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范文精选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自信;中国茶文化;翻译原则及策略

作为茶叶的发源地,中国茶叶不仅种类繁多,特色分明,传统茶艺中的“沏、赏、闻、饮、品”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中国茶穿越历史、跨越国届,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财富。即使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茶文化在中国的对外交流过程中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国的文化自信正在日益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而被誉为“国粹”的茶叶,虽举世皆知,但有些翻译并不能完全准确、明确地表达其文化基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仍有待挖掘。因此解决文化差异下的语言障碍,准确表达中国文化内涵,在中国茶文化翻译中建构文化自信已成为当前茶文化交流的难题与重点。

1中西文化差异下中国茶文化翻译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民的生活。通过不断的历史发展和对外贸易交流,茶文化已经成为了传播和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尽管西方也有着近百年的饮茶传统,但对其而言,中国茶文化依旧是一种舶来品。由于中西方存在着较大的地域、文化及语言差异,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1.1翻译准确性欠缺中国的茶文化不仅历史悠久,且语言表达多样、寓意深厚,这就要求译者需要深刻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进而提高翻译的准确性。但就目前来言,仍然存在一部分翻译失真的情况。比如我国有些茶叶是直接通过鲜花加工而来的,因而也用鲜花命名,玫瑰花茶就译为“RoseTea”,但并不是所有以鲜花命名的茶叶都可以使用这种方式进行翻译。福建的水仙茶就常常被错误翻译为“NarcissusTea”,但是进行深入了解后发现,水仙茶中的“水仙”并非指的是“水仙花Narcissus”,而是与福建祝仙洞这一地名有关。同时之所以不被翻译成祝仙茶,是由于福建方言中“祝”与“水”发音相似,故而中文名为水仙茶。为了避免翻译欠缺准确性,可以将其翻译为“ShuixianTeaofFujian”。

1.2文化内涵表达不足数千年来,饮茶和品茶都贯穿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茶文化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精华,构建了中国人“客来敬茶、以茶修身、乐生养生、天人合一、热爱生命、追求永恒”的文化理念。但是在目前的翻译当中,仍然存在对茶文化内涵表达不足的问题。比如在茶叶商品当中“唇齿留香”的字样,往往会被翻译为“drinkupfragrantlipsandteeth”。这种直译的方式虽然能够表达原词的意思,但仅仅表达了茶叶的口感,品茶后的余韵以及其中的文化内涵却没有得以表述。

2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茶文化的翻译原则

在中国文化自信日益崛起的今天,茶文化翻译不仅要服务于对外贸易,更要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实现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因此,译者必须要在了解我国茶文化的基础上,坚持文化自信,在保证西方读者理解的前提下,准确表达原文意思,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与精髓。

2.1促进跨文化交流翻译不仅仅是一种沟通技术,更架起了不同文化交流的桥梁。因此,译者在翻译工作中不仅要高度重视文字之间的转化,更要注重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转换,进而使其能够更加准确、生动地表达原文内涵。由于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截然不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要充分了解文化差异,在掌握各自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开放性对话,即要注重字面意义的解释,更要实现理解层面的深度翻译,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2遵循翻译功能性翻译的本质就是用另外一种语言来描述某种语言所要表达的内涵,而在文化翻译工作中,译者往往忽略了媒介和沟通的内在元素,也就导致文化翻译的质量无法得到提升。德国的功能主义理论为我国文化翻译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功能主义理论表明“翻译的重心在于为什么要进行翻译(purpose)以及如何进行翻译(function)。”[1]因此,译者不仅要重视语言层面,更要实现传播文化内涵的目的,坚持文化自信,达成一种最有灵魂的翻译。比如在福鼎地区有一种名为“白牡丹”的白茶,若直接简单地翻译为“WhitePeony”,就容易导致混淆,分不清“WhitePeony”到底是指的是一种花还是一种茶。因此在对福鼎白牡丹茶进行翻译时,可以译为“BaimudanTea”或者是“FudingWhiteTea”。这两种翻译不仅有效避免了“WhitePeony”给西方读者带来的混淆,明确了中国茶叶的种类,使西方读者对其有了更加准确的认知。

3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茶文化的翻译策略

中国茶文化翻译中的文化自信建构需贯穿于翻译工作的始终。译者要秉持这一核心理念,充分做好译前准备工作、译中方法选择,并助力于译后的有效传播。

3.1做好翻译前期准备完善的翻译准备是提高中国茶文化翻译质量的重要前提。开展茶文化翻译之前,译者需要广泛收集资料,深入理解茶文化内涵,注意不同文化对翻译内容产生的影响。首先,广泛收集资料。中国茶文化内涵深厚,表现形式多样,要求译者对其有着具体且深刻的了解。因此,在开展翻译工作之前,译者可以广泛收集与中国茶文化相关的书籍资料,对其进行知识梳理,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体系。同时,译者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索茶文化相关内容,实现对茶文化理解的实时更新与扩充”[2]。其次,理解茶文化内涵。翻译工作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实现文化交流。将中国茶文化这一独特的传统文化利用另一种文字表现出来并不容易,经过千年发展,其深厚的精神内涵使得翻译工作更加困难。中国茶文化在唐代开始发展,在宋代到达“盛造其极”的境界,经过众多文人的赞颂,出现了大量与茶有关的诗词歌赋。译者可以利用这些与茶相关的诗歌、古文等资料,理解茶文化的发展历程,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最后,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语言特点。中西方国家不仅文化差异明显,且语言特色鲜明,这就要求译者需结合文化差异以及不同语言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不仅要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同时也要符合西方的语言特点和思维方式,便于沟通理解。

3.2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如何通过翻译传播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是在茶文化翻译中建构文化自信的顶层理念。因此,在确保译文语言清晰明了、意义准确、实现沟通的基础上,译文更要最大程度突出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与精髓,使西方读者乐于接受、喜于了解中国文化。译者可以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式来实现文化翻译效果最大化。第一,音译加注释的方式。作为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中国发展出六大茶类,2000多种茶品以及极具特色的传统制茶技艺。因此,在找不到对应的英文表述时,可以先音译再加注释,这种译法是目前翻译界比较倡导的处理手法,兼具了文化保留和意义理解,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在中国的茶名当中,有着一些十分特殊的名称,比如“乌龙茶”,如果直译为“BlackDragonTea”,不仅会使读者“一头雾水”,还会丧失“乌龙”的文化内涵。可通过音译和加注释的方式来处理,将其改译为“OolongTea(OolongmeansblackLoong,aChineseauspicioussymbol)”。这种音译加注释的方式展现了茶叶的内在精髓,表明了龙在中国寓意吉祥、神圣的文化内涵,使读者更加真实感受到了中华茶文化的魅力[3]。又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上,“杀青”等核心制茶技艺也采用了音译加注释的方式,“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被译为了“shaqing(enzymeinactivation),menhuang(yellowing),wodui(piling),weidiao(withering),zuoqing(leavesshakingandcooling),fajiao(oxidationorfermentation)andyinzhi(scenting)”。通过这种翻译处理,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的特点,又能帮助西方读者理解这复杂又饱含东方智慧的制茶艺术。第二,直译加注释的方式。直译可以最大限度保留原文的创作特色与风格,而加入注释,则能更好展现内涵意义,帮助西方读者深入了解中国茶文化的丰富性与独特性。比如“君山银针”可译为“JunshanMountainSilveryNeedleTea(YellowTea,Hunanprovince)”。“NeedleTea”的直译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茶叶的形状,而注释“YellowTea”和“Hunanprovince”可以加深其对“君山银针”的认知,准确了解其所属茶类及其原产地的地理位置。这种通过直译加注释的方法,即能够帮助西方读者更好了解这些特殊的茶名,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对中国茶文化的兴趣。又如,根据采摘之间不同,西湖龙井可分为“明前龙井”和“雨前龙井”。“明前龙井”采摘于清明之前,大概在3月份左右新茶便可上市。而“雨前龙井”又称“二春茶”,则是在谷雨前采摘,上市要到4、5月份。因此,通过直译加注释的方式,可分别将其译为“TheLongjingTeapickedbeforePureBrightness”和“TheLongjingTeapickedbeforeGrainRain”。如此一来,译文不仅准确表达了原文意思,使西方读者可以明确知道这两种春茶的采摘时间,还可以激发其对“中国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究,感受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智慧结晶,实现了中国文化的有效输出。第三,意译加创译的方式。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和认知区别,翻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分歧。因此,译者应当基于跨文化视角,即考虑到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社会内涵与文化精髓,又考虑到西方读者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利用翻译技巧,对茶文化进行更加地道又有创造性的表述,促进西方读者对中国茶文化的认知与探索。在六大茶类的翻译中,红茶的翻译一直备受争论,因为中国人品茶时相对较为注重茶水的颜色,利用红茶泡出来的茶水呈现出红色,所以将其称作是红茶。而红茶在17世纪传入英国时,西方人看到红茶本身的颜色是黑色,故而将红茶意译为“BlackTea”。面对这一“冲突”,译者必须要充分考虑到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用一种能够符合西方人认知习惯的方式传承中华传统茶文化,可将红茶改译为“BlackTeafromChina”,既尊重了西方读者的理解,又保留了中国特色。此外,在茶文化盛行的宋朝流行着一种茶道,古人称之为“茶百戏”,就是把开水注入茶碗,用泡沫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表现出字画等独特艺术形式。因此,又称之为“水丹青”,这就类似于西方的“咖啡拉花”。而鉴于“茶百戏”的诞生之早,手法巧妙,技艺精湛,译者更倾向于将其意译为“TeaAcrobatics”,而为了彰显中国这一非遗技艺的文化内涵,加深西方读者对中国传统茶艺的认知,还可将其改译为“China’straditionalteaacrobatics”。又如,在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中,“仙人掌茶”被翻译为“FairyPalm-likeTea”,据说玉泉寺有一高僧通晓佛经诗词,喜爱饮茶,对制茶也颇有研究。制得一手形状如手的茶叶,故而取名仙人掌茶。所以“FairyPalm-likeTea”不仅实现了意义的准确转化,还尊重了“诗歌原文的情感与用意”[4],通过这一制茶典故,传递了诗人“一首茶诗留千古,成全一款传世茶”的情怀。

3.3创新翻译外宣模式当今世界,我国传统茶文化有着一定的影响地位,“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更是在2022年11月申遗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要想真正使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大放异彩还需要不断努力。在文化强国建设与文化走出去战略大力实施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工作者和翻译工作者需采用更具创新性的外宣模式,解决不同国家之间的语言障碍,促进我国茶文化及传统文化的输出[5]。首先,利用融媒体进行中国传统茶文化传播,“提升茶文化的影响力,打破传统传播形式,拓展传统文化覆盖面”[6],使民众能够真正认识到茶文化的内在价值。比如在YouTube、TikTok、Facebook等国际交流平台上中国茶文化双语视频,介绍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品茶艺术、民间风俗、诗词典故等,突出我国茶文化的自然美与艺术美。其次,通过传统电视媒体打造经典双语文化节目,对《诗画中国》、《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优秀节目进行全面升级,实现双语播放。通过建立茶文化产业播放链,加大民众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了解与认知。只有传统文化变得有趣易懂,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与此同时,要重视译文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既要贴近西方观众的思维习惯和对中华文化的需求,又要保留中国茶文化的精髓,促进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和发展。

4结语

中国茶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瑰宝。随着世界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各国的文化交流呈现出空前盛事。而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已成为中国茶文化向外输出的主要桥梁。因此,在文化自信视域下,译者需基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充分展现中国传统茶文化中包含的价值观念与精神内涵,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供有力支持,增强国民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车明明.德国功能主义理论之辩证思考:贡献与局限[J].上海翻译,2015(4):70-75.

[2]彭纯芳.中外茶文化交流视角下的英语翻译研究[J].福建茶叶,2022(4):176-178.

[3]周亚娟.基于文化自信视角下的茶文化翻译研究[J].现代英语,2021(3):41-45.

[4]邓娟.茶文化对外传播中英语翻译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22(3):188-190.

[5]师妮.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茶文化外宣翻译模式研究[J].福建茶叶,2021(10):223-224.

文化自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自信;武术;武术形象;再塑;重构;传统体育

1概念阐释

1.1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1]文化自信之所以为当今中国的时代课题,不仅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根源性,还因为其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明确的目标指向。[2]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继承和对外输出的依附,更是一个国家在其发展道路上应该具有的气质和态度。

1.2武术形象

武术形象是动态发展的,它受不同时期的文化和政治背景影响会发生一定的形变,但构成武术形象的特性是不变的。从形象学理论出发,形象具有主体性、客体性和代表象征意义。武术形象的主体性来源于所有的武术内容和思想;客体性来自社会群体对武术的印象聚合;而代表象征意义指的不仅是武术形象所代表的武术文化,武术形象在国际上代表着武术发源地——中国的整体形象和民族特性。据此,对于武术形象的认识应该从三个层面出发:第一个层面是武术本身的文化形象,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和哲学思想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象。武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从普通的狩猎行为演化成系统的技击技术,进而衍生出多种模式形态和流派,这些技击技术的内容和流派分别在历史发展中和不同的哲学思想凝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武术的文化形象。“这种形象是武术本质的外化,形象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形象力量,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3]第二个层面是社会群众对武术形象的集体想象,即作为社会集体想象物的“武术形象”。当社会群体通过任意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武术文化时,都会对武术文化产生主观的感知和认知,并以此为基础对武术文化进行下一步的认识和论断,所以作为社会集体想象物的武术形象,可被接受群体的心理活动影响。“从这个层面来看,中国武术形象不是对中国武术现实情形的反映,其中包含着社会集体的心理创造,是对中国武术总体印象的集体想象。”[4]第三个层面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符号的武术形象,即武术形象作为一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先锋代表所映射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形象轮廓。从狩猎和部落冲突等原始活动演变发展而成的武术文化是最具有历史属性的人类活动,经过几千年的淬炼,武术不再仅仅是技击和兵法的象征,而更是中国大家文化承载之物,是中国人民思想和精神的聚集。在这个层面上,武术不仅代表着武术文化本身,其所蕴含的内容和精神也间接地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特质。当今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正在不断变化,武术形象也随着社会发展形势不断变迁,我们只有辩证地看待武术形象的变化,才能正确了解武术形象在当时当今的形态和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再塑。

2文化自信视阈下武术形象再塑的背景分析

2.1武术文化的生态环境紊乱

中国武术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不仅丰富了武术的技击内容和流派分支,武术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更是随着时代背景的变更不断升华,长久以来,武术形象一直是中国人气节的象征,国人对于武术也都保持尊崇的态度。而自进入和平年代以来,战争的减少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大幅度削减了国民对武术文化的需求。这导致群众对武术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对武术的认知逐渐产生偏误,武术教育被淡出现代教育,武术竞赛鲜有人知,武术的创新发展也举步艰难,造成武术文化整体生态环境的紊乱。在认知方面,群众对武术的认知存在偏误,这是因于对武术技击性的过分关注和对武术其他内容的忽略,即只注重武术的实战意义,忽略了武术的其他功能属性。自武术分为传统武术套路和散手以来,更具技击意义的散手潜移默化地成为了大众心中武术形象的具体内容代表,这使得武术本就不受重视的其他内容逐渐脱离大众的视野,造成“武术服务于‘打’”的刻板印象形成了社会共识。近几年,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手的纷争不断,从“徐晓冬挑战传统武术”到“马保国浑元形意太极拳大战英国大力士”,各种不堪新闻层出不穷。表面上是由于实战性讨论引起的搏击技术与传统武术之争,实际上是群众对武术的认知不全,不了解武术在历史变迁中的发展,只关注武术“打”的内容,忽略了武术的其他功能和思想,造成对武术刻板印象的恶性循环,从根本上阻碍了武术的良性发展。在教育方面,新时代下武术已经被淡出国民教育,虽然近年来这样的情况在“武术进校园”等举措中稍有好转,但实际上对武术文化产生兴趣的学生还是寥寥无几。本质上是现代教育被当今时代的快节奏所影响,学生只追求简单的可以快速获得成果的内容,无心了解武术文化复杂的内核,导致武术文化的教育价值被人忽视。“在现代性消费社会中,价值的漂泊感以及金钱至上主义,过度强调金钱、时间和速度,抛弃了武术形象赖以生存的生态维度,在功利精神心态的影响下,武术所蕴含的人文价值与生态意义在现代社会生态的危机中丢失。”[3]人们对武术的兴趣被消耗殆尽,也正给了其他体育内容腾出了发展空间,“只要动作简单可以速成,一切文化内核皆可抛。”这样的思想普遍存在,严重限制了武术文化在教育功能的作用。在竞赛方面,现代体育竞赛对标准性、规范性的要求较高,武术竞赛,尤其是传统武术竞赛项目,为求竞赛发展牺牲了很多民族特色内容。本应是多种门派风格并存的拳种为了顺应现代奥林匹克竞赛的规格,不得不进行精简合并,设计成符合规格的竞赛套路。即便这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武术的传播,但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矛盾的发展,在谋求现代武术竞技发展的同时也迫不得已使一小部分地域的武术传承陷入困境。虽然每年的全国传统武术比赛都为那些曝光率低的传统武术项目提供了平台,但一些知名度低的拳种和器械仍然得不到更多关注,不得已失传。还有在执行评分时的错判漏判等评分系统中不完善的部分也对武术竞赛发展有着负面影响。这些问题看似可以被忽略,实则也是阻碍武术项目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创新发展方面,武术文化的创新项目一直以来都处于匮乏状态,虽然武术文化具有很大的创新潜力,但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受制于内容的庞大和丰富,武术文化在创新难度上要远高于其他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加上武术其他方面的缓慢发展给了武术创新项目不少的阻力,使得武术文化没有能在互联网时代来临时紧跟文化新发展潮流,得到新的助力能量,限制了武术文化新发展道路。据此,武术形象环境紊乱的问题要从认知、教育、竞赛和创新四个方面来看待。

2.2文化自信赋予武术形象的新时代责任

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课题是对每一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也是为各项传统文化提供优化方向的重要指标,而其中的核心在于自我文化认同。在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武术文化总是首当其冲,成为群众的首要或重点关注对象,国际上也认为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承认了武术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领导地位。换言之:中国文化的自我认同,首先是武术认同。随着现代奥林匹克体育文化的渲染,武术项目一直在往“高、难、新、美”的方向改革,但要想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中国武术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特性,武术的发展方向应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一致,借助武术形象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这也是文化自信所赋予武术的新时代责任。在武术体育项目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应该着重体现中国武术的民族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建立科学、系统的武术文化体系,从而促进武术认同的形成。在武术文化传播上方面,得益于武术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许多优秀的武术电影流传世界,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推波助澜,“功夫电影”成了普通人了解中国武术文化的入口。尽管武术影视对建立武术文化对外输出渠道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部分内容构架也对武术形象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在成为受众娱乐消费的同时,江湖争霸的文本叙事,对武术文本意义表达的曲解,为武术营造了一个打打杀杀的文化语境,加剧了武术负面形象的形成。”[3]武侠电影中对中国武术技击内容的神化以及对“武德”“武道”等精神内容输出的匮乏,使得武术文化所具有的精神内涵不为人所知,损伤了中国武术形象,还降低了国民对武术文化的认同感。可见,如何在传播过程中保护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加大其宣传效果是提升武术形象和增强国民武术认同感的重要课题,亦是武术形象负起文化自信新时代责任的基本要求。而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保护武术文化的民族特性和哲学思想是重中之重,消减其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则是当务之急。

3文化自信视阈下武术形象再塑的宏观价值

3.1武术形象再塑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基石”

众所周知,体育文化是极具世界共性的身体文化。“身体文化是人类的共性文化,是超越一切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的原始文化,比起说教性文化,体育文化更容易被大众接受。”[3]而作为最具中国民族特色和最具代表性的体育项目,武术凝聚了中国的历史文化、思想哲学、价值观念等中国文化内容。于此,武术文化亦映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轮廓,其自身形象直接影响到中国文化的国际整体形象。文化自信的核心是国人要对中国文化保持认同和自豪感,向世界各国展示我们浓厚的民族自豪感,这是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持有信心的最有力表现,也是对任何企图分裂中国的国家最好的震慑。而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支撑文化自信主题的最优选,是垒砌文化自信高墙的“基石”,要建立起文化自信,由武术来打下基桩再合适不过。中国传统文化数不胜数,各具特色,但唯有武术囊括了“不卑不亢”“顽强拼搏”等革命个性,正是因为武术本身具有中国文化的历史性和军事性,才能使其完好地表达中国几千年历程所流传下来的优秀精神和近百年来中国不断变富变强的过程中所展现的意志品质。因此,在建立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应以武术形象为基本,通过优化和宣传武术形象,对武术形象进行再塑,建立中国文化的国际品牌形象,发挥武术形象在国家形象中的代言作用,为文化自信铺好坚实的阶梯。

3.2武术形象再塑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文化自信不是一味强调国民对中国文化的盲目认同,而是应该唤醒国民的文化意识,发自内心地肯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感到自信和骄傲,这样的自豪感是“由内向外”的。因此,实现文化自信分为两条主干线路,一是内部文化环境改善,通过多方面的社会结构循环往复,加强国内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氛围;二是对外传播,将文化概念和文化产品推向世界,建立国际文化形象。这两条线路都需要一条共通的文化线索贯穿其中,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武术文化则是这条线索的不二之选。因为武术影视产业的渲染,使得武术文化一直被误解,武术所蕴含的哲学文化因其技击内容的丰富而被忽视,被埋没,武术被国人认为是空有拳脚的文化,实则不然。儒家“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道家“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墨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皆是武术文化中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格斗技中蕴含着深刻的道与理,亦如一头温和的雄狮,不鸣则已,一吼则震四方,与当今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国际形象不谋而合。而武术形象与国家形象的高度重合,意味着武术形象的再塑对增强国民文化自信意识和中国文化哲学思想的对外传播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文化自信的发展线索应由武术承担,武术形象的再塑即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4文化自信视阈下武术形象再塑的路径

4.1更新认知以识武术之“效”

当前武术形象几近崩折,其缘由众多,但归根结底,是国民对传统文化的冷漠和误会。消费时代下快餐文化成为主流,越是晦涩难懂的文化越是不容易被大众接受,以武术为首的不少优秀中国传统文化都因此落寞。自进入和平时代以来,国与国之间的武力交锋越来越少,社会对武术技击内容的文化需求锐减,又基于对武术追求蛮力的刻板印象和其蕴含的复杂哲学思想,人们对武术的学习兴趣几近冰点。然而被国民忽略的是,经过数千年沉淀的武术文化,其精粹不仅在于丰富的技击技术,而还在其健身和修身之效。在古代,武术就同时服务于劳动生产和军事战争,《左传》曾记载:“春蒐、夏苗、秋弥、冬狩,皆于农隙讲武事也。”充分说明了武术与劳动生产的密切关系,显而易见,武术在最初就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方式,人们通过习武锻炼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而这样的功效一直被历朝重视且延续。2020年疫情的爆发,让武术健身回归到大众视野。方舱医院里几百号病人齐练“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画面让人震撼,而武术作为医疗技术的辅助手段出现在大众视野内着实让国人对武术的认知有了改善,使武术形象的气血有了些许润色。再谈修身,武术之技虽是讲求力与速的身体活动,表面上粗暴简单,实则是通过身体的修行磨练自身的思维、意识和精神,追求“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的道,虽是“修身”但“养性”,“性”指的便是人的心智。习武越深,越是能够自我克制,区分善恶和伦理道德的界限,在利欲面前保持清醒而不为所动。武术的效用不止于此,只因其蕴含的内容过于庞杂和人们的认知偏误,就失去了国民的兴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应该有的遗憾,也是文化自信道路上的阻碍。因此,武术效用的全面认识是根除武术不良形象的根本,越多的人了解武术文化,正确认识武术文化的效用,就越有利于对武术形象再塑,建立起武术的正面形象,为中国实现文化自信推波助澜。

4.2与教互融以复武术之“韵”

自古以来因为生产劳动和战争的需要,习武一直都属于教育的一部分,从“校、庠、序”中的“序者,射也”到“六艺”中的“射”与“御”,再到明清时期的“武举制”,无不体现武术与教育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武术技击动作中还包含着抽象的哲学原理,例如太极拳中的阴阳学说;形意拳中的五行学说;八卦拳中的易学通变等。一些哲学思想还可以指导人的行为,例如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使掌握搏杀技能的人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教导习武之人区分争斗的性质,定义何谓正义之战。[5]可见武术所含的哲学思想也颇具教育意义。然而和平年代下大众对带有军事色彩的武术文化感到疲乏,又随着其他国家体育文化的侵入,具有浓重民族色彩的武术逐渐被人们遗忘在角落,人们津津乐道的体育话题也逐渐被篮球、足球等项目代替。比起复杂且具有攻击性的武术,娱乐性更高,更容易学习的球类运动和健身操更容易被现代教育接受,加上现代武术被冠以“花拳绣腿”之名,使得武术文化的教育形象一落千丈,使得现代体育课堂的内容标准逐渐成型,而武术在其中几乎不见踪影。但在追求文化自信的道路上,体育教育应该意识到武术文化的教育优势,不能仅仅将培养学生普通的体育兴趣爱好和技能作为唯一目标,而是要弘扬武术文化,将武术文化中具有教育意义的传统思想和有体育意义的套路功法与现代教育融会贯通,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对武术文化的重视程度,在教育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在实施上,一方面体育教育形式中武术项目应该占有一定位置,使学生在长期接触中身体力行,真正感受武术文化的技击魅力;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融汇武术文化的哲学思想,让学生在自我思考中感悟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要以培养和打造具有中国民族风味的体育教育氛围和形象为目标,做到体育文化自信的自证。单靠武术自身的发展无法树立一个宏伟的文化形象,只有与教育互融,真正恢复武术文化的神韵,方能健全中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形象,实现文化自信。

4.3完善赛事以盛武术之“竞”

现代体育的发展要依赖于赛事的举办,武术也不例外。但武术所携带的传统文化基因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武术竞赛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换言之,现代武术竞赛是除杂过后的有严格标准的竞赛体系,所以在竞赛系统形成的过程中,武术文化的内容是有一定取舍的。取有代表性的、可塑性强的内容精简合并,再发展,作为适应世界共性的部分,而其余的部分通过另外的途径继续发展,也就是今天的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之分。表面上两者各自发展,互不影响,但最近几年竞技武术的过分标准化受到诟病,国民不断呼吁相关部门对竞技武术“去体操化”“去舞蹈化”,恢复武术的民族传统风采。这正说明,武术的传统内容与竞技体育竞赛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互相依存,无法脱离一方发展但又不能偏向任何一方。现代体育竞技的发展不能只依赖简单化和系统化,而是要建立在项目的民族特性上,而竞技武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保留更多的民族特色,尽量与传统靠拢。竞技武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保留更多的民族特色。除此之外,竞技武术赛事的评分系统仍不够完善,对武术文化传播造成了一定的阻滞作用。例如,在评判规则中,脚的碾动和身体晃动都属于失去重心,虽然后者的失误程度明显较前者更大,但在评分时都仅扣0.1分,那么在高水平的赛事中当出现两名选手同分的状况时,对出现前者失误的选手来说略显不公;全国性武术赛事中经常出现前后两名运动员的分数相差甚小,有时相差仅有0.01分,如此微小的差距可能是裁判评判时的一个走神或眨眼产生的失误,这并不能很好的评判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如果是一些无关因素的介入,导致评判结果的偏差,无疑是对武术运动员参与积极性的打击,同时阻碍了武术运动的发展。”[6]武术赛事系统的完善是武术革新的必要策略,构建新时代武术形象,实现文化自信,武术竞赛的完善是必经之路。

4.4创新孵化以拓武术之“道”

当今时代文化的生命力强弱在于其是否能够创新改革,将值得保留的内容与新时代热点相结合,进行文化再创造。当今许多热门文化都是通过传统文化的包装宣传或直接创造,借助多种新平台生成文化IP,进行产品孵化,使其热度保持周期性高涨,既可以保证文化的关注度和新鲜度,还可以为文化的创新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这样的创新方式在年轻一代中反响热烈,有的新文化IP甚至形成了相关的年度活动。武术文化也需要这样创新改革,事实上,如何通过文创IP对武术文化进行宣传是如今讨论的一大热点。武术包含的内容和思想过于庞大,不利于其传播和兴趣群体的培养,生成独有的IP,孵化衍生产品是不错的出路。例如,因疫情而拥有一定知名度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就是生成IP的适配对象。我们可以通过塑造八段锦的实体形象,以其发展历史为背景进行故事创造,生成八段锦独有的IP,在互联网平台上宣传并不断与受众交互,衍生出八段锦相关的文化产品。这不仅可以实现武术养生功法的病毒式宣传,激起国民对武术文化的兴趣,增加武术养生的兴趣群体,还可以达到武术文化业态化,也就是武术文化的产品化和品牌化。IP生成后还可以引出一系列其他武术文化IP的诞生,牵一发而动全身,顺势而为将其他武术内容连带而出,构成一条完整的武术文化链条,武术的品牌形象也就成型了。这样的品牌形象推广到国外,将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对外输出的快速通道,不仅有利于武术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形象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因此,创新孵化是拓宽武术发展之道的有效方法,是武术发展,也是文化自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战略。

5结语

文化自信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教育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发展所需要的根基,可以为社会进步不断提供精神助力。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在重振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更需要通过传统文化来坚定文化自信,致力于辉煌的未来。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值得赓续的宝贵精神和处世哲理,对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而言,是可以直接利用的生动素材和文化资源。因此,在传统文化的助力下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坚定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传承创新优质文化成果,解决意识形态工作问题的关键一步。

一、在传统文化启示中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一)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证与肯定,是中华儿女对自身民族文化生命力生生不息的自信。文化自信作为增强社会群体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可以持续激发人们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用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可以培养当代青年坚定的理想信念,使大学生群体更加认同“四个自信”的重要性,更能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大学生群体的实践和创造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能够学会用优秀传统文化所提倡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把握问题,在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进程中,拥有面对任何挑战都能迎难而上的决心与底气。

(二)抵制历史虚无,增强奋斗底气

历史虚无主义在本质上是对文化自信的否定。历史虚无主义企图通过错误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制造某些极端的煽动言论来贬低、丑化党领导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事实,撼动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从而达到某些政治企图。长此以往会冲击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削弱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凝聚力和指引力,使之迷失在纷繁杂乱的错误思潮中。因此,用传统文化的意蕴和内涵助推文化自信的发展,是抵制历史虚无的有效武器。只有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哲学道理和宝贵思想,大学生才能通过坚定文化自信来增强抵御历史虚无的能力,才能勇于用真实的史实和现存的事实来拆穿历史虚无主义的谎言。

(三)提供精神滋养,创造灿烂未来

用传统文化来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目的不仅在于继承传统、为当下提供经验借鉴,还在于能够为大学生群体进行精神滋养,创造更加灿烂的未来。当代青年处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中,他们的理想信念还不够完善,社会经验还不够充足,时常倍感焦虑,对自我进行否定。因此,关注大学生群体的精神需求,使其全面发展成为了高校教育的新目标。增强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总结,在文化自信的形成过程中所凝结出的爱国主义精神、道德修养追求、自然生态关系是一笔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褪色的宝贵财富。只有把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成果与时代特征充分结合,让当代青年进行再次创造,才能展现传统文化的永久魅力,以及当代青年的主体价值。

二、以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

高校思政课堂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但在具体实施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缺失。

(一)教材内容不够完善,缺少传统文化渗透

思政教材是承载课堂重点难点、向大学生群体传递知识的关键载体。目前思政教材出现了理论性太强,专注突出政治属性,传统文化要素匮乏,学生认同感太低等问题。思政教材中对于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针对性讲解太少,文化属性不强,缺乏历史氛围和文化厚度,使得课程与文化自信之间尚未形成有效衔接,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和借鉴的一些哲理和经验无法在实践课堂中发挥出作用,因而无法改变大学生群体对于传统文化诸如“枯燥”“无趣”的刻板印象,不能激发出当代青年基于传统文化而产生的文化自信。

(二)教学模式太过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思政课堂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一直没能从严肃传统的固态中跳脱出来,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依然是最主要的上课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割裂了传统文化与现实实践的融合,使教学过程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内容无法真正进入大学生的头脑之中,难以使大学生群体对于文化自信形成情感共鸣。同时,以往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观察大学生群体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程度,使得传统文化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大打折扣,因而这种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无法使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有效地融入思政课堂的。

(三)教师水平仍需提高,课堂质量有待加强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所在,尽管思政教育已经历了多年实践,但思政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传统文化素养依然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目前所任教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在专业理论层面上的教学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过分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研究与剖析,会导致对于传统文化精神层面的教学缺失。对于一些传统文化精神、家国情怀以及理想品格等抽象的内容,如果只是一味地生搬硬套陈旧的例子,无法让大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学习价值,只有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才能真正激发出大学生群体对党和国家发自内心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以指导未来。

三、以传统文化增强历史自信的可行性措施

(一)建立合作体系,强化“顶层设计”

以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教育过程是系统的、长期的、需要多方联动,从思想和组织等方面进行相应的统筹谋划。各高校必须深刻认识到以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要深入学习有关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并结合关于青年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才能从思想上助推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各高校要优化青年增强文化自信的“顶层设计”,要出台相应的负责机制,调动学校各学院各部门的积极性,形成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共青团、教务处、学生会等多方面共同参与的合作体系,善于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挖掘与学校相关的传统文化要素用以实践。同时,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扶持文化自信相关课题,保障资金和人才的供给,为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充足的物质和教学资源。

(二)提升教师素养,提供优质课堂

以传统文化贯穿高校思政课堂,增强大学生群体文化自信的当务之急,便是着手于提高思政教师的能力与素养。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风格鲜明的年轻教师都不能固步自封,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确保自身能够立足课堂,使思政课堂有文化底蕴。思政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传统文化时不能单单是讲清表征,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群体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要注重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把握好传统文化中主线与支线的关系,找到切入点,让大学生群体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后,展现出钢筋铁骨的风貌,发自内心地对国家认同,对民族期望,同时又不封闭,具有善于学习一切先进知识并敢于超越的勇气。

(三)发挥新媒体优势,创新教育形式

新传播媒介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传统文化教育想要赢得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就必须要迎合当代青年的喜好,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并进行一定创新。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选取既有思想深度又有生活温度的文化片段,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高校应当积极通过学校内部创办的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强与大学生群体的关联,可以通过开设直播课的方式来赋予传统文化更为独特的潮流魅力,让更多受条件限制、自身文化底蕴还不够丰厚的高校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传统文化内涵更为广泛的传播,用以指导大学生群体创作全新的作品来展示时代风貌,切实提高文化自信的学习实效。

参考文献

杜芳201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探索》第2期。

刘丽敏2018《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文化自信教育探析》,《思想教育研究》第1期。

文化自信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自信 岭南民俗文化 传承

岭南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虽起源于南隅之地却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独树一帜地屹立于中华文化之林。在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岭南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其发展空间被迫逐渐缩小,岭南地区民俗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危机。因此要坚定文化自信,着力于提升岭南民俗文化的存在感,加快实现岭南地区文化的复兴与繁荣。

一、岭南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岭南民俗文化是岭南地区特有乡土文化的总称,其涉及内容广泛。岭南地区作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科技发展的先行区,以其独具特色的兼容与开放使当地民俗文化呈现中西方文化的交织以及民俗文化与现代时尚的交汇等特点,是现代民俗文化启蒙的发源地,岭南民俗文化具有深刻的当代价值。

其一,传承岭南民俗文化有利于维系人民群众关系,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基于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历经发展不断兼容各地区优秀文化,以喜闻乐见的岭南本土化民俗文化形式融入群众生活中。岭南地区作为首批改革开放和对外经贸的窗口,自古至今多数岭南人外出经商或工作致使分布在世界各地,依靠其独有的民俗文化以加强群众之间的精神共鸣,发挥维系群众情感交流的纽带作用,有利于提高群众对岭南民俗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除此之外,积极传承岭南民俗文化助力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国际化推广,有利于增强中华儿女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为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二,传承岭南民俗文化有利于岭南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当地现代化经济建设。文化是衡量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也是带动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岭南地区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批与世界进行经济贸易往来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伴随着该地区频繁的对外贸易经济活动以及国内外外来人口的逐渐增多,随之带来的各地区不同的文化在岭南地区相交汇并进行文化碰撞,因此保护和传承岭南民俗文化就更为重要。当前岭南多数地区每年都会举办全球性的祭祖活动,吸引大批海外华侨和我国各地客商前来寻根祭祖,借此活动不仅能够为岭南地区不同行业的人才提供交流的平台,而且每年岭南地区政府都会收到大额的捐款用以支持当地的经济建设,这无疑会拉动岭南地区的现代化经济建设。由此可见,传承岭南民俗文化将会在现代化经济建设进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其三,传承岭南民俗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岭南地区,每逢有重大意义的节日时都会举办舞醒狮、木鱼歌等颇有历史感的民俗活动,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积极地参与其中,共享节日的幸福感,彰显中华民俗文化的自信心。积极传承民俗文化不仅有利于宣传岭南地区特色文化,提升当地群众的精神面貌,而且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更好地完成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二、文化自信视域下传承岭南民俗文化的困境

其一,外来文化的冲击致使岭南民俗文化生存环境日趋恶化。岭南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全球交流的日趋频繁,外来文化渗入到岭南地区的各个领域,导致该地区人民的思想观念随时代不断变化,原有的特色文化出现不被年轻人接受和喜爱的现象。以岭南传统艺术——木鱼歌为例,它曾是岭南文化中最为代表的传统说唱艺术,但现今的年轻人大多成长于普通话环境中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将西方流行说唱音乐带入生活之中,致使木鱼歌文化缺乏传承的主体,特色民俗文化逐步失去生存空间。

其二,人才力量的缺失阻碍岭南民俗文化的传承。岭南民俗文化的传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承人,但当前面临着缺少年轻的传承主体和专业性文化人才等问题。据我国文化部调查数据显示: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岭南地区的民俗文化种类已减少约四分之一,尤其是那些传承人年纪较大、传承方式较保守的文化都面临着即将消失于世的危险。以岭南地区代表建筑——客家围龙屋为例,该传统建筑传承者主要以师徒口传心授相承为主,时间较长且方式落后导致传承过程以传“形”为主,致使该民俗文化的传承处于艰难的困境之中。

其三,文化宣传力度不足,群众对于岭南民俗文化的认知度较低。现今社会着重于经济建设而忽视了人文关怀,较少开展对于岭南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导致社会缺乏浓厚的文化氛围,不利于提高人民对于岭南民俗文化的整体认知能力。据广东某高校调查结果显示:粤剧作为岭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有35.3%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这类戏种,只有3.6%大学生表示了解并喜欢看粤剧。由此数据看出,当代青年人薄弱的文化观念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以文化自信助力传承岭南民俗文化的路径

其一,充分挖掘岭南民俗文化资源,着力提升文化保护力度。岭南地区民俗文化资源众多,对于该地民俗文化的传承要立足于当地的文化根基,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深度研究各类民俗文化特有的内涵及存在形式,要以时代大局观剔除历史糟粕,积极发掘优秀的岭南民俗资源,发挥政府之力进行各类民俗文化作品资料的整理并统一入档以实现岭南民俗文化的资源共享,积极建设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博物馆以及展览馆等公共服务场所以助力于传承岭南地区民俗文化。要加强对岭南地区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尤其是保护各类具有代表性的岭南文化的古建筑物,对危建筑尽快进行修缮或改建为特色岭南文化展览馆等,文化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关文化建筑保护条例,避免出现人为破坏或拆除等情况。

其二,加强培养和建设岭南民俗文化人才队伍,助力岭南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要立足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的现实国情和岭南地区民俗文化土壤,做好日常生活中文化宣传工作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岭南地区民俗文化认同感,有利于提升当地群众的文化自觉性,促使他们能够提升对于岭南民俗文化的重视程度,更好地促进群众自觉为民俗文化传承助力。此外,要着力于挖掘岭南地区民俗文化艺术能人,政府积极助力于组织开展岭南民俗文艺活动,通过民众参与活动进行选拔民俗文化人才,基于岭南当地实际情况对文化能人进行培训和宣传推广,促使其为岭南民俗文化的宣传注入活力。政府制定人才激励措施对其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加以支持,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进岭南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加强岭南地区高素质民俗文化人才的引进工作,为传承岭南民俗文化的工作注入人才活力。

其三,大力开展文化宣传工作,提高岭南民俗文化的社会认知度。现今社会利用互联网传播已进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已经渗入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这一新型宣传平台,优化岭南民俗文化的传播体系,如整合文化资源创建岭南民俗文化网络资源库,利用新媒体技术将特有民俗文化以3D动画形式呈现给观众,对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认知度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可以把岭南地区民俗文化进行编辑制作成视频,合理运用快手视频、抖音等网络新媒体形式面向大众普及当地特色民俗文化,有利于提高岭南地区特色民俗文化的宣传力度。除此之外,要继续培育岭南民俗文化传承品牌,举办各类“特色民俗文化艺术节”大型活动,增强岭南民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杨毅鸿2018 《在文化自信中深化岭南文化研究》,《珠江论丛》第2期。

韩鹏云2018 《乡村公共文化的实践逻辑及其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第3期。

韩鹏云2018 《国家整合乡村的运行逻辑与路径重塑》,《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韩鹏云2020 《乡村文化的历史转型与振兴路径》,《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周 磊2019 《乡村振兴视角下浅析传统乡村文化建设》,《汉字文化》第15期。

黄冬苗、杨勇军、侯佳辰2019 《岭南民俗文化复兴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第17期。

张嘉炜2020 《AGIL分析范式下乡土文化振兴路径优化研究》,《汉字文化》第3期。

苏鎏一2020 《由<平原上的夏洛克>谈乡土社会的延续与嬗变》,《汉字文化》第16期。

文化自信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文化自信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实质在于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心灵、涵育品行、引领风尚。开展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创新发展,是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进步的内驱力。

一、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

“文化”是人类物质生产实践和精神文明创造活动的结果,其中精神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具有根本意义。“自信”原是心理学概念,是对自己的一种积极、肯定的评价和心理体验。“文化自信”就是指主体本身对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价值,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理和态度。文化自信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3]三个方面。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的价值判断

1.二者的价值内涵契合

价值观是人类心中深层信念系统,可为大学生文化自信、成长成才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4]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就是对价值观的培养,优秀传统文化是价值观的重要来源。我国悠久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丰厚的知识、道德等意识形态内容。其中具有德育价值的内容,是从思想上给大学生以正确指引,这是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上的体现;具有积极政治性的内容,例如民本思想、法治等,引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体系,同样具有价值上的契合。

2.二者的目标一致

要增强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就须对其进行文化自信的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教育工作;以此为根基,才能真正做到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准确把握,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注重培养大学生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从根本上来看,二者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三、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的实现路径

1.加强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宣传力度和方式

(1)加强传统文化的学术宣传力度积极利用大学的学术研究环境,加大学术性的宣传力度。举办大型权威的学术性活动,如出版相关著作、发表相关研究论文、进行专门学术研讨、组织专题性讲座等,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影响力度,从而让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其能够沉浸在学术研讨和交流氛围里,深入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在文化自信培养的视域下,尤其可以考虑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的学术性,注重在新时代语境下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与内涵的新阐释,进而融入到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中,可以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2)深入大学校园,积极利用丰富的大众媒介宣传方式以互联网媒介传播为主要渠道,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短视频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传统文化,解答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的困惑,促进个体间的充分交流。例如可开设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微博、微信公众号,推送相关文章;用直播、短视频、微电影等,记录身边暖心故事,拍摄家乡独特的传统文化风貌作品;开展网络知识竞赛、线下演讲辩论赛等各种活动,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充实心灵,重塑精神面貌,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鲜活的精神动力。

2.加强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校园教育实践

高校有责任培育大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大学生传统文化自信教育需要从提高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做起,传授大学生相关传统文化知识,使其在学习后形成较客观的认知,形成认同传统文化的态度,并在带有热爱情感的态度下付诸实践,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最终帮助大学生形成理性、正确、包容的态度,来应对复杂的多元文化环境,实现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目标。(1)发挥教师的育人引导作用。高校教师有向大学生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高校教育师德先行,应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端正教学态度,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教学水平。提高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涵养作用,对于建立起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高校教师应当学会主动提高传统文化的教学水平,把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贯彻到高校课堂之中;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增添新热点、新信息,解决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疑惑。(2)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思维。课堂教学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主阵地,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提供了精神食粮,高校教师是实现两者有效融入的主导者。首先,可以完善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课程设置。从高校一般的课程设置看,多由选修课和必修课组成,关于传统文化没有标准统一的必修课,即使是在选修课中,传统文化课程也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因此,可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必修课体系中,同时可开设各类相关选修课程。其次,在相关课程教案教材中编写传统文化的内容。课程教案教材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载体,教案教材的质量水平必然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不同传统文化素养背景,不断的搜集整理相关传统文化教学素材,丰富实际的教学内容,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实际教学方案中,通过课堂的授课交流反馈,编写符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案教材。最后,还要强调转变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在当前高校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占据着主要的地位,教学过程的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状态,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师在增强自身传统文化修养的基础上,积极与学生互动,营造一种课堂对话模式,教师可以通过文化专题的讨论、文化名著导读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在实际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获得一种通过传统文化学习实现文化自信立足点的氛围,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丰富实践教育活动的形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才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工作的实效体现。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积极开展有助于大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坚持寓教于乐和知行统一,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式、参与式活动,走出课堂,进入生活,到大自然中深刻领会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精神魅力,让大学生不再感觉到传统文化晦涩难懂,反而获得鲜活的生命体验,实现提升和成长。高校可以组织学生社团定期开展践行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各种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化场所,如博物馆、纪念馆、故居遗址等,使学生能够对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有切身的感受和真实的理解,体会地方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挖掘其传统节俗文化蕴含的深厚底蕴,把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扎根于具体的民族精神文化里;可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等等,让大学生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发扬传统文化。(4)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在高校进行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实时聚焦发掘大学生中的优秀典范。在大学生榜样群体中,所展现出的团结友爱、自强不息、勤奋坚韧等优秀品质,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继承,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扬。榜样们内外兼修的影响力,可以感染和带动更多的大学生,进而凝聚成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认知和践行群体力量,实现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量产性。“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践行,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认真做好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2).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41

[3]耿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