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英语教师职称工作总结

英语教师职称工作总结

英语教师职称工作总结

英语教师职称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加快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速度、提高英语教育质量的关键是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英语的师资现状,提出了专业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应对挑战以及加强师资建设的若干建议。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英语教学师资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正面临新的发展形势。2005年11月7日温家宝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强调指出:“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使职业教育面临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按照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要求意见》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知识结构以够用为标准,教育教学的实施以强化应用为重点,紧密联系工作岗位的实际,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英语教学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决定了高职学生在就业中的综合竞争力。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多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因此必须提高英语教师专业素质。

二、高职院校英语师资现状分析

1. 职称和学历

学历是教师综合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从事教育工作所具备的基本要求。教师职称结构在很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师职称和学历普遍相对较低,高学历、高职称师资比例较小。

2. 年龄结构情况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和创造力,可以从总体上预测出师资队伍的活力和发展趋向。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年龄普遍较轻,很多教师都是本科或研究生毕业不久就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虽然这部分年轻教师为高职院校英语教育带来新鲜的活力,但也同时表现出经验不足等问题。

3. 教师的科研情况科研成果是教师整体素质水平的体现,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和升华。目前,资料现实,高职英语教师普遍教学和科研水平相对较低。从论文的发表情况来看,数量较少、研究方向较为单一,科研氛围不强。

4. 教师的在职培训进修情况接受继续教育,不断充电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的进修深造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必要过程。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由于经费和观念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有限,不利于教师的知识更新和自我完善。

三、加强师资建设、提高高职英语教师专业素质途径

1. 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是根本保证。办好学校必须依靠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师队伍做后盾,所以教师队伍的

建设必须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重点来抓。要突出重点、整体提高、全面培养,要制订相应的师资队伍培养计划,遴选一批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

2. 创造条件、鼓励教师提高学历,为教师攻读学位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运用举办学位班和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等形式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学历水平。制订明确的培训计划与培养目标,组织英语教学研讨会与论文报告会,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交流,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整体专业素质。

3.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质量教学效果的保证。在不断引进既有实践能力、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素质教学人才来充实师资队伍的同时,教师必须定期到基层企业实习锻炼,熟悉其运作环节,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英语教师通过做外销员、商务师、导游、翻译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适应学校教学要求。

4. 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使信息化教育与传统教育有机结合高职教师除了自身扎实的专业功底、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外,还应熟练运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辅助英语教学,为学生创造语言学习环境,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使教学活动节奏加快,操练密度、广度加大,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增加,英语技能全面发展,使高职英语注重使用能力为本的特色更加鲜明。

总之,在我国高职教育面临跨越式发展的机遇面前,高职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加快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才能应对挑战,成为合格的“双师型”高职教师。

参考文献:

[1]刘兴华,伍永飞.新形势下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07-43.

[2]杜立红.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2.

英语教师职称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一、保定市农村英语教育人力资源现状

1、教师年龄结构不均衡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英语教师结构出现很大断层,教师青黄不接问题凸显并呈老龄化趋势发展。2015年保定市农村英语教师有1168人,其中年龄在40~55岁的有699人,年龄在20~30岁的仅有213人。两者占教师总数的78%。由于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后多数流向大城市,少数来农村任教的也经常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被条件好的学校挖墙脚,导致少数条件较薄弱的学校出现了老年英语教师组。这些老教师年龄大、技术不强,多为民办教师转正故很少有英语专业的,不会电脑、创新能力不强,干劲弱等。由此可见,农村英语教师年龄结构失衡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农村英语教育的发展。

2、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均衡

虽说保定市农村中小学实现普九后,农村中小学英语师资状况有所改善,但是相当数量的农村中小学专业英语配置极不平衡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农村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严重失衡。拿保定市清苑县北店乡李八庄小学来说,一个学校只有4名英语教师,其中只有1名是英语专业非师范毕业;只有2名具备本科学历(含1名进修本科学历),2名专科学历。另外,调查到保定市清苑县西顾庄小学情况更加糟糕,总共3名英语老师,专职英语教师只有1名,而且还不是英语专业毕业,另外2名教师均为数学教师兼课。3名教师中2人是专科学历,1人为本科学历。另外职称都偏低,在所调查的130所保定市农村中小学中,小教中级职称比例为10%,小教高级职称为8%,其余均为小教初级职称。这样的师资力量势必影响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水平的提升。

3、师生比例小,教师能力水平有限

经调查,保定市农村英语教师总量不足,有10%的学校只具备3人(包含3人)以下的英语教师,这就意味着这些学校中需要英语老师兼顾两个年级的课程。根据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2001]74号)规定的师生比例,农村初中时18:1,农村小学时23:1。但是保定市中小学农村英语教师平均师生比为1:58,远低于教学效能得以保障的底线标准。此外教师们的英语能力水平有限。经调查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几乎没有固定时间进行培训及调研活动。有培训的也就是改变教材时、学期初等时间进行简单培训。这样本身英语教师自身条件有限,再没有加上必要的培训的话,可想而知农村英语教师们的能力水平低将很大程度上局限农村英语教育发展。

4、教学理念以及对新课改的认识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专业水平无疑将成为课程改革的关键。但是,保定农村地区由于培训调研活动少,导致英语教师们对全新的教育观念理解不透,对电脑等现代教育手段不会应用,对新课改的教材和教法把握不准等。陈旧的教学观念、落后的教学方法仍然占据着农村英语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活动形式单一,资源利用不足,课堂效果不高等。这些现象表明农村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思考与方略

当前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已成不争事实,这个现状已成为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乃至社会进步的瓶颈。保定农村地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师资,什么样的培养模式以及怎样才能提高保定农村英语教学水平,课题组在对保定市农村英语教育人力资源现状做了深入调查和研究后,提出了加强农村学校人力资源建设的一些策略。

1、加强农村师资力量

政府政策倾斜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来农村任教,给农村英语教育人力资源建设注入新活力,改善以往老龄化现状。另外加大师资力量和管理人员的流动。教师定期流动对提高教师工作热情,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积累丰富教学经验、保持各学校间较为均衡的发展,以及合理配置农村英语教育人力资源,能起到很显著的作用。

2、政府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投入

希望有关部门对中小学校进行调研,对其教育硬件设备与软件综合评估,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增加专项资金,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力求创造公平平等的教学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更多得留住优秀人才,维持良性发展。

3、鼓励农村英语教师进修和专业素质提高

首先政策导向鼓励教师们提升自我,进行进修。其次,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通过提高工资标准或设立特殊津贴等形式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另外,通过实行对农村教师职称晋升、优秀教师评选、年终考核等方面的倾斜政策改变农村英语教师职称不均衡现状,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提升英语教师们的专业素质。

4、完善农村英语教师培训制度,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

要想彻底改变保定市农村英语教育人力资源不均衡的现状,还需进一步完善农村教师培训制度。建立长期有规律的培训机制,实行在职培训、教学研究、送教下乡、专题研究、远程教育等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以新课标为主的农村英语教师培训,以求使农村英语教师更加熟悉新课改、树立新型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提高教师们英语专业知识储备和扎实的业务能力,达到优秀资源共享、先进理念共享、促进城乡教育均衡的目标。

三、结语

保定市农村英语教育人力资源建设失衡已经成为影响其英语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农村英语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素质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农村英语教学质量。只有通过政府加大农村教育财政投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政策导向鼓励教师自我进修,提高业务水平,完善培训制度,使农村英语教师逐步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等措施,加速提升农村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才能保证农村英语教育的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异。

作者:石江泽 张素欣 韩蕾 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拥军.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分析[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10):6-9.

英语教师职称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ESP模式 "双师型"外语教师 队伍建设

专业英语(ESP)是根据学习者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是高职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双师型”专业英语教师队伍将对高职专业英语教学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笔者就此对ESP模式下高职"双师型"外语教师队伍建设浅谈如下一些看法:

一、ESP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适切性

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和ESP模式的特点,改革现有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将ESP教学模式引入高职英语教学,将有助于推动建立适合高职特色的实用英语教学模式。

1、 ESP模式与高职英语在教学目标上的一致性

ESP模式的方向是培养能够在特定的职业范围内使用英语的专门人才。教学中十分注重学习者的使用目的:学生不是为语言目的而学习语言,而是要通过语言去学习某个特定专业课程。而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从总体培养目标来说就是培养学生在特定职业范围内运用专业语言的能力,其教学核心是“能力本位”,强调职业或行业所要求的能力的对应性,重在与职业能力相匹配的英语使用能力的培养。专门用途英语与高职英语教学在目标上是一致的。

2、ESP模式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实际

高职英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学生,其英语水平不能与普通本科高校的学生同日而语。高职学生生源水平差距巨大,尤其是应用能力,更是参差不齐,所以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设计、调整好教学层次,突出职业岗位的重点能力,有所侧重,并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协调发展。ESP把“目标情景”分析或称“需要分析”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中心,其精髓在于分析和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通过“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能为高职英语学习者高效地获取职业或专业所要求的语言交流形式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所以适合高职学生的客观实际。

3、ESP模式指导开发高职英语课程的可行性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为了体现高职英语课程的职业方向,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采用都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同时,高职英语教学要具有实用性,就得从目标岗位出发来设计课程。我国高职英语课程的开发一直缺少有高职特色的应用性课程开发理论的指导,沿用的是普通高校的课程开发方法,所以未能形成自己的英语课程特色。而ESP另一最重要的方面正是它的课程开发理念。ESP课程开发方法针对专业与英语相结合,提高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在英语课程的目标分析、课程设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形成了一套科学、易懂、实用性强的理论。因此,ESP模式特别是EOP可以成为我国高职英语课程重新构建的指导理论。

二、ESP模式下高职"双师型"外语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1、拓宽“双师型”师资引进渠道

一是要加大对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把具有2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一个重要来源,优化专职教师队伍结构。二是要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二元”师资管理模式,把兼职教师作为整个师资队伍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和管理,建立兼职教师师资库。有计划地聘请与本校专业相关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同时吸收一些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师的融入不仅可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还可以把生产、管理一线的成功经验引入课堂和实训环节,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达到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的。

2、建立鼓励“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一方面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外在的督促机制,使专业教师逐步达到双师素质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以政治待遇激励、心理情感激励和经济待遇激励等人文关怀,建立内化的能动机制,提高专业教师参与培训进修、提高技能的自觉性。如在选拔培养学科带头人、培训进修、申报高一级职称、安排科研开发项目时优先考虑“双师型”教师;制定向“双师型”教师倾斜的、符合职业院校特点的职称推荐办法,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技能的锻炼提高和课堂教学上来;对于取得了全国注册执业资格的教师或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奖的教师,在经济上给予适当奖励等等。以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教师自我培训机制,发挥教师个体在“双师”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教师自学自培不断提升完善。

英语教师职称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英语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能力和素质就成为高校英语教学质量能否得到改善的关键。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当今社会,广泛的国际合作,贸易往来,各种教育、科技的合作交流,都对大众的英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外语教师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特别是针对医学院校来说,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使医学院校培养的人才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最关键的是培养一支合格的外语教师队伍。笔者根据医学院校英语教师素质的现状,就如何提高英语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出一些建议。

一、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英语教师素质的现状

(一)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

由于近年来高校的招生人数在逐年提高,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补充进一大批教师。而教师队伍中,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居多,他们虽然思维开放,年轻有活力,但是教学经验比较欠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比较单一,教学水平有待提高,而教龄长的资深教师相对较少,老中青三代的年龄结构不甚合理。其次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偏低,有近一半的教师只有本科学历,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和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的大学外语和英语专业的教学。另外教师的职称结构偏低,大部分是助教职称,教授副教授的比例更少,这也十分不利于外语教学的发展壮大。

(二)教育观念陈旧老套,急需更新。

现在有些教师还未能从根本上消除传统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束缚,教育理论薄弱,在教学中难以做到“授人以渔”。陈旧的教育观念培养的学生缺乏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这样的英语教育后果必然是“哑巴英语”。

(三)科研能力和水平有待加强。

新形势下的大学外语教学中,科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科研必须和教学紧密结合,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同时教学改革的发展又为科研提供可行的研究课题。由于受医学院校的一些限制,从目前各类各层次的科研立项资助项目看,外语的研究似乎也未受到相应地重视,课题显然相对很少。另外由于教师学历职称方面的约束,教师科研协作水平欠佳,受科研短期利益的驱动,比如为评职称而搞科研,导致科研意识不浓,科研积极性教差,科研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科研水平不高。

二、提高英语教师综合能力的对策

(一)提高科研水平,教研相长

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而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只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才能提高现有学科的水平和在国内、国际的地位,才能丰富现有学科的内涵,开拓边缘新兴学科,才能造就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才能培养高水平的本科生。没有科研的支撑作用,老师便不能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及时和深入的掌握,往往沦为呆板知识传授的教书匠,难于提高旨在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质量。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不可分离的一体。高校教师既要从事教学,又要进行科研,并且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1、动员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面对学生的专业学术讲座。在积极准备和做讲座的过程中,教师们必然会查阅大量的资料,开动脑筋思考,并想方设法让学生听懂接受。这就很容易在脑海中闪现出某种想法,而这种想法极有可能会成为某个科研项目的引子。因此,学术讲座不容忽视。

2、积极鼓励广大教职工参于学院每年一度的科研立项。学院的科研立项既在资金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定帮助,也表明学院对我系科研工作的重视,更是对我系教职工的极大鼓舞与压力。我们将鼓励教职工积极申请立项,认真完成已审批的立项,把学院科研立项作为我系科研工作的突破口。

3、继续采取激励措施,号召教职工积极从事教学改革研究。从教学工作本身入手,从提高教学质量和使教学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着手, 大力展开教学改革等活动,认真总结好的方法和做法,形成论文。这样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出了有较好素质的学生,同时也提高了教职工自身素质。

4、积极组织力量,申请省教委等较高层次的科研立项。以提高我系科研水平,并带动青年教师从事科研活动。

(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注重师德建设。

教师的职业道德首先体现在敬业精神上。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正直、坦诚、热情、富有正义感;要为人师表,遵守国家的法律,遵守社会公德。医学院校英语教师的教学对象基础普遍差,我们在教授过程中,要懂得尊重学生,分析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解决他们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人格魅力是确立教师威信的重要因素,由教师身上那种深厚的综合素质所折射出来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熏陶将使学生受益终生。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英语教师会在授课中用自己的高尚品德去影响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灵,不仅能教会他们如何学习,还能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是教师在履行教师职责时所应遵守的思想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在育人中的作用,彻底改变以往师资队伍建设中重业务轻师德、重技术轻能力的现象,全方位加强师德建设。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质量教学效果的保证。医学院校要不断引进既有实践能力、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素质教学人才来充实师资队伍,完善合理师资结构;同时,严格教师队伍管理,制定相应教师管理条例,提供教师继续教学、深造的机会,不断培养高素质英语教学人才。

三、结语

总之,只有具备坚实的语言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较高的科研能力,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努力优化自身的整体素质结构,才能适应并引领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的深入改革和发展,成为一名优秀的新时代外语教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质量、应用性高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钱加清,孔波,王永辉.英语教育新视角[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2】商海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5.11.

【3】杜现臣.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J].中学英语教学参考,2001.2.

【4】袁昌寰.任务型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02,(7).

【5】戴炜栋,刘春燕.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J].外语界,2004,(4).

作者简介

英语教师职称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摘要】结合教学团队的含义和特点,分析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团队的现状,指出了教师团队结构、师资比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师资引进、激励机制、教学理念更新等角度提出建议和对策,实现团队建设的优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18-0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 "重视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明确了方向和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培养和建立一支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高素质英语教师队伍。

一、教学团队的涵义与特点

教学团队建设是搞好学科专业建设的关键,是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重要保证。团队不同于一般的群体,它不仅强调个体的工作业绩,更强调团队的整体业绩。教学团队是教师教学共同体,它包括教学团队成员和支持、帮助或参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其他成员。大家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为实现通通的教学目标而努力。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教学团队是由具有共同的教学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共同承担责任,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依存而形成的正式群体。这个群体由不同年龄、职称、知识结构、学历结构的教师构成,老中青相结合,通过传帮带,使得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同时老教师也可以从青年教师那里学到新鲜知识。其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和领头羊,在团队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不仅应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还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第二,具有明确的教学改革目标。教学团队应以实验教学基地、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项目为目标,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推进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锻炼和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教师协作互助。

第三,具有自己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团队的灵魂,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凝聚力,能增加团队的稳定性,将整个团队的力量都聚合起来以实现共同目标。团队精神体现在,能使每个团队成员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并将自己事业的成败、前途和命运与团队紧密联系在一起,减少内耗。同时彼此尊重,每个成员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协调一致,发挥团队整体优势,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协同效益。

二、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改善。各高职院校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引进了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英语人员充实英语教师队伍,尽管如此仍然跟不上高职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1教学团队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就拿我院英语教师队伍来说,青年教师占了绝大多数。虽然年轻教师有活力、有热情、有良好的技能,但他们毕竟教学经历短暂、缺乏教学经验,对教学效果会有一定的影响;其次,教学团队的职称结构没能形成梯队,教学、学术带头人缺乏,不利于教学、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另外,教学团队中女教师占较大比例,教学团队阴盛阳衰。

2.2教学工作繁重,"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不能胜任实践教学要求。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加上高校扩招,大量本科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而且承担了大量繁重的教学工作。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教师大学期间接受的是普通高等教育,没有受过专门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训练,缺乏高职教育的理念以及高职教育的实践经验,不具备"双师型"教师的能力,不能够胜任实践教学。

2.3教育理念陈旧,不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英语教学强调"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但是,在现实教学过程当中,许多老师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认识不足,片面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英语老师毕业于普通师范院校,从学校毕业直接登上讲台,缺乏锻炼和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机会。

三、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的对策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在于表面形式上的组建,关键在于突破传统教学基层组织管理的体制性弊端, 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那么如何加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团队建设呢?

3.1合理的教学团队结构。应注意教学团队成员在技能、年龄、性别、学历、职称、个性特点的互补、合理搭配,特别应注意引入行业、企业的专家、技术能手加入团队,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团队。

3.2加大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适应实践教学的需求。制定政策、创造机会鼓励英语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熟悉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掌握企业最新的信息和动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适应市场和实践教学的需求。

3.3转变教学理念,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对于英语教学来说,英语是一门语言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让人们掌握一种语言技能。因此,英语教学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而应该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3.4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发展。高职教学团队建设意义重大,必将对提高高职教学质量产生深远的意义,而激励是推动团队建设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对于团队取得的成绩,可以在补贴、奖金、职称评定、外出培训、科研立项等方面给与政策上的倾斜与支持。

总之,高职英语教学团队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与支持,各高职院校要不断完善英语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健全稳定师资队伍的政策与措施,优化教师团队结构,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为社会培养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 教高[2006]16号

[2]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