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制”;教学平台;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19-03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强调:选择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卓越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东北石油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强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依托,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多层次、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途径,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二、加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和意识强、创新水平和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这直接决定着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实际能力。每年都举办院青年教师比赛课、创新开发设计竞赛活动。为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培养“科研型”、“创新型”青年教师队伍,为青年教师将来能参与高级别科研课题的申报奠定基础,设立院青年教师基金。鼓励学生在青年教师的指导下积极申报国家和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强化青年教师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设立院级管理的青年教师指导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给予一定经费支持。支持青年教师指导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对获国家奖励的指导教师给予一定奖励。组织教师申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带动教师队伍建设,使多数教师能够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逐步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三、突出专业特色,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1.应用物理学专业,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改进优秀学生培养方式,如何将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与创新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应用物理学专业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探索优秀拔尖学生的选拔机制,为优秀本科学生构建学习平台。

2.实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校企合作“电子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依托。实行3+1培养,学生需完成分散在各个学期累计一年的企业阶段学习和实践。以实践课为载体,不断加强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先聘请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担任专业课主讲教师,并以这批教师为核心,不断加强专业教师工程经历的培训,通过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工作、在企业建立教师培训基地、以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为载体、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等,培养专业教师工程经验。

四、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在导师的指导下,在本科生教育中体现四个阶段培养:一年级“素质教育”,二年级“知识教育”,三年级“技能教育”,四年级“综合教育”。本科生导师制的核心是密切、融洽的师生关系,要求导师注重道德引导、以“一对一的学习指导”为重点,培养学生自学、独立思考、触类旁通的能力,体现了师生互动、素质教育及“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的理念。通过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创设一种“教”、“学”互动的宽松的育人环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较早地进入教师的科学研究,从而提升创新能力。

五、加强电子类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加大力度开展学科竞赛

1.作为工程技术与应用性都很强的电子类专业,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践教学平台上丰富多种形式的实践条件可以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在专业舞台上一展身手。通过设立多种形式的课内、课外开放式的实践项目,竞赛型、学术探索型、社会实战型、自我提高型等,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成长的最佳环境和氛围,也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扩建现有的电子创新设计开发基地,使更多有意愿进入基地的学生能够有实践创新的环境。

2.平台向全校电子类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开放,可同时容纳约80人进行各类实验和技能实训。同时也面向社会开放,构建以创新开发培养为主线、体现“强化就业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引导创新实践,提高基本素质”的实验实训体系,开设基础型、设计型、综合型和自主创新型和“启发式、探究式、研讨式”等多层次、多种教学模式的实验实训。

3.结合“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开展研究生及优秀本科生助教、助研、助管的方法,弥补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的不足,也使优秀学生较早的进入实验室进行创新研究。

4.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国家、学校和院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鼓励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撰写科技论文、申报专利,使学生较早的参与科学研究,从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5.实践教学平台是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为配合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在实践平台架构、实验条件建设、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将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改革工作。

6.在平台管理方面、实行全天候开放,除了正常教学学期外,实验室技术人员在寒暑假期均实行轮值制度,保障各项课外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7.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平台的优势,组织部级、省级和校级学科竞赛和创新大赛,使每年报名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从以往比赛结果来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都较以前有了大大提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竞赛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在比赛中获得了好的成绩,这是学校的一个闪光点,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学校在外的形象。参加竞赛能够提高专业办学实力及声誉,同时能够加强同兄弟院校的沟通和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主办学科竞赛。①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②参加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③主办东北石油大学电子设计竞赛,参加校“挑战杯”;④参加美新杯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⑤参加全国“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⑥主办东北石油大学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⑦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8.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推动了学院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实践,通过对历届参加电子竞赛学生调查、参赛的学生毕业就业率达到了100%且实现了高薪就业。

六、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培养创新人才平台建设

经过多年与“大庆油田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的科研、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合作,于2007年校企共建了“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油气田控制与动态监测实验室”,于2010年校企合作建成“电子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于2011年5月校企合作申报成功了省教育厅的“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十二五”期间学院将深化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加强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加强研究生和本科生创新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1.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基地。教师参与企业科研工作,与校外基地科技人员沟通交流,了解生产实际技术需求,加强横向科技合作。构建科技服务、科技创新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实施的探索基地。使平台成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习基地,每年可接收150名本科学生进行创新实习实训;聘用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指导本科学生毕业设计(已指导50余名本科生完成毕业设计);平台建设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3.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的实践基地。能同时容纳20名研究生从事论文研究工作,校外基地已为学院培养硕士生14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互聘兼职人员、实施“双导师”制培养研究生。

4.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近年来已有7名硕士研究生分配到大庆油田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工作,20余名本科生分到该公司工作。

七、结语

构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本科人才质量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强化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我院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近年来,我院学生参加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推动了学风建设,提高了就业竞争力,提升了专业的知名度,吸引了更多的生源,其中参赛的学生毕业就业率达到了100%且实现了高端高薪就业。

参考文献:

[1]陈新华,等.电工与电子实验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6).

[2]丁坚勇,等.建设高水平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践[C]//电工电子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6.

[3]郑双进,熊黎,黄志强,周丹.工科院校本科生导师制探索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4]高志凯,王定君.本科生导师制的渊源、内涵和实施意义――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1,(1).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第2篇

论文摘 要: 现代科技革命的沿革及其特征告诉我们要实现科教兴国,真正使我国成为科技强国,必须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特别是要更加重视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出人才培养困境和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目前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国内高校如何更加有效的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的教育理念和具体措施。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当今时生的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合流,以产业革命为后果的空前大变革,它涉及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各学科、工程技术生产技术的各领域。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创造着新的技术群、产业群,改变着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对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巨大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世界图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1]。

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得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应用、科学研究和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担负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历史使命[2]。应该指出,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不能适应国家科技创新形势的要求,这是与高校的地位不相称的,因此,正确认识科技创新和实施科技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科技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现代科技革命的特征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比起以往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以及与其相关联系的其它领域中的革命有如下几个特征[3]:

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紧密联系综合变革的总和,它使社会生产力的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整个科学技术系统及各学科向综合化、整体化发展。科学理论趋于统一,技术发展趋于综合,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结合。

3.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的主体因素在现代世界中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人对自然的关系由解释过渡到控制;由分析物质结构和自然过程过渡到有目的地合成物质结构和影响自然过程,甚至合成生命和影响生命的过程。体现了人在生产体系中的地位上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们从直接参加生产过程者转变为监督者、调节者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并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个全球性过程,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发达国家中进行着同一的科学技术革命。

5.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次使人类劳动智能化的革命,它被用之以代替或增强人的体力,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最核心的问题是强化信息科学技术,是普及以自动化系统为结果的智能化。

6.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科学技术前导下而实现的现代生产力根本变革,它突出地表现为社会生产的高技术化、科学技术的产业化的进程大大加速。

二、现代科技革命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挑战

在现代科技革命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增强的作用越来越大。哪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走在世界前面,哪个国家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科学和技术创新又要靠人才来完成,只有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拥有大批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经济发展才有巨大潜力。相反,缺少科学技术储备和创新型人才,则科技创新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有丰富知识又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是自然产生的,是依靠教育培养和造就的。

现代科技革命的浪潮已席卷全球,呈现出加速化、整体化、物质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这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无疑是顺应科技革命的需要谋求大发展的良好机遇,自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然而,所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大学的培养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形成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4]。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5]。

三、高校如何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和储备的重要基地,成功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高等教育的成功关键所在,特别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解决人才培养困境,也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重要举措。高校既是知识传播传承,知识创造的重要基地,也是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思想新理论,创造新技术,推广科学技术理论等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的最佳基地,将知识、理论和技术的创新研究工作融入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佳培养方式。但是如何很好的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融入结合到高校教育的实际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则是我们高等教育成功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关键。本人觉得在我国高校内更加有效的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解放思想改变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和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改变教育理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师就必须革除陈旧的教育观念,大力推行创新的精神理念,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具体的各种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高校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应着眼于将创新的理念要渗透到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提出各种基础性理论问题或技术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否定某些事物或理念,对于提出的问题给出多种解决方法方案。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倡导学生要敢于怀疑的做学问精神,通过怀疑,自己提出发现问题,最后自己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资料研究解决问题。在具体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首先,教学内容是培育人才的物质载体,是传递知识、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基本手段。及时地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坚实基础。其次,要使用最新、最适用的教材融合相关学科知识追踪学术前沿,增加应用性内容[6]。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如何科学正确利用现有的理论技术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所掌握知识理论的应用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因此要改革单一的讲授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积极培养学生对新事物新理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对专业的兴趣爱好。将创新的理念渗透于具体的教学方法手段中。

3. 加大高校教师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应该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将创新理念渗透于实际的科研实践活动中,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国家和高校应该高度重视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要进入相关科研生产制造实体企业中,到生产车间中认识了解掌握最新的生产加工制造技术,在实践中发现和形成新的科研课题,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技术难题,加大推广校企合作,建议重视程度应上升到政府主导和国有大型企业积极支持配合。

4.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大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理论的正确与否都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而且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有更深的认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更容易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和想法,更加容易发生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因此大学的实践教学应该更多地融入到生产实习,科技预研活动和实际科研项目中。开放校内更多的各种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研究所等实践教育研究场所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和自主创新活动。

5. 近年来国家和部分大型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竞赛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现象。通过参加此类活动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学习掌握新技术理论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要进一步促进和加大科技竞赛活动的支持力度和奖励机制。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大更多更广的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和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更多的科研活动和科技竞赛中。

6. 要倡导高校内部建立院系独立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可以依托相关行业的大型企业,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或者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再培训,吸收更多的行业内高级技术人才到基地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使校企合作基地成为相关行业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中心,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流,技术合作和行业新技术推广工作。使在校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学习掌握到行业内的最近技术手段,使学生学习目的性更强,好奇心更强,求知欲持续时间更长,对新技术理论的认识程度更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欲望。

7. 加大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孵化器。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者之间的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模式。大学要独立完成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功能上是有限的。而产业与科研系统较之学校教育系统更直接地面对知识、技术创新的实际,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产业与高科技开发部门更是立足于科技的前沿,他们对创新趋势、信息的掌握程度,生动而又实在的创新工作等不仅直接贡献“实力”,而且蕴藏着教育的潜能。这种优势一旦被补充到大学,那么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就可能产生优势互补式的飞跃。

因此,从优势互补考虑,在宏观上让大学、产业和科研三要素,以合作的联结方式组成更大的教育系统及产学研合作教育系统就具有更完备的结构,也就能期待它发挥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 史小俐.现代科技革命与教育体制改革[j].机械高教研究,2002(4):1-3.

[2] 王余丁.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9(3):1-4.

[3] 蒋恕,王华.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高校育人模式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s1):168-169.

[4] 徐金梧.培养创新人才[n].科技日报,2004-6-29.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第3篇

第一,继续把谋划实施重大项目作为科技支撑调结构的重要抓手。科技项目是优化创新要素的重要方式,是推动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抓创新首先要抓项目。要提升重大项目的谋划水平,做好项目谋划工作,加强调研、加强合作、加强论证、加强设计。要积极做好重大项目争取工作,发扬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难万险精神,努力形成一批重大项目支撑,加强重大项目的服务跟进。省科技厅将进一步加强对中央驻冀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的项目服务工作,努力帮助解决在申报国家项目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第二,按照打造行业“巨人”、企业“航母”的要求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培育科技型大集团、大公司。优化产业结构是建设经济强省的战略基点,各级科技部门要紧紧抓住区域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在科技提升工业水平上迈出新步伐。

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方面,要重点抓好钢铁、装备制造等产业技术升级。加快研发应用一批关键技术、产品,发展壮大产业创新基地,加强科技研发与服务平台建设,强化节能减排科技支撑。

在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在光伏、风电、生物医药、新一代通信、海洋经济等优势产业领域,着力完善产业技术链,引领创新发展。大力提升企业创新与转化能力,把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打造成为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继续抓好国家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在我省的实施。

在拓宽现代服务业方面,加快用最新科技成果改造传统服务业、发展新兴服务业,推动服务业扩规模、上层次。加强重点领域新型服务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服务支撑,推进科技服务业企业、基地建设,推动高端生产业与现代制造业紧密结合,加快研制生产和提供新型服务产品。

第三,按照“一产抓特色”和“和谐河北”建设的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领域科技创新。把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推动特色增效、农民增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促进科技惠民。

加快特色农业新品种培育, 加快特色增效技术集成创新,加快特色农业科技园区、基地建设,实施科技惠民服务行动。围绕人口健康,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重大疾病为重点,加强早期诊治、药物治疗等技术创新,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适宜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应用。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在水资源、环境保护等领域,加强饮用水安全、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处理等技术研发应用。围绕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建设一批省级科普基地,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进程。

第四,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科技大开放大合作。推动优势地区聚集发展,科技既是先导,又是支撑。要抓好科技大开放大合作,促进京津科技成果转移到河北,为优势地区加速崛起注入创新驱动力。

努力把环首都科技成果孵化园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强力推进与央企的科技合作、中关村园区的产业转移对接,加快沿渤海区域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沿海各市、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突出重点,着力提升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和北戴河新区建设的科技支撑功能。

加强与京津部级科研院所和大学科技园等对接合作。深入推进科技招商行动,加快建设一批创新转移基地,促进京津科技项目、人才、资金、信息等优质创新要素向河北聚集,延长我省的上下游产业技术链条。抓好省政府与中科院“十二五”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合作事项落实,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加紧与中国工程院的联系沟通,组织好省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十二五”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工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谋划,新建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积极推动冀台、冀港、冀澳科技交流,拓展合作渠道和领域。

第五,按照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要求,加强科技创新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统筹科技项目、人才和基地建设,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为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充分利用各类科技计划加强创新人才引进培养,省科技厅将研究制定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明确人才培养任务目标,加速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今后,在省级科技计划管理中,对人才引进培养突出抓好三个环节:项目立项吸引人才、项目实施培养人才、项目验收推出人才,形成出成果、出效益、出人才的项目实施机制。实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行动,通过积极争取国家973基础研究项目,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重点学科急需的学术骨干;通过省自然科学基金,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重点实验室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创新团队。大力培养创新领军人才,通过科技奖励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扶持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瞄准国家“”、省“百人计划”人才引进,吸引一批领军人才来我省创业。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专项扶持计划,对优秀科技创业人才给予重点支持。进一步推动与“两院”院士的合作,今年将组织召开院士联谊会第七次会员大会,与“两院”院士对接,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来我省转化。牵头实施好院士引智工程,加强院士工作站建设,在重点企业和行业新建10家“院士工作站”。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第4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计算机学院,北京 100101)

摘?要:首先分析国家发展及教育改革所引发的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然后从培养学生的角度阐述创新人才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最后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为例,探讨创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模式。

关键词 :创新人才;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综合素质;多元化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改项目“《web程序设计》课程建设——案例教学方法改革”(2014KG34);2013年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过程化教学与考核改革”(5028023408);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改项目“大学生课外科技社团在‘卓越计划’中的作用研究”(2014JG13)。

第一作者简介:施运梅,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档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网络,sym@bistu.edu.cn。

文章编号:1672-5913(2015)14-0005-04

0 引 言

2014年9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创新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指出要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中国发展就能再上新水平。显而易见,创新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全方位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创新涵盖众多领域,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因此创新可以分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艺术创新、商业创新等[1]。在这些领域的创新中,科技创新水平凸显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主席曾经指出中国的强国之梦要以科技创新为载体,科技创新要以科技工作者为依托。然而,我国目前的创新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我国自主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最终体现为有竞争优势的出口商品的比例只有1%,在取得的突破性科技成果中,也只有少数具有世界水平[2-3]。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自主创新能力差,缺乏核心的技术。探究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具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创新性人才。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沃土,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能否拥有世界一流的创新性人才。

作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和输出地,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作出了种种努力,但是高校及其研究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环境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因地制宜地探索和推进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1 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

1.1 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创新人才培养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提出的重大任务,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早在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就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包括科技创新、企业创新,大幅度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为适应国家科学和技术的长远发展规划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发展需要,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教育部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战略也进行了相应部署。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在1号文件《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见》中指出:要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该文件明确把大学生的学科竞赛纳入到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中。2007年5月,教育部在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倡导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进一步明确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2012年,教育部出台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相关策略中,更是强调加强创新人才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和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1.2 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国家发展和教育发展战略的部署中屡次强调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因为在新的历史时代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满足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从教学模式看,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采用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方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轻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在被动地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导致的结果是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内在潜能。大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潜力是巨大的,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更多需要的是“指导”与“帮助”,而不仅仅是“传授”与“教导”[4]。

从专业课的考核模式看,传统的考核模式一般采用纸面考试的形式,考试的内容囿于教材中的知识点,缺乏对学生知识结构与实践技能的综合考查。这样的考核方式容易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从而难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也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5]。

世界知名学府哈佛大学采用的基本教学方式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4]。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高等教育扩招引发教育质量滑坡。

高校扩招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扩招政策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进入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如办学的思想理念没有随着扩招及时转变,导致高等教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种大背景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必须进行相应变革,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的过程中,面对人才培养的战略性要求, 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已成为主要的教育目标。

2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于哈佛大学的办学方针,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科南特有句名言: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以及技术、经济快速变化的时代,高校的教育质量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等教育除了需要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人才,还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大学生在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时,一般情况下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若干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团队或研究小组。团队的成立有利于学生增强团队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培养良好的合作能力,树立集体荣誉感和个人责任感[6] 。

团队中的每个成员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竞赛和创新的内容,并且在整个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掌握学习方法,应用课程中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开展实践和竞赛。这一方面能够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可以促使他们意识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从而重视课程的学习。团队成员在竞赛和创新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需要直面困难,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探索解决的办法;当遭遇失败与挫折时,需要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并坚持不懈地努力。

竞赛、创新的全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激励他们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体验到团队和集体的力量以及创新的价值,培养百折不挠的精神,因此这些活动可以充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品质:①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②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③独立思考与创造的能力;④严谨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⑤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这些优秀能力和品质的培养仅仅靠课堂上的学习远远不够,学生只有通过课外科技创新训练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这些正能量的因素对于他们未来人生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也必将为他们日后工作研究中的创新发展撒下希望的种子。

2)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注重的是高素质人才和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良好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前提。文献[7]对位于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26家国有、民企和外资企业共计357名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应变和创新能力等9项评价指标。在“毕业生最需要提高的能力”调查中,毕业生认为大学毕业要顺利就业,最需要提高的能力依次为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和创新能力等;在“不同类型的企业对毕业生需提升能力的评价”调查中,企业都把人际交往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排在最前面,对于毕业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和创新能力,3类企业有不同的评价,但是这些评价指标的排序都比较靠前。

从文献[7]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就业竞争中,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不再只是试卷上的成绩,而是多层面的,因此单一模式培养出的毕业生已经很难满足社会的需要,而科技创新活动所体现出的新型培养模式更加符合企业对毕业生的各项期望,有利于学生日后的择业。

3 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的探索

面向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需要,根据教育机构的指导方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在创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模式上进行积极探索,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引导他们组织课外科技创新小组。2010—2014年,计算机学院共组织学生参加26项全国学科竞赛、6项省市级学科竞赛、10项校级学科竞赛、56项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创客空间”兴趣小组等,在学院的引导和培育下组成多个学生学术社团。除此之外,学院内开设17项开放性实验,并且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实物型毕业设计。在这些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学科竞赛、学生科技社团以及突出人才的特殊培养模式。

1)学科竞赛。

计算机学院在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时本着两个原则,其一是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参加竞赛,让他们在竞赛过程中接受各种不同的挑战,体会到专业知识和创新的重要性,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目前,竞赛吸引了计算机学院累计近千名学生参加。第二项原则是引导学生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目的是通过竞赛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例如,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较多地参加与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关系较为密切的竞赛,如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大赛、360杯全国高校信息安全技术邀请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等;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较多地参加全国软件专业人才开发与设计大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比赛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较多地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各类国际和国内的机器人大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等。

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比赛可以明显提升各方面技能,在综合实力方面明显高于没有任何参赛经历的学生。在应聘企业时,这样的人才也供不应求。

2)学生科技社团。

在计算机学院的学生科技社团中,“创客空间”较为引人注目,该社团成立于2013年8月。在办学场所紧张的情况下,计算机学院领导主动为社团寻找到活动地点,让社团成员能有一个固定的地点进行创新活动,除此之外还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并在活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

在该社团成立后不久,不少作品如3D打印机、循迹智能车、E-bot智能车、PM2.5监测匣、空气净化器、鱼菜共生系统等作品即被创造出来。这些作品在比赛中多次获奖,如在第三届“赛佰特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在2013年全球创客马拉松北京站的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创新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创客空间”的成员参加了北京市第六届大学生物理竞赛,凭借在课堂和创新活动中掌握的扎实知识,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3)突出人才的特殊培养模式。

谈到创业、创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明星人物,他就是2011级本科生季逸超。这名学生从中学时代起就痴迷于软件的开发,开始研制猛犸浏览器。由于其在科研和创业方面的卓越表现,该生在2013年荣登“福布斯”封面人物,在2014年荣获第28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但是按传统的教育指标来衡量,他并不是一个“好”学生。该生在考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不久,由于创业耽误了课程的学习,导致功课“挂科”,差点儿被学校退学。计算机学院领导了解到季逸超的创业历程后,针对这样的特殊人才制定了一份特殊的计算机专业突出人才培养方案:季逸超可以单独对想学的课程提出申请,学院会安排相应的教师上课,为他订制的每门专业课程都由3名教师组成,其中至少一名是教授;对于他的考试,也采取与一般学生不一样的方式,公共课考核是开放式问答,专业课考核实行答辩制。

这种订制的特殊培养方式既可以保证季逸超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技创新,又能够保证他完成大学期间的整个学习过程,通过订制的课程弥补他所欠缺的专业基础知识。

4 结 语

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创新、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高等院校都在思考和探索的头等大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立足行业背景和区域经济,把握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不断探索和建立适应新形势的面向工科大学生的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在学科竞赛、学生科技社团、特殊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探索。在这种培养模式的驱动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大幅提高,毕业生也逐渐受到奇虎360、百度等知名IT企业的青睐。在探索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的道路上,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还将继续努力并不断开拓,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体系,为我国培养出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 创新[EB/OL]./baike.baidu.com/link?url=atGvMcZ17yXjsHNR1kUzAf2q0sz4OSGlWV1d2hTnQaqRKqfMT8TR97DkecAP-X3yIRf39GvdMS2MG75hAw6TzMpYDFuOfcZ1pCtUhrLg707#7_1.

[2] 尹良.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差距及原因分析[J]. 科技信息, 2012(3): 413-414.

[3] 朱新力. 对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5(1): 144-146.

[4] 白强.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哈佛大学的经验与启示[J]. 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18(6): 170-174.

[5] 何迎生, 鲁荣波, 陈国平, 等. ACM竞赛平台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09(12): 44-45.

[6] 王勇. 积极探索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以促进人才培养[J]. 科技风, 2010(1): 24-25.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第5篇

摘要:基于“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视角对地方本科高校与部属高校及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应突出高创新型和高应用技能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定位,创新以应用为目标导向,应用以创新来提升层次,并分析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制约人才培养转型目标实现的因素:转型发展战略路径误区、大学生功利主义学习倾向、“双师型”师资培育路径不清晰、校企合作共赢理念没有形成、人才培养模式固化等五个方面,据此提出促进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培育的策略,包括明晰人才培养的战略发展路径,提升学生短期和长期发展的感知价值,“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坚持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构建校企双赢合作关系,构建动态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同级类差;同类级差;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一、引言

地方本科高校主要是指省属高校和省辖市属本科高校,从行政归属区别于部属本科高校,它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承担大众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为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衔接,国家提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转型的发展战略,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能型发展,形成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应用技能型人才成长。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关于如何推动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转型,学者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转型动力的分析。如顾永安(2010)认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高等教育大发展,使学校具备转型的基本条件,形成转型的内生动力;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形成强大外驱力。[1]二是转型模式分析。如余锡祥(2014)认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既要“形而外”转,即办学模式转;更要“形而内”转,即办学内涵转。如果只是外延转,是一种形式,没有多大意义;只有内涵转――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教育方式创新,评价模式改革,教育质量提升,办学特色突显,才是转型根本目的。[2]三是转型的路径依赖分析。丁奕(2014)认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依赖与锁定表现为功能性锁定、认知性锁定和政治性锁定。要破解这一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中央及地方政府要大力支持转型地方高校的发展,包括为产学研教育提供法律法规保障、为转型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财力支持、强化省级统筹、真正做到简政放权。[3]笔者认为,促进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转型,必须从高校的层级与类别中深入探讨。

二、“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基础上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本定位分析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转型,应根据高校之间的层级类别关系进行合理的人才培养定位。相对于部属高校,地方本科高校与他们处于“同级类差”状态,即人才培养处于同一层级上,都培养本科层次的专门人才,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但在类别上存在差异,部属高校以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为重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服务于研究能力提升,以理论创新为导向。而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以应用技能型为目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服务于知识的应用,以应用创新为导向,创造性地将知识服务社会,创造性地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两者共性是人才培养的本科层级相同,区别是理论创新与应用创新。相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地方本科高校与他们处于“同类级差”状态,即在人才培养类别上,都属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但在层级上存在差异,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人才偏重于理论知识应用,在应用中传承知识及模仿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而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应用中创新知识及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两者共性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区别是应用创新能力与应用传承能力。这样,从创新水平和应用技能水平两个维度,分析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可以从四种水平中选择:即低创新水平和低应用技能水平(双低型)、高创新水平和低应用技能水平(一高一低型)、低创新水平和高应用技能水平(一低一高型)、高创新水平和高应用技能水平(双高型)。双低型人才培养显然意味着地方本科高校办学水平的失败;高创新水平和低应用技能水平意味着人才培养定位重心偏离,忽视自身人才培养的类别差异;低创新水平和高应用技能水平意味着人才培养忽视自身人才培养的层次水平;高创新水平和高应用技能水平才是有效考虑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层次特征和类别特征,因而具有可持续性。当然,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中考察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中,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发展,传统产业要用新技术进行改造升级,需要大量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创造市场需求动力。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突出高创新型和高应用技能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定位,创新以应用为目标导向,应用以创新来提升层次,创新使人才培养具有“顶天”目标,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立地”目标,“顶天”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潜力,“立地”增强学生现实适应能力,才能避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错误倾向。正如刘振天(2014)所说,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中要克服三种倾向:一是传统主义,即抱住传统学术理念和模式而拒绝向应用型转型;二是迷信主义,即把应用型、技能型和职业型转变的作用无限夸大;三是实用主义,把本科教育等同于职业技能训练,忽视本科教育基础性、长远性和全面。[4]

三、“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基础上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制约因素分析根据上面的分析,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转型要紧紧围绕高创新能力和高应用技能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定位展开。但创新能力与应用技能培育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短期功利性特点,培养过程具有灵活多变性,当某一应用技能不适合需求时,学生可迅速调整。创新性人才培养具有长期持续性特点,需要在某一领域积累知识与经验,培养过程具有一定刚性。正确认识两种能力关系,促进创新性应用技能发展,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存在制约人才培养转型目标实现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路径误区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路径误区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第一,借助政府行政推动与市场需求推动转型,忽视科学规划政府和市场力量。一方面,政府拥有广泛发展资源,影响高校发展机会。尤其是对地方本科高校,多数是省市共管且以市为主,对政府依赖较大。从政府中获取资源,可以加快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获取更多发展机会,但也可能导致盲目发展及发展行为短视,导致发展的功利主义倾向,追求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张,忽视发展的科学规划。姚荣(2014)认为,当前我国本科高校应用技术转型政策表现出行政管控的制度逻辑,以政府行政力量驱动和诱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5]另一方面,人才培养需求由市场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由市场检验。董仁忠(2014)认为,引入市场机制是有效推动普通本科高校发展的重要举措。[6]但是,也容易盲目满足和适应短期市场需求,忽视长期市场需求及引领市场需求,导致人才培养功利主义倾向,强化学生应用技能培育而忽视创新能力培育。第二,转型发展倡导系统性全方位变革而忽视发展的历史逻辑延续性。在高等教育精英时代,高校以理论教学为主,注重知识系统性,注重校内教学资源利用效率;大众化教育时代,重视消除与部属高校在同层级上的类别差异,努力推动同层级上的类别提升,促进学生学术研究能力提升,导致同层级上的类别趋同,不符合社会及学生需求,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弱,社会和学生均强烈要求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人才培养转型发展,但一些地方高校实际操作中存在否定传统人才培养优势,忽视同高职院校在同类上的级别差异,努力推动同类上的级别趋同式转型,教育类型从普通本科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人才类型从学术型向应用技能型转变,导致与高职院校既同类别又同级别。全方位系统变革导致传统优势可能抛弃,增加变革的全盘否定思想和行为,引发功利主义变革倾向,导致转型共识难以形成,转型内耗增加。第三,转型发展的区位与产业定位不明确,转型后地方本科院校之间的特色难以形成。一方面,从人才资产专用性角度看,人才培养的区位与产业定位不清晰,导致人才在区位与产业使用上的通用性强,专用性弱,人才就业区域与产业泛化,导致人才培养创新性应用技能稳定性、长期性不足,人才培养的品牌形象难以形成;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的区位与产业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特色就更加鲜明,促进人才培养品牌形象形成,但这需要长期人才培养积累,同时这也存在人才流动性不足,大学生自觉接受性不足,创新性应用技能人才培育的内在需求动力不足,导致地方本科高校选择前者转型方式,导致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不足。

2.大学生功利主义学习倾向

当前,大学生转型的功利主义需求较重,主要表现为,第一,重视人才培养应用性转型要求,忽视人才培养创新性要求,忽视地方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教育的层次区别,导致人才培养长期持续竞争力不足。从需求角度看,大学生在创新性应用技能发展上,不仅面临固定的货币成本和时间成本支出,更重要的是面临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成本支出,如学习生活显得单调,但情感丰富导致抵御外界情感诱惑的心理成本高。同时,创新性应用技能培育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创新能力培育的风险高。第二,重视职业技能培育,忽视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培育。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向应用技能型发展,主要强调其与部属本科高校、高职高专的区别,但并不否认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人才培养共性,即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对学生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培育起支撑作用,但综合素质带给学生的感知价值具有内隐性、长期性、见效慢特点。而职业技能带给学生的感知价值具有外显性、短期性、见效快等特点,人才培养重技能而忽视综合素质,导致人才培养畸形化。张应强(2014)认为,即使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也要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否则,高等教育就只是“制器”而非“育人”。[7]第三,大学生功利主义成长思想导致创新性应用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划路径不清晰。董立平(2014)认为,专业能力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构建:通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实践能力与方法能力。[8]一些学生只重视其中的实践能力,孤立看待实践能力发展,忽视系统性、过程阶段性地看待能力发展。

3.“双师型”师资培育路径困境

创新性人才培养需要教师具备研究创新能力,应用技能人才培养需要教师具备社会实践应用能力,即地方本科高校需要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如董洪亮(2014)认为,师资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关键因素,学校要对师资进行大调整,吸纳大批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教师。[9]孙泽文等(2013)认为,从整体而论,高校师资在结构上必须涵盖“学术化”校本师资和“社会化”兼职师资。地方大学应以“双师”培养为路径,培养一支高水平“社会化”师资队伍,从而实现“学术型”师资向“社会化”师资转化。[10]当然,“双师型”师资培育路径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情况:一是双师型师资服务对象困境,主要服务大中型企业、知名企业,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服务意愿不足,使教师课堂传授的大中型企业及知名企业案例与学生未来主要就业对象中小企业及微型企业的关联度低,对学生成长价值不高。二是创新和应用结合方式的选择困境,即究竟选择高校自身创新型教师与外聘应用型教师相结合的方式,还是选择高校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均衡发展的结合方式。在这两种路径中,内外结合双师型培育速度快、风险低,但稳定性差,且内外结合型教师在人才培养上的协调难度大,导致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效率缺乏保障。高校自身教师向“双师型”转型过程中,教师投入成本高,时间长,既受资金约束,也受时间约束,还受教师能力约束,既需要相应激励机制,还需要教师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意愿,转型风险高,在既定时间和有限资源下,自身结合失败的可能性大。三是教师创新与应用能力结合的水平困境。教师创新水平、创新能力如何转化为应用能力及转化程度,教师应用能力如何转化为创新水平及转化程度,决定教师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协调发展水平。一些教师理论所从事的专业知识与应用所从事的专业知识不一样,存在“两张皮”现象,理论知识服务教学需要,应用知识服务兼职收入需要,或者应用知识服务于社会流行热点需要,导致应用知识可持续性不足,具有投机主义行为倾向,这种结合使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的互补优势不能发挥,不能有效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4.校企合作共赢理念没有形成

校企合作是推进开放办学、利用社会资源以培养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路径。孟庆国、曹晔(2013)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构筑相关的社会环境,尤其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社会制度。[11]当前,校企合作共赢理念没有形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合作的主动性在地方本科高校,但这些高校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及管理新理念未考虑企业发展所处阶段、发展水平及环境条件,导致这些高校服务企业的效益较低,企业满意度不高。二是企业作为盈利性经营单位,在合作中讲究成本和经济效益,功利主义动机浓厚。一方面,企业借合作寻求优秀学生,但对欠佳学生的培养意愿不足,导致离构建利益共同体要求较远;另一方面,企业主动参与性不足,参与高校课程设置、教材编制、教学过程、评价过程的意愿不足。导致合作处于松散浅层次状态,合作稳定性与可持续性不足。三是地方本科高校多处于地市级,寻找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较困难。四是企业参与合作中,地方本科高校既要传承,更要创新;既要适应企业和社会,更要引领企业和社会发展。而多数企业忽视甚至抵触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和引领企业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五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标不合理,忽视学生知识转化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存在基于验证性而非创新性的价值导向缺陷,导致知识深加工和转化能力不足,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停留在传承阶段,没有进一步内化为创造性的实践应用能力。这些都导致深入持久开展校企合作难度较大,导致众多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未能实质性地促进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张应强等(2014)认为,在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除小部分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外,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成为“旁观者”,看到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一味批评高校或者向高校提出一些不可能实现的要求。[12]

5.人才培养模式固化

人才培养模式是确保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是转型发展的保障条件。但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固化主要表现为:一是简单移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加重应用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压缩通识教育内容及较深专业理论知识内容,重视应用特色但忽视创新特色的人才培养,没有从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层次和类型目标定位的要求出发,导致无法培育特色优势,所培养人才与高职高专人才没有区别和优势,导致市场趋同化竞争。二是地方本科高校注重传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静态环境下,生产力发展速度较慢条件下,其有效性强。但在生产力发展速度较快条件下,其有效性不足,突出表现为,重视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忽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验证性实验比例高,而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与开放性实验少,导致培养的人才社会适应能力差,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的能力差。三是注重教学过程常规化、稳定性、封闭化,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动态多变性,导致学生接受的专业和课程体系知识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四是人才质量评价标准在供给导向上固化,难以体现人才培养需求质量标准。供给导向标准统一化、固定化,而需求导向标准多元化、动态化。陈锋(2014)认为,评价重点要从供给端转向需求端,突出产出导向、贡献导向和质量导向,其核心是对高等学校创造经济社会文化价值和学习者发展价值的能力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科学设计利益机制。[13]五是教学条件和设施不能适应创新性应用技能培养要求。目前,在实验室、实习基地、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平台上进行的实验、实训和实践教学重心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距离较远。

四、“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基础上的提升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思考

1.明晰人才培养的战略发展路径,规划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

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规划是基于地方本科高校在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的角色分工决定的,是提升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要以社会和学生的双重需求为依据,为社会发展和大学生成长服务。 第一,合理优化政府资源与市场资源配置功能,避免政府和市场在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上双失灵。政府作为物质金融资源的提供者、监督者及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宏观制定者,其有效性必须结合地方本科高校发展历史、优势及人才成长自身规律基础上。市场是培养对象学生资源的提供者,同时也是学生人力资源的需求者,市场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也是建立在学生自身发展历程、优势及未来发展倾向基础上。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和资源禀赋条件,尊重自身内因发展需要,结合政府和市场提供的外因发展机遇,长期规划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和品牌形象,综合判断确定转型组合途径,以内因为基础优化政府和市场作用,避免仅仅由于外部压力被迫跟风转型,或者被眼前短期利益和政策红利所诱惑的转型。第二,系统性全方位变革过程中要融入传统人才培养优势,推动传统学科优势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创设知识转化为社会应用能力的机会和舞台,促进学生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建立在应用技能发展基础上。人才产品的生产不同于其它产品生产,它是持续渐进过程,其变革需要学生成长的系统支持,包括中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社会需求,而这个大系统没有发生突变,决定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具有历史延续性。第三,加强区域与产业分析与联系,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理论储备和实践知识储备以区域经济社会为基础,这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中,增加本区域与产业发展历史、现状及优化规律等内容,增强学生对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正确认识,正确引导学生路径选择。

2.提升学生短期和长期发展的感知价值,克服功利主义行为倾向

大学生功利主义行为倾向产生于学生着眼于眼前利益,忽视长期竞争力培育的意识。功利主义学习行为导致学生硬实力即应用技能提升,但软实力即思维能力、综合素质等欠缺,导致学生素质难以提高,视野短浅及心态不健康等问题。为克服功利主义行为倾向,要坚持学生短期和长期发展的感知价值相结合。首先,满足学生应用性需求的短期价值,增强学生成长动力。应用性需求的学习壁垒较低,多数学生接受能力强,短期感知价值的激励作用强。其次,要正确选择学生创新性应用技能成长路径,创新性应用技能的竞争壁垒高,高校要引领学生需求,尤其是长期潜在价值需求,避免功利主义行为对学生长期价值的伤害。应用创新能力既需要实践平台和理论基础,不同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存在差异: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同步均衡发展,理论学习优先实践学习随后,实践学习优先理论学习随后三种情况,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选择不同路径,以降低成长成本,提升长期价值。再次,要预测和判断未来社会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社会、信息化社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际化竞争及对抗性竞争向合作竞争演化背景下,把握社会对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基本要求、趋势和变化,确保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发挥适应社会和引领社会的功能,保障人才培养的资源投入效率和效果。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式、学生评价体系、校园文化等各环节进行改革,提升地方本科高校改革的发展红利,要创新教学理念,扩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教学;创新考核模式,强调过程操作测试与诊断,加强应用能力考核,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第四,坚持创新性应用技能人才培养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一方面,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体现共性需求,创新性应用技能发展体现个性需求。忽视共性需求,大学生长期成长阻力增加,个性发展阻力也会增加;忽视个性需求,大学生成长动力不足甚至丧失。另一方面,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也要适应社会需要,社会对人才在素质与能力上有共性需求,也有个性需求。忽视共性需求,人才应用上难以适应社会,忽视个性需求,人才应用上缺乏内激励。因此,综合素质提升要从满足学生共性需求入手,而大学生创新性应用技能发展深度和特色要从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入手。

3.“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坚持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增强教师职业发展活力

“双师型”教师从横向上要具备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的双重素质。为增强“双师型”教师的职业发展活力,必须合理规划职业发展,改变教师在长期精英教育下以学科知识与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首先,建立面向服务中小企业及微型企业的人才成长需要相适应的“双师型”师资。相对于大中型企业和知名企业,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成长环境较差、有利条件小,面对竞争较激烈,内部治理结构不同,因此,这些企业生存竞争能力独特,创新之处独特,且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数量多,差异性成长特点多,大中型企业和知名企业也都是从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成长而来。因此,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成长特点和规律对未来大学生就业及成长有重要指导作用。地方本科高校应鼓励“双师型”教师向此方向发展和定位,要主动面向中小企业选择研究课题,以促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避免教师所传授的企业案例与学生未来就业成长环境“两张皮”现象。其次,以教师自身理论创新与应用技能协调发展为主要方式,建立差异化“双师型”发展路径。从横向上看,根据教师已有理论与应用知识结构及兴趣偏好,建立理论与实践均衡发展,或理论先导实践尾随,或实践先导理论尾随的发展路径;从纵向上看,通过学校实验、实训及参加社会实践、行业企业调查,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技能,并根据行业、企业和职业的发展变化,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有价值建议,包括对专业社会适用性、专业课程设置和调整、专业变化发展方向及实践教学方式创新等提出建议。再次,完善“双师型”教师考核机制,努力提高教师创新与应用能力结合水平。对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理论知识有效地向应用技能转化的教师,应用技能有效转化为创新能力的教师,根据其转化的成果给予激励,对那些理论与应用分离的成果,减少激励甚至取消激励措施。对创新性应用能力所取得的成果,由专家鉴定,确保成果有效性。

4.构建校企双赢合作关系,提升协同开放式人才培养水平

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中心的经营单位,讲究成本和经济效益。因此,努力构建企业与高校利益共同体,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积极性。首先,地方本科高校要探索与企业、行业之间“双赢”的合作机制,从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结成产学研合作联盟,提升企业参与的感知价值,促进企业参与的主动积极性。地方高校要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共建学科专业、实习基地、特色课程、教学场所等,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其次,地方本科高校要加强与企业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合作,克服与单个企业合作的碎片化、短期化、可选择性弱等缺陷,促进合作的组织化、长期化、可选择性强等优势,建立更加开放的办学模式。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可以形成长期有效的合作需求,对成员企业参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也有约束和引导功能。更好地加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既构建企业参与下的人才培养,也构建高校参与下的企业产业发展链,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链价值提升,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融入到产业链中,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剂。鼓励企业家、人力资源专家等提出和设定高等教育改革议题。将应用技能型高校直接融入技术进步和产业链价值创造过程,促进创新性应用技术型高校和企业、行业及地方经济社会共同成长。再次,地方高校引导企业发展应基于企业长期价值,但又要在不同阶段上让企业感受到经济价值和竞争力提升。

5.构建动态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能力

动态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根据社会需求、学生需求变化而不断调整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运行方式,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培养特色等。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中,既要借鉴高职高专的应用技能培育优势,也要借鉴部属院校的研究能力提升优势,还要根据地方本科高校自身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根据学生需求及社会对创新应用能力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动态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坚持模块化课程,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和爱好,动态选择主辅修方向,模块课程要根据学科发展和市场变化,动态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模块、核心模块、技能模块等,所设立的模块要随时间和经济社会环境变化而变化,处理好理论创新能力、 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育需要,处理好学生能力兴趣、课程体系设置和社会需求的协调,构建创新能力、应用技能、综合素质符合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育层次的需要。其次,优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既要考虑企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又要考虑学生的长期动态社会适应能力,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育融入到“订单式”人才培养中;要坚持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开放办学原则,以合作共赢理念为基石,推动地方本科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教材、组织教学团队、共建实践平台,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科研与教学互动、培养与需求对接,为师生建立教学科研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基地,也为区域及企事业单位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合理调度教学资源。校内资源具有有限性,校内环境具有简单、静态的局限性,但校内资源和环境可控性强,利用效率高;校外资源具有广泛多样性、复杂性,校外环境具有动态变迁性,校外资源和环境具有可控性差,资源利用效率低,但校外资源和环境是大学生毕业后需要长期适应的环境和资源。再次,教学过程及设计个性化、创新化,避免常规化,要提供学生选择机会,增加课程教学资源,发挥学生课堂教学资源与过程选择的主体地位及教师引导功能结合。学生入学时的素质参差不齐,兴趣的多样化需要,适应社会的动态多变发展需求,这些决定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是动态发展,而非永久不变的。忽视这种动态发展,就会导致用落伍的理论、技能和培养模式约束学生成长,因此,培育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需要构建动态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顾永安.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10 (3):79-83.

[2]余锡祥. 地方本科院校职业化转型发展与校办企业转型的核心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 (27):9-13.

[3]丁奕. 转型地方高校发展的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6):163-168.

[4]刘振天.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高等教育认识论及方法论诉求[J].中国高教研究,2014 (6):11-17.

[5]姚荣. 行政管控与自主变革:我国本科高校转型的制度逻辑[J].中国高教研究,2014 (11):29-34.

[6]董仁忠. 市场机制与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职教论坛,2014 (14):1.

[7]张应强.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14 (6):29-34.

[8]董立平.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 (8):67-74.

[9]董洪亮. 为大量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怎样转型[N].人民日报,2014-05-15.

[10]孙泽文,程永洲,路华清. 多维发力助推地方大学“社会化”转型发展[J].学术论坛,2013 (1):216-219.

[11]孟庆国,曹晔.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与内涵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3 (18):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