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风险管控

风险管控范文精选

风险管控

风险管控范文第1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管理;技术架构

0引言

安全是各类工程作业的第一要务,煤矿生产中由于生产子系统多,生产环节复杂,作业空间受限等,使煤矿井下存在大量危险源和致险隐患[1-3]。以往工程技术人员对于煤矿安全风险和隐患的管理较为分散,未形成系统性的综合管理,管理模式不够精细,导致煤矿风险和隐患发引起事故,给矿井的生产带来损失[4]。因此,有必要改变煤矿安全风险和隐患的管理模式,充分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5]。

1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理论

1.1风险的构成。风险包含潜在损失、损失大小和损失发生的概率三个因素,三因素模型使人们对风险有了更加清晰和明确的认识。工程中风险的本质是由风险因子在某种情形下形成并造成人员的伤亡或设备财产的损失,由于风险因子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人们在对其进行评估的结果和实际生产中的效果之间可产生差值,这种差值也称为风险。研究人员根据工程作业的特点将风险构成要素分为6大类,包括: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技术和其他因素。风险的要素构成如图1所示。

1.2危险、危险源、隐患与事故之间的关系。在煤矿安全风险管理中,危险包含危险源、隐患和事故。危险是在煤矿生产中发生几率较大,且发生后造成后果较严重事件,危险不同于风险,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危险低,造成的损失也在可控范围,可通过提前管控预防其发生。危险源是引起危险发生的直接条件,如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高压设备可引起危险发生,属于危险源。隐患并不可直接引起危险的发生,但当隐患积累到一定程度,在特定的条件下即可造成危险。事故是由风险引起的预想之外的灾害,事故可导致经济和人员的损失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危险源和隐患可引起风险,风险若未控制或控制不当可引起事故,在工程应用中,上述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

1.3煤矿安全风险分类及分级为实现煤矿安全风险的有效管控,需先对风险进行分类,煤矿的安全风险分类如图3所示。按照风险因子不同,将风险分为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两部分,重大危险源包括:瓦斯、矿压、水灾和火灾,事故隐患包括: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煤矿安全风险分类完成后,需对煤矿安全风险进行分级,常采用风险分级计算公式计算:D=L×E×C(1)式中:D为风险分值;L为风险发生的概率;E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次;C为风险造成的损失。按照D值的不同,可将风险分为四个等级,如图4所示。

2煤矿事故隐患闭环管理模型

煤矿事故隐患需及时治理,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煤矿事故隐患的闭环管理包括以5个步骤:1)隐患的排查。隐患的排查是隐患管理的重点,煤矿有关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学习隐患排查知识,形成隐患排查记录,按时公布隐患排查信息。2)隐患公示。隐患排查结果由隐患排查领导部门进行公示,公示周期根据煤矿实际生产情况按季度、月度或周进行,公示内容应真实可靠,并全面反应隐患信息和治理整改效果。3)隐患上报。隐患排查可为临近矿井或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因此,煤矿的隐患排查纪录和治理结果等详细信息,应按时上报至集团公司,形成公司级的隐患排查账簿。4)隐患治理。隐患的治理由专业人员进行,煤矿安全部门应对隐患的治理进行监督。5)验收。验收应有分管矿长组织带头,各专业部门和安全部门参加,验收资料应齐全,且备份存档,并报备集团公司。6)考核。在完成某一隐患的治理工作并验收后,应定期组织考核工作,即由集团公司或矿级部门对隐患的治理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依靠考核结果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奖惩。

3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3.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管理基本要求。3.1.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基本要求。对煤矿安全风险的分级管控,应以以下几点为基本保障:1)风险管理制度:煤矿应建立风险分级管理制度,学习上级下发的风险管理文件,成立风险管理小组,落实责任制,定期组织学习和交流风险管理知识。2)风险辨识和评价:应选取合适的评价模型对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价,详细掌握风险因子的类别、危害程度、管控措施等。3)安全风险管控:建立多级领导的安全风险管控机构,对风险进行管控,对于危害较大的风险,应建立风险管控台账,定期举行风险管控会议,交流风险管控的成果和遇到的问题。4)风险综合评价:制定风险综合评价方案,对年度风险进行分析评价。3.1.2隐患管理基本要求。煤矿安全隐患是防止井下事故发生的第二道防线,当风险管控不及时,或管控不当便可形成隐患,隐患往往由于容易被人们忽视而引起重大灾害,对隐患的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1)隐患排查的严谨性:隐患排查是否严谨有效,直接决定着隐患管理工作的成败,煤矿应建立系统性的隐患排查体制,将排查任务落实到熟悉生产情况的一线作业人员,由一线人员进行隐患排查和登记,对登记后的隐患账簿应由科室人员进行审核。隐患的治理也应落实到具体人员,对整改后的隐患实行销号处理。隐患的排查应制定工作计划,按周期进行,避免出现漏查、错查等现象。2)隐患的闭环管理。本文第2节中给出了隐患的闭环管理模型,煤矿安全隐患应严格按照闭环管理模型进行管理,不得舍掉或删去闭环管理模型的任何环节,如此,方能实现对煤矿安全隐患的有效处理。

3.2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管理系统技术架构。系统的技术架构如图5所示。数据层是在计算机系统中对采集到的数据如设备的运行状态、人员的实时位置和井下作业环境的安全性等进行分析和管理,为系统进行风险和隐患管控提供数据库;组件层主要为服务器层提供浏览与管理等基本功能;服务器层是整个技术架构的核心层,可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和评价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客户端层可实现友好的人机交互,并将风险和隐患管控共和评估信息以图标的形式直观呈现给决策者。

3.3系统的实现。以煤矿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管理系统为例,掘进工作面的掘进位置和方向在管理系统中实时更新,通过该系统可对掘进头的危险源空间进行预警。如图6所示,管理系统提示掘进头前方存在名称为“村庄”的危险源,并向决策者提供了了危险距离和报警级别等信息。

4结论

风险管控范文第2篇

1引言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指出要依法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减轻税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改革之后林权抵押贷款得到了应用,林权抵押贷款就是按照规定的抵押方式,林业资源所有者或第三人以其森林资源资产作为抵押物或以债权担保向商业银行取得贷款,而不转移对其森林、林木的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的行为。但是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说,由于抵押物的特殊性,以及林业行业的弱质性,林权抵押贷款存在着诸多风险,探索林权抵押存在的风险及如何解决的过程,实际上是对金融制度不断完善创新的过程,这就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需要认清风险的分类及成因,并积极控制风险。

2林权抵押贷款风险的分类及成因

造成林权抵押贷款的风险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由于贷款人信用不佳等原因造成的信用风险;由于银行内部操作及流程不规范造成的操作风险;同时,由于抵押物的特殊性,容易受到外来因素影响而造成的抵押物价值保全风险;由于林木生产周期长价值变动大林权抵押市场不完善造成的市场风险;生产周期长造成的流动性风险;另外,国家政策也会使林权抵押贷款面临政策风险。

2.1信用风险

根据借款合同,借款人有义务按期还贷,但由于种种原因,借款人可能被迫违约或理性违约。一般来说林权抵押贷款是中长期贷款,中长期贷款从风险因素的产生到最终成熟、暴露期间会有很长时间,为信用风险缓慢积聚提供了条件。一是贷款人在这期间可能由于家庭、工作、收入、健康和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偿债能力下降,不能按期或无力偿还贷款本息,二是借款人故意欺诈,通过伪造的个人信用资料和资产状况骗取银行的贷款,从而产生道德风险。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因而商业银行很难获取真实、全面的个人信用信息,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信息不对称,此时商业银行是根据全体借款人的风险状况给予同样的贷款利率,从而出现Stightz&Weiss模型中逆向选择(风险低的借款者退出借款)和道德风险(借款人选择更高风险的项目)的情况。同时个别借款人诚信较差,存在通过不正当手段骗取贷款的现象,致使银行贷款面临一定风险。

2.2操作风险

《巴塞尔协议》中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的内部程序、人员以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的风险。造成林权抵押贷款操作风险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林权抵押贷款操作流程不明,林权贷款抵押登记管理制度不完善,林权抵押登记程序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抵押物的权属不清,林权权属模糊不清,如一林多证,抵押物就失去了抵押权;债务人违反法律规定,抵押法律法规禁止抵押的林木,如生态林,超出林权抵押的范围,因而失去法律效力;一证多次抵押,因抵押登记管理不完善,债务人把同一林权证抵押给多个金融机构,得到远大于正常抵押率的贷款。第二,信贷人员对借款人情况审查不严,没有进行认真的事前尽职调查和贷款后评价对于林农对林木资源管理监督力度不够,对贷款使用或偿还不能做到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和跟进;缺乏与林业部门必要的联系,抵押登记不落实;档案管理不规范,对重要合同单等法律文件不按规定保管;由此造成银行贷款风险。第三,信贷人员的法律保护意识淡薄,在签署借款、担保合同时主要条款出现疏漏或合同要素不全、追偿己过时效等,导致银行合法债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业务人员不按章操作,导致贷款出现风险,如抵押担保未落实就放款等。第四,在进行林木资产评估时,由于客观及人为因素,往往造成估值不准,其中的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由于林木资源品种多林地大多处于偏僻之地,范围广,种类多,难度大,评估人员很难精确地估算出其市场价值。二是由于林权交易市场不规范,森林资源资产的市场价格即公允价值难以确定给其价值评估带来了客观的风险。三是由于商业银行专业的评估人才缺乏,专业的评估机构与借款者为了各自利益虚抬其价值。这些都属于人员或程序上引发的操作风险。

2.3抵押物价值保全风险

林业是风险很高的行业,受自然灾害的破坏特别大,人为破坏如滥砍滥伐也给林业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害失。首先是自然灾害,根据统计局资料我国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1.35万起,受灾面积73.71万公顷,仅2011年上半年,仅雨雪冰冻灾害和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就达198.6亿元。1-5月,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4759起,受害森林面积2.3万公顷,除此之外还有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等。但是我国的森林保险体系不健全,具体表现在:承保险种单一,目前政策性森林保险只承保火灾风险,不承保雨雪冰冻、台风、病虫害等风险。保险费率高,由于赔付率高,我国森林火灾保险平均赔付率为70.3%,而一般财产保险是30%~35%,造成森林保险的保险费率高。另一方面,因为营林者的收益偏低,保险意识薄弱,所以森林保险承保率低。我国森林保险进入了“高风险、高费率、低保障、低覆盖”的怪圈。其次,林木生产周期长,贷款人对林木的不良管理也会造成抵押物价值的减损,贷款人为了自身获益有可能过度砍伐林木资源,造成抵押物价值难以保全。再次,林区地处偏僻,盗砍盗伐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些都为抵押物价值保全增加了风险。

2.4市场风险

抵押的林木资源市场价格会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其市场价值一直处于变化中,因而难以确定,而林权抵押贷款又大多是中长期贷款,在贷款期间价格波动有可能幅度更大,所以面临抵押物价值变动的风险。同时,抵押的有效性依赖于抵押品交易市场的发达程度,如果抵押品交易市场较为活跃,一旦借款人违约,贷款者可以顺利地变现抵押品,从而收回未偿还的贷款余额,抵押风险就小。现阶段商业银行处置抵押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林权流转变现,另一种是林木砍伐出售变现。但不论哪种方法都会产生风险,前者是由于我国现阶段林权流转市场体系不建全,缺乏集中规范的林权交易平台,限制了林权流转变现,使风险大大提高。而林木采伐出售受到林木采伐限额的限制,由于林业产业的正外部性,国家对林业发展一直实行严格保护扶持措施,对木材实行限额采伐,未经林业部门批准,银行对抵押物无权进行处置变卖,即使进行申请也面临着采伐指标审批难、审批周期较长的限制,增加了贷款的风险。

2.5流动性风险

由于林业生产周期相对长,投资回收期也长,所以一般来说林权抵押贷款时间长,流动性差。如果贷款银行持有大量林权抵押贷款债权,可能会因为资金占压过多而引起资产流动性比率恶化,资金周转不灵,所以流动性风险也是林权抵押贷款中存在的风险类型。为避免这一风险,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是建立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将持有的贷款抵押卖给二级市场的其他金融机构,使资产证券化,并且可在二级市场流通,但我国目前尚不存在可以化解流动性风险的抵押贷款的二级市场。

2.6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政府有林业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举措、法规出台带来的风险。森林认证、对原木出口限制等政策都可能造成贷款的风险;政府政策可能会造成抵押的森林资源价值损失,国家考虑到整个生态环境的发展划定自然保护区,把商品林转化为为生态公益林,出于某个地区发展的需要,修建公路,铁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等,林农失去了对这片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这些林地也就没有经济收益,直接影响借款人还款的来源;同样因国家宏观调控造成市场需求的急剧变化以及税费体制改革,也会使林业生产经营者承担一定的风险。除此之外,还有以下风险:利率风险,林权抵押贷款时间较长,而支持林权抵押贷款的资金来源通常是期限较短的存款或短期资本市场资金,这种期限不匹配很容易在短期市场利率上升时造成银行负债与资产利率倒挂,入不敷出的现象;提前偿付风险,是指借款人提前部分或全部归还贷款,给银行带来利息损失的可能性;贷款结构风险,是由于某一地区的林木资源集聚,或某一树种的林木资源过多,或者某一层次的林农过多,而导致风险过于集中,不利于整体控制风险。

3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与控制

林权抵押贷款的高风险性,减少了商业银行进行贷款的积极性,但同时在防范林权抵押贷款的风险上,许多商业银行都在尝试贷款风险管理的方法,如某银行永安支行在客户准入、抵押范围、抵押率上做了相应规定。解决贷款中风险较高的现状,商业银行必须在贷款流程上进行控制,如图1。

3.1贷款申请

国际上通行一种评价借款人信誉状况的原则,即“6C”原则,是指品质、能力、现金、抵押、环境和控制。其中环境和控制主要和国家宏观政策有关,商业银行要密切关注国家出台的关于林业行业的政策,做出积极反应。在贷款申请阶段关键看前四个原则,如江西省崇义县农信社在贷款申请时,对于未开户者和劣质客户,一般不予受理。对借款人品质的判断可以根据以往的信用记录,只有确认借款人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发放贷款。确认贷款人具有申请借款的资格和行使法律义务的能力,信贷员要用现金流量分析法确定贷款人的现金状况,以确定其偿还贷款的能力。抵押是指借款人用于抵押的资产:在林权抵押贷款中要特别注意检查用于抵押的资源是否权属不清或存在一证多用,一林多证的情况,并拒绝给没有进行登记的林木、生态林或国家禁止抵押的林木等做抵押。在个人贷款者进行申请时可以建议林农和利益相关方可以组成专业合作组织,这样可以减少林农抵押物价值损失风险,从源头上控制风险。

3.2贷款审查

贷款审查是林权抵押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分析哪些因素在影响贷款的违约率方面有重大影响,然后将这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因素着重审查,对公司法人客户的调查包括:审查借款人提交的有关资料和财务报表,并确定其真实性;对借款人进行实地调查,如市场前景、主业状况、公司治理、内部管理、生产经营和市场评价,还要注重对公司法人代表的综合素质、诚信程度、是否有清晰的发展思路和企业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因为这是决定其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约见其财务负责人,详细了解借款人的情况和借款意向;实地确定抵押林木是否符合抵押资格,评估其价值,可以引入专业的评估机构,并进行监督。对个人客户的调查包括:个人稳定性如年龄、婚姻状况和是否生育等,个人素质如学历,个人社会地位如职业职务等,还款承受能力。实地确定抵押林木是否符合抵押资格,评估其价值,可以引入专业的评估机构,并进行监督。减少信用风险。

3.3贷款审批

贷款审批着重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审批贷款业务是否合法合规,主要调查用于抵押的林权是否合法,审批业务程序是否合规;第二,还款来源是否稳定可靠,审查借款人的信用记录,确定贷款利率与时间;第三,授信方案各基本要素是否合理,比如抵押率的确定等;根据法规规范审批程序,建立健全内部审批授权与转授权机制,实行分级审批,按照授权独立审批,在授权范围内按规定流程审批贷款,不得越权审批。在出具调查报告时,必须明确注明贷款的金额、使用期限、利率、用途、还款方式和抵押物价值评估等项目。全方位规避操作风险。

3.4签订抵押贷款协议

贷款协议是借款者与银行签订的约定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合同。加强抵押贷款协议的规范管理,防范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对商业银行来说至关重要,抵押协议除包括一般抵押贷款协议的内容如贷款金额期限用途的规定,利率及计息,提款条件时间手续,归还时间,担保等。除此之外,还应注明诸如禁止把已经抵押的林权重复抵押,禁止在抵押期间转卖,确定合理的抵押率等。起草和签订抵押协议由银行法律专家进行。

3.5贷后管理

商业银行在贷后要跟踪检查,着重检查借款人贷款使用情况,资产管理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贷款。信贷员通过实地检查借款人的财务信息,了解抵押林木的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等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认真进行贷款复核,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引进外部检查。积极探索贷后差异化管理,集中力量针对高风险客户、高风险环节、高风险时期,采取贷后管理措施。对于银行贷款超过一定规模的林业企业,经过双方协商,可选派有经验的银行工作人员到企业的财务、管理类岗位挂职工作,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增强银行与企业的互动双赢。另外,要在现有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信贷管理流程,进行动态改进,完善贷款流程。

风险管控范文第3篇

一、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风险

小额信贷是指通过向中低收入农户提供无需抵押和担保的小数额贷款获得收益的贷款形式,其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孟加拉国。我国的小额信贷实践始于1993年,农村信用社开始全面发展小额信贷业务是以1999年和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制定并颁布的《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为标志的。截止2011年底,全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放超过3500亿元,惠及千万农户,为农村经济发张、城乡贫富差距缩小以及“三农”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农户经济基础薄弱、小额信贷结构单一等问题的存在,使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在发展运用过程中仍面临多种风险。

(一)外部风险

1.自然风险。农户取得信用社发放的小额贷款后,一般会将其投向种养殖业等涉农产业。农户在种养殖业中得到的收益是农户还款能力的重要保证。因此,获得小额贷款的农户在种养殖业中得到的收益越大其还款能力就越强。然而,传统农业受气候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比较大,气候适宜、自然灾害少农户的收益就高,反之农户的收益就低,甚至为负。由此可以看出,自然原因会对小额信贷资金的按期偿还产生一定影响,有时会造成小额信贷的逾期偿还,严重时会导致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产生。有研究表明,在经济落后地区,这种自然灾害引起的风险是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2.市场风险。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使得以农产品销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小额借贷农户的收入具有不确定性,从而无法保证小额借贷的偿还,这就是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所面临的市场风险。造成这种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直接导致农户无法较为准确地预期农产品的市场规模与价格。一方面农业生产周期长,农户不可能随时改变种植结构;另一方面,在农产品种植时期,农户普遍存在“跟风”现象,导致一个地区生产大量的单一产品。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导致农户收入骤减,这就对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造成了市场风险。

3.信用风险。小额信贷是一种以个人信用作为贷款偿还保障的、不需要实物抵押品的的借贷方式。从小额信贷的这种性质可以看出,对于农村信用社而言,小额信贷比起传统的抵押担保贷款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此外,目前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具有贷款量较大、贷款种类和放贷区域比较集中、资金投入产业同质性高、借贷农户文化程度偏低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农村信用社信贷员在信用评级时容易出现走过场现象,这无形中加重了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因此可以看出,信用风险是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面临的又一大风险。

(二)内部风险

1.管理风险。农村信用社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产权不明晰、所有者缺位、“三会”制衡机制失效、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农村信用社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使部分从业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导致农村信用社很难吸引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这样势必引起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经验不足等问题,使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蒙受损失,从而不能最大程度地控制成本与风险。这就从管理层面对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造成了风险。

2.利率风险。针对不同种类的贷款制定合理的利率标准是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是一种高风险业务,因此需要一个与其风险水平相一致的利率水平。然而,目前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小额信贷实行的都是利率优惠政策,这就导致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小额贷款的风险和利率水平不一致,这就势必造成不良循环,影响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农村信用社这样的政府主导型小额信贷机构,提供低利率的扶贫性贷款,缺少激励机制,农村信用社为了使小额信贷的风险和利率尽可能一致,会选择将贷款发放给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户,或者更有甚者会出现惜贷现象(即宁愿不发放贷款也不承担高风险),这就导致农村小额信贷需求与信贷供给出现巨大缺口,大量低收入阶层的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二、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农村信用社作为中国农村地区的金融主力军,其信贷投放对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更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业务形式。虽然如此,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在风险管理与控制方面仍存在以下较为严重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人员普遍缺乏风险意识。相对国有大型银行来说,农村信用社员工的构成中高学历员工占比较小,很多农村地区的信用社员工都是通过“接班”这种古老的上岗方式成为农村信用社的员工的。这些员工普遍素质较低、风险管理能力较差、过分追求业务量的增加、忽视资产质量与盈利水平的匹配。这种经营管理的现状直接导致农村信用社抗风险能力的下降,使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无法得到长远发展。

(二)风险管理程序不科学,监控不到位

当前我国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仅能做到过程控制,缺乏事前控制和事后管理。

1.缺乏高效的信贷管理制度。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小额信贷管理制度方面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难以根本有效的指导实践。在风险管理程序方面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的程序混乱、存在不相容职务由一人担当的现象;在制度执行方面,虽然农村信用社都制定了贷款管理制度,但是很少会按标准贯彻执行。这些问题导致信用社员工行为缺乏约束性,使小额信贷管理风险不断加大。

2.贷前调查欠缺,信用评级程序不完善。虽然贷前调查是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但是农村信用社在贷前调查方面所做的工作仍相对欠缺。首先,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季节性强,每年都存在集中发放期,在这个集中发放期农村信用社调查工作量大、调查不深入,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很难及时识别;其次,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征信系统落后,信贷员对小额信贷的信用风险识别不足;第三,信用评级过程中过分依赖村委会和农户提供的定性资料,使得评级过程中主观因素占比较大,从而导致信用风险问题难以杜绝。

3.贷中审查不到位。一方面,农村信用社贷中审查内容与贷前调查内容大同小异,因此,贷前调查和贷中审查的责任区分不明显,且工作重复,因此出现贷中审查程序虚置的问题;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贷中审查的方法依然以定性分析为主,缺少定量的标准,在贷中审查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各种主观判定结果。

4.贷后检查监督机制不健全。贷后检查可以有效地降低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是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但由于贷款发放以后,受农村信用社人力的限制,很难对全部的贷款使用进行跟踪监控,贷款“三查”流于形式。而且一些农村信用社在信贷发放后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跟踪检查,信贷档案不全、重要资信内容记录不完整,致使很多问题没有被及早发现并得到及时处理,尤其在后期的回收过程中,往往会错过催收贷款的最佳时机,导致农户贷款不良比率有增无减。

(三)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

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目的就在于将风险控制在农村信用社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风险补偿机制是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其承担风险并能维持正常运转的最后防线。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具体表现在未达到标准的和可疑的小额贷款准备金提取比例不足、损失的小额贷款不能得到及时的核销、资本充足率不达标等方面。

三、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对农村信用社员工实行有效的奖惩制度

严格规范贷款操作程序是保证农村信用社降低小额信贷风险的前提,因此,农村信用社应通过完善对农村信用社员工的奖惩机制和考核制度来确保小额贷款操作过程的规范和低风险。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应对只片面追求放贷业绩、对小额信贷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制度落实不到位、贷款手续不全、不符合政策规定的放贷等情况予以严厉处罚;对信贷人员与贷款户恶意串通骗取贷款、人情贷款等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对不良贷款造成的损失实行“问责制”;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应对长期坚持贷款量和质同步提高的信贷员予以奖励;对追收不良贷款有功的员工予以肯定。只有通过这种明确有效的奖惩制度才能使信贷员积极主动的防范信贷风险、同不良信贷行为作斗争。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信用评级制度

目前农村信用社关于农户家庭人口数(包括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承包土地面积、家庭年收入、家庭年支出、资信状况等内容的调查结果主要以定性的方式给出结论,缺乏定量的标准。从而使得农村信用社信用评级过程中评级标准混乱、评定结果缺乏可比性、评定过程中人为因素占比较大等问题存在,导致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过程中违约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农村信用社应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信用评级制度,确保贷款按规定用途和要求使用,并按期偿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服务农村经济的功效。

(三)建立完善小额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金融机构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同样至关重要,它是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农村信用社应积极整合和优化农村信用社的内外部环境、信息沟通渠道、监督检查机制以及风险评估手段等诸多因素,尽早建立起一套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包含农村信用社所有部门、工作环节、工作人员等因素在内的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通过这个控制体系,农村信用社可以对小额信贷的各个环节进行严密监控,将各种风险尽可能的及早排除,从源头上防范小额信贷风险。因此,农村信用社在建立完善小额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时一定要确保该制度操作的可行性和系统执行的有效性。

(四)加强农户小额信贷的制度创新

加强农户小额信贷制度的创新是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一方面应鼓励建立多种形式的资金供给渠道来帮助农户迅速取得贷款;另一方面应在充分考虑农村信用社成本、农民承受能力和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对小额信贷进行市场化改革。

风险管控范文第4篇

审计风险产生有内外两个原因,内在原因取决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而外在原因取决于审计人员的审计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相应地,审计风险的控制对策也涉及到审计风险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控制。但在实施操作过程中,严格按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来划分是无法做到的,只能在具体问题中具体分析。按照审计过程的先后顺序,现提出如下对策:

1.搞好审计风险预测,引入对客户的评价制度,慎重选择审计对象,深入了解委托单位。

首先,应树立只与正直客户打交道的原则。客户如果对其顾客、职工、政府部门或其他方面没有正直的品格,则出现差错和舞弊行为的可能性就大,固有风险就比较高。即使扩大审计测试的规模,审计人员也难以使总体审计风险的水平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程度内,出现法律纠纷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因此审计人员在接受委托之前应当采取措施,如与前任审计人员联系,评价客户管理高层的品格,一旦发现委托单位缺乏正直品格就应尽量拒绝接受。

其次,对陷入财务困境的客户要尤为注意。历史上绝大部分涉及审计人员诉讼案都集中在宣告破产或偿债出现问题的审计客户,审计人员一旦判断客户陷入财务困境,最好考虑拒绝接受这类客户。若无法拒绝,则应提高审计费用,执行较为详细的审计,以转嫁审计风险的损失。

再次,美国的审计实践表明,在很多诉讼案中,审计人员之所以未能识别重大错误,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不了解客户所在行业的情况及客户的业务。不熟悉客户的经济业务和生产经营实务,仅局限于有关的会计资料,就可能发现不了经济资料反映的内容,也就可能发现不了某些错误。错误和非法事件的发生与委托单位的业务有密切的联系,在客户接受与客户检查中,都要仔细评估客户经济业务及其所在的行业,而不能一到事件现场就翻账簿报表,否则很容易遗漏重要的审计线索。

2.在对审计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中加强审计风险管理,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审计主体在基本的规范要求下,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提高审计质量,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这是审计工作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从本质上说,审计作为两权分离的产物,是所有权对经营权的一种监督,审计方法是由审计目的和对象决定。在审计方法这一环节,审计效率与审计风险的矛盾十分突出,但面对现在复杂而大的审计工作量,客观上是对审计效率的一种挑战。从审计主体与审计客体两方面来看,对审计效率有共同的要求;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审计风险,准确地说是审计检查风险就更加明显地凸现出来了,审计实践的矛盾在运动中达到平衡,即,既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又可以避免或降低审计风险。在审计方法改革与创新上,主要应从两方面进行:

一是以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为核心,兼融抽样审计与详细审计的审计方法体系。审计方法随本身的发展,也不断地发展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组织业务的复杂化和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法已成为现代审计所采取的一种基本方法。所谓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法就是通过确定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进而判明财产保全和会计记录真实性上可能存在的缺陷,并对此进行详细考证、分析,以查明错弊。在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法的基础上,确定审计重点,对审计重点采取详细审计,增加审计证据数量,以充分的审计证据来支持其审计结论,减少判断失误;对非审计重点采取抽样审计,并根据情况,确定样本量。一般来说,样本量与抽样风险成反比。以客观存在的内部控

制制度作出客观判断,克服传统审计方法的主观判断,推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使审计主、客体之间良性互动,达到既提高审计效率又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

风险管控范文第5篇

1.中小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优势分析我国传统银行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的确存在一定的潜在问题,只不过社会中的人们已经适应了银行的业务模式以及运作流程,尤其是当国家通过政策限制了中小企业在银行的贷款门槛以后,市场中对于资金的需求就存在了一些不对等的现象。在这种状况之下,地方中小型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因其在地方“关系型”贷款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相对而言,对于农村经济及地方企业的发展来说,从本地区所设立的中小银行取得贷款更容易一些,因此,我国农村及村镇企业大多是通过本地区的中小银行取得的“关系型”贷款。这样一来,由于在银行贷款的环节中,省却了一些国家大型银行的繁琐步骤以及信息核查过程,那么,在银行经营风险管控方面就较为薄弱,但既然是地方的中小银行将款贷给了本地区的经济实体,这些中小银行也会按照一定的流程来近距离地考察地方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对其进行持续跟进,这在理论上是十分可行的一种银行风险管控手段。

2.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地区中小银行运营之间的关系研究商业银行是支持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银行,它是股份制性质的商业银行,也是目前地区规模最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样,农村合作银行也快速发展起来,为农村经济的崛起助力。从以往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来看,该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着“民间借贷”的现象,实质上,这可以通过搭建农村中小型商业银行来实现,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农村中小银行的风险性较低,银行风控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银行本身的经营状况是紧密联系在一体的。因此,需要通过考核贷款人的资质、监督贷款使用情况等管控措施,来进一步强化农村中小银行经营管理的质量及其效率。

二、探究我国农村中小银行执行风险管控的具体措施

1.从我国国情来看,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我国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因此,该地区所设立的农村中小银行机构的经营状况也相对良好。但无论如何,国家在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以后,将对农村中小银行机构的影响较大,这将意味着,我国农村地区的中小银行要采取有效手段,改善自身的经营业绩,避免产生坏账。那么,在实际工作中,银行在放贷方面的管理要加强,需要严格考核农村地区经济实体的贷款资质,并且按科学化的标准流程发放银行贷款,同时,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建设农村中小银行借贷风控体系。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农村中小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经营风险。

2.考核地方经济实体的贷款资质,按流程发放银行贷款从浙江鹿城农村合作银行的年度信息披露报告中可以看到,该地区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较为良好,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数据指标均维持的正常的水平值范围内,但仍存在一定的贷款风险。借助互联网平台,建设农村中小银行借贷风控体系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以及互联网平台的快速搭建,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模式涌现出来。对于农村中小银行的发展而言,同样需要借助网络平台发展的快车,积极构建农村中小银行系统的借贷风控体系,连接地方银行以及企业资信考核等信息,强化银行借贷管理。在传统金融领域中,融资是主流的业务模式,在互联网经济的促动下,融资形式有了本质的变化,互联网金融正在逐步整合融资模式。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思路下,传统金融机构纷纷走向了金融创新之路,并且,依托“大数据信息模块”的运作以及科技手段将传统金融业务的优势突显出来,促进我国农村中小银行的快速发展。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