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职业教育建设讲话

职业教育建设讲话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形势下,今天省政府召开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工作现场会,非常重要。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交流经验,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进一步推动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和全省职业教育发展。刚才,农安县、磐石市政府做了典型发言,12个单位书面交流了经验,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非常重要,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必须高度重视,集中力量抓好,务求取得实效,发挥更大作用。下面,我就全省职业教育发展问题,讲三点意见。

一、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年初,省政府制定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两年来,按照省里的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全省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百强校”建设扎实推进,省级以上重点校达到87所;规划建设的41个县职教中心,已完成22个;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增加2.7万人,达到29万;专业门类进一步扩展,形成了13大类、148个专业。这些成绩,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应该看到,我省职业教育的基础仍然薄弱,一些地方认识不到位,领导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适应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特别是在我省推进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更好更快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迫切需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发展方式,建设新型产业基地。这对人力资源的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大批科研人员、工程师、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而且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加工制造业是我省的优势。一流的制造业,必须有一流的技术工人。我们可以引进一流的技术设备、现代管理经验和部分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但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和技能型人才队伍必须立足自己培养。由于多年形成的基础,我省汽车产业工人素质较高。一汽—大众员工被德国经理认为是大众公司所有在国外投资企业中素质最高的。涌现出了我国建国以来第一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一线工人王洪军。随着我省经济结构的加快调整和支柱产业的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的兴起,劳动力需求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对受过职业教育的技能工、技术工和熟练工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集中的“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严重的技工荒,开始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从目前我省技能型人才队伍现状来看,不仅数量不足,而且结构层次不够合理,高级技能型人才比例明显偏低。全省196万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仅占10.2%,而发达省份已达到20%以上。现在我省每年技术工人缺口4万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适用技能型人才,保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需要。

第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我省是农业大省,全省47%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素质问题。事在人为,业在人创。没有较高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农民,农村面貌不可能彻底改变。发展现代农业,除了政策之外,最根本的要靠科技,这就需要提高农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必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现在,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不足50%,相当一部分直接进入社会,文化水平低、职业技能缺的问题比较突出,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这就必须在巩固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快培养新型农民的步伐,提高广大农民发展经济的能力、经营管理的能力、增收致富的能力,促进“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第三,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作为老工业基地,我省在发展振兴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大量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就业再就业。现在,我省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近80万人,可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45万个左右,矛盾突出。解决就业问题既要抓住发展经济这个根本,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也要提高劳动者素质,适应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的要求,增强创业能力,推进劳务输出。近几年我省打造了*保安、家政等劳务输出品牌,成效非常显著。就农村来说,全省有300万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综合素质偏低、专业技能缺乏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之一,也是农民进城打工就业不稳定、收入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增加非农收入。今年农业受灾,农民收入没有减少,主要得益于农民外出务工增收。去年春节前,我到农安给回家过年的农民工拜年并进行座谈时,农安镇孙家油坊村的党支部书记孙喜胜说,“村里的劳务输出多数是技能型的,县里办的面向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效益,是一笔大的财富,这要比招一个大项目还要好。”这反映出农民的渴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转移就业的本领,拓宽增收致富的途径。

第四,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全省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三者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我省教育具有较好基础。在全国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8个省(市)中,我省是唯一的欠发达省份。全省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居全国第6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是全国较早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省份之一。但相比之下,职业教育显得薄弱,整体规模偏小,急需加强。目前,人才结构不合理,重要原因之一是教育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特别要指出的是,人才的观念需要更新。科学家、教授是人才,一个好的机械师、厨师也是人才。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我们既要培养研究型、管理型人才,也要培养大批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的技术型人才。现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与高薪也难聘请到高级技工,是人才市场上同时并存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这也凸显了职业教育方面的问题。专家分析认为,技能人才这一特殊资源一旦“断档”,周期至少需要10年。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10年的延误将使我们错过多少良机,各级政府一定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合理调整教育结构,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人才支撑。

二、围绕全省振兴发展大局,努力开创职业教育发展新局面

做好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兴业战略的要求,紧紧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与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完善体制,统筹推进,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建立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为*振兴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

(一)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适用型、创业型人才。“技能强、用得上”是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职业教育就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只有坚持以市场就业需求为导向,职业教育发展才有生机和活力。要进一步面向市场、服务就业,培养适用型、创业型人才。一是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在合理规划布局、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适应市场需求、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高的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增强职业教育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快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百强校”计划,“十一五”要全部完成。继续推动每个市(州)建设一所高等职业院校。二是切实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这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关键举措。要结合专业教学和职业培训的实际需要,采取独立设置、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等多种有效形式,重点建设一批专业门类较全、设备水平较高、生产实用性较强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争取每个县都要建立一个与特色专业或特色培训项目相适应、示范性的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努力实现学校教育和就业岗位“零距离”。三是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大力发展“订单”培养。推行就业准入制度,督促企业从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招录员工。有条件的地方,提倡安排学生在校学完技能的基础上到企业“顶岗实习“,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其毕业后顺利实现就业创造条件,逐步建立符合条件的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

(二)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强化农村职业教育基础。县级职教中心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平台,加快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性工程。去年,我们提出每个县(市)都要重点办好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职教中心,现在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工作上还有一定差距,还不平衡,有的县(市)行动不积极,措施不到位,规划不够科学,缺乏统筹力度,建设标准低。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加大措施力度,加快建设步伐,确保按计划进度和确定的标准完成。农安县为全省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工作积累了经验,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县(市)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搞好规划,整合资源,理顺关系,解决好建设发展中的资金投入、办学体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要努力扩大县级职教中心办学自主权,坚持办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特点、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合理调整和设置专业,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选配专业教师,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使县级职教中心真正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智力扶贫、创业孵化的重要基地。

(三)加快改革与创新,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活力。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必须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大力推进改革与创新,在改革中加快发展,在创新中增强活力。一是要转变办学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积极推进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实现传统学院式教育模式向市场驱动和就业导向的转变。二是不断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就业市场的变化,特别是要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及时设置与就业市场有效对接的品牌特色专业,使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社会、企业的需求同步。三是加大公办职业院校改革力度。破除行业界限、学校类型界限、所有制界限,整合力量,盘活资源,改变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重复建设的状况。进一步落实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形成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新机制。四是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确保民办院校的受教育者和教职工在升学、就业、资格认定、职称评定、工龄计算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鼓励和支持合作办学,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股份制投资办学,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发展职业教育是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职业教育能不能搞好,主要责任在各级政府,关键在于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切实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撑。

一要把职业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实施。由于一些县(市)政府主要领导正在参加市里的人代会,今天到会的分管领导,会后要向主要领导汇报,并要召开政府常务会议认真研究本地职业教育发展问题。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国务院和省里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实施意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工作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加强督促检查,把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作为评价县(市)整体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职业学校,了解情况,帮助研究解决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职业教育涉及方方面面,各地及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抓好工作落实。各级教育、农业、劳动保障等部门要立足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建立起政府统筹、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有效工作机制。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多渠道增加投入,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从明年开始至“十一五”期末,省财政每年安排7000万元资金,支持中等职业教育“百强校”发展,其中4000万元用于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市县两级财政也要制定配套措施,设立专项资金,逐步增加投入,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三要落实和完善有关政策。今年秋季学期,国家开始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制度,这是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中央为促进教育公平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县级职教中心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全部属于国家助学金应该资助的对象。这部分资金由国家和省里拿大头,县(市)承担的部分要无条件、按要求落实。要鼓励和帮助城乡低保家庭适龄子女上职业学校,及早就业,摆脱贫困。对这部分学生要免除学费并发给助学金。对投资兴办职业学校,要在校舍用地、建筑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支持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在职业院校兼职,建立吸引人才、稳定队伍、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

四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大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宣传“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宣传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进典型和优秀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宣传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单位和个人。要实行优秀技能人才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各级政府要定期对在职业教育发展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予以表彰奖励,倡导尊重人才、尊重技术、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形成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