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戏曲欣赏

戏曲欣赏

戏曲欣赏

戏曲欣赏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戏曲戏剧欣赏;专题平台建设

现如今,随着科技飞速的发展,读者所处环境的日新月异,其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中,传统的纸质资源在当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读者需求。高校图书馆应该与时俱进,创新知识服务形式与内容,及时有效地提升文化服务水平,使读者到图书馆可以看到和得到新近技术的文化产品服务,多媒体资源服务平台的建立十分必要。多媒体平台是多种媒介传播类型与表现方式的有机结合,图文并茂与声像的表现手段更能吸引读者,提高读者对资源的利用率。而平台的建立只是提升技术手段与增加服务形式,最终服务的有效性,取决于资源提供的针对性程度。

一、戏曲戏剧欣赏专题平台建设初衷

早在2004年,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研讨会纪要》就提出了“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艺术的熏陶,提升审美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戏曲戏剧作为高雅艺术集大成者,近些年来一直在被积极引入校园。图书馆建立戏曲戏剧专题平台可以给有兴趣的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信息来源,让学生自主地安排阅读和欣赏戏曲戏剧内容的时间。因此,专题平台建设内容多以图书馆常态拥有的书籍和多媒体文献内容(视频、音频、数据库等非纸书资源)形式呈现。而图书馆阅读推广,是要通过精心创意、策划,将读者的注意力从海量馆藏引导到小范围的吸引力的馆藏。所以,内容的选取尤为重要。高校图书馆最丰富最有价值的资源内容就是大量的馆藏图书。学生到图书馆的目的多数也是为了阅读感兴趣的图书。例如,笔者所在图书馆戏曲戏剧欣赏专题平台为读者们准备的推荐内容是传统纸本书籍。经过多次筛选,最终确定了六册重点推荐书目:1册精读书目——《水墨戏剧》;2册泛读书目——《雪拥蓝关》《中国古典戏曲故事七篇》;3册欣赏阅读书目——《人间有戏》《戏曲中的历史真相》《一本书读完人类戏剧的历史》。同时还给出了三十册参考阅读书目。图书馆戏曲戏剧欣赏专题平台建设可以使推广内容有一个比较清晰和固定的书籍整合资源。但是,因在校大学生多数对戏曲戏剧毫无概念,对入门书籍即使是浅显的内容也会觉得枯燥晦涩,因此对于戏曲戏剧这一文化专题,应以音影内容的欣赏资源为主,书籍的阅读只能作为辅助。戏曲戏剧以音影内容的欣赏形式作为推广形式会更加直观生动,学生明显更倾向于先阅览音影资料,再看书籍内容加以理解。只是在校大学生对于戏曲戏剧几乎是懵懂未知状态,对中国戏曲各剧种分不清楚,唱腔不会辨认,难以有耐心欣赏悠长的戏曲曲调,对戏剧表演的认知是晚会上的小品样式。他们还是处于被灌输的阶段,基本以专题设立人员的定向宣讲为主。所以,建立一个文献欣赏资源库,在图书馆多媒体阅览室作为固定的专题推荐内容十分必要。

二、戏曲戏剧欣赏专题平台建设内容的选取原则

对于戏曲戏剧的衡量,中国先贤有明确的标准。明代孙如法提出“衡曲十法”:“凡南剧,第一要事佳,第二要关目好,第三要搬出来好,第四要按宫调、协音律,第五要使人易晓,第六要词采,第七要善敷衍—淡处做得浓,闲处做热闹,第八要各角色派得匀妥,第九要脱套,第十要合世情、关风化。”孙氏十法,要求过高。如以“十法”衡剧,没有几个剧本能入选。吕天成说:“十得六者,便为矶璧;十得四五者,亦称翘楚”。通俗地讲,就是:第一,剧本故事要好;第二,每一出的情节设计要好;第三,搬演到舞台上要好;第四,曲牌填词要符合其所属宫调与曲牌的音乐特征;第五,要能让观众明白通晓;第六,要有文采;第七,要擅于编排、发挥——没有戏的地方,也要写的热闹有戏,简言之,场面容易冷淡的关目要注意挖掘“戏点”,或者在词采上做文章,或者在情节上做文章;第八,脚色(行当)派用要注意匀净妥当;第九,要脱俗套;第十,要注意戏剧的教育风化意义,能够移风易俗。而戏剧教育活动实际上并非单向的教与学,更多是建立在大学生互动学习和实践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在这个互动与实践的过程中,戏剧不断融入潮流文化和思想,实现了与时代的携手并进和自我成长。高校戏曲戏剧专题平台建设内容选取的基本原则,一定要考虑可行性、有效性、时代性。首先是可行性,适合对戏曲戏剧的认知为启蒙阶段的高校大学生的戏曲戏剧音影内容,既要优秀,又要容易看懂,或是有解读的戏曲戏剧类作品,才可能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其次是有效性,对大学生进行戏曲戏剧专题推广的有效活动主要分为内在精神与外在能力的培养,而无论是何种活动,都离不开活动的三大要素——需求、动机和行为,动机由需求产生且以行为将其体现在环境内。大学生的“需求”和“动机”,这二者合并起来为兴趣。当代青年学生并非对戏曲戏剧没有兴趣,没有太多的感知度是因为接触的机会太少,高校图书馆的戏曲戏剧多媒体欣赏平台建设活动,使大学生与戏曲戏剧接触机会多了,会使没有兴趣的人培养起兴趣,有兴趣者则进一步提高兴趣和欣赏水平,甚至可在多种集会场所表现或表演自己理解的角色,带动更多的学生关注戏曲戏剧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第三是时代性,许多学生在提起戏曲戏剧时都会提到是祖辈人热衷的艺术形式,这首先就会给人一个时代感的差距。所以在做戏曲戏剧专题平台建设工作时,可以选择学生耳熟能详的文化内容中含有的戏曲戏剧元素为切入点,融入当今潮流文化和思想,与时代携手并进,有利于学生自我成长的戏曲戏剧内容,将其作为一个有效路径带入正统的戏曲戏剧文化中。

三、遴选代表性内容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的一个特点是民主参与意识从感性的认同到理性求索的趋势日益明显。而无论是经典名著,还是流行文化改编的剧目搬上舞台,都能给予大学生新的视角,优秀戏曲戏剧纪录片所体现的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张扬个性,富有朝气,崇尚科技创新等意识,都是思想的力量,有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成长。

1.经典名著改编的舞台剧目经典是记录了历代先贤创造的丰富知识、精辟见解,是人类几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是开启心智、滋养心灵、提升境界的精品。名著是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作品。经典名著本身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必定可以跨越时代洪流在任何时期都被人们津津乐道。当代青年学生无论在读何专业,处于何年级,对于经典名著都会认知认同,而近些年来,各大剧团对于经典名著的改变剧目也为数众多,并且许多戏曲戏剧与其演绎发展本身和名著名篇的内容也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此类优秀戏曲戏剧欣赏内容有丰富的素材。对于这些经典剧目和剧情人物,很多是师生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名著要传达的世事人情和伦理思想也很清楚明确,可选取的内容很多。如京剧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题材剧目。越剧《红楼梦》题材剧目,昆曲《临川四梦》剧目等等。

戏曲欣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培养;戏曲欣赏;兴趣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综合艺术,它包括剧本文学、表演、音乐和舞台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戏曲音乐则综合了古代的词曲音乐、舞剧音乐、说唱音乐以及民间歌曲。戏曲音乐在戏曲中的作用主要是抒发人物的内心情绪和调节、统一舞台节奏。戏曲音乐由三部分组成:念白、器乐、唱腔。念白是一种比较夸张的说话,器乐是有乐器演奏的场景音乐,一般起衔接作用,唱腔是戏曲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京剧就有西皮和二黄两种声腔合成。每种唱腔又有不同的板式,如快板、慢板。正是由于其复杂的程式化加之因地方方言的限制及大众传媒的音乐导向的影响等因素,青少年很少去了解关于戏曲方面的知识。大都偏好流行音乐,而对戏曲知识没有一定的了解,欣赏便非常困难和艰涩。在流行音乐充分占领学生视听领域的今日,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戏曲部分,便成为高中音乐欣赏课的一个难点,如何努力引导学生对戏曲音乐形成鲜明的印象并达到审美目的进而内化为热爱我国的传统艺术层面,是个极需探究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于这方面的理解。

一、以学生容易理解的欣赏内容为切入点,挖掘内涵,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学习兴趣

在流行音乐占据青少年欣赏主体的时代,戏曲一直被排在青少年欣赏的边缘化地位,许多学生对戏曲不了解,甚至谈起欣赏戏曲唏嘘不已,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和切入主体成为关键点。我发现,以学生容易理解的欣赏内容为切入点在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学习兴趣方面显得尤为重要。以电视剧《大宅门》的主题曲作为切入点为例,这首主题曲概括了以医药为生,带有豪迈民族气势的大宅门,历经百年风雨所惯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主题曲的歌词内容切入,挖掘此曲所表达的内容和反映的精神领域,“由来一声笑,情开两扇门,乱世风云乱世魂。平生多磨砺,男儿自横行,站住了是个人。有情义有担当,无依无傍我自强,集百草要让这世都香。无悔一腔血,有意济苍生,百年风雨大宅门”。可让学生跟唱,领悟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首歌的旋律吸收了京剧散板,吸取了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曲调、风格,并且用民族唱法演唱,虽为女声独唱,但是整首歌曲确实充满深沉,带有豪情,加强了这部电视剧的民族特性;依据剧情、歌词,运用配器等多种创作手段,对旋律进行丰富和发展,配器中用到了“急急风”这个京剧锣鼓经,借以突出京腔京韵这一艺术个性,达到了深化这部电视剧主题思想的目的。由此,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积极的心态,从内心油然生出欣赏的热情。

二、通过范唱、教唱,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教师可通过范唱、教唱给学生简单易学、耳熟能详的戏曲片段,如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及《智取威虎山》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等,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全方位欣赏作品。可在讲述完京剧行当、表演形式的基础知识后,重点在“表演”上下功夫,并配合身段表演。学唱的时候请学生注意托腔唱法及有板有眼、依字行腔。表情应生动、到位,尤其学身段时一招一式要体现京剧的韵味;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从而对京剧戏曲艺术产生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弘扬中国传统艺术。能积极热情地参与课堂中的各项活动,能和他人合作。为了收到更好的欣赏效果,让学生结合多媒体视频学习并在课堂上分组表演;并对表演的效果让学生们子自己提出评比结果。

三、通过多种途径,将戏曲的多元因素融入教学

戏曲涉及文学(剧本唱词)、音乐、美术、表演、武术等诸多艺术领域,戏曲音乐在戏曲中的作用主要是抒发人物的内心情绪和调节、统一舞台节奏。换句话说,也就是一切都要综合体现在演员创造的人物身上。常言说“写戏就是写人物”,“演戏就是演人物”,所以在欣赏戏曲音乐时要注意音乐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王国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因此我们要结合戏曲的情节发展来欣赏音乐,而不能脱离戏曲去欣赏戏曲音乐。戏曲欣赏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掌握必要的戏曲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搜集大量的音乐史料,将故事、诗歌、散文、舞蹈、游戏、表演,美术等引进课堂。在教学中将戏曲表演中行当(生、旦、净、丑)结合起来,将课外搜集的脸谱面具表演结合到课堂中,拓宽审美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结合地方戏,剧种多样化,全面提升欣赏品味

我国戏曲有300多个剧种。主要有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等,除了介绍课本中提到的剧种,结合我们当地的地方剧,如秦腔、迷糊剧等。秦腔在当地非常受群众欢迎,秦腔语言接近当地的地方语,在当地流传较广,不少同学还可以信口唱上两句,可通过地方戏的表演活跃课堂气氛,例如经典的陕西秦腔《拾黄金》,其中的唱词内容幽默,常引得人们捧腹大笑 ,在当地有许多学生会唱,可让学生自己表演。教师还可以播放视频,让学生学唱表演。同时鼓励学生从校内外音乐资源中收集与本主题相关的音乐素材,从而有效的组织音乐学习活动,通过欣赏不同的剧种的戏曲,扩大欣赏视野,了解不同地区的戏曲特点和唱腔特点,从而了解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五、结合戏曲对流行音乐的影响,尝试在音乐创作中融入戏曲元素,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利用流行音乐中的戏曲元素,例如通过学生们最熟悉的周杰伦演唱的《霍元甲》中的一段仿女腔的唱词以及陈升作词作曲的《one night北京》中的一段京剧唱腔,从研究性学习方面出发,让学生们更广泛的收集、整理资料,探究戏曲对流行音乐的影响,以及戏曲元素在运用到流行音乐创作中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和引起广大听众的共鸣。进而理解戏曲艺术这一历史文化传统在人民群众心中的深远影响。

戏曲欣赏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戏曲教学;新课型;音乐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6-0027-01

部分学生对戏曲接触较少,其相关认知比较浅薄。为提升戏曲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要做好多重学情调查。在备课中找准欣赏切入点,在学唱时介入演绎活动,在欣赏操作时引入戏曲剧情,在课堂训练中融入流行音乐元素,以打造小学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从不同维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戏曲欣赏课堂教学品质。

一、备课中找准欣赏切点

戏曲带有浓重的地域色彩,各地都有百姓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这些民间艺术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教师在整合戏曲教学资源时,不仅要对文本教材信息展开解读,还要深入探究这些地方文本艺术的成长经历,搜集相关文化信息,选择适合教学切入点,设计教学程序,完成戏曲课堂教学体系构建。《欢乐的泼水节》采用傣族民歌的音型音调编写,歌曲分为四个小节,共四个乐句,第一、第二乐句完全一样,第四句节奏与第一句相似,第三句完全不同,在节奏上形成起承转合的关系。在学唱这首歌曲时,教师先搜集整理傣族泼水节相关信息,为学生准备丰富图片视频信息,让学生通过多种信息展示,对傣族泼水节有清晰认知。教师讲述傣族泼水节的来历,每年举行泼水节的盛况,并对歌曲内涵进行深入剖析,给学生带来更多信息感知。可从不同维度展开欣赏切入,搜集整理傣族民歌相关信息,为学生设计图片、视频等展示材料,给学生带来更多直观认知机会。学生通过丰富感知体验,对傣族文化有更深刻理解。

二、学唱中介入演绎活动

在戏曲欣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媒体展示手段,为学生进行反复示范,利用声光电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是本地戏曲内容,学生有一定认知,教师要引入课堂演绎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演绎过程中感知戏曲丰富内涵。在学唱时,教师要对学生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矫正,特别是拖长腔的戏曲,学生掌握有难度,教师要做好多重示范演唱,为学生顺利介入演绎创造条件。在学习《那达慕之歌》时,教师先将歌词展示出来,让学生朗读记忆。教师根据歌词解读蒙古族群众体育文艺集会“那达慕”。为让学生对蒙古族人们生活有更多了解,教师专门挑选了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祝酒歌》《达纳巴拉》等,利用多媒体播放,并动员学生一起律动舞蹈,课堂教学气氛顿时热烈起来。教师适时介入蒙古族民歌舞蹈,不仅有效渲染了课堂学习气氛,还为学生认知蒙古族文化创造条件。通过这样的演绎活动,学生再来学习蒙古族歌曲,其感知会更到位。

三、欣赏中引入戏曲剧情

戏曲都有丰富多彩的情节,在音乐欣赏时,教师不妨进行相关延伸,对戏曲内容进行展示,对戏曲故事进行讲述,以引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特别是精彩的打斗、服饰、唱腔等内容,对学生有一定吸引力。教师给出多重展示讲解,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立体感知效果。每年春晚都要涉及一些戏曲内容,那些精彩的唱腔、节奏、打斗和服饰,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经典戏曲片段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快速建立学习意识。在学习《草原放牧》时,教师这样导入:有一个故事片叫《草原英雄小姐妹》,谁能讲讲故事情节吗?今天欣赏的琵琶协奏曲不是影片,其中第一段为“草原放牧”,这部分又分为五段,后四段分别是与暴风雪搏斗,小姐妹牢记党的关怀,千万红花遍地开,整个乐曲主题清新活泼,具有内蒙民间音乐色彩。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对乐曲基本情节有了一定了解,也为欣赏奠定坚实基础。

四、训练中融入流行音乐

戏曲欣赏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训练活动,对提升学生戏曲认知水平有一定帮助。跟随多媒体试唱、自主演唱、小组演绎、同桌对唱、课堂展示、课外训练等,都属于训练范畴,教师要适时引入流行音乐,实现戏曲与流行音乐的高度融合,以提升戏曲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对流行音乐情有独钟,在戏曲欣赏中介入流行音乐,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渔舟唱晚》形象描绘了渔民在夕阳西下,满怀劳动丰收的喜悦,乘着片片白帆归来的情景。为提升学生感知能力,教师让学生课下搜集中国十大民乐曲目,并让学生选择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展示演绎。中国十大民乐在多种音乐榜上都有重要地位,其流行性特征十分鲜明,学生对此有较强敏感性,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搜集相关信息,学习其曲调,利用多种乐器进行展示。教师让学生搜集学习展示十大民乐,这是开放性音乐学习训练。学生利用自身优势展开相关训练学习,自由选择展示方式,也为学生创造力激发提供重要动力。

五、结束语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可见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存在多种原因,部分学生对戏曲认知较少,而对中国流行音乐、西方音乐接触更多一些。针对这一现实,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戏曲教学势在必行,通过多重实践探索,构建崭新戏曲课堂教学课型,为戏曲教学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利燕.走进戏曲――戏曲音乐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04).

戏曲欣赏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音乐欣赏 四结合 鉴赏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每个单元都会安排一定数量的欣赏课,内容既有传唱久远的优秀歌曲,也有名闻天下的世界名曲,还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乐国粹。对于这些内容,许多老师在教学中都采用了单调乏味的“老师播放录音,学生静坐聆听”的方式,未能真正激发学生对这些优秀音乐的欣赏热情,也未能培养起学生对优秀音乐的欣赏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从欣赏课的内容出发,联系学生的学习实践,探索出了能有效提升和优化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

一、结合画面,展开想象

教材中的欣赏课,有许多都会在欣赏内容旁附有一幅插图,画面主要体现了欣赏内容的主题含义或背景图景。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这些插图,发挥其辅助作用,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前,先对这些画面进行合理的想象,将静止的画面赋予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画面中寻找到这首曲子的灵魂与生命,感受作曲家的内心波涛,充分体会曲子的情感。

我在指导学生欣赏《月光曲》时,联系画面感受静谧的月夜,月光如水,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随着海上风浪的逐渐变大,宁静的月夜也多了几分喧腾,在海水平息一切恢复如初的时候,这个世界又归于安宁。在这样的画面的感受中,学生已能对音乐的表现内容有简单的了解,这时再来欣赏这首世界名曲,学生自然能随着旋律的逐渐升腾感受画面的变化,在音乐的腾转起伏中,学生的画面感也在不停变换,这样曲画相合,学生的感受一定更加深刻。

除了对既有画面的充分运用,还应注重画面的色彩感。结合美术中的色彩感情理论,充分利用学生的绘画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欣赏乐曲后动手描绘欣赏到的音乐情景,用色彩和画面来展示音乐形象。此时,音乐与美术相结合,画面与音乐相融合,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相通,学生从声音、图像两个方面去感知美、欣赏美,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主旋律的记忆。

二、结合表演,静中有动

小学生都爱“动”。动起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因此,在指导学生欣赏音乐时,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动”起来,改变一味静坐的单一模式。对于明显具有感染力的乐曲,可以让学生在感知音乐旋律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也可以是几个同学组合进行角色表演。

我在指导学生欣赏《赛马》时,当活泼、热烈的音乐刚播放,有很多学生在双手握僵,做骑马奔驰状。我及时发现学生的这一课堂表现,没有加以斥责,而是鼓励他们跟着音乐,尽心尽情地进行表演,让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充分表现乐曲的情绪和内涵。

形体表演与欣赏音乐的结合为音乐欣赏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接受着音乐艺术的美感教育,达到了欣赏教学的目的,培养了学生初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结合乐器,乐在其中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乐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因而在指导学生欣赏一些乐曲时,将乐器结合进欣赏课,引导学生根据音乐情绪的变化及不同的音乐形象选择恰当的乐器,为欣赏的乐曲伴奏,不仅使学生动了起来,更主要的是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我在指导学生欣赏《动物狂欢曲》时,让学生选择合适的乐器在音乐播放过程中进行伴奏,或敲,或打,来表现动物们的欢快场面,学生乐此不疲,兴致盎然。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发现乐器与欣赏课堂的结合,既培养了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重要的一点,是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意识,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由初步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乃至到表现音乐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合游戏,编排故事

听故事、看动画或做游戏是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孩子尤其喜爱的事情。教师应抓住这个特点,把它与音乐欣赏相结合。教学中应有意识根据欣赏内容编成各种故事,用充满童趣的生动语言绘声绘色地讲给孩子们听,或者是利用音乐表现的内容,创编游戏,带学生一起去做,学生们的注意力很快会被这动听的故事、好玩的游戏所吸引,全神贯注地参与其中。将游戏故事与欣赏课的教学相结合,既帮助学生理解了乐曲、掌握了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

戏曲欣赏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京剧艺术;课堂;音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85-1

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即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戏曲。希腊的悲喜剧已经成为历史遗迹,印度的梵剧也中断失传了。这两种古老戏剧的演出形式,已经无人知晓、无法再现了。惟有中国的戏曲,不但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而且从内容到形式都日臻完美。其中的灵魂就是它的音乐。在我国的戏曲音乐中涌现出一代又一代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他们都是从小学习,因为每个人在少儿阶段是记忆最清晰、最深刻的。那么京剧作为历史的文化遗产,更要从娃娃抓起,走进我们的小学音乐课堂。但是,怎样让学生们接受京剧、喜欢京剧呢?

小学生对戏曲的爱好是容易培养、引导的。而对一个人来说,儿时所形成的爱好习性常常是最深刻最持久的往往可以影响他的一生。所以,只有我们在校园里营造起欣赏戏曲的氛围,才能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步入到京剧艺术殿堂。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没有兴趣的学习是被动和机械的,普及戏曲教学不能以填鸭式的灌输教唱为主,而应以提高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从视觉、听觉等不同方面来感受京剧,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欣赏京剧的积极性。

一、投其所好,兴趣高涨

本学期四年级的教材中安排了欣赏课《京调》、《甘洒热血写春秋》。导入部分我选择了京剧与流行歌曲相结合的《说唱脸谱》,伴着音乐走了一个圆场步,一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顺其自然地导入了课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了大量的图片、剧照,让学生直观地接受美的熏陶、形象生动。在讲述“唱、念、做、打”的“打”时,我精心挑选了《苏三起解》的武打场面,讲“做”时,又选了《红娘》片段,学生们都全神贯注地关注大屏幕。这时,抓住学生的兴奋之机,教授一些简单的戏曲动作,学生的兴致都非常高。如果教师本身是学习戏曲的或有一些戏曲基本功,能亲自范唱一些剧种,课堂效果会更佳,使学生产生加倍浓厚的乐趣,使京剧教学变得更加有魅力。所以,教师要自己先喜欢上京剧,多听、多学、多唱,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能在课堂上更自信、更自如。

二、巧选欣赏,感受京剧

欣赏是通往音乐殿堂的重要途径,也是走近京剧艺术的重要手段。只有喜欢听才能喜欢唱。京剧艺术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多名家名段,教师可以选取这些经典唱段播放给学生欣赏,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选取有趣的表演段给学生欣赏。在教学中,我结合小学生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征,让学生从“动眼、动手”到“动口、动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避免了欣赏过程的枯燥乏味,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全方位欣赏作品。例如:欣赏京剧《红灯记》中主人公李铁梅的唱段时,引导学生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听出她的年龄、性格、形象。再板书几个表现人物神态、性格的词汇让学生选择:沉着、忧愁、天真、开朗。学生很自然地选择了李铁梅是个天真且开朗的小姑娘这一形象特征。此时,引导学生通过听觉正确地感受到,这一人物的塑造是由其唱腔及音色所决定的。学生听得明白,看得仔细,唱得认真。

三、游戏激趣,激发潜能

京剧艺术的教学环节设计要富有创造性,京剧艺术走进音乐课堂,仅仅是演唱和欣赏是不够的,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甚至厌倦。在设计教学环节时,需注重利用学生喜爱游戏这一特征,开发一些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如学习京剧脸谱时,可让学生自备工具,画一张自己喜爱的人物脸谱,在让学生们自己找朋友,差不多的脸谱为一组朋友。结果,黑脸的、白脸的、红脸的自然结合在一起,由此讲解京剧脸谱中色彩与人物性格特征之间的联系,学生精心准备、积极参与,自然效果更佳。在游戏中,学生学会了相关知识,避免了单一、枯燥的填鸭式教学。还在相互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了相互关怀、尊重的情感。

也可让学生戴上自己画的脸谱,跟着京剧的音乐,走一走台步,做一做动作,简单又快乐。

我国的京剧艺术无疑是经典的文化艺术遗产,当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从内心深处对它们由衷地喜爱时,弘扬京剧艺术才能真正实现。振兴京剧艺术,我们广大的音乐教育者责无旁贷,我们要让古老的京剧艺术富有缔造性地走进我们的音乐课堂,使我们的国粹根深叶茂、日久常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