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风险要点管理

风险要点管理范文精选

风险要点管理

风险要点管理范文第1篇

1电力企业中的风险因素

现阶段,我国各大社会电力企业均处于上升期,中国电力市场潜力无穷,电力企业发展前景喜人。但在当前环境下,我国电力企业中存在许多风险因素,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①内部因素。电力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风险意识薄弱,工作中易出现纰漏,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员工的培训和考核力度不足,电力施工技术和操作水平不过关;电力安全生产中,电力设施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工作人员常习惯性违章;电力企业中各部门的职责模糊,出现意外时常互相推诿,失误责任无法落实;电力管理和检修工作常出现疏漏,用户用电档案记录不全,常出现延迟记录或漏记等情况。②外部因素。现阶段,社会电力需求较大,电力工作的重点难以把握,因电源不足而导致电网供应不足,且电力管理结构不合理;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和电网的大范围建设导致质量监控、施工监督、电网维修、电力投运等各环节存在疏漏,埋下了安全隐患。③电力体制的不确定。电力市场变化多端,其市场运作机制和经济规律难以捉摸,电力企业在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很多,无法根据市场的变动及时调整电力管理策略;电力安全管理缺乏统一、科学的管理系统,很多电力企业均呈现出不规律的发展特点。

2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在存有风险的项目或企业中将风险值降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包括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最理想的风险管理是将风险因素排好顺序的过程,从而优先处理会引发最大经济、利益损失或紧急事件的风险,后处理影响较小的风险。在现实中往往很难做到理想的风险管理,因为风险与事故的可能性通常不一致,所以,在进行风险管理前,需要严格权衡二者,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减少损失。在任意一个企业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都需要采取以下步骤:①准确识别风险,量化不确定性的程度和每个风险因素可能会造成的损失。②建立风险控制措施。面对企业或项目管理中的风险事件和意外事故,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和控制风险措施,备好方案,做好充分准备,当风险来临时,可实施预先准备好的控制措施,从而将损失降至最低。③规避风险管理。在坚持原有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调整方案实施路径,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因素,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

3电力安全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措施

3.1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加强培训

在电力企业中,员工是企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直接媒介,是电力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纽带,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增强其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这不仅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也是企业合理用人和对市场负责的重要表现。对电力企业员工实施风险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2方面:①员工入职时,电力企业应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包括电力基本理论知识、高水平的电力操作技术,还要包括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的培养,使其认识到电力安全的重要性;②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实施培训—录用—待遇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加大对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力度,从而提高员工的电力操作水平和工作质量。

3.2优化风险管理,落实部门职责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风险管理就是通过识别、预测和衡量电力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当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或应对策略,尽可能地降低电力安全事故对人们的伤害或对用电企业造成的损失,以便企业有计划地处理风险,获得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经济保障。针对当前大多数电力企业中的部门设置混乱、责任无法落实的情况,可从调整企业结构入手,明确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做到专人专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则要及时落实责任,并完善奖惩机制,形成步步把关、各司其责的管理体系。

3.3建立健全风险预防和紧急处理体系

凡事应做到有备无患。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多是因风险预防和紧急处理体系不完善、应急措施或规避措施不到位。想要避免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用电风险,就需要建立具有前瞻性的风险预防和紧急处理体系。通过市场研究调查,电力企业可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应急处理体系,涵盖电力企业各部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和安全事故,依据“法治和工作质量第一位”的原则,详细研究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制订预防策略和应急措施,做到能规避则规避,无法规避就积极处理。

4结束语

风险要点管理范文第2篇

1、电力企业中的风险因素

就目前来说,国内的大型、中型以及小型电力企业都处在高速上升的阶段,而且其发展前景是十分令人看好的,具有无穷的市场潜力,毕竟无论是人民的日常生活,还是工业企业的发展都对电力有着强烈的需求,虽然电力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但是众所周知,机遇和挑战往往是并存的,其中电力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直接阻碍了企业发展与运营,当前影响电力企业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观因素。意识是行动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而电力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缺乏足够高的安全意识和观念,在工作的时候由于对安全知识不了解经常主观臆断,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出现;电力企业高层领导忽略了对于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领导缺乏长远的目光,认为安全培训起不到实际的作用,导致员工的安全技能得不到提升;电力企业的相关机构之间权责交叉,未能形成良好的协作。第二,客观因素。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经济建设的需要,社会以及个人对电力的需求呈现上升的趋势,所以电力企业在短时间内难以抓住电力工作的关键和重点,造成电源不足现象的出现,而且管理结构存在诸多漏洞和缺陷;由于电网建设范围之大导致对电力建设质量、运行安全、维修维护方面的忽视,使得安全隐患大量存在。第三,电力体制不够健全和完善。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电力企业的特殊性是很强的,因为其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加之电力市场时刻在变化,所以对于市场规律的把握相对较难市场的变动较大使得管理人员不能制定一个有效安全管理策略。

2、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在存有风险的项目或企业中将风险值降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包括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如何将风险管理做到尽如人意?简单来说就是分清风险管理的主次,先对造成损失较大、关系利益较广的风险进行处理,再处理那些影响相对较小的风险。但是实际的风险管理开展过程是较为复杂的,达到理想的风险管理效果和目的是很难的,毕竟风险与事故的严重程度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律和关系可循,所以在处理风险之前需要仔细的衡量风险与损失之间的关系,以期尽最大可能降低风险的出现概率和由于风险而造成的损失。做好风险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风险进行仔细和精准的识别。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予以量化;第二,完善风险管控控制举措。对于危险性较高的电力企业来讲,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是很有必要的,相关人员要在风险发生之前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并做好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降低损失。第三,对风险进行规避。风险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有规律的,而我们就可以根据规律进行风险分析和规避,从根本上彻底的避免风险的发生。

3、电力安全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措施

3.1优化风险管理,落实部门职责。

当前,部分电力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进行,并且实际数据表明,电力企业每年发生的安全事故有绝大部分都是因为管理不当、部门不作为而造成的,因此,电力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构,对于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机构甚至是每一位工作人员进行职责的明确,遵循目标责任制,做到谁出问题谁负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一方面会对工作人员形成一种有效的约束,使他们在其位谋其政,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此外,还要建立奖惩机制,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2电网设备风险管理。

本项管理是指对于电网以及设备的整个使用周期内每个时期引发事故的所有风险因子进行预先识别工作,对于事故在未产生之时就通过特定手段,对于风险因子进行控制与消除,最大化杜绝产生事故。

3.3对于设备而言,开展风险评价工作的方式。

(1)SFD半定量评价法。此法基于风险的SFD三项指标值来做乘积,从而对于电网设备的风险度进行评价。其中S表示已有或隐含风险因子诱发事故其严重度;F表示已有或隐含风险因子诱发特定后果的可能性;D表示事故的被探测率。

(2)风险矩阵法。这种方法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经过实践检验也取得了优良的效果,而且普及度是很高的。此法通过两项已知因子来推算第三项,先计算得到二维风险矩阵,每个因子值确定过程是给予函数递增和参考实际问题两种方式的结合,接着在矩阵内部对于两项因子进行判断,最终选取其中的行列交叉值。

3.4风险控制。

3.4.1总要求。风险控制要求针对现场作业以及设备两项风险展开分析与评价,对于所得结果进行风险等级的划分,作为各项生产活动开展的依据和参考,此外每个部门应形成各自的风险数据库,标明所有潜在的危险位置,能够保证员工及时了解,提高生产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3.4.2风险政策。

SPE法是评价现场作业风险的主要方法。而SFD法则是用来评价设备类的风险,控制风险控制风险需要以风险等级为标准和依据,并遵循以下几点原则:最小一级风险会保持现有手段不变;一般二级时则在1级基础上对于重点部位加强控制作用;较高三级风险时,在二级基础上有必要时重新设计控制措施;四级及以上的高风险时必须降低风险等级。

3.4.3现场作业风险控制。

以下是做好对现场作业风险控制的主要举措:第一,提升改善技术安全等级,从根本上消除设备的潜在危险。第二,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强化对于安全生产的监督与管理,为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创造一个绝对安全与可靠的工作环境。第三,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让工作人员意识到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总结

风险要点管理范文第3篇

风险管理是提高铁路行业运行水平及效益的有效措施,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铁路运营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安全隐患,从而总结出解决的方法。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辨识、风险估计以及风险控制等,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对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辨识,了解风险的严重程度,并制定风险控制的措施,这可以有效的维护生产环境的安全性,可以减少安全运营事故出现的次数。在经济市场中,存的风险比较多,企业为了更好的运营,必须制定出风险管理的方案。本文对铁路运输行业运营中存在风险的管理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提高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水平。

2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要点

2.1安全风险管理需要与铁路生产实际结合起来

铁路行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客运高速与货运重载,由于运输形势更加复杂,而且有着较大的安全威胁,对铁路行业的生存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铁路安全事故可能存在于任何一个生产运输环节中,为了保证运输的安全性,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铁路运输各个环节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铁路行业在制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时,需要与铁路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做好管理技术的创新工作。铁路企业应制定出人员、设备、环境、管理为四位一体的防控机制,形成“纵深防御”的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在风险管理时,首先要做好风险识别工作,对风险程度进行合理的分析,制定出管理的方法,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还要立足于全局角度,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做好细节优化工作,保证安全风险管理工程更好的展开,这样才能保证管理效果的最大发挥。

2.2加强科学系统的安全文化建设

在铁路行业,还要做好安全文化的宣传工作,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这可以调动人员发现安全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可以从根本上防范风险。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全社会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这对铁路行业运营的安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相关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安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解决的方案。在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安全宣传工作,这有利于强化铁路职工的安全意识。铁路部门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这为安全风险管理奠定的基础,在安全文化建设时,首先要设置安全文化的导向,编订安全文化手册,加强宣传,还要制定安全管理的措施,从而保证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更快达成。安全文化建设还要与铁路行业日常工作结合在一起,保证安全理念与铁路部门工作理念相融合,这可以对铁路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安全文化建设需要结合以往工作的经验,最好与专业的咨询机构合作,这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2.3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层级及机制

在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层管理的方式,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出有效的工作机制,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铁路企业的管理者还要制定完善的培训制度,制定岗位资质管理机制,保证工作人员可以按照相关标准规范操作。铁路部门目前正处于管理转型期,为了保证其长远的发展下去,管理者必须具有长远的眼光,制定出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安全风险管理包括分级管理、动态检查、过程控制以及评价考核等,管理人员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各级管理人员应落实安全风险管理责任,充分的发挥职能,从而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机制。

2.4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这一理论提出的时间不长,将其应用在铁路行业管理制度中,有效提高了管理的水平,还降低了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在应用与推行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完善工作,相关部门应合理应用管理方法,保证其效用价值最大化发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铁路行业应用的管理技术越来越先进,一些监管的设备性能也比较高,这可以为安全风险管理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在现代化的铁路部门中,管理人员应做好设备更新工作,注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提高运输的安全性。设备都有限定的寿命,铁路部门的技术人员在检修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设备安全评估工作。还要促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化系统的配套升级和全面整合,使信息可以被综合利用并产生放大的效能。另外,可以运用科学的生产组织手段,把握生产的客观规律,强化计划和统筹,实现均衡生产保安全。四是开展技术创新,引入如气象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分析手段,提高科技保安抗灾能力,实现“人防”、“机防”与“技防”综合治理。

2.5建立持续开放的内、外部评估体系

安全评估作为确保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我国铁路运输生产、项目建设、设备验收等方面得到了长期应用并发挥了突出作用。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手段促进铁路系统安全风险管理不断改进,仍是应重点思考的问题。制度化、专业化的内部评估制度和主动开放地接受外部评估,包括由政府法律法规强制的安全评估、行业组织的安全评估和积极自主引入的第三方或同行安全评估,综合利用这些评估手段,可以使安全风险管理各环节不断完善。

3结语

风险要点管理范文第4篇

该方案的主要工作任务和步骤是清权确权和风险查找、制定防控措施和预警处置。根据方案,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对依法确定的职权进行分项梳理,编制职权目录,逐项列出岗位权力行使的依据、界限和责任,以及廉政风险点、风险等级等内容。

通过自己查找、群众帮助、专家建议、案例分析和组织审定等方式,重点围绕管人、管财、管物等重要岗位,全面查找“权力配置、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

在查找廉政风险的基础上,依据岗位权力的大小、不廉洁行为发生的几率和危害程度、近三年来的廉洁情况等内容,将廉政风险点的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具体标准是:在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司法以及人、财、物管理等工作中有较大决策权的领导岗位,或者近三年发生过严重不廉洁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其他岗位,风险级别一般应当评估为一级;对上述事项有一定决策权的乡科级领导岗位和具体承办岗位,风险级别一般应当评估为二级;近三年发生过一般性不廉洁问题或者群众有一定反映的其它岗位,风险级别一般应当评估为三级;不涉及上述事项,但具有一定协调职责的乡科级以上综合部门领导岗位,风险级别一般应当评估为四级;不涉及上述事项,且连续三年没有发生不廉洁问题的岗位,可以不作为廉政风险点。

在落实防控责任方面,对廉政风险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一级廉政风险点,由本级党政机关主要领导负责,廉政风险点属于主要领导岗位的,由上一级党政机关主要领导负责;二级廉政风险点,由本级党政机关分管领导负责,廉政风险点属于分管领导岗位的,由主要领导负责;三级和四级廉政风险点,由直接管辖该岗位的领导干部负责。

风险要点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金融投资;投资风险;管控要点

1引言

企业在金融投资的过程中,极易被来自于内外部各种各样的风险所影响,倘若在金融投资期间并未采取卓有成效的策略进行有效规避,那么很有可能会阻碍企业的平稳发展,一方面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会导致企业资本消耗总量的增加。因此,对于企业来说,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来对金融投资风险进行提前规避与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投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特征,企业应该做到对不同风险的深入研究与剖析,采取相应的策略,推动企业实现长足、健康发展。

2金融投资风险

2.1企业金融投资常见的风险

2.1.1企业基金投资风险。现阶段,我国一些企业在投资方面选用的模式是基金投资,这种投资模式主要是由投资专家掌控着小额资金,然后根据金融市场的具体情况,投资专家经过分析后进行投资。这种投资模式区别于其他投资模式的是,这种模式有着比较高的安全程度,因为所投入的资金会经过很多有经验的投资专家的手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投资都或多或少有风险,很难保证能够永远不会亏钱,基金投资也不例外,例如,一个企业聚集了大量的资金,如果企业选用的投资专家水平不高的话,就有很大可能形成投资风险。2.1.2企业证券投资风险。任何投资行为都无法保证零风险,证券投资同样如此。当前阶段,一些企业进行证券投资时,经常会发生投资决策失误的情况,甚至还存在盲目投资的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不仅会使企业面临更大的金融投资风险,还会使回报率得到降低。当证券投资风险不断增加时,金融决策人的压力会持续攀升,受到来自于内外部的重重压力,会增加决策失误的概率,直接或间接导致一系列亏损问题。2.1.3企业衍生金融资产投资风险。衍生金融投资作为一种新型投资模式,其与基金与证券2种投资模式相比,拥有着更大的风险,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投资模式需要全方位管控企业资金,这会对企业现金流带来重要的直接影响。倘若企业在金融投资中选用这种模式,便会一定程度引发其自身资产价值的变化。而且,通过采取衍生金融资产投资的方式,会无形中使企业财务管理面临更大的难度,如果在投资中体现出科学合理原则,则有助于提高企业整体的收益,但是如果投资决策失误,就会对企业收益带来难以预估的损失,导致损失掉很多的企业本金。

2.2金融投资风险管控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针对类型不一样的金融投资产品,在投资过程的很多方面都各不相同,如收益形式、投资方式、期限等,企业既能寻找第三方机构,对金融投资产品进行管理,还能通过直接交易的方式,购买股权与债券。在总资产中,如果没有合理安排与分配金融资产所占比例,或者没有选择恰当的投资渠道,便会提高经营风险指数,很可能形成系统性财务风险。企业要想对经营风险进行精准评估,同时不断改进金融投资策略的合理性,除了要使自身形成良好的采集、分析信息的能力,还应该按照自身特点,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标准体系,全方位评估有意向的投资项目潜在的风险因素,提高投资决策的合理性,分级管控存在的全部风险要素。因此,预防与控制金融投资风险,并不是一项轻而易举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性工作,需要企业构建健全的控制机制。

3金融投资风险的管控要点

3.1风险评估机制的构建

现代企业运营规模与数量庞大,具备着十分复杂的资产结构,而且涉足到各种各样的行业领域,无论是经营风险的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还是对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都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完备的风险评估体制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管控金融投资风险时,有必要针对具体的项目,采取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对金融风险造成影响的大小,以及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进行预测,并将评估结果当作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3.2对经营风险的动态评估和准确预测

企业面临着或大或小的经营困境,是金融投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方式,所以,基于金融投资组合的多样化,以及投资渠道不断拓展的形势下,企业金融投资风险的及时有效的管控,需要建立在定期预测与评估经营风险的基础之上,从而使控制策略、风险预防以及投资决策的制定有据可依。首先,根据现有的管理体制、业务规模,企业应该制定与之相应的风险评估标准体系,结合各种不同风险要素出现的可能性,以及所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对风险管控等级进行进一步明确,制定详细的防范策略。其次,在收集、存储、分析以及利用信息方面,企业应该具备健全的机制,这样能使金融投资项目预测、投资等工作的推进获得可靠的信息来源。

3.3金融投资决策流程的优化

企业在确定最终金融投资方案之前,需要对相关的具体项目展开深入的调查,进行可行性论证再确定方案。决策流程是否合理,是影响投资风险管控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首先,为保证投资决策的理性,企业需要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建立健全合理的内控机制,以企业中远期战略目标为方向性指导,充分结合经营的实际需求,按照风险评估的具体结果,再考虑财务管理实际情况,制定最优的决策方案。其次,面对多种多样的金融投资产品,企业在同一财务周期内,需要做出不止一项的投资决策,一一对应不同类型的金融投资产品。为了让运营战略的方向能够保持一致性,需要宏观控制投资方式,以及产品组合方式。因此,企业需要具备合理、完备的金融投资决策流程,能够站到全局视角,对投资决策的可行性进行评判,这样不仅有助于收益目标的如期实现,还能对管控经营风险进行很好的管控。

3.4资产结构的适当调控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金融投资不仅是践行经营战略的途径,还是一个很好的理财工具,它要比实物投资的风险指数高出很多。因此,企业要不断了解金融投资政策,根据金融投资市场的走向,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科学地调控企业资产结构,对经营存在的风险指数进行全面把控,要尽最大努力保证整体现金流的稳定性,以防受到金融投资失败带来的不良影响。而要相对资产结构进行调控,企业必须要具备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科学地预测经营的发展趋势,通过动态评估的方式,评判资产结构是否合理。在此基础上,在落实金融投资策略时,对投资方向与结构进行适当的优化与调整,力争使企业资产结构表现出显著的战略性与前瞻性。

4金融投资风险的管控策略

4.1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为使金融投资决策能够带来更大的收益,企业有必要加强前期的风险评估机制,寻找经验丰富、可靠的专业技术团队,也能委托第三方投资机构,阶段性地评估与预测投资风险。首先,围绕具体的金融投资产品,对其实际价值、背后的供应方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根据预测的收益率、投资规模以及支付方式等,对风险指数进行客观评估,不断改善投资策略。其次,当选定好意向投资项目,并制定投资执行步骤的过程中,应该对风险管控责任以及控制措施进行进一步明确,在经营风险防控体系中,应该将金融投资项目添加进来,进而实现良好的动态监控,实时跟踪并完成与不同风险要素的评估,不断改善防范策略,为企业资产安全提供保障。

4.2构建科学的风险预测与评估标准体系

为全方位管控金融投资风险,企业需要结合内部的实际情况,打造一支高水平评估与管控风险的团队,结合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需求,创建与之相符的标准体系,合理评级与归类金融投资具备的经营风险。首先,引入先进性的工具软件,创建专门的数据分析模型,科学合理地分析多种多样的经济活动,针对各种类型的风险,条理清晰地整理其发生、影响等内容,同时展开分级与定性,并根据不同影响因素的影响形式以及发生概率,确定各自的权重。其次,以风险的不同等级为衡量标准,对防控措施进行明确,从而在对企业金融投资项目进行动态监测时,能够适当地增强风险管控机制,尽量使金融投资风险指数能够处于合理、可控的范围内,这样不仅能使资产进行流动,还能很好地规避风险。

4.3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金融投资活动越来越复杂与多样,为使企业价值得到持续的提升,并控制好经营风险,企业十分有必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而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是决定企业能否成功免受投资风险影响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当金融投资策略出现失误时,为了不让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企业应当密切结合经济活动的规律与特征,对风险决策环节以及风险防控机制进行不断完善,从金融投资的多个环节入手,主要包括企业资产的日常管理、金融投资项目以及不同阶段的投资规划等,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对策。此外,还要对企业投资规划进行不断完善,以企业远期战略目标为方向性指导,确定与之保持统一性的中短期金融投资活动目标,从而充分地发挥出金融投资项目的价值。

4.4保持企业资产结构的合理性

无论是通过哪一种渠道、什么样的方式来购买金融投资产品,企业都需要准确、全面地把握自身的资产结构,做到对经营风险指数的有效控制。因此,对于企业的管理层来说,首先,应该充分利用动态风险评估机制,对各种资产类型所面临的风险做到全面了解,对资产结构具备的预期收益率以及存在的风险指数进行评估,判断各项内容的合理性,并为产业结构优化以及投资方向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其次,企业应该站到战略高度上,对接下来一个阶段的金融投资战略进行合理评估,深入分析其对企业资产结构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对金融投资战略进行不断完善,从而有效地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经营风险,还能很好地调控企业资产结构。

4.5加强投资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才竞争是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所在,人才是企业有序运转与健康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柱,对于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因此,在企业金融投资活动中,应该打造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金融人才团队,还要通过相应的举措,提高这支团队的综合素养,从而为企业竞争实力的增强注入新鲜血液,还能推动金融投资活动的顺利完成。首先,组织多样化的培训活动,包括团队活动、讨论以及讲座等形式,在培训期间,正确、科学地引导参加培训的管理人员,使其综合素质与管理能力有所提升,还要不断渗透企业文化,使管理人员全面把握市场的动态与发展趋势,从而使管理人员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进步与发展,为企业管理层提出更多有参考价值的金融投资决策。其次,对于投资管理这一岗位,企业内部要挑选出精英以及有过硬素质的专业人才,适当提高薪资待遇,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投身于这一工作中。最后,建立健全激励与考核机制,这一机制的实施,能够为相关职工价值的展现提供有力保障,还有助于这一团队综合素养的提升,保障金融投资工作的顺利推进,为企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助力。

4.6增强对现金流的有效管理

企业对金融投资风险进行管控的过程中,通过对现金流的严格管控,能够很好地应对财务风险。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加强对企业资产的有效管理,定期盘活企业资产,为资产实现自由的流通提供保障。其次,在预付款以及应回收贷款等资金方面,要尽可能减少使用次数与数量,并通过采取提高权益资本比例、增加贷款等方式,促进易变现率的提升。最后,严格管理应收账款,以信用政策相关标准为基础,对相关销售人员采取责任制,不断强化管理应收账款。除此之外,重视经营性净现金流,不断提升企业利润,并选取科学的投资模式,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力争不断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5结语

综合而言,企业通过开展金融投资活动,不仅有助于收益率的提升,增强企业内部资产的流动性,还能为企业经营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如果不能对金融投资进行有效的管控,就算是投资项目的运转如期实现了盈利目标,也可能产生中远期资本债务比例失调等不良后果,所以企业有必要加强对金融投资风险的管控,有效应对不同的投资风险,更好地推进不同领域金融投资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段然.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金融投资风险问题及对策[J].商展经济,2020(07):83-85.

【2】孙济潍,沈悦.数字金融如何影响实体企业金融投资?———异质性特征、机制检验与动机识别[J].现代经济探讨,2021(09):56-68.

【3】都雨朦.金融投资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1(16):14-15.

【4】李孝聪.企业金融化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基于雅戈尔的案例分析[J].国际商务财会,2021(08):68-71.

【5】尹楠楠.互联网金融对商贸流通企业金融投资活动的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21(12):178-180.

【6】万晓琼,孟祥慧.国际资本流动与实体经济“脱虚向实”———基于企业投资决策的视角[J].学术研究,2021(06):10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