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体育课程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领域。一方面,每一个运动技能及其教学活动过程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同的,事实是各个运动技能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在体育教学价值体系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实现体育课程的总目标。另一方面,运动技能的有些教育功能是显性的,可观察与测量的,有些则是隐性的,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体育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尽量具体、明确,最好用可供观察、测量的外显行为来表示。如何确定更理想的体育教学目标,尚需要心理学工作者与体育教师携手合作,作更深入的研究。

一、体育教学目标设计的心理学功能

(1)知觉功能。了解与某动作技能有关的知识、性质、功用。

(2)定向功能。指对活动的准备,包括心理定向、胜利定向和情绪准备。

(3)反应功能。在教师的执导或说明书的指导下表现有关的动作行为。例如在示范者的指导下进行联系,直至形成正确动作。

(4)复杂的外显反应功能。能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表现全套动作技能,一气呵成、连贯娴熟、得心应手。操作的熟练性以迅速、连贯、精确和轻松为指标。

(5)适应功能。指技能的高度发展水平,学生能依据自己的动作模式以适应特殊的装置或满足具体情境的需要。

二、体育教学目标设计的心理学基础理念

体育教学目标的效果,取决于体育教学目标设计的心理学基础:

第一,学生对陈述目标的意识和兴趣。

第二,目标的明确、困难与数量。

第三,目标置入学习内容的位置。

第四,置入目标的频率。

具体而言,展示目标要结合心理实际,才能受到水到渠成之效。

三、体育教学目标的心理设计技巧

如何科学描述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目标设计应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学习目标中,主要形成了行为观的描述方法与技术,即强调用可以观察的或可以测量的行为来描述体育教学目标。

1.用可以观察的行为术语设计体育教学目标

(1)行为指用可观察的具体的行为表述体育教学目标,以便教师能了解学生是否已经达到其目标。行为表述力求避免使用诸如“懂得”、“领会”、“欣赏”等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词语。因把握这些词语的意义,各人均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理解,这就会给体育教学目标的具体导向及检查带来困难。

表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行为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要求可测量、可评价;宾语则说明学习的内容,应明确、具体。例如:掌握篮球传切配合的方法;提高篮球比赛中投篮技术动作的运用能力;学会运用暗示调节的方法稳定自己在比赛中的情绪状态。

(2)条件的表述。条件是指学生在什么情况下表现行为,也就是说在评定学生的学习结果时,该在哪种情况下评定,要说明是在教师指导下操作呢,还是独立操作。在描述行为产生的条件时,要注意区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产生的条件。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这里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指的是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产生的条件。

(3)标准的表述。标准是衡量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最低要求。对行为标准做出具体要求,使体育教学目标具有可测性的特点。标准的表述一般与“好到哪种?”“精确度这样?”“完整性如何?”“在多少时间内”等问题有关。在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行为表述是基本的部分,不能缺少,而行为产生的条件和标准则可据体育教学对象或内容,省略其一或两者全省。例如,“分析高低手行进间投篮技术动作的异同,并从中总结出应用的方法”,就省略了行为产生的条件和标准。用行为来描述体育教学目标,要求行为目标导向明确,使学生清楚明了应该学习的内容,从而增强目标完成的可能性,且行为目标具体、可观察,增强评价的可行性及客观性。行为目标的设计不能琐碎、太繁琐,否则就会物极必反,使体育教学显得机械、呆板,丧失其优势。

2.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表述体育教学目标

由于人有许多心理过程无法行为化,所以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术语也不能完全避免。例如,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应使情感、意志、合作、交往等方面的学习目标成为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表征,促使学生在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以及健康知识与方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行为。

因此,可以先用描述内部过程的术语陈述概括的体育教学目标,然后用可观察的行为作例子使这个目标具体化。如“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感和愉”,这是体育教学目标的概括陈述。但“体验”是一个内部过程,难以直接观察和测量,每个人掌握的标准不一,所以用可以证明“体验”水平的行为实例来进一步说明。如“用自己的话表述什么是成功感和愉”,“能列举2至3种成功感和愉的实例”,“能区别成功感和愉的异同”。

参考文献:

[1]孙绍荣.教育信息理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季浏主编.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教案设计 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9-0081-02

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是教师在备课期间对于一节课的书面设计,是一种具体教学方案,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规划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实施教学的设计蓝图,也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前提。①然而,目前中小学的教案设计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许多教师为了减轻工作量,把教案设计成万能型,无论上哪一课都套用固定的模式,甚至有的教案只是教学参考书或教案模板的翻版。

现今的许多教案缺乏阅读教案设计的教育心理学思想,教学安排随意化,甚至有的教师认为教案设计束缚了师生灵性思维的触发,桎梏了课堂的开放性。科学和合理的教案计划、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只有事先有了周密的计划和设想,才能在把握课堂教学总方向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有效实施开放性教学,而没有计划的开放教学只能是脱了缰绳的野马,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教学。②

以下从新课改阅读教学理念、阅读的整合、组织、精加工、监控五个方面对于漪特级教师阅读课教案《春》进行分析,她的教案以及《教学后记》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一 新课改阅读教学理念在教案《春》中的体现

新课程改革对于阅读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认为阅读教学应是整体感知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同时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思想的提出有科学的语文教育心理学为依据。

1.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从整体教学目标出发安排教学程序,让学生直接接触整篇课文。这一理念体现了古德曼“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认为阅读是猜测的游戏,学生通过感知全文,对课文形成整体了解,形成对文章主旨的认识。

教案《春》在教学第二个步骤中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作者是怎样描绘春天的?”同时设置了情境:学生正处于阳春三月。让学生体会自己感受的春天与作家笔下的春天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学生通读全文,认识文章从哪些方面描绘春天和歌颂春天。这样的教案设计体现了“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首先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而不是拘泥于字句、段落。《春》这一教案整体感知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之前就创设了春暖花开的情境,让学生思考现实的春天与作者笔下的春天的不同,这样就让学生在之后的阅读中进行“自上而下”的猜测,进行比较,从而形成对春天的感知。因此,此时学生的整体感知以及对文章的猜测,在阅读全文之前就已形成雏形,这样能帮助学生形成对课文主旨的感悟。

目前许多教案也会把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设计进来,但只局限于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能够整体感知课文,而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对于整体感知的能力和效率都存在不足,可能对课文只形成了相当模糊的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案设计中对于整体感知这一步进行铺垫和引导,可以通过情境设置,如吟诵一段类似主题的诗歌或者放一段相同意境的音乐,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形成整体感知,同样也可以让学生比较自身经历与课文描写,启发学生阅读。

2.重点击破

对课文的重点突破,教师带领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进行“局部分析”,使学生从微观上加深理解。这一理念体现了高夫的“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这一部分就是在学生形成整体感知之后对于课文中细节上的问题进行把握。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的“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重点突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词、句子、段落的理解。

《春》这一教案中,设置了“讲读体会”这一环节,把课文分成三段,通过教师设问各个击破每个段落中的细节问题。如第一段“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让学生体会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在上一步的整体感知中,学生对于全文只是形成了大致的概念,并没有深切体会词语使用的精妙,因此教师在教案设计中要明确课文中哪些修辞、表达方式、词语的运用值得学生借鉴学习,在教学中进行提问,引起学生重视。

3.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新课改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在重视学生独特感受和理解的同时要加强阅读课对于学生的指导和点拨,也可通过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这一理念体现了交易阅读模式,教师应尊重学生多样化的理解和体验,启发、引导学生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

于漪在对这篇教案的改进中提出,应该加强对于学生思维和语言的训练,即在教案中示范课文如何描写景物,举一两处典型的地方,带领学生分析之后,再帮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以及小组互助合作式阅读,这样可以让学生逐步把握文章重点词语和修辞的运用,形成自己多样化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她加强了单元之间的联系,把《春》《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和《济南的冬天》结合起来,除抓住特点,比较异同外,还对导入课文也重新作了教案设计。这样做就使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到一起。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新课程改革的阅读教学理念暗含着语文阅读心理学的知识,这也就需要教师在教案设计中体现。也就是在教案设计中,需要安排“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也不能忽视“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对于重点语句和段落的重点击破。并且,教师在教案设计中,设置问题答案并不是为了向学生灌输教师的思想,而是为了通过引导、激发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形成新旧知识的关联。

关于阅读,王小明老师认为可分成整合、组织、精加工、监控四个部分,在阅读教案设计中也应该体现这四部分包含的心理学知识。

二 阅读整合在教案《春》中的体现

首先,整合过程包括两部分“激活个体头脑中所具有的与所阅读内容有关的原有知识以及将这一原有知识与课文中的新信息整合起来而理解新信息的意义。”③也就是说阅读需要提取原有的相关知识,如果学生提取不出来就很容易对课文的理解出现偏差。

在《春》这一教案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提取原有的知识,形成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于漪在导入部分用学生学过的描绘春天的古诗引入,展开对春天的想象。这样在大方向上对学生的理解进行引导,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在讲“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一句时,为让学生理解“逼”字的含义,她让学生用学过的诗句来表达。学生回想起了“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诗句,促进了对“逼”字的理解。④于漪老师教案中通过触发学生原有知识中对于“逼”的描写,对课文中的新知识加以整合。

因此,在教案设计中,导入部分非常重要,这一部分不能随意地设置和安排,而是要调动激活学生头脑中与课文相关的原有知识,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新旧知识的整合。

三 阅读组织在教案《春》中的体现

组织过程就是“把握课文的要点及要点之间的关系。”⑤要建立文章的结构,不仅要明确每句话的含义还要了解要点形成的结构。阅读教案的设计基于这一点,应该明确列出文章的结构层次。

《春》这篇教案中,安排了让学生分层,并在教案中列出“第1节迎接春天。(第一段);第2~7节描绘春天。(第二段);第8~10节歌颂春天。(第三段)”这样明确层次可以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同时为接下来的教学带来清晰的思维。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会让学生对课文划分层次,但是落实到教案上,有时会忽略,其实文章的结构层次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划分层次不仅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同时也能使教案形成清晰的结构,促使教学有条理、有逻辑地进行。

四 阅读精加工在教案《春》中的体现

在精加工这部分中,外国学者认为学生在阅读中会进行推断,有些研究指出给学生设置推理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这是对于“自上而下”阅读猜测模式的训练。

《春》这一教案中让学生推断花下是什么情形,哪个字表现出了这样的情形。学生通过“闹”字推断出繁花似锦、昆虫喧闹、春意盎然的美景。当然推断题更多地运用在叙事题材作品上,特别是对于小说、喜剧情节的推断分析。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可以通过若干推理题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

五 阅读监控在教案《春》中的体现

阅读监控实际上是元认知对于阅读的影响。许多阅读能力差的学生不能有效阅读的原因在于他们缺乏阅读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案设计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预设目标,明确阅读任务,带着具体问题阅读。

《春》把课文分解为三大层次,每个层次包含若干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教师为学生在本层或者本段中预设的学习目标,当学生把每个问题分析理解透彻后,就能对整篇文章很好地把握。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考虑学生阅读的自我监控,不妨规划一份课文预读“自我监控问题单”,⑥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明确阅读的目的。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对于阅读教学理念提出了阅读教学应该是整体感知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同时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的要求。教案的设计应该遵循这一理念。整体感知是对全文大体的感悟,学生进行“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案设计中对于整体感知这一步进行铺垫和引导,可以通过情境设置。重点击破是对于课文细节的把握,学生形成“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案中重点突破,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词、句子、段落理解的细节内容。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体现的是教学并不是向学生进行灌输,而是引导、激发学生形成交易阅读,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形成新旧知识的关联。关于阅读整合、组织、精加工、监控四个部分,在阅读教案设计中也应该体现这四部分中包含的心理学知识,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段落层次的划分,内容的推断,自我的监控。这样的教案蕴含着语文教育心理学的理念,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进行教学。

注 释

①雷家祥.关于语文教案的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1(19)

②邹小平.刍议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案[J].科学咨询,2012(2)

③⑤王小明.阅读与阅读教学:心理学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08(9)

④瞿葆奎等.语文教学经验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8

⑥张向奎等.课堂教学监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模式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概述

不同于以往的注重课堂教学的心理学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则更注重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塑造学生的心理技能及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有目的地运用心理学知识通过活动训练的开展,使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自主的感悟、深切的体会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模式研究

2.1明确的树立活动单元的目标及内容。首先教师应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确定活动的实施对象。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心理承受能力、学习需求、学习环境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活动课内容。在明确了具体内容后,我们应确定一个体现活动特色、提纲挈领的名称主题,注意不要将个人情感、政治立场反应于主题中,力图用中性的描述、通俗易懂的思想紧扣主题活动的核心,避免专业性过强词语的运用。当然,中性的描述并不代表题目的枯燥,我们应运用创新的思维、新颖别致的思路注意引人入胜的主题确立,充分的发挥想象的空间,注重兴趣教育,从而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热爱活动的积极性。接着我们应根据确立的活动主题制定相应的课程辅导策略及方法,要注重主题与目标的有效配合,内容与方法的严谨、协调,活动方法与形式的充分适应。

2.2活动课的准备工作。活动课的前期准备工作应包括活动的时间、场地的安排与活动材料的准备,同时学生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及广泛积极的心理动员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信任之行”需要准备眼罩及障碍物等活动材料,活动方式可以是分组的、集体的,地点的选择则必须是平整、活动范围较为充分的场地。活动课的内容设计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充分的重视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优势,创新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功能化软件进行心理场景的布置、演示、模拟及录制等准备工作。为了避免学生参与活动的紧张情绪我们应开展必要的活动课前辅导及动员,使学生在充分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做好活动前身心上的双重准备。

2.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过程设计。通常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主要由课程导入、内容展开、推进高潮直至结束等环节组成,从活动的层面讲具体分为热身活动、主题活动及结束活动三部分。

2.3.1热身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通过学生之间信任的建立、团队的合作上升到心灵层面的沟通过程,只有建立在了解、和谐、健康、安全、放松、自由氛围基础上的活动课程才能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敞开心扉、主动参与、热切交流,圆满的完成活动课程。因此科学有效的课前热身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整个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教师们可以用激情生动、富于变化、富于感召力的语言进行开场动员,从思想上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还可通过设置简单的互助游戏活动使大家在互相配合、互相协作中调动活动的兴趣,如站成一列依次互相为对方拍背。当然热身活动的时间不应太长,点到为止即可。例如在树立自信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我们可先让每位学生主动发言,说出对自己身体中最满意的一个部分,通过学生自主的介绍,自信的描述,同学们的热烈观察引入自信的教育课题。

2.3.2主题活动即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主体部分,是课程的核心内容,应重点的围绕活动课的主题和目标进行设计及实施,包括活动的展开、推进与高潮。

其中设计环节包括具体的流程设计、形式设计、方法选择、多媒体手段运用、活动时间安排等。活动、体验、分享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基本要素,我们应围绕课程的目标及内容,并严格的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有效的设计,运用感知、参与、体验、内化的方式逐步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应注意各个环节的连续性。对于活动形式的选取我们应本着开放、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特性,进行与活动主题相适应、相切合的具体形式。包括游戏式、情境模拟式、角色扮演式、讨论式、实践式等。针对多样的活动形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活动方法也是生动多变的。例如游戏活动可通过学生互相配合、互相竞争、努力探索的游戏模式开展教育活动,角色扮演法可通过一定的情景剧、小品使学生身临其境的通过角色的扮演体会当事者的心理变化、体会多重人格特征带来的心理影响,还可让学生通过角色的互换、集体的配合表演体会不一样的心理活动。小组讨论法则较为简单可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进行自由分组讨论、固定人数讨论及持不同观点自由辩论等。

对于实践活动的安排我们要合理的评估课程环节的设计时间,注重重点的突出及不必要环节的省略,从而防止课堂教学环节头重脚轻、课堂节奏松紧不一现象的发生。

2.3.3结束活动。结束活动的教学环节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精髓的归纳与总结,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感悟与收获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全面的升华。同时我们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外活动的延伸,从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弥补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不足。

3.结语。总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模式的有效开展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与创新,我们应充分的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成长需求设立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活动环节,通过他们自主学习力、创造力、总结力的塑造强化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牢固树立他们拼搏的意识、自主创新的精神,从而使中学生以健康的心理、高尚的品质勇于开创他们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张鑫鑫.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再思考[J].中小学校外教育,2009:34-35.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菲菲生气了

学习内容:绘本《菲菲生气了》

学习目标:1. 通过阅读绘本《菲菲生气了》,使学生了解故事内容,认识生气是可怕的。

2.学会控制管理好自己脾气,让学生懂得宽容和友爱。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封面,引导学生读懂封面,认识菲菲、作者,

2.读懂课题: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生气

什么叫“非常非常生气”?(特别生气,十分生气,气极了,气得火冒三丈,气得吹胡子瞪眼,气得说不出话来……)

指导读好课题,表达出菲菲异常生气。

3.引导学生质疑:菲菲为什么会这么生气呢?她生气时干什么了?结果怎样?

二、指导读绘本

1.第一幅图:菲菲在干什么?她跟大猩猩都玩些什么游戏呢?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描述菲菲与大猩猩的假想世界,体验玩耍时的快乐。

2.姐姐来了,发生什么事情?连续出示第2、3、4幅图,师读。

3.(出示第5幅图)“哼!这下菲菲可气极了!”菲菲气成什么样了?

鼓励学生仔细看图,描述生气的菲菲。

4.我们来看看,画面上用什么颜色来表示菲菲气极了?为什么要用红色呢?

师:看来画家真了解小朋友们的心,她用颜色来表示你们的心情,知道你们生气的时候,心里是火,眼睛里是火,鼻子里是火,嘴巴里是火,整个人就是一团红红的火。

5.菲菲气极了,(看图),学生描述,动作、影子颜色

看到生气的菲菲,你想到了哪些词?

书上是怎么写的呢?我们来看看文字,谁来读一读?

引导读文,理解“咆哮”。

6.这样的菲菲真让人担心,她接下来会怎么做呢?鼓励学生猜测。

7.菲菲有没有那样做呢?

(苏菲感觉好难过,她耷拉着脑袋,瘦小的身躯走在长长的道路上,她感觉好委屈、好难受,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如果你是苏菲,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

三、交流感悟

1.最后菲菲还生气吗?是一下子不生气的吗?中间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再一起去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引导学生概括复述故事大意。

重点:第13幅图。

(1)出示图:菲菲坐在高高的树上……

指导看图,展开想象:她看到什么?还会听到什么?(海浪声、海鸥叫声、鸟叫)她甚至闻到了什么味道?

这个广大的世界安慰了她。理解“安慰”

小结:画家可真厉害,让我们不用看文字,也能从画面上感受到菲菲的愤怒、伤心与快乐!绘本阅读就是这么有趣,我们不光要读文字,更要读懂图画。

重点:第18幅图。

(1)终于到家了,菲菲推开门,高兴地大声地说:“我回来了!”啊,屋子里暖暖的,香香的,看见菲菲回来,每个人都很高兴。 这里的暖暖的,香香的,就是“温馨”的意思。(板书“温馨” )

猜猜看,哪个字表示暖暖的,哪个字表示香香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2)你从哪儿看出家充满温馨?(引导学生说一说爸爸、妈妈、姐姐、小猫分别会干什么。)

你们还丢了一个人,谁?是啊,少了菲菲家还会温馨吗?

(3)出示第19幅图文:

只有一家人在一起,这个家才是温馨的家,才是暖暖的,香香的家。

好温馨的画面啊!整个画面全是暖暖的黄色。

课件出示:

家是妈妈温暖的怀抱,

家是爸爸关心的微笑,

家是姐姐真诚的道歉,

家是小猫轻轻的喵喵叫……

家永远是暖暖的,香香的。

3.出示第20幅图:引读“而且,菲菲也不再生气了。”

(1)聊天讨论:菲菲终于不生气了,看来生气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生气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现在我们回想一下,如果当时菲菲不跑出去,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想象说话)

小结:这样会伤害身边很多很多的人,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特别特别糟糕。所以希望小朋友们读完这本绘本之后,要尽量的少生气,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讨论:菲菲可不可以控制一下自己,不生气呢?

引导学生学会宽容、友爱。

四、讨论思考,升华主题

1.在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令人生气的事情,我们有什么办法让自己不再生气呢?学生交流。

2.出示:

当你生气的时候,你可以试试下面的办法:

* 跟好朋友聊聊天;        * 到大自然中散散步;

* 听听音乐;              * 做做运动,画一幅画,或者看看书……

五、作业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一、教育活动对于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性

 

群众教育与服务是博物馆的主要社会职能之一。博物馆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活动的创新是当今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今的博物馆教育中,除了最常见的讲解之外,各式各样的教育活动也渐渐发展起来。如何提升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质量,成为了各个博物馆努力的其中一个重要方向。提升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质量,除了使活动内容设置、活动形式等方面更多样化,在教育活动环境设计上也能做出更多的创新和尝试。

 

博物馆的教育活动针对各个年龄层,但在具体设置的过程中,一般会更着重针对青少年儿童。少年儿童的培养,关系着民族素质和国家前途,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在配合学校教育方面有着不容推卸的责任[1]。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以少年儿童为主的博物馆教育活动区的环境设计进行分析。在环境设计中,色彩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丰富的色彩与各种环境设计协调结合,能让少年儿童心情舒畅愉悦,为他们营造一个具有满足感和色彩美感的教育活动区环境。

 

二、色彩心理学

 

在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与色彩密切相关。对于色彩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在他的著作中详细地阐述了色彩的调和以及补色效果等色彩所具有的奇特效果。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七色光谱,分析出各种色彩是不同波长的光。另一方面,德国诗人歌德则致力于色彩对人情感的影响的研究,并于1810年发表了精神性色彩这一理论,这就是现代色彩心理学的基础。

 

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研究色彩。进入20世纪后,阿尔伯特·H·孟塞尔和威廉·奥斯特瓦尔德等人建立了色彩体系并一直沿用至今。不过真正意义上的色彩心理学研究还是近年来才开始的,它还是一门非常年轻的科学。

 

色彩的本身是一种物理现象,但人们却能从中感受到它的情感。当人们累积的大量视觉经验与外来的色彩刺激产生一定的呼应时,就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感,这就是色彩的心理,即由客观色彩世界引起的主观心理反应。如暖色调让人感觉热烈,冷色调让人感觉宁静,浅色调让人感觉轻快,深色调让人感觉沉稳。人类对色彩的感知,正是色彩心理学所研究的。色彩心理学对于环境色彩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博物馆教育活动区的环境色彩也需要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去思考。

 

有关色彩心理学的研究近年来日益增多,人们将研究成果广泛应该于实践。例如,办公室墙壁使用冷色调,能使空间显得开阔,因为冷色调具有后退感,同时,冷色调使人感觉时间过得快一些;医院将病房的墙壁刷成淡黄色或淡粉色,营造舒适温馨的环境,使病人心情放松,从而更快康复;企业用蓝色作为形象色,有利于塑造诚实、稳重、先进的形象;电影中也常常通过颜色来营造氛围,在特定的场面使用特定的颜色。

 

研究表明,儿童大多喜爱纯度高的,也就是鲜艳的颜色。婴儿喜爱红色和黄色,4~9岁儿童最喜爱红色,9岁的儿童又喜爱绿色,7~15岁的小学生中男生的色彩爱好次序是绿、红、青、黄、白、黑;女生的爱好次序是绿、红、白、青、黄、黑。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色彩喜好逐渐向复色过渡,向黑色靠近。可以看出,随着年龄和生理结构的变化,也就是说,年龄越成熟,所喜爱色彩纯度越低[2]。

 

三、如何运用色彩心理学对教育活动区环境进行设计

 

对教育活动区环境进行色彩设计,可以根据该教育活动主要针对的年龄层来确定。在目前的博物馆教育活动中,针对青少年的活动仍然占据多数,因此在运用色彩心理学对教育活动区环境进行设计时,研究青少年的色彩心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德国学者的研究报告中显示,把小学教室的墙壁如果刷成橙色,对孩子们的友好相处更有利,实木颜色的课桌椅有利于孩子的情操教育,让他们形成美丑分明的直率的表达方式,培养丰富的情感。白炽灯比荧光灯更适合孩子房间的照明,有研究表明荧光灯有造成孩子软弱无力的倾向。如果使用蓝色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使精神集中。但将墙壁都刷成蓝色又会让人感觉寒冷。因此,蓝色可以作为点缀,在窗帘、地毯等装饰中使用。此外,与单色的墙壁相比,把墙壁刷成几何图案或抽象图案,对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有着不错的效果。

 

(一)主体色调的选择

 

在具体的设计中,墙壁和地板是空间的主要色块,对墙壁和地板的用色直接影响活动区环境的整体效果。不同年龄段对色彩有不同的需求:

 

1、学前期(3-6岁)

 

这一时期是也被称为游戏期,主要针对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教育活动,可以多使用黄色和粉红色。黄色象征光明、活力和希望,可以安定情绪;粉红色则有着充满内在的温暖感,可以使紧张的肌肉松弛下来,使人心情舒畅。在环境中大面积使用这两种颜色,能够有温暖安全的感觉,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利于学前儿童更好地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积极探索未知世界。

 

2、学龄期(6-12岁)

 

主要针对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教育活动,可以多使用绿色,尤其是浅绿色。绿色多使人联想到春天、嫩叶、森林、草原等,充满生机,令人放松,是安定、稳定的象征,能缓解精神上的紧张。在绿色调的活动空间里,能让孩子感觉置身于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春天,具有动感,更有创造性。

 

3、青年期(12-18岁)

 

主要针对这一年龄段青少年的教育活动,可以多使用浅蓝色。纵观全世界,蓝色是最受欢迎的颜色,象征着和平、幸福和年轻。浅蓝色令人联想到广阔的天空、辽阔的海洋,能促进求知欲的发展,同时,浅蓝色具有稳定情绪的效果,可以使人的情绪平静下来,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安静的性格,增强自控能力。

 

(二)辅助色彩的搭配

 

在以此为色调的基础上,适当的使用其它色彩丰富环境色。在使用其它色彩时,要使其与基础色调产生对比与调和相统一的效果,保持环境色的和谐统一。对于青少年来说,鲜艳明快的色彩更能吸引他们,因此在与环境色搭配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纯度较高的色彩,使得活动区的环境更适合他们[3]。

 

1、类似色搭配

 

类似色搭配指的是色相环中90度以内的色彩进行搭配(图1),如橙色与黄色、绿色与蓝色、红色与紫色等。类似色调配色的特点是主体色调明确清晰,整体环境和谐,搭配起来不易出错。由于类似色搭配所选用色颜色色相相近,因此可以用改变色调的方式增加对比度,丰富环境色彩的层次。这种搭配方式能使环境显得更雅致、纯净,适合年龄段较大的孩子,或是需要安静和耐心的教育活动。

 

2、对比色搭配

 

对比色搭配是指与色相环120度到165度间的色彩进行搭配,如黄色与红色,红色与蓝色、蓝色与黄色等。对比色搭配的特点是对比效果明显,视觉效果丰富,能起到引人注目的效果,但也不会使视觉受到太大刺激,整体效果易于让人接受。如果采取降低色彩纯度的方式进行设计搭配,可以使跳跃的环境变得沉稳,整体效果更和谐。

 

3、补色搭配

 

补色搭配指的是色相环中相对位置的色彩进行搭配,一般采用色相环中165度到180度间的色彩。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这样的色彩搭配能产生最强烈、最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补色搭配能瞬间吸引儿童的目光,并使他们得到精神心理的满足。但使用补色时,如果两种颜色所占的比例过于平衡,会显得没有重心,缺乏美感。因此,在使用补色搭配的时候,可以适当降低色彩的饱和度,调整两种颜色所占比例,达到统一协调的效果。

 

结语

 

合理设置活动区色彩,能使少年儿童感受到较高的艺术韵味,有利于提升青少年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培养他们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良好的活动区环境,也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提升活动质量。

 

综上所述,博物馆教育活动区的环境对教育活动的质量有着推进的作用。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充分运用色彩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我们就能为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提供更好的活动环境,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让活动参与者能充分体验博物馆教育活动带来的知识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