加强对外宣传,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国际化软环境。对外宣传是地方外事促进区域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地方外事部门应该加强对外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为地方树立良好国际形象,提高当地的知名度与信誉度等,为当地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是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全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外事工作是关乎国家形象的,有着严格标准要求的工作,要求外事干部是政治强、业务精、知识面广,善于建立广泛良好关系的复合型人才。

(三)创新体制机制

一是推进外事工作向依法行政转变。当前,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地方外事工作需要应对的新任务、新情况逐年增多,地方外事部门对新的职能进行社会管理或提供公共服务的法律依据较少。制定新的或完善已经存在的外事管理、服务法律法规就显得更加迫切。

二是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改善投资环境。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各部门的要求,地方外事部门应牵头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以强化政府各部门间的协作,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责任,形成合力。建立有多部门联合组成的联席会议、工作组等形式的长效合作机制,指定联络员,加强工作便捷程度和沟通的渠道畅通。

(四)强化外事部门与企业的联系

为企业服务是经济外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外事部门应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信息,为企业发展拓展市场。充分挖掘和利用对外交流的渠道,在接待外宾及对外联系中注重相关信息的收集,努力为当地企业对外交流、合作洽谈牵线搭桥;利用外事管理职能,为企业“走出去”服务。

参考文献:

[1]于千千,邹再进,甘开鹏:《现代服务管理丛书:服务型政府管理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2]燕继荣:《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再造七项战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3]石国亮,何毅亭《服务型政府:中国政府治理新思维》,北京:研究出版社,2009年.

[4]赵晖,金太军:《转变政府职能与建设服务型政府》,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