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梦想

职业梦想

职业梦想

职业梦想范文第1篇

在美国,消防员是很多小男孩梦想的职业,可是我们的孩子对消防员的了解却少之又少。其实所有的小男孩在看见闪亮、高大的消防车时,都会非常的兴奋,对消防车上的种种奇异工具也是充满了好奇心,会特别想知道:消防车里面什么样?有些幼儿园可能会组织孩子去参观消防队。不过内容往往很简单,甚至不一定能让孩子们爬进消防车里面看一下。

聪明的爸爸却有许多办法,让孩子了解消防车的结构和消防员的工作。

积木。积木中的消防队套装,可以让爸爸和孩子一起动手,搭建自己的消防车、消防队大楼,还有消防栓等相关设施,然后加入玩具消防员,身临其境地来一场“灭火演习”。有创意的爸爸还可以将火灾现场设置在如高楼、高速公路甚至海面上,把游戏变得更丰富。

卡通片。《消防员山姆》系列卡通片,展示一支位于海边小镇的消防队的日常工作状态,故事里的消防队员不再遥远,而是亲切、生动,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在这个系列的卡通片里,孩子将了解到:除了灭火,消防员还有很多其他的工作。 对职业理解的扩展

虽然大家直觉地认为消防员的工作就是灭火,但其实这只是一部分而已。消防员还负责:救人(不仅在火灾现场,还包括在许多其他危险的情形中,如高楼),有时候救猫(真的有很多小猫爬上高高的树顶就下不来了),以及清理道路障碍(如大树被台风刮倒阻挡道路时)、清理环境污染(如油轮泄漏、原油污染海面时)。为这些工作配备的装备也各不相同。这样一一了解下来,爸爸和孩子都能对消防员这个职业有更加真实、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不再仅仅流于表面概念。

天性使然,很多小男孩都希望能成为飞行员,追求速度的刺激和自由自在的感觉。而且看起来真的很帅酷啊,尤其是旧式装备的飞行员形象:飞行夹克、风镜、头盔、耳机、手套……全套行头彻底满足小男孩对装备的终极幻想。或许在爸爸的心中,也藏着这样的愿望。

那就和孩子一起做个飞行梦吧!借助想象力,再加上历史、电影与小说中的场景,即便身处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随时随地都来一场腾空而起的飞行。

最初的飞机什么样?借助图片,爸爸可以带孩子穿越时空,来到飞机被发明出来的年代。有许多人为了心中的飞行梦,为了能像鸟儿一样自由地飞翔于蓝天,而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心血,乃至自己的生命。最早的飞机看起来是不是跟现在的完全不同?

飞行与驾驶的区别。小男孩会在奔跑时张开双臂:“我飞起来啦!”也爱骑自行车风驰电掣。但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奔跑、骑车、驾驶汽车等等,都是在一个平面上运动,而飞行却是在一个立体空间中,不仅可以向左或右转弯,还可以向上拉伸、向下俯冲。理解了这点,让我们再来想象:你驾驶着飞机掠过一片山地进入城市,冲向最高的那栋楼,最后一刻快速拉升,整座城市尽在俯瞰的视野之中……

当代飞行员如何工作?在飞机刚被发明出来时,飞行员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和双脚来完成全部操控工作。不过如今我们乘坐的旅客机,都已配备有电子化操控设备,还提供自动驾驶功能,而且与地面保持着实时联系。不过这并不是说,对飞行员的要求降低了,恰恰相反,飞行员需要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去读取各种仪表数据,并进行准确分析与判断。在必要时,飞行员仍然需要手动操作飞机。

从搭积木开始,培养孩子的空间感觉;从布置房间开始,实践人与空间的关系。但说到建筑师,可介绍的、需要了解的还有很多很多:细到对每种建筑材料的理解和运用,大到对整个外部环境的融入或碰撞。建筑师所做的事情,就是为我们设计、构造出舒适又富有想象力的空间。

相比较一些具体的职业,如警察、老师,建筑师看起来有点虚无缥缈,也不是孩子容易注意到并理解的对象。但正是因此,才更值得爸爸为他介绍,让他了解到这个职业的内涵与外延。

身边的建筑。走在城市中,很容易遇见有特色的建筑。不妨停留脚步,带孩子观察一番。比如在上海,有好多处建筑大师邬达克的作品,如果绘制一幅地图,带孩子一一寻访,也会是一次很有趣的小旅行。看看:这些建筑都是干什么用的?与周围其他的房子有什么不同?想想:建筑师为什么把它设计成这样?如果是你,又会做成什么样?

图纸与模型。带孩子去看“建筑之外”系列展览,看看建筑师的手稿、图纸,那些平面的设计图,是如何变成立体的建筑模型,又如何变成真实的建筑。

风格的变化。借助图片、书本,如《揭秘名建筑》翻翻书,包括在旅行途中随时留意本地景观,去了解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的建筑风格。想想:为什么会建成这样?可能是原材料的缘故,可能与当地气候有关,也有可能隐藏着建筑师个人的梦想。

前往建筑工地。如果附近刚好有大楼在施工,带孩子去看一看。如何打地基,怎样搭结构,墙壁怎么起,屋顶怎么盖……男孩尤其对那些庞大的机器感兴趣:挖掘机、铲土机、自卸卡车、大吊车、水泥搅拌车。建筑师的精妙设计,就是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在建筑工人满是尘土的双手间,被实现出来的。事实上,一流的建筑师都曾行走于建筑工地,与建筑工人打成一片,了解建筑施工的每一个细节,这样他们的设计才更真实,也更有把握。 小小“金融家”,孩子的财商教育几手抓

金钱会相伴人的一生,当孩子开始对钱产生兴趣和认知的时候,正是他独立自主意识的开始,所以“钱”与“我”的概念会在孩子的认知中逐步形成,大概从3岁开始父母就会遇到此类问题。

家长自身对于金钱的概念和用途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观念。在孩子刚开始认知世界的时候,如何看待金钱的概念和功用是家长教育的重点。一般来说,两三岁的宝宝还无法完整认知金钱的概念,他们多半是看到了钱上的图案才发生兴趣,此时,父母可以因势利导、逐步帮助孩子建立金钱概念:使用宝宝能听懂的语言,辅助一些钱物交换的家庭小游戏,让孩子认知几种币值。

财商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建立符合孩子心理成长阶段的教育目标。

3岁认知金钱:辨认钱币,认识币值、纸币和硬币。

4岁自我意识:学会用钱买自己想要的简单物品,如小食品、小文具。

5岁理解钱财与劳动的关系:钱是劳动报酬,正确进行钱货交换活动。

职业梦想范文第2篇

执著本来是一个中性词,却往往被赋予崇高的内涵。成功者往往用自己因执著而成功的故事教诲别人,但那些因为执著而碰得头破血流、凄惨走过一生的故事却被有意无意地屏蔽起来。

粗壮的腰身、乱蓬蓬的头发、寒酸的服装,47岁的英国妇女苏珊・博伊尔出现在《英国达人》选秀节目的舞台上。然而当她展开歌喉的时候,她姗姗来迟的成功终于降临。苏珊一夜之间红遍全球。

这个来自苏格兰中南部小镇上的中年女人一直独身,一辈子也没有跟男生约会过。自从12岁喜欢上唱歌后,她一直梦想成为伊莲・佩姬一样的职业歌唱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苏珊说:“我参赛动机非常简单,第一,圆儿时的梦想;第二,通过节目找到一个伴侣。”

苏姗的故事特别容易被包装成一个“有志者事竟成”的成功个案。诸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成功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等中外名句,都可以用来做这个故事的注解。

在中国,现在也有一个有点关联的故事在电视和网络上流传。一位名叫谢利华的41岁女性,北漂13年耗去父母300万元,也是为圆歌唱梦想。自称为学生的谢利华现在最主要的舞台是菜市场,买菜的时候唱上几嗓子,赢得人们热烈的掌声。参加高额的培训、向评委上贡、请导演吃饭以及13年的生活费,这是谢利华父母300万元血汗钱的去向。

谢利华每天都背着一个重达30多斤的大包,这里装着和她唱歌相关的所有东西,从不离身。她说:“我一直是在咬牙迎着困难,坚强地往前走。”

说到这儿,必须提起另外一个人物,电影《立春》里的王彩玲。这个在偏僻县城当音乐老师的大龄女青年,有一副偏于丑陋的相貌,却可以用夜莺般的歌喉演唱意大利歌剧。她梦想能进入北京的音乐学院,在大剧院华丽的舞台上唱歌。几经努力,终于在现实面前低下头来,回归到普通人的平凡生活。

执著本来是一个中性词,却往往被赋予崇高的内涵。成功者往往用自己因执著而成功的故事教诲别人,但那些因为执著而碰得头破血流、凄惨走过一生的故事却被有意无意地屏蔽起来。

在这种外界氛围的影响下,执著有时变成一些人用来逃避社会、逃避责任、逃避选择的借口。如果执著再和艺术组合在一起,就足以幻化出一个高高在上虚无缥缈的梦想制高点,用来麻醉自己,用来抵挡别人异样的目光和真心的劝告。

谢利华就是这样一个标本。从她的自白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所谓的梦想魇住的死灵魂。她高举为艺术而执著的大旗,不仅搭上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也搭上了父母的血汗和生活。她的执著和追偶像刘德华而逼死父亲的杨丽娟如出一辙,那不是梦想是魔怔。

谢利华是一个极端,她的故事其实不是一个奋斗者的故事,而是一个试图走捷径的投机者的故事。她花大把的钱贿赂评委宴请导演,找知名专家上昂贵的辅导课,她把实现梦想寄托在他们可能带来的机会上。如果说很少有人像她那样把整个青春年华浪费在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想上的话,希望依靠走捷径改变人生的人则大有人在。但走捷径恰恰是最考验智慧的地方。

和谢利华相比,王彩玲的奋斗故事令人尊敬。她有音乐教师的职业,她以自己的职业为大本营向理想冲刺,尽管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她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她没有浪费自己的专业和生命,在失败的过程中感悟了生活的意义,那是一个人从青春冲动的挫败中成长的故事。和常人不同的是,王彩玲的青春期更漫长了一些。

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一个色彩斑斓的梦想,是一个人给自己生命价值设置的最低和最高的标准。在它们之间还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安身立命的事业。

苏珊、谢利华、王彩玲在走向舞台的路上,一个功成名就,一个仍在努力,一个选择了放弃。执著是她们共同的信仰,成为一名歌唱家,是她们共同的梦想。执著发端于年轻时的天分和梦想。长大了以后,梦想照进现实,梦想必须和工作联系在一起,成为职业,成为事业,梦想才有实现的机会。

梦想和事业之间的差异在于,梦想的实现是所有相关因素机缘巧合的结果,而事业的达成则是自身可控要素正确排列组合后的答案。

事业和职业之间的差异在于,事业是你达到梦想的平台,而职业是这个平台的地基。在高度分工的现代社会,有人想把职业和事业分开、把事业和梦想分开是不可能的。

你想实现梦想,你只能选择王彩玲的奋斗方式,而不能期待苏珊的好运和谢利华的投机。苏珊的成功不能证明她的成功方式,而谢利华的失败却足以证明失败的路径。

事业是用来一步步完成的,而梦想是用来自我激励的。选秀节目的诞生,让一些符合这个时代欣赏口味的天才越过了职业和事业的阶段直达梦想。在苏珊的履历中,我没有找到任何可以证明她如何拜师学艺、如何刻苦训练、如何不屈不挠的证据。我更相信那是一个天才的偶然发现,那只是这个世界上不可多见的低概率事件,和执著有一点相关但绝不是来自于执著。

职业梦想范文第3篇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心底最真的梦想。伴随着祖国的复兴成长,我也在不断实现着我心底的梦想与追求。

我留学时所在的札幌医科大学的神经外科在全日本也是名列前茅的专科,在那里见到的病例大多是别的医院解决不了而转院过来的棘手病例。而对于我,正是学习的极好机会。有一次,由外地医院转来一位被诊断为颅底巨大肿瘤的患者。因为瘤体巨大,范围波及了前额颅骨,且深及大脑的最核心部位——中脑,同时又将额骨、及颅底的前颅窝、中颅窝、斜坡的颅骨、硬脑膜都侵蚀破坏了,手术切除的难度极高。在我看来,对于医生来讲,向家属交代一下手术存在的巨大风险,劝他们放弃手术大概是最好的选择。这样既能够使患者免受手术后遗症带来的痛苦,更主要的是可以防止万一家属不接受手术的结果所带来的医患纠纷。然而经过科内的医生全体讨论后,端和夫教授毅然决定联合整形外科一起为患者做一次大手术。

几番的术前两科联合讨论之后,手术如期进行。求知若渴的我更是兴奋,因为参加这样的手术,恐怕一辈子也就这样一次机会呢!早晨8点,我早早进入手术室,开始准备手术显微镜、术中立体导航等器械。随着手术的逐步深入,发现肿瘤质地极韧,并且大脑内的正常解剖早已被破坏,情况比预计的复杂得多。手术进行到下午,肿瘤才切下来一点点。送去做术中病理分析,结果是一种很罕见的恶性肿瘤。我内心中那些亢奋也渐渐为疲劳所替代。但心里想: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再苦再累也要坚持!最后,肿瘤终于被全部切除,此时已经是翌日的9点多钟了,手术的医生为了保持体力,也分成2组,轮番接续手术。看到一旁从未休息的我,端和夫教授在将肿瘤全部切除后,不顾疲劳,在显微镜下将大脑深部的解剖以及整个手术的要点向我详细地一一讲述。听着老教授的讲解,看着一条条或迂曲蜿蜒、或纵横阡陌走形于琼脂般大脑组织深部,一拨一拨搏动着的鲜红的动脉,感觉是那么充满活力。我的内心猛然间被这幅大脑深部奇妙、梦幻般的微观世界所震撼,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与伟大!我想,这也许就是作为治病救人的医生这项职业的神圣之处吧!

在神经外科手术之后,整形外科接着做皮瓣移植、颅底重建的步骤。整个手术在开台后28小时圆满结束。面对着家属深深的鞠躬和诚挚的感谢,日本的医生们除了微微点头,嘴里也简单地说着“您也辛苦了”之外,却也不见更多的寒暄。或许是民族性格使然,或许是他们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职责所在,无需再多客套。通过这次不凡的经历,我收获颇丰。将病例所有材料详细总结,又查阅了相关文献后,写成论文,发表在国际刊物上。同时,我为自己术前的一己私念而深感惭愧!这也促使着我,在回国这么多年的工作中,总是站在患者家属的立场上来决策治疗方案,因为我坚信,只要真心地为患者着想,处在病痛中的他们和家属就会感受到你的良苦用心。

在之后攻读博士的4年,我每天12个小时专注在实验室,细胞、DNA几乎是生活的全部,对小白鼠每一个脑梗塞的成功治疗都会令我欣慰畅怀。4年艰苦努力,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成果的论文刊于2006年10月国际神经科学一流杂志Brain上,并在2006年国际神经科学大会上发表。根据该实验成果,札幌医科大学于2007年1月正式开展经静脉移植干细胞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应用。此项成就在日本尚属首例,受到媒体和医学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职业梦想范文第4篇

敬爱的党组织:

“没有梦想,何必远方”。大一的我们或许青涩,看似懵懵懂懂,看似浑浑噩噩,但我们对于未来职业的规划却也开始了较为理性的思考。而今我们在踌躇满志的同时也更多的将梦想具体化,结合自身的条件与国家的政策方针,争取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职业规划,乃至人生规划。面对今后将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已早早地感受到了来自未来的压力。正所谓矛盾的双发总是相互依存,动力同样与压力相伴而存。

作为一名财经学院的学子,在寒假我参加了调查人才招聘市场的实践活动。偌大的一个人才市场,就像一个“大集市”,各种人才在这里聚集,我们是在贩售着我们的才华能力吗?那么招聘者又是在出价收购我们的才华能力吗?其实,我觉得这些都不是值得现在的我们所深究的。我们现在更多的也许还缺乏了进入这样一个“集市”的门票吧。有这样一句话“毕业意味着失业”。是的,现在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在招聘会里许多毕业生捧着自己的静心制作的自荐书只求一个能够养活自己的职位的场景着实让我感慨。许多公司明确要求实际工作经验,这往往让手握许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们比较犯难,在挑灯夜战争取考试过关的日子中,或许真的少了点“实战经验”。作为招聘会的一名旁观者,看到这里,想到我们学院一向坚持“一个头脑,两个工具”,着力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办学理念,突然更加领悟到了它的深意与创意。

在培养自己的财经头脑的过程中,不经意中我们或许提高了自己对于市场信息的敏锐洞察力。结合时事,刚闭幕不久的两会中,政府明确提到,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我想,对于职业规划,其实不仅仅是未来从事某一个职业的计划,而是对于如何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争取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个深刻探讨。因此,换个角度思考我们的未来职业,也许不必仅仅停留在一个如何更好应聘成功的角度,利用国家政策对于创业者的优惠,我们可以利用大学里所积累的专业素养和所培养的综合素质趁着青春的时光好好的搏一回!这样也从某种程度上拓宽了我们的就业渠道,让自己对于未来多了一份选择。

诚然,每个人心中都怀揣着梦想,而梦想不是空谈,联系实际与着眼未来相结合,梦想才有被实现的一天。你我都有着对于未来的野心,如果要让这样的野心化为动力辅助梦想的实现,那么我想说与其仅仅空谈未来的,不如把握好现在的。个人的职业关系着个人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的实现,我们已经在心中划定好了自己的梦想蓝图,就脚踏实地的践行吧,一步一步迈向明媚的远方。

职业梦想范文第5篇

大家好!

今天在这里欢聚一堂,我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在此发言,感到万分荣幸。

我是来自0912班的王晨阳,XX年4月,我和我班王志龙、(吴晓斌)同学代表我校,参加北京市举行的物流技能大赛团体赛项目,取得了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在XX年6月24、25日,我和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宋玉超和北京金隅科技学校刘钊同学又代表北京市代表队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物流技能大赛团体项目,最后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另外两个个人单项赛中,参加叉车技能单项赛的耿浩崴获二等奖,王鹏程获三等奖;参加物流单证单项赛的于江溪获一等奖,李辰康获三等奖。

能够有机会参加全国物流技能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我首先要感谢学校的培养和老师们的悉心指导,技能大赛是一个同学们发挥表演才华的舞台,没有学校为我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训练环境,没有老师们的精心指导,就没有我们参加比赛的机会,更不会有我们优异的成绩!我们的指导老师在训练中,无论是骄阳天还是阴雨天他们都一直在我们不停的指导,规范我们的动作要领,计算我们工作的时间,找出我们的不足。正是老师们在赛前训练中对学生的无私奉献和谆谆教导,让我们学到更多,感受更多,让我知道此次并不仅仅是比赛,更是我们难能可贵的人生经历。因为你只要参与了竞争,你那竞争的身影就会永久地镶嵌在你的人生旅途之中,它是不可磨灭的!其次我要感谢参加技能大赛的全体同学们。俗话说得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组能够取得成功的最大因素就是齐心协力,我和队友们不怕苦不怕累,一遍遍重复着这熟悉又枯燥的动作,我们的心里想的就是为校争光,为北京争光。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汗水没有白流。今天我们收获的是荣誉和掌声,我想更多的收获是个人能力水平和素质的提高。通过这次物流技能大赛,我们成长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意志得到了锻炼,我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也让我们真正体会“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的真正内涵。

回想当年我和你们一样,还对中专生活充满迷茫的时候,我曾经后悔过、迷茫过、我也有考试不及格的时候,对老师的建议不理不睬,也有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时候,也有过自暴自弃的时候,一天到晚都在睡梦之中,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方向在哪里?但当我到实训基地进行实训的时候,我的梦醒了,我看到了先进的物流设施和设备,领略了现代物流领先的技术,看到了未来物流发展的光辉前景还有我们的物流老师们敦敦教诲。通过学习,我在叉车、堆高车、搬运车等物流设施设备使用上技能水平都显着提高,我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我越来越喜欢我的物流专业了。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你付出汗水和全部努力时,你收获的是成功,是希望,是卓越和永恒。我主动加练,克服过去懒惰的毛病,同时我也开始思考了,琢磨怎么能够操作得更好,怎么才能让我的技能水平再提高一步;通过参加物流技能大赛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多与老师沟通,多听取老师的建议和指导,才能让你进步的更快。总结一下就是:早立目标、主动学习、多思考、多询问、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在这次参加全国物流技能大赛的集训过程中,我更加体会到了我校办学条件的优越,因为集训期间有许多其他学校的队员来到我校进行训练,因为他们的学校根本没有实训基地。给我最深的感触就是,人家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来训练,而我们学校有这么好的全国一流的实训基地,我们没有理由比别人差。但我们这次也有遗憾,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等奖但不是全国一等奖中的第一名。我们还更应该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我坚信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和善于把握机会,就能取得成功, 因为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有了一技之长,我们才能立足于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作为职校生的我们,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应具有不畏艰难,勇敢向上的拼搏精神和充分的自信心,才能在人生之路上扬帆起航。希望你们在我校优秀的教师团队的带领和指导下,在优越的学习和训练的环境中,取得属于你们自己的辉煌!不断实现自己的梦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