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文学期刊

文化文学期刊范文精选

文化文学期刊

文化文学期刊范文第1篇

现如今,华文社科学术期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国际化还面临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舆论环境对学术研究的困扰

国际社会整体的舆论环境不容乐观,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存在,西方对中国的学术偏见长期存在。传媒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一方面,传媒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发展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中西方媒体虽然体制不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媒体都不可能逃离政治权力和资本控制的空间;另一方面,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不同体制国家之间的差异主要反映在意识形态斗争之中,中西方思想交流碰撞,依托于传媒平台和内容优势,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侵扰不可避免。正如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媒介不仅是意识形态的工具,而且媒介本身就是意识形态。西方与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在不知不觉中暗流汹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是西方掌握着进攻的主动权,中国只是在努力地防守,很多时候却也防不胜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西方价值观和思潮不断涌入,长期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压力会累积成为西方对华博弈的攻击点,极易体现在文化、思想和学术领域,未来意识形态竞争仍将面临很多新情况、新挑战。2014年,“中国威胁论”仍然在意识形态领域困扰着我国的国际形象。继军事威胁、经济威胁、粮食威胁、环境威胁之后,2014年网络威胁论开始盛行。最近一段时期,香港占中虽然得到有效控制,蚍蜉撼树未能撼动中国,却在意识形态领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学术研究领域亦是如此。美国中情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术文化输出和渗透无孔不入,并对此毫不讳言。“所有的知识领域,我们都有兴趣,从人类学到艺术创作,从社会学到科学方法论,无一例外。”华文社科学术期刊负载着中国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因此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斗争成为其国际化最大的挑战。表面的平静与和谐掩盖下的是对未来的较量,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有忧患意识,要重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才能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舆论的主导权。

2内部发展动力不足

从华文学术期刊自身来看,也存在着内部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从整体发展态势来看,似乎进入了一个疲乏期,难有起色。客观上,来自学术期刊体制的束缚依然存在。现阶段,我国的学术期刊一般依附于大学或者科研机构,一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主管部门的行政约束;另一方面,单位内部人员科研成果压力导致学术刊物逐渐走向封闭、排他。主观上,华文社科学术期刊整体质量仍然欠佳,从选题、稿源、内容质量以及发行范围来看,与国际水平仍然有差距。

3人员素质和意识层面的问题

具体发挥作用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因素,高素质的人才是竞争的关键。具体到个人层面,编辑部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编排体例和规范需要得到细化和统一,另一方面,编辑部人员的编辑能力、价值判断、审稿水平和英文水平与国际还有一定差距。更为重要的是,在编辑方针和经营理念上,对国际化没有充分的认识。很多情况下,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想做或者不愿意去尝试。由于华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较弱,海外发行量不够等原因,导致“中国问题”和“中国立场”在国际学术界频频“失语”。

二新媒体环境对华文社科学术期刊

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互联网创造了崭新的时空语境和权力关系,“振动了各种制度,转变了各种文化,创造了财富又引发了贫困,激发了贪婪、创新和希望,同时又强化了苦难,输入了绝望。不管你是否有勇气面对,它的确是一个新世界”。毋庸置疑,新媒体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互联网以高速快捷、实时互动、高度交互的优势,将地球村的人们紧密联结在一起。新媒体环境下,借助于互联网、即时聊天工具、客户端等传播介质,文化传播及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全球化的文化交往超脱了时空限制。伴随着互联网领域的变革,2014年“大数据”时代正式到来,不仅体现在数据量的巨大,更意味着数据的处理、分享、挖掘、分析等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大数据技术为学术期刊国际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资源。大数据,改变了学术信息的获取方式,为研究者在宏观上把握学术发展、追踪学术热点、窥探未来趋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大数据把用户的信息和需求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分析用户的需求、习惯并做到精准推送,由此对信息的呈现、分析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可视化成为受众的偏爱。同时,大数据时代给期刊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一方面,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让传统期刊边界变得模糊,电子数据库独占鳌头;另一方面,读者关注和需要的已经不再是一本期刊,而是一篇文章或者文章中的某一部分,也就是说读者需要的是数据和信息,对期刊的品牌认知似乎已经淡化。学术期刊必须迎难而上,占领信息时代的制高点。

三传播学视角下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策略

学术期刊本身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具有自身的天然传播优势。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应该是其国际传播的过程,即学术信息和成果跨时空、跨国界的扩散和传播过程,实现国内、国际不同个体之间的信息和知识共享。从传播学视角出发,利用传播学经典理论分析华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国际化策略,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探索。

15w模式分析与议程设置理

论5w模式,是传播学的经典理论,1948年由美国学者拉斯维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论文中首次提出。5w模式清晰地阐述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即谁(Who),说了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向谁说(ToWhom)以及有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传播学5w模式,有助于我们从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出发,一一对应,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水平。马克思韦尔•麦库姆斯在《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一书中奠定了议程设置的理论基础。随后,议程设置理论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的丰富、发展过程。从查普希尔研究开始,主要关注媒介议题议程对公众议题议程的影响;到第二阶段详细阐释了新闻媒介的这种影响,探讨了强化或限制在公众议程设置效果中的各种偶发条件;第三阶段扩展了媒介议程的影响范围,将效果从对客体议程的关注扩展到对属性议程的理解;第四阶段探讨了媒介议程的起源;第五阶段主要关注议程设置的后果。不同阶段相互促进、彼此补充,新阶段的诞生并不意味着旧阶段的结束,从而为议程设置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选择。议程设置的这种“无心插柳”的客观功能在学术期刊国际化过程中需要得到发挥。尤其是现阶段,华文社科学术期刊设置国际议题的能力不足,更应该在议程设置中的信息解读和分析阶段,提出具有启发性和前瞻性的见解,建立具有全球辨识性的学术成就,提升华人传播学术社群的影响力。

2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

全球化与本土化是辩证统一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既存在相互冲突对抗,也互相支持和补充。本土化要求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既要保持中国学术的本土化特色,同时也要对特定国家和区域做出适当的语言、文化、习惯的调整和改变,也就是在增加当地认同基础上达到的学术对话的想象。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毫无原则地一味迎合,虽然高水平的英文刊物可以直接契合西方受众阅读习惯,但不能以牺牲母语为代价。毕竟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汉语责无旁贷也无疑是最有效的语言。汉语的博大精深,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在人文社科领域,经典的研究、学术成果和价值观,必须依靠汉语丰富的内涵、意蕴才能表现,直白地翻译为英语,则意味全失。有些复杂问题甚至无法阐释清楚,不但容易产生误解,而且原有的学术价值也得不到体现。因此,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更长远的目标也许应该是用汉语传播学术成果和中国文化,让汉语真正成为有影响力的世界语言。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不应该将评价的权力交予外国人……以本国语言发表的研究成果也需要支持……创造一种国内和国际的平衡状态或许并非易事,然而,知识的独立却取决于此。”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应对策略

华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国际化,需要认真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系统研究国际学术期刊现状,借鉴先进的办刊理念和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具体来看,需要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做出有效调整。

3.1提升传播主体素养

做好人才储备从传播主体层面来看,传播主体在传播过程中更多地是扮演控制者的主动角色,他们掌握传播工具和手段,决定信息内容的取舍和选择。从媒介社会学的视角,传播主体的性质、状况及公信力等都影响着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华文社科学术期刊的主体,对期刊本身以及整个学术共同体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要重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首先,是编辑和审稿团队的国际化。社科学术期刊与大众读物不同,学术成果判断有其自身的专业性、复杂性和严肃性要求,需要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严格、规范的审稿程序,多级评审制度,匿名评审原则,高质量评审意见缺一不可。编辑、审稿队伍都要实现国际化。《自然》杂志拥有数千人的国际网络审稿专家,《科学》杂志有1/3的审稿人来自世界各地。这些国际化的编委在审稿、约稿和推荐稿件过程中都可以发挥自身的能力和资源优势,同时也可以提高其所在学术期刊的国际知名度。完善国际化专家数据库,选择更多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审稿,使用国际通用的投稿、审稿平台,如ScholarOne投审稿系统等。因此要培育精通外语、有国际视野,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版策划营销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人文性,编辑不仅要具有很好的职业素养和技能,还要有很强的学术修养。通晓西方文化,熟练掌握第二外语。期刊单位要为编辑们提供更多的培训、交流和出访机会,取长补短。有学者指出,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已经由单一的学术成果评判者角色,转变为信息的数据挖掘者和整合者,学术期刊需要彻底转变传统编辑理念,实现责任编辑的全流程、动态化参]。其次,是记者和作者团队的国际化。要实现期刊作者的国际化,加强学术记者的培养,同时维系良好的合作关系,保障优秀作者队伍的稳定,让他们更好地向国际社会呈现、传播创新观点和学术前沿。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必须走出去,广撒网,精选择,向国内外优秀的专家约稿,争取优秀的创新性成果,为我所用。再次,还要实现期刊读者的国际化。读者的国际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期刊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同时国际化的读者群也可以提供更好的反馈效果,促进学术期刊的完善。尽量消除来自语言的障碍,多元呈现,精准定位读者需求,逐步扩大用户和读者群。

3.2把握内容制胜

推进受众研究在传媒领域,技术的发展和媒介环境的变化,让媒介在竞争中更加凸显内容为王的重要性,“内容为王”仍然可以战胜“技术至上”。学术信息、成果的质量直接决定学术期刊国际化的水平,如何在这方面加强议程设置能力,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才是国际传播制胜的关键。内容制胜的关键是要拓宽稿源,严把质量关。稿件的质量直接决定学术期刊的质量,期刊稿源的国际化是扩大学术期刊国际声誉的保证,因此必须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的稿件,与优秀作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拓宽稿源渠道,加深国际化程度,提升权威性和影响力。近年来,国际主流学术期刊的出版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由单一的出版物衍生出多种附加产品。例如,很多期刊推出了有声产品Podcast,通过与相关学者访谈,提高读者认知度和信誉。还有的学术期刊以学术会议或学科论坛为平台,将出版物、作者、学者、读者联系起来,形成固定的圈子和良好的氛围,反响很好。由此,也要注重形式为内容服务,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应该在衍生产品和纽带方面多做出努力,逐渐形成自身的品牌和信誉,提高期刊的国际认可度。此外,还要强化受众意识,做好受众研究。认真研究国外受众,建立受众分析和研究系统,对传播效果进行长期持续追踪。在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调查渠道,对传播内容形成专业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从而根据受众特点、习惯进行传播内容的调整,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保障国际传播的积极效果。传播效果直接体现在受众身上。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层次也更加丰富,然而现实中,效果的测算并不简单。华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效果评测,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3.3善用新媒体与大数据

拓宽传播渠道传播方式的选取和实现,首先从宏观上来看,需要得到政策支持,破除体制弊端。要进一步深化新闻出版管理体制改革,破除结构性弊端,建立健全准入和退出机制,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是学术期刊参与国际竞争的保障。其次,要加强财政和资源扶持力度。如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专项基金”的启动,为学术期刊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鼓励学术期刊拓展融资渠道,实现跨行业、跨地区的兼并和重组。在美国和欧洲,数字出版以及在其基础上实现的开放获取,已成为学术期刊出版的主流模式。据统计,国际著名期刊和出版集团的数字化发展迅速,其数字出版收入有的已达到总收入的70%。华文学术期刊也应该在盈利模式上做出调整,适应国际化的需要,加快数字出版步伐,实现开放获取,资源共享,同时要避免简单地搬运,造成千网一面的尴尬局面。身处大数据时代,加强以学术期刊为纽带的大数据信息的获取、存储、分析、传输,搭建产学研合作、人才对接平台,加快实现以学术期刊为主的全媒体出版,为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指明了方向。新媒体时代受众的主动性得到极大释放,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传播,人人都有麦克风,公民新闻时代已经到来。传播已经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互动,受众的个人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对传播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学术期刊国际传播的受众更加特殊,因此,要研究受众范围、国际受众的心理、特点及社会属性。尤其是面对跨文化传播中语言与文化的障碍,能否以符合目标国受众文化和接受习惯的方式,改变其心理定势是国际化最大的挑战之一。具体媒介的选取至关重要,新媒体平台、大数据资源、数字化出版在拓宽传播渠道的同时,也为学术期刊国际化带来风险。渠道的多元化要求学术期刊实现网络、大众、人际的多维度传播。同时考虑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以及不同国家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因此,如何将学术信息和学术语言精确转化,减少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和信息误解,这也是传播方式中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结语

文化文学期刊范文第2篇

从新时期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环境下文化的发展也必然会经历阶段性的变化,而英美文学在我国的介绍和传播离不开主流刊物的推动。建国以来,我国先后成立过许多专业出版社来出版发行英美文学作品,发展到今天,最具代表性的是《译林》、《外国文艺》、《世界文学》等。当我们研究英美文学在我国的发展时,可以通过上述几个核心期刊对于英美文学的译介,在刊登内容、方式、语言等的不同,来体会我国在不同时期对英美文化的态度。《译林》创刊于1979年11月,从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译林》编辑部发展到译林出版社,从一个地方性刊物发展到全国著名的期刊,其发展历史可以见证中国对于英美文学译介的发展。《译林》在创刊伊始,便将自身定位为“以译介外国当今有影响的新作为重点”,因此其内容的选材聚焦在当代西方通俗文学作品。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译介,使得《译林》成为人们了解西方当代社会和生活的一个窗口,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的资料和信息。然而,其刊登的内容也给它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如创刊初期的《尼罗河惨案》在读者中引起波动的同时也使其编辑部卷入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当时正值“”刚刚结束、人们思想开始解锢的时期,这样一部小说的刊登引起了社会的争论,而争论的结果是使人们思想丰富的同时,该本期刊也得到认同。后随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物质、思想的发展,《译林》刊登的内容也有相应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无不彰显着特定时期的主流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世界文学》最初创办于1953年,刊名为《译文》以纪念鲁迅先生;1959年改名为《世界文学》,主要刊登中国学者的评论;十年动乱期间该期刊一度停办;1977年重新恢复出版,次年正式复刊。该期刊以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其办刊宗旨;就阅读对象而言,其为文化创作者、理论界和高校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外国文学名著,体现着其精英路线和名家名篇的发展之路。《外国文艺》创办于1979年,以“介绍当代外国文学作品”作为其创刊宗旨,系统且重点地介绍了外国著名作家、艺术家及评论家的作品和理论,为了解国外的文化思潮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就内容而言,其选篇相对较短,更多的关注作者的文学成就等,并且该刊每年的第一期用于介绍上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学的发展动态。上述三大外国文学期刊在创刊宗旨和刊登内容方面有着区别,但是三者在中国介绍西方文化和英美文学的译介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者的发展历史也向我们讲述着中国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的转变和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融合历史。

从外国文学期刊的发展探视其对英美文学的译介

《世界文学》、《外国文艺》、《译林》在创刊之初的定位和宗旨的区别使其在刊登内容的选择上各有侧重,当我们研究英美文学的译介时,便可以从不同时期各刊物对于英美文学译介的侧重点和内容的选择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世界文学》其刊名中“世界”两字便将关注的范围大为扩展,说明了它所关注的是世界著名作家及作品。在创刊初期,由文化界名人担任历届主编,保证了文章选取和翻译的质量。同时,随着国内思想的变化,杂志所选取的文章也会有内容和国别的变化和差异。这种变化和差异让我们看到当时中国的主流思想方向,也让我们看到当时的人们对于英美文学的态度及对其文化的接受和理解程度。《译林》作为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其所刊登的是最近国外发表的作品,更直接地反映国外的现实生活,其所关注的重点是经济发展前沿的国家和地区。自创刊以来,其发表的长篇小说中,英国和美国的作品占有极大的比例。而对于这些作品的刊载,随时间的变化有所不同,或以一种评论形式出现,或以完整的翻译,或者夹译夹评,刊登的形式和内容是对于英美文化译介的体现。《外国文艺》以文学为主,但是也兼具了美术和文学理论的内容。其刊登内容除国外的诗歌、小说、评论等文学作品外,还包括美术作品和美术家的介绍。通过这样一种多元的形式,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国外的文化。在这些内容中,如将英美文化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罗列归类,会看到不同时期对于不同的文化内容、思想流派和艺术流派的介绍和评论。透过这些文字的东西,我们收获的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学者们对于外国文化的引介和思想诉求,同时也体现着整个社会的主流思想。历史是一个纵向的脉络,我们对英美文学译介的研究需要通过纵向的时间梳理来获得其发展的路径,也需要横向的比较总结其不同特点。新时期主要的外国文学期刊的发展历史,为我们呈现出英美文学在我国的译介发展,同时,不同期刊内容的对比也会让我们看到在同一时期不同视角下的英美文化在我国的发展。沿着这样一个方向去探寻和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去树立中心,探寻英美文学在我国的译介发展。

外国文学期刊在英美文学译介方面的发展方向

发展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我们探寻外国文学期刊对英美文学的译介研究的意义莫过于为英美文学在我国的发展寻得一定的方向。通过历史的脉络分析和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推动英美文学的译介发展:首先,外国文学期刊应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不断做出调整和变化。新时期,信息和科技的发展给传统出版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信息的不断丰富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纸质媒体受到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外国文学期刊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是不得不考虑的。竞争中求生存,形式变化的同时也需要内容的极大丰富和调整,但是,内容的变化还应该掌握当下的思想文化发展方向,为社会思想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引导。其次,在出版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秉承其创刊宗旨,选择优秀的作品。主流刊物对于社会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想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各种思想不断涌入,国外的文学作品不断丰富,文化内容不断多样化,而这不断扩容的文化背后隐藏着一些问题或者危机。为保证刊物的质量和刊登内容的影响力,在选择之初便应做好文学作品的严格把关审查。再次,注重中西思想的融合。英美文学的译介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移植,这移植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冲突和矛盾,但是移植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一种融合,即中西文化的完美融合。这一目的的实现对于推动我国文化的繁荣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译介英美文化时,应充分考虑中国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变化,以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来推动英美文化与国内文化的融合。最后,扩大刊物所传达的信息量。新时期信息化是其重要标志之一,这必然带来信息的极大丰富,而这对信息传递的媒介而言则会带来一定的压力。我们对于英美文学的译介在正确传达其所体现的文学气息和文学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相关信息的传达。这种信息或体现于文学作品中,或体现于某种时评或者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的译介工作者和文学期刊的关注和重视。

结语

文化文学期刊范文第3篇

关键词:视觉文化时代;文学;分析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视觉文化因为自身具有的迅捷、便利等特点不仅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而且推动了各个领域的改变和发展。创作语境的变化以及文学视觉审美形体的变化,扩大了当代文学传播影响的范围。所以,当代文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建立全新视觉文化评价范式和话语体系的方式,提高文学视觉素养,才能在满足当代文学的视觉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为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当代文学发展视觉化的特征分析

1.文学视觉化传播形式

(1)文学期刊具有的图像化倾向特点。经过深入的分析发现,文学期刊的图像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外在包装越来越注重视觉元素,装帧也向着豪华精美的方向发展。比如,《收获》《当代》《上海文学》《长城》《人民文学》《山花》等纯文学期刊已经认识到了封面装饰营销的重要性,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以黑、灰等暗色调为主的装帧形式,采用了明亮度较高且新颖抢眼的亮色,吸引读者的眼球,从这些封面照片不仅详细的记录了当下真实、生动的社会生活,而且随着文学期刊中图片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文学期刊与以往相比更具内涵。其次,内在栏目设置过程中视听艺术类栏目比重的大幅度增加。经过深入的调查分析发现,传统的文学期刊主要是以文字性或以文字为主的栏目,而经过改版后的文学期刊则采取了将文字与影视、摄影、绘画、雕塑、广告等视觉媒介艺术紧密的融合在一起的方式,增强了文学期刊的视觉艺术效果,反映出了当代文学向图像时代靠拢的发展趋势。

(2)文学出版向着图文化方向的发展。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文学出版从1989年三联书店引进蔡志忠的古典漫画开始,一直到1996年山东画报社出版了《老照片》系列漫画,最后到1998年社会上兴起了读图口号后,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推动了文化方向的改变而且人们的阅读习惯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图像与文字相比因为自身具有的魔力,不仅广大的儿童、青少年喜欢带有图像的书籍,而且也成为了成年人在一天紧张工作后放松身心的重要途径。正是因为这些图文并茂且印刷精美的图文书满足了现代人审美青雀和阅读时尚的要求,所以其牢牢的占据了出版市场的半壁江山,并逐渐的构成了当前中国图书市场无图不书的潜规则。在绘本迅速走俏等因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开始尝试绘本或漫画版的创作,而以往的纯文字小说读本也在社会发展的影响下,加入到了图文小说的出版大军中。比如,2003年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刘索拉的《女贞汤》图文小说,该小说虽然全书只有236页,却出现了170多幅插图。2004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图文小说总共只有238页,出现了212幅插图,几乎每一页都出现了一幅插图。

(3)小说的影视改编。以前,大多数的电影导演都会选择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发现和挖掘优质的创作剧本。比如,莫言的《红高粱》、古华的《芙蓉镇》、沈从文的《边城》等都是因为自身的经典而被导演相中后改编为电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文学创作领域的发展却好像出现了截然相反的发展趋势,文学作品必须插上影视的翅膀才能达到扩大其作品传播范围的目的。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虽然在改编为影视剧热播前没有读者的关注,但是一旦热播不仅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作品,并成为了图书市场中的抢手货。比如,《琅琊榜》《步步惊心》《甄嬛传》等小说如果不是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热播的话,又有多少读者去关注这些文献作品的作者和作品本身呢。小说《何以笙箫默》如果不是因为被导演改编为同名电视剧热播的话,怎么会再次荣登我国的畅销书排行榜?正是因为文献作家与影视之间联系的越来越密切,大量的影视、动漫中采用的叙事激发已经被文学作家借鉴、吸收并应用于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使得文学作品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审美特质。

2.文学内容的视觉化传播表现

(1)张扬感观欲望叙事手法的盛行。图像文化以其具有的直观、惯性画面特点见长,在解读图像文化的过程中,对读者的感观参与提出了非常明确的和要求,不管是看图亦或是观影,无一例外的强调愉快、震撼的感观体验。文学领域在进入这一发展阶段后,出现了以朱文、韩东等为代表的新生代文学作家,他们不仅将图像文化的感官美完美的融入到欲望叙事中,而且通过大胆铺排、描写人们对身体感观与性意识的方式,在张扬身体欲望的过程中颠覆了其对于传统文化和伦理的理解。

(2)拒绝深度的表象叙事的盛行。图像文化采用的蒙太奇画面叙事手法,彻底打破了连接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线性时间链,将画面定格在现在。所以,这种叙事手法又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最没有深度的文化。比如,以卫慧、棉棉等为代表的大量的70后作家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无一例外的采用了虚化、魅化西方的写作手法,造成的历史记忆和民族记忆缺失,主要是借助感观碎片铺陈、时尚元素拼贴的方式,营造出一种无深度之感,这种表象叙事手法与图像文化的平面美学之间也存在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3)制造类像的虚拟叙事的盛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也进入到全新的读图时代,虚拟电子技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大量失去原本的虚幻类像被复制或靠背出来,使得文学作品比现实中的事物更加的真实和逼真。比如,电影《楚门的世界》中主人公生活的桃源岛实际上就是导演在拍摄影片时专门搭设的人造摄影棚,导演在影片拍摄时,根据影片的剧情要求运用了专业化小城镇模式、恋爱模式、问候模式、友谊模式营造出了符合影片剧情发展要求的拍摄场景,这些形象逼真的模式虽然牵动着电视机前观众的心,但是其实际上是一种认为设置的虚拟类象。

二.当代文学的视觉化转型

1.文学表达符号视觉化转型

1998年花城出版社编辑钟洁玲推出的漫画丛书红风车,将广大读者真正引入到读图时代。如果今天回过头再看,这不漫画丛书不仅仅是出版商采用的一种营销策略,同时也非常精准的将当代文学表达符号向视觉化转变的节点呈现在广大读者的面前。因此,很多文学创作者认为我们已经从当前的读文时代迅速的发展到了全新的读图时代。2003年旅美女作家刘索拉在其创作的《女贞汤》中加入了大量图片,而该小说也被出版社打造成了新视觉读本推向市场。在随后的几年中,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似乎成为了我国文学出版产业发展的风向标,越来越多的当代文学作品都借助图文形式在文学作品市场上受到了读者的青睐,这种新奇、精美且富有冲击力图片的日趋流行,甚至已经超出了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

2.文学生态环境视觉化转型

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为我国文学生态环境的改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视觉媒体霸主地位的确立,其以起身的强势凸显出了对文学产生的巨大诱惑力。比如,2017年的红色经典、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等无一例外都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学作家在开展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文学作品与影视相互融合的重要性,像莫言、余华、刘震云、王安忆、池莉等文学作家纷纷走出传统纸质媒体,与影视产业进行了深层次的合作。正是因为影视作品取得的成功为文学作家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所以大量的文学作家选择将自己的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剧,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文学的视觉转向与以往相比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此外,当代文学产业出现的视觉化转型发展趋势,不但为影视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彻底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和价值体系。正是因为图像化视觉信息的出现,与传统文字信息表现详实相比,可以将原本抽象性的信息以直观和经济的形式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再加上这种以影视为依托的全新视觉媒体主要是合理利用精彩内容刺激读者的视觉器官,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比以往更直接、更显著的快感,使得人们的视觉快感达到了巅峰状态。综之,图书的色彩缤纷,杂质彩页的美轮美奂,影视的震撼力与刺激性,不但迎合了新时期读者整体性视觉化转型的要求,即便是站在现代文学产业各个层面分析,文学视觉化作为文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文学创作突破现有的文化困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语图化转向文学性研究对象转变

随着语图化转向的逐步完成,文学作品不论是在叙事方面,还是在描写方面都表现出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内涵。怎样才能在准确辨别传统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倾向和转向后出现的势头,掌握两者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与差异,是当前针对此类文章批评时必须注意的关键点,也是文学创作者必须思考和上年度挖掘的重点。另外,由于传统的文学作品、汉语现代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文本修辞的方式阐述,这种修辞方法的变化是否得当则是影响文学作品创作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如果一味从小说文本中挖掘带有图像的描写成分否定作者创作主题的话,必然会无法满足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视觉化转向提出的要求。总之,当代文学出现的视觉化倾向是文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媒介的多样化特点则成为了加速传统文学衰落的关键。所以,现代文学必须紧跟时展的脚步,合理运用多样化媒介技术和手段,扩展人们的视野,才能在充分发挥文学审美具有的不可替代性特点的基础上,推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严方舟.论当代文学发展的视觉化趋势[J].汉字文化,2020,15:62-63.

[2]张国英.试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J].戏剧之家,2019,01:224-225.

[3]李思玲.文学伦理批评的当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

[4]艾自由.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J].西南学刊,2019,01:181-190.

文化文学期刊范文第4篇

(一)网站甘肃境内有较大影响的文学网站,主要是西北文学网(甘肃文学网),此外还有有些综合网站的文学版块,如中国甘肃网•原创文学。西北文学网:由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甘肃文艺》刊物对其鼎立支持。网站分新闻中心、甘肃文艺、作家博客、文学社团、原创连载、作家档案、作家动态、期刊杂志、原创短文、图书连载等版块。中国甘肃网•原创文学:中国甘肃网是甘肃省委、省政府最大的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其下辖的“文化旅游频道”就包括“甘肃原创文学”版块,有一些平实温婉、如家常语而不失含蓄蕴藉的散文、小说作品。

(二)博客、微博博客承载了甘肃网络文学的很大一部分作品,辛勤耕耘在网络文学天地中的几乎所有作家和们都有着不止一个博客。几乎所有通过纸质媒体成名的传统文学作家也纷纷开博。这些博客不只是普通的网络日志,更是网络出版与发表文章的专有名词,代表了急速成长的网络文学活动。甘肃网络文学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载体,就是作家、博客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彼此交流融合、互相渗透的大圈子。除了作家、们个人的博客,飞天博客作为甘肃人的博客家园,吸引、汇聚了一大批热心文学、文化的甘肃网络们,其中也有一些不错的作品。微博是继博客之后的又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信息量更大,传播速度更快,发感慨、晒心情,更短小精悍、内容更简洁,不失为网络写作、网络文学的一大便利交流平台。作家、们的微博,也是展示、推介自己作品的很好的平台。

二、甘肃网络文学部分作家作品分析

栖息于纸媒与网络的两栖作家主要指,在从事网络写作之前,已经在纸媒上发表过很多东西,有的还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他们走向网络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把已经在纸媒上发表过的东西贴到网上去,扩大影响力;二是把新写的东西在网上先发表出来,同时或稍后再在纸媒上出现。马步升、人邻、杨永康、习习、杨献平、韩松落、沙戈、王若冰、雪潇、尔雅等人即此类作者,“甘肃小说八骏”“甘肃诗歌八骏”“甘肃儿童文学八骏”也大多位列其中,他们的创作成就有目共睹,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文学声名与地位,他们是近年来“全面展示我省文学原创阵容和实力的一个重要品牌,在全国文学版图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们的主要创作成就在传统文学方面,此不详述。甘肃是中国的诗歌大省。“在连续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诗歌奖评选中,全国共有15名诗人获奖,其中有4位是甘肃诗人;在权威的诗歌年度全国选本中,将近20%的名字属于甘肃诗人。”与传统文学一样,活跃在网络世界且成绩较为突出的甘肃诗人也有不少。内蒙古诗人柳苏为“网络诗人”下了这样的基本定义:“一贯在网络上写诗发诗,并有自己的平台(博客),积极参与网络诗歌的组织和交流,并通过网络造成一定影响,具有网络诗歌成就。有诗歌而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严格地讲,不能称之为网络诗人。”静川、柳苏排列出一个“网络诗人大集会”榜单,其中甘肃网络诗人包括:马萧萧、李继宗、王怀岐、蝴蝶飞飞、竹溪、刘青之、江一苇、杨慧娟(女)、李王强、安文海、阿阳、绿木、雪的精灵、岳非、旱子、西北步子、郭文沫?汪彤、李彦周、包文平、赵应军、亨一、……等71位。例如:甘肃天祝人旺秀才丹,藏族,网名“阿里狼客”,现在西北民族大学工作。早年曾在纸媒上发表了大量作品。

2004年,他创办“藏人文化网”,自己担任总监。他是“天涯社区”“诗选刊论坛”“诗江湖”“星星诗歌论坛”等全国许多家文学网站或论坛的活跃分子,发表了大量的网络诗歌作品,先后担任“天涯社区天涯诗会”等多家文学论坛版主,建立多个个人文学博客。刚杰•索木东,甘肃卓尼人,现在西北师范大学工作。他早年亦在纸媒上发表过大量文学作品。21世纪初,索木东开始接触网络文学,最早加盟了旺秀才丹创办的“藏人文化网”并担任文学极地版主(藏巴哇),后来成为文学频道的主编。索木东亦是“天涯社区”“故乡社区”“诗选刊论坛”“星星诗歌论坛”等全国多家文学网站或论坛的活跃分子,发表有大量的网络诗歌作品,他先后担任了“莽昆仑论坛”“大敦煌论坛”等文学论坛的诗歌版主。他以自己的故乡———甘南草原作为创作母题,他的诗歌也大体被划归到乡愁诗的谱系,在诗歌中,他认同、归依民族,思念、眷恋故乡,挚爱、追寻文化,诗歌深邃而斑斓。裕固族人苏柯静想发表在文学纸媒上的作品早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有《红系腰》《尧熬尔》《姑娘苏姬斯》《梦中故乡》《萨里玛珂》等诗歌作品;也有《雪莲》《白骆驼》等小说作品,其中影响力较大的部分小说被收入《狂奔的彩虹马》、《裕固族文学作品选读》。苏柯静想于2005年开始涉足网络文学,其小说《萨尔走过的草原》曾获得“电信杯”金张掖首届网络文学大赛小说类优秀奖。以网络为主阵地的作者,在甘肃已有很多,其中作品量较大、影响较大、且写作水平比较高的,有萧萧眉儿、毒化、香山紫烟、汉字999、老圈、闫海东、海杰等。例如,萧萧眉儿(郑晓红)于2004年开始写作,2005年被甘肃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萧萧眉儿的作品,最大的特色在于其中所深蕴的真情以及折射出的深厚的底蕴,甚至有人这样盛赞她———“荒凉的西北升起一颗耀眼的文曲星”。她的《我思我愚》《谁来拯救你,我的父老》《妈妈,您给上帝捎个话》,让人心生震撼。卢克强是一位曾经在甘肃陇东山区插队的老三届知青,从2002年开始文学创作,有长篇小说《窄门》《上海人在非洲》和一些中短篇小说,不过他真正为人们所了解、熟悉,主要归功于在网络载体上的发表的网络文学作品。2005年,甘肃网络文学作家卢克强位居“搜狐十大作家”排行榜第三,《卢克强中短篇小说集》还获得由甘肃省委宣传部批准设立,由甘肃省文联、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全省最高专业文学奖———2008年揭晓的“第二届甘肃省黄河文学奖”中短篇小说类优秀奖。

三、迎接甘肃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共赢时代

(一)传统文学期刊网络化甘肃传统文学期刊众多,在网络逐渐普及,网络文学日益风靡的情况下,传统文学期刊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者文学论坛,让自己的作品能第一时间与网民、读者们见面,在彼此的即时交流与沟通中,促进自己的迅速发展。甘肃省文联以及各个市州甚至县文联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文学期刊也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网页,以更快、更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自己刊物刊发的作品。除了自建专业网站与文学论坛,还有一些文学期刊借助龙源期刊网等专业期刊网站来推广自己的作品。而那些目前还没能建立自己网站或加入龙源期刊网的市县级文联所办刊物,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尽量争取在本市、本县的政府门户网站开辟专栏,刊发本刊物的作品;充分利用博客、微博等载体推介作品。

(二)与大众传媒和现代出版业合流传统文学期刊应时代的需求尽快网络化,而网络文学作品也反过来为传统的大众传媒与现代出版业提供了资源。我们不妨给网络文学来一个总结:“网络文学就像被模式化、类型化了的文学,有点另类,有点别具一格,但终究是文学。……而且,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三)充分发挥网络文学的开放性与交互性特征,张扬高度自由与空前生命力网络所提供的充分自由,为网络写作者提供了无比广阔的创作空间———网络写作扩展了传统小说创作的天地,快速、便捷、容易交流而没有心理负担、外界压力的网络写作,使网络文学的开放性、交互性特征成为必然。借助网络这个载体与平台,甘肃文学的发展被时代与新技术赋予了高度的自由与空前的生命力。甘肃的文化资源博大精深,传承久远,在现阶段,我们呼吁甘肃的网络、网络作家们,能够把这些厚重的资源通过网络写作的高度自由与空前生命力展现出来、释放出来,创作出更好的、更多的,既有西部、甘肃特色,又能使全国网络读者们产生共鸣;既有个性,又具备共通魅力的作品,早日打造出“网络文学陇军”,在全国网络文学版图上找准自己合适的位置。

四、结语

文化文学期刊范文第5篇

本文作者:叶立群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

在进步爱国的文学副刊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大同报》《夜哨》文艺周刊。这个周刊有两大特点。第一,立场鲜明。编者陈华在1933年8月6日的刊词《生命的力》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不要“彷徨,踌躇”,要起来“以自己为武器去抗争”。文学史对此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从《夜哨》发表的大量作品来看,体现了编辑的宗旨。最鲜明的特点是:一些进步文学青年所描写的对象,已由过去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自我表现,开始转向工农劳苦大众。所反映的思想内容,除暴露社会的黑暗外,同时指出斗争的方向,预示着前途的光明”[1]137。第二,以此为阵地的进步作家多,作品的社会反响大。在共出刊的21期《夜哨》上,发表了萧红的短篇小说《两个青蛙》《哑老人》《夜风》等,萧军的短篇小说《下等人》,罗烽的短篇小说《口供》,金剑啸的短篇小说《星期天》,李文光的短剧《黎明》和中篇小说《路》。这些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激发了饱受凌辱的民众不畏强暴、勇于反抗压迫的信心。“九一八”事变后,尽管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对沦陷区文学活动的领导,甚至直接领导创办文学副刊。其中《哈尔滨新报》的《新潮》副刊即为党直接领导的重要副刊之一。“这个副刊是由一些进步文学青年创办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公开的报纸文艺副刊。报馆地址在哈尔滨道外十三道街。经常为副刊写稿的有:罗烽、舒群等。”[2]14《新潮》发表的作品,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深刻揭露了日伪统治下的反动和黑暗社会本质。《新潮》共出刊半年,1932年9月,松花江大水冲垮了报馆,副刊也随之停刊。沦陷区存在时间最长的进步文艺副刊是白朗在《文艺协报》主编的《文艺》周刊。从1934年1月18日到12月17日,共出48期。作品主要有连载小说、诗歌、散文、连载文论,作者包括金剑啸、罗烽、白朗、萧军、萧红、舒群、代生、梁山丁、唐景阳等地下文艺工作者与进步文学青年。代表作品有萧军、萧红合著的短篇小说《一个雨天》《镀金的学说》《破落之街》《期待》《患难中》,萧红的小说《麦场》《麦场二》,金剑啸的《云姑的母亲》,梁山丁的《黄昏的庄上》《无从考据的消息》,白朗的《逃亡的日记》《四年间》等。这些作品真实地描绘了当时农村的破败,人民的悲戚生活,也反映了人民的反抗情绪和抗争精神。

压制与抗争———沦陷期文学期刊的“歌与哭”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期刊的产生,其背景是复杂的,发生发展过程是曲折而艰辛的。最初允许创办文艺期刊,在政策层面仍然是日伪统治者出于统治的需要,想借此扩大宣传,美化日伪政权。但推动文学期刊走向繁盛的最重要的动力,却是文学自身发展的需求。沦陷区最早的期刊是1932年创办于沈阳的《大同文化》,后办刊地点又经两次迁移:1935年4月迁长春,1936年3月迁大连。“该期刊内容多系宣传所谓‘满洲建国’的意义与阐述‘王道主义’的文章,以及美化日伪政权的文艺作品。这是敌伪统治者的御用刊物。”[1]1401932年,《淑女之友》在沈阳创刊,该刊发表的文艺作品虽在文艺界产生较大影响,但多属唯艺术而艺术的作品。随着文学创作队伍的成熟,报纸的副刊因其容量有限,已经难以适应丰富的文学内容。于是,那些革命的和带有进步倾向的创作者开始开辟新的阵地,创办大型期刊。1934年底,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凤凰》在沈阳创刊;1935至1936年,《新青年》《兴满文化月报》《满洲新文化月刊》《斯民》《满洲文艺》等先后创刊。“期刊的出现,改变了文学创作完全依附于报纸副刊的局限,篇幅的增大,作品表现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也就有了比较充分的展现,东北文学的发展有了适宜的阵地。”[3]116《凤凰》是带有明显进步倾向的期刊,刊登了大量介绍国内文艺动态和进步作家情况、作品及评价的文章,发表了如萧然的《汉子》、吴瑛的《夜里的变动》、扉子的《老聂的话》、尹鸣的《小三子的命运》等在当时产生较强反响的进步作品。其他几种期刊刊登进步作品,则要策略得多。如《新青年》是协和会奉天省事务局创办的,在发刊词中强调其办刊宗旨是“统一青年思想”“克制外来之思想”“复兴满洲之文艺兵挽救出版局之没落”。尽管如此,进步作家仍然没有放弃这样的阵地,他们仍然在压制中发出呐喊。刊于《新青年》的马寻作品《宵行》,秋萤作品《雪地的嫩芽》,都是通过较隐讳的方式,抒发了思乡之情,揭露了敌人的残暴。1937年后出现的较有影响力的期刊有《明明》《艺文志》《文选》《作风》《新满洲》《麒麟》《青年文化》等。与上一阶段相同,这一时期期刊的公开办刊宗旨更多为日伪政权服务,如《艺文志》标榜兼收并蓄,鼓励写与印主义,实际上是鼓吹为伪满洲国振兴文艺。《新满洲》提出“以忠爱孝义协和为宗旨”。这些期刊发表了许多为日伪统治涂脂抹粉的文章。《文选》是当时斗争性最强、刊登进步作品最集中的期刊。时任《文选》编辑的进步作家秋萤在创刊号的《刊行缘起》中指出:“现阶段的文学已经不是超时代的为艺术而艺术,或个人主义的牢骚泄愤了。现在的文学是教养群众的利器,认识现实的工具。”《文选》共发行两期,首期刊载的进步作品有山丁的《狭街》、白桦的《饮血者》、石军的《摆脱》、姜灵非的《三人行》等。第二期刊载了李妹人的中篇小说《镀金的像》、秋萤的中篇小说《矿坑》。这些作品,通过各种形式,反映出了被奴役、被压迫的农民、市民和矿工的悲惨境遇和反抗的心声。沦陷期文学期刊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们成为文艺论争的重要载体。1938年后,沦陷区文艺界爆发了激烈的文学论争,出现了两种对立的文学观,一种是提倡“描写真实”“暴露真实”的文选派观点,一种是倡导“写与印”主义的艺文志派观点。1937年,日本人城岛舟礼创办的《明明》提出了“写印主义”的倡导,在创刊纪念特大号发表了“百枚小说”(即400字原稿纸100页),随后又推出了“城岛文库”丛书,出版了古丁、小松、爵青、石军等人的作品。《明明》停刊后,古丁、小松、爵青等人在《艺文志》的发刊辞上提出“艺文之事,端在写与印,其所写,无嫌天地之大,芝麻之小,倘有真意,自可求传;其所写印,无论沧海之巨,粟粒之细,倘存善根,当能久远。”大力倡导“纯艺术”。文选派观点的明确提出始于山丁发表于《明明》的《乡土文学与〈山丁花〉》,他指出:“不论在时间和空间上,文艺作品表现的意识和写作的技巧,好像都应当侧重现实”。

并且强调:“满洲需要的是乡土文学,乡土文学是现实的。”山丁提出“乡土文学”的主张后,马上遭致艺文志派的批评,嘲讽“乡土文学”作者乱提主义,指责“乡土文学”是地域主义,有偏狭性。随后,山丁、秋萤、梅娘、袁犀、金音、冷歌、李乔等,陆续在《文选》等期刊发表文章,批评写印主义,极力倡导不能逃避客观现实。沉默中的呐喊与屈膝———沦陷期文学社团的“功与罪”在东北沦陷的14年中,文学社团异常活跃,高峰时有据可查的社团就达二百多个。由于当时复杂的社会生态,社团的成因、诉求、形态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最早的文学社团出现在1933年初,它们萌芽于文学爱好者的聚集交流,后依托日渐兴盛的文学副刊而成熟,到了1934年即在数量和影响力上达到了一个鼎盛期。1934年11月3日《满洲报》载文提到的文学社团就有19个,即:冷雾社、新社、飘零社、白光社、白眼社、白云社、新潮社、红叶社、旭日社、曦虹社、浓雾社、凋叶社、落潮社、野狗社、ABC社、寒光社、寒寂社、凄风社、春冰文学研究社等。其中最有成就的社团是冷雾社、新社、飘零社和白光社。这些社团的重要特点是属于依托副刊自发形成的同人社团,各有鲜明的创作追求,团结和培养了大批作家。其中冷雾社依托沈阳《民报》的《冷雾》周刊,主要成员有成弦、马寻等;飘零社依托《抚顺民报》的《飘零》周刊,主要成员有孟素、秋萤、曼秋、石卒等;新社依托《沈阳民报》的《萝丝》周刊,主要成员有杨萧梅、碧波等;白光社依托自印社刊《白光》和《奉天周报》的《白光》周刊,主要成员有小松、雪萍、梦园、文文等。四大社创作特点鲜明,被研究者评价为:“标榜追求完美的冷雾社;因袭欧洲古典创作的新社;贴近现实的飘零社;讲求纯艺术的白光社。”[4]6东北沦陷后期,随着报纸副刊的凋零和期刊的兴起,出现了依托期刊的文学社团。这些社团的特点是规模较大、审美趣味和艺术主张更为明确的、创作园地更为坚实广阔。其中明明派(艺文志派)依托《明明》和《艺文志》期刊;文选派依托《文选》期刊;文丛派依托《文丛》期刊。这些社团在创作的同时,坚持自己的文艺主张,并进行了长期的艺术观念论争。在日伪的白色恐怖统治下,沦陷区抗日爱国的文化人士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斗争。在这一时期,产生了“L•S(鲁迅)文学研究社”和“马克思主义文学小组”等进步文学社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诗人田贲组织的“L•S(鲁迅)文学研究社”。这个文学社1936年创办于辽宁省盖县,主要参加者为田贲曾经的同学、学生和文友。他们秘密传递借阅进步报刊,研读左翼书籍,利用文学创作揭露日寇侵略罪行并唤醒受压迫的同胞。后又创办了《行行》《星火》等刊物,宣传抗日爱国思想。哈尔滨的“马克思主义文学小组”的领导人为共产党员陈紫(关毓华),成员包括关沫南、宿学良、刘焕章、王忠生、佟世铎等。他们积极组织进步青年,以文学创作进行抗日活动。在日伪统治者的严密控制下,文艺界的反抗斗争虽如野火般旺盛,但终究还是要在地下奔涌。那些御用文艺组织和反动的日本作家同人文艺团体却大张旗鼓的活动,蒙蔽民众,毒害人民。主要的日人作家同人文艺团体包括“满洲浪漫”“作文发行社”“鹊”“抚顺文学研究会”“满洲短歌会”“北满歌人社”“大连川柳会”“满洲新短歌协会”“关东洲诗人会”“满洲诽句会”等。1941年3月23日,日伪政权出台《艺文指导纲要》,规定文艺团体组织、研究机构,一律由敌伪政权直接领导。

随之,日伪扶植的御用文艺组织“满洲文话会”“满洲艺文家协会”“满日文化协会”“艺文志事务会”等纷纷成立。日伪政权为这些文艺组织提供资金,支持他们的活动和出版。他们创作了大量的汉奸文学和殖民文学,粉饰美化王道乐土,歌颂侵略战争,攻击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