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论文写作

科技论文写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论文写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论文写作

科技论文写作范文第1篇

提高科技论文写作水平的基本途径

刘万才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编辑部北京100026)

摘要:提高科技论文的基本途径是在系统收集、积累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交流,培养兴趣,做到勤学苦练,持之以恒,通过深入研究,从实际工作中、从改革创新中和容易忽略的地方等方面寻找选题,通过写作实践,就可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写出符合要求的科技论文。

关键词:科技论文;写作;基本途径;研究选题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81X(2007)04-

科技论文的写作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创作,有其特殊性和规律性。提高科技论文的基本途径是在系统收集、积累材料的基础上,培养兴趣,树立自信,通过深入研究,勤学苦练,从实际工作和改革创新等方面寻找选题,通过写作实践,就可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写出符合要求的科技论文。现根据本人从事撰稿和期刊编辑的体会,学习有关文献的收获,结合科技论文写作的一般规律,就提高科技论文写作水平的基本途径做一简要介绍。供参考。 1收集资料,积累写作素材

1.1资料收集的重要性详细地占有资料,是科技论文写作的前提条件。写作水平再高的作者,也要先收集积累足够的材料,才能写出有深度的高质量的文章,因为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揭示其蕴含的真谛。“规律”总是存在于大量的现象之中,“真谛”总是蕴含在纷繁的资料之中。从写文章的角度看,资料是文章的血肉,是内容的组成部分,是论文论点的依托和支柱。如果只有论点,缺乏资料和论据,就不能有力地证明论点,论点会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占有了相当数量的资料,才能搞清我们研究的题目有哪些问题前人还没有解决,有哪些问题前人未曾提出过。如果又围绕这些问题收集了更大数量的资料,就有可能弄清问题的关键,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

1.2 收集资料的基本要求一是必要而充分。必要即必不可少,缺此不能表现主题。写作时应紧紧抓住这类材料,而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则一律不用。充分即量要足,若没有一定的数量,有时难以将问题论证清楚。有了足够的量,才能从中选出足够的必要材料。二是真实而准确。真实即不虚假,材料来自客观实际,即来自社会调查、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而不是虚拟或编造的。准确即完全符合实际。科技论文十分强调科学性,任何一点不真实、不准确的材料,都会使观点失去可信度和可靠性。因此,研究方法、调查方式和实验方案的选取要合理,实验操作和数据的采集、记录及处理要正确,才能获得真实而准确的材料。写作时要尽量用直接材料;对间接材料要分析和核对,引用时要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合理取舍,避免断章取义,更不能歪曲原意。 三是典型而新颖。典型即材料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这样的材料能使道理具体化,描述形象化,有较强的说服力。要获得典型的材料,调查和研究工作必须深入,否则难以捕获事物的本质;应善于从众多、繁杂的材料中取其具有代表性的,而将一般性的材料果断舍去。新颖即新鲜,不陈旧。要使材料新颖,关键是要做开拓性工作,不断获得创新性成果;同时,收集文献资料面要广,量要大,并多作分析、比较,从中选取能反映新进展、新成果的新材料,而摒弃过时的旧材料。

2增强自信,激发写作兴趣

2.1立足本岗,培养兴趣兴趣是事业的基石,每一位农技工作者都可结合本岗实际工作,发展、培养对某一方面知识和技术的兴趣,激发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对写好科技论文大

有裨益。

2.2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经常问一问自己:“有哪些工作该做而没有做?有哪些工作做得还不够好?怎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针对特定问题学习相关的知识,借鉴别人的经验,分析自身特点,提出措施,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同时也为撰写科技论文创造了条件。

2.3善于总结,广泛交流在全国农技推广与管理人员中,有很多人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非常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承担过较大的科研项目,但成果、论文甚少,这于私于公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浪费和损失。应该养成一种习惯: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静下心来,进行工作小结,反思存在的问题,与其他同行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这样便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快地提高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3勤学苦练,提高写作水平

3.1撰写要勤常言道,熟能生巧,对论文的撰写来讲尤其如此。从实际效果看,多写论文有三大作用:一是写得多了,对所关心领域有了更深入的学习和思考,认识就更深刻了;二是写得多了,可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升华,研究的层次可以得到相应的提高;三是写得多了,对立意选题、谋篇布局等写作技巧的运用可以灵活自如、得心应手。

3.2撰写要恒搞科研、写论文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论文写出来了,投到杂志社后,很可能不被采用,有时甚至连投数篇都石沉大海。这时,切不可灰心丧气,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只要坚持下去,继续努力,终会有成功的一天。

3.3撰写要精“短而精”是信息社会的需要,我们对此必须有高度的认识。论文的撰写有两大忌:一忌结构松散,二忌贪大求全。主题扣得不紧,中心不突出,即使好的素材也达不到好的效果。要做到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必须对收集的素材进行精心的加工和提炼。一般以3000字以内的文章为好,多写些小而新、小而实、小而活、小而巧的论文,发表的可能性就大。

3.4撰写要新论文要想能够在期刊上发表,总要有一定的创见,能够提炼出一点新意,切不可人云亦云,泛泛而谈。《中国农技推广》杂志经常收到的体系建设、工作探讨等方面的稿件,这方面的问题最突出,讲的都是一般的情况、问题,提的建议难以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没有新意,没什么可借鉴的经验和措施,就没有发表的价值。如果你所阐述的问题,确实是一个新结论、一个新发现或者是一种新方法,当然是新意盎然。如果你谈的是别人已经发表过的文章中的问题,那么就要选择一个新的角度,或者抓住某一个方面补充自己新的见解,甚至提出不同的观点或意见,这样有了新的立意,实现了推陈出新,才能受到编辑的重视和读者的喜爱。

4认真研究,确定选题方向

4.1深——从深入一步中选题如何确定合适的研究方向和选题,可以常做如下思考:目前工作还存在那些不足?那些地方有待进一步改进?别的同志、别的单位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自己的新想法和新做法可以在什么地方使用和推广?同时,选题还要深入一步。选题前要弄清本题目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前人重要的研究成果;已经解决的问题;存在争议的问题;争议的焦点、问题和症结;研究的薄弱环节及尚待开拓的领域;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总之要从大面上摸清本问题的基本情况。深入一步进行选题。这样的选题,既意味着继承,又意味着发展。

4.2新——从开拓创新中选题在科研工作中,要善于探索,敢于开拓新领域。选题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农业生产中,新的栽培技术、病虫防治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以及老技术的创新改进都是选题的方面。要善于对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创新,通过试验、示范、推广,提出新的技术方法,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在生产中发挥了作用。总结写出来就是好文章。

4.3实——从实际工作中选题有人认为,搞科研和写论文是专业科研工作人员的事,这是极其片面的。其实,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业务人员、管理人员等,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开展科研工作,撰写科技论文。结合实际工作撰写的论文,题目可以不拘一格,多种多样。农技推广部门的人员可以围绕体系建设、重大推广项目、行业管理,以及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和深化,对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讨等等,都可以作为选题进行研究。

4.4改——从改革创新中选题我们有幸处于改革开放的年代,每时每刻都会感受到改革进步的触动。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攻关、丰收计划、技术改进方面,在学习、消化推广和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方面,在作物栽培、肥料应用、品种选育、病虫防治等方面都有不少技术、方法上的改进,可从中选择自己最擅长、最突出的某一方面作为自己选题的内容,然后再从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某一项进行整理、浓缩,作为自己选题内容的基础材料。

4.5奇——从容易被忽略处选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永远处在一个过程之中,需要不断深入与发展。在许多被人们认为是平淡无奇的现象中,往往存在可供研究的新的境界。有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能认真与细心地观察各种事物,并提出为什么的问题,就很容易找到需要研究的课题。

科技论文写作范文第2篇

和普通学术型硕士相比,专业硕士的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显得较为薄弱,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都不是很理想,相当数量的科技论文只注重于现象、方法和概念的表述和总结,没有对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而且,不少论文由于与实践相脱离,缺少实验数据和结果,针对性不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模式不利于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

专业硕士要求毕业后能够承担生产、研发、技术服务等的一线工作,与传统的纯学术上的研究生教育相比,高校在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上更着重于联合企业生产研发的实践环节的培养。因此,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就要求增多实践实习类教学。以材料工程专业硕士为例,他们有一部分时间是在工厂或企业中度过,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必然会减少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时间和能力。

2.高校对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课程重视不够

目前高校虽开设了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但课程主要讲解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及内容,学生只能学到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缺乏基础载体,对于给定的研究对象,用什么方法加以研究,还是无从知晓。而且,高校在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和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方面结合得还不够,学生不能很好地将实践成果如实验数据等归纳整理到科技论文中去。

3.学生写作能力差,主动性不强

目前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写作水平较低,面对科技论文感到压力很大,往往带着强烈的排斥情绪去完成写作,更提不上主动地开展科学问题研究。不少研究生对科技论文、研究报告甚至毕业设计都采取应付的态度,缺乏创新思维和能力。学生还存在实践过程中不知如何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不能很好地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献等问题。

4.缺乏提高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实践活动

进行科技论文的创作,需要大量的写作经验和素材。科技论文写作活动的开展,如开放高水平科研平台资源,开展交叉学科学术交流,定期开展课题组科研报告,邀请有经验的老师和同学做学术交流等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能够锻炼学生快速有效地获取并分析科研资源和综合运用科研知识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但目前高校在这方面的培养主要停留在理论课程方面,缺乏提高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实践活动。

二、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其知识构成既要专业又要全面。加强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也有助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语言组织和总结归纳能力的提高。笔者从专业硕士的特点入手,针对这个新生的研究生群体探索和归纳了如下几点提高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举措:

1.提高高校对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的重视

首先,我国现有的针对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高校各级领导和老师应从制度上重视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采取灵活实用的教学方法,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管理和监督机制来保证论文写作质量。其次,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制,导师在提高研究生论文写作水平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为此,各高校需要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打造优秀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增强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使命感,聘请具有丰富写作经验的老师授课。最后,高校应重视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教学,编写具有针对性的教材,建设国际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注重写作课程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2.优化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

传统的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主要在理论层面,对于专业硕士而言,可以通过结合写作理论课和写作实践课来达到优化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除了向学生讲解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内容、要求和创作思路外,还应做到:(1)向学生介绍和演示常用的论文检索方法。例如对材料工程硕士而言,要使学生学会利用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ISIWebofScience、EIVillage、Springer、Elsevier和Google学术搜索等检索资源查询文献。(2)向学生介绍不同研究方向的中英文专业词汇和关键词,以利于学生检索和阅读文献。(3)教会学生使用Excel、Origin等数据处理软件,现场演示,增加学生学习的好奇感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软件的实际操作。(4)举例说明写作过程,在学生心中确立参照,激发其写作的动力。(5)实时以作业强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进行论文写作能力的实践,以撰写综述类论文的方式对学生的课程掌握程度进行考查。

3.建设科研平台、举办科研活动

科研平台和科研活动是提高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有力手段。为此,各高校应注重科研平台的建设,如开设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成立专项创新基金用于学生科技立项及科学研究,让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学实验,以及通过校企结合和科研孵化搭建研究生科技创新平台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技论文写作条件。学生在各种科研平台的有力推动下可以将其科研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结合项目内容撰写科技论文。同时,高校应注重创造有利于学生科技发展的学术研讨氛围,利用科研活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强化研究生课外训练,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专题讲座,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科研竞赛等,使学生掌握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充实专业知识。此外,高校应完善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可设立科研基金对研究生科技论文等科研成果给予奖励,转化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4.联合实践教学与科技论文写作教学

科研实验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的开展能够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而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旨在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践活动,把课内教学、课外科学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较快地承担起企业生产研发和技术服务等的实际一线工作,这就要求其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的比例要高于传统的研究生教学。针对专业硕士的这一特点,应强化学生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系统地构建联合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和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来提高专业硕士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容和实现方法。首先,需要学校重充分利用现有实践教学资源,结合国内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及时解决实践教学中暴露的问题,利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来推动研究生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其次,需要强化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增强研究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用科技论文的创作思维去进行科研实践活动,也能将实践中的收获运用到科技论文的创作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校目前和重庆理工大学联合培养有十六名材料工程硕士,学校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培养模式上实行校内和企业双导师制,已与华益机械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招商局铝业(重庆)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永红机械公司、成量集团有限公司、都江堰光明玻璃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协议。课程体系上,学校为突出专业硕士特色,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群,开设有材料成型、粉末冶金、微纳米材料与器件和薄膜材料四个研究方向。学校还实施专项基金,设立“材料工程研究生创新基金”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既利用现有实验室条件,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基于以上优势并通过研究生的写作课程教学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我校专业硕士近两年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科技论文十余篇,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结语

科技论文写作范文第3篇

一些常见的英文文章语言技巧

a)如何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有目的地引导出自己的研究的重要性

通常在叙述了前人成果之后,用However来引导不足,比如

However,littleinformation..

littleattention...

littlework...

littledata

littleresearch

orfewstudies

fewinvestigations...

fewresearchers...

fewattempts...

orno

noneofthesestudies

has(have)beenless

doneon...

focusedon

attemptedto

conducted

investigated

studied

(withrespectto)

Previousresearch(studies,records)has(have)

failedtoconsider

ignored

misinterpreted

neglectedto

overestimated,underestimated

misleaded

thus,thesepreviusresultsare

inconclisive,misleading,unsatisfactory,questionable,controversial..

Uncertainties(discrepancies)stillexist...

这种引导一般提出一种新方法,或者一种新方向。如果研究的方法以及方向和前人一样,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强调自己工作的作用:

However,dataisstillscarce

rare

lessaccurate

thereisstilldearthof

Weneedto

aimto

haveto

providemoredocuments

data

records

studies

increasethedataset

Furtherstudiesarestillnecessary...

essential...

为了强调自己研究的重要性,一般还要在However之前介绍自己研究问题的反方面,另一方面等等

比如:

1)时间问题

如果你研究的问题时间上比较新,你就可以大量提及对时间较老的问题的研究及重要性,然后说(However),对时间尺度比较新的问题研究不足

2)物性及研究手段问题

如果你要应用一种新手段或者研究方向,你可以提出当前比较流行的方法以及物质性质,然后说对你所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研究甚少。

3)研究区域问题

首先总结相邻区域或者其它区域的研究,然后强调这一区域研究不足

4)不确定性

虽然前人对这一问题研究很多,但是目前有两种或者更多种的观点,这种uncertanties,ambiguities,值得进一步澄清

5)提出自己的假设来验证

如果自己的研究完全是新的,没有前人的工作进行对比,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自信地说,根据提出的过程,存在这种可能的结果,本文就是要证实这种结果。

Weaimtotestthefeasibility(reliability)ofthe...

Itishopedthatthequtestionwillberesolved(fallaway)withourproposed

method(approach).

提出自己的观点

Weaimto

Thispaperreportson

providesresults

extendsthemethod..

focuson

Thepurposeofthispaperisto

Furthermore,Moreover,Inaddition,,wewillalsodiscuss...

c)圈定自己的研究范围

前言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告诉读者包括(reviewer)你的文章主要研究内容。如果处理不好,reviewer会提出严厉的建议,比如你没有考虑某种可能性,某种研究手段等等。

为了减少这种争论,在前言的结尾你就要明确提出本文研究的范围:

1)时间尺度问题

如果你的问题涉及比较长的时序,你可以明确地提出本文只关心这一时间范围的问题。

Wepreliminarilyfocusontheolder(younger)...

或者有两种时间尺度的问题(long-termandshortterm),你可以说两者都重要,但是本文只涉及其中一种

2)研究区域的问题

和时间问题一样,明确提出你只关心这一地区

d)最后的原场

在前言的最后,还可以总结性地提出,这一研究对其它研究的帮助。

或者说,furtherstudieson...willbesummarizedinournext

study(orelsewhere)

总之,其目的就是让读者把思路集中到你要讨论的问题上来。减少

争论(arguments).

关于词汇以及常用结构,要经常总结,多读多模仿才能融会贯通。

以上是常见的语言结构,不算抄袭。

怎样提出观点

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时,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很重要。

不合适的句子通常会遭到reviewer的置疑。

1)如果观点不是这篇文章最新提出的,通常要用

Weconfirmthat...

2)对于自己很自信的观点,可用

Webelievethat...

3)在更通常的情况下,由数据推断出一定的结论,

用,Resultsindicate,infer,suggest,implythat...

4)在及其特别的情况才可以用Weputforward

(discover,observe..).."forthefirsttime".

来强调自己的创新。

5)如果自己对所提出的观点不完全肯定,可用

Wetentativelyputforward(interrpretethisto..)

OrTheresultsmaybedueto(causedby)attributedto

rsultedfrom..

OrThisisprobablyaconsequenceof

Itseemsthat..canaccountfor(interpret)this..

OrItispisiblethatitstemfrom...

连接词与逻辑

写英文论文最常见的一个毛病就是文章的逻辑不清楚。解决的方法有:

1)句子上下要有连贯,不能让句子之间独立

常见的连接词语有,However,also,inaddition,

consequently,afterwards,moreover,Furthermore,

further,although,unlike,incontrast,Similarly,

Unfortunately,alternatively,parallelresults,

Inorderto,despite,Forexample,Comparedwith

otherresults,thus,therefore...

用好这些连接词,能够使观点表达得有层次,更加明确。

比如,如果叙述有时间顺序的事件或者文献,最早的文献可用AAadvocateditforthefirsttime.

接下来,可用ThenBBfurtherdemonstratedthat..

再接下来,可用Afterwards,CC..

如果还有,可用MorerecentstudiesbyDD..

如果叙述两种观点,要把它们截然分开

AApputforwardthat...

Incontrast,BBbelieve

orUnlikeAA,BBsuggest

orOnthecontrary(表明前面的观点错误,如果只是表明两种对立的观点,用incontrast),BB..

如果两种观点相近,可用

AAsuggest

Similarily,alternatively,BB..

OrAlso,BB

orBBallsodoes..

表示因果或者前后关系,可用Consequently,therefore,asaresult,

表明递进关系,可用furthermore,further,moreover,inaddition,

当写完一段英文,最好首先检查一下是否较好地应用了这些连接词。

2)段落的整体逻辑

经常我们要叙述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逻辑结构。

首先第一段要明确告诉读者你要讨论几个部份

...Therefore,therearethreeaspectsofthisproblenhaveto

beaddressed.

Thefirstquestuoninvolves...

Thesecondproblemrelatesto

Thethridaspectdealswith...

上面的例子可以清晰地把观点逐层叙述。

Or,可以直接用First,Second,Third...Finally,..

当然,Furthermore,inaddition等可以用来补充说明。

3)讨论部份的整体结构

小标题是比较好的方法把要讨论的问题分为几个片段。

一般第一个片段指出文章最为重要的数据与结论。补充说明的部份可以放在最后一个片段。

一定要明白文章的读者会分为多个档次。文章除了本专业的专业人士读懂以外,一定要想办法能让更多的外专业人读懂。

所以可以把讨论部份分为两部份,一部份提出观点,另一部份详细介绍过程以及论述的依据。这样专业外的人士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比较专业的讨论他可以把它当成黑箱子,而这一部份本专业人士可以进一步研究。

为了使文章清楚,第一次提出概念时,最好加以个括弧,给出较为详细的解释。

如果文章用了很多的Abbreviation,两种方法加以解决

1)在文章最好加上个Appendix,把所有Abreviation列表

2)在不同的页面上,不时地给出Abbreciation的含义,用来

提醒读者。

总之,写文章的目的是要让读者读懂,读得清晰,并且采取各种措施方便于读者。

一定要注意绝对不能全面否定前人的成果,即使在你看来前人的结论完全不对。这是前人工作最起码的尊重,英文叫做给别人的工作credits.

所以文章不要出现非常negative的评价,比如Theirresults

arewrong,veryquestionable,havenocommensence,etc.

遇到这类情况,可以婉转地提出:

Theirstudiesmaybemorereasonableiftheyhad

consideredthissituation.

Theirresultscouldbebetterconvincedifthey...

OrTheirconclusionmayremainsomeuncertanties.

讨论部份还包括什么内容?

1.主要数据特征的总结

2.主要结论以及与前人观点的对比

3.本文的不足

第三点,在一般作者看来不可取。事实上给出文章的不足恰恰是保护自己文章的重要手段。如果刻意隐藏文章的漏洞,觉得别人看不出来,是非常不明智的。

所谓不足,包括以下内容:

1.研究的问题有点片面

讨论时一定要说,

Itshouldbenotedthatthisstudyhasexaminedonly..

Weconcentrate(focus)ononly...

Wehavetopointoutthatwedonot..

Somelimitationsofthisstudyare...

2.结论有些不足

Theresultsdonotimply,

Theresultscannotbeusedtodetermine

betakenasevidenceof

Unfortunately,wecannotdetermienthisfromthisdata

Ourresultsarelackof...

但是,在指出这些不足之后,随后一定要再一次加强本文的重要性以及可能采取的手段来解决这些不足,为别人或者自己的下一步研究打下浮笔。

Notwithstadingitslimitation,thistudydoessuggest..

However,theseproblemsculdbesolvedifweconsdier

科技论文写作范文第4篇

1、学术性,或称理论性,是学术论文与其他类议论文章根本区别之所在。学术论文是一种学术性的论理文章,只能以学术问题作为论题,以学术成果作为表述对象,以学术见解作为文章的核心内容。它要求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通过严密的论证和分析,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而不是客观事物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的叙述。

2、科学性,科学性是一切学术论文的灵魂和生命。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客观真理,因此首先必须发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反对弄虚作假的不诚实态度;其次任何学术研究,都必须符合科学的规律。

3、创造性,或称创新性、创见性、独创性,这是衡量学术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科学研究是处理已有信息、获取新的信息的一种创造性精神劳动,需要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探索新的方法,阐发新的理论,提出新的见解。表述科研成果的学术论文,贵在创新。如果没有一点创新性,就根本没有必要写学术论文。

4、专业性,学术论文的专业性不仅表现在研究内容和手段上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色,而且表现在文章的结构、专业术语、图表、公式等方面。

5、规范性,不同的期刊论文虽然在语种、版面上有区别,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格式。世界发达国家对学术论文的撰写和编辑制定了各种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标准,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术机构还制定了本学科和专业的国际标准。

科技论文范文欣赏:

[摘要]科技扶贫在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伟大实践中,使广大贫困地区农民依靠科技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在中国经济整体日益市场化的今天,为了进一步提高科技在扶贫攻坚战中的作用,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本文介绍了林下经济作物种植这一条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能很好地保护林地生态的科技扶贫新模式,从而证实了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切实是一条切实可行的科技扶贫新途径。

[关键词]新途径林业科技兴农林下经济作物种植

[中图分类号]F32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07-0110-02

引言:科技扶贫政策的提出,它是应对贫困农村地区技术生产落后和技术人才极度缺乏的这一经济现状的,近些年来,科技扶贫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在我国,科技扶贫政策的提出较晚,地区之间发展的还很不均衡,还没有形成一致认识的扶贫模式的具体界定。因此,研究科技扶贫发展的具体操作模式,探索形成比较规范和科学先进的科技扶贫模式理论,对完善和发展科技扶贫理论和进一步推进科技扶贫实践都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在这种背景下,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就应运而生,它是在实行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将集体林地承包到了农户手中,广大林农为充分的利用林地空间,深挖林业生产力,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绿色循环经济,而在农业生产领域涌现出的新生事物。近年来,我国把把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产业作为促进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社会发展的重要农业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经济作物种植,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科技扶贫的意义及其特征

1.科技扶贫的意义

科技扶贫政策的实施与应用,促进了贫困地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尽快的实现了脱贫致富。高素质的科技扶贫人才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农民群众进行科技扶贫政策与技术的普及教育,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贫困地区农民自我发展和积累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了贫困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得到最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科技扶贫的特征

2.1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在科技扶贫中始终扮演着第一位的角色,起到的作用永远是最重要的也是决定性的。由于贫困地区自然、经济、社会和人文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较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科技扶贫开发中,需要大力发展本土科技以及引入必要的先进技术,同时由于农林牧渔等行业技术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适应性,在贫困地区引入技术时,必须要求技术本身是先进的、成熟的,并结合当地实际综合体现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2.2加大力度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科学文化素质。科技扶贫不仅要求有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同时要求科技实施人员素质较高,因此提高个体素质是贫困地区脱贫的必备条件。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群众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不仅要引入科技和管理人才,组织实施各类型的扶贫项目和扶贫讲座等类型的活动,集中解决贫困问题以及增大群众的认知面,而且要在扶贫项目和扶贫讲座等类型的活动的带动下,大力开展科技扶贫政策与技术的培训与教育,以达到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目的,这样就从根本上转变了农民思想观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个体素质,造就了当代的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农民。

二、应用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的开展方法

笔者生活在平原地区,随着退耕还林工程以及防护林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农民栽树的积极性高涨,林地面积在近几年迅速增加,改变了林木稀少的的状况,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1.近几年来,养殖业收益较好,林农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林地资源,实现养殖以及林业的双重发展。在林地里散养家常鸡、鸭,鹅等,在各地都有非常成功的例子,在果园散养鸡鸭鹅等家禽,能够明显的减少害虫的虫口密度,而且不用给果园单独除草,省工省力。在合适的林地规划一片空地圈养生猪和羊,有的还在林地建立托牛所,利用林地的坑塘养鱼,收益相当高。而家禽家畜的粪便又是林木生长良好的肥料,二者相得益彰,极大地提高了林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林木的生长。

2.林下种植已经非常普遍,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林下套种喜阴的园艺用卉苗木前景广阔,喜阴的有苔类。在林木种植的初期,可以采取林木与矮杆作物间作,例如大豆、花生、辣椒、等。耐阴的药材品种非常多,而且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药材的需求量非常大。可栽植人参、西洋参、等很多品种。林地栽植食用菌历史悠久,可以种植蘑菇等菌类植物。

3.充分发挥林木丰茂、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和林下产品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产业,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建立“林家乐”,突出个性特色,以采摘、垂钓等休闲模式吸引各方游客来享受林地的中的农家乐趣。

三、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林木的生产周期是比较漫长的,这严重制约着林改后农民的发家致富。而发展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增加了林业附加值,开辟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2.因地制宜成本低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利用森林系统良好的生态条件,在林下种植南药、棕榈藤和切叶花卉等适宜的经济作物(植物),这种种植模式是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药用经济作物和资源,投入少、效益高,也可有效地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从而实现“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3.保护环境效果好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可构建不同类型森林复合经营系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结语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作为一条农村科技扶贫新途径,具有农民可操作性强、投入少、见效快、种植面积广、大大增加农民收益、保护生态环境等优势,在农民林业生产实践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能提高森林覆盖率,同时由于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又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益,产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这样,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必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因而也成为了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褚琳,劲草.科技扶贫是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J].科学经济社会,1999

[2]毕文博.深化科技扶贫,做好科技共建工作[J].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2003

[3]李金海.林下经济理论与实践[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科技论文写作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交通工程;教学方法;科技论文写作;综合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82-02

一、引言

交通工程设施作为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安全、管理、服务、收费、监控、停车、景观以及照明等众多方面,对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运输安全、改善服务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是交通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目前,国内各高校不断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倍受青睐”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式、启发式、研究式、互动式(讨论与指导相结合)、因材施教等。

然而,笔者发现,上述教学方式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收效甚微。如今学生学得知识很宽泛,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经常处于上课疲劳、倦怠状态,“左耳进右耳出”,课后作业抄袭现象严重,独立思考能力差等。

针对上述现象,笔者将“科技论文写作”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融入本科教学中,提出此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和原则问题。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缓解上述现象。

二、现有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

(一)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重视不够

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与学关系的结合度,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充分调动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课堂教学尤为重要。而现有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学”的主体作用。调查显示,大部分高校均有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估体制,其评估的重点主要是教师授课水平、课件质量、师生互动情况及学生听课情况等,尽管体制中也包含了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但是这些主要取决于学生上课是否“专心”听讲、考试成绩是否“合格”层面,而学生对专业知识是否真正掌握、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否真的提高难以判定。

(二)实践教学环节效果不尽如人意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纵观各高校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课程设计、各类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尽管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因其通常会放在大三第二学期和大四进行,而这个阶段通常是学生最繁忙、压力最大的阶段,考研、找工作、实习等事情接踵而至,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学生“无暇顾及”、“敷衍了事”、作业抄袭等现象,而某些代课教师因“充分理解学生难处”和“放学生一马”的“宽容”态度或多或少加剧了上述现象,这不仅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侥幸心里,抹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造成了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下降。

三、“科技论文写作”结合传统教学手段

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教育模式,笔者提出了将“科技论文写作”与传统授课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主要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结合课程内容,拓展知识,提出相关工程或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第二,给出题目,明确要求:给出相应的科技论文写作主题,要求学生查阅、研读资料,严格按照标准论文格式和写作规范完成作业;第三,不合要求,推倒重来:对作业中存在的大小问题要求学生一次次的修改完善,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第四,制作PPT,师生换位:要求学生将最终完成的科技论成PPT,以论文答辩的形式进行讲解,老师和学生均可在每小组讲解过程中进行提问或给出建议;第五,严慈相济,因材施教:对各小组及组员的表现和收获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再接再厉。

四、教学实践

笔者在本学院2010级交通工程专业的《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课程中进行了教学实践。整个实践环节和应该注意的细节如下:

(一)摸清基础,循序渐进

在讲述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时,引出课本中未涉及到的低噪声路面技术相关知识,并给出了本课程第一次科技论文写作作业――低噪声路面技术。这次作业要求较低,除了培养学生主动广泛地阅读专业文献、拓宽知识层面外,更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关于文献检索、论文写作、Word应用和PPT制作等基本功。为了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信心、锻炼团队协作能力,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分配由各小组自行安排。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讲述完道路交通标线分类、功能、材料组成和施工工艺后,引出教材中未涉及到的标线清除技术的提问――为什么要清除旧标线?如何清除?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有,提问要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和实际生活,问题要循序渐进,不能太难、太抽象,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但不能让学生觉得问题太难而放弃。

(二)要求明确,自主完成

第二次论文写作题目定为“标线的清除技术”。此次写作对文献检索数量做出明确要求,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写作内容自由发挥,创新性不做强制要求,可以整理、分析、总结文献,也可大胆设想,说明实现原理,但须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语言凝练;论文排版要求按照标准论文格式完成,促使学生熟练应用文字处理软件。对于论文写作和排版中遇到的问题,组员之间共同探索学习,也可向老师咨询。

第二环节要注意的问题是防止抄袭,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警告学生抄袭的后果,强迫学生不敢抄袭;其二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主动、出色地完成任务,通过点名表扬和加分等方式鼓励学生。

(三)不厌其烦,多次修改

对于论文写作,笔者要求学生对其完成的作业做了三次大的修改。第一次提交上来的论文,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摘要内容不符合摘要写作要求,写成引言,且不完整;论文格式均不正确,有三组同学的论文没有摘要,论文大标题、小标题以及正文文字字号、段落行间距不符合要求;图、表不符合要求;参考文献数量不够且格式不对。对于上述问题笔者均在论文审阅时给予一一指出,并反馈给学生要求进行修改,并规定按照太原科技大学学报论文格式进行修改。

这一环节一定要坚持“认真批改论文”及“论文写作不合要求,推到重来”的原则。

首先,为什么要认真批改“作业”?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2340名在校的和已经毕业的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部分大学生对待作业敷衍了事的原因,有51.7%的人认为“老师无暇认真批改作业,没能及时对作业进行反馈,加剧了学生应付和抵制作业的情况”,26.8%的人认为很多大学生不认真做作业,是因为各类作业太多,有抵触心理,还有部分人认为是“高教管理”等其他方面的原因。由此可见,老师对待作业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一些“重要的必须做的作业”,代课教师应该认真审批并予以反馈。

其次,之所以要坚持“论文写作不合要求,推到重来”的原则原因有三:(1)使学生掌握科技论文写作格式,熟练使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为日后发表科技论文和完成毕业论文及工作打基础;(2)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能利用学校的资源(如网络、图书馆、老师等)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3)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其精益求精的作风。细节决定成败,万事从小事做起,从细小处着手,做到精益求精,不折不扣。而这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老师及时的引导与指正。

(四)注重表达,师生换位

笔者要求学生把自己写的科技论文制作成10页左右的PPT,每小组派代表在课堂上讲解,老师和学生均可提问。在这次实践当中,有两组学生做的PPT比较简单,其小组代表在讲解时因有些心慌、紧张,导致语无伦次、逻辑不清,但是另外两组做的PPT背景丰富,内容完整,而且还应用了一些简单的动画和视频,最主要的是学生代表的讲解出乎老师意料,逻辑清晰、绘声绘色,板书与PPT并用。

这一环节主要目标有两个:(1)锻炼学生制作PPT的能力;(2)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如今的实际工作中,PPT是现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如何对自己制作的PPT进行讲解说明,更能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口才往往比文采运用更直接,因此,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使之成为善于交际、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五)适时表扬,宽严相济

各小组作品展示结束,要适时点评。这一环节,一定要坚持以鼓励为主,对于表现比较好的同学一定要予以表扬,表现欠佳的同学,找出长处予以勉励。

坚持鼓励的原则是因为,在上一环节中,笔者对于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使某些学生产生自卑感,不敢或不愿站出来承担责任,或者造成学生抵触、逆反心理,就得不偿失了。因此,在这一环节,要坚持以鼓励为主,适当放松标准尺度,尽量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

五、结束语

在充分发挥老师引导、监督作用的前提下,重视学生“学”的主体作用,提出将“科技论文写作”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具体的综合教学方法,并指出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注意和坚持的细节和原则问题。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读、写、用、说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认真严谨的专业素养,为今后的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