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专业化建设

专业化建设

专业化建设

专业化建设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国家示范高职;深化;专业建设;内涵;巩固

目前,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院校已完成建设任务,经教育部、财政部验收合格后,正式成为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高职院校承载着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任,是我国高职教育全面推进的一项试点,改革才刚刚起步。因此,在示范项目验收后,示范院校专业建设工作决不能浅尝辄止,还需要深化专业建设内涵,巩固示范建设成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引领作用。

一、充分发挥“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功能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培训的基本办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体制基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只有在政府主导下才能有效地开展。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在合格验收后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继续深化“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内涵,最大限度地发挥平台的功能,为高职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提供平台、机制和制度的保障。

(一)继续争取政府加大对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制度尚不完善的背景下,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建设面临很大的困难,高职教育要改变买方市场现状,必须继续深化“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内涵[1],争取政府加大对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支持力度,形成供需双方都来关心学生培养质量的局面。需要政府大力支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需要政府根据本地区“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的布局,落实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配套,建立一套刚性制约机制,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需要政府主导行业引领职业教育的发展,使政府明确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明确行业制定区域性的职业分类标准、职业人才规格、职业准入标准,提供区域性的职业岗位人才需求情况,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认证和职业技能认证,使职业院校的教学标准符合行业标准;需要政府搭台,建设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企业共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长效机制。

(二)继续完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架构和内涵。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在建设期间,各建设学校均搭建了具有学校和专业特色的校企合作办学的管理平台,这些管理平台的建立,为重点建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条件,但由于建设期短,管理平台的架构还不尽完善,平台的内涵建设还不够深入,需要继续完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架构和内涵。

1.建立“多元化”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架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架构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平台是政府与政府共建国家示范院校的管理平台,表现为学校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行业的政府管理部门共建学校的办学管理平台,如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重庆市煤矿安全监察局、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达成共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管理平台;第二层次的平台是政府与行业共建国家示范院校的管理平台,如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达成共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管理平台;第三层次是学校与行业企业根据“双赢”原则搭建“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办学管理平台架构的层次性决定合作的力度和效果。

2.完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内涵。从学校层面,需要继续争取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完善三个层次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制度建设,使合作办学制度化,而最重要的工作是将合作办学管理运行机制落到实处,形成长效机制。从专业层面,应该充分依托学校搭建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在形成的机制和建立的制度保障下,进行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并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专业的资源优势,搭建专业层面的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运行保障机制和管理制度;有的专业可依托专业的场地资源、人才需求优势等“引企入校”,形成利益共享的管理平台,搭建校企合作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具有深厚行业背景的专业,还可根据行业对特殊岗位人才急需的情况,采用“订单培养”方式,根据企业的要求来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使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搭建学校和企业合作办专业的教学管理平台。

二、打造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对“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国家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时间短,重点建设专业占学校专业的比例较低等原因,重点建设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容尚需要进一步深化,况且重点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果也需要在学校其他专业和其他高职院校进行推广。因此,将阶段性建设成果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永久性的实力,打造具有鲜明专业特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示范院校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一)专业设置要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和人才需求基础。高职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满足两个前提:一是高职专业的设置要有深厚的行业背景。高职院校要根据培养人才主要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的特点,充分研究地方和区域的产业布局,准确定位高职专业的服务行业,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找到行业背景。二是高职专业的设置要有人才需求的基础。高职院校要充分研究服务地方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充分研究地方和区域经济对专业人才的中长期需求情况,只有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有需求的渴望,才可能存在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内在动力。因此,只有变闭门办学为开放式办学,掌握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摸清所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脉搏,动态地优化专业结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有实施的行业条件和需求基础。

(二)专业要采用“校企合作”的建设模式。高职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依托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实现专业建设的“六个共同”,即:校企共同定位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共同组织教学和实施教学评价;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基地。推行 “六个共同”的专业建设模式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成效的根本保障,尽管实施难度较大,但是深化专业建设内涵的努力方向。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共同进行的专业建设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可以凝练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三、构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一)满足三个设计目标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其“高端”和“技能型”可以理解为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复杂程度较高,应该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这一培养目标,要求在课程体系设计时要同时满足三个设计目标,即“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目标定位”,“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置”和“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并重的模块设计”。

(二)树立两种课程观念

课程体系设计一是要树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以职业岗位群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为设计依据,以技术知识、技术能力的获得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为出发点,来设计课程体系。二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践观。积极寻求职业需要与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在课程设计上创造学生参与的条件,体现学生参与的要求,更多地考虑学习者的特点,以达成课程的目标。

(三)遵循一个生成机制

课程体系设计要遵循“职业岗位群需求导向”的课程生成机制。即先定位专业的职业岗位群,接着分析完成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需要职业能力和素质,然后根据职业岗位群需求来开发课程。这样,课程内容来源于工作实践,能够反映学生未来岗位工作的实际,能够满足行业企业对岗位员工的能力要求,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四)采用系统化的设计方法

课程体系设计可采用两种系统化的设计方法,一是职业导向的系统设计法,选择与职业工作相关的“行动领域”(工作任务)为载体,系统设计“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学习领域课程”融合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二是能力导向的系统设计法,选择职业岗位群的“能力”为载体,系统设计支撑岗位群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四、推行“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模式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在构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要将“工学结合”落到实处,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就成为高职院校深化专业建设内涵的具体工作。

(一)深化“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模式

“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模式是依托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专兼职教师共同开发高职课程的建设方式。校企共建课程的最大优势在于,兼职教师熟悉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熟悉岗位员工的职业成长规律,便于开发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导向的“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专职老师熟悉课程的教学规律,便于开发适合教学规律的课程教学内容。在课程建设中,专兼职教师能够发挥各自优势,选择与职业的工作过程密切相关的项目作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情境,保证高职课程“工学结合”目标的可操作性,同时可实现高职课程从学科导向课程向工作导向课程的过渡。

(二)实施“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实施“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主要以“工学交替”等形式实施,在实践中可以是传统课堂和实训室的交替,也可以是传统课堂与企业车间的交替。课程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工”,是把实训实习当作课程的一部分,当作课程来实施,进行“工作化”的管理,运用“工”的途径,达到“学”的目的。同时建立“工学结合”的课程评价方式,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的考核评价,建立以过程考核、项目考核、作品考核和终结性评价等相结合的课程评价方式,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效果。

五、建设保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和实训条件

专兼职教师队伍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校内外实训实习条件是实施“工学结合”的物质载体,师资和实训条件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

专业化建设范文第2篇

一、加强检察官专业化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人民检察院抓好各项检察业务工作的同时,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使检察官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为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人才支持,但应当清醒的看到,检察官队伍的现状离党和人民的要求仍有相当的差距,检察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尚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需要。面对加入世贸组织这一新的形势,检察官队伍建设要以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目标,从观念上、体制上、政策上、方法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建立一支同“公平与效率”这一世纪主题相匹配的高素质的检察官队伍。

1、加强检察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体现。党的十六大对检察机关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职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察机关在打击刑事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在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方面,在强化法律监督、促进实现全社会公平和正义方面担负着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最大的希望是司法公正,对司法机关最高的要求也是司法公正。要想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检察官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检察官队伍。

2、加强检察官专业化建设是检察工作的内在要求,是落实检察官法的内在要求,是提高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确保公正执法的客观需要,也是从根本上改革现行检察队伍管理模式、完善检察制度的重要途径。人民检察院承担着国家法律监督、审查批捕、提起公诉、打击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查处以及申诉、国家赔偿和民事抗诉等重要职能,肩负着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公平与正义的重任,这就需要检察官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功底和丰富的司法经验,具有相当的知识背景和教育经历,必须接受统一的专业化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正司法、文明司法。检察机关做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其工作性质和规律要求检察官必须具有独特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走专业化之路。

3、加强检察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检察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愈加多样化,各种利益冲突不断出现,检察机关依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也随之多样化和复杂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民检察院司法审查和检察监督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新类型案件层出不穷,检察任务和队伍素质不适应的矛盾加剧,司法信誉和司法权威在更大范围内经受严峻考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大力加强检察官队伍专业化建设如剑拔弩张,迫在眉睫。

二、改革和完善检察官管理制度,实现检察官队伍的专业化。

1、建立检察官从业资格制度。长期以来,由于检察体制的原因,检察机关的人事、编制、工资经费都隶属于地方管理,检察机关上下级之间只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种状况造成地方对检察机关的人事权享有绝对的决定权,在进人、录用、班子配备等人事审批和把关方面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冲突。如:98年以前检察机关大量工勤人员的流入等。虽然上级检察机关在进人审批上也有严格规定,但仍然是地方享有绝对权,上报、审批只是履行程序而已。这些状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检察官走专业化道路建设的步伐。因此,当务之急要严把检察官入口关,严格进人程序。要成为检察官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在年龄、学历、专业等方面符合检察官法的要求。检察官的录用必须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任职资格的人员中择优选用。经省级人民检察院组织的统一测试、考核合格,此外还要经过检察机关的专业培训,才能取得任职资格。在选配检察机关领导干部方面,既要符合一般领导干部的条件,又要符合《检察官法》规定的任职条件。配备的干部必须具备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律工作经历,从而使检察官录用逐步正规化、专业化。

2、完善检察官教育培训制度。明确培训工作目标,完善培训体系和培训方法,增强检察培训工作的实际效能。认真落实省市教育培训规划,对未达到检察官法规定的任职学历条件的现任检察官,组织参加本科学历教育和续职资格培训。以领导干部和检察官为重点,分类开展岗位培训,培养专业骨干和一支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检察官队伍的执法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普及计算机操作等科技知识,组织检察官参加外语等级考试。检察培训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业务骨干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上,把对专家型人才、专门型人才、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紧要任务来抓,省市级以上检察机关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制定周密的培养计划,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实行重点滚动式培养。在业务骨干的培训方面,对刚招录的年轻的检察官,要着重加强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培养,使他们实现由知识型到能力型的转变,增强实践经验;对一些已在办案一线工作了多年的老检察官,要促使他们加快知识的更新换代,增强他们的理性思维和法律功底,使他们实现由能力型到知识型的升华。

此外,全面推行主诉检察官、主办检察官、主侦检察官责任制,加强对主诉、主侦、主办检察官的培养、教育和考核,从而突出检察官的办案地位,增强检察官的职业责任,提高检察官的工作效率。

3、建立检察官分类管理制度。分类管理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检察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根据各项检察职能的特点,分类管理检察人员,突出检察工作的专业化、正规化,实行竞争上岗,形成检察队伍的自我优化机制,这是检察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法律专业性强,根据我国检察职能的特点,应当把检察人员分为三类进行管理。即检察官,包括主诉检察官、主办检察官和主侦检察官;检察事务官,包括书记员系列(主诉、主办、主侦检察官助手)、检察技术人员系列(从事照相、文痕检、法医、视听资料工作)、行政管理人员系列(检察文秘、联络员、人事管理、后勤服务);司法警察,主要是侦查部门的警察官员,也可是单独设立司法警察大队(负责检察办案环节的传唤、拘传、搜查、拘留、执行逮捕、抓捕逃犯等工作)。根据人员岗位的不同特点和实际需要,科学设置岗位,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对重要岗位引入竞争机制,推行竞争上岗,从而提高检察队伍管理的科学性。

专业化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

一、高校辅导员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素质欠缺。

高校学生辅导员承担着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协助教学、心理疏导、学习引导、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就业指导等与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给予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不仅要融专业知识、实践经验、能力为一体,集服务水平、态度、方法于一身,还需要有良好的外在形象、人格魅力、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及平易近人的性格。而当前的辅导员大多数是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同志,他们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不完全具备从事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咨询、辅导、指导等相关工作的业务素质、基本工作方法和能力。

(二)职责不清晰。

辅导员的基本任务没有严格的界定,多认为应当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这范围很广,也就造成了辅导员工作职责不够清晰。再加上大部分高校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完善,致使辅导员的管理职责多有超越。难怪有人戏说,辅导员是戴着教师的帽子,干着“保姆”的活,既是学校职能部门的“勤务兵”,又是专业教师的“助手”。

(三)地位不明确,人员流动性大。

目前高校中许多辅导员为聘任制职工,他们在学校的待遇均缺乏相关的规定保障,这些和专业教师之间的差距使辅导员的心理不稳定,一有机会就想转换其他工作,造成了年年培养辅导员、年年辅导员缺失的不良现象。在这个队伍中真正出于热爱辅导员工作而选择这个职业的人并不多,许多是迫于就业压力而选择辅导员工作,工作热情和责任心欠缺。这容易让人觉得辅导员没有专业性,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令人信服。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障碍

辅导员队伍建设是现阶段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的基础工程,走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但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阻碍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和方向的因素。主要表现为:

(一)缺乏独立的职称序列以及与职称相匹配的管理体制、评价机制。

在高校中,辅导员队伍没有专门、独立的职称系列,既不属于行政人员,又不是教师编制,地位很尴尬。高校传统的行政职称序列和专业职称序列均不适用于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但高校教职工的晋升途径主要是行政职务或是专业技术职称,因此多数辅导员在职称评定中往往两头落空。如果走行政发展的道路,机遇很少,前途渺茫,最高行政级别也只是科级;如果走专业职称序列,则必须用课时量、论文数量衡量,但辅导员的工作安排是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量化考核,学校只要求学生不出事即可,工作性质与职称考核标准之间的错位使辅导员无所适从。因此,辅导员职位只是许多人获取高校教师身份的跳板,或是成为他们走仕途或者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过渡。夹缝式的工作环境、跳板式的工作岗位使辅导员的“职业寿命短”、职业认同感低,尴尬的处境和未知的前途使辅导员工作缺乏职业特征,严重地阻碍了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二)缺乏合理的薪酬标准和待遇政策。

高校扩招使得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数量大幅增加,且工作内容也不仅限于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工作,辅导员几乎成为“勤杂工”、“灭火队员”、“信息员”、学生的“保姆”,只要是涉及学生的事情都可压到辅导员身上,其工作量之大、压力之大显而易见。与此相对应的工资待遇、职务职称的评定和晋升与同期毕业的教师、行政人员比较起来差距很大。辅导员既没有科研项目可做,又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做第二职业获得额外收入。另外,在住房、福利方面,由于辅导员没有独立的职称序列,而许多学校实行与职称职务相对应的住房政策,因此,这一群体自然成为被政策“遗忘的角落”。工作量大与待遇低之间的强烈反差使得辅导员丧失了工作的热情和努力,也使其工作丧失了吸引力,这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极为不利,自然而然地成为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瓶颈”。

(三)缺乏专门的辅导员培养、培训机构和机制。

辅导员大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上岗,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和系统的上岗培训且缺乏经验,干工作仅仅靠热情。而在现阶段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拓展空间非常大,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就业问题等都给辅导员提出了新课题。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综合知识成为辅导员解决新难题的知识基础,具备心理疏导、学习辅导、就业指导、党团建设、沟通交流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是辅导员做好本职工作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国目前仍缺少专门的机构培养和培训这样的辅导员。当前的辅导员队伍滞后于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急需进行专业知识的补充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专业培养、培训机构的缺失导致专业辅导员输出滞后,阻碍了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

三、建立健全机制,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

(一)建立独立的辅导员机制。

首先,应建立一个独立的辅导员职称序列,并与教师职称序列相衔接,使辅导员摆脱尴尬的身份处境,有一个明确的职业定位和发展前途;建立严格规范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确立辅导员的职业标准,明确辅导员的素质要求,规范入职程序,提高门槛;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为高校输送大批专职辅导员,实现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立合理的评审体系及其相应的薪酬制度,根据学生的需求确定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明确辅导员的岗位、功能、职责,通过合理的评价制度给予辅导员相应的工资、待遇,使他们的工作与报酬成正比;在住房政策上适当倾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彻底解决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

另外,学校还可以设立“副科”、“正科”甚至更高级别的辅导员职级。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会有力地促进政治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进程。

(二)加强辅导员的选拔和培训。

在选择辅导员时要选择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较好、知识面较宽、具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责任心的人员来担任。由于多数学校在选拔辅导员的时候不过分强调专业,因此,必须加强辅导员上岗前的培训、工作中的经验交流和定期的继续教育,并尽可能多地给辅导员创造一些学习、交流的机会。

(三)明确责任,立足本职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重要部分,辅导员在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活动组织工作的同时,应当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密切关注特殊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而不能把精力过多分散到做职能部门的“勤务兵”或专业教师的“助手”上。只有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才能真正发挥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作用,激发出高校学生德育工作队伍主力军的最大潜力。而只有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

(四)转变观念,加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

辅导员制度是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指导思想下创立的,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多元化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辅导员面对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辅导员工作也将成为富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工作,成为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是一个可以出人才,可以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的岗位。我们应转变观念,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努力构建辅导员的职业体系、文化体系,唤醒职业意识、重塑职业形象、强化职业能力,以全新的观念和职业素质实现辅导员的社会价值,使辅导员最终成为一个有职业特色、行业特色的新职业。

(五)提高自身素质,加快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进程。

高校的辅导员面对的是朝气蓬勃、思想活跃、信息灵通,但世界观和人生观还不够成熟的大学生。要做好辅导员工作,必须具有极强的敬业和奉献精神,必须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自己为之献身的事业。要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正确的思想观念,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在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中自觉贯彻党的方针路线,有政治敏锐性、鉴别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教育学生。树立对学生负责,以学生成人、成才和成功为己任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不断提升以人为本的大学管理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大批合格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以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进程。

总之,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对辅导员工作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使高校培养出来的高学历人才真正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政治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中发[2004]16号.

[2]田伟潜.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理论界,2006,(5).

[3]叶芜为,黄伟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困惑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4).

[4]辛智俊,李春晖.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初探[J].前沿,2007,(3).

[5]张博文,林娜.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困境透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8,(8):37.

[6]王学革,李希平.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原因及对策[J].运城学院学报,2008,(2):101-104.

专业化建设范文第4篇

黄明 河套学院

摘要:如今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已经逐渐成为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高校辅导员俨然成为了高校的重要

组成部分,但是很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相关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一些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解决,

以更好的培养一批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更好的维持校园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

氛围。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

新建本科院校的辅导员对于学校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

作用,他们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更是学校

各项教育的力量源泉。如今,随着我国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的不

断改革和完善,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培养模式已经

成为未来几十年内发展的主要潮流。本位将会针对辅导员的基本

内涵、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解决措施等给予介绍,以更好的

推动其发展。

1.高校辅导员的基本内涵

高校辅导员主要是指在高校从事与学生有关的思想政治工

作,并通过合理的管理方法将学生引向正轨。在高校教育阶段,

辅导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修为和学习习惯,以更好的帮助学

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校辅导员还是学生进

行课外活动的组织者,可以帮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的

能力。辅导员还是学生在学校里最好的精神导师,如果学生在学

校遇到各种心理障碍、生活困难等,教师都应该采取一些针对性

的心理疏导工作,想学生所想、解学生所难,尽最大努力帮助学

生处理各种困难。除此之外,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培养学生自强不

息的精神,使他们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还要促进学生之间

和谐相处,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工作的重

心就是做好学生的生活指导工作;基本主线就是思想政治引导以

及相应的心理健康辅导。

2.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 缺乏严格的准入机制,导致专业化程度降低

通过对高校辅导员专业水平来看,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通

常需要经过实践能力和专业化理论的培养,以更好的掌握相关的

专业技能,而且国家对于辅导员职业也要有一个职业的规范和标

准。目前国内并未形成一套完善的辅导员从业资格和标准,并且

各大高校对于辅导员的招聘除了学生干部、党员等条件外,对于

专业并未给予太高的要求,有些学校为了节省开支甚至招聘了一

些与学生专业有关人员来从事辅导员工作,这些现象在理工院校

比较常见。在这些学校的辅导员通常缺乏相应的专业背景和知识

水平,有些人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对工作缺乏热情,对学生缺乏爱心,在面对平常的工作时经常会

束手无策,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虽然辅导员都要接受短暂

的岗前培训,但是这对于平常的工作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有些

学校甚至缺乏完善的交流和培训机制,导致大多数辅导员的专业

化水平比较低。

2.2 辅导员职业素养比较低

新建本科院校的辅导员来自众多岗位,有些是中专院校的教

师,因为专业基础和学历水平有限,导致他们无法胜任新建本科

院校的教学,从而选择了从事辅导员工作。有些是来自原中专院

校行政管理人员,他们因为无法继续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继而选

择了辅导员工作。由于辅导员来源的多样性,导致出现了学历水

平和学科背景的多样性,并且大部分辅导员未经过专业的心理

学、社会学、教育学、哲学教育和培训,因此很难胜任辅导员的

工作。

3.加强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的

对策

3.1 完善准入机制,以提升专业化水平

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承担着学生的思想教育、素质拓展、日

常管理以及就业指导等多方面的工作,这就需要各位辅导员掌握

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由于

目前我国的辅导员的准入机制不够健全,导致招聘的人员素质比

较低下。因此,高效要严把招聘标准,确保新招聘的辅导员具备

一定的专业化水平,在源头上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学校

还要建立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奖赏、惩罚以及晋级等挂钩,

对于那些不称职的人员要坚决给予批评和请退。

3.2 重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学校是辅导员招聘和职业化实施的承担者,对于推进辅导员

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高校还是辅

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受益者,因为优秀的辅导员可以

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办学能力。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结合学

校的特点,努力建设一个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化辅导员

队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队

伍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仅需要热爱、负责人的辅导员队

伍,以不断的对工作方法进行创新和完善,而且也会随着社会的

发展而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学校

对于那些愿意将自己的青春献身给辅导员的教师要给予足够的

支持和保障,以更好的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洁,宋振超.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探析[J].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2,16(01):52-53.

[2]赵晟.论高校辅导员专家化的发展方向[J].景德镇高专学

报,2010,6(04):60-61.

专业化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机电专业;专业文化建设

当前职业学校的文化建设方兴未艾,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得到了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管理者的关注,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作用逐渐被人们认知:职业学校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并富有生命力,必须同企业一样树立品牌形象,培育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定要突出专业文化的建设,一旦形成富有特色的专业文化,就会构成学校最基本、最持久的竞争优势和特色,形成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1]专业文化可界定为“在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及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专业文化的核心是专业师生同化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专业文化具有强烈的导向性、约束性、规范性和陶冶性,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专业教育氛围,能驱使师生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提供原动力和支持力。[2]

一、专业文化建设思路

专业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专业文化建设应在学校统一的文化思路下,结合所服务的行业特色,进行具体的专业文化方案策划。专业文化建设包括专业核心文化因子的提炼、专业环境文化建设、师生专业行为总纲及专业行为细则的确定,以及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专业文化充满活力,使其落地生根于师生的心,外化于行。

专业文化建设,应该瞄准未来发展,对专业文化进行整体规划、系统整合和科学运作,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随着量的积累,必然会有质的变化,才能使其能量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真正引领专业发展。

二、专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实施举措

1.专业文化因子的提炼

专业文化因子是该专业师生对学校专业的发展以及情感责任的看法、态度、愿景和观念,是存在于师生行为观念中的一种因子。专业文化因子首先与学校的文化是吻合的,其次还要融合制造类企业的文化精髓。提炼专业文化因子的举措有以下方面:

(1)组织学习。系统学习学校层面的文化精神内涵;收集世界五百强企业尤其制造类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组织学习。

(2)头脑风暴。广泛征集专业文化因子。对象分别包括学生、教师以及企业经理。学生可采用调查问卷法,另可召开专业文化建设专题会议,邀请企业经理与系部教师共同参与,每人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然后集中汇总,提炼出大家一致认可的理念;对以上信息反复研究加工,用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简明扼要的词概括,在征得团队成员认可的基础上,提炼升华为专业的文化因子。

提出专业文化因子后,专业的物质文化建设、专业制度文化建设以及师生的专业活动中都需围绕此核心进行,如在班级、实训楼等地方以墙壁悬挂、黑板报等形式,图文并茂地介绍专业精神文化,在系部网站上建立专业文化专栏,使师生耳濡目染,置身于精神文化熏陶中。

2.专业环境文化建设

一是专业实训室环境文化建设,包括实训室和实训室内部建设。

实训室建设包括:

(1)设计和展示学校文化、本校特色大类专业文化精神。

(2)专业展示区,包括专业建设已经获得的荣誉、专业介绍,宜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

(3)优秀学生展示墙,介绍历年优秀毕业生以及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建立长期遴选宣传机制,为学生树立榜样。

(4)学生作品展示区,分区展示学生一年级的专业作品、二年级的专业作品、第二课堂作品、技能集训队作品、创新作品,形式要多样,表现手法要创新,可以有专业设计公司的设计,也要有一部分是学生动脑动手的设计和呈现。

(5)行业的历史沿革;新技术、新工艺及发展趋势;市场人才需求信息;专业领域的名人格言警句;合作企业的简介等。

实训室内部建设又分为一般的实训室内部文化氛围建设和“校企合作冠名实训室”的文化氛围建设。

一般来说,根据专业特点首先要在实训室中张贴醒目的各类安全标识,同时在安全设施方面某些实训车间应该配备急救药箱、安全帽等。实训室墙上可布置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操作标准,张贴实训室功能介绍、项目实训内容、学习目标以及相关职业技能认证体系简介等。在实训基地的每一个岗位,张贴生产看板,看板具体内容可为设备的每一步操作过程的图片,配以精当的文字;可为产品零件图;可为生产工艺卡片等。

对于新建的实训室,在创建伊始,就要与供货商达成协议:让教师和学生参与到机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试运行的全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师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水平,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热情,为今后的技术技能教育打下一定的基础。并且要根据企业技术更新改造的情况,定期对教师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培训。这样,可以带动学校的专业文化建设向现代企业方向健康发展。

对于“校企合作冠名实训室”,可以由企业为主进行硬件的布置,环境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布置,墙上张贴项目开发组织机构、项目介绍、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操作标准等等,使学生一走进实训室,就能感受到浓郁的职业环境的熏陶。

二是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所在的教室是班级文化的外观,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积极向上、充满情趣和体现班级思想的教室布置,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班级文化建设首先可以成立由企业经理、专业教师为成员的顾问团队,为班级文化布置指导方向――引企业文化进校园,将学校文化主旋律和班级的专业特色、班级学生的集体特色有效融合。其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企业的赞助配合,设立班级文化建设创意奖,充分调动班级学生积极性,推动班级特色文化发展的脚步。

3.专业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建设是职业学校的灵魂,在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的创建和管理中,除了传统的针对实习训练的有关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文明生产要求,还要在实习基地的管理中,落实“6S”管理模式,模拟企业的现场环境,进行仿真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实行,其意义是十分巨大的。对学生日后就业的行为、心理素养等的培养,都是比较适合的,值得推广。

专业制度主要包括各种规章制度、职业规范、工作守则、道德规范等。如机电专业,其实训室制度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建全实训室管理制度。根据专业建设和行业发展的实际,制定一套合理规范的建设和管理制度;根据实训室的教学功能和实训项目特点制定严格操作规程;设备物资实行专人管理,使实训教学、设备物资等各项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这些制度包括各种规章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等,有针对实训指导老师的、实训室管理员的、任课教师的以及学生的。这些制度的制定不但要有文化内涵,更要体现专业性,要具有专业的行为规范,并且保证措施要得力,执行要到位,使实训教学正常有序。

(2)落实实训室管理制度。将重要岗位的职责、流程、标准上墙,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使人人知制度,人人遵守制度。重视常规制度落实,做到每年、每月、每星期、每天、每节课的相应工作制度的落实。突出安全制度的实施,安全是实训室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实训室安全文化主要从各类安全标识、安全设施中体现出来。帮助学生树立安全第一和以人为本的安全观,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和修养,加强学生的安全责任心。

4.专业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3]专业行为文化的主体包含专业教师和专业学生。规范教师专业行为,引领教师做专业文化的执行者;明确学生发展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做专业文化的践行者。

(1)教师专业团队文化建设。专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理念,只有成为教师的共识,经过教师的反复实践,才能逐渐形成行为习惯,才有可能用文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形成个人内在的品质和群体文化,最终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以熏陶和感染学生。如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各类国内外培训,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安排专业教师到校外企业锻炼、到校内入驻企业沉浸式体验,定期邀请省内外职教专家、企业家、高校教授等来校讲学,以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师境界;成立专业名师工作室,为专业建设献计献策,为课程改革添砖加瓦,为产学研助推力量。通过鼓励教师参加各类项目:技能大赛、创新比赛、企业实际项目承接等项目化工作,进一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能从主观上提升自己,从根本上增强对专业的归属感。

(2)学生专业活动文化建设。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同专业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专业行动总纲,并逐步养成良好的专业习惯,是专业文化建设的归属,也是专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具体活动有:

①听企业领导者“传道”。企业领导者的成长经历和思想,可能会影响一名青少年的一生。定期邀请企业老总结合实战经验做专题讲座,将“企业家讲坛”搬进校园,有条件的可通过校园媒体等将记录真实地传播到同学们的面前。

②听企业工程师“授业”。请企业里的工程师介绍工作中的专业知识,介绍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帮助同学们扎实专业功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为学生学术思想的汲取和实践经验的吸收搭就平台。如我校“金纬冠名班”的学生每周有一次讲座课程,金纬机械公司安排了不同的工程师就不同主题给学生介绍,如“企业文化”、“安全生产”、“品质管理”、“设备运营”、“设备工艺”等等。

③冠名班的活动。冠名企业将鲜明的企业文化气息通过班级布置、课程设置以及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活动融入了班级文化中,这种气息能给班级学生一种精神力量的感染、熏陶和吸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对企业的感情,增强对班级团队的感情,营造蓬勃向上的班风,对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

④参观学习,拓展视野。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电博会参观、专业设备展览参观等,让学生通过现场感受,拓宽视野,了解企业文化,了解专业方向和就业的前景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

⑤工学交替模式多样化,提升团队专业素质。提供校内校外多种形式的工学交替,教学计划刚柔相济,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例如我校金纬班学生暑假时间,进入企业一线工学交替实习一个月,让学生在思维空间拉近学校课堂与生产现场的距离;数控维修专业班级学生在普车师傅的指导下,利用车床“休训”间隙,采用“2对5”的师徒教学模式,进行普车三级保养,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机电专业学生电气整周实训,安排入驻企业的工程师给学生授课,并进入企业车间动手实践等。

⑥第二课堂专业知识延续拓展。开设包括软件制图、加工中心小饰品制作、机械装调、PLC与气动、电气控制系统等项目的第二课堂,为第一课堂授课进行延伸、补充和发展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于有这一兴趣方向的学生,组建优秀的专业小团队,增加专业学习氛围。

总之,专业文化建设需要全员参与、分工负责、集思广益。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专业成长有着强烈的指向功能,对专业发展有着显著的引领作用。通过建设专业文化,引领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内涵和实力,是学校建设品牌专业并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张青.论大学中的专业文化建设[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2007,23(2).

[2] 李建荣,姚婷.校企文化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文化

建设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