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设工程技术

建设工程技术范文精选

建设工程技术

建设工程技术范文第1篇

地址:_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

咨询单位(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

为使____建筑安装工程的构想科学,设计和施工经济、合理,建设速度快,误差小,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特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甲方应于____年____月____日以前将规划局红线图、上级部门批文、委托书以及建筑安装工程的建筑面积、安装项目、消防方式、库房每层净高等资料提交乙方。

第二条乙方根据甲方要求,对________建筑安装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建筑安装构想等进行可行性研究,最后编制出设计任务书及匡算表,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以前交付甲方。

第三条甲方根据国家主管部门规定的工程设计收费标准,承付乙方咨询费元。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____日内,甲方先付给乙方____元,待乙方将设计任务书及匡算表交付甲方后____日内,再付给乙方____元。

第四条为本咨询工程需要到外地进行调研、收集资料人员的差旅费,由甲方负担。

第五条甲方的违约责任

1.甲方如不按本合同规定的时间向乙方送交有关文件、图纸和资料,乙方可按耽误的时间顺延交付设计任务书及匡算表的时间。

2.甲方如不按本合同规定的时间向乙方交付咨询费,迟延一天,按迟延交付款额罚款____‰。

3.甲方如果中途中断咨询请求,乙方咨询工作已经过半的,应付给乙方全部咨询费;咨询工作尚未过半,按总咨询费的50%收费。

第六条乙方的违约责任

1.乙方如不按本合同规定的时间交付设计任务书及匡算表,迟延一天,按总咨询费金额罚款____‰。

2.乙方如中途中断咨询,应按总咨询费向乙方交付罚款。

3.乙方所提供的技术咨询服务,因质量缺陷或过错给甲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负责赔偿。如果由此引起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还应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第七条其他约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甲乙双方不得随意更改。如有未尽事宜,需经双方协商解决。

本合同正本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合同副本一式____份,分别交________建筑工程主管部门、建行____等单位各一份。

建设单位(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咨询单位(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设工程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铁路建设;路基工程;技术管理;方法策略

步入21世纪后,国家增加了对铁路建设的投入和支持,我国的铁路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铁路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铁路技术的进步,目前我国的里程数跟高铁技术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的水平,在铁路建设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铁路路基工程的技术管理质量是国内铁路运输发展的一个重点,然而目前我国在铁路路基工程的技术管理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对我国铁路建设技术的发展以及未来铁路建设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加强对我国铁路路基工程技术管理方法的研究与改进具有现实意义,对未来我国铁路建设走向世界,增强我国铁路项目的竞争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加强我国铁路建设路基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铁路也迎来了它的重要发展时机。人们现在出行的次数远远多与以前,所以铁路的发展也深深牵动着多数游子的心。我国铁路建设的施工技术以及铁路建设路基工程的技术管理的质量,是我国铁路建设所面临的两大重要问题。但是目前,我国的铁路建设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我国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比如技术管理的专业人才较少、专业的科技设备投入不足、理念设计规划方案较少等,所以要提高我国铁路建设的水平,首先要解决我国铁路发展现在所面临的问题。而铁路的发展,又会给同行业的其他运输方式造成一定的压力,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这样更能推动我国运输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铁路要提升自身竞争力,就要对自身内部进行一定的管理分析,提高铁路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招聘一些有专业素养的人,提高服务质量,这样会使大家对铁路运输方式产生一定的良好印象,亦可以增加客流量。

二、目前我国铁路建设中路基工程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铁路建设从无到有,从落后到世界领先的过程中取得了许多瞩目的成就,突破了许多的技术瓶颈,解决了许多的技术难题,但是目前在路基工程技术管理层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管理投入不足,咨询制度不完善。

对于铁路路基工程技术管理而言,设计是铁路工程建设的前提,它为整个铁路建设的过程提供了宏观的指导和微观的技术支撑,一旦设计存在缺陷,很容易在日后造成严重的事故。目前我国对于铁路涉及管理方面的投入还是有所欠缺,对国内工程设计缺乏严格的监管体系,导致在用人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纰漏。铁路建设前期存在地质勘探不深入、不全面,甚至是在形式上走走过场,这对后期的铁路路基工程的施工造成了严重的误导。与此同时,对于工程设计过程当中的咨询制度好有待完善,工程在前期开展的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或施工困难的时候存在无人问,该问谁这样的困惑。

2.技术管理观念落后,缺乏创新力。

放眼整个铁路建设的大局,铁路技术在不断进步与更新,但是在铁路建设技术管理方面的观念却没有及时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管理观念方面却因循守旧,缺乏创新力。在一些地质环境复杂的地区建设铁路更需要新的路基工程技术管理理念以及足够的创新力的支撑,往往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就更能体现出我们在技术管理理念以及创新力方面的滞后。这种理念上的滞后将直接影响我国铁路建设中路基工程技术的进步。

三、完善我国铁路建设路基工程技术管理的方法策略

1.创新铁路路基工程技术管理的理念

如前文所述,我国目前在铁路建设工程技术管理理念方面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铁路路基工程技术的发展,因此要积极创新我国铁路路基工程技术理念,将新的管理模式引入到路基工程技术管理当中去。创新是科技进步和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于铁路建设路基工程技术管理而言也是这样,只有对路基工程技术理念进行不断创新才能保证整个铁路建设行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2.提高铁路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态度

在运输业发展迅速的今天,光有技术是不行的。任何一切行业都离不开人们对工作人员服务的态度的评价,所以首先工作人员要提高自己的服务态度。另外,最重要的是,工作人员要有极强的相关专业方面的认识,能够处理一些方面的小问题,并能够了解一些相关原理。另外,工作人员的职责要分工明确,具体到每一个细节问题,这样才更好地提高铁路建设路基工程技术管理质量。

3.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的目的在于对铁路路基工程技术管理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让铁路建设在可控的风险度之内进行,一方面这样可以保证铁路施工的安全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以后铁路正常运行期间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四、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铁路建设还有着一定的提升空间。要提高我国铁路建设的水平,首先必须要有一定的建设制度,这就需要铁路局引进一些相关方面的专业性人才来共同进行探讨,共同致力于铁路建设路基工程技术管理质量。其次,要提高铁路工作人员的集体素质,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再次,就是要做好相应的后备措施,对铁路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修正。做好一切准备措施,我国的铁路建设发展进程就会有一定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祖学.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5):56-58.

[2]张锦平.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的现状浅析[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09(6):97-99.

[3]魏志娟.谈建筑企业造价管理[J].山西建筑,2014,40(4):246-247.

建设工程技术范文第3篇

今天这次会议是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对做好今年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我代表局党组,对今天受到表彰的县(市、区)建设局、质量安全监督站,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刚才,建华副局长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今年的主要工作目标和重点,我都赞同。下面,就进一步加强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我讲三点意见,概括起来,就是要牢固树立三种意识:

一、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学无止境”的意识,积极借鉴国内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先进经验和作法

当前,我国建筑业正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加入WTO后建筑业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为此,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作法,并尽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监督管理体系,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成为促进建筑业实现跨跃式发展的首要任务。最近,我读到一篇论文,题目叫作《国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特征与启示》,文章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践的学习和分析,从工程担保与保险、工程咨询及政府服务等方面总结了国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经验和特征,我认为启发很大,借此机会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文章中总结出来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了积极有效的强制性工程担保与保险制度

凡涉及工程建设活动的所有单位,包括业主、建筑师、总承包商、设计或施工等专业承包商、建筑产品制造商、质量检查公司等,均须向担保与保险公司进行强制性投保。从项目立项开始到保证期止,按合同分别由责任负责方承担担保与保险责任。承包商担保与保险费率根据建筑物的风险程度、承包商的声誉、质量检查的深度等综合加以考虑,在法国一般要负担相当于工程总造价1.5%~4%的保险费。通过实行强制性工程担保与保险制度,担保与保险公司将在施工阶段积极协助监督承包商进行全质量控制,如果工程质量不出问题,担保与保险公司就可以不承担或少承担维修费用等。工程担保与保险组织体系层次分明、专业分工细致:担保与保险公司是市场的主体;各类担保与保险协会服务于担保与保险公司,沟通担保与保险公司和政府监管机构之间的联系;与担保和保险业相关的立法、司法、行政机构作为其外部组织,以及社会舆论监督机构。

二是工程咨询业非常发达,实现了规范化和专业化管理

政府以法律法规来规范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士从事工程建设管理的行为,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士的管理,宏观上依靠国家法律法规的制约,微观上依赖行业协会的工作条例、职业道德标准的监督控制。同时,统一、开放和竞争的建筑市场,咨询业高额的经济待遇和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加剧了咨询业的竞争,而竞争则激发了咨询业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咨询业的自身发展。咨询业实现了多极化的发展,非常适应各层次投资主体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要求。

三是高效的政府服务职能

政府服务成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核心职能。为建筑业发展而服务是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促进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是政府主管部门的首要任务。政府不是站在企业的对立面,不是领导机构,而是服务机构,而政府依法实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有效发挥服务职能的关键。发达国家重视建筑立法,建筑业的法规建设和完善工作是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职能机构的核心工作,各个环节、各个层次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可遵循,涵盖了包括政府监督管理行为在内的所有参与建设者,责任明确,条款具体,为严格执法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二、要牢固树立“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意识,积极探索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新模式

十几年来形成的基础、主体、竣工三部到位等级核定与巡回抽查相结合的工程质量监督运行方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出现了诸多的矛盾和问题,表现在:社会过多依赖工程质量监督核验,客观上把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视为工程质量的责任者;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无法实现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的全面监控等等。

为了全面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我们的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根据工程质量不断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工程普遍实行监理的情况下,针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角色和职能的变化,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理念,努力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新模式。

一是要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使工程质量监督真正成为“阳光监督”。工程建设各方从建设工程活动一开始,就应享有知情权,了解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以充分调动工程建设、监理和施工等受监单位自查自纠、自我约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和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二是要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保证执法监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监督执法。应改变现有的监督方法,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一个专业配备两人以上监督人员,并规定要持证上岗。同时规定不同级别的监督文书分别由科室的监督人员、科长以及站领导按权限范围签发,保证执法检查和处罚的严肃性和准确性。

三是要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有机结合。当工程质量出现下降的趋势或工程施工到难点部位、易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时,监督人员应及时到现场提示和指导,以此扭转滞后监督、被动应对的局面。

四是建立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并重的监督运行机制,实现从单一实物监督向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行为监督的延伸。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有将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以及工程产品质量,均列为监督对象,将工程建设参建各方推向工程质量责任第一线,通过日常监督、监督巡查与结构工程季度大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模式,对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全要素实现全覆盖的监督。

五是改变以日常监督为主的监督方式,将随机检查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应采取巡查和抽检相结合的监督方式,改变原来的预约式、通知式的监督检查方式,加强巡回检查的随机抽查,保证检查内容和部位能够真实反映施工的质量状况。

三、要牢固树立“安全就是生产力”的意识,努力实现行业监管的三个“转移”。

质量安全是工程建设的“底线”,它关系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基本建设规模逐年增大,工程技术风险、质量风险、安全风险日益突出,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我认为,要有效地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就必须实现三个“转移”。

(一)从单纯注重房屋建筑质量安全的监管,转移到既注重房屋建筑又注重建设领域其他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管,拓展监管的广度。

当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一些地方只注重对房屋建筑质量安全的监管,忽视了市政工程、开发区工程以及园林建设、城市道路、旧房拆除等其他方面的监管;只注重履行了建设手续的项目监管,忽视了因为各种原因未办理手续的项目监管。无人监管的项目就成为了质量安全事故的高发区。为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只要是在政府所管辖行政区域的工程项目,不管是办了手续还是没办手续的,都要无一例外依法纳入监管范围,而且越是规避监管的项目越要重点监管、重点查处。真正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体系。

(二)从单纯注重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监管,转移到既注重施工现场又注重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深挖监管的深度。

建设全过程,就是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个过程,包括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设计审查、施工许可、工程监理、质量安全监督、竣工验收备案、产权登记等所有建设程序和步骤。要规范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行为,就要从源头抓起,从工程的招投标、施工许可、资质管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管。要督促建设单位依法履行职责,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合同约定,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和责任的原则,认真担负起质量安全责任,切实把好质量安全关;要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做好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健全工作,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做到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健全,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和规范,确保提供优质合格的建筑产品;

(三)从单纯注重监管行为,转移到既注重监管行为又注重监管制度的创新,加大监管的力度。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不仅仅靠监管,更重要的是要靠一套好的制度来保证,努力建立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用制度引导,制度激励,制度约束,制度规范来保证质量安全监管到位。

1、要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认真制定勘查、设计、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把企业是否具有质量安全保证能力作为市场准入的必备条件,在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规范和保障各方主体的权益。

2、要逐步建立市场诚信机制。建立健全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市场信用制度,形成建设工程市场信用体系。在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各方责任主体的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完善建设工程市场责任主体信用档案,建立起建筑企业、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质量和安全行为评价体系,对企业的质量和安全状况进行科学量化的评价,实现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企业资质实行动态管理的目标。

3、要建立建设工程保险制度。工程保险就是用市场的手段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一项措施,通过工程保险的引入可以促进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降低质量安全风险,同时也促进建设工程市场的诚信建设。

建设工程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

工程建设项目在立项、准备、实施等各环节存在诸多风险,传统的事后审计仅限于工程结算审计,无法监管参建主体过程行为,监督效力受限。全过程跟踪审计从事后监督向管理全过程转变,有利于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及时识别和应对风险,保障建设资金在合规、合理的轨道上正确运行,是完善工程管理、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手段。全过程跟踪审计贯穿于大型工程建设全周期,具有时间长、审计内容复杂、造价变化文书繁多的特点。审计成果文件利用传统的表格登记存在反映问题不直观、数据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预防超概风险,采用信息化技术自动分析计算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工程造价动态管理。2017年12月,教育部出台《关于推进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数字化审计方式,加强内部审计队伍信息化能力建设,提升运用信息化技术发现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支撑决策的能力。”在全过程跟踪审计项目中,利用信息化技术跟踪施工过程中的洽商变更,可及时披露工程进展情况,反馈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防止工程款超付和超概算;利用信息化平台要求跟踪审计单位及时上传各类审计过程文件和成果文件,有利于审计部门有效监管跟踪审计单位,反腐倡廉。

1.全过程跟踪审计管理信息模型构架要素分析

1.1全过程跟踪审计任务

全过程跟踪审计回归监督本职,不参与管理和决策,坚持有为不越位、监督不缺位、履职不错位,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工程建设重点阶段或环节进行审计,包括招标审计、造价审计、付款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1]。招标审计指对施工项目招标投标准备阶段的审计、合同审计;造价审计指工程量清单及预算编制审计、招标控制价审计、隐蔽工程跟踪与验收、设计变更审计、签证审计、暂估材料和新增材料审计、工程索赔审计、工程竣工结算审计;付款审计指工程预付款审计、工程进度款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指整体层面控制制度审计、业务层面控制制度审计[2]。第二,通过以上四个重点环节审计,定期或在重要节点确定并报告工程投资额增减变化和完成情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在预算正常范围内上下波动,防止投资风险。第三,运用审计监督结果,规范工程监管程序和方法,防范腐败风险。

1.2全过程跟踪审计评价指标

由于工程管理力量有限、工程项目沟通机制不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存在漏洞、施工单位抱有投机心理等因素,基本建设投资在立项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及后评价阶段存在工程决算超概算、工程价款超付、工程造价虚高、合同条款存在缺陷、工程面临法律纠纷、廉政腐败等突出风险。为了积极应对各阶段风险点,应进一步明确审计指标,确定审计要点及审计标准,用以规范审计人员的标准化作业,提高审计质量。第一,招标审计重点评价评分标准合理性、投标人资格合规性、合同条款与招标文件符合性、风险管控体系完整性、奖惩条例恰当性、合同条款完整性、合同条款合理性;第二,造价审计重点评价限额要求符合性、编制依据合理性、清单子目完整性、工程量与图纸符合性、合同符合性、变更签证程序合规性、签证认定有效性、量价费计算准确性;第三,付款审计重点评价已完工形象进度与施工现场符合性、支付金额与合同条款符合性、抵扣金额正确性、金额计算正确性;第四,内部控制审计是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核心,是指定期检查建设工程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合理、执行是否到位,主要包括:归口管理情况、岗位设置情况、基本程序履行情况、有关政策等执行情况、计划和付款控制等财务管理情况[3]。

1.3全过程跟踪审计程序、方式

全过程跟踪审计单位履行职责主要包括:独立或共同参与见证审计事项的原始数据采集,依据见证数据和送审资料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意见或报告等。具体包括受理审计资料、出具审核初稿、核对审计初稿、签属审计定案表和出具审计报告五大作业流程。跟审单位可以根据审计事项具体情况,采取事前、事中、事后三种审计方式进行审计。招标文件、合同、工程预算等应事前审计;签证、变更、隐蔽工程等应事中审计;工程结算等应事后审计;内部控制应全过程审计。

2.信息化技术在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中的应用

2.1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目标与需求

(1)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总体目标工程审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完成工程项目立项、设计、招标、合同、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竣工验收、财务管理等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审查和评价,规范审计流程和审计内容,对项目审计结果进行集中管理;同时,可以多种形式快速生成统计报表,为领导决策服务[4]。对基建项目进行密切跟踪,对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实施有效审计监督,逐步实现审计监督的“三个”转变,即:从单一的事后审计向事中审计与事后审计相结合转变,从单一的静态审计向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转变,从单一的现场审计向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转变,促进单位廉洁高效建设,更好的履行审计监督职责[5]。(2)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具体需求信息化技术应用覆盖核心审计管理需求,涵盖计划、作业、跟踪三个方面;对审计项目以审计流程为线索,从审计日常作业出发,固化每一步流程的审计行为,达到提升审计质量的目的[6]。系统需提供手机端的基本查询功能,并能够提供数据接口方便进行数据对接。为规范流畅便捷的作业流程,及时记录作业环节的重要信息并保存重要的审计工作底稿及审计资料,具体满足以下八点需求:第一,规范审计立项、实施、归档、整改全过程管理;第二,检查年初计划准确性,执行有效性;第三,检查(连续多年)审计覆盖率;第四,规范审计按程序进行,防止缺位;第五,分散作业,集合智慧,较快形成审计报告(初稿);第六,审计宣传,争取支持;第七,跟踪进度,及时统计、公告成效;第八,固化审计流程至整改完成。

2.2工程审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

2.2.1工程审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构建。工程审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包含原始数据库和加工数据库两大类,其中:原始数据库指围绕全过程跟踪审计明确的招标审计、造价审计、付款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四大审计内容,在审计过程中收到及形成的审计资料及相关数据;加工数据库指根据诸多原始数据经系统自动计算处理后得出的分析类数据。(1)原始数据库原始数据库包含送审、审计、核对、定案等各环节收集的审计资料及相关数据。审计资料指审计过程中收到及形成的关键材料,例如:送审资料清单、审计意见书(征求意见稿)、核对纪要、审计取证单、审计工作底稿、审核定案表、审计意见确认表、审计报告终稿等,这些资料在项目进展过程中收集,在项目审结时自动形成审计档案,具体内容详见表1所示。原始数据指审计过程中收到及形成的数据,例如:概算金额、合同金额、送审金额、审定金额、审减金额、工程预付款、抵扣预付款、支付金额、提出意见与建议条数、采纳意见与建议条数、工程估价备案金额,具体内容详见表2所示。(2)加工数据库加工数据库指根据原始数据进行取数处理,通过设置数据间的逻辑关系,系统自动计算得出的数据,包括:投资完成额、已支付工程款、未支付工程款、工程实际进度、超概算限额、工程审计绩效等。通过设计变更审计、签证审计、暂估材料和新增材料审计、工程索赔审计、工程估价备案实时确定洽商变更金额,将洽商变更金额与合同价、清标价、待摊投资额累加形成工程实际投资额,实际投资额与工程概算比对,形成超概算限额。工程审计绩效则按招标审计、造价审计、付款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四大审计内容自动统计项目实施数、项目完成数、送审金额、审定金额、审减金额、提出意见与建议条数、采纳条数。2.2.2工程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构建。工程审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审计门户、公文与任务管理、审计计划、审计项目、审计法规、审计档案、审计作业、审计跟踪、审计报表、系统管理等十大功能模块。(1)审计门户模块提供工作动态、工作成效、法规文件、学习园地、下载专区等信息,以网站形式展现,其中工作动态、工作成效和法规文件可从业务数据中读取。(2)公文与任务管理模块根据单位下达的审计任务,按任务类型划分为:单位任务分工、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工、签订的责任书、单位会议决议、审计工作要点、资产管理、考核考勤和其他工作,自动进行编号。在审计任务中设置多个任务分工,对分工落实情况进行数据跟踪。(3)审计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审计计划管理、审计项目管理、审计法规管理、档案管理四个模块。第一,审计计划管理是按审计工作规定设置审计业务,对审计计划执行进行数据汇总,汇总的指标为工程审计量、审计覆盖率、计划调整率、项目实施率、项目完成率、项目整改完成率;第二,审计项目管理可实时查看各个审计项目执行进度、项目工作状况,掌握一线审计工作动态,并针对审计项目在实施作业过程实时进行质量监测与控制;第三,审计法规是对审计工作底稿套用的违法法规数据进行管理和汇总,统计出各条法规所引用的次数,方便数据分析;第四,档案管理动态反应审计档案归档情况,项目全过程电子文档实时查询,对审计档案进行借阅管理,便捷成果共享。(4)在线审计作业管理模块审计作业主要用于录入原始数据及审计资料,作业类别设置与审计内容一致,即:招标审计、造价审计、付款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四类。操作过程中先选择作业类别,再在当前相应的作业流程中填写审计时间、作业人员等基本信息及审计数据,最后上传审计资料,完成原始数据库的采集。(5)审计跟踪模块审计跟踪模块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时获取系统加工数据,跟踪项目进展情况,报告工程投资额增减变化和完成情况,有效预警工程造价的上下波动是否在预算正常范围内,防止投资风险,并直观地以数据图和数据表形式展现,部分工程审计跟踪图表如图1所示。(6)审计报表模块审计报表模块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时获取系统加工数据,跟踪项目进展情况,直观地以审计报表形式展现。报表包括:工程造价跟踪报表组和工程审计绩效报表组。工程造价跟踪报表组由工程造价审计一览表、工程投资完成额跟踪报表、工程超概算限额跟踪报表、工程付款跟踪报表构成;工程审计绩效报表组由工程审计绩效汇总表、工程招标审计表、工程预算审计表、工程洽商变更审计表、工程结算审计表构成。部分报表如表3~6所示。(7)系统管理模块提供计划、项目、作业、档案分角色、分权限管理。

3.结束语

明确全过程跟踪审计任务及评价指标是实施审计的核心,是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它使系统功能更贴合于审计作业与审计流程;审计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实现标准规范、统一调度,为审计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构建审计信息系统,就是要通过收集日常审计作业的原始数据及资料,分析处理得出加工数据,为决策支持服务;通过系统功能模块传送审计数据与资料,实现对审计资源的集中管理,并最终实现用户需求及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彭剑钊.审计视角下的高校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问题及应对[J].工程技术研究,2018(10):120-121.

[2]曾慧群,郑方.高校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36):99-100.

[3]陈春印.浅析跟踪审计与投资监理的区别[J].商品与质量,2019(11):186.

[4]王慧敏.烟草行业信息化审计系统管理审计[J].中国内部审计,2018(4):60-62.

[5]何晓辉.江西省域三级审计专网建设跟踪[J].信息化建设,2014(2):52-53.

建设工程技术范文第5篇

1、发电过程中的运用

电力工程技术得技术含量很高,它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实现电能的转化和控制,大大降低电能的消耗和机电设备的损耗,极大的提高了发电机和机电设备的工作效率。当前,电力工程技术中还涌现出同步开断技术的智能开关、新型超高压输变电技术的高压直流输电、电气传动技术的高压变频等一大批高精尖技术。

2、电源领域的运用

不同用户,尤其是大用户往往采用不同的电子设备和电器元件,为了满足各类用户的用电需求,电力工程技术为接入智能电网的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的电源供应,如直流电源、交流电源、恒定频率的交流电源等等。

3、输电过程中的运用

因为智能电网的运营需要具备电能质量高、电网工作状稳定的条件,而这些条件的满足需要电力工程技术中的谐波抑制技术和无功补偿技术作为支撑。随着电力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完善,大批适应智能电网发展需求的新型装置应运而生,比如超导无功补偿装置和薄型交流变换器。对于线路较长、输电容量较大的输电工程,一些国家通常采用直流电的输电方式。而我国则在此基础上,采用晶闸管变流装置来作为送电和受电两端的整流阀和逆变阀装置,对这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采用,极大的提高的电网输送的容量,同时在极端天气下还增强了输电网络的稳定性。这些装置技术含量高,有效地解决了电力输送过程中电网突然断电和电压的不稳定等现象,极大的提高了输电网络的可靠性。因此,高技术含量和高效率的电力工程技术和相关的配套装置是我国新型智能电网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有力保障。

二、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

1、电能质量优化技术

该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需要建立在电能的质量等级划分以及评估方法体系的完善的基础上,对供用电的接口所具备的经济性能进行分析,从而建立起用户经济性以及技术等级这两个评估体系,并借助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来促使智能电网的建设向经济且优质的方向发展。电能的质量优化技术的运用,具体涵盖了直流有源滤波器相关技术、自适应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电气化铁道平衡供电技术、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以及连续调谐滤波器关键技术等。这些技术能够使得电能的质量大大提高,并且降低了其使用的成本,从而具有较大的运用市场。

2、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首先,线路造价低,节省电缆费用。其次,运行电能损耗小,传输节能效果显著。直流输电导线根数少,电阻发热损耗小,没有感抗和容抗的无功损耗,且传输功率的增加使单位损耗降低,大大提高了电力传输中的节能效果。最后,线路走廊窄,其节约的土地量是很可观的。除了经济性,直流输电调节速度快,运行可靠。在正常情况下能保证稳定输出,在事故情况下可实现紧急支援,因为直流输电可通过可控硅换流器快速调整功率、实现潮流翻转。此外,直流输电线路无电容充电电流,直流线路无电容充电电流,电压分布平稳,负载大小不发生电压异常不需并联电抗。

3、能源转换技术

目前国家下大力度整治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到2020年较2005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40%,而我国发电系统仍主要依赖于热力发电。因此大力开发和利用新型清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通过使用先进技术进行能源的转换和高效利用已经成为了现代低碳经济能源利用的核心。目前,我国着重开发大规模电厂并网技术。电网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范围大、运行可靠的光伏发电技术等。但是,我国的能源转换技术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高的差距。因此,我们要加大相关的技术和资金投入,进一步研发能源转换的核心技术。比如智能电网建设中能量转换技术的发展方向就是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和各种并网技术的效率等。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