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基层长效机制推动新农村建设主要做法

基层长效机制推动新农村建设主要做法

基层长效工作机制推动新农村建设主要做法

近年来,××镇政府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工作的长效机制,树立起一批“核心强、素质强、实力强、管理强”的新型现代化农村样板,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创建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主要做法是:

一、强核心,培育坚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

1、建立村班子动态评估工作机制,做好“早”字文章。建立村级班子动态评估制度,对村级班子建设进行“早分析、早介入、早解决”。每年至少召开两次班子专题会议,从村班子总体搭配、个体素质等各方面,对行政村班子进行逐村分析,将村班子评估分成一类、二类、三类班子三个类别。对一类班子,重点挖掘潜在的隐患和苗头性问题,做到提前关注,确保“红旗不倒”。对二类班子,在防止问题扩大的基础上,重点发现优势项目,找到突破口,促使其向一类班子靠近。对三类班子,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症结,研究确定解决方案,明确整改时限,落实一名镇政府党政班子成员牵头负责,镇政府党政班子会议每月跟踪整改进度情况。几年来,通过人员调整、后备干部上岗等方案,共有10名支部书记因工作能力、班子和谐等问题被届中调整,6个三类班子得到及时转化,镇政府行政村班子建设呈现了逐年好转的良好势头。

2、建立村后备干部选拔机制,做好“用”字文章。一是拓宽选拔视野。注重在七类人中物色后备人选:(1)现有村两委会成员、村工作人员;(2)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和党员,包括组织关系在村外的本村党员;(3)复退军人、高中以上回乡人员;(4)个私业主、企业骨干、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特别关注一些事业小有成就又有为集体做事愿望的企业主;(5)各级人大代表;(6)两委会落选人员;(7)社区居委会、青年志愿者等自治(中介)组织、协会中的本村骨干人员。二是拓展选拔方式。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通过村级公推、联点(村)干部和农村工作指导员推荐、党员村民自荐、镇政府下属单位和社区工作人员储备等途径选拔后备人选。在上述推荐的基础上,加大镇政府层面的选拔力度,加强组织考察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对考察对象进行具体评审,对不宜为后备干部的人选予以及时排除。三是加强培养任用。实施“目标化”管理,综合考虑村级班子现有特征,确定后备干部的重点培养方向,通过教育培训、异地挂职、镇政府挂职、村岗位锻炼等多种手段,对后备干部进行锤炼,切实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定期考察和跟踪了解,动态调整后备干部人选。坚持有序任用,按照培养成熟一个,使用一个的原则,及时把优秀后备干部配备到村级班子中。通过这些措施,目前镇政府共储备村级后备干部67名,其中已有4名任村党支部副书记,12名任村主任助理,通过培养随时可用的村级后备干部,镇政府掌握了村级班子建设的主动权,为村级班子调整夯实了人才基础。

3、建立村干部调整平衡机制,做好“顺“字文章。一是因地制宜确定调整方案。调整思路,充分运用村班子动态评估成果,根据不同村班子的不同情况和村干部的不同特点,分类采取提前换届选举、劝导辞职调整、下派任命、党员公推补选等方式进行调整,保证调整工作顺利稳妥。二是切实关心卸任干部。通过定期召开卸任村干部会议、经常性谈心等方式,时刻与卸任村干部沟通思想,帮助卸任干部解决后顾之忧、生活难题,形成关心卸任村干部的良好氛围,使他们及时调整心态,转而支持新班子工作。三是大力支持新任干部。建立工作培训制,专门对新任村干部进行上岗培训,重点学习各级农村工作方针政策与农村工作实务知识。建立工作帮扶制、回访跟踪制等制度,帮助新任干部协调解决主要问题,消除压力,增强信心。

二、强素质,建设作风硬素质高的农村党员队伍

镇政府通过创新教育途径,切实提高了农村党员队伍素质。

1、发挥远程教育在农村党员教育中的阵地作用。一是加强远程教育的规范化建设。按照高标准建设农村远程教育系统的思路,共投入15万元用于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建成农村站点5个,并专门明确了2名工作人员负责指导开展远程教育工作。同时,每个村站点均建立健全管理维护制度、操作人员职责、学习培训制度等,目前每个站点每年集中学习均在20次以上。二是深入开展学用结合工作。通过远程教育,丰富日常党日活动形式,增强了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效果,特别是在第三批农村先进性教育中,远程教育对农村党员学习必学篇目,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载体、平台作用。在服务农村经济上,根据本镇政府特色农业实际需要,专门开设葡萄、花木等农业实用技能知识培训专场,进行知识传授和农业专业网游览,使广大农民特别是专业户在技术、销路、价格上都大获收益。在服务失土农民上,在岗位技能培训基地专设远程教育站点,按照岗位、工种的技能需求,以远程教育配合进行培训,提高失土农民谋生技能,促进再就业。目前,镇政府的远程教育教育工作已走在全区前列,镇政府荣获了2006年市远程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村和••社区被列为省级远程教育示范点。

2、发挥民间讲师团在农村党员队伍教育中的渗透作用。为了给广大农村党员群众提供更多的接受新知识的机会,成立了老干部讲师团和老党员讲师团,讲师团分别由区内威望较高、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退休老干部、大学教授、法律专家及农村老党员等组成,目前共有成员12名。讲师团采用轮流讲授的方式,每季度到行政村宣讲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知识,使农村党员群众对当前的形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等有了较为深刻的领会。2005年以来,讲师团已到各行政村宣讲40余场次,接受教育的党员群众3000余人次,目前讲师团宣讲已在镇政府各行政村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村的党员群众纷纷上门约请讲师团来村作报告讲课。

3、发挥党员服务中心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向心作用。为抓好外来流动党员的管理,镇政府以党员服务中心为平台,以区域化党建工作为抓手,立足服务促管理。一是做到流动党员全接纳。在流动人口较多村,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站),通过主动宣传和底数排摸工作,积极接纳外来流动党员。目前,已建立¥¥村、××片、☆☆村等农村党员服务中心(站)4个,共接纳流动党员92名。根据实际,建立流动党员组织网络,创建了¥¥村专设流动党员党支部模式、××片区流动党员党组织片区联建模式、&&村流动党员党组织挂靠模式等多种设置方式,使流动党员的组织网络覆盖到全镇的各个行政村。二是做到以服务体现管理。针对流动党员活动资源缺乏问题,镇政府每年安排150元/人的资金用于流动党员的教育,并统筹共享党员服务站、村民文体活动中心等教育阵地。针对流动党员分布散,集中组织学习困难的问题,通过党员服务中心菜单式学习、本地党员联系帮学、“微型党课”、“党内学习小组”、“错时学习制”等学习方式,让党员根据实际,自主选学。针对流动党员生活压力大,实际困难多的问题,广泛开展“三必谈”、“党员联系月”、“党员互助”等服务活动,切实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帮扶、维权等帮助,使流动党员在服务中接受管理,如¥¥村流动党员支部新¥¥人党支部成立以来,已帮助126人再就业,帮助28人追讨到50万元拖欠工资,以服务体现管理,吸引了更多的流动党员加入党支部,短短一年,就有53名流动党员主动到新¥¥人党支部亮明身份、主动报到。三是做到以作用共建和谐。根据流动党员的特长,让其在流动人口中担任联系员、调解员、宣传员,帮助镇党委政府和村党组织及时了解流动人员中的社情民意,协助调解各类矛盾。建立流动党员志愿者队伍,发动党员主动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全镇70余名流动党员先后义务参与村环境整治、治安巡逻、矛盾调解等活动。许多城郊村多年来解决不了的环境差、治安乱等顽症得到了有效解决。

三、强实力,发展高效精良的农村集体经济

按照“生产发展”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镇政府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发展农村经济的领航作用,农村经济实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1、推行农村经济股份制改革,启动农村经济发展新引擎。自2002年◎◎村进行全区第一家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目前22个行政村的村级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工作已全部完成。全镇共有股民8.8万名,共计股数131万股,量化资产近6亿元。2005年有9个村实现了分红,分红金额达到1185万元。2006年22个村实现了分红,分红资金达到1695万元,最多的每股分红达25元,最少的也有7元。股份经济合作社确立了社员的主人翁地位,激活了村民发展经济的热情和干劲,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二次机遇。同时,股份制改革也建立起新的资金积累机制和利益分配制度,使资金的使用、生产、积累、分配有效地统一起来,形成良性循环,保证了资金的长期滚动发展。此外,镇政府通过加强对股份制经济合作社的指导和监督,按照规范化市场机制约束合作社运作,使农村股份制健康稳步发展,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有了切实保证。

2、探索多种经济发展形式,增加新农村致富新渠道。针对××城区土地资源有限,农业发展制约明显、出路不大的问题,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引导各行政村探索多途径经济发展形式,切实增加村级集体经济财富。一是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重点放在争取三产用地,引导村兴建标准厂房和三产发展用房,通过公开招投标进行租赁的方式,增加收入。2005年以来,已累计争取三产用地246亩,村级收入至少增加1000多万元。二是帮助优化村级投资。针对村级资产众多,但理财缺乏的问题,通过村企结对、引入经济顾问等方式,帮助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争取投资效益最大化。如在镇政府专门调研论证下,☆☆村2004年投资500多万元兴建了××××*宾馆,2006年又投资600多万元开发宾馆项目,今年计划建设商业街,目前该村村级集体资产4261万元,负债0万元,集体资金年收入253万元,经济实力已从镇政府“中游”跃居前列。2006年,全镇政府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已达4998万元,村均200余万元,最低的村年收入也在50万元以上。

四、强管理,深化规范民主的村级组织运行机制

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四个民主”,着力规范村级工作,构建和谐农村,有力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1、加强民主决策管理工作,增加群众参与性与满意度。建立健全了以村事提议制度为重点的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制度,形成村级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决策“五步法”工作制度。第一步村班子成员或党员、村民进行提议,第二步村班子讨论研究方案,第三步广泛征求党员和村民代表意见,第四步党员大会讨论修改,第五步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对重大决策,还建立了重大决策法律咨询论证制度,聘请律师、法律工作者为常年法律顾问,对村级重大决策涉及的合同、法律事项等进行把关,切实做好依法办事。围绕村民自治章程,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村两委会联章联签制、民主听证制、民主恳谈会制度等系列民主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村干部职责,村民权利和义务、村级各类组织的职责、工作程序及相互关系等,做到内容上守法,程序上依法,促使村干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循章行事。

2、加强民主监督工作,增加透明度与公开性。一方面,在加强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下功夫,将“三公开”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有效解决以往公开内容不全、群众监督难等问题。以财务公开为切入点,全面推行现金日记帐每月公开制,将明细帐逐项逐笔张贴公布,让群众了解、监督村财务收支情况。同时,把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集体资产发包、新农村建设等情况也全部进行公开,消除村民疑虑。财务方面由会计做好每月收支明细,每月月初交村民主理财小组,理财小组对收支情况逐笔进行检查,报镇农经站审核,然后在村务公开栏公布,接受村民监督。另一方面,在加强日常工作监督上下功夫,建立村党支部工作报告制度、民主评议制度、财务管理(审计)制度、村支书任期(离任)审计制度等一系列民主监督制度,对村务财务进行监督。重视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全程监督,通过选举党员、村民代表进行跟踪监督和定期公布进展情况等方式,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