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道路交通安全调研报告

道路交通安全调研报告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从事故的阵痛中探索出一套适合xx县实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在社会化管理模式探索中的几点经验和体会,对道路交通安全调研报告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充分发挥政府领导在社会化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夯实基层基础,把道路交通安全的重点放在农村,有效发挥各乡镇政府的领导作用、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联动,齐抓共管、突出重点、难点,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加大安全投入,建立起有效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具体材料请详见:

xx县是xx地区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全县总面积2230.5平方公里,辖13个镇、14个民族乡,168个行政村,总人口65万人。县境内有公路总里程3862公里(其中省道2条160公里、县道8条239公里、乡道17条170公里、乡村道路3293公里),有机动车20000余辆,机动车驾驶人22000余人。在公路总里程中,有等外级公路1080公里,占总里程的28%;未铺装道路1409.52公里,占总里程的36.5%;接养公路仅有548公里,接养率只占总里程的14.2%。

滞后的道路条件与不完善的管理机制,使道路交通成为全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几年前,我县曾就如何改变道路交通安全的被动局面,进行了大量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经验。但因机制不完善、措施不配套,导致效果不明显,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呈现出波浪式的不稳定状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与否,成了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是否稳定的晴雨表。

2007年,新一届政府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作为关注民生、构建和谐xx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总结前几年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以夯实基层基础为核心,以狠抓责任和措施落实为重点,着力建立社会化管理长效机制,推动了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明显好转,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在全县安全生产事故中所占的比例从上年的65%下降到了45%,首次实现了地区和县下达的年度控制目标,探索建立了一整套较稳定的道路交通安全社会管理机制。

一、从事故的阵痛中探索出一套适合xx县实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

(一)充分发挥政府领导在社会化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一是县人民政府把实施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作为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突破口。制定了“压事故、保畅通、促稳定、求发展”和“巩固成果、抓出特色”的工作目标,出台了《xx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xx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xx县乡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xx县乡村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各乡镇、各部门的职责,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从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公安、交通、安监、农机、运管等16个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以乡镇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领导,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格局,充分发挥了政府在社会化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从根本上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二是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年初,县人民政府按照“双轨四级”的原则,与各乡镇、各部门签订了责任状,各乡镇、各部门与各企事业单位、行政村、学校、驾驶人层层签了《道路交通安全责任状》,将道路交通安全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了各乡镇和有关职能部门,建立了统一的道路交通安全目标考核、奖惩体系,并将道路交通安全列入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及领导干部政绩、业绩考核内容。建立了道路交通安全月度分析、季度公布、半年总结、年终考核兑现奖惩的监督检查制度及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工作台帐》、《工作日志》等一系列制度,实现了道路交通安全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三是坚持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县人民政府始终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分析、预测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重大事项和需要多部门联合执法、综合治理的问题。

四是把乡镇作为整个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的重点。县人民政府整合原“道路交通安全联组”资源,以乡镇派出所为平台,在27个乡镇分别组建了由安监、农机、派出所联合组成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机构(道安办),落实了办公场所,明确了专人负责。

五是严格执行道路交通安全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严格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县人民政府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责任状》的内容,对各乡镇、各职能部门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奖惩;对不作为或突破死亡人数、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乡镇、部门、单位实行黄牌警告,直至建议县委撤销职务。严格实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被否决的单位取消当年安全生产综合评比资格,主要领导要在次年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作问责发言;对工作措施不力的乡镇、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对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进行问责谈话,问责谈话两次以上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对其进行工作岗位调整;对因失职、渎职造成重大以上交通事故的责任人员,依法严肃处理。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加强对道交通安全事故的查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夯实基层基础,把道路交通安全的重点放在农村,有效发挥各乡镇政府的领导作用。

一是要求乡镇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守土有责”的原则,切实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部署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必须亲自参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二是按户籍式的管理办法,建立了农村机动车和驾驶员管理档案,实行“一车一档”,采取干部包村、包路段、包车辆的“三包”措施,对车辆、驾驶员实行“一盯一”管理,强化了源头管理。

三是坚持路检路查工作制度。乡镇派出所认真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职责,坚持与道安办人员一起上路查车,加强对辖区内县、乡、村三级公路的路面监管;特别是每逢场天和相邻乡镇场天、重大节日(活动)及车流、人流集中时期,乡镇分管领导必须亲自带队上路查车。乡镇道安办加强了客运车辆始发点站场的管理,坚持执行客运车辆“签证放行”制度,严禁客运车辆超员超载。

四是建立了“有村名、有里程、有联系电话、有交通安全文明提示、有包路段干部或协管员姓名”的管理路碑,解决了道路交通安全有人抓、有人管的问题。

五是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延伸至村一级,写入村规民约,由乡镇政府行文聘请村委会主任或支书兼任交通协管员,明确知法懂法、办事公道的人员担任基层协管员,根据《协管员管理办法》明确职责,协助派出所管理辖区内的道路交通安全,初步构建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网络。全县现有乡镇道安办27个,工作人员120人,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328人,专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人员56人,夯实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基层基础,解决了有人管、管什么、怎样管的问题,改变了道路交通安全由单一公安交警部门管理的状况,把社会化管理的措施延伸到了基层一线。

(三)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联动,齐抓共管。

县交警部门始终抓住客运车辆源头管理这个重点,加强对客运车辆、客运驾驶人、客运企业的管理,定期开展驾驶员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全面落实了交警包(保)客运车辆责任制和客运车辆“安全营运明白卡”制度。在全县推行了“交警赶场”制,坚持场天道路交通安全巡回检查及一月一小查、一季一大查、半年和全年全面大检查制度,定期对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指导。县交通、交警、运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协作,共同把好驾驶员资质关、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关,切实加强对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督促客运企业严格执行客运车辆进出站例检制度及客运车辆“签证放行”制度。按照县人民政府的要求,在客运企业推行了安全费用提取及客运车辆高额投保、高额赔付、高限责任追究的“三高”措施,既增加了客运车辆的抗风险能力,又增加了客运车辆驾驶员的安全行车自觉性。教育部门将道路交通安全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列入学生的德育考核内容,加强了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公路部门加强了道路的维修、整改,加快了通乡油路建设速度,加强了工程质量监管,着力整治了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重点路段。宣传部门充分发挥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作用,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广泛宣传和舆论监督,及时宣传报道道路交通安全的正面典型,为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突出重点、难点,扎实开展专项整治

一是针对摩托车办牌办证率低,管理难度大的特点,我县广泛开展了无牌无证摩托车专项治理活动。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带领公安、交警、安监等部门深入无牌无证摩托车现象较突出的乡镇展开调查摸底。经过3个多月的调研后,县人民政府于2007年8月8日,召开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按照省交通厅《关于对无牌无证摩托车进行专项治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组织县交警大队、县国税局、几家保险公司等部门,本着“守法、合法、减轻农民及城乡干部负担”的原则,采取政府督导、激励乡镇、优惠车主的办法,从8月中旬至12月底,对持有乡镇道安办证明前来办牌办证的摩托车实行集中优惠,共办理摩托车行车证5000余个,驾驶证6000余人,相当于我县近3年来摩托车办牌办证的总和。摩托车办牌办证率从原来的20%提高到了85%以上。

二是重点整治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秩序。我县道路交通安全的重点在农村,解决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就抓住了主要矛盾。为此,我们积极整合乡镇力量,充分发挥派出所、安监站、农机中心、交通安全协管员、村治保主任、兼职协管员的作用,大力开展低速载货汽车和拖拉机违法载人整治工作,着力解决了一批影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重大问题。

三是在抓好汛期、“春运”等重点时期、重点环节的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的同时,结合“整脏治乱”和“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狠抓城区交通秩序整治。

四是加强重特大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xx县2007-2010年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实施方案的通知》(x府办发[2007]58号),成立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机构,制定了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安监、交通、公安、交警、运管等部门联合开展了“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决战70天”、“报废车辆集中治理”、“机动车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打击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摩托车违法载人”、“打回潮、查隐患、反违章、压事故”等10多项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专项治理行动,有效预防了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五)加大安全投入,建立起有效的经费保障机制。

县、乡两级政府按社会人口0.5元/人的标准,将道路交通安全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为各乡镇道安办设立了专户。除预算内资金外,县政府还及时解决道路交通安全的专项经费,仅去年一年,我县就为道路交通安全投入经费200多万元。其中70万元用于支持修建铜仁地区车辆管理思南分所;8万元用于县交警大队“三基”工程建设;17万元用于交警协勤人员工资;5万元用于解决县道安办工作经费;20万元用于建立城区交通警示标志;72万元分别进入乡镇道安办专户,用于支持各乡镇道安办工作;2万元用于兑现考核奖惩,并先后为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配置了电脑、传真机等办公设备,为实现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加强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点段的整治。

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县人民政府责成相关部门重点加强了对全县15处事故“黑点”和36处公路危险路段的排查、整改。对查出的隐患,从县政府督查室抽专人配合道安办进行督促整改。去年,我县共整治事故多发路段和危险路段21处,整改乡、村事故多发路段105处,完善交通安全警示标志115块。加快了通乡油路建设速度,并拔出专款对城区的部分道路进行了维修和加宽,确保了全县道路交通秩序畅通。

(七)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一是充分利用各种法制宣传日、“安全生产月”等契机,以“五进”活动为载体,在全县举办大型宣传活动,广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XX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道路交通安全知识。

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县交警大队坚持每月举办一期驾驶员培训班,采取开展“交警与驾驶员恳谈”等活动,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的培训教育,各乡镇坚持举办上、下半年各一次的机动车驾驶人培训活动。县教育部门将道路交通安全纳入教育计划,开展了“课前一分钟”教育,并以各乡镇中心完小为示范点,在全县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红领巾路队”、“我向司机敬个礼”等活动,探索出了一套完整的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达到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推动整个社会”的目的,使全县干部、群众道路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三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及群众监督作用,推行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曝光制,公布举报电话,让全社会都来参与和监督事故隐患整改及违法行为查处。

四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采取以案说法的方式,适时播放事故警示片,开展警示教育,使广大群众、从业人员从典型事故案例中受到教育,使“珍惜生命、平安出行”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在社会化管理模式探索中的几点经验和体会

2007年以来,我县通过强化管理,创新机制,积极探索,闯出了一条切合山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社会化路子,收到了实效。

——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遏制。通过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安全事故大幅下降。与2006年相比,去年全县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大幅下降,死亡人数在全县安全生产死亡总数中所占的比例由原来的65%下降到了45%。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理念发生了根本改变。县人民政府在《决定》、《办法》、《细则》中明确了各乡镇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并配套解决了经费保障机制,在全县推行道路交通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把道路交通安全列入领导干部业绩考核内容进行严格考核,使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得到了明确和细化,增强了各级各部门抓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自觉性。特别是在推行了“交警赶场”制后,交警部门加强了对各乡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推动了各乡镇道安办主动上路查车,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由原来的被动管理向主动出击转变。

——农村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落到实处。通过对农村机动车辆及驾驶人进行户籍化管理,采取干部包路段、包车辆的“一盯一”管理模式,增强了机动车驾驶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自觉性,减少了交通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有效遏制了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灵活的优惠政策,促进了办牌办证率的大幅提高。通过采取对全县摩托车实行集中优惠办牌办证,全县摩托车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得到加强,因摩托车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大大减少,全县摩托车办牌办证率从原来的20%提高到了85%以上,为确保我县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及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础得到夯实。我县采取在乡镇设立道安办、发挥乡镇派出所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职责、聘请乡、村两级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协助管理本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实行村民自治等措施,使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机构更加健全和完善,使根本上解决了交警警力不足和乡镇农村地区及边远山区公路失管、失控的问题,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县、乡、村三级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网络,实现了道路交通安全齐抓共管、群防群治。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我县通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排查整治行动,加强了对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的整改,健全和完善了减速带、防护栏和各种标志标线等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加快了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工程建设,改善了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环境,基本解决了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全县27乡镇有19个乡镇已通油路,168个行政村已全部通公路,部分行政村还通了油路,道路通达率为100%。

——群众安全意识得到提高。通过发挥电视、广播、网站、报纸等新闻媒体作用,以构建“交通安全文明村”、“交通安全文明学校”等为载体,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相关规定列入《村规民约》和学校教学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小手拉大手”、“红领巾路队”、“我向司机敬个礼”等活动在全县的广泛推广,使全县干部、群众道路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使“珍惜生命、平安出行”正在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