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发展建议

科技发展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发展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发展建议

科技发展建议范文第1篇

1.1计算机技术

在检验检疫领域的应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需要系统的信息存储和快速的分析计算,而计算机正好具备这种能力。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建立某些数据库系统,通过模拟计算等手段,对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性进行分析,相关资料显示,已有前人做过此类实验,并取得很好的结果,为宏观预测提供了很大的依据。

1.2GIS和GPS在植物检疫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空间信息手段,提供了生物和环境空间数据管理、分析和显示的方法,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先进的定位技术,可以将诱捕器编号和其经度、纬度建立诱捕器空间数据库定位系统。GIS与GPS技术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疫情监测、检疫决策等方面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将对植物检疫的科学化和促进植物检疫迅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3NASBA在检测中的应用

通过利用NASBA,可以简便的实现单链RNA的扩增,在很多DNA和RNA病毒中均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突破,例如HIV,甲乙丙型肝炎病毒,西尼罗河,鼻病毒等等,而且也实现了对李氏杆菌等细菌、衣原体、细胞因子、寄生虫等的检测工作。在国家的禽流感系列标准中,有多项需要应用NASBA检测方法。

1.4生物芯片在植物检疫中的作用

近几年来,基因诊断技术高速发展,基于PCR的病原体检测广泛应用,能够较为快速的诊断出很多种类的微生物,但是仍然有很多例如混合感染、耐药菌株的情况非常棘手,传统的基因诊断难以成功检测,这时就发挥出生物芯片的作用,基因芯片与检验医学的关系是密切的。另一方面,生物芯片为检验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使一些检验工作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成为可能。

1.5荧光定量PCR技术

在检验中的应用荧光定量PCR是1996年由美国AppliedBiosystems公司推出的一种新定量试验技术,它是通过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的特异性的探针,对PCR产物进行标记跟踪,实时在线监控反应过程,结合相应的软件,可以对产物进行分析,计算待测样品模板的初始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出现,极大地简化了定量检测的过程,而且真正实现了绝对定量。多种检测系统的出现,使实验的选择性更强。自动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反应快速、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果清晰。

1.6反向点印迹杂交和毛细管区带电泳技术

反向点印迹杂交法(Reversedotblothybridization,RDBH)曾经在加拿大使用,用于检测高尔夫球场草根部的疫菌,反向点印迹杂交法属于分子生物学的范畴,与传统的方法比又快又准,传统法需要14到21天才能检测出来的疫菌,用RDBH两天就可以完成,并且一次可检出多种疫菌,检测结果也往往十分稳定。毛细管区带电泳技术(Capillaryzoneelectrophoresi)曾经用来检测兰花的齿兰环斑和建兰花叶病毒。利用病毒电泳迁移率不同,在毛细管中区分开。可以从病株粗制汁液或病毒提纯液中检出10fg的病毒。

1.7DNA条形码技术

生命条形码联盟(CBOL)阐述了DNA条形码的优点:(1)以DNA序列为检测对象,其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会改变。同种生物不同生长时期的DNA序列信息是相同的。同种生物不同生长时期的DNA序列信息是相同的,即经过加工,形态发生变化,而DNA序列信息不会改变,较之传统的方法,扩大了检测样本范围;同时样本部分受损也不会影响识别结果。(2)可进行非专家物种鉴定。该技术是机械重复的,只要设计一套简单的实验方案,经过简单培训的技术员即可操作。(3)准确性高。特定的物种具有特定的DNA序列信息,而形态学鉴别特征会因趋同和变异导致物种的鉴定误差。(4)通过建立DNA条形码数据库,可以一次性快速鉴定大量样本。分类学家新的研究成果将不断地加入数据库,成为永久性资料,从而推动分类学更加快速深入地发展。

2.对未来的建议与展望

2.1推动检验检疫技术发展的建议

充分发挥优势,加快建设人才队伍。技术机构对人员的需求还是应体现在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人才是影响检验检疫技术机构发展的关键因素,检验检疫技术机构需要一批在国际国内同行中具备领衔水平的专家队伍,也需要一批和其它同类机构相比具备强有竞争力,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人才队伍。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检验检疫技术服务是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涵盖了多种领域,例如检验、检测、认证、咨询等等,根据相关统计,检验检测行业直接影响了全球仅80%的不同的商品。这是该产业的一种良好的发展,也是一种趋势,在这种潮流下,作为公益性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验检疫系统技术机构,也需要转变思路,逐渐的进行国际化的服务合作,努力实现多元化的合作,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实现技术进步。

2.2展望

科技发展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杨振宁;科技发展战略;发展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2-0011-01

1982年,距杨振宁首次访问大陆已经过去十年。在这十年间,他通过深入调查,发现新中国科技事业想要实现快速发展,尽快使其在发展生产力方面起到推动作用,仍然存在着急待解决的问题。他认为在中国目前各体系内的研究工作中,特别是物理研究领域,普遍存在着走两个极端的现象:即太注意原理的研究,或太注意产品的研究。“而介于这两种研究之间的发展性研究(development)似乎没有被注重。”[1]对于发展性研究,杨振宁做了概念界定:即在5年,10年或30年内能够产生科研成果,对提高社会生产力有所帮助的研究。

然而,杨振宁缘何提出中国应重视发展性研究?发展性研究同原理研究、产品研究有怎样的关系?为此,我们需要首先从概念界定层面弄清楚三者之间的关系。杨振宁从对社会贡献的层面对原理研究和产品研究做出了概念界定。他认为原理的研究是:“一种长期的投资,也许三五十年或100年以后成果方能增强社会生产力(高能物理的研究是原理的研究的一个典型例子)”。[2]产品的研究是:“一种短期的投资,企图一两年或三五年内成果能增强社会生产力(像半导体所的研究。主要方向是产品的研究)。”[3]

从研究的目标层面,杨振宁对两种概念的表述为:“原理的研究的目标不考虑到应用;产品的研究的目标明确地对准一两种或一两类产品”。[4]从以上概念界定我们可以看出,杨振宁在划分原理的研究,发展性研究以及产品的研究时所采取的主要标准,即三者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在时间跨度上展开的速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以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标准来提出科技发展应采取何种方式的建议。

而他所依据的,是中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即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国家发展重心刚刚恢复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具体国情。

因此,杨振宁提出发展性研究,充分考虑到了发展性研究本身的研究特性和中国的具体国情。但这并不表示杨振宁不重视原理研究和产品研究。曾有文章认为杨振宁作为基础物理学家,提出中国应重视发展性研究的建议,而忽略了基础研究,是有悖于国家科技发展规律,是不利于中国科技发展的。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缺乏证据和不实事求是的。在此我们有必要将事实还原,从而得出客观正确的结论。我们可以从三方面证明杨振宁对于原理研究的重视。

第一,杨振宁作为一名高能物理学家,他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粒子物理学。他最辉煌的成就就是在1956年同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赞誉不仅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使他更坚定了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的信心。在此之后,他的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发现陆续发表,如他与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与巴克斯特创立的“杨振宁-巴克斯方程”等。杨振宁将毕生精力用于理论物理学研究,并在该领域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试想他如何会对原理研究采取轻视的态度呢?杨振宁在原理研究领域的实践证明他不仅不会忽视原理研究,而且他将物理的原理研究作为了自己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第二,杨振宁曾在众多场合直接表达过对原理研究的重视,表达过科学研究要注重基础,注重理论的观点。1971年他在与长谈时,就坦诚地向提出:“目前中国理工科大学不重视基础教学和基础研究,这是目光短浅的表现,应引起重视。在科研机关里,也存在着不重视基础理论的倾向。”在接受大陆记者采访时被问到中国科技事业应该在哪些方面着力发展才能尽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问题时,杨振宁也提到了基础理论物理,他认为“基本理论物理在中国是较容易发展和取得成功的方向。”[5]

第三,关于基础研究、原理研究在国家科技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在科学家心中已经形成共识:即基础研究、原理研究对产品应用、技术开发起基础性作用。如果没有基础研究作为保障,应用研究便失去了发展的原动力。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说:“基础研究,需要大量的资源和长远的眼光……实用主义地发展经济是不可能持久的。支持所谓‘无用的’基础研究,还是将资源集中于技术转化和应用研究方面。从历史的观点看,后一种观点是目光短浅的。”[6]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对基础科学给予了特别的强调。他说:“基础科学研究既是人类对自然界客观规律认识的前沿,又是开拓新技术领域的出发点。”[7]丹麦生物化学家,1997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詹斯斯科说过:“基础科学是应用科学的基础,从而也是全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8]。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杨振宁作为一名世界知名物理学家,他对于新中国科技发展的意见,并非厚此薄彼的偏颇之谈,而是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的最适合中国科技发展的宝贵建议。

参考文献

[1]徐胜兰,孟东明.杨振宁传[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科技发展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园区;发展战略;创新

一、黑龙江省科技园区简介

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建设以哈尔滨、大庆两个国家级高新区建立为标志,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对俄科技合作中心及基地、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和星火产业带等8种不同形式的科技园区。这些科技园区对提高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优化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

二、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环境分析

1.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外部环境分析。

(1)机会分析。

①新形势下的国家发展战略带来的机遇。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国家战略发展的核心,创新成为各产业发展的新契机,科技园区以其自身的人才、资金等各方面的优势成为产业创新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各级政府纷纷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其发展,这为黑龙江省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带来的机遇。当前中央正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对各产业发展要求的多项具体内容与黑龙江省科技园区的发展内容相对应,这为黑龙江省科技园区战略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整个相关资源、快速促生产业集群,形成后发优势带来了难得机遇。

③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带来的机遇。中央在2009年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从黑龙江省产业特色来看,其中装备制造产业、汽车产业、石化产业、有色金属产业四项产业振兴计划直接影响到科技园区未来发展,其将直接在财政投入、税收优惠、外贸支持等多个方面得到政府支持,振兴规划将成为帮助各级园区度过难关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

④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为实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的,我国各相关工业产业正在进入新一轮结构调整时期,国家将鼓励产业链向高端发展,并鼓励长期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诸如装备制造、新能源、软件开发、集成电路及新型元器件等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科技园区已的发展。这些都为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大好机遇。

(2)威胁分析。

①金融危机导致科技园区需求增长乏力竞争激烈。受经济危机影响,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内各产业出口将受到一定影响。一是园区外企业加大开发市场力度,抢占园区内企业市场份额;二是产业链上游企业加大了对市场挤压,对园区内企业造成了威胁;三是园区内企业间竞争力度加大,市场份额争夺激烈;四是产业链下游企业给园区企业带来的压力也非常大。

②结构问题减弱科技园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黑龙江省的各产业的内在结构问题仍是制约产业发展、约束产业应对市场变化的瓶颈,这种结构问题不可避免地辐射给相应的科技园区,并最终制约各科技园区的发展。如产业环节较为低端,产业发展波动较大,产能过剩难以改观,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已成为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

③来自相对优势园区的新挑战。黑龙江省部分科技园区内的产业生态环境没有形成,科技园区管理水平低。而目前国内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科技园区发展迅猛,体制灵活,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和产业吸引力。其不仅在市场份额上,更在科技园区的发展资源争夺上对黑龙江省科技园区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威胁,成为黑龙江科技园区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

2.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内部环境分析。

(1)优势分析。

①区位优势。黑龙江省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腹地,毗邻俄日韩朝蒙五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捷。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对俄口岸众多,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独联体国家的科技合作空间广阔。日本与韩国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北移的态势日趋明朗。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具有极其明显的区位优势,这是其他地区科技园区难以比拟的。

②产业优势。建国以来,黑龙江省已形成了装备制造、重型机械、能源、材料、发电装备、石化、汽车、量具刃具、医药等传统产业优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黑龙江省又形成了以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服务外包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传统产业集群与新兴产业集群相互渗透、互为支撑、互为促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业已形成。

③人才优势。黑龙江省拥有“两院”院士35名,普通高校68所,在校本专科学生63.4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78%,高于全国平均值3.78个百分点;在校研究生4.6万人,居全国第9位;每万人口中高等教育在校生达220.7人,居全国第10位,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有11.5万人。这为黑龙江省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智力支持。

④资源优势。黑龙江省是自然资源大省,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均居全国首位,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大、小兴安岭生态资源极为丰富,草原面积广阔,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农业及生态旅游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黑龙江省矿产资源丰富,为石化、新材料、煤炭精深加工等产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保障。

(2)劣势分析。

①科技园区发展空间不足,特别是其中发展较为迅速的高新区,其严重影响相关科技园区的发展。哈尔滨、大庆国家级高新区分别于1991年和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设,两区规划面积共45平方公里。经过近20年的开发建设,所批土地早已开发使用殆尽,由于高新区快速发展,土地严重不足的问题成为制约高新区发展的瓶颈。

②产学研联合不够紧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与国内外知名的科技园区相比,黑龙江省科技园区集中开发活动没有形成有效的产学研互动机制,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科技园区内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之间缺乏稳定、充分、全面的交流与合作,影响了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产学研分离,导致园区研发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

③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与国内一些科技园区如武汉、长春、中关村、大连等科技园区相比,由于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小而全、多而散,致使科技园区产业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各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间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科技园区内的规模效应难以彰显。

④发展环境不优化,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黑龙江省科技园区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尚需进一步营造。尚未形成鼓励创业、容忍失败的良好创新创业氛围;智力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欠缺科学;产权激励机制尚未建立;风险投资、扶持基金、知识产权担保等投融资体系不完备;在资金投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产业布局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三、发展战略分析

1.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安德鲁斯(K.R.Andrew)提出的,它通过对外部环境分析发现机会和威胁,通过对内部资源分析辨识自身优点与弱点,并以此为根据考查内外环境对发展战略的影响程度,从强弱项角度出发,有侧重点地进行合理化选择,以实现内外环境要素的最佳匹配,进而制定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策略。

2.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战略分析。根据前文对黑龙江省科技园区环境的分析,总结出科技园区发展的关键外部和内部因素,分别表述为优势(S)、劣势(w)、机会(O)、威胁(T),并将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结合,列出SO战略;将外部机会弥补内部劣势,列出WO战略;减少利用内部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列出ST战略;减少内部弱点同时回避外部威胁的WT防御性战略。

优势(S):①区位优势;②产业优势;③科技优势;④人才优势;⑤资源优势。

劣势(W):①发展空间不足;②产学研联合不够紧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③辐射带动作用不强;④发展环境不优化,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

机会(O):①新形势下的国家发展战略带来的机遇;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带来的机遇;③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带来的机遇;④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

威胁(T):①金融危机导致科技园区需求增长乏力竞争激烈;②结构问题减弱科技园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③来自相对优势园区的新挑战。

进行分析后列出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的被选战略:

SO战略:①加强国家振兴产业高素质人才培养;②提高国家振兴行业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③积极进行园区产结构调整,更合理利用周边资源。

WO战略:①根据振兴规划合理调整园区空间;②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带动作用强的园区内产业;③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整合创新资源;④制度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进行。

ST战略:①积极开拓周边贸易渠道,开发新市场;②寻找并开发园区内企业的新产品利润空间;③基于优势调整园区内的产业结构问题,营造健康园区产业生态系统。

WT战略:①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对空间要求较低但带动作用较强的园区内产业;②围绕产业发展关键资源要素优化园区发展环境;③基于产学研结合调整园区内产业发展结构。

四、战略对策与建议

1.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市场需求和产业带动。面向特色产业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形成合力应对危机保增长。围绕主导、优势、新兴产业,将现有科研机构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进行有效整合,建立军民结合技术创新联盟,建立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探索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规划、建设、土地、财政、工商等管理服务水平,建立精简、效能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2.加大政府投入,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各级政府加大对园区的支持力度,增加省、市两级公共财政投入。将园区建设纳入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相关配套政策,为园区企业搭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和市场开拓支持平台,为供需双方沟通信息、提供服务,帮助企业开拓海内外市场,努力为园区建设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对园区企业申报科技项目的扶持。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加强园区的创业教育,利用行业组织积累的社会资源,开展针对企业家不同成长阶段的各种培训服务,促使园区内一批技术型创业者成长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现代企业家。建立新型的科技人才聘用制度,完善创新创业人才的激励机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投身园区建设。鼓励校企合作,推广校企联合的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定向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科技发展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十六届五中全会 “十一五”规划 科技创新 经济社会 创新型国家

中图分类号 F123.393

文献标识码 A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至今快有一年的时间了。今天重读“十一五”规划建议,并进一步结合历史与现实,对全面、深刻、科学、合理的认识科技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十分必要且有意义。

1 以科技促发展是历史的宝贵经验

1.1 以科技促发展是从中国近现代史中得出的宝贵经验

回顾历史,科技曾让我们引以自豪,也给了我们沉重教训。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曾在其著作《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对古代中国科技发达的程度以及对世界发展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曾经是推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步入近代以后中国却衰落了,近代中国的衰败有其深层复杂原因,但科技落后无疑是重要根源。在前所未有的历史大变局下,谈科技、重科技已然成为当时国人不得不面对的艰巨任务。故而,后来的康梁维新运动、孙中山民主革命运动、五四青年运动无一不把高举科技大旗视为救亡图存的重要纲领。

1.2 以科技促发展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得出的宝贵经验

新中国成立初期坚持科技立国,经过卓越努力后初步建立了国家工业体系。然而,文革的到来却使科技与人才一度被冷落、打击,经济社会发展遭受重创。文革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国家领导集体拨乱反正,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执政路线,坚持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经过三届领导集体的英明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如今中国国民经济长足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提高,中国再次受到国际社会的瞩目。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的,眼光是高瞻远瞩的。

1.3 以科技促发展是其他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得出的宝贵经验

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例,无一不是建立在民主、科学与法治的三足架构之上,科技恰是其核心。重视科技,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这是世界上众多国家得出的共同经验。二战后的德国与日本,能够在短期内从战争废墟中一跃成为强大经济实体,科技居功至伟。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都将发展科技视为赶超发达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以邻邦印度为例,多年来致力于发展科技,尤其是信息高科技,已赢得“东方硅谷”的美誉。这也是西方媒体所称印度在日后赶超中国的核心资本所在。

2 以科技促发展是当前与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2.1 调整科技发展战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制约因素

开放后20多年的持续稳定发展,无论从总量还是从规模看,都使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正如《建议》所说,我们“已站在历史的新起点”。然而,冷静分析,我们会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还相当严峻,以往成就的取得主要还是依靠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实现的。当前经济的发展并不能掩盖技术支撑乏力的问题,关键科技、核心科技不足已成为今后发展的深层制约因素。为此,必须调整科技发展的战略,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在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和信息等关键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2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打破一些发达国家对华遏制的重要手段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但是也要清醒的看到,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对中国的崛起设置种种障碍,科技制约已经成为对华遏制的重要手段。比如,在涉及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技术出口和产品出口方面,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实行双重标准和严格控制。打破遏制的根本途经,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的发展。为此,就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不受制于人。

2.3 科技进步是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社会转型的关键环节

当前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战略期,也是一个调整期。《建议》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社会转型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任务。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就难以突破发展瓶颈,无法实现经济社会的整体升级,更难以实现小康大业和现代化目标。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动力,经济结构调整、社会转型的根本途经,就是要通过提升生产力水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此,就要全民动员,大力发展科技。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改善科技运转市场环境,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2.4 科技发展决定国家今后目标的实现

建国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届领导集体就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届领导集体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十一五”规划目标中提出,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众所周知,经济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劳动力、资本和科技进步三大要素的支撑,而未来深刻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无疑正是科技进步不足。最近,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就建设创新型国家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要实现在2020年翻两番的目标,科技进步贡献率必须由当前的39%提高到60%。换言之,若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科技创新为核心内容的自主创新作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环节,真正使科技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3 以科技促发展必然要求科技事业率先发展

3.1 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统一指导和科学规划

科技工作是一项前沿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搞好科技工作必须要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科学规划。根据《建议》精神,2006年2月份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就国家在今后15年内的科技发展工作提出了纲领性的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要求,这必将对推动今后科技工作的发展发挥深远影响。今年上半年,中央、省、市各级又先后召开了科技工作大会,对科技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各部门应当统一思想,强化认识,根据中央精神,对科学发展工作进行统筹部署、科学规划,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确定科技工作的重点领域、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和重要政策措施等重大内容。在实践中,要坚持政府办科技,但要坚决制止见利忘义的目光短视行为和搞盲目工程的浮夸行为。

3.2 科技部门要转变观念,增强能力,完善科技服务新体系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科技部门任重道远,在工作中要广开思路,多措并举,从转变观念入手,切实提高自身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推动科技工作的深入开展。要注重自身的学习与培训,加强重大问题的前瞻性调查研究,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要开拓思维,集思广益,制定、健全相关政策措施,提高宏观管理和协调能力。要突出重点,立足当前,在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和科技奖励、科技引导示范发挥应有作用。要贴近实际,强化服务,抓好科技中介机构建设、技术项目和人才引进、科技招商引资、科技综合信息服务、科技培训和咨询。要发挥功能,加强引导,不断壮大科普员、科普志愿者队伍,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到第一线创新创业,鼓励他们与农民和企业建立利益共同体,进行各类技术服务,吸引技术、资金、信息、管理等各种生产要素参与生产全过程,要以科技信息网络平台为依托,整合和集成农业、林业、工业、水利、科技、营销等部门的技术服务力量,形成利益共享的网络式新型科技服务体系。

3.3 全民动员,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形成科技创新的新局面

《建议》中提出的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应当说这是对党委政府部门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全体人民发出的号召。实践证明,只有全民动员搞科技,才能真正形成科技创新的新局面。《中国青年报》2006年8月12日文章指出,“十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约4 90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两倍多,年均增速为17.4%,可是科技成果实际转化率不足20%,我国八成科技成果在“睡大觉”!深思其中原由,我国科技事业发展长期依赖政府支持、坚持行政主导,全民办科技力量不足、科技远离民众是其重要原因。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使命,更是全体劳动人民的光荣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以党委政府部门为指导,更要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科技创新的灵感来源于基层,科技创新的动力来源自民众,科技成果的检验要靠民众,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也要靠民众。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发挥全社会的力量。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事业,同时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4 以科技促发展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

“十一五”规划建议意义深远,内容丰富,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众多的启示,然而最为根本的就是深刻领会《建议》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用科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来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

4.1 树立正确的科技观

科技立国、科技兴国、科技强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宝贵经验。当前,着眼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节点和国内外政治形势大局,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发展观至关重要。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立足现实、着眼大局,切实贯彻以科技促发展的战略方针,重视科技人才,加大科技投资力度,注重科技研制开发,规范科技市场行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充分认识到科技是生产力的要素,也是政治制度的有力推动要素。科技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推进政治制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科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但科技的发展要以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舍此百无一益。

4.2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执政观

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小康大业和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保持党的先进性和革命性,增强党的执政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执政观。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十一五规划建议再一次指出,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其次,要树立科学的执政观。科学执政,就是要有科学的执政思维理念、科学的政府机构配备设置、科学的管理技术手段。在工作中,要积极探索干部政绩考核的新方法,要将发展科技的情况列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则是基本内容。其中,科学执政是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基础。

科技发展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技中介;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32 文献标识码:A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科技成果面临的商品化、产业化需求日益旺盛。作为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也随之产生、成长和日益完善。其一,企业对于能够指导其更透彻地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科技政策导向,为其申报各类计划项目提供更专业的咨询辅导的科技中介的需求日益增强。其二,政府亟待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迫切需要科技中介机构参与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帮助一部分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设计创新尽快摆脱困境,重树信心。加之政产学研合作联盟急需巩固,迫切需要科技中介机构承担起加快科技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责任。总之,面对这场金融风暴,面对急需全方位支持的广大中小企业,科技中介机构应当密切配合政府出台的各种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发挥自身优势,与企业一道迎接挑战,共度难关。

北京市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在这里汇聚着众多的科技资源和丰富的人才资源。要将这一系列的优势转化为竞争的优势,实现创建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就需要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一、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现状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科技中介机构整体规模和服务能力都在稳步提高。目前,我国科技中介数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拥有超过7万多家的各类科技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约150万人。我国科技中介迅速发展,为科技创新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1.1 “十五”以来,北京市重视科技中介机构在转化首都科技资源、服务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先后制订颁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等30多项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性、制度性文件。2007年,正式下发了《北京市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若干意见》,同时,启动实施了 “科技中介服务专项”,在国内开创了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科技中介机构的先河。在实施“科技中介服务专项”的过程中,向社会推出了12种科技中介服务的典型模式,对科技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北京科威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为例,通过北京市科委的宣传,公司的社会知名度大大提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又成功转移了6项技术,技术交易额4000多万元。

1.2 自2005年以来,专项支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08家、科技咨询机构81家,促成技术交易额约101.8亿元,实现技术转移服务收入12.73亿元。为6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咨询服务产品,科技咨询收入达到44.7亿元。

1.3目前,北京本土的科技中介机构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质量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已经达到9000多家,相关协会160余家,各类专业服务中心500多家,从业人员18万多人。年服务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科技中介机构达到85家,年服务收入过亿元的有近10家。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涌现出了中科前方、北大纵横、新华信、清华科威和零点咨询等10多家知名品牌机构。科技中介服务业作为北京市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实现增加值662亿元,占全市GDP达到6.3%,成为首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增长的重要手段。

二、北京市科技中介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北京科技中介业发展迅速,为推动北京地区的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也看到,目前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整体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与首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离建设创新城市的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面对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任务,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全面客观地审视北京市在科技中介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2.1科技中介机构规模偏小,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2.1.1我国科技中介的诞生和发展始于20世纪末期。由于国家对科技中介的法律地位没有给予明确的界定,对科技中介的正面宣传力度不够,加之中介机构发展初期不规范,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的社会公众对其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认识存在偏差,高新技术企业对科技中介服务的认识和有效需求不足等等因素影响,造成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缓慢,社会影响力弱,服务范围和活动空间受到极大限制。目前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普遍经营规模较小,缺乏骨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据一项相关调查显示,北京市80%以上的科技中介机构年营业收入在50万以下,从业人数低于30人,这与国外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年收入上亿美元、从业人数上千相比,差距之大令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