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流业务员

物流业务员

物流业务员

物流业务员范文第1篇

时间一晃而过,弹指之间,2020年又接近尾声,在公司的领导与支持下,在各位同事的帮助下,本人休假回来后爱岗敬业,作风务实,思想坚定,较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刚回公司的这段时间,恰逢两个公司合并的关键期,我因为孩子幼小,在这段时间里各级领导在工作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在生活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关心,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们“海纳百川”的胸襟。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我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注重学习,不断提升素质和形象

在2020年,我努力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在工作中,我发挥出善于学习的特点,注重业务知识的储备和工作能力培养,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注重思考和总结工作。在平时工作中,我不断加强自身形象建设,努力严谨细致、规范高效、作风公道正派的形象,时刻牢记和坚持党性原则、政策法规和组织记录,做到了自重、自省,遵章守纪、团结同事、求真务实、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

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工作,使自己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每一项工作顺利开展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保障。我能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兢兢业业做好本职业工作,用满腔热情积极、认真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平时生活中团结同事、不断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一本《细节决定成败》让我豪情万丈,一种积极豁达的心态、一种良好的习惯、一份计划并按时完成竟是如此重要,并最终决定一个的人成败。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渴望有所突破的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以便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精彩。

三、积极开拓市场,发展物流业务

2020年我休产假回来后,恰逢供应链公司和日照分公司合并,初期未明确岗位,原有部门人员已经分散到不同的岗位,面临此情况,我原有的办公室经验已经不足以支撑业务,一年之前的业务积累和人脉,也已脱离圈子,在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经过领导和同事的支持,积极拜访客户,了解市场,寻求合作机会。我们前期和石横特岗、陆港、环大等多家公司接触并积极会面,对目前公司的资源、业务进行剖析,同时对敞顶箱市场进行调查,对国家的政策进行了解,目前我们的敞顶箱并没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在掌握了货源的情况下,又相对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此情况下,我们和江岳初期谈判的时候,将原有的租箱方案改成模式,既能有效了解市场,又能打造我公司敞顶箱知名度。该业务目前实现利润20余万元,营收1600余万元。

日照港是全国较大的铁矿石、铝矾土、大豆、玉米等大宗货物进口港,现计划将港口的优势与我司货物操作的优势结合,以物流为切入点是我今年工作的主要起点。同时,这三个月的发运,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有的模式也需要再优化,尽可能的争取长期客户,稳定的客户,发运不求快,但求稳,尽可能形成班列的状态,有利于业务的进一步发展。物流作为产业之基,得物流者得天下,以物流为起步,稳定运营后以贸易作为竞争点是后续业务的主要方向,也为跟进集团运贸一体化的战略发展奠定基础。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后期主要针对日照港货种,发挥日照港大宗散货的优势,结合我公司现有贸易和日照港的区位优势,整合资源,大力推广35吨箱“重去重回”,争取实现班列,尽量争取箱体不闲置,在发展箱体运输的同时,结合我公司贸易,争取实现运贸一体化,匹配集团战略发展。

在发展敞顶箱业务的同时发展多式联运,多式联运前几年因为港口和铁路的规划严重滞后,导致市场占有量较低,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变更,多式联运越来越被重视,物流集团作为山东省多式联运联盟理事长,发展多式联运也是物流集团重要战略之一,同时,物流业也是高速集团的主业之一,争取在集团的带领下,发挥集团的优势资源,在多式联运项目上以点带面,给集团业务添砖加瓦。

五、不足和需改进方面

这一段时间以来,主要不足主要体现在:

1. 对市场了解仍然不足,从敞顶箱开始运营以来,时间较短,接触的客户也比较片面。后续扩大市场观察度仍然是重中之重。

2. 我们发运时间较短,现在铁路和港口的资源尚有不足,后续仍需继续加强这一块工作的改进。2021年争取定期拜访铁路和港口相关资源人员,形成长久的合作关系,以便将来业务进入稳步循环的状态。

3. 单纯的敞顶箱发运市场还是很狭窄,后续还是需要和其他业务绑定,加强竞争力,才可以有市场。

物流业务员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联盟;构建

中图分类号:F713.365.1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电子物流联盟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企业间的新型联盟方式,依据电子物流联盟的特征,将电子物流联盟的构建划分为运行环境——物流电子商务集成服务平台构建、物流网络层构建和物流任务层构建三个部分,并对各部分构建的具体方法和过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联盟;构建

中图分类号:F713.365.1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物流业电子商务纵深化发展环境下,一些物流企业为弥补自身功能不足、提升一体化服务能力,纷纷依托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管理与技术,通过组建或加入电子物流联盟,形成了节点广泛、业务协同、管理规范、成本低廉、服务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电子物流联盟是以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支撑下具备不同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形成的松散合作联盟为基础,根据市场机遇,由松散联盟中合适企业迅速组合成协同一致的虚拟企业,一旦机遇消失或任务完成,虚拟企业成员又回归松散联盟关系的新型物流联盟形态。作为一种新型的联盟形态,其构建具有区别于传统物流联盟的路径特点。

1 电子物流联盟的构建思路

电子物流联盟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企业形成的长期松散伙伴关系与短期紧密合作关系的统一,也可看作物流网络和虚拟物流企业的结合,其构成可划分为物流网络层和物流任务层两部分。

物流网络层描述的是伙伴企业间的长期合作关系,其实质是由具备不同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企业所组成的物流网络,该物流网络具备分布广泛、信息共享、流程衔接、功能互补、管理一致的特征,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一体化现代物流服务。物流网络层是开放性结构,新节点可以不断进入,老节点可以退出。但由于沉没成本的存在,物流网络层的动态演化与物流任务层相比更具相对静态的特征。

物流任务层描述的是基于市场机遇、物流任务所产生的由核心企业牵头组成的具有任务针对性的物流服务价值链,是电子物流联盟存在的目的所在。任务层实质是由核心企业根据市场机遇选择核心能力互补的伙伴企业所组建的虚拟企业,一旦该任务完成,该虚拟企业解散。虚拟企业组成的基础是各联盟成员伙伴价值链的比较优势,即每个企业在识别并运用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价值链联合[1]。

为支撑物流网络层和物流任务层的形成与运行,电子物流联盟还需要一定的运行环境支撑。由于电子商务与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电子物流联盟的支撑环境在现实中的表现形态并无唯一,环境搭建的主体、功能、形态具有多样性,但多数都可划归于具有完备功能的物流电子商务集成服务平台。物流电子商务集成服务平台具备很好的集聚效应,平台管理方依据会员筛选标准选取核心能力互补的“优势资产”,制定规范的会员合作章程,并提供业务协同管理的应用服务,便可搭建布局广阔、功能完备、信息共享、流程衔接的物流网络,从而形成物流网络层。同时,平台汇集的众多物流需求方也使物流市场机遇更易获得,更容易根据需要组建任务驱动、业务协同的临时性虚拟物流企业,从而构建物流任务层。

因而,电子物流联盟的构建可分为三部分,一是运行环境构建,即支撑电子物流联盟运行的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包括平台的业务模式和技术模式、运营与推广策略等问题;二是电子物流联盟物流网络层的构建,也即是加盟伙伴松散联盟的形成过程,包括加盟伙伴的选取、加盟伙伴企业的内部改造以及加盟企业的动态管理等;三是物流任务层的构建,主要是物流任务层生命周期中由任务驱动的物流价值链的构建过程,如市场需求识别、合作伙伴选取以及具体的业务协同等过程(如图1所示)。

2 运行环境——物流电子商务集成服务平台的构建

物流电子商务集成服务平台是电子物流联盟构成的环境基础,通过集成各物流盟员的物流资源,为物流盟员企业之间以及盟员企业与物流服务需求方之间提供信息传递与共享支持,并为电子物流联盟的组建过程提供环境支持,为物流需求方提供一体化、高效化、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物流电子商务集成服务平台的核心功能是为客户选择物流服务整合商,以及服务整合商选择协作伙伴提供场所,并能够为平台的电子物流联盟任务层整个生命周期提供支撑。同时,平台还应具备一般电子商务平台所要求的认证、洽谈、支付等服务,实现物流交易过程中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的统一。此外,为突出平台特色,更好发挥平台物流资源集聚的优势,可以提供与物流相关的增值服务,如物流信息增值服务、供应链融资服务等。如图2所示,支撑电子物流联盟的物流电子商务集成服务平台一般应包括三个核心组成。

2.1 物流电子交易中心

物流电子交易中心用于实现客户与物流企业之间针对物流服务的电子商务交易,是提供物流服务供需双方交易机会、支撑交易过程的场所。生产商、销售商等物流需求方借助交易中心物流服务需求信息以及获取供给信息,找寻合适的服务提供商,进而进行商务洽谈、合同签订、资金支付等“电子商务链”的商务过程。值得指出的是,由于现代物流服务一体化的特征,物流需求方往往只借助物流电子交易中心确定服务集成商——即物流任务层的核心企业确定商务关系。物流电子交易中心具备一般电子商务平台的特征,只是商务交易针对于物流服务。为完成物流服务的电子交易过程,物流电子交易中心通常具备的功能包括电子认证、信息与获取、在线洽谈、电子合同、电子支付、责任认定等。同时,还可以提供与交易相关的增值服务。

2.2 结盟管理中心

结盟管理中心主要为物流任务层核心企业提供寻求合作伙伴、进行成员管理的场所,负责提供物流任务层生命周期的全程环境支持。在核心企业获取物流任务后,首先根据核心能力原则确定是否选择一定的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此项任务,当确定需要建立面向任务的虚拟企业后,借助结盟管理中心完成物流任务分解,物流分任务招标信息、伙伴选择等过程。为了支持物流任务层的运作过程,通常结盟管理中心应能满足几方面的功能需求:(1)需求响应:及时获取客户需求,并依据自身核心能力确定分任务招投标方案;(2)伙伴管理:参与某次任务的伙伴成员间的信息管理和共享;(3)任务管理:监督任务进展情况,协调子任务间关系,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时间;(4)协调管理:主要通过信息交互保证任务顺利实施,为满足成员间不同类型的交互需求,平台可提供多种交互工具;(5)绩效评估:对运行过程进行分析,衡量伙伴成员及整个核心任务层的整体运作绩效。

2.3 联盟伙伴库

联盟伙伴库是包含了所有联盟成员详细信息的数据库,将盟员的商业资源数据组织起来,为物流服务需求方及各物流企业提供数据存储、维护、检索、转换、交易、决策、数据挖掘等功能。要实现电子物流联盟的正常运作,必须由盟员伙伴库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其中成员的数量、质量以及信息的完备性关系到电子物流联盟的运作成本与效率。

3 物流网络层的构建

物流网络层的构建,实质就是联盟伙伴库成员所形成物流网络的构建问题,其主要问题包括三部分,一是联盟成员的选择,二是成员企业的内部变革,三是联盟成员的动态管理。

3.1 联盟成员的选择

联盟成员泛指电子物流联盟伙伴库的合作成员企业,是由联盟整合方(一般为物流电子商务集成服务平台运营方)挑选分布于各地,在各个领域拥有各自竞争优势的、有联盟意向的物流企业所组成的物流网络。联盟成员选择的基本过程如下:

(1)确定合作物流网络的框架。根据物流市场状况确定电子物流联盟的物流网络将会覆盖的区域和领域范围。

(2)制定盟员选择标准。物流网络层是一个优质物流资源库,其成员企业既包括能提供综合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包括单一功能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应制定科学的选择标准,一般应考虑到企业整体状况、管理水平、电子商务采用能力、内部适应性改造难度、物流运作能力、合作意向、历史信誉、服务价格水平、等因素。

(3)建立备选企业数据库。根据盟员选择标准选择合作伙伴,建立备选企业的数据库。

(4)选定合作企业。对备选企业数据库中的企业进行比较评价,将比较评价结果记入数据库。最终在每地域的每一专业领域内,选择一家最适合的企业进入物流网络。

(5)签订加盟协议。对合作方式、合作章程的制定等相关问题达成一致并签订相关协议。其中关键一条是信息共享,成员企业必须将本企业的最新发展动向,如业务范围、服务能力、大型关键设备的更新、新技术的引进、突发事件等,及时地通知联盟整合方,并根据需要及时更新联盟伙伴库中的信息。

3.2 联盟成员的内部改造

为真正实现电子商务和信息化环境下的业务协同,保证联盟协运作绩效,联盟成员内部必须进行一定的改造。

(1)管理理念的变革。联盟企业要在管理思想和观念上进行变革,以适应新的战略行动和经营模式。通常应关注以下方面:一是重视一体化服务能力;二是重视对电子商务的理解与采用;三是建立“多赢”的合作观念;四是改变传统的立足自身资源的决策方式;五是重视客户关系管理;六是注重具备物流和电子商务综合素质型人才引进和员工培训。

(2)联盟成员组织模式的优化。电子物流联盟模式下,企业主要通过与外部的协调完成业务,与现有的经营方式存在很大不同。现有的物流企业普遍采用职能型组织架构,灵活性差,不利于企业间的协同运作。电子物流联盟的网络化协同运作要求节点企业打破现有的职能型静态组织模式,寻求新的组织管理模式,以适应灵活动态需要。一般应合乎敏捷性RRS原则(可重构、可重用、可扩充)[2],比如,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便于将伙伴企业的关键要素迅速集成、藕合,快速响应,可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内部针对任务的小组也可随物流任务层的生命周期而成立和消亡。

(3)成员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升级与对接。成员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建设的重点是实现与电子商务集成服务平台的无缝衔接,既要实现信息化各子系统与电子商务平台在信息上的整合,又能够实现各成员企业间以及成员企业与电子商务集成服务平台间业务过程的协同一致。我国目前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可由联盟整合方设计与平台对接良好的物流信息系统,并向成员企业推广应用。

(4)标准化建设。物流标准化建设是实现盟员协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基础。电子物流联盟加盟伙伴的选取具有特定性,加盟伙伴受到联盟整合商一定程度的约束,可以在联盟内部推进电子物流联盟的标准化建设,具体应包括业务流程标准化、信息传输标准化、契约标准化等方面。

3.3 联盟成员的动态管理

物流网络层是动态发展的开放性体系,力求服务网络不断拓展、完善的同时,注重优胜劣汰。物流网络层盟员合作网络建立以后,应由联盟整合方建立盟员评级标准、考核体系。根据成员企业的发展状况、业务执行情况、信息共享状况等,定期对成员企业进行评级和考核,将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淘汰出局,并从备选企业库中补充条件较好的企业。在每次执行完具体的物流任务后,都要由客户、核心企业对成员企业的表现(包括履约情况、指标完成情况、信息提供的真实性、合作的满意度等)进行在线评价,并据此更新联盟数据库中的关联信息。

4 物流任务层的构建

4.1 物流任务层的生命周期

物流任务层实质是由核心企业根据市场机遇选择核心能力互补的伙伴企业所组建的电子商务和信息网络环境下的虚拟企业。参考虚拟企业生命周期,将物流任务层的构建及运行划分为八个阶段:(1)交易合同签订阶段,由买方与卖方完成货物交易确认,货物买卖合同的签订是物流服务需求的起始点;(2)核心企业选择阶段,物流服务需求方借助物流交易中心寻求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物流企业,也可以是物流企业主动寻找与创造物流交易机会,双方洽谈完毕后签订物流服务总合同,该物流企业成为此项任务的核心企业;(3)任务分析与确认阶段,由核心企业对任务进行分析,设计最优的物流解决方案,对任务进行分解,并根据自身能力情况选择是否选定合作伙伴共同完成任务,如需要则进入下一阶段;(4)合作伙伴选取阶段,按照任务分解情况,利用物流电子商务集成服务平台结盟管理中心,从联盟伙伴库中选择合作伙伴;(5)合作关系确立阶段,通过与选定合作伙伴的磋商谈判,确立合作关系,签订分包子合同;(6)任务执行与过程监控阶段,核心企业与合作企业执行各自的物流任务,并由核心企业、客户借助平台的监控与反馈模块及时了解任务执行情况;(7)收益分配与绩效评价阶段,任务完成后,根据合同约定进行收益分配,并由核心企业借助绩效管理模块对各合作伙伴进行评价,由客户对核心企业进行评价,结果记录到盟员数据库中;(8)任务层解体,任务完成,本次盟员企业间的紧密联盟解体,各企业等待下次任务到来。物流任务层整个生命周期的详细流程如图3所示。

4.2 物流任务层的盟员协同

盟员协同是物流任务层的关键,协同的绩效决定着整个物流任务层的绩效。盟员协同是个系统工程,取决于电子物流联盟的整体构建和运作水平,涉及到盟员信息共享交互能力、业务流程规范水平、设施设备标准化程度等众多因素,任何一方面的短缺都会影响到协同绩效。

图4为物流任务层较为常见的盟员间协同流程,该流程涉及运输企业A、仓储企业B及仓储企业C,三者共同为某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业务过程为根据客户需求,由运输企业A安排运力,将客户货物由始发地B企业所属仓库运送至目的地C企业所属仓库。通过电子商务集成服务平台与各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交互,能够实现对物流过程的全程控制,保证各物流过程节点之间的顺畅连接。

该流程反映了三方面的协同方式,一是节点企业之间业务过程的协同;二是各节点内部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处理的协同;三是节点信息系统借助平台实现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协同。只有这三个方面实现协同,才能实现电子物流联盟物流任务层的高效、低成本运作。

参考文献:

物流业务员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流企业;人才培养;基层人才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6-0012-02

201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58.4万亿元,物流业增加值为3.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4%,这是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国家相关物流政策措施推动的结果,我国物流业专业化、社会化进程在结构调整中明显加快。可是,当前物流的人才,尤其是我国物流企业基层物流人才却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1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人才现状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基层物流人才需求总缺口约600万人,我国物流行业对一线操作人员、基层管理人员的人才需求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相关研究显示,仅2011年我国专业物流人才在职人员培训需求近200万。同时,目前我国物流产业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占21.56%,低于全国行业平均24.33%的水平。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专业人才在数量上缺乏、学历上偏低、在职继续教育上不足。

具体而言,我国物流企业的物流人员从层次上看可以分为一线操作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中高级管理人员等。本文研究的物流企业基层人才主要是指一线操作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他们主要是由高教、高职、中职院校的毕业生和社会人员(如: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构成。院校毕业生经验不足,职业能力有待提高,且人数有限。同时,由于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专业人才需求巨大,所以物流企业不得不雇用大量未经过专业培养的社会人员。从目前来看,物流企业基层从业人员职业能力不足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2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人才职业能力不足的成因分析

笔者将从物流企业基层人员的专业教育经历角度出发,探讨目前基层人员职业能力不足的成因。为了便于研究,可将这些基层物流人员分为两大类:

2.1高教、高职和中职院校的毕业生

这类基层物流人员普遍在院校接受过较为系统化的专业教育,在物流理论和实务方面有着一定的基础。但是,回顾其受教育的经历,我们不难从院校的专业培养中发现一些问题。

(1)理论教学不当

各类院校出于适应不同企业及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方便教学组织、整合教育资源、节省教学成本等各种目的的需要,往往设置的学科基础课名目繁多、与专业课关联性不强。同时,专业课的设置较为宽泛,基本涵盖未来所有物流行业的所需知识,重点不突出,培养目标不明确。在这种“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下,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外贸公司等似乎都可以成为学生毕业后的选择。虽然一些院校教师在培养的过程中,为学生“授之以渔”,正确引导学生“修行”,可以减少一定的影响,但是,因为目前我国院校普遍缺乏“双师型”教师以及教师整体水平不足,这就为学生未来就业带来了隐患,他们极有可能发现所学的专业知识似乎和企业实务相差甚远。

(2)实践教学不足

首先,物流专业实践性强、业务覆盖面广,涉及环节多。这是因为物流企业基层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的需求受物流企业所服务的对象、业务、地域、行业等影响,差异性极大。例如,以船舶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和以陆路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在业务上对基层人员的岗位能力需求差别很大。而在目前各个院校普遍办学经费缺乏的情况下,大多数院校的实践办学条件难以满足。如电动叉车、液压叉车、托盘、货架、POS机、条码设备、标准化仓库、全自动立体仓库、自动分拣设备、手动及自动打包设备、GPS和GIS软硬件配置、沙盘模拟等教学条件的满足,耗资极大。

其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多数院校和企业都签订了实训基地,但是因为“只是受人所托,不得不签”、学生安全或是担心学生管理不到位给物流企业业务带来麻烦等原因,往往是院校“一头热”,物流企业积极性不佳,实训效果极差,学生的实践能力欠缺。

2.2社会人员

目前从整体而言,这类人员在进入物流企业之初,普遍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缺乏现代物流专业知识,而且只是出于生活原因择业,且人员流动频繁。同时,这部分人员大多从事一线操作人员中较为繁重的体力工作,而且工资较低、工作量较大。

综上所述,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人员普遍素质不高。高校、高职、中职院校的毕业生往往在理论知识方面虽然“博”,但是不“精”、不“专”,同时存在专业知识盲点,在实践能力方面存在欠缺。通常在其进入物流企业后,适应业务和岗位需要的速度完全看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主观努力。而社会人员因专业核心能力空白、专业拓展能力欠缺和职业素质较低,通常业务能力、责任心、服务态度等较差,人员流动性大,这给物流企业的管理带来了诸多麻烦。

3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人才培养的解决方案

针对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人员的现状及成因,笔者提出了相应的物流企业基层人才培养的解决方案。

物流业务员范文第4篇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行业,其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在物流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贯穿于各个环节之中,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开拓和业务操作等工作需要各种知识和技术水平的劳动者。同时,物流又是一个微利行业,在物流企业的运作成本中,人力资源成本占较大比重,企业为降低成本,就需要降低人力成本,但单位人力成本的降低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企业就必须提高科技应用水平,降低单位作业的人力投入,在定编定岗时,就要压缩人员编制,多个岗位合并,所以对岗位多面手的需求日益增多。目前一些企业的岗位设置采用的不是岗位无缝连接,而是岗位与岗位之间有一定比例重叠的方式,这样就需要岗位多面手来完成重叠环节的作业。譬如:

(1)仓库主管人员:既具备物流作业各环节管理的基本素质,又要熟悉车辆保养维修、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配送中心主管人员:配送中心是物流的缩影,主管人员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综合知识与技能,如物流基础知识、财务知识、营销知识与IT技能等,从而了解运作流程并不断加以改进,利用信息共享及分析,对配送中心进行更有效的管理,提高库存周转率,开展各项增值服务,实现为供应商联合管理库存。

(3)客户服务代表:既熟悉客户的各项要求和服务承诺,具备货物信息处理、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的能力,也要了解如仓库管理、运输作业、结算、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销售支持人员。

(4)网络维护员:IT技术是其具备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要了解物流具体业务操作的流程,从而对物流信息系统出现的问题作出准确的诊断。

由于物流具有系统性和一体化以及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运作的特点,同时企业面临降低成本的压力而增加对岗位多面手的需求,因此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日益受到企业的青睐。

2物流人才的的知识结构

2.1国际贸易和通关知识

国际贸易包括国际采购、国际结算等。物流是商流的载体,物资的流动事实上是贸易活动的货物交付活动。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外资企业“请进来”和国内企业“走出去”将是大势所趋,我国与境外的商贸往来日益增加,外资企业在境内的生产性投资也日益增多,国内企业也加大了在海外投资的力度,而这一类企业又大都是跨国的大型企业,其原料供应地和产品销售地散布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其采购方式有向即时化、零库存的采购方式转化的趋势,因此,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的企业,就成为一个采购和供给双方的货物交接和结算点,多家供货商通过物流企业向采购方供货,并通过物流企业向采购方结算。物流企业的业务人员,也必须具有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和国际结算知识以及国家对外汇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知识。

在通关方面:国际贸易活动必然要涉及到通关作业,涉及通关环节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对物流方案的设计和物流流程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影响。譬如,贸易性质是一般贸易下的出口还是进口;是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涉不涉及退税;报关方式是进口保税、出口监管还是转关运输;以及在通关环节可能要产生的各种费用等。物流从业人员如果对通关环节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没有清楚的了解,就不可能制定出合理的、可行的物流方案和有效的成本预算,在作业过程中必将发生异常事故,不仅影响物流作业的有效执行,同时给物流企业和货物的买卖双方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信誉影响。

2.2仓储运输专业知识

综合性物流企业所从事的业务通常要涉及多种运输方式和手段,多式联运的执行水平也是衡量企业综合能力的指标之一。在一单业务中,可能要涉及海运、空运、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多种方式和手段。业务人员在与客户洽谈和进行物流方案设计以及任务执行的时候,只有在熟悉掌握了多种交通工具使用有关知识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设计出切实可行、安全快速、经济有效的运输方案,才能为服务需求方提供恰当合适的物流服务。为了具有开拓这方面业务的能力和提供这种综合性强的物流服务的能力,基于成本控制的因素,企业不可能在人员编制中设置多个细分专业的岗位,如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海运等。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灵活运用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知识和合理调配、组合各种运输工具的能力。

在仓储管理方面:随着物流服务需求的个性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仓储管理已不是简单的货物进出仓、堆码摆放等简单活动,它将可能涉及到库存控制、自动化技术、包装、加工、检验、维修等相关作业。一个合格的仓库保管员,不仅能够履行收发、保管货物的职能,同时能够担负起作业流程优化、硬件设施设备有效利用、库存合理控制以及其它增值服务职能。

2.3财务成本管理知识

综合性的物流服务往往涉及到多种交通工具,涉及到各种不同的费用,有些是物流企业的成本,有些是外部发生的费用,如停车费、路桥费、保险费、报关费、检验检疫费、装卸费、订仓费、理货费、提货费、海关查车费等,了解这些费用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是对业务人员的基本要求。同时业务人员需要具有进行物流项目成本分析的能力,针对一个物流方案,成本分析包括分析企业需要外包的业务类型、业务量、向分包方支付项目、支付数额,企业内部需要投入的资源、执行该项物流服务资源的消耗和占用状况以及资产的折旧、运作成本等,只有通过细致的成本核算,才能最后向客户提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客户易于接受的合理的解决方案。要顺利完成这一任务,需要业务人员具有一定的财务知识。

2.4外语知识

物流活动伴随着商流活动区域的扩展日趋国际化,英语也被广泛应用在物流活动中的各个领域,从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到日常沟通、单据书写、信息传递等各个环节都能见到英语的影子。跨国公司的商流活动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是全程化、一条龙和门对门的。虽然国内物流企业目前所做的业务大多局限在国内区域,但是作为整个门对门物流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符合全程跨国的整体方案,因此信息的传递就要求必须是外文的,这就要求物流业务人员,不但能够熟练使用英语与客户进行口头和书面准确的沟通,还要具有草拟和设计外文合同的能力。目前多数涉外物流企业在招聘作业人员时都设置了英语考试的项目,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在对物流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时都应加强英语的培训力度。

2.5安全管理知识

一般情况下,物流企业即不是买方,也不是卖方,而是买方或者卖方委托执行的货物人,接受买方或者卖方的委托,按照委托方的要求执行物流作业。在作业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善,安全隐患无时不在。若发生安全事故,必然会影响买卖双方之间合同的顺利执行,影响到买卖双方的利益。比如在货物保管所涉及的防火、防潮、防盗、防虫、防霉变、防静电、防粉尘、防污染、防风、防雨、防雷电、温湿度控制等内容,任一方面出现失误都将可能发生如货物损坏、丢失等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将不仅仅限于货物等价赔偿的范围,由于物流企业处于供应链的中间环节,事故的影响将蔓延到企业的上下游各个环节,引起交货延迟、船期航班延误、人员加班、生产线停产等一连串的问题,一个看似很小的事故最终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

2.6法律知识及其他

物流业是一个服务行业,物流企业的运作不是一个企业内部的行为,而是涉及多个企业之间的经济行为,任何一种物流服务都是一种承诺,一种用合同形式表现出来的承诺。一般情况下,物流服务供求双方的合同是以法定的形式注明双方权利和义务法律文书,是受国家法律保护和约束的。物流业务人员,特别是物流市场拓展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国家有关涉及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并在签定合同的时候灵活准确的运用这些知识。比如说经济法、海关法、合同法、公司法以及国际法等。

其它如保险、环保等知识,物流从业人员也应有所了解和掌握。

3物流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3.1严谨周密的思维方式

物流服务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服务,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保证货物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约定的方式送到指运地,过程的设计必须是严谨的、科学的、合规合法的。在一个综合物流过程中存在多个环节,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少则可能增加企业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增大企业的运作成本,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本来利润就不高的可能就直接造成亏损,重则可能导致物流服务中断,造成客户更大的损失,引起法律纠纷,造成大数额的索赔。所以在这个链状服务中的业务人员,在设计物流方案的时候,不但要有全面的综合性的知识,而且要有一个严谨的思维模式。

3.2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

物流服务的物理特性表现为一种网状的结构,在这个网中存在着多条线,每条线上又存在着多个作业点,任何一个作业点出现问题,又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就有可能造成重大的损失。

所以从事物流行业的专业人员,应具备一种强烈的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在作业过程中,不仅能够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能够为周边相关岗位多想一点和多做一点,使信息传递、业务交接达到无缝化状态。如果没有这种团队协作和奉献精神,就不可能将整个线上的作业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就不可能达到物流目标系统化和业务操作无缝化的目的,就不可能有效准确的完成繁杂程度较高的物流服务。

3.3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现代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水平。物流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信息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货物的供应方和需求方要及时发出各种货物需求的指令,了解各种货物的存在状况,以及监控货物的流动情况,而执行物流的企业,也必定要有这种准确及时的处理各种信息和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能力。目前,信息技术受到物流企业的广泛重视,并已经应用在定单处理、仓库管理、货物跟踪等各个环节。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物流从业人员,必须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作业中的应用状况,能够综合使用这一技术提高劳动效率,并且能够在使用的过程提出建设性、可操作性的建议。

3.4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现代企业的竞争表现为对人才的竞争,而具体的就表现为企业管理经营理念的竞争。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也要具有良好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执行管理理念的能力。物流的灵魂在于系统化方案设计、系统化资源整合和系统化组织管理,包括客户资源、信息资源和能力资源的整合和管理,在目前物流行业没有形成标准化的情况下,物流从业人员更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整合客户资源的前提下有效地贯彻企业的经营理念,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人力资源等企业内部资源来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

物流服务的特点之一是消费者参与到服务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过程中,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时时与人协调沟通、与上下游环节岗位人员进行协作,需要运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各种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因此,物流从业人员不但要有相当丰富的知识面,同时应具有相当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技巧。

3.5异常事故和应急作业的处理能力

能够很好的执行作业指令、完成常规作业只能说明员工具备了基本的业务操作能力,异常事故的处理能力是衡量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物流作业涉及环节较多,在作业过程中经常出现突发事件,同时,在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市场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物流企业作为供需双方的服务提供者,对信息的采集又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可利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既能保证正常物流任务的执行,又能从容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和突如其来的附加任务的执行,就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处理异常事故的能力,具备随时准备应急作业的意识以及对资源、时间的合理分配和充分使用的能力。

3.6物流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力

一个企业是否有生命力,主要决定于其创新能力,一个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是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是否连续稳定,主要体现在其对作业质量和效率持续改进能力的高低。由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市场对物流服务水平的期望将会越来越高,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物流从业人员是服务水平的载体,是企业对外的窗口,其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企业的整体形象,要维持企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仅靠企业管理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要求各级从业人员的心态由“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在作业过程中,不断发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优化作业流程,持续改进作业方式,提高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

物流业务员范文第5篇

(一)互联网+物流金融创新模式

互联网+物流金融创新模式是指基于互联网平台,在深刻理解供应链物流行业以及市场风险预测评估基础上,对互联网平台会员企业设定专用的交易结算账号,并实施监管账号,与互联网平台制定物流企业开展合作,并动态监控物流货物,实现贷款会员企业的银行风险管理。

(二)互联网+物流金融模式业务流程

该模式下,业务流程包括报名申请、材料准备、银行审批、缴纳监管费并接受监管、存入保证金、在线支用、还贷付息,简化了银行审查贷款会员企业的环节,为互联网平台会员企业提供贷款服务,满足会员企业资金需求。具体业务流程说明:第一,报名申请,是指互联网平台的会员企业以电子邮件、电话咨询、预约洽谈等方式,向互联网平台申请报名在线融资;第二,材料准备,贷款会员企业向互联网平台和银行提供授信审核的基础资料,如企业章程、营业执照、股东会决议同意书、税务登记证、近年审计报告、组织机构代码、上下游交易商情况、验资报告、贷款信用交易记录等;第三,银行审批,互联网平台向银行提供会员企业申请贷款资料以及信用交易记录,等待银行审核并授信;第四,缴纳监管费并接受监管,在银行审核通过后,贷款会员企业向互联网平台缴纳监管费,运输货物到监管仓库,选择物流金融模式并接受物流企业的监管;第五,存入保证金,贷款会员企业需要按照银行要求,将特定比例的贷款额度存入银行作为保证金;第六,在线支用,贷款会员企业存入保证金后,银行在2个工作日内对贷款企业专用账号进行贷款结算,贷款企业直接在线支用贷款;第七,还贷付息,贷款企业在贷款到期前的任意时间内,通过专用交易结算账户偿还贷款并支付利息,银行向互联网平台、物流企业发送指令并解除监管。

二、互联网+物流金融创新模式风险防范及控制

(一)平台和物流企业视角下物流金融风险控制

1、全面考察贷款企业。第一,全面分析贷款会员企业所处行业,尽可能的规避高风险行业;第二,准确评估贷款会员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信用状况,掌握贷款会员企业资信信息。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势,分析贷款会员企业历史信用资料,避免和不良信用会员企业的合作。在全面考察贷款会员企业时,要特别关注质押物,这一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贷款会员企业的未来还贷意愿,所以要重点评估质押物,以正确选择质押物。第一,确认质押物的合法性,贷款会员企业向银行提供经由物流企业、互联网平台等相关方确认的货权凭证,判断货权凭证的真实性,确认货物作为质押物的合法性;第二,依据“易变现+可控制+可计量”三大原则选取合适的质押物品种,易于报管储存且流动性好的大宗商品;第三,合理评估质押物价值,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势,对质押物历史和现时价格进行调查,合理确定质押物价值,并设定质押物价格波动的警戒线,动态调整贷款会员企业的保证金,防范贷款会员企业质押物市场价格过大波动。

2、加强业务运营管理。物流金融业务的运营管理要求及时的信息传递,要求高度的信息合作密切度,事先做好互联网平台、物流企业、会员企业之间的沟通工作。在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时,要及时传递信息,加强建设管理信息化,防范因不对称信息导致损失。在物流金融业务具体操作中,第一,物流企业严格按照多方签订的协议对货物进行监管,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第二,贷款会员企业货物在提货、换货时,需要银行出具相关指令,尤其在换货时,要贷款会员企业提供货物数量、质量等品质证明,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银行。第三,为了避免货物在质押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要求贷款会员企业投保,要求物流企业投保,分散质押过程中面临的风险。

(二)银行视角下物流金融风险控制

1、不断完善信息管理平台。银行应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并利用先进技术统计分析物流金融业务中获得的物流企业数据,优化升级自身信息管理平台,满足贷款业务需求,改善贷款业务审核风险。同时,在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时,应选择专业的物流企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避免在监管货物过程中的风险。物流企业在监管质押物期间,银行应派对物流金融业务熟悉的工作人员不定期抽查物流企业,一旦发现物流企业存在不规范业务操作、包庇贷款会员企业的行为,应及时采取严格的处罚措施,必要时终止合作。

2、确定合适的质押率和利率。银行由于无法市场化的利率规定,可以结合有限的利率上下值,考虑物流金融对不同风险程度的贷款会员企业进行评价,确定合适的银行利率,针对贷款会员企业不同程度的风险给予相应利率的补偿。但是,鉴于风险控制中利率的有限作用,可以适当的考虑物流金融风险程度,确定合适的质押率,有效控制质押风险,对银行利益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