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办法

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办法

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办法

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质量

志愿者是高校图书馆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力量,在缓解图书馆人力资源紧缺压力,服务师生学习、科研等方面发挥着桥梁枢纽作用。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本身的建设与发展发生了显著变化。图书馆志愿者队伍自身的总体状况也发生了明显,志愿者队伍数量日趋庞大,成分由单一变为复杂,同时队伍自身的不稳定性在增加等,这些都给志愿者队伍管理工作带来不少压力和挑战。如何加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志愿者队伍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确保志愿者队伍稳定、服务本领强、综合素质高,是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一项紧迫而现实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志愿者队伍管理质量做些探讨。

1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志愿者队伍的现状

1.1 队伍越趋庞大,但稳定性差

当前,在高校普遍扩招的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的总体数量日趋庞大。随之,高校图书馆各方面的服务压力也在加大,人力资源紧缺。为缓解服务压力,高校图书馆不得不加大了对图书馆志愿者的招募力度,因此,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的志愿者队伍数量逐渐增加,显现出日趋庞大的特点。同时,由于长期以来不少高校图书馆对志愿者队伍的管理、激励等维护工作不到位,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没有严格规范志愿者的进出,导致整个队伍的稳定性差,队伍的流动性大。还有,有的图书馆志愿者从事的服务工作内容单一,如书架清理、书刊上架、读者借阅咨询、清洁等工作。这种工作简单机械,知识含量低,不能发挥志愿者的个人特质。再者,现在图书馆的志愿者以“90后”学生为主体,他们具有热情、开放、好动的个性特征。长时间从事简单重复的工作,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造成消极怠工,不利于志愿者队伍的稳定。这些都大大制约了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效果,使志愿者服务工作难以持续。

1.2 培训机制不完善,导致队伍总体综合素质不高

随着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队伍的日趋庞大,志愿者队伍内部队伍成分也趋于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很多都缺乏图书馆基本的服务技能知识。其次,对于招募进来的志愿者,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教育机制,图书馆没有对志愿者进行图书馆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等综合系统的培训,就让其直接参与到图书馆服务中,缺少必要的岗前培训。这使得志愿者的业务素质不高,制约服务质量的提升。再者,有些培训时间较短,培训内容简单,主要是针对日常服务工作进行大概指导。这种培训无法让志愿者全面、深入熟悉高校图书馆具体的服务范围与服务技巧,更无法很好地提高志愿者的工作能力,导致志愿者队伍总体综合素质偏低。

1.3 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的志愿者队伍组织管理基本还处于摸索起步阶段,在对志愿者的招募、培训、考核、评价、激励等方面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管理制度。毋庸置疑,组织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得整个管理工作处于涣散无序的状态。制约着整个志愿者队伍管理质量的提高。目前对高校图书馆志愿者队伍的管理机构,职能存在明显的交叉。在本意上,志愿者队伍归学校图书馆统一管理,组织开展各种服务工作,负责培训指导等。同时,不少学校又将其纳入学生工作部、团委的组织管理范畴,有权力随时召集组织部分志愿者开展校内或校外其它服务工作。这也是导致图书馆志愿者队伍不稳定的因素之一。这种组织职能交叉,也导致管理不到位,不规范,管理质量低。

1.4 评价、激励措施不到位

建立适当的评价、激励措施和机制,既是对志愿者服务工作的肯定和表彰,使其感受到参与志愿者服务工作本身是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也能促使志愿者积极投入服务工作,发挥发挥志愿者的活力和潜能,提高服务效果。据调查发现,对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的评价、激励措施还很不到位,没有发挥评价、激励机制的应有效应。

不少高校图书馆的志愿者被招聘后,往往是在没有经过正式培训就投入到服务工作实践当中,没能对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作用、地位、职能和要求做到全方位的了解,加上在工作实践中得不到全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很难持续保持志愿者的工作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志愿者的管理部门采取评价、激励措施不到位,没有建立统一、标准的志愿者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很难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也就难以保障志愿者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比如对有突出贡献的志愿者也没有进行表彰。高校在学生的推优评优等工作中往往忽略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经历或权衡这项因素的砝码不够,这种推优选优的机制不能完全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行动。

2 提高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志愿者队伍管理质量的对策

2.1 规范组织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对志愿者队伍的管理还存在不少漏洞,缺乏一套完善的可操行强的组织管理制度。首先,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是开展各项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基础性保障。尤其在当前图书馆志愿者队伍日趋壮大的背景下,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制度显得迫切。

从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对志愿者队伍的管理来看,一般由图书馆办公室统一协调管理志愿者。其他部门配合实施,完成宣传、招募、岗位分配、教育培训、考评等一系列工作。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可以设立图书馆志愿者管理机构,即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委员会由馆长、支部书记、部门主任等组成。对于志愿者参与馆内具体岗位、服务目标、规范管理及在服务过程中的问题等,都将通过该机构讨论认定。而具体组织实施则由办公室牵头,如组织实施岗位培训和考核,制定志愿者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条例、协同关系等。

有的图书馆还在在读者协会专门成立志愿者部,组建大学生自己的志愿者组织,协助馆员工作,由此加强志愿者与图书馆之间及志愿者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大学生志愿者的自我管理。

也有的把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归属于校团委。学生志愿者建档、注册、认证、表彰、推优等,都应按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管理办法》进行。图书馆学生志愿者在团委的统一领导下和图书馆的具体指导下,由志愿者协会独立开展活动在具体开展服务项目时,可以由图书馆志愿者管委会决定,图书馆办公室负责组织,校学工处、校团委、院系共同协调安排。图书馆办公室提出具体的服务方案计划时,可以由校学工处、院系负责协调学生的人数、学生的正常学习上课时间,校团委负责宣传组织,彼此间相互协调配合,各司其职,目标

统一。

2.2 建立长效培训教育机制

新时期下高校图书馆志愿者队伍的成分由单一性变为复杂性,包括学生、教师、辅导员等,素质不均衡,与相对应的服务工作而言总体素质偏低。没有建立长效的培训教育机制,对志愿者的培训力度不够、不全面,必然导致他们的服务水平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建立长效的培训教育机制,必须明确规定,志愿者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这是确保服务质量的前提。

志愿者招募到位后,首先要引导他们充分了解图书馆的基础业务知识、基本管理制度,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等,掌握馆藏资源和读者用户的情况、信息需求等。其次,精心设计培训计划和内容。培训工作不能只针对某一特定岗位而进行,也不能搞突击式一次性培训,要对志愿者长期进行系统的培训,并使这一制度固定下来。

培训可分为基本素质培训,着重在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培训,向学生介绍图书馆的整体情况、工作流程和规范。培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讲座、知识资料发放阅读、研讨、实地考察、观看录像、专题讨论、案例、角色扮演、示范等等。还要定期组织对志愿者进行深层次培训,如信息咨询、网络数据库应用技巧及参考咨询等专业方面的培训。总之,培训注重要有实用性、针对性和,着眼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技能水平。实用性培训的内容设计要符合今后的服务工作来进行,比如在流通部书库的志愿者队伍,就要对其进行书目分类基础知识、书刊借阅常识、排架、整架、倒架等基本知识技能的培训。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使志愿者掌握服务本领,提高服务水平。

2.3 实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如何对高校图书馆整个庞大的志愿者队伍进行有效管理,充分发挥出志愿者的潜能与活力,关系到志愿者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及图书馆建设事业的长远发展。欲抓好志愿者队伍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必须制定一套对志愿者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以人为本,对志愿者实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是对他们服务工作的肯定和激励,能激发他们工作热情,从而提高服务效率。对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服务态度、服务技能和服务成果进行定期考评,考评要公平、客观,尽量减少误差。有关研究者对志愿者评价的提出了三要素,即“参与密度”、“参与频率”、“参与时间”,具体就是服务活动的程度及接触人员的可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建立科学合理的志愿者评价激励机制,使志愿者在服务工作中感受到鼓励与关怀。志愿者服务的自愿性、无偿性和动机多元性决定了志愿者与馆员的不同,因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稳定志愿者队伍的关键,也是最有效的志愿者管理方式。在实际中,要建立每名志愿者工作信息档案,跟踪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定期举行座谈会,有家庭困难、学习困难等方面的及时给予帮助,同时对志愿者工作进行评估,建立评估反馈机制。负责考评的部门要及时记载考勤和工作情况的综合评定,评定指标可以依据考勤和工作完成情况,每个月汇总一次,到年度评出“星级志愿者”、“标兵志愿者”。定期召开志愿者总结表彰大会,对“星级志愿者”、“标兵志愿者”授予奖章和证书,实行精神奖励为主,物资奖励为辅。有的图书馆还把对志愿者的工作考评定级结果纳入到学生每学期的综合考评体系中,把对志愿者的工作考评定级结果作为评选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助学金的依据之一。一些图书馆还对志愿者实行延长书籍借阅期、减免电子阅览室上网费用等激励措施。如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南区流通部把学生志愿者参加服务的时间作为一个评价因素,如果服务时间累计超过50小时,志愿者享可受借书时间延长的待遇;服务时间累计超过100小时,图书馆给予表扬,同时通知所在院系给志愿者加操行活动分,以此鼓励学生志愿者的工作热情,吸引更多的志愿者走进图书馆。

2.4 搭建志愿者管理的网络信息化平台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搭建志愿者管理的网络信息化平台,可以方便快捷地对志愿者的各项工作进行管理,优化工作程序,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该平台可以依托校园主网,在学校主网或图书馆门户网站搭建专门的志愿者队伍管理的网络信息化平台。图书馆管理人员、志愿者及其它师生均可浏览、查阅该平台的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内容、工作概况、活动通知预告等。此外,志愿者凭借个人账号密码可以登陆该平台查询个人资料信息、服务工作记录、图书馆对个人的定期考评信息等,同时还可以对服务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设想或者在平台内与其他志愿者进行交流,共享信息,强化彼此的服务意识,凝聚力量,构建志愿者服务联盟。

再者,还可以在平台设计链接志愿者微博,实行信息图文并茂、沟通交流方便简易。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在平台输入、保存和修改志愿者的信息,对志愿者的信息档案进行综合管理,简捷方便;登记每期志愿者的考评记录;进行服务信息,活动策划与介绍、会议等,实行平台内与志愿者进行快捷化信息交流,使管理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

3 结语

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较之前发生了很大变化,图书馆志愿者队伍的结构、年龄层次、素质等方面也在变化,因此,必须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实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在志愿者招募、培训指导、评价激励等环节采取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对志愿者队伍的管理质量和水平,这也是确保志愿者服务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丽萍.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管理探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2]边秀秀.关于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体制的探讨[J]. 甘肃科技,2012,(19).

[3]陈艺.开展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新思路[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

[4]张建明.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模式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5).

[5]赵丽香.高校图书馆建立志愿者服务体系的探索[J]. 图书馆建设,2013,(2).

[6]徐祥谦.建立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6).

[7]尚红琳.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4).

[8]邵贤,张忠杰,包铁柱.高校图书馆大流通模式下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实践——以沈阳化工大学图书馆为例[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5).

[9]陈慧子,束漫.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机制研究——基于德尔菲法的调查分析[J]. 图书馆建设,2012,(4).

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范文第2篇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和革命纪念馆为平台,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广泛吸引志愿者参与文化志愿服务,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共同建设“美丽xx幸福家园”,助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建设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结合融入文化志愿服务,引导人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共同建设美好生活,促进在全市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坚持文化育人。突出爱国主义主旋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优秀文化和科技成果,让收藏的文物、陈列的遗产、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引导市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坚持示范带动。立足公共文化设施实际,逐次推进,率先搞好市级文博单位和科普场馆的志愿服务,抓点带线、以线促面,建立示范带动机制,建设一批活动规范有序、作用发挥明显、社会影响力强的示范单位,为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志愿服务树立榜样和标杆。

坚持改革创新。把支持和发展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纳入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深化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创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深化文化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创新,鼓励志愿者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高志愿服务效率,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三)工作目标。2017年6月30日前:由市文明办指导xx演艺中心、xx学院美术馆完成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点建设。市文广新局负责完成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文化馆、包公文化园、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梅庵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点建设。市科技局完成市科技中心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点建设。市档案馆、星湖管理局等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完成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点建设。各县(市、区)文明办要协调各地有关单位,结合各地实际,完成辖区所属公共文化设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二、工作措施

(一)设立志愿服务站点。公共文化设施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建立志愿服务站点,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志愿服务管理制度,编写志愿服务手册或服务指南,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提供基本遵循和依据。要安排工作人员做好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和保障,引导志愿者与公共文化设施工作人员协同配合,合力提高服务效能。

(二)成立志愿服务组织。公共文化设施根据志愿服务需要,经单位领导机构统一,在本单位成立志愿服务组织。公共文化设施成立的志愿服务组织可以登录“广东志愿时”手机平台、网站进行注册,成为“广东志愿时”会员单位,在系统平台对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规范管理。达到登记条件的,可向民政部门申请依法登记。xx市公益服务促进中心要支持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组织的启动成立、初期运作、项目开发、合作交流等,帮助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能力。

(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把面向群众、服务社会摆在首位,结合公共文化设施自身特点,精心设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活动项目要结合志愿服务对象的需求,合理安排志愿服务内容和志愿者岗位,提高服务质量。要大力弘扬尊老爱老、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和生活困难群众开展志愿服务。加强与大中专院校的合作,让公共文化设施成为大中专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基地,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志愿者走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举办知识讲座、巡回展览、文艺演出、阅读推广等,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

三、工作要求

(一)建立台账。公共文化设施要按照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教育部、制定的《关于规范志愿服务记录证明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15〕149号)确定的内容、格式和记录方式,对志愿者的服务进行及时、完整、准确记录。服务记录要记录在《志愿服务记录证明》上,注明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等。建立志愿服务台账,把志愿者的服务记录汇总在“广东志愿时”这一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做到互联互通,使服务记录能够异地转移和接续。

(二)营造氛围。公共文化设施要在志愿服务站点摆放“志愿服务岗”台牌,悬挂“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汇聚志愿力量、共筑中国梦想”等志愿服务口号,张贴志愿服务工作流程、志愿者招募信息、志愿服务工作制度等,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志愿者要佩戴标贴或绶带、帽子、臂章、马甲等统一标志,立足单位、聚焦服务,充分发挥业务优势和职能作用,推进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树立良好形象。

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范文第3篇

(一)建立档案,确保工作规范化开展。

一是为确保巾帼志愿者活动的扎实开展,办事处妇联建立了全处巾帼志愿者档案,对人员的基本情况、兴趣特长进行了详细的登记,从整体上协调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二是建立了二项工作机制:一是层层负责机制。各社区志愿者队伍由社区妇女主任负责,各自开展活动,同时统一在办事处妇联的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确保了总体有调度、层层有责任。二是动态管理机制。对登记的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伍和巾帼志愿者进行动态管理。根据需要扩大巾帼志愿服务队职能范围,更好地服务群众产生的新的期待和需求。不断吸纳新人员充实到巾帼志愿服务队伍中,以服务者水平的提升带动巾帼志愿服务工作水平的提升。三是建立活动制度。按照“志愿参加,无偿服务,志在奉献”的原则,结合妇联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各项活动,使巾帼志愿者服务活动有计划、有部署地开展。同时,建立健全了活动台帐,使巾帼志愿者活动有记录、有检查,有成果。

(二)创新载体,开展巾帼志愿者服务活动。

一是开展“牵手贫困妇女儿童关爱行动”。利用三八节、母亲节和儿童节等契机,组织巾帼志愿者积极参与救助贫困妇女儿童等活动,每年捐赠爱心款1.5万元、爱心衣物百余件、爱心文具等价值千元。

二是开展“关爱农村妇女送健康”活动。组织巾帼卫生保健服务队深入社区,每年为农村妇女免费进行乳腺癌、宫颈癌等妇科检查上万余人次,大大提高了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三是开展“关爱老人送真情活动”。在老人节期间,巾帼医疗服务队、巾帼文艺宣传队到____办事处敬老院为老人免费检查身体、打扫卫生、清洗衣物、表演节目、感情交流,各社区志愿者还不定期到辖区老人家中送医送药,送防滑垫、响水壶、安装燃气报警器等安全产品,帮助老人理发、代买一些生活用品等,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每年开展敬老、助老活动48次,参与志愿者100余人次。

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巾帼文艺宣传队深入社区、集市,利用小品、秧歌、快板、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妇女权益法等,展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花儿山社区巾帼文艺宣传队每年还代表办事处参加市里组织的百花节等活动,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做出了突出贡献。

五是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巾帼维权服务队利用三八节、六一节等节假日,依托各自的妇女儿童维权站,积极开展法律宣传咨询和维权活动,向妇女群众发放宣传资料2万份,提供法律咨询百余人次。协调司法部门为妇女儿童调解矛盾纠纷36起,受益妇女儿童达千余人。

六是帮助妇女群众增收致富。巾帼科技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广大妇女群众进行技术指导,毫无保留地为大家提供致富信息。今年新培训妇女骨干8人,新增妇女创业示范基地3处。

七是参与环境治理活动。办事处妇联组织辖区志愿者1000多人次参与到办事处的环境整治活动中来,每年参加活动20多次,清理垃圾100余处。

(一)巾帼志愿者人员结构不够平衡。

在整个队伍中,具有专业知识的巾帼志愿者比较欠缺,针对一些目前社会需求较大的维权、科普、卫生保健等项目的巾帼志愿者人数相对较少,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志愿者队伍。

(二)巾帼志愿者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巾帼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 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现象,服务质量不高,发挥作用不理想。

(三)参与意识不强。

我处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活动主要是依

托各级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大部分都是在等待上级安排,很少自己搞创新、出思路,缺乏服务的主动性。(四)巾帼志愿活动经费不足。

巾帼志愿者都是义务参与服务活动,但一些活动又需要购置工具,需要一定的工作经费,我处的志愿者活动经费一般是各级妇联组织筹集,或从各单位工作经费中列支,远远不能满足活动所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巾帼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影响志愿者队伍作用的发挥。

开展好巾帼志愿服务工作必须解决“有人做事”、“有力做事”和“有钱做事”的问题,我们必须立足这三个方面,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一)强化宣传,努力动员广大妇女参与志愿服务。

要注重借助各种有形无形的阵地,大力弘扬志愿者队伍中无私奉献、不断创新的先进典型,形成强大舆论声势,在全社会形成参与志愿服务光荣的道德风尚,争取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感召更多的妇女姐妹投身志愿服务的实践,进一步扩大巾帼志愿者队伍,满足当前社会需求,解决“有人做事”的问题。

(二)教育培训,努力提升巾帼志愿者素质。

根据志愿服务项目的要求,合理组织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培训,深入渗透“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开展志愿服务知识培训,使每位巾帼志愿者上岗前不仅有爱心、时间精力和服务热情,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与人沟通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解决“有力做事”问题。

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范文第4篇

[摘要]科普志愿者是重要的科普力量,全国科普志愿者队伍基本形成,但是,科普志愿者队伍素质有待于提高。怎样打造高素质的科普志愿者队伍,该文提出关于建立高素质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建议:一是多渠道、高标准地发展高素质科普志愿者队伍,二是在科普活动中壮大高素质科普志愿者队伍,三是建立科普志愿者队伍的管理与培训机制,四是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科普活动,五是搭建科普平台,发挥科普志愿者作用。

[关键词]打造队伍 高素质科 普志愿者

1科普志愿者队伍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1.1 科普志愿者是重要的科普力量

近几年来,科普志愿者作为科普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及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咨询、科技培训、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日前讨论的《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纲要》)称,未来十年,我国科普人才将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到2020年,全国科普人才总量达到400万人。截至2008年,全国科普人才总量为176万人,其中专职科普人才23万人,含注册科普志愿者77万人在内的兼职科普人才153万人。这支队伍为中国科普事业发展,为全民科学素质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2020年目标为400万人的全国科普人才包括专职50万人、兼职350万人(含各类注册科普志愿者220万人)。一方面,中国将大力培养面向基层的科普人才,到2020年,农村科普人才要达到170万人,城镇社区科普人才要达到50万人,企业科普人才达到80万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达到70万人。另一方面,到2020年,要造就一批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策划与组织、科普产业经营与管理、科普传媒等方面的高端科普人才。

1.2 全国科普志愿者队伍基本形成

上海市是全国第一个成立科普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城市,上海科普大讲坛2011年总结表彰会透露,《上海市科普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正式。到2015年,力争市民科学素养达标率比“十一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科委与北京团市委一道,支持和指导科技类学会、协会和青少年科普类社会组织累计约2000余家,对实现科普志愿服务领域的工作职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武汉市开展百万市民学科学活动,充分发挥了高校与科研单位科普志愿者的积极作用。武汉市东西湖区加强科普志愿者协会网络建设, 2009年东山、慈惠街、金银湖街、教育局先后组建了科普志愿者分会,同时鼓励和支持科普志愿者协会开展跨地区、跨学科交流活动,先后与广水市科协、神农架林区科协开展了学习交流活动。青岛市科协组织中国科普志愿者青岛服务站暨青岛海洋科技馆工作站揭牌仪式,通过开展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公众、形式多样的科普志愿服务活动,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推动科普工作的发展。海口市重视科普志愿者队伍培养,海口市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局、海口市科协联合对一职业技术学院的300多名青年学生颁发科普志愿者证书。

1.3 科普志愿者队伍素质有待于提高

《纲要》指出,我国专职科普人才数量不足、水平不高;从事科普创作、科普研究开发、科普产业经营、科普策划组织等工作的高端人才以及面向基层的科普人才,一直处于匮乏状态。科普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的机制和体制均不够完善,这些成为制约我国科普事业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瓶颈。科普工作是实现“三个文明”的基础性工作,是很有意义的一项社会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及科普志愿者任重道远,务必吸引更多的科学家、专家参加科普志愿者队伍。

1.4 农村科普是一个薄弱环节

目前,农村科普手段仍然仅限于开展几次科技下乡和搞几场科普讲座和培训,并没有新的服务手段。这种浅尝辄止的服务方式对广大农村和农民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农村科普志愿者队伍水平不高,而且人数有限,有的村科普志愿者不足10人,根本无力开展一些影响大、效果好的科普活动。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大力培训、培养农村科普员、农村实用科普人才和农村科普带头人是当务之急。

2关于建立高素质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建议

2.1 多渠道、高标准地发展高素质科普志愿者队伍

建设高素质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首先,要多渠道、高标准选拔科普志愿者。可以通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高层次的协会,来推荐发展高层次的科普志愿者队伍。从专业水平角度而言,应物色高学历、高职称或科普成果丰硕并热心从事科普志愿者工作的专家。从队伍年龄结构而言,提倡“老中青”的组合。一是欢迎老教师、老工程师、老科技人员、老专家加入科普志愿者队伍贡献余热,让其在社区科普工作中发挥专业和技术特长,积极参与科学教育和科技传播工作;二是动员年富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中年高科技、高职称人员加入科普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三是招聘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加入科普志愿者,让他们为开展社区科普活动走家串户,使科学常识家喻户晓。其次,各行业部门要充分发挥优势。广大科普志愿者来自不同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大型企业等单位,有从事科研、教育、技术、医疗等职业的,有从事电子、生物、医药、环保等专业的。科普志愿者要注意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把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体育、气象、地震、文物、旅游等工作与科普工作有机结合。突破各级科协组织职能的局限,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学科的联系与合作,实现人力、物力、智力的组合,形成一支阵容大、素质高、相对稳定的科普志愿者队伍。

2.2 在科普活动中壮大高素质科普志愿者队伍

当前,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假科学、伪科学形式的多样化,封建迷信遗毒和反科学形式的多样化,给科普社会化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科普志愿者要适应这些变化,就必须在工作中具有前瞻性,具有政治头脑,具有灵敏的反应能力。例如,当互联网普及的时候,科普志愿者应立刻想到,网上充斥的某些信息,对居民群众思想和观念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就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给予正面教育和引导。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增进了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之间的了解和沟通,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融洽互助,为建立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作出了积极贡献。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是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志愿者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在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科普志愿者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既拓宽了生活视野,又丰富了人生阅历;既表达了自己的责任感和友善心,又增强了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解;既锻炼了自我的综合能力,又升华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志愿者所获取的不是物质利益,而是高尚的精神利益和参与社会、奉献社会的满足,参与志愿服务使他们受益良多。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壮大了高素质的科普志愿者队伍。

2.3 建立科普志愿者队伍的管理与培训机制

科普志愿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科教知识,还要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教活动;不仅要能用科学常识循循善诱、教育和启迪居民群众的心灵,更要靠科普志愿者自身素质和形象来感染和影响社区居民群众,起到表率和典范作用。要完善科普志愿者队伍的管理机制。首先,要重视科普志愿者的选聘、激励和淘汰,严格按照政冶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优的要求,结合社区科普社会化工作的实际,采用组织推荐和自愿报名相结合的办法,对合格的候选人实行公示,提升科普志愿者的准入条件,把好入口关。科普志愿者队伍,要有专人负责,专人负责联络,实行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编号、统一服务手册的四统一管理很有必要。科普志愿者工作面广,弹性大,见效周期长。为鼓励具有良好潜质的科普志愿者长期从事科普社会化工作,各级科协要对表现优秀者给予评先评优、向所在单位建议晋升职称职务、免费参加市区科普培训等奖励及激励,只有这样,才能使科普社会化活动更好地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才能更好地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才能更好地改造社会,造福人民群众。其二,要建立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培养制度,对非科技人员进行科普工作专业化培训,对科普志愿者进行定期考评,考核其工作实绩:思想政治素质、品德修养、工作作风、理论政策水平、组织能力、指导活动、科技服务等。为了适应市场化进程和现代传媒业发展的需要,在高校设立科技传播专业方向,跨学科培养一批科技传播、科普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创新型人才。加强具有理工科和文科教育背景的专业化、职业化的科普创编和策划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考评,促进科普志愿者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促进工作的高效创新。有步骤地安排科普志愿者参加名种形式的科普社会化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教素养和科技水平。其三是组织科普志愿者队伍的交流活动,鼓励和支持科普志愿者协会开展跨地区、跨学科交流活动,提高科普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不断壮大由科技工作者、科学课程教师、科普创作人员、大众传媒的科技记者和编辑、科普场馆的展览设计制作人员、科普活动的策划和经营管理人员、科普理论研究工作者等组成的科普人才队伍。

2.4 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科普活动

科普志愿者要具有开拓进取精神,不拘泥于老经验、老做法,不墨守成规,要学会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一条与众不同、切实可行、富有成效的工作方式,要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传媒,把新思路、新知识、新信息传递和灌输给社区居民群众,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理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科普志愿者队伍在各级科协与相关部门的领导下,自觉参与科普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商店、进企业活动,根据社会各界和社会公众多样化的科普需求,组织和开展科普论坛、科普培训、科普咨询、科普展教、科普旅游、科普竞赛和科普实践等多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由此扩大科普工作的社会外延。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是沟通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桥梁,是科普志愿者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的媒介,也是科普志愿者奉献知识、服务社会的良好机会。科普志愿者应该定期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为农牧民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广泛开展科技创新、小发明、“大手拉小手”等青少年“科技传播”活动。定期组织科普志愿者开展科普活动和进行工作交流。以专家、教授、科技工作者为主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应该定期到乡镇、各个办事处巡讲,传授最新的科技知识及实用技术,编写科普书籍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普志愿服务活动体现了无私奉献、互助互学、共同进步的时代精神和公平、道义、奉献的伦理道德,在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5 搭建科普平台,发挥科普志愿者作用

随着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各个城市要发挥街道社区科普文化中心、科普文化广场、科普宣传画廊等阵地的作用。在科普志愿者的积极协调下,发挥辖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事业单位以及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影剧院、公园等的科普平台作用,逐步向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开放,形成了一批全国、省、市、区级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志愿服务一是要有针对性。要针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结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工作岗位人员的特点,按需施教。二是要体现时代性。面对世界科技复杂多变的形势,需要我们对科普社会化工作中出现的许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及时了解分析原因,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充实社区科普社会化资料,不能因存在科普社会化教育上的盲区,而造成居民群众思想上对科学的误区。三是要体现创新性。由于社区居民群众个体的思想水平、文化层次、理论素养等各不相同,开展科普社会化活动,一定要注重形式上的创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有利用先进科技人物的典型教育法,有利用影视广播等形式的形象教育法,有举办科普讲座、图片展览的现场教育法,有适时组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社会调查等活动的活动教育法。有通过今与昔、中与外、正与反、真与假、科学与迷信对比等形式的对比教育法。

大力发展行业的基层科普组织,形成一支高水平的行业科普队伍。调动行业部门积极性,挖掘行业科普资源,体现行业特色,开展专题性、系列性科普活动。

参考文献:

[1] 雷宇.中国科普人才十年将增200万水平仍需提高[N]. 中国青年报,2010-06-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作者简介:

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范文第5篇

一、《湖北省志愿服务条例》实施情况

1.完善制度,加强志愿服务规范管理。对照《条例》相关内容及要求,我市出台了《XX市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市文明办牵头抓总,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市委文明办、市民政局、团市委、市财政局、市志愿者协会等部门联合印发了《XX市志愿者服务管理规范》,并先后召开了志愿服务工作现场会、志愿服务制度化推进会,针对各种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志愿者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时所需承担的责任进行分类界定。安排志愿者服务时,志愿者必须配发志愿者服务标识,坚持“谁用人、谁负责”的基本原则,要求用人单位提交《XX市志愿服务需求申请表》并签订《XX市志愿服务协议书》,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安全、卫生、医疗、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障。

2.全面推广,提高志愿服务系统使用率。我市于2017年下半年启动并试运行了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并于2018年4月底开始在全市进行推广应用。市委文明办、市民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广应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的通知》,要求全市各地各单位、各志愿服务组织组织广大干部职工、青年学生、社区居民、社会爱心人士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实名注册并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系统项目、开展活动、记录志愿服务时间。城区文明办、民政局大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共计286807人,服务总时长达2589787小时,志愿服务团体704个。

3.加强激励,释放志愿服务事业活力。一是针对社区和志愿者的不同特点,我们鼓励采取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回馈制度。下陆区在幸福新区进行志愿者积分兑换试点工作,通过制定积分兑换清单和设立“爱心超市”,志愿者的时长可以兑换相应价值的生活物品,形成了志愿者积分兑换的良性循环。铁山区发展和完善志愿服务积分制度,制定出台了《铁山区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办法》,明确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标准,积极推动志愿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实现社区内外“爱心”共享互换。各城区探索了不同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通过积分兑换、服务回馈,充分调动了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实现了爱心的传递,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二是对我市志愿服务的优秀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在个人申报、志愿机构审核的基础上,我们委托专业机构,对拟表彰人选进行调查核实,重点核实志愿服务记录时间及效果,居民评价,再进行公示。

4.加大志愿服务宣传力度。一是紧抓资料宣传不放松。全市各有关单位针对单位内部职工,积极印发各类志愿服务宣传资料和《湖北省志愿服务条例》读本,弘扬志愿服务理念,普及志愿服务知识;二是发动“五进宣传”入人心。组织志愿者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知识培训,普及《湖北省志愿服务条例》,使广大群众对《条例》有全面准确的认识;三是开展仪式活动造氛围。2018年12月5日,XX市《志愿服务条例》实施一周年暨“国际志愿者日”集中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下陆区广场举行,2019年3月5日,XX市“我与文明同行”暨“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启动式在下陆广场开幕。

二、志愿服务工作开展的情况

1.科学管理,实现志愿服务信息化。市委文明办联合团市委,利用“志愿中国”和“志愿汇”APP全国志愿者系统,完成了对全团青年志愿者的数据化管理。目前,全市范围已在系统注册9万余名青年志愿者。在省运会、地矿科普大会、工业旅游大会、“黄马”等重大活动、赛事中均运用了此系统对志愿者实施信息化管理,从志愿者的注册、志愿服务的到期间志愿者的签到签退等全程管理,全面实现了对各赛会期间志愿服务的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和志愿者的科学化、精准化保障。

2.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助推文明城市创建。一是推行“社工+志愿者”模式,引导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积极培育社区志愿者队伍,不断提高社区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有效促进了社区特色、专业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刘国保志愿服务队”“叶大妈谈心室”“772号楼邻里守望”等一批服务队和服务项目得到了居民的充分认可。同时,我市在“党员进社区”开展微心愿志愿活动的基础上,组织文明单位志愿者、巾帼志愿者、法律志愿者、环保志愿者进社区、上街头,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初步形成了周有活动、季有主题的志愿活动氛围。二是打造品牌志愿服务队,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我市与爱同行志愿者服务队、青年益行志愿者服务队、“兰之心”助残志愿服务队、七彩志愿者服务总队、合心心理服务志愿者服务队、“爱心满园”义工协会、东楚义工联盟等志愿服务机构成员相对固定、活动丰富、成效明显,服务内容涵盖关爱社会、知识科普、心理辅导、教育援助、便民服务等领域,社会美誉度高,逐渐成为我市志愿服务的硬品牌。

3.强化培训,提升志愿队伍服务水平。为了提高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理念的认同感和业务技能的掌握度,我市从加强志愿团体骨干培训和志愿者技能培训两方面着手,每年组织全市范围的志愿团体骨干培训班,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的专家为志愿骨干力量培训,专业角度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深化“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内涵。我们联合相关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了消防志愿培训、消费者维权培训、环保知识培训等各类培训30余场次,培训人员2700余人次。通过培训,提升了志愿队伍管理能力、增强了志愿者服务技巧、执行能力和服务意识,充分了发挥志愿骨干引领带动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1.志愿者队伍结构单一。从群体结构上来看,当前青年志愿者中的主体是在黄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在参与市委市政府举办的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时,基本全是高校学生志愿者,结构来源相对单一。其他领域的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氛围不浓厚、保障机制不健全,不利于发动各领域的青年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2.志愿服务项目领域不宽。当前的志愿服务主要还是习惯性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工作,绝大多数志愿服务还是集中在党政关心的卫生整治、交通引导、文明劝导、市容整治相关和重要赛会的项目上,一些部门习惯于把志愿组织当作自己工作力量的延伸,志愿服务内涵不够、层次单一。

3.志愿服务后劲不足。目前,志愿服务活动大多都是配合上级部门的任务要求开展的,自主性不够强,对以公益、自愿为本位的志愿服务理念带来了一定影响。同时,志愿服务付出回报机制缺失,尤其是政策激励机制不全,政府出资购买公益志愿服务的能力受财政制约,使得志愿者积极性不高,服务持续性不长。

三、促进法规实施的意见建议

1.进一步落实志愿服务活动专项经费。应推进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募集为主要来源、志愿者组织所在行业为依托、商业性途径筹集为主要形式的志愿服务投入机制。建议设立市、县两级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同时由各级财政按照辖区内人均一定数额,设立志愿服务活动专项经费,纳入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各级志愿者服务管理中心负责基金的募集、使用、管理和监督 。

2.进一步拓宽拓宽志愿服务领域。除了为党政中心工作提供必要的志愿服务支持,建议各相关部门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从人力、物力上帮助拓宽志愿服务领域,尤其要加强应急救援、技术服务、医疗卫生、消防安全、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志愿服务,为广大群众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搭建平台,为学有专长的特殊和优秀人才发挥才智、回报社会搭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