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风险等级评估标准

风险等级评估标准范文精选

风险等级评估标准

风险等级评估标准范文第1篇

(一)风险矩阵法与Borda排序法简介

风险矩阵法是美国空军电子系统中心(ESC,ElectronicSystemsCenter)采办工程小组于1995年4月提出的一种用于评估项目风险潜在影响的方法,主要是以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危害性两个维度来评估风险,根据预定标准评定风险等级,然后实施风险管理计划。运用风险矩阵法,能够克服过往只根据风险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的片面性,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程度。Borda排序法是一种投票方法,它是由法国数学家Borda在1770年提出的,其原理是由每个投票人按照一定的规则对各候选人排序,根据投票结果对候选人从高到低进行评分并且累加,最后得最高分的候选人获胜。将Borda排序法引入人民银行风险评估模型,目的是进一步突出对目标实现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环节和风险,提升评估成果的运用效果。其中候选人指代的是待排序风险,投票人则为人民银行风险管理专家或资深业务管理人员。

(二)构建人民银行风险评估模型

根据风险评估的相关准则,结合风险矩阵的特点,在风险评估模型中,风险评估以识别风险为前提,以应对风险为基础目标,各环节缺一不可。本文对其中分析、评级、排序三个环节进行重点阐述。1.对风险的危害性和发生概率进行分析。风险分析的方法包括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利用相关数学模型进行风险分析,科学性和可靠性强,但必须以获得各种风险历年内发生的频率、造成危害的量化数据为基础。在人民银行风险评估的实际操作中,许多风险造成的危害难以量化,如声誉受损、效率下降等,风险历年发生的频率也没有完整的统计数据,使定量分析方法难以运用。在目前条件下,可运用德尔菲法①、头脑风暴法②等定性方法,对风险的危害程度和发生概率进行分析。2.通过风险矩阵评定风险等级根据分析结果,我们以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危害性两个维度来评估风险,按照风险矩阵表(见表3)确定风险等级。3.对风险进行Borda排序。从表3可以看到,在上述步骤开展之后,我们得出的只是高、中、低三个直观的风险等级,即风险结(风险结是指处于同一风险等级,具有基本相同的属性的风险模块)。然而同一等级的风险的重要性程度可能并不完全一样,对于人民银行部分比较复杂的业务流程来说,在高风险、中等风险和低风险区域分布的风险会分别有很多个,在风险结较多的情况下,管理者将无法从众多的高风险结中分离出最为关键的风险。为此,我们将Borda排序法引入评估模型,在表3的基础上对同一风险结下各风险进行专家排序,以有效确定哪些风险最为关键,准确引导风险管理资源的分配。设N为参与排序的专家总个数,专家分别对同一风险结下各风险的重要性按照1,2,3…进行升序排列,设Ti为某一个特定风险的排序值,最后,根据各风险的排序值Ti的大小进行Borda排序,设Bi为某一个特定风险的Borda值,则Bi=K-r-1,其中K为接受排序的风险总数,r为排序值比Ti小的风险数。Borda值为0时说明该风险在风险结中最为重要,Borda值为1时说明有1个风险比其更为重要,依次类推。

二、应用实例

为检验基于风险矩阵法的风险评估模型在实际运用中的可操作性和运用效果,我们选择国库部门的预算收入退库业务开展风险评估试点。

(一)识别风险。在评估试点中,我们成立由预算收入退库业务经办人员、会计主管、国库部门负责人等人员组成的评估小组,以业务运行现状为基础,以管理的要求为指引,绘制了标准化的退库业务操作流程图,准确反映该业务的操作过程和各环节的操作主体,明确岗位之间的业务流转、审批、报告关系。根据业务操作流程图。

(二)分析风险并评定风险等级。针对以上风险,评估小组在充分收集相关风险事件案例、过往监督检查和风险监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头脑风暴法对以上9个风险点进行危害性和概率的分析。

(三)进行风险排序。从表5可以看出,风险1、3、4、5处于高风险结,风险2、6、7、8、9处于中风险结,没有出现低风险。为进一步确定各风险的重要程度,我们成立由内审人员、国库部门负责人、分管行领导3名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对高风险结、中风险结分别进行Borda排序,并进行最终排序。由于中风险的排序应在4个高风险之后,因此,风险8在全部风险中的Borda值B2=2+4=6,根据同样的计算方法,得出风险6、7、8、9的Borda值分别为5、8、4、7。

(四)形成风险评估结果。根据以上步骤,我们得出完整的风险评估结果如表8(风险及其所属的业务环节以编号代替)。

(五)重要风险的应对。从完成的风险评估表来看,预算收入退库业务中的风险整体水平较高,重要风险主要集中在退库凭证受理与审核、明细核算的账务处理、资金清算的账务处理三个环节中。其中在退库凭证受理审核环节中,因凭证要素不全、无文件依据、退库款未退给原申请人、超额退库等引发的资金风险是整个业务中最为关键的风险;在资金清算和明细核算的账务处理环节中,由于“一手清”导致的操作差错和舞弊风险也极为重要。根据以上情况,管理者应着重加强岗位制衡,严格业务系统的用户代码及口令管理,强化对明细核算、资金清算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并有针对性地加大监督力度。同时,对于在对账环节中经办人自行对账引发的舞弊风险,虽然我们根据对账本身处于事后阶段、主要起核对作用的特点,将其风险等级评定为“中”,但根据其Borda值,该风险在整个业务中仍比较重要,需要管理者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重点控制。以上即为对预算资金退库业务进行风险评估的完整过程,在人民银行风险评估的实践中,我们应以业务部门为主体,以业务品种为单元,围绕操作流程开展风险评估,对各部门的全部风险进行分析、评定等级并排序,形成以业务部门为单位的风险评估结果,以有效确定人民银行的主要风险和实施控制的重点部门、重要业务、关键环节,合理分配资源进行管理和监督。

三、结语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立符合人民银行实际的风险评估模型,是近年来人民银行系统内部控制研究的重点。本文建立的基于风险矩阵法的风险评估模型,在评估过程的科学性和评估结果的可用性两方面实现了有效提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普遍适用性,是推动人民银行风险评估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实践。但由于水平和客观条件所限,目前仍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善:一是对风险的危害性和发生概率的判断依据不够充分。相对于分布在人民银行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中的风险而言,可资参考的案例、风险损失数据等历史资料较为匮乏,分析的参考依据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判断的客观性和合理性。二是对风险等级评定的合理性仍需进一步验证。在尝试运用风险矩阵法评定风险等级时,有关风险应如何与高、中、低等级相对应才最为合理,没有经过充分的实践检验,需要通过风险评估的广泛开展、积累更多的信息和数据来进一步验证和改进。

风险等级评估标准范文第2篇

厦门港是海峡两岸海上直航运输的重要港口,自2008年起,大量砂石从厦门港起运到台湾、澎湖和金门等港口。ECFA生效后,对台砂石运输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由于低附加值等原因,许多在国外注册的达到强制报废船龄的老旧海船(国内标准)也参与了两岸间的砂石运输,这些船舶给两岸间的砂石运输带来严重威胁。

一、开展对台砂石运输船分级管理的必要性

(一)对台砂石运输船舶现状

厦门港对台砂石运输的主要作业区在东渡港区,2011年东渡港区对台砂石运输1454艘次(含进出),其中厦门至金门航线822艘次(含进出),厦门至台湾本鸟航线632艘次(含进出)。参与船舶共25艘,其中,中国籍船舶11艘(含大陆、台湾和香港),外国籍船舶14艘;厦门至金门航线的砂石运输船7艘,厦门至台湾本岛航线的18艘。至2011年底,这些对台砂石运输船船龄超过18年的有22艘,超过26年的20艘,超过33年的11艘,船龄最大为1969年安放龙骨的巴拿马籍散货船“大嘉”轮,已有42年的船龄了。因此,厦门港对台砂石运输具有船舶老龄化、航行航次多、航行条件差别大和监管压力大等特点。

(二)监督管理情况分析

对台砂石运输船的监督管理包括港口国检查、船旗国检查和现场检查,厦门海事局东渡海事处依据有关规定要求,对辖区内对台砂石运输船实施现场监督检查,主要检查船舶在开航前是否持有有效的船检证书,船员是否持有有效的适任证书,船舶是否按规定要求装载货物等。现场检查除了能够对船舶所持的证书、文书以及载运货物情况进行检查外,也是对船舶实施港口国检查或船旗国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由于现场检查所开展的是初步检查,对于低标准船,多频次的现场检查能够填补港口国检查或船旗国检查间隔时间长造成的管理真空,对于老旧船舶,现场检查也能够及时发现船舶因设备老化,管路腐蚀,构件过渡损耗带来的严重安全隐患以及船舶因遭遇恶劣海况可能对船体造成的损坏。然而,若对所有船舶所有航次都进行现场检查也是不科学的,一方面增加了基层海事处的执法负担和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因为未能区分出高风险船与低风险船,未能列出重点检查对象,平均主义,反而给低标准船、老旧船舶提供了较大的生存空间。为了集中力量增加对低标准、老旧船舶的检查频率和深度,减少对高标准船舶的检查频率,保障对台砂石运输船舶航行安全,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健康有序的对台砂石运输秩序,有必要对两岸间砂石运输船舶的现场检查实施分级管理。通过对对台砂石运输船舶的风险评价,可以为解决砂石运输船舶监管难题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也可以从大量目标船舶中找出高风险、中等风险船舶,大力提高执法效率和现场检查的针对性,同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砂石运输的安全性。

二、砂石运输船分级管理研究

厦门港对台砂石运输船舶分级管理的理论依据是通过对影响这些砂石运输船安全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筛选,确定能够反映风险水平的关键性因素,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定性或定量的模型对各指标进行评估,获得能够反映砂石运输船总体风险水平的风险值,并以此作为对对台砂石运输船现场检查分级管理的依据。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影响对台砂石运输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人的因素、船舶因素、货物因素、航线因素和管理因素等[1]。人的因素主要包括船员的海上经历、身心状况、实际操作能力和是否持有有效证书,由于这项内容必须在登轮后才能进行检查,在确定现场检查目标船时,人的因素将无法进行评估。因此,影响砂石运输船分级管理的因素主要从船舶因素、货物因素、航线因素和措施因素等方面来考虑。

1.船舶因素

船舶因素主要包括船舶种类、船龄、船体结构、配备的机器设备、海图资料、航行操纵设备、船舶液体与气体管系、应急与救生设备和船舶所入的船级等。在船舶因素中,船龄是首选要素。挪威船级社研究表明,发现船舶缺陷项目数量随船龄的增大而增多[2]。腐蚀对船舶的影响研究也表明,船舶分别营运15年和30年后,船体剖面模数剩余量大概为新船的90%和80%,船舶局部强度将损失20%~40%,总纵强度将损失10%~20%,甚至更多[3]。丹麦的研究机构表明,散货船平均船龄的增加与海难事故发生率的增加是相同的[4]。国际海事组织对1988~1991年灭失船舶的船龄进行分析,发现其中90%以上的船舶船龄超过15年,得出船舶老龄化是海上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5],且船龄越大,船舶发生溢油的风险也越高[6]。《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将船龄在18年以上的散货船、矿砂船列为第四类老旧海船,28年以上的第四类老旧海船必须进行特别定期检验,33年以上的第四类老旧海船应予以报废。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要求砂石运输船应配有检验机构提供的结构腐蚀控制标准,以及最近一次中间检验或特别检验的测厚记录,并要求砂石运输船纵向和横向主要构件腐蚀磨耗极限不能超过20%。因此,船龄是对台砂石运输船分级管理中首要考虑的因素。船舶种类也是对台砂石运输分级管理中船舶因素中的重要内容,鉴于目前还有一些杂货船在从事两岸间砂石运输,部海事局要求两岸间的砂石运输船应为散货船,若不是散货船则必须按照散货船的安全标准进行评估。所谓的散货船是指在货物处所中通常建有单层甲板、顶边舱和底边舱,且主要用于运输散装干货的船舶。另外,船舶所入的船级及船级社的信誉,也是现场检查分级管理评估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7]。

2.货物因素

海峡两岸间运输的砂石有天然砂、机制砂和碎石,从作业方式来分,由于天然砂是抽砂船直接从河里抽取或是从海里抽取并用淡水冲洗后,再采用海上过驳的方式过驳到对台砂石运输船上,因此,一般情况下天然砂中会含有水分,含水量较高的砂石会对船舶航行安全构成威胁。而机制砂是碎石经过加工而制成的,需要卸在码头堆场上经海关查验后方能装运出港。因此,从货物种类对航行安全影响度来看,运输天然砂的船舶具有较高的风险。2011年1月23日2200时,“长×”轮载运1250吨天然砂出厦门港航行至九节礁附近时,遇风浪发生船体向右倾斜15至20度的险情,经调查发生险情的主要原因是该船所运载的天然砂细且含水量过高,排水不畅,船舶遇风浪横摇后,货物表面液体移动带动货物移位引起的。

3.航线因素

恶劣天气条件是造成船舶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冬季受大陆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台湾海峡经常有7~8级东北风,特别是10月、12月及1月更是经常有超过9~11级的大风,强劲的东北风带来巨大的海浪,个别区域更是有4~5米或更大的狂浪,对船舶产生剧烈摇晃,这就对横穿台湾海峡航行的对台砂石运输船的船体强度及船舶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1年10月3日,万吨级砂石船“瑞兴”轮离开基隆港后就因大风浪而触礁断成两段。因此,在对对台砂石运输船分级管理中,由于受气候条件影响,金门航线的航行风险明显低于台湾本岛和澎湖列岛航线。

4.措施因素

在措施因素中,砂石运输船装货完毕是否按规定要求进行平舱是现场检查分级管理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天然砂的散货密度在1020kg/m3~2000kg/m3之间。碎石,也称为大理石碎粒,散货密度一般在654kg/m3左右,而机制砂在外观上类似于天然砂,主要原料来源于加工碎石后产生的石粉,这些货物均属固体散货组别C组货物,需要按照《国际海运散装货物运输规则》平舱程序的要求进行平舱。平舱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船舶在大风浪航行中货舱内固体散装货物的移动,以及避免对船底局部结构或甲板间强度造成过大载荷,有利于船舶航行安全。但是,由于受船体结构的限制,如货舱内设有砂石输送带,或者受港口机械的限制,如码头只能提供挖掘机作为平舱工具等原因,有些砂石运输船装货完毕,进行平舱后,平舱效果仍未能达到规范要求,因此,在对对台砂石运输船舶分级管理评估中也需要考虑平舱因素。

(二)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

自1993年IMO综合安全评价(FSA)指南以来,国际上有关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的基于船舶的FSA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形成了定性或定性兼定量或定量的风险评价模型。由于影响砂石运输船分级管理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较小,本文采用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对影响对台砂石运输船现场检查分级管理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本评估机制包含了3个评估模型[8],分别为高风险等级、中等风险等级和低风险等级船舶评估模型,并以近3年的管理经验及征求专家意见对各指标的风险值进行设定及对风险等级进行划分,总的分值为13,若计算各指标后得到的总分值≥8时,则为高风险等级船舶;若计算各指标后得到的总分值≤5时,则为低风险等级船舶,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等风险等级船舶。具体评估方法见表1。

(三)针对评估结果采取的措施

对高风险砂石运输船实施100%现场监督检查,对中等风险砂石运输船实施50%的现场监督检查,而对低风险砂石运输船仅保持在25%左右的抽查率。

三、对台砂石运输船分级管理机制的应用

为切实保障两岸直航砂石运输船舶航行安全,厦门海事局东渡海事处依据本研究结果对辖区内从事对台砂石运输的船舶实施分级管理,主要内容有:备案管理、分级管理和现场监督检查。

(一)备案管理

备案管理内容包括:船舶证书、安全管理证书、船员证书和“两证”以及每航次开航前,船长必须提交的船长声明和货舱经过平舱后的照片。海事处负责将砂石运输船舶的相关资料录入数据库并定期更新。

(二)分级管理

厦门海事局东渡海事处根据船舶因素、货物因素、航行条件因素和措施因素,将辖区内25艘对台砂石运输船舶分为高风险船舶、中等风险船舶和低风险船舶。当中等风险船舶和低风险船舶未执行相关平舱要求后,即进入高风险等级,必须3个月后方能重新进行评估。低风险船舶改变货物和航线后可进入中等风险等级,例如,按照分级管理办法,“长宏”轮装机制砂航行于厦门与金门之间时即为低风险船舶,而当该轮装载天然砂航行于厦门与澎湖之间航线时,即为中等风险船舶,需要接受50%的现场检查。因航线和货物的风险而进入高风险等级的船舶也可因改变货物和航线后进入中等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评估标准范文第3篇

为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体系,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健全反腐败工作长效机制,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对开展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中央制定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方针,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管理,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把十七大提出的“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工作目标

按照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以强化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为主线,以规范健全完善依法、及时、公平、公正的办事程序、规章制度为重点,逐步建立起教育在先、制度制约、监督及时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长效机制。

三、实施范围

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管理工作重点在掌控审批权、决策权、组织人事权、公共资源调配和使用权的部门及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首先在区委组织部、区人劳局、区发展计划局、区财政局、区教育局、区农业局、区建设局、区卫生局和高家镇、经二路街道进行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区推广。

四、主要内容

重点围绕制约监督和规范权力运行,紧密结合乡镇街、系统、部门的实际,突出干部选拔和任用、资金拨付和调配、项目建设三个方面,认真查找在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防控措施,通过规范程序、完善制度、检查考核、调整修正等环节,对预防腐败工作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

廉政风险评估就是根据腐败行为的变化特点,结合反腐倡廉工作实际,界定廉政风险,重点查找工作实践中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的不足,实现预防、监控的目标。

廉政风险预警就是根据确定相关风险点位置和划分风险等级的原则、风险点级别以及腐败现象发生的特点,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及其工作岗位,查找风险点,界定风险级别,找准每项工作及其具体工作岗位的风险点和风险级别,明确风险责任,制定相关风险防范管理的工作方案。

廉政风险防范就是各部门、各单位根据查找的风险点及制定的相关防范管理工作方案,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管理和监控,及时纠正不当行为,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变为违纪违法行为,防止腐败现象发生。

五、组织领导

成立渭滨区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另行发文)。镇乡街党(工)委、部门党组具体负责本单位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工作的组织实施。

六、方法步骤

注重环节,查找风险。要结合本单位工作业务实际和特点,细化工作流程和关键环节,认真查找风险点。按照突出重点,广泛参与的要求,对照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相关管理制度,以岗位、科室、单位为排查对象,以工作流程的排查为重点,以查找制度的缺陷为突破口,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办法,通过“自己查、相互找、部门议、领导点、群众评”等形式,从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两个方面,仔细查找本单位领导班子、各个业务科室、具体工作岗位在领导决策、干部任用、资金使用、财物审批、项目审批等各个权力运行环节潜在的风险点,明确廉政风险的表现形式、发生的具体环节和岗位,统一梳理,并在单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填写《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管理工作岗位风险分析查找表》、《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管理工作单位风险分析查找表》,并进行公示,接受监督,确保每个廉政风险点不被遗漏。

评估等级,预警监管。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各单位要确定风险评估等级标准,对廉政风险点逐一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按照风险等级,实行预警管理,分级负责。风险等级按高、较高、有风险三种情况,分别定为一、二、三级风险。风险等级确定后,要按照风险等级确定责任主体和监督主体,明确监管责任。确定为一级风险的,各党(工)委、党组为责任主体,各纪(工)委、纪检组为监督主体;确定为二级风险的,单位分管领导为责任主体,各纪(工)委、纪检组为监督主体;确定为三级风险的,科室负责人为责任主体,各纪(工)委、纪检组为监督主体。做到风险定到岗,责任落到岗。

凡涉及人事方面人员招录、建设项目三十万以上、政策性补助五千元以上的审批、实施事项,必须确定为一级风险,研究审批时应邀请区纪委、监察局参加。

对确定的一、二级风险,在工作开始时,分别由各责任主体对具体承办人进行警示提醒谈话,进行风险预警。

各单位廉政风险点、风险等级、责任主体、监督主体确定后,填写《渭滨区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管理工作分级管理登记表》,并以书面形式下发全体干部职工,便于干部职工了解情况,参与监督。

完善措施,有效预防。针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各单位要对已有的规章制度,按照程序是否严密、合理,制度是否可行有效,是否符合公开、公正、民主、合法的原则,修订风险防范管理实施细则和预防措施,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控机制。对查找出的岗位风险,由本人对照与业务工作相关的各项法规制度,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并由所在科室进行审查。对股室、单位风险,由单位领导班子围绕决策、执行过程和监督、检查、考核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控风险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防控风险任务要求和工作标准,形成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

各风险防范责任主体在认真抓好风险防范的同时,要通过定期开展工作交流会、汇报会等形式积极主动接受监督。各监督主体要积极主动跟踪监督,确保各风险点不出问题。对发现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各责任主体或监督主体要及时实施警示训诫谈话,及时纠正偏差。对发现的错误或违纪行为,要按管理权限及时研究,逐级报告,并由有关部门视情况作出相应处理,确保预防监督到位。

七、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切实领导。开展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管理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创新举措,是对公共权力运行实施有效监控的重要手段,也是今年全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工作。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把此项工作作为建设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成立组织机构,落实人员,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工作方案,认真抓好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管理的各项工作。

2、注重时效,加强考核。各试点单位要在八月底前完成本单位、部门风险查找、等级评估、制度完善等工作,并将组织机构、工作方案、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管理工作分级管理登记表、防范制度措施等资料报区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九月份全面进入实施监管工作。

廉政风险预警与防范管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评判的重要依据。区纪委、监察局要对此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纳入年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行考核。今后凡涉及单位、个人在各类创先争优评比中拟推荐为先进的,所在党委(组)要将执行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管理工作的情况作为重要的评比依据。

风险等级评估标准范文第4篇

该方案的主要工作任务和步骤是清权确权和风险查找、制定防控措施和预警处置。根据方案,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对依法确定的职权进行分项梳理,编制职权目录,逐项列出岗位权力行使的依据、界限和责任,以及廉政风险点、风险等级等内容。

通过自己查找、群众帮助、专家建议、案例分析和组织审定等方式,重点围绕管人、管财、管物等重要岗位,全面查找“权力配置、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

在查找廉政风险的基础上,依据岗位权力的大小、不廉洁行为发生的几率和危害程度、近三年来的廉洁情况等内容,将廉政风险点的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具体标准是:在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司法以及人、财、物管理等工作中有较大决策权的领导岗位,或者近三年发生过严重不廉洁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其他岗位,风险级别一般应当评估为一级;对上述事项有一定决策权的乡科级领导岗位和具体承办岗位,风险级别一般应当评估为二级;近三年发生过一般性不廉洁问题或者群众有一定反映的其它岗位,风险级别一般应当评估为三级;不涉及上述事项,但具有一定协调职责的乡科级以上综合部门领导岗位,风险级别一般应当评估为四级;不涉及上述事项,且连续三年没有发生不廉洁问题的岗位,可以不作为廉政风险点。

在落实防控责任方面,对廉政风险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一级廉政风险点,由本级党政机关主要领导负责,廉政风险点属于主要领导岗位的,由上一级党政机关主要领导负责;二级廉政风险点,由本级党政机关分管领导负责,廉政风险点属于分管领导岗位的,由主要领导负责;三级和四级廉政风险点,由直接管辖该岗位的领导干部负责。

风险等级评估标准范文第5篇

为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体系,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健全反腐败工作长效机制,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对开展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中央制定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方针,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管理,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把十七大提出的“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工作目标

按照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以强化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为主线,以规范健全完善依法、及时、公平、公正的办事程序、规章制度为重点,逐步建立起教育在先、制度制约、监督及时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长效机制。

三、实施范围

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管理工作重点在掌控审批权、决策权、组织人事权、公共资源调配和使用权的部门及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首先在区委组织部、区人劳局、区发展计划局、区财政局、区教育局、区农业局、区建设局、区卫生局和高家镇、经二路街道进行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区推广。

四、主要内容

重点围绕制约监督和规范权力运行,紧密结合乡镇街、系统、部门的实际,突出干部选拔和任用、资金拨付和调配、项目建设三个方面,认真查找在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防控措施,通过规范程序、完善制度、检查考核、调整修正等环节,对预防腐败工作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

廉政风险评估就是根据腐败行为的变化特点,结合反腐倡廉工作实际,界定廉政风险,重点查找工作实践中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的不足,实现预防、监控的目标。

廉政风险预警就是根据确定相关风险点位置和划分风险等级的原则、风险点级别以及腐败现象发生的特点,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及其工作岗位,查找风险点,界定风险级别,找准每项工作及其具体工作岗位的风险点和风险级别,明确风险责任,制定相关风险防范管理的工作方案。

廉政风险防范就是各部门、各单位根据查找的风险点及制定的相关防范管理工作方案,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管理和监控,及时纠正不当行为,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变为违纪违法行为,防止腐败现象发生。

五、组织领导

成立区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另行发文)。镇乡街党(工)委、部门党组具体负责本单位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工作的组织实施。

六、方法步骤

注重环节,查找风险。要结合本单位工作业务实际和特点,细化工作流程和关键环节,认真查找风险点。按照突出重点,广泛参与的要求,对照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相关管理制度,以岗位、科室、单位为排查对象,以工作流程的排查为重点,以查找制度的缺陷为突破口,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办法,通过“自己查、相互找、部门议、领导点、群众评”等形式,从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两个方面,仔细查找本单位领导班子、各个业务科室、具体工作岗位在领导决策、干部任用、资金使用、财物审批、项目审批等各个权力运行环节潜在的风险点,明确廉政风险的表现形式、发生的具体环节和岗位,统一梳理,并在单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填写《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管理工作岗位风险分析查找表》、《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管理工作单位风险分析查找表》,并进行公示,接受监督,确保每个廉政风险点不被遗漏。

评估等级,预警监管。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各单位要确定风险评估等级标准,对廉政风险点逐一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按照风险等级,实行预警管理,分级负责。风险等级按高、较高、有风险三种情况,分别定为一、二、三级风险。风险等级确定后,要按照风险等级确定责任主体和监督主体,明确监管责任。确定为一级风险的,各党(工)委、党组为责任主体,各纪(工)委、纪检组为监督主体;确定为二级风险的,单位分管领导为责任主体,各纪(工)委、纪检组为监督主体;确定为三级风险的,科室负责人为责任主体,各纪(工)委、纪检组为监督主体。做到风险定到岗,责任落到岗。

凡涉及人事方面人员招录、建设项目三十万以上、政策性补助五千元以上的审批、实施事项,必须确定为一级风险,研究审批时应邀请区纪委、监察局参加。

对确定的一、二级风险,在工作开始时,分别由各责任主体对具体承办人进行警示提醒谈话,进行风险预警。

各单位廉政风险点、风险等级、责任主体、监督主体确定后,填写《区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管理工作分级管理登记表》,并以书面形式下发全体干部职工,便于干部职工了解情况,参与监督。

完善措施,有效预防。针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各单位要对已有的规章制度,按照程序是否严密、合理,制度是否可行有效,是否符合公开、公正、民主、合法的原则,修订风险防范管理实施细则和预防措施,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控机制。对查找出的岗位风险,由本人对照与业务工作相关的各项法规制度,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并由所在科室进行审查。对股室、单位风险,由单位领导班子围绕决策、执行过程和监督、检查、考核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控风险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防控风险任务要求和工作标准,形成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

各风险防范责任主体在认真抓好风险防范的同时,要通过定期开展工作交流会、汇报会等形式积极主动接受监督。各监督主体要积极主动跟踪监督,确保各风险点不出问题。对发现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各责任主体或监督主体要及时实施警示训诫谈话,及时纠正偏差。对发现的错误或违纪行为,要按管理权限及时研究,逐级报告,并由有关部门视情况作出相应处理,确保预防监督到位。

七、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切实领导。开展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管理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创新举措,是对公共权力运行实施有效监控的重要手段,也是今年全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工作。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把此项工作作为建设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成立组织机构,落实人员,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工作方案,认真抓好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管理的各项工作。

2、注重时效,加强考核。各试点单位要在八月底前完成本单位、部门风险查找、等级评估、制度完善等工作,并将组织机构、工作方案、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管理工作分级管理登记表、防范制度措施等资料报区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九月份全面进入实施监管工作。

廉政风险预警与防范管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评判的重要依据。区纪委、监察局要对此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纳入年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行考核。今后凡涉及单位、个人在各类创先争优评比中拟推荐为先进的,所在党委(组)要将执行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管理工作的情况作为重要的评比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