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范文第1篇

《红楼梦》中对茶有极为突出的描写,洋洋百万余言中提到茶事的文字就有260余处,有的一个章节竟有11处之多。咏及茶的诗词有10余处。作者不惜用一个章节――“贾宝玉品茶拢翠庵”来专门品茶论水。曹雪芹不愧是品茗高手,茶道行家,他将茶的知识、茶的功用、茶的情趣,全部熔铸于《红楼梦》中,其描写茶文化篇幅之广博,细节之精微,文采之斑斓,为中国小说史上所罕见,以致有人说:“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除了茶之外,《红楼梦》中提到的饮品还有仙醪、惠泉酒、金谷酒、合欢花浸的酒、屠苏酒、西洋酒和绍兴酒等七种名酒和玫瑰清露、木樨清露、酸梅汤等。曹雪芹本人虽是个饮酒的行家,但他在《红楼梦》中却没有为酒费及更多的笔墨。书中提到的玫瑰清露和木樨清露为花露,有疏肝理气的作用,宝玉挨打后曾享用过。“一碗水里只用挑一茶匙儿,就香得不得了。”

《红楼梦》中还记述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活动。作为贵族之家的贾府,不仅是“白玉为堂金做马”,“珍珠如土金如铁”,可以把“银子花得像海水一样”的有势有钱,而且老爷,太太,公子、小姐们还有闲。如薛宝钗所说,“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这两样再不能兼有”。但他们却兼有了,所以他们要纵情享乐一番。于是,曹雪芹为小说中的人物安排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活动,诸如打骨牌、行酒令、斗牌、解九连环、射覆、拇战、击鼓传花、抢快、双陆、击鼓催诗等等。小说第四十回“史太君雨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和“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充分展示了红楼的饮食活动。

细细研究欣赏《红楼梦》,你就会发现红楼美食具有重精细、重滋味、重强身等特点。

重精细。在红楼美食中,制作精细的难以计数。有的精于刀工,如“鸡瓜子”;有的精于火工,如火腿炖肘子和烤鹿肉。而最典型的精细食品莫过于第35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中的莲叶羹。书中写到宝玉遭父责打受伤,贾母、尤氏、李纨和凤姐去怡红院探望,问他想吃什么,他说想吃“莲叶羹”。据凤姐说,这种羹是“借点新荷叶的清香”,和在面中,用“四副银模子,都有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着豆子大小,也有菊花的、梅花的,也有莲蓬的,也有菱角的,共有三四十样,打的十分精巧”,“印出来,放在鸡汤中煨成羹。”你看,这道美食的制作过程多么精巧烦人。难怪凤姐又说:“这种东西,家常不大做。”

重滋味。味为菜点的核心,红楼美点也重调味适口。如第43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不了情暂撮土为香”中的野鸡崽子汤,是将童子鸡煮得肉嫩,清淡爽口,当时贾母风寒刚好,她说:“方才你们送来的野鸡崽子汤,我尝了一尝,倒有味儿,又吃了两块肉,心里很受用。”再如第8回“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中的糟鹅掌。宝玉因夸前日在东府里珍大嫂子的好鹅掌。薛姨妈连忙把自己糟的取来了给他尝。宝玉笑道:“这个就酒才好!”用香糟浸制的糟鹅掌,糟香馥郁,鲜美可口,宝玉才将它当作佐酒佳品。

重强身。《红楼梦》的饮食对象,主要是娇生惯养的老爷太太、公子哥儿、大家闺秀,饮食好在于滋补强身。例如,第11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中的枣泥馅山药糕。秦可卿说:“昨日老太太赏的枣泥馅山药糕,我吃了两块,倒像克化得动似的。”这道点心中的山药晒干后切片,就是中药中的怀山,红枣能补血,秦可卿体虚,气血两亏,常吃它能够增加体质,有利病体康复。再有62回中写春燕揭开柳婶婶家送来的盒子,“里面是一碗虾丸鸡皮汤,又是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气腾腾碧莹莹绿畦香稻粳米饭。”这些主食汤菜,清淡可口,极富营养。如虾丸鸡皮汤,鸡能补气,虾能健肾;酒酿清蒸鸭子中的酒酿能开胃暖胃;鸭子能滋阴养胃;胭脂鹅脯中的鹅能益气补虚,和胃止渴;奶油松瓤卷酥是用牛奶、白糖、松仁、面粉等烘制而成的,有健肺润肠之功;而碧莹莹的香稻粳米饭能健脾养胃。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范文第2篇

小窝头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慈禧仓惶逃往西安。途中,有一天慈禧饿极了,叫人去找吃的。当差的找来一个大窝头。慈禧几口便把窝头吃完了,连说好吃。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有一天又想起窝窝头,就让御膳房给她做窝头吃,御厨不敢给她做大窝头,于是把玉米面用细箩筛过,加上白糖、桂花做成栗子大小的小窝头。慈禧吃了说,正是当年吃过的窝窝头。 豌豆黄 芸豆卷 有一天,慈禧在静心斋歇凉,忽听大街上有铜锣声。慈禧问是干什么的?当差的回答说是卖豌豆黄、芸豆卷的。慈禧让当差的把那个人叫进来,那个人说:敬请老佛爷尝尝这豌豆黄、芸豆卷,香甜爽口,入口即化。慈禧尝过后说好吃。于是就把这个人留在宫中,专门为她做小吃。 肉末烧饼 相传有一天夜里,慈禧做了个梦,梦见吃夹了肉末的烧饼。第二天早膳时,果然上的是肉末烧饼。慈禧一看和梦中吃的一样,心里非常高兴,说是给她圆了梦。问是谁做的烧饼,当差的说是御厨赵永寿。慈禧当即令人赏给赵永寿一个尾翎和二十两银子。从此,肉末烧饼作为圆梦的烧饼流传了下来。 来源:亚商在线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范文第3篇

近年来,我国高校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模式,通过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来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从而不断增强思政教育质效。传统饮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扎根在深厚的历史积淀之中,具有鲜明的特色与独特的魅力,并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高校思政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之路中发挥积极作用。

由王学泰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华夏饮食文化》一书围绕饮食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结合食物、食品加工、烹调、炊具、用餐环境等饮食相关因素,从饮食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两个方面诠释了华夏饮食文化,为高校思想教育与传统饮食文化的融合之路提供了参考。全书共五章,第一章“饮食文化的蒙昧时期”主要指的是原始时期人类的食物以及炊器、食具与烹饪技术的产生,简要说明了原始社会人们的精神追求及其对饮食生活带来的改变。第二章“饮食文化的萌芽时代”主要指的是夏商时期,指出大禹治水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介绍了夏商时期的肉、酒等主要食物,阐述了夏商两代的饮食生活、饮食丰俭与王朝兴亡之间的内部联系。第三章“饮食文化的昌明时代”主要指的是周朝到两汉期间的一千多年,介绍了这个时期一日四餐的宫廷食制、一日两餐的百姓食制,分析了南北食系的区别与互相影响。第四章“饮食文化的昌盛时代”主要对两汉以后中国烹饪理论、菜系的形成与发展、茶与酒的发展及其艺术化、宴集、饮食与某些食品的人文意义等内容进行系统性讲述。第五章“不同阶层人群的饮食生活”描述了宫廷、贵族、士大夫、市井、宗教不同阶层人们的饮食文化。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亟待创新与突破,这是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质效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时代要求。

高校思政教育承担着引领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而思想的培养不是依靠单一的课本教学实现的,还需要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而传统饮食文化与人们的生活直接相关,涵盖了我国古往今来不同时期、不同阶级的饮食生活,不仅包括了食材的种植、加工、用具等物质层面的内容,还包括了饮食习惯、饮食类诗词歌赋、饮食中的哲学思想等精神层面的内容。可见,传统饮食文化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这些都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优质素材。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与传统饮食文化的融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结合《华夏饮食文化》一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高校思政教育与传统饮食文化的融合之路:一是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中体现传统饮食文化。高校思政教育主要以思政课为载体,从教学实践出发,规划高校思政教育与传统饮食文化的融合途径,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将传统饮食文化的相关内容融合进去,呈现二者之间的相通之处,从而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提高思政教育实效。例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传统饮食文化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文化建设的教学目标中,让理论知识贴近生活、便于消化吸收。二是在传统饮食文化中挖掘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政元素。传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无论是食物本身、烹调方法还是古往今来厨师的烹饪态度、不同阶级的饮食文化思想等,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例如,“墨家质朴的饮食文化思想”提出“去无用之费”,体现了节俭的思想;由“茶文化”所含的“水”引申至“上善若水”,体现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结合;“酒”本身以辩证的方式,演绎着刚柔并济、一张一弛。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有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生动性与趣味性。三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与传统饮食文化的融合。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思政教育的抽象知识较多,可以借助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将传统饮食文化具象地融入到抽象的思政教育知识中去,这样既能让学生学习到传统饮食文化知识,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政教育理论知识。总体来说,高校思政教育与传统饮食文化的融合是一条切实可行、一举多得之路,在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的同时提升思政教育实效,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发挥出思政育人的功能。《华夏饮食文化》一书杂考“经史子集”,以时间为轴,以每个时代不同阶层的不同饮食生活为点,证以出土实物及民间的饮食传承,勾勒出华夏饮食文化的轮廓,为高校思政教育与传统饮食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扎实可靠的支撑,是一本值得深入研究与挖掘的读物。

作者:高艳梅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广州饮食;非遗;保护;资源活化

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这里的民众世代相传,在适应自然环境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不断传承和创新饮食文化,使“食在广州”成为中国境内独一无二的特征,饮食文化成为广州非遗中的重要且比重很大的部分。近年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框架下,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迅速推进,不少饮食类非遗被列入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非遗理念将人类对自身文化遗产的认识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里程,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文化遗产开展保护与利用的视野。本文拟从广州饮食类非遗着眼,分析其特点、现状与问题,提出对其保护和活化利用的思路。

一、广州饮食类非遗项目的基本情况

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是我国各级政府建立的,旨在扩大非遗的影响,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将区域内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遗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从2007年至2016年间,广州市进行了五批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申报认定,建立起由96个项目组成的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并在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基础上进行了五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目前有市级以上传承人151名。其中,饮食类非遗市级以上项目总数量为11个,市级以上传承人数量为6名;另有区级项目8个,区级项目传承人2名。

从项目申报内容来看,涉及菜系、点心小吃、调味品、岁时节令食品、饮食习俗等几方面,基本涵盖了饮食文化的主要类型。从申报主体来看,市属饮食类企业申报比较多,如广州酒家有限公司申报的粤菜烹饪技艺、广州皇上皇集团有限公司厂申报的广式腊味制作技艺、广州致美斋酱园有限公司申报的致美斋广式调味品制作技艺等,也有体现区域文化特点的项目,如番禺区申报的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海珠区申报的小凤饼制作技艺、南沙区申报的D民传统小食制作技等。总体来说,饮食类非遗的构成基本上能够反映广州饮食文化的特点,体现饮食文化在广州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广州市饮食类项目列入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情况表(截至2016年)①

二、广州饮食类非遗的特点

传统饮食文化是在自然、人文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最鲜活的文化表现形式,其中包括文物和非遗,非遗是传统文化饮食文化的主要内容。一个地区饮食类非遗的特点指的就是体现在饮食中的文化特点,是当地民众基于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而养成的在饮食方面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技艺特点、习惯,以及其中所彰显的性格、观念、价值观等。综观之,广州饮食类非遗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材广泛、崇尚本味

广州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利于植物生长;又地处珠江三角洲北部,背山靠海,是东江、西江、北江交汇处,濒临南海,所以广州物产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北猎野味、南捕海鲜、远捉飞禽、近摘瓜蔬”的优势,为饮食提供了丰富的选材。古越族人就有杂食的习俗,不问鸟兽虫蛇,无不食之,这种食材广泛的特性一直影响到今天,成为广州饮食的主要特点。其次,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广州长期以来是优良的外贸港口,海外食材也比较容易获取,这也是广州饮食用料广博、选料珍奇的又一成因。另外,由于广州长夏无冬、气候炎热潮湿,常使人胃口难调,热不思食,养成了清淡口味的饮食习惯,在烹调的方法上强调本味。比如说粤菜(特指广府菜)就十分强调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鲜味,海鲜、禽类等要求即宰即烹,多用蒸、煮等方式。

2、技法多样、善于创新

自秦汉以来,广州作为南方最主要的商业贸易都会,是来自不同地区人群的汇集地,也是各种不同饮食文化交流融汇的地方,因此,广州饮食技法多样。比如,烹饪技艺。粤菜博采中外烹饪技艺之长,融汇成多样而完善的烹调方法。粤菜常用的烹饪技艺有煎、炒、炸、蒸、炖、h、烩,还有熬、煲、扣、扒、屈、\、焖、浸、灼、滚、烧、卤、氽、泡等,尤以炒、煎、焖、炸、煲、炖、扣等见长。即便是相同的方法,又因用料、刀工、口味、菜式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具体方法。光一个“煎”法,便有干煎、湿煎、软煎、煎封、煎酿和半煎炸之分。多样的烹法与刀工、火候、油温、调味、造型等配套,就能制作出数千款菜肴,格外丰富多采。同时,广州一直以来华洋杂处,是中国接受外来文化最为密切的地区,商品经济较其它地区发达,因此广州人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竞争意识强,造就了广州人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也体现在饮食文化中。比如,广州人的饮茶习俗就是在内地传统的品茶、茶坊、茶肆的基础上,融入本地小吃、西式点心,演化为独具特色的茶市。

3、中西交融、包容务实

开放的地理环境、长期的商贸传统赋予了广州人包容务实的性格特点,这种性格特点在饮食文化中突出体现为对中西文化的取舍和融会。在饮食观念上,广州饮食基本秉承了传统观念,同时也受西方观念的影响。孔子在《礼记》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俗焉”,中国传统“民为食为天”的观念使饮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除了果腹之外,饮食还承担更丰富的社会功用。广州人也同样以饮食为重要的社交方式,但广州人并不讲究排场,商贸活动中的平等、公平、讲求实惠的意识在广州饮食习惯上得到反映。在筵宴上,广州人也从不强人喝酒,宴客菜肴大多以适量有度为好,这些饮食观念和习惯多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又如,广州饮食加工的整体风格是以清鲜脆嫩为主,但清而不淡,鲜而不俗,脆而不焦,嫩而不生,令消费者百吃不厌。这种风格一方面秉承中国“以味至本、至味为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传统饮食观念,另一方面也受西方饮食注重营养的观念影响,注重保健是广州饮食观念中最显著的特征。

三、饮食类非遗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于“保护”是这样定义的,“保护”指确保非遗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②。确保非遗生命力是非遗保护的目的。

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转型、大量外来菜系的涌入,广州饮食行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广州饮食文化因此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因此,面对现实的变化,如何延续广州饮食文化,如何保持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了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

从目前广州饮食类非遗的申报和保护的现状来看,广州饮食业对自身饮食文化建设尚未有足够的重视,思路尚不清晰。首先,申报非遗的积极性并不高,不少老字号和典型门类仍未列入名录。虽然未列入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些也是广州非遗的重要组成,并不影响其存续发展,但以此可以看出,饮食行业对于文化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仍未到位,饮食业文化自觉意识仍需提升。另一方面,已列入非遗名录的代表性项目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申报轻保护的问题,在如何开展保护工作,如何活化利用自身文化资源方面,还需梳理好思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优秀的饮食非遗面临失传危机。如饮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祭祀礼仪等等,包括着中国人最核心的价值观念,却离当代生活渐行渐远。广州饮食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在历史长河中民众在不断扬弃和创新,活态流变性正是非遗的典型特点。然而,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前人对传统的继承多处于不自觉的状况,并未认识到自身的选择与祖先遗产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的今天,社会的文化自觉意识在不断提升,我们已经认识到自身的选择与文化遗产传承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坚守住这些优秀的传统。

四、饮食类非遗保护的基本思路

对非遗进行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其生命力,弘扬传统和振兴发展是保护工作中的两大核心。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对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指导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针,为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理清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意见》与联合国教文科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在广州饮食类非遗保护工作的思路方面,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认识传统――推动对饮食文化的挖掘和传播

挖掘、整理和研究传统饮食文化是保护工作的基础,对传统认识不清,谈何继承?饮食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既包括历史沿革发展,也包括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也包括以饮食为基础的礼仪习俗、思想观念、哲学等,广州饮食文化植根于历史文化的土壤,体现着广州的文化特质。广州饮食文化虽然很厚重,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关的研究s比较滞后,以及对饮食文化的宣传推广也比较有限,这也成为“食在广州”品牌在近年遭遇“美食之都”落选重创的原因之一 ③。因此对这些丰富的内容进行大力挖掘和系统整理,对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等开展研究十分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要适应当今信息时代和多元化时代对传播的新要求,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和途径进行创新传播,以提高公众对广州饮食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2、保持特色――坚守广州饮食文化的个性特点

“食在广州”的品牌形成与广州饮食文化的独特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特点是适应自然环境而发展成熟的,是广州民众最为认可、与广州民众生活最为贴切的膳食方式,蕴含着广州民众长期积累而来的实践经验和生活智慧。“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顺应天时,不时不食,寓食于疗,医食合一,重视养生保健、营养均衡等饮食习惯和观念,以及在这些观念下形成的名菜、名点、名食、名宴是广州饮食文化的表现形式。这些经历长期实践代代流传的宝贵遗产,应该在实践中去坚守和发扬,让一代代广州人共享和传承祖辈的智慧创造。

3、以人为本――重视对传承人的保护

传承人是非遗传承最重要的载体,是保护工作的重点,非遗保护工作需以人为本。目前,政府公布的广州饮食类非遗项目代表传承人为数量仅为8名,绝大多数项目没有推荐代表性传承人,在已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中绝大多数是单位的负责人,实际操作中的名师、高技能人才比较少,这说明饮食类非遗项目单位在传承人保护工作的认识上还存在偏差。饮食出品质量高低和厨师个人技艺密切相关,传统技艺的传承更需一代代名师口传身授。将这部分优秀人才纳入代表性传承人名列,能有效提升其社会知名度,激发其传承技艺的责任意识,缓解名师流动性大的问题,稳定技艺传承队伍,使传统得到有序传承,同时也能借助代表性传承人的品牌,强化企业的品牌推广。

4、资源活化――创造性改变和创新性发展

传统是值得尊重和传承的,但一味墨守陈规显然无法适应时势发展,广州饮食非遗需要秉承其创新开拓之传统精神,紧跟时代市场的变化,贴近民众的消费需求,进行创造性转变和创新性发展。

广州酒家于2003年推出的“南越国宴”是一个好的案例。经过近10年的努力,广州酒家与专家学者协同策划、精心研制“南宴国宴”仿古宴席,“南越王宴”包括9道菜式:雄关新道、始皇寻珍、灵渠船曲、蕃都称王、三郡升平、汉使称奇、越王思汉、赵佗百岁、南北归一,均出自史料记载的九个典故,烹制方法效法当时流行的烩、烙、炮、炙等做法。并且对“南越王宴”的用餐环境进行精心布置,厅房中挂有帝王“御袍”,食客可以穿着就餐,“宫女”们穿着按秦汉时期改良而来的古装,扎发髻,操作礼仪依古而行,婀娜多姿,门口还有戎装的“士兵”保护,再配上秦汉独有的编钟音韵,营造出高贵典雅的进餐氛围及钟鸣鼎食的大家气派。“南越王宴”推出后,得到专家和顾客的充分肯定。“南越王宴”将饮食历史活化运用于当代饮食品牌打造中,是活化文化遗产的典型例子,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示。饮食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厚的,这些遗产不仅是静态的,可以让我们认识历史、了解传统,同时也可以是动态的,是可以与今天发生联系,服务于当今的文化创新。当遗产静态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时,只能称为遗产,只有当它们与现实生活和社会活动及社会的发展目标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能被称为“资源”。④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是一种更为深刻的保护。

对于饮食类非遗的创新,笔者认为可以从多方面着眼。比如创新服务内容,不仅仅可以提供实物类的服务,也可以提供非物质的服务,如制作体验服务、技能培训服务等等,这样能提升公众对饮食非遗的内涵了解,有利于饮食品牌建设。另外可以通过跨界融合推动资源的整合,通过创意化的融合推动行业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

结语

综上所述,广州饮食类非遗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饱含丰富的遗产资源,既是今天饮食行业走出困境,实现转型的宝贵资源,也是广州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食在广州”这块广州文化名片,应该在文化提升上进行深耕。

参考文献:

〔1〕表格根据广州市及各区政府历年所公布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文件汇总而成;

〔2〕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

〔3〕唐贤衡.“食在广州”:品牌提升与政府支持. 经济论坛,2015(8):P33-36;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范文第5篇

实事求是地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快餐食品具有的快捷便利的优势完全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它充分体现了在西方商品经济发达的条件下效率至上的理念。但是这与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是极其背离的,因为中国人的食物结构以谷物为主,粮多肉少,并以菜蔬为辅助,非常讲求烹饪技艺,追求色香味俱佳,就餐时要细嚼慢咽。中国饮食在色、香、味方面的追求,以及多样的菜式,精致的造型而独具特色,往往令人叹为观止。在制作方法上,中国菜讲究的是最终调和美味,就是讲究火候、分寸以及整体的配合。同时,认为菜肴只有合乎时序,才能达到味美可口的效果,讲究夏秋时节的菜肴要以清淡为主,冬春时节要突出浓郁,另外还要因时间、地点和人而有所不同。中国人在饮食的习俗上,食料主要以植物性的为主。五谷是主食,蔬菜是副食,另外再配以少量的肉食,并且由于佛教的影响在中国源远流长,中国人尤其是老一代大多喜欢吃素食。而如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人们,因为文化血统不同,一般以养殖和渔猎为主,辅助以种植和采集,因此食物以荤食为主。由此可见,这两种饮食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二者之间正面的碰撞,必然会产生不可忽视冲击力。但不容置疑的是,美式快餐对于国人的吸引力还是极大的,其提供的便捷服务和满足口味的食物,以及进餐时节省时间,即使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开车去买快餐,但其在五分钟之内就可以把一日三餐问题解决掉,所以还是受到了大批忠实的消费者的追捧和青睐。尽管美式快餐文化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显然是南辕北辙的,但是随着“得来速”等快餐形式在中国的迅速传播,这种理念仍旧被部分国人所认可和接受。中国有句古语:“食以善人,食亦杀人。”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追求的是膳食的营养和健康,而美式快餐的盐、糖、调料、脂肪、蛋白质、胆固醇都很高的膳食,却往往使消费者身体产生过高的热量,进而造成严重的营养失衡。尽管是这样,但不能否认的是,在当今社会讲究高节奏、高效率的背景下,美式快餐文化还是严重冲击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2美式快餐文化受到孩子们的青睐,对于传承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造成了阻碍

东西方的饮食文化不同,虽然中国传统的平衡膳食的思想能够保证人们的健康,但是美式快餐文化还是以其快捷的优势迅速俘获了中国人的心,尤其是洋快餐总是把少年儿童作为销售的主要目标,事实也是如此,大多数儿童经常光顾美式快餐店。因为美式快餐店提供的各种甜食,快餐店内配置的简易的儿童游乐设施,派发的系列小礼物、各种优惠券,都对孩子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正处在被塑造的阶段,他们的饮食习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对少年儿童来说,美式快餐的影响更加的严重,这显然会严重地阻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2]。

3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的饮食结构西化现象越发严重

据有关调查显示,仅在1988—1998年十年间,中国人的肉食消费量就增长了一倍,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肉食消费量达到了每年46公斤,近两倍于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平均消费量,超越了日本和韩国。在早餐的餐桌上,传统的稀饭、豆浆被汉堡和可乐取代了,在饮食结构上中国居民被西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4严重威胁着中国本土餐饮市场的发展

4.1地方美食中餐厅的市场份额被严重挤占中国的鲁、川、苏、粤、浙、闽、湘、徽等菜系,历史上形成了炒、爆、熘、炸、烹等24种菜肴烹制工艺,并经千年流传至今,其技艺的博大精深享誉海内外,但是在世界文化不断加快融合的当下,中华传统美食文化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而挑战方竟然是以精、短的制作时间为特色的洋快餐。我国年轻一代的很多消费者本来是为了节省时间,但是却要在洋快餐厅里花很长时间找位子、等食物,然后再坐下来慢慢品尝,而且明知道洋快餐几乎没有多少营养且对健康不利,还要用其满足一日三餐的需求,各种甜点和油炸食品恰恰适合了青年人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口味,虽然中国餐饮市场已经被美式快餐所充斥,但是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洋快餐店里仍然常常是人满为患、座无虚席。这无疑严重地威胁着中国本土的餐饮市场。近年来,美式快餐因为自身食品的不健康以及食材来源渠道不正规而屡屡被媒体曝光,例如:“苏丹红”事件,就炸薯条含致癌物问题美国检察机关首次提出诉讼,特别是最近媒体揭开的洋快餐的食材来源问题等,迫使“洋快餐”企业进行相应的完善和调整,针对消费者越来越多的质疑,它们都会及时地加以应对,做出声明,自我爆料:传统洋快餐产品选择少,难以达到营养平衡。并且提出“拒做传统洋快餐,全力打造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快餐”的口号,不断推出符合中国人口味的饮食产品,从而变被动为主动,进一步抢占了中国的餐饮市场。

4.2从事餐饮经营的小商贩举步维艰在进入中国餐饮市场后,美式快餐逐渐适应中国国情,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本土化快餐的发展道路,通过改良食品,推出了更加适合中国人口味的新产品,例如肯德基一直坚持产品的创新,由不辣的劲脆鸡腿堡发展出黄金烤鸡腿堡,继而又先后推出具有中国风味的老北京鸡肉卷和广东风味的咕噜鸡肉卷,还有新奥尔良烤翅、新疆孜然烤翅、葡式蛋挞、卡布奇诺咖啡蛋挞、芙蓉鲜蔬汤、番茄蛋花汤、草莓圣代、冰纷彩豆圣代、果珍橙汁、九珍果汁等新产品,尽管很多产品的市场生命力不长,但是肯德基创新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总是可以花样翻新地适应国人的口味。其中推出的豆浆油条和爱心粥等早餐产品,无疑是严重冲击着在路边靠小本经营的小商小贩。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