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保值增值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文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党中央对进一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高度重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为维护国有资产,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本文拟从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来分析,提出了确保我国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对策,以期把好国有资产定价及转让关,堵死国资流失的渠道,实现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一、我国文化事业单位改企转制的现状

与10年前中央政府十大产业部撤并而推行242家科研院所由事业法人转企业法人的体制改革相比,新一轮的事业单位改革覆盖面更广,涉及单位更多。就目前的政策导向看,国家鼓励及支持出版、报纸杂志、文化、电影电视、广播等领域的事业单位改制,涉及的改制和拟改制事业单位近3.7万家。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改制,有利于为民众提供更高层次、选择性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有利于提高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速度及质量,更有利于提升中国价值观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对文化事业单位改制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及作用。

但是放眼望去,在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的改制还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其在转企改制后国有资产不能保值增值。目前资产流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相当部分的单位,把多余的办公场地、资源或品牌租赁给一些经营人士,从中收取一定的租金报酬,放入单位的“小金库”;有些单位则通过财务造假,将原来本不该计入负债的项目计人负债,将本应计为资产的项目故意少计或不计,建立并且隐瞒账外账、私设“小金库”,直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第二,有些事业单位的一些非经营性资产在转为经营性资产过程中,国有资产被严重低估;一些企业在进行国有资产价值评估时,对于无形资产进行不评或少评,把土地价值低估;还有国有股权转让时不客观考虑资产的增值性等,评估出的价值远低于实际价值,也是常见的国有资产低估和流失的方式。例如,有的单位在资产评估中虚造数据,既不查账,又不核物,凭空捏造,甚至出现有的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做竣工结算,资金、原材料、成品、仓库物资等账目不清楚的怪现象。这种清算、评估事实上成了“走过场”。第三,文化事业单位的资产长期不评估、不流动、不核算、不提折旧、不考虑损耗,造成产权分散、流失和浪费严重。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

文化事业单位在转企改制过程中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不能保值增值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方面的原因

有些单位管理上的不规范和失误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文化事业单位在改制转企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财产清查登记(含无形资产)。对于产权归属不清的应依法进行产权界定,产生纠纷由地方国资部门负责调处。改制单位在主管部门、地方财政(国资)部门、中介机构的指导下进行清产核资,搞好资产清查、登记工作。改制单位应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编制评估基准日企业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册。而有些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不到位,资产管理责任没有认真落实,单位只顾自身利益而忽视国家利益。单位的财务管理混乱,财产账目不清。或为了私利做假账、坏账,压低净资产值,虚开发票中饱私囊,给资产清查工作带来很多的困难,从而很难保证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

2、监督方面的原因

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有的是没有被审批及监管部门发现,或者审批及监管部门发现后不处理或不及时处理,都或多或少与审批及监管部门的工作不规范、制度不完善有关。我国国有经济中存在独特的多层次“多元化委托关系”,但缺乏制度化的有效的针对人的制衡与监督机制,造成了产权交易中国有资产流失的体制性根源。对国有资产价值认识的不统一,对国有资产流失犯罪认识的不统一,对无形资产价值的忽视,从根本上造成监督的力度不够,进而无法对国有资产准确地审计评估,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无法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经营投资管理过程中的原因

第一,经营决策、投资失误,在中外经济合作过程和经营管理中忽视对资源性资产的保护,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第二,产权变更、改组、改制并购过程中的流失。主要表现在在改制过程中清产核资不彻底,或者进行清产核资时只将账面资产作为清查值,进而使得有些账外资产无法纳入改制范围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还有在文化单位改制过程中权力资源滥用某些领导擅自作价,干预产权转让价格,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还有的甚至与中介机构恶意串通,采取“高值低估”等手段侵吞国有资产。第三,破产^生流失。国有企业破产后需要短期内实现资产变现,实际操作中往往资产变现低于资产评估值,大量资产从账上消失。还有单位破产给银行带来损失,大量贷款无法收回,或者为逃避债务剥离优良资产,将原企业财产瓜分殆尽。

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对策

要发展规范的文化企业,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市场主体和微观基础,必须对国有经营服务性文化事业单位实行转企改制。在转企改制的过程中要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进行统一规划,结合实际情况,在改制进程安排、改制的形式选择等方面采取更为科学、灵活的方式。

1、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

不断健全和优化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不断净化资产评估中介市场,不断加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在借鉴国有企业改制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文化事业单位改制的特点,在制度体系建设方面不断创新,为文化事业单位顺利进行转制提供制度保障。

2、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强化国家对中介市场的监管,实 现国有资产的准确评估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转企应由授权经营主体或主管部门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对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资质、评估项目的经济行为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核准,并实行评估结果公示制度,接受职工监督。评估机构应在评估报告中对改制转企事业单位有无无形资产独立发表意见,并对无形资产评估作价,纳入改制范围。资产评估报告由地方国资办进行核准或备案,其核准和备案文件是国有资产占有单位办理产权登记、股权设置、产权交易、工商登记等相关手续的必备文件。评估结果由主管部门审核后,出具审核意见,报地方财政(国

资)部门备案。土地资产报地方国土局备案。

3、加强无形资产管理,防止无形资产流失

无形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对无形资产评估指标体系的认识,也早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要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就要对无形资产加强宏观管理,完善相关立法,健全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和保护,制定专门的法律和条例,为文化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保护提供良好的条件。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转企时,如果其资质及品牌影响力大,要对其无形资产进行评估作价,允许其以评估后的商誉、名称、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投资人股。

4、完善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国有资产运行各个环节

不断完善内部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和健全包括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登记、产权转让、资产报告和监督考核在内的规章制度,坚决按章办事,规范资产的管理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国有资产流失。全面清产核资,并做到管好收入,专款专用。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应由地方财政部门委托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改制单位进行财务审计,并对审计结果的合规性进行审核,核批审计确认的资产损失。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一定要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按照有关国有资产的转让程序进行公开转让,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还要建立和完善资金走向跟踪、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推行责权利相统一的奖惩制度,提高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水平。文化事业单位,可以选择转为产权多元化的企业法人。在事业单位进行产权多元化改制中,因为文化事业单位事转企改制,意味着其被推向市场公平参与竞争。这些领域经营及竞争的知识密集性特征,决定了经营者在事转企改制后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着更大作用。为了强化市场化的竞争意识,政策上要允许并支持经营者个人出资持有一定比例股份,可以实现经营者自身利益与改制后公司发展的紧密捆绑。

5、强化监督制约,增强责任意识

健全经营者激励与制约机制,完善投资决策监督制约,坚持民主集中制,即要通过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方式,对某一投资决策项目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分析、论证,只有这样才能使投资决策真正做到科学、合理,从而避免投资失误;加强财务监督,注重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相结合。加强社会监督,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中介机构、社会舆论和市场等社会力量,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

6、提高维护国有资产产权的意识

要培养全社会珍惜和保护国有资产的强烈意识和责任感,让全社会都认识到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和保障,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与广大干部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要消除各种不利于国有资产保值的消极,£哩,形成健全的防范意识。

在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中,应结合国企改制的经验教训,进行系统的思考,采取更为科学、灵活的方式,严格把关,防治国有资产的流失,保证单位改制成功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也不能仅以“防”为主,而是要设法保持其改制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义亭: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经济研究,2008(10)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的根本出路,也是推进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文化事业,在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布局结构等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探索高效现代的管理新模式,建立健全文化事业发展的新机制,本文以连云港市市直文化单位改革为例,就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进行初步探讨。

一、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思想

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加快文化艺术事业的建设步伐。坚持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二、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思路

1、根据文化事业单位不同情况、不同性质,确立改革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分类进行改革。作为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公益型事业单位要加快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精简富余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使国家核拨的事业经费,更多地用于事业发展;同时,进一步增强市场运作和自身“造血”能力,明确事业发展方向,为人民群众提供量多质优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公益经营型事业单位,如文化艺术院团,在财政给予补助、扶持其发展的同时,应努力提高经营性收入,在保证文化艺术产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积极开拓市场,采取多种方式促进文化产品的增值,努力实现文化艺术产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2、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改变文化事业单位设置零散、规模过小、服务单一的格局。通过调整、合并、转制等方法,紧紧围绕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服务和社会需求,对文化艺术生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整体产业结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重点突出的原则,逐步打破地区、部门、行政级别等多种限制,有计划地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改变文化事业单位设置不合理状况。

3、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的社会化发展。文化事业单位要面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要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应该鼓励社会来办文化,逐步形成国办、民办、外资等多元投资办文化的开放格局。比如艺术院团要重点加强与传媒业、旅游业及大型企业的联合,增强发展活力和发展后劲;群众文化要注重利用社会力量来办;文物保护要推动形成以国家保护为主、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的体制,努力发展博物馆文化;图书馆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不断拓宽公共服务领域;艺术教育要以产业化思路来加快发展。

4、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良性运行机制。文化事业单位应从自身特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入手,全面推进财务、分配、经营、管理等机制的改革,积极研究公益型文化事业单位的经营服务机制,把文化艺术事业单位办成独具特色的艺术表演团体、公共文化机构或其他类型的文化服务机构。凡具备可经营运作条件的职能部门,均可转化为企业化的管理模式,组成由文化主管部门管理的经营性机构,使其直接面对文化市场。比如,连云港市文化局设立的演出服务中心、艺术发展服务中心、网络服务中心等,此外,也可逐步设立演员管理中心、剧目创作策划中心等。

5、建立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事业单位的新型关系。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对直属单位进行政策指导和宏观管理,管好领导班子,监管国有资产,搞好协调服务,营造有利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6、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要找准本单位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资源,认真规划、合理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要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快公益型事业单位的市场化、产业化步伐。

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环节

1、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和完善聘用制度,健全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对聘用人员进行定期考试、考核,谨慎做好解聘、辞聘工作。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根据单位工作实际需要确定岗位数,可以高职低聘、低职高聘,也可以不聘,逐步做到申报自主、社会化评审、单位聘任。积极稳妥地处理有关人事争议,根据国家人事争议处理的有关政策,依法保障职工和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逐步推行末位淘汰制,妥善安置、分流未聘人员,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分流方法。

2、分配制度改革。扩大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自,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改革,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可试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事业单位经批准可以高薪聘请特殊拔尖人才,在部分特殊岗位可试行年薪制,对有重大贡献、业绩突出的人才,可予以重奖。

3、干部制度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拓宽干部选拔渠道,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进管理方法;对领导干部实行直接聘任、推选聘任、竞争上岗、上级委任等多种任用形式;对事业单位行政领导人实行任前公示制、试用期制、离任审计制和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对任期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任用、奖惩挂钩。

4、财务制度改革。科学合理地确定事业单位的预算,切实加强管理;切实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文化经济政策,不断发展艺术生产力;切实加强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增强积累意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健全单位财务监督机制,坚持依法理财,财务公开;制定切实有效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单位各项收入要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四、连云港市市直文化单位的改革

(一)市直文化单位改革情况概述

近年来,连云港市文化艺术事业在改革中稳步前进,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自2004年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启动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以来,连云港市文化局抓住这一契机,分类分步推进,直属企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实现了“轻装上阵”和资源整合,为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增添了后劲。2005年,市演出服务中心以“撤并注销”形式完成改制,市黄海影剧院整体划拨至江苏金海投资有限公司,市凹凸彩色印刷厂整体产权转让给连云港市永发房地产公司;2006年,市文化用品公司改制工作结束;2007年,历经4年的市电影剧场公司(含东方影视中心)改制工作最终以政府拿出改制成本完成改制任务。至此,市直文化系统尚存在两种类型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型事业单位和公益型事业单位。

1、行政管理型事业单位改革。连云港市文化局(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职能进行了初步整合,成立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稽查队集文化市场、文物、新闻出版、版权、扫黄打非等市场稽查和案件查处功能于一体。为了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推动全市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发展,在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应进一步拓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范围,提升机构级别和增加人员编制。

2、公益型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内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近年来,在编制人事部门的支持下,剧目工作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整合成立了艺术研究所;将军崖岩画文物管理处、孔望山摩崖造像管理处、海清寺塔文物保护管理处整合成立了市重点文物保护所;市书画院进一步充实职能,并更名为市美术馆(书画院)。连云港市新成立的三个单位皆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文化的社会公益服务职能进一步增强。2005年,连云港市少儿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剧目工作室、将军崖岩画文物管理处、孔望山摩崖造像管理处、海清寺塔文物保护管理处、艺术学校、书画院9个公益型事业单位被连云港市事改办列为第一批实施人事制度改革单位。在公益型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中,连云港市文化局把打破终身固定用人制度和推行聘用制作为改革突破口,对直属单位提出了“因事设岗”、“公平竞争”、“选贤任能”、“双向选择”的明确要求,从宏观上对各单位加以指导,并取得初步成效。

3、公益型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即文化艺术院团的改革。公益型事业单位又分为公益型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公益型定额拨款事业单位。连云港市歌舞剧院(京剧团)、淮海剧团、话剧团均属于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单位发展和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进一步强化专业院团建设,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产品,文化系统内部将这些院团的干部、人才、设备等资源进行了整合,实现了优势互补。今后可以将部分承担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以及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单位转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增强院团面向市场参与竞争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连云港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转变思想观念,加大对现有改革政策的执行力度。近年来,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连云港市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推进,实行了聘用制、岗位管理制、竞争上岗、分配激励、职称评聘分开等新型内部管理机制。这些改革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们大锅饭思想,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但其某些方面改革还存在象征意义大于实质内容,实际的效果并不明显。比如职工对事业单位的工作仍有“铁饭碗”认识;对于职称的评审,部分职工仍有评上就该聘用的观点;事业单位推行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由择业、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的聘任制,但在实践中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论编制、论资历、论年限情况仍十分普遍。因此,在不断完善文化事业单位内部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管理制度改革配套措施的同时,应加强宣传引导,并加大改革政策的执行力度,从而破除一些陈旧的思想观念。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事业改革;难点;总体思路;财政政策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具体步骤,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事业单位不断发展的内在需求。近年来各地对社会事业改革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财政对事业单位的经费供给模式有了很大变化但从本质上说现阶段事业单位改革尚未到位,一方面财政负担沉重,经济效益不高,另一方面资金使用分散,重点发展的社会事业缺乏足够的支持,导致社会效益低下。因此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事业单位现状及改革的难点

目前我省事业单位主要按行业特点进行分类,缺乏对其社会功能、性质、地位和作用的科学分析,存在事业单位标准过宽、范围过广、比例过大、使得国家包揽过多,重点不明,财政负担过重,对财政而言,“负担沉重”与“投入不足”同时并存,财政负担沉重之后必定是对确实需要资金的投入力不从心。以我省省级事业单位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2003年3月31日,省级事业单位763家,事业编制91836人,实有72214人。其中财政核拨315家,占事业单位总数41.3%;编制17858人,占总人数的19.4%;实有14253人,占总人数的19.7%。财政核补185家,占总数24.2%;编制27780人,占总编制的30.2%;实有21651人,占总人数的30%。自收自支128家,占事业单位总数的16.8%;编制5787人,占总编制的6.3%;实有3955人占总数的5.5%。上述资料表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比重仅占事业单位总数的16.8%,编制人员仅占6.3%,而财政核拨和核补的事业单位数和人员编制数占了绝对比重。2002年省直事业单位人员及公用经费支出(还不包括专项经费)22.8亿元,占财政支出总支出比重高达23.7%。

中央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原则和框架都已十分明确,即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对事业单位进行定位、分类,重新界定事业财政供给范围,解决财政供给范围偏宽的问题,实行政企分开、事企分开,调整结构布局,优化事业资源的配置,缩减编制,节约开支,但真正进入实际操作仍然干扰多多,困难重重。综合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难点有:

难题一:如何科学设置事业机构。事业单位设置需从公共产品供应入手,各国学者公认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标准的公共产品为纯公共产品,如同时不具备这两个标准则属于私人产品,但在现实中有的产品只具备其中一个标准,有些产品两个标准都具备,但又不够充分,一般将这第三类产品划分为准公共产品。而科学划分公共产品的性质是科学设置事业单位和重新界定事业财政供给范围的前提基础,由于事业单位门类太多、差别很大、范围太广、专业太复杂,划分上有一定难度,再加上历史遗留事业单位的种种弊端,使事业单位设置和布局分布不尽合理,部门、区域和学科分割,各自为政,各自为战,职能交叉,资源浪费严重。因此科学设置事业机构,是一项科学性、政策性、难度性很强的工作。

难题二:如何科学、合理定编定岗。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是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核定经费,给“粮”给“奶”的基础,而事业单位编制,又是由人事编制部门来核定。造成人事改革、财政资金供给改革与事业单位改革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牵一发,动全身”。目前事业单位行政化倾向严重(事业单位普遍套用行政级别),事业单位的定编定岗事关人事、财政、单位、员工三家四方,一旦在编制核定上动真格,缩减财政补贴范围,同在事业单位一条船的上上下下都会想方设法“严防死守”,争取缓减,遭遇“伤筋动骨”的会使出浑身解数来“软化”重新配置资源的改革。合力改革攻坚干扰多,困难重,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

难题三:机构臃肿,冗员严重,“出口”渠道狭窄。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机构的设立和扩张并非是基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上事业单位改革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公务员制度改革之后进行的,其接受了大量上述改革的“包袱”,而大学生分配、干部分配时不去企业,机关编制满了,又大多往事业单位里挤。这样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很多成本摊到事业单位头上而相当多单位不具备自我消化的能力,富余人员的安置、消化除了市场化外,已无后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事业单位改革的成本和风险大于前两项改革,处理不好会影响社会稳定。

难题四:配套改革不同步,相互制约。事业单位的保障机制配套是制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瓶颈”问题。现在我省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没有纳入社会保障体制,事业单位改革一部分机构要撤、并、转制,在这种情况下要解聘一个人是很困难的。

难题五:改革的成本由谁承担和消化。改革是有成本的。事业单位改成聘用制,或者减员,或者推向“社会化、市场化”,都需要一定的财力作保障。而事业单位改革不像企业改制,能够通过破产、固定资产变现等方式补偿下岗职工。目前普遍观点是要推行事业单位的行政后勤“社会化、市场化”来解决富裕人员问题,但是不同单位条件相差甚远,除了高校和卫生系统拥有众多在校师生和病员及家属,行政后勤管理和经费来源有规模效应,其社会化和市场化要比科研院所、文化馆团等容易的多。而大多数事业单位行政后勤工作社会化、市场化难度较大。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思路

目前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从局部上升为整体和进入攻坚阶段,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推进性特点。即事业单位改革集资源整合、产权制度、投资体制、经营体制、财政供养体制、用人和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深层次改革,现出整体推进的态势。

1、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分类,实行不同的财政供给模式。界定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供给范围总的原则是要有利于推进事业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实行政事分开、事企分开,调整结构布局,优化事业资源的配置,缩减编制,节约开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对事业单位的职能和经费渠道进行全面清理,按照事业单位的不同类型和经费自给能力,重新界定财政供给范围和财政供给形式,实行分类管理,确定不同的补助标准和扶持力度。从性质和职能上事业单位可以分为三类。

行政管理类。具有行政性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履行的是执法监督和社会一些管理职能,如部门所属的执法监督、监管机构。对于这类承担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实行政事分开,将一部分原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政府部门;难以划归的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脱钩,取消行政隶属关系,依照公务员的制度管理,经费由财政核拨,所有执法收费均转为政府规费,全部上缴财政,与部门支出脱钩,实行“收支两条线”。

社会公益类。从其公益性的程度来划分,可以划分为纯公益性、准公益性两大类事业单位。

纯公益性事业单位是指为了国家的公共目标、实现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利益,提供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的单位,例如自然、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尖端前沿技术研究、九年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公共卫生防疫。此类纯公益事业自身没有收入或收入很少,私人不愿承担也无力承担,基本上由政府“兜底”来办,经费主要靠财政核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控制人员总量规模,科学设定岗位,搞活内部用人机制。

准公益事业单位是指既有公共目标又有私人目标但偏重于公共目标、能实现公共需要和公共利益而提供的具有一定排他性的公共产品的单位,例如科技开发类研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育场馆等事业单位。这类企业提供的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但其发生的耗费部分可以通过向消费者收费取得一定的补偿,对其仍应按非营利性机构管理,采取财政补助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政策,政府相应地进行定额或定向给予财政补贴。对其收费应加强管理和监督,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以保证公益性事业的运行不偏离,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目标。

经营类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提供具有排它性和竞争性的产品。如应用技术性研究设计院所、地方一般性剧团、电影制片厂、非学术性杂志社、报社、出版社、杂志社、各类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人才服务、出国服务、招待所、培训中心)、各类协会、学会、专业技术学校院、地方性医院、康复中心及各类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公证处、律师事务所等)。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具有组织收入强,收入相对稳定,其发生的费用完全可以通过为社会提供服务取得收入来补偿并取得利润。要彻底转为企业并改制,应与财政供给脱钩,由市场调节。对于一些转制确实存在困难的单位,给予一定的过渡时间,采取逐年减拨经费的方式,逐步推向市场。要大力发展这类事业单位的民办、合伙制、股份制形式,通过政策扶持积极发展既为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急需、又不需要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

2、加强清理整顿,优化事业资源配置。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我省的财力偏弱,在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必须优化事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调整和设置事业单位,发挥更大社会效益。应根据区域经济和公用事业的需要,采用撤、并、转、建等办法,对事业单位总体布局进行调整重组,保证资金向社会发展具有前导性作用和社会亟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新兴行业的事业单位集中。

应撤消的单位:按照政事分工的原则,原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已明确收归行政机关的事业单位;职责业务已经过时或消失、成立后未正常运作的事业单位;“三无”事业单位(无明确职责、无办公场所、无在编人员);职责不明确,与主管部门业务没有相关的事业单位;任务严重不足或长期不出成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差的事业单位。对撤消的事业单位,财政不再供应经费。

合并的事业单位:职责业务相同或相近、重复设置、过于零散、规模过小及功能萎缩的事业单位;同一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数量过多,任务相近,必须整合的事业单位。合并的事业单位,重新核定编制,并按合并后的事业性质、职能重新界定财政经费渠道。

3、建立编制管理和预算管理紧密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对事业单位进行清理整顿,经过调整、合并、撤消后,保留下来的事业单位,要精简编制、重新核编,按其性质、职能和编制数重新界定财政经费供应政策,建立编制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其基本要求是:编制部门、财政部门密切配合,编制和财政部门进行核定编制,确定经费供给形式。这样,使编制、人事掌握编制计划,财政部门掌握经费预算等相关标准,达到控制机构编制增长的目的。

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让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脱钩,取消行政隶属关系,建立法人治理结构。通过进一步改革,事业单位将取消行政级别,建立不同于政府部门的人员管理制度和福利制度。

4、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事业单位分流到社会和企业的人员,单位没有为其上社会保险,必然带来如何建立及计算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的问题,应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把“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保证“出口”畅通,让“进口”与“出口”良性循环起来。改制单位的保险征缴向企业保险过渡,养老保险和医疗单位和个人各交一部分,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逐步进入失业社会保险;继续执行国家有关公积金政策。凡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额和差额的事业单位职工,其改制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不再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被撤销的全额和差额事业单位职工,各项社会保险费用视同缴纳。原事业自撤销之日起,其社会保险费用均由个人承担。今后社会保障制度要逐步向差额拨款型和公益型事业单位铺开。

5、多渠道筹措改革资金,保障改革顺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除了要撤并部分职责不明确,规模偏小、工作任务交叉和设置不合理的事业单位外,还要在一般事业单位人员(含乡镇事业单位)编制进行精简。因此需要想方设法筹措改革成本,解决改制分流和职工的安置和社会保障问题,以保证改革顺利推进。

事业单位筹措改革成本的资金的渠道可以有如下:一是财政每年安排部分资金;二是改制单位土地出让金;三是单位资产出售资金。改制单位的国有资产可用于职工安置和社会保障:职工安置费从净资产中剥离,由改制企业一次支付给职工,也可通过资产量以实物形态入股。改制前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经劳动部门核算确认后,从资产中予以扣除,并缴至社保经办机构。改制单位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的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障资金,以及未纳入社会统筹的退休职工按政策规定的退休费,要从净资产中一次性剥离出来,离退休人员的相关费用要按有关文件规定在资产中剥离。对落聘职工应以内部消化为主,对解聘人员实行解聘风险补偿。

6、加快事业单位分配机制改革。分配机制改革关系调动事业单位人员积极性和事业单位的活力。根据中共十六大精神确定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原则框架加紧研究,加快人事制度与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分门别类,细化有关规定。建立事业单位职员制,根据能力和贡献大小,拉大分配差距,推进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不同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特点的工作考勤制度的改革方案。建立奖励金制度,对做出优异业绩、成果的人员以重奖;事业单位研究开发的科研成果转化取得经济效益的,提取一定比例的净收入用于对做出重要贡献人员的奖励与报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其科技人员可以用高新技术成果向企业出资入股,参与或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可试行职工内部“参股”,年终分红的做法。

7、加快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对主要依靠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推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的用人制度,财政对固定岗位实行制度化的总量控制,建立以竞争和流动为核心的动态人事管理机制;对向企业化转制的事业单位赋予人事聘用、流动的充分自;对按非营利机构运行、国家资助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科研机构,赋予充分的人事管理制度自;半公益事业单位实行内部置换岗位制度。行政管理人员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后勤人员岗位可以互相置换,其人员工资待遇由单位结合原档案工资标准、按现岗位自行确定发放。

三、不同行业改革的具体设想

(一)教育单位实施“确保中间,放活两头”的改革方略。即对九年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保证经费的投入和教育质量,同时积极探索办学新路;而对幼儿教育则坚持走社会化办学的路子;高中(以及高中以上)教育要坚持成本化办学方向,采取公办民助、股份合作、民办等多种办学形式,走联合、兼并、挂靠、合作之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中小学校要严格执行中小学编制新标准,经费由财政核拨。同时抓住乡镇撤并、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之机,适当合并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学点。高等学校。主要解决机构、人员臃肿和生师比、生员比不合理的问题。针对高等教育事业的产业化特征,以学校服务社会化改革为突破口,实现后勤服务规范的社会化运作,后勤服务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实体,使之从单位的管理难点、经费包袱成为单位重要的增收源。职业学校各类成人高校、成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干部学校、函授院校和培训机构,要精简编制,抓大放小,实行经费自给,确实要扶持的财政给予定额或定项补助。

(二)医疗卫生单位县属、乡镇医院等医疗机构,政府继续扶持防疫保健机构的发展。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所(站)和妇幼保健所要进行整合归并,实行院所合一,精简机构和人员。医院(疗养院、门诊部)、保健院(所、站)要进行优化重组和结构调整,采取“售、股、租”等多种形式,变政府独家办医院为职工、社会力量和政府投入相结合的办医形式,变传统管理为法人治理。基本支出自行负担,大型设备和仪器添置由政府适当补助。卫生事业单位要进行后勤社会化服务改革,争取2-3年完全过渡为面向社会事业性质的自负盈亏独立实体。

(三)文化、新闻出版单位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两个轮子,根据文化事业单位的不同职能,实行分类管理。对公共图书馆、文物、公共博物馆等公益型文化事业单位,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定岗,控制人员总量。经费由财政核拨。对以优秀传统剧目表演为主的艺术团体等具有公益性,又可不同程度地实行经营运作的文化事业单位,赋予充分的人事自,提高流动岗位所占的比重,财政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对经营性的影剧场所、剧团,通过改革使之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乡镇文化站、广播站等可合并成立镇广电文化中心。文管办和文化稽查市场队的职能要进一步强化,在严格控制编制的前提下,核拨经费,保证宣传文化工作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贴近中心、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321号),文化新闻出版类事业单位的改革,待中央和省统一部署后施行。当前根据中央和全省治理报刊工作会议精神,各级要切实做好报刊散滥清理整顿工作。除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纪委的刊物,必须赠送的部分,经核定后,由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其余所有杂志社、报刊必须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在清理整顿中经批准改为内部刊物的,其经费由部门自行解决。

(四)对我省公益性科研所进行整合,对重复设置的科研院所,可按照大学科的范围合并同类项。对必须由政府支持的从事基础研究,重要公益研究领域创新活动的研究机构,经费由财政拨款。公益类研究和开发并存的科研机构,有面向市场能力的要向企业化转制;以提供公益为主的科研机构,有面向市场能力的也要向企业化转制;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或提供公共服务、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确需国家支持的科研机构,仍然划分为事业单位,按非营利性机构进行运行和管理,其中有面向市场能力的部分,也要向企业化转制并逐步与原科研机构分离。其他科研机构要向中介服务方向发展。

(五)涉农事业单位按照“一稳定三提高”的原则。即稳定农业科技队伍、提高农技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的总体要求,采取留、并、放、转的办法,根据乡镇实际,实现政事、事企分离,将事业单位所承担的执法职能和行政管理职能转移到行政主管部门,各类实体一律从事业单位剥离出来。对面向农民、面向农村、面向农业生产的、防疫、畜牧站、种子站、机械、行业监督指导等单位,理顺管理体制,调整布局和结构,适当合并,形成精干高效、优质的服务网络。提供无偿服务的,经费由财政核拨。实行收支两条线。其他农业经营服务单位,经费自给,政府在政策上提供扶持。

(六)城市公用事业单位分为三类。(1)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经费由财政核拨。实行目标责任制或承包责任制,以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如市政管理、园林绿化和环卫单位。(2)经费自给,有条件的转制为企业。全民事业单位直接转为全民企业单位,如市政施工、园林设施施工、苗木花卉生产单位,对重大项目财政予以适当补助;(3)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转为股份制企业,或破产和撤销。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范文第4篇

一、市直文艺院团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市直文艺院团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市直文艺院团改革的原则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坚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

市直文艺院团改革的目标任务是:争取在2006年底以前,除保留少数社会公益性文艺院团外,大多数经营性文艺院团实行企业化转制;对于性质相同,业务相近的文艺院团要实行合并重组;对文艺院团中的经营性部分,要进行资产分离重组。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二、改革方向

(一)正确分类文化单位

公益性文化单位是指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体现现代都市文化功能,具有文化基础性作用,或具有很强的文化导向功能,并无法通过市场来组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并无法从市场中获得经济回报的文化单位。

经营性的文化单位是指能够通过市场来组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遵循市场法则,并能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的文化单位。

(二)分类改革不同类型的市直文艺院团

按照公益性和经营性对现有的市直文艺院团进行分类改革:

1、经营性市直文艺院团实行企业化转制。

已经企业化运作,或已经实行文企联姻的经营性文化单位,要办理事业单位注销手续;作为独立企业法人的要办理企业登记手续。

尚未转制,亦未企业化运作,但具有面向市场、获得相应经济回报的事业单位,要通过转为企业、进入企业或文企联姻等方式向企业化转制,与原部门脱钩;按照有利于平稳转制,有利于转制后文化单位发展原则,大胆探索采取多种有效转制形式,如联合、控股、参股、兼并、承包、租售,具体操作可采取整体出售、分拆出售、先租后售、职工持股、股份制、解散等形式。实行转制范围、转制形式、出让对象全面放开。改组转制后的文化企业将以政府采购方式和市场经营模式完成市政府有关重要文艺演出和文化交流任务,承接社会文化任务,

2、公益性市直文艺院团继续保留事业性质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发挥文化舆论导向功能,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的现有文化单位,通过调整结构、优化组合形成一支精干队伍。这些文化单位可以经市有关部门批准后,由原部门(单位)继续按事业单位管理,政府继续给予支持。

对于即提供公共服务,又有经营性业务的混合性文化单位,要将公共服务业务和经营性业务分离,其中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部分,也要向企业化转制并逐步与原。其他文化单位要向中介服务方向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要和文化单位的结构调整、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配合进行,文化单位的结构调整、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要根据文化单位体制改革需要进行,要为文化体制改革创造条件:对于性质相同,业务相近的文化单位要实行合并重组;对公益性文化单位中的经营性部分,要进行资产分离重组,然后企业化转制。

三、配套改革政策

(一)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文化行政部门要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主要进行社会管理转变,从封闭式内向型管理向开放式外向型管理转变。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的研究和制定上来,放在加强市场引导,促进产业发展上来,放在强化社会服务,维护群众利益上来,放在加强依法行政,抓好行业监管上来。

(二)保留事业单位性质,按非营利性机构运行和管理的文化单位,要深化内部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改革。要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按照新的机制和管理制度运行,承担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委托的任务,按有关规定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提高面向市场服务的能力;主管部门要转变管理方式,变直接领导为通过参加机构理事会参与重大问题决策。这类科研机构达到改革目标、经有关部门验收并重新核定编制后,国家对其增加人均事业费投入。

(三)做好社会保障的衔接工作。

转制为企业的文化单位的职工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纳入当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按当地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运行。

转制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原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对有事业费的单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当时的企业人均养老金标准支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与原待遇标准的差额部分由原单位用事业费或自有资金支付;没有事业费的单位,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离退休费标准支付养老金。离退休人

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按企业的办法执行,所需费用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出。

转制前参加工作、转制后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按照企业的办法执行。

转制后参加工作的人员,按照规定执行当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四、财政配套政策

政府财政要根据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按“养事不养人”的原则,在文化事业费总额不低于改革前,并按照国家法定的增长比例增加的前提下,改革政府文化经费投入方式,调整文化经费投入方向,建立新的文化经费投入机制,以提高财政文化支出的效益。

调整投入方向。改革后的文化事业费主要用于支持提高人民基本文化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具有文化导向性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领域。

改革政府文化事业费投入方式。建立国家文化计划项目招标制度,国家以支持项目为主,通过竞争择优方式支持扶持文化精品项目的生产,使文化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后的文化生产实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范文第5篇

一、我市文化事业单位现状

文化局现共有直属事业单位19个,可分三类:一是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包括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文物研究所、黄粱梦文物管理处、赵王城文物管理处、赵王陵文物管理处、市艺校等单位;二是演艺团体,东风剧团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平调落子剧团实行财政定额拨款;三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包括市电影公司、第一电影公司、青年影院、*大剧院、大时代影院、*剧院、*影院、*画院、劳动就业处等单位。

目前,靠财政全额拨款的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基本处于温饱型,两个剧团仅靠财政供养解决不了生存发展问题,而自收自支的文化事业单位,经营面临很大困难。因此,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势在必行。

二、我市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思路

按照国家有关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借鉴沈阳改革的经验,结合我市文化事业单位的实际,我们确定了对我市文化事业单位改革采取分类指导、分别推进的原则。

对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等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继续加大财政重点支持,改革重点以创新内部管理机制为主,定岗定责,实行全员聘任,改善服务和管理。市图书馆做为今年全市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制定了改革方案,正在有条不紊进行。

对经营性的演艺团体的改革,重点以改变政府投入方式入手,由过去养人为主,改为养艺术为主。市平调剧团,过去财政每年定额拨款50万元,主要用于了离退休职工的工资发放,去年在财政的支持下,一次性拨款114万元,解决了该团多年未能解决的社会保险问题,50多名离退休职工交由市社会社保中心管理,使平调剧团卸去包袱,轻装上阵。今后,财政每年对该团定额拨款30万元,主要用于在职职工的社会保险金交付和创作新戏费用,在职人员的工资由剧团靠市场演出创收。东风剧团目前由财政全额拨款,我们也拿出了30%的人头费,用于创作新戏,下一步,我们准备逐步减少人头费开支,拿出更多的钱用于新剧目创作,激发剧团排新戏,找市场。

对电影公司、影剧院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是改企转制,推向市场。目前,由于电影市场滑坡,我市多数影剧院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且我市影剧院多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房屋破旧,设施简陋,想吸收社会资金注入,实行股份制改造,苦于事业单位没有政策和资产没有授权(影剧院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房地产管理权仍在市房管部门,文化部门只有使用权)。做好这些单位的改革,首先要搞好对这些单位的国有资产评估、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转企改制、资产重组等工作,使这些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和企业化管理,走市场化运作。我们参考沈阳文化体制改革经验,拿出一个“关于筹建*市文化发展(集团)公司的设想”(见附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企转制工作,是一项慎之又慎的工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好人员的分流和安置工作,以使文化企业轻装上阵,盘活资产,走出困境。(插入图片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