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与经济

科技与经济范文精选

科技与经济

科技与经济范文第1篇

一、科技金融发展以及研究现状

科技金融的根本在于依靠科学技术能力创新来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增长的质量。已经有很多的经典理论对科技金融进行了深入探讨,比如,R&D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以及经济发展理论等,其大多将研究重心放在科技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上。国外基于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总体来说相对较少,Ekaterina等人认为科技金融与金融两者在体系建设上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其认为如果没有金融的支持,那么科技也无法实现创新性发展;Neff等人认为金融支持对于促进科技创新以及经济增长都大有裨益;Luc等人则是从经济发展理论出发,探究金融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Lina等人提出资本主义市场抑制科技创新的重要结论;Perez则认为金融市场本身逐利的基本特性就奠定了其与技术创新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国外相较于科技金融与金融之间的关系研究相对较浅,可供参考的理论知识储备不足。相较于国外并不成熟的科技金融研究体系,国内方面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就更加成熟,其涉及内容主要包括科技金融的定义研究、体系测度和对经济增长影响三个方面。首先,赵昌文等人于2009年首次提出科技金融的基本概念,其认为科技金融是对工具、制度、政策、服务等全方面的创新安排,是促进科技发展以及成果转化的重要内容。其次,有关于科技金融体系的测定,薛莉等人从政府科技资金投入、贷款、投资等几个方面入手构建起“主银行”科技金融体系,探究其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异质性特征。最后,针对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卢金贵等人针对2016年广东省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政府科技投入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作用。因此,本文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究经济变量的空间特征,并结合经济的溢出效应影响,分析科技金融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影响,以期能够进一步优化科技金融的空间格局,推动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平衡与协调。

二、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空间外溢效应所受的边界制约

事实上,就创新要素本身而言是难以实现完全的自由流动以及有效合理的应用的,其在发挥协同创新的空间外溢效应时需要严格按照区域边界的理论机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创新机制的本质特性来看,其在发挥产业驱动作用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信息以及知识的交换,而知识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粘滞特性,所以在进行区域间传递过程中极其容易受到显、隐性因素的影响。站在区域间的协同创新的角度上来看,其对于产业升级有着极为关键的枢纽作用,是影响交易成本、传递效率的关键。此外,从社会因素上来看,目前我国的创新环境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仍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而科技创新是实现区域间产业成员利益的基础,涉及到一些相关的契约行为以及法律保护等,再加之产业成员在空间上表现出战略目标、企业文化、利益分配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所以说相关产业在开展科技金融创新时往往更加倾向于有合作经验的企业,并且在地区选择上存在一定的本地偏好,所以说外溢效应具有一定的区域界限。最后,从制度因素上来看,地方性政策所表现出来的保护主义也使得空间外溢效应的发挥受到边界的限制。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地区行政划分以及本地官员保护主义横行,最终致使区域间的技术、知识信息等协同要素无法实现区域间的自由流动,由此带来的技术供需方“锁定效应”直接制约了区域间产业的优化和升级。所以说科技金融在刺激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无可避免的会受到边界条件的制约。进而使得创新科技在制度壁垒以及知识粘性等因素的作用下,使得其在空间上表现出外溢效应衰减的基本特征。

三、内在机制以及传导机理分析

经济的高质量增长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增长的速度上,其根本还在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简单来说就是依靠科技金融来推动当前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并推动当前经济发展结构的优化,使得科学技术最终能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内驱力。下文站在空间外溢的角度上,对科技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探究金融与科技结合之后如何影响经济的高质量以及高速增长。

(一)科技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配适度

目前来看,有很多学者研究发现科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趋势相近的地区,其具有基本一致的经济发展特点以及经济建设格局,由此可以看出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有着明显的相关性。除此之外,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也有提到区域间资本与劳动力要素之间存在着自由流通的基本特征,并且指出通过经济活动导致的知识溢出还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经济的增长。另外,科技金融所能引起的空间效应也不容小觑,其发展是实现产业空间重组、经济区域流通的关键,使得区域间的经济结构出现空间上的变形,这也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支撑。从基本的“中心-”理论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科技金融发展是推动区域间资源要素流动的关键,能够实现金融技术创新发展从中心区域出发,带动周围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打造出由中心向扩散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经济结构能够适应中心区域经济结构发展的主流态势,进而实现由表及里、由内向外的产业结构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使得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由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关系转变为当前区域间合作的新型关系,推进区域间经济发展朝着更加稳定、协调的方向发展进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科技金融发展表现出极为不均衡的状态,远距离区域间的经济联动并不积极,尤其是东、中、西部的经济格局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以东部地区为例,其作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科技金融发展明显领先于中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表现出重工业为根本,科技金融发展缓慢的基本态势,所以说远距离的科技金融发展极为不平衡。相比远距离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表现出不平衡状态,相邻地区科技金融的发展则更加协调与平衡,并且在空间上表现出两地距离越近,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越相近的基本格局。此外,相邻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扩散过程中表现出巨大的优势,使得近距离的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匹配性。

(二)科技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

科技金融在提高经济增长以及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还依赖于资源要素的配置情况。首先,从根本上来看,科技金融能够推进产业之间产生联动效应,进而在此基础上带动区域间产业的升级以及优化。而从科技金融的本质上来看,其主要是指集知识创新以及技术创新为一体的高技术产业所能带来的经济效应。其中,高技术产业凭借自身的优势能够全面地掌握科技金融与传统产业之间的产业优势,进而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源动力。比如说,高技术产业可以通过向传统产业传输科技成果,来促进传统产业实现在技术、知识等方面的升级和优化,充分发挥出当前高技术产业才能带来的技术溢出效果,这也是推动当前传统产业向技术产业升级优化的必由之路,并且随着当前我国传统产业与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发展,产业与产业间的关联性以及粘合性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加强,推动传统产业在优化升级的过程中,还能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的合理化、高级化发展。除此之外,科学技术资源配置也是影响金融资源多元化发展的根本要素之一,要始终坚持高水平的科研经费投入,使得产业发展能够接触到最优质的资源,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当前科技创新的实际效率。再加之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科技金融与金融的融合发展,进而实现金融产品、服务以及工具的全方位创新,为科技企业发展注入更多的鲜活的力量,并且最终服务于科技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内部的融资渠道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融资成本却得到显著的降低,进而优化升级企业内部当前的产能结构,为其他实体企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当科技金融发展较为成熟时,其能够推动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使得区域间的经济发展质量有更加明显的改善。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经济结构发展正处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说科技金融的加入能够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发展引擎,使得区域间的资源能够实现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当科技金融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时,技术进步就能被更加明显的显示出来,使得资本要素能在空间上实现产业间的合理流通。与此同时,加速当前区域间技术、资本等多个要素的流通与联动发展,并对邻近区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科技金融建设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即表现出科技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而这种溢出效应实际上有着强弱之分,这种强弱关系主要由科技金融的聚集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比如说一些科技金融聚集程度更高的地区其经济增长也就更加明显,而对于一些科技金融聚集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其对于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表现则相对较弱。所以科技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联系。与此同时,区域内部的产业聚集以及科技金融聚集程度还影响着该地区的专业性人才聚集形式,对于一些科技金融较为聚集的地区,其人才聚集程度也更强,产业之间的竞争也就更加激烈,所以能够进一步表现出对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使得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表现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基本特点和优势。

(三)科技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

科技与经济范文第2篇

一.构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农业部近年来从机构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和条件建设四个方面全面加强公益性基层推广机构建设,发挥其在农技推广服务中的主导作用。通过体系改革与建设,理顺乡镇推广机构的管理体制,大力推行乡镇推广机构的人员、业务、经费收归县级农业部门管理,实现管理在县、服务在乡,保证推广服务职能得到切实履行。加强基层推广队伍建设,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学历提升计划。完善扶持机制,引导农科大学生到基层开展推广服务。大力推行科技入户工作机制和‘’专家一农技人员一科技示范户”的服务模式,普遍建立人员聘用、推广责任、人员考评、人员培训等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

二.建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

适应农业农村发展对劳动力技能提升的需要,突出重点,满足急需的农业农村人才培训要求。培训重点集中于农业生产服务、兽医服务、农机服务、农业经营管理、农村社会管理、涉农企业、农业创业等7大类22个职业培训岗位,引导和促进农民分业、农业分工。广泛发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培训。将条件较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作为参与农民培训的重要力量,促进培训与产业发展、就地就近就业相结合。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作用,将培训与科技创新成果示范相结合。促进农业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关键点促进农业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考虑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具体来讲,在制订政策路线和方法路径时,应把握好以下六个关键点:

1.强化统筹协调

围绕现代农业重大需求,优化科技力量布局,促进农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尤其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好科研、教育、推广、企业等创新主体的职责定位,理顺中央与地方之间、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之间等关系,处理好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建立跨部门、跨学科、跨领域联合攻关的组织机制,上中下游紧密衔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实施机制,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衔接、优异科技资源与优势产区紧密对接、中央与地方科研力量上下贯通、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科专家协同创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格局。

2.完善管理机制

推进农业领域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必须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大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创新完善立项机制,强化产业需求导向,系统梳理长期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建立以需求定项目、以应用定项目的科研立项机制。创新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不同机构、不同项目、不同人员等分类评价机制,强调学术引用率、技术使用率、成果筱盖率,重点考虑科技成果对农业生产的实用性、适用性和有效性,突出评价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对农业生产的实际贡献。创新完善稳定支持机制,遵循农业科技自身规律,对基础研究、基础性工作、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等科研领域给予连续稳定支持,对实施进展良好项目和研究团队予以连续滚动支持。

3.突破重点领域

适应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的基本国情,着力开展育种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加快培育农业新品种,完善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体系,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适应资源约束日益突出的基本状况,着力突破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等技术,创新农业清洁生产和循环农业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适应农村务农劳动力数量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新态势,强化农业机械与装备研发,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快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畜牧水产养殖关键环节机械化步伐,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成本。适应我国农业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新特点,加强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研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风险能力。适应对质量安全越来越高的新要求,着力强化优质高效种养技术,开发绿色安全农业投入品,研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提升农产品安全生产和监管技术能力。

4.抓好关键环节

加快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明确公益性定位,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设立公共服务岗位。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提倡管理在县、服务在乡,发挥县乡推广机构的整体功能。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规范人员上岗条件,推行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农民三方考评。发挥好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在推广中的作用,引导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培训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大力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着力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等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服务,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强化面向企业的技术转移工作,使农业科研成果由样品、展品尽快变为市场需求的商品。

5.加强人才建设

人力资源是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最主要力量。加强以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重点的农业科研队伍建设。创新农业高等教育与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逐步形成以领军型人才为核心的优势创新团队。加强以骨干农技人员为重点的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学历提升计划,不断提升农技推广队伍素质。以提高经营能力和专业技能为核心,抓紧培训一批农村发展带头人、农业技能服务型人才和农村生产经营管理型人才,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种养水平,促进农民向职业化发展。

6.完善分配机制

科技与经济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新疆

一、引言

随着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方面也在迅速地发展,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而解放生产力和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就是要实施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决定性因素。当一个国家的科技与创新能力有所提升后,就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向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科技创新水平更上一步,意味着国家的经济可以保持不断增加的态势,而对于一个不发达的地区或国家来说,科技创新对于经济驱动是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两系统之间的内部组织状态与相互作用本质上是复合系统不断由低级耦合向高阶耦合的发展。要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需要探明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机制。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均为各自存在众多要素的复杂系统,各要素间以及要素内部各因子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为二者的耦合机制研究带来较多困难。科技创新的知识外溢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与要素配置三方面促进或影响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也会为科技进步带来广阔的市场需求、资金支持以及良好的制度环境保障;两系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共同构成一种复杂、动态的耦合关系。

二、模型选择与数据来源

(一)评价指标选择及体系构建

本节遵循数据可获得性、可量化性、具代表性与综合性等原则,选取能够客观反映新疆科技创新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的指标,构建两系统评价指标体系。1.科技创新发展的评价指标选择及体系构建科技创新发展以经济、科技等发展条件为基础,本文借鉴(邹新月,2021)已有研究成果,确定创新环境指标、创新投入指标、产出成效指标为一级评价指标,该评价指标概括了对新疆科技创新发展多方面全面评价,使综合评价结果更有效。在此评价指标体系中,资源指标包含企事业单位科学研究人员配置、科技创新人才供给、科研机构人员配置,通过政府部门所属研究与开发机构及科技信息与文献人员数/机构数以及企事业单位科学研究人员比重情况来评判现有单位人才配置情况,研究生毕业人数来衡量科技创新人才供给情况;创新投入指标包含R&D经费内部支出、地区R&D项目数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发展经费,以此判断新疆科技创新投入水平;产出成效指标包含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及奖励数以及专利申请通过情况,反映科技创新在发展中的产出成效;共构建8个指标,见表1。2.经济发展评价指标选择及体系构建在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上,参考(袁以美,2018)关于新疆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从经济发展状况、居民生活状况、社会保障情况、人口就业情况4个层面12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表2)。

(二)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新疆2010-2019年《中国区域统计年鉴》《新疆统计年鉴》《国际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以及上市企业研发数据(R&D数据)。为保障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只选取2010-2019年。1.标准化处理基于科学性、有效性的原则,为消除原始数据间量级差异,文章参考朱雷鹏(2021)的方法将采用极差标准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正向型指标表示指标越大越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耦合,逆向型指标表示指标越大越不利于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即正向指标“+”Xij=xij-ximinxjmax-jmin*0.99+0.11(1)负向指标“-”Xin=xjmax-xijxjmax-xjmin*0.99+0.11(2)式中:Xij为标准化的值(i=1,2,…,m;j=1,2,…,m;n是年数、m是指标个数);xij为初始值;xjmax为所有样本历年中j指标的最大值;xjmin为j指标的最小值。2.指标权重的设定利用熵值法处理:第一步:求Xij在j项指标体系下所占比重PijPij=Xijni=iΣXij(3)第二步:求第j项指标的熵值ejeij=-1k*ni=1Σ(Pij*lnPij)(4)其中ej表示第j项指标的熵值,ej≥0。式(4)中常数k与样本数n有关,一般令k=lnn,则0≤e≤1。第三步:求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gjgj=1-eij(5)第四步:求权重μij.μij=gjmj=iΣgj(i=1,2;j=1,2,...,m)(6)3.综合指标指数的测算将式(6)处理后求得的各指标权重与标准化后的数值运用加权求和平均值法进行计算,得出科技创新发展评价指数F(x)和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G(y)。F(x)=Ui=1=nj=iΣμij*Pij,其中nj=iΣμij=1(7)G(y)=Ui=1=nj=1Σμij*Pij,其中nj=1Σμij=1(8)式中:μj为各项指标的权重;xi和yj分别表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单项指标。4.耦合协调度模型科技创新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为研究两者之间的互馈程度,构建科技创新与城镇化发展的耦合度模型,利用耦合度对两者之间的作用状态、程度进行描述与衡量。科技创新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度C:C=F(x)G(y)12[(F(x)+G(y))]{}2(9)(9)式中:C越大表示科技创新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处于良好状态,耦合度越高;反之越小。科技创新发展与经济发展综合协调指数T:T=αF(x)+βG(y)(10)式中:T反映科技创新发展与经济发展整体协同效应,α与β是待定系数,将α=β=0.5。科技创新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度D:D=CT(11)5.耦合协调度等级判定当耦合度C=0时,科技创新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微乎其微可视为不相关,系统将向无序发展;当耦合度0<C≤0.3时,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科技创新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大;当耦合度0.3<C≤0.5时,处于颉颃阶段,科技创新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现阶段经济发展程度无法满足新疆科技创新发展;当耦合度0.5<C≤0.8时,处于磨合阶段,科技创新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经济发展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科技创新发展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发展进入良性耦合;当耦合度0.8<C<1时,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科技创新发展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当耦合度C=1时,科技创新发展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共振耦合阶段,科技创新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高度和谐统一,系统将趋于新的有序结构。6.因子贡献度因子贡献度由各指标贡献度(Uij)之和计算所得。Uij单项因素对总目标的权重,代表单项因素对总目标的影响程度,具体计算公式为:Uij=∑i、j=1Uij(12)

(三)模型结果及分析

1.科技创新发展时序特征。通过计算得到新疆科技创新水平与经济发展的指标的因子贡献度,如下表所示,新疆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中因子贡献度最大的是居民生活,为0.25;新疆经济发展评价体系指标中因子贡献度最大的是创新环境为0.38。如图1所示,新疆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趋势分为三大阶段。以2013年为时间节点,2010-2013年属于缓慢增长阶段,2014-2017年属于快速上升,2018-2019年属于震荡上升阶段,新疆经济发展情况经过10年的曲折发展进步,虽然中间有段时间贡献度整体变小,但是2019年贡献度比2010贡献度已经有很大幅度的上升。新疆创新环境的贡献度在2012之前缓慢上升,2013之后快速波折下滑;新疆创新投入发展的贡献度在2010年处于增长阶段,2011年后快速减少,2017年又急速反弹;新疆产出成效的贡献度在2015年之前一直处于下降阶段,2016年开始上升反弹。通过采用熵值法确定科技创新发展系统中一级指标层的权重(见表3),所占比重分别为创新环境指标0.3709、创新投入指标0.3792、产出成效指标0.2499,其中创新环境指标权重比例最大,上升趋势最显著,是影响现代科技创新发展水平最主要因子。如图3所示,新疆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的3个子系统的评价得分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创新环境水平呈现曲线上升趋势,在2018年略有下降,随后2019年仍保持上升趋势;创新投入水平在2012年前发展迅速,呈快速增长趋势,2013年达到小高峰后,2014年有所下降,然后又开始大幅上升,随后趋于稳定。产出成效的发展水平的波动幅度最为明显,在考察期内,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10-2012年科技创新产出成效有所下降,2013-2016年科技创新产出成效呈现“增减交替”现象,2017-2019年科技创新产出成效明显,2019年达到10年最高峰。2.经济发展时序特征。通过采用熵值法确定经济发展系统中的四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其中经济指标、生活指标、医疗救助指标、人口就业指标所占比重分别为0.187、0.251、0.188、0.123。经济发展由经济指标、生活指标、医疗救助指标、人口就业指标这四个指标变化趋势所构成的经济发展时序特征如图4所示。2003-2017年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医疗救助水平呈波动增长态势,发展速度最为明显,在2013年医疗救助水平有所下降后,开启快速增长模式,分析其原因是自治区政府开展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在各级各类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多个维度落实工作,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显著提升。2010-2019年中新疆经济发展稳步推进,但增长趋势并不明显。在考察期内,人口与就业水平一直在固定的区间内波动,发展较不稳定,但总体变化趋势略有上升。3.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分析。依据表3和表4新疆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测度指标,运用数学逻辑评价方法将2010-2019年的新疆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总体发展水平的发展趋势(见图5)。考察期间新疆科技创新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并在2013年有个小高峰,在2014年略有下降后,又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在2010-2019年间一直保持平稳良好的增长势头,增长了将近3倍,并且与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的增长基本保持同步。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政策有关,例如实施科技精准扶贫专项行动,强化科技投入、实施科技精准扶贫专项行动以及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引导援疆省市与南疆贫困地区有效对接等举措,使得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技支撑引领产业不断升级,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同时,新疆各地州政府也因地制宜合理调整科技创新投入和改善科技创新环境,以先进科技为引领,优惠政策为依托,多方服务带动经济发展。4.现代科技创新发展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时序特征。从耦合协调度模型得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发展趋势(见图6),总体上看,耦合协调度和耦合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经等级评定耦合关系由整体上低水平耦合趋于高耦合良好状态(见表4)。结合新疆科技创新发展水平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对比(见图5),将耦合关系进行时序分析。第一阶段:2010和2011年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2010-2011年科技创新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2011年经济发展对于科技创新的依赖有所提高,2011年新疆科技创新发展开始提速。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产生胁迫作用,耦合初期出现极度失调现象。第二阶段:2012和2013年处于新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颉颃阶段。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在居民生活、医疗救助、就业等领域中投入应用,科技创新被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发展迎来新的契机,2013年科技创新发展水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但由于新疆地区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科技创新发展与经济发展交互能力较弱,两者仍处于颉颃耦合过程中,整个阶段仍呈现极度失调状态。第三阶段:2014-2017年处于磨合耦合阶段。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以相同趋势发展,相辅相成,两者发展水平均向较高位置稳定发展,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科技创新发展也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作用下进入可持续友好型环境。耦合后期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起到良好协调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也由严重失调阶段向轻度失调阶段转变。第四阶段:2018和2019年新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在2019年经济发展水平达到最大值,但由于2019年失业率提高,经济发展性有所下降,科技创新发展与经济发展耦合度仍处于轻度失调状态。故纵观新疆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发展趋势,现阶段新疆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关系仍处于较低水平,科技创新综合水平发展潜力巨大。

三、结论

科技与经济范文第4篇

1.1测度原理与方法

测度增长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大小的核心是测算出科技进步率的高低。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成果取决于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以及生产要素之间配置的方式,反映投入和产出之间技术关系的数量方式,称为生产函数。

1.2测度模型

在应用生产函数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关系时,C—D生产函数是应用较广泛的工具之一。传统的C—D生产函数的形式为:Y=AKαLβ式中,A为科技进步,Y为产出量,K为资本量,α为资本产出弹性系数,L为劳动量,β为劳动产出弹性系数,其中,α+β=1,即规模报酬不变。为了扩大C—D生产函数的应用范围,在本文中,我们假定采用扩展的C—D生产函数来描述中国的农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并假定生产函数的规模收益不变,科技进步服从希克斯中性。其测度模型为:Y=Aeδ1meδ2hkβ1Lβ2Sβ3式中:Y为农业总产值;A为科技进步;K为物质费用;L为农业劳动力数;S为耕地面积;m为农产品市场化程度;h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程度。

1.3参数估计

1.3.1数据的界定

在运用农业生产函数的分析时,对影响产出的诸要素进行科学的界定,是获得真实结论的关键。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产出起作用的是真正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而在一般统计资料中,所取得的数据序列往往是总体数据,必须经过适当的修正,才可能真正地反映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数量。另外,还需要修正由于价格因素引起的数据序列可变性问题。我们对投入与产出因素序列作出如下界定:①农业总产值(Y)设定为经不变价格(1990年)换算后的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②物质费用(K)设定为经不变价格(1990年)换算后的农业资本存量与农业流动资金之和;③农业劳动力数(L)为从事农林牧副渔业劳动力数量;④耕地面积(S)为用于农林牧副渔业的耕地面积;⑤农产品市场化程度(m)设定为农产品集市贸易量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程度(h)设定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占全国村(组)的比重。

1.3.2模型参数估计

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对模型参数作出的估计,根据最小二乘法(OLS)的参数估计计算出各投入要素对产出增长的贡献。

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的分析

根据1980—1999年农业总产量与投入要素,我们采用生产函数模型计算的我国农业投入与产出变化关系数据分别于表2、表3。自1979年以来,中国农业的增长基本处于一种适度增长的状态,农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47%,增长主要归功于物质费用的增加和科技进步。其间物质费用投入的年均增长率为5.21%,并且与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大致成同一方向波动。物质费用增长对总产值增长率的贡献为66.21%,而科技进步对总产值增长率的贡献为33.41%。农业物质费用投入的增长和科技进步抵消了土地减少等因素的不利影响。从农业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自1979年开始,历经波折的中国农业终于走上了良性的发展轨道。其表现在,1980—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19%,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农业物质费用投入的年均增长率只有6.08%,劳动力年均增长率只有0.36%,耕地面积年均增长率为-0.6%,科技进步率增长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到39.02%,其中一半以上来自制度创新,40%来源于技术进步。1986—1990年的农业调整期,使农业增长速度比上一时期大幅回落,农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率为5.09%,而农业物质费用的年均增长率为3.98%,农业劳动力年均递增率为2.27%。物质费用投入增长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0.22%,科技进步贡献率下降到28.45%,其中的27.41%来自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0.84%来自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余来自技术进步。

农业的调整与徘徊,使农业生产效率下降,其制度原因主要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作用由早期的“喷发性”阶段进入了“整固性”阶段,而又缺少其他配套的创新制度来为增长提供新的刺激。从1985年底开始的以放开农产品价格和政府管制为标志的农产品市场化改革,为这种新的刺激提供了可能,并为下一阶段农业增长势头的回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1—1995年是我国农业重新回到高速增长的阶段。其间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率为8.40%,相应的农业物质费用投入的年均递增率为6.10%,农业物质费用增长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为65.21%,科技进步率增长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回升到35.07%,其中29.04%来自来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但1995—1999年间,由于受到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其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幅5.31%,相应的农业物质费用投入的年均递增率为4.27%,农业物质费用增长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为62.57%,科技进步率增长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为37.32%,其中的30.12%来自于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但是,1991—1999年间的科技进步率增长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综观中国农业增长各个阶段,物质费用投入的扩张始终在农业增长中处于主导地位,也就是说,物质费用投入增长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始终大于60%,这说明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仍是粗放型的。

而科技进步率的增长则显然与农业制度安排的变迁紧密相关,科技进步率提高较快的阶段,总是在农业经营制度发生了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之时。这表明要使我国农业保持高速增长,在农业与农产品生产、经营、销售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有利于保护农民生产性努力和提高效率的制度安排,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一旦建立了良好的经济制度,就需要我们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和增长中的巨大能动作用。因此,在我国已经加入WTO之后,面对我国耕地面积不可能大幅度扩张甚至每年还有几十万公顷良田的流失,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有限以及发达国家价廉物美的农产品将进入国内市场等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这迫切需要改变我国农业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走依靠科技进步为支撑的集约型的增长方式之路。

3“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预测

若想走依靠科技进步为支撑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就必须预测作为农业经济增长源泉的科技进步对中国未来农业的贡献力量到底有多大。影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的因素,除了农业各要素的产出弹性系数外,就是农业产出及各投入要素的年均增长率水平。对“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进行预测时,我们假定1980—1999年的模型大致可以延伸到“十五”期间,即各素的弹性系数不变。依据“十五”农业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和我国未来农业劳动力、农业耕地等的变化情况,我们假定“十五”期间农业总产值将保持5%—7%的平均增长率;物质费用的年增长速度3%—4.5%;劳动力将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导致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假定劳动力年增长率在0—0.44%之间;由于模型中耕地面积的弹性系数非常接近于零,即耕地面积的年均增长率大小对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估计影响不大,因此,假定耕地面积年均增长率为0,根据上述的假定和分析,我们把“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状况的10种可能情况。以上10种预测结果,达到和接近45%的方案有7种,表明“十五”期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实现45%是有可能的。但是,实现的条件:①农业产值增长速度等于或高于6%;②农业资金投入与农业总产值保持同步增长,但是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更快一些,农业资金投入年均增长不能低于4%;③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转移;④耕地面积基本上保持不变。

4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建议

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重要作用是众所周知的。1980—1999年我国农业年平均增长率中的近34%来自科技进步。这表明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然而,对于中国今后的农业增长与发展来说,农业科技进步仍然任重道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物、财力和制定良好的政策措施,来使得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迈得更大,以保证农业增长与发展的持续稳定。从模型预测可看出:要使我国农业从现在到2005年保持5%—7%的年平均递增率,如果能把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由目前的34%提高到45%,就可以使农业资金投入的年平均递增率由5.21%降至4.5%,即可以使农业资金投入的年增长率下降20%左右。这样我们就有可能在减少总计近1000亿农业(这里仅是基本建设)资金投入(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情况下获得同样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预测结果的可能不等于现实,要确保“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5%,需要从大力推进科教兴农战略、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科技发展政策、科技组织实施政策以及劳动力素质提高等多方面着手,促进农业科技发展,从而实现农业经济有效性的增长。

4.1确定正确的科技兴农战略目标

正确确定科教兴农的战略目标,是合理组织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前提。我国今后科教兴农的战略目标应是:依靠农业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全面振兴农业,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发展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为了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增加农产品产量曾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把增加农产品产量作为农业技术进步的基本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我们大力发展和应用农业高产技术,对增加农产品产量起到了显著作用。但这一目标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重视不够,产生了在发展农业生产上只顾产量轻视质量,只讲社会需要不讲经济效益,对农业资源重利用轻保护的偏向,导致了农民增产不增收和农业生态恶化的不良后果。最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产品质量和生产者的经济效益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农业科技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必须面向市场,重视产品质量和市场需求,重视降低成本和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并要求对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生产单位的劳动耗费与产出全面衡量,综合评价其经济效益,把促进农业高产与优质、高效结合起来。为了保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农业科技技术的进步还必须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以逐步实现农业生态——生产——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4.2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和政策扶持

农业科技进步的源头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而农业科学技术的创制与研究中有很大一部分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难以直接成为技术商品,如耕作技术、植保技术、种植技术、灌溉技术、养殖技术等。而这些技术却又是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村经济增长迫切需要且能够创造极大的宏观效益的技术成果。因此,政府在农业科技进步中担任极为重要的角色。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特殊性质,政府应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整体资源优化配置出发,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部门的投入力度和政策扶持。在科研体制改革中也应考虑到农业科研部门的特殊性,加以区别对待。希望农业科研部门完全自负盈亏、走向市场,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利于全国整体的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增长的。

4.3构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推广、种子、病虫害防治等四大科技体系是我国科技兴农的骨干和主要依托力量。在“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的四大科技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健全机构,增加投入,改善条件,稳定队伍,完善体系。在科研体系上,重点建设部级和省级科研机构,健全和加强以农业大专院校和地市级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农业科研网络。在技术推广体系上,重点加强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的建设,健全和完善以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村农民技术员为依托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在良种体系上,重点建设完善以原种场为主体的良种生产繁殖体系和以种子公司、种子站为主体的良种经营服务体系。在病虫害防治体系上,以专业防治队伍为主体,重点建设和完善市、县级和乡镇两级植保机构。

4.4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加速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延长农业的产业链,使提高的产量和质量通过市场实现其价值,最终体现在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上来。通过建立“盈亏与共、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将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企业单位联合起来,组成独立完整的经营体系或经济实体,建立共同的营销组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组织生产、加工、运销,加快资金周转和循环,提高资金增值率。较好地解决农产品的增产增收问题,一方面使农户运用科技发展成为一种可能,另一方面又提高农户学科技、用科技、靠科技的积极性。因此,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重要途径。

4.5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素质

农民是农业技术的接收者,农业科技技术进步能否获得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示范推广的力度与农民的接受和运用的熟练程度。我国农民总体素质比较低下,文化水平与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均不高。加上推广人员缺乏、经费不足、农业科技人员待遇偏低等综合原因,我国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速度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在农民中的普及、强化农民的技术培训工程极为重要。建议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由农业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青年联合会共同主持,建立“中国21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十年计划”。力争在10年内,使全国35岁以下85%以上的青年农民都能接受农业科技培训。其次是鼓励农业科技工作者深入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工作第一线。由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比较艰苦、推广人员待遇不高等诸多原因,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高素质的人才比较缺乏,特别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偏远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长久下去势必给农业科技进步造成严重的影响。建议在全国农业院校建立“农业推广工作者培养基金”,凡申请此项基金的学生,由基金支付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条件是毕业后必须在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一线服务10年,且工作去向由国家统一分配安排,以保证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在农业推广战线的数量和质量。

4.6改革和完善农业科研体制

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政策的目标,是促进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①理顺农业科研体系中职责权力划分和管理层次划分的条块关系,改变多头领导和平行管理的局面,形成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和农业科研宏观调控机制;②在组织结构上形成农业科研资源合理配置的层次和布局,促进农业科研活动中分工协作格局的形成,使农业科研体系成为开放有序的系统,也就是要以“全国成体系、地方有特色”的原则为指导,构建国家和地方两级有明确分工的科研体系格局,从而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任务分流、协调高效的农业科研社会化网络结构;③构建有效的动力机制,既要建立农业科研事业发展的社会需求动力机制,协调计划推力和市场拉力,又要强化农业科研发展的内部动力,形成对农业科研人员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其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4.7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首先,强调科技成果的市场导向和整体观念。要求科研系统了解目前农民的需求层次,研制开发适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产品及不同类型农民的适用技术,提供综合的信息咨询服务。其次,要拓宽农业推广内容,提高科技人员素质。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这就要求推广人员具备更高的素质,需要对推广人员的职前与职后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再次,改革人事制度,完善农技的推广组织。通过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在职称、工资、考核及奖惩上形成一套健全的机制,使科技人员特别是基层推广人员能安心工作。同时要把现有的各种政府、民间的组织有机地组织起来,既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公平合理地竞争,又能相互合作,形成网络。

科技与经济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农业经济;发展

人口基数大,人口总量多,是我国人口的一个基本特点。而为解决这么多人口的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必须在农业上加大投入,寻找出在满足我国人口数量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的基础上,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的整体发展寻找更好的办法。

一、农业科技的相关概念

1.农业科技的含义。就农业科技投入的概念而言,结合已经对其有过相关研究的各个观点,可以基本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从狭义的方面来说,狭义的农业科技的含义简单的来说就是人们在进行基本的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利用其他更好更先进的方法,将科技投入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从而提高农业产量及其质量。在以往的各项研究当中,基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来对农业科技进行探讨与研究。然而,广义的农业科技投入不仅包括狭义的农业科技投入,同时还包括对农业进行机械化操作、使用农药化肥、对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进行一个整体的提高的各项办法以及如何有效改进对农业的整体投入等等内容。笔者在这篇文章中,最主要的还是从广义的角度对农业科技投入进行一定的阐述。

从而能够更好的理清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最终寻找到更好的发展农业经济的途径,并尽量让农业科技投入成为这一其中的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对于农业科技投入的目的而言,其最为主要的就是希望通过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从而使得农业各个生产要素的合理与有效利用,使其各尽其责,最终提高农业的整体生产效率与质量。而一般对农业科技投入进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就是进行农业科技投入的理论研究。这一研究就是从宏观上对进行农业科技投入的主体以及最终如何进行农业科技投入等问题相应的探讨,从而希望在进行具体的农业科技投入的实际操作中,对阻碍农业科技投入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存在的问题,不断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从而使得农业科技投入最终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壮大做点儿贡献。

2.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一直一定存在着正相关或者说负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有些农业科技投入的方式方法,有时候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比如说在具体的农业生产实践当中,对于那些地势平坦,面积较为宽广的地带,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操作,不仅能够快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而且还能够节约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然而有些农业科技投入的不正确使用,不仅对农业经济发展无益,甚者会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例如,过多的使用化肥农药,农药化肥的使用,虽说能够为农作物生长营造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同时为其生长提供更多的营养,使其更快更好的完成其从播种到丰收的整个过程。

然而,如果过量的使用农药化肥,会使得农作物无法及时吸收营养,因为这些会严重违反农作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同时农作物在收割之时还可能残留大量的农药,最终生产出有毒有害的农作物,同时那些农药化肥容易通过雨水等外力的作用而流入到大自然中,而由于过量的流入到大自然当中,而大自然自身的降解能力有限,且无法马上降解掉大量的农业化肥残留物,从而对大自然造成一定的污染与破坏。虽说农业科技投入最初与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然而如果农业科技投入不当,不但不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可能会阻碍其发展,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最终不利于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合理的农业科技投入最终还是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繁荣的,就算说有些农业科技投入在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积极效果,然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这种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会不断显现的。

二、合理的农业科技投入的措施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分析,我国在农业科技上进行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基本都是国家公共财政、企业,而其他来源的资金所占比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1.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公共财政作为对农业科技投入资金的最主要支柱,基本被所有的国家所沿用,尤其对于资本主义国家,这一基本策略被得到了长期大量的使用,这对稳定、发展农业经济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然而,我国目前的状况却不是很乐观。虽然我国一直以来就比较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且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大,然而受到我国具体的国家财力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国家公共财政投入到农业科技发展的资金力度还是非常有限的,与发达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水平相比,我国都是不如的。这就需要我国在进行整体的财政预算时将农业资金投入落到实处,真正的重视是付出行动的投入资金,用充足的资金来支持我国的农业科技事业,而非仅仅在口号中和宣讲中说说而已,只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才能对农业科技进行研究与实验,购买先进的设备支持农业经济的发展。

2.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给予农业科技投入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后,农业经济发展就有最基本的动力。如何充分有效利用比较有限的财政资金,比较重要的举措还是得对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首先,就是要将农业科技投入的具体项目进行分类与管理,对基础但具有前沿性的项目、具有公众利益的项目以及与国家整体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项目进行具体的分类,并专门配备专业人员进行这一操作。还要有突出、有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对于那些基础性的前沿项目,需要在原有基础之上,特别注意创新性发展,并将其作为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而对于那些公益性的项目,因为其对象的广泛性与众多性,所以在进行分类管理时,需要特别强调尽可能多的了解大众的集体需求,并根据大众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实际操作;对于重大项目则主要根据国家的大政方针与需求。

其次,就是对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体系进行创新与发展。对于这一体系中的各个部门、各个人员进行的不同项目,需要进行分类评价,并且还需要建立第三方评价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相应的监督与管理,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心。

3.强化三农扶持。目前国家在三农方面的扶持力度正在不断的加大,所以我们应乘着三农扶持的东风,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确保各项三农扶持资金到位,尤其是应加强对其监督,做到专款专用,才能更好地促进三农资金作用的发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科技投入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紧密相连的。农业经济想要得到充分的发展,必须对农业科技投入进行合理的配置与利用。而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严重不足,尤其是财政资金对其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需要积极改善我国投资不足的现状,并将投入的资金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丽.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

[2]张红辉,李伟.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动态关联机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11:149-15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