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业局茶业发展方案

农业局茶业发展方案

一、我市茶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一)发展现状。我市是中国西部最北端产茶区,茶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三县的主要特色产业。另外,丹凤县也有部分地区生产茶叶。截至20*年底,全市发展茶园面积11.88万亩,年产茶叶711吨,发展茶叶加工企业25家,注册茶叶商标16个,茶叶初级加工厂(场)146个,全市茶农人均收入218元,户均收入600元,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但我市茶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茶叶单位面积产量低;优良品种茶园面积小;科学化、标准化管理水平低;总体规模小;品牌杂多,知名品牌少;精细加工少,效益低。

(二)发展机遇和前景。追求健康健美是当今社会的潮流。绿茶是日常生活中公认的最佳健康饮品之一,国内外饮用绿茶之风日益兴盛,日本和欧美等国倡导民众开展每日一杯绿茶健康运动。在市场前景上,国内、国际市场对绿茶需求持续增长,市场价格不断攀高,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政策环境上,我市产茶大县*县被国家林业局、林业学会授予“中国茶叶之乡”称号。省政府出台了支持茶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并设立了发展基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单位与我市联合开展茶叶科研项目。近几年茶农收入稳步提高,茶农积极性高涨,种茶农户不断增加,一些城镇下岗职工、部门和企业也看好茶叶种植,承包山坡、荒地建设茶园基地,种茶面积快速增长。同时,加快茶业发展也是贯彻我市生态立市、产业兴市发展战略,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抢抓机遇,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努力把商洛茶业做强做优。

二、我市茶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升茶品质和效益、打造茶品牌为抓手,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生态立茶、科技兴茶、旅游活茶、项目强茶”的思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强化管理,注重实效,提高效益。积极推广茶树品种无性化、品质生态化、产品品牌化、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等新模式,走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之路,实现茶业快速健康发展,为推动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从20*年至20*年底,全市茶叶总面积发展到20万亩,其中可采茶园面积达到15万亩,新发展绿色无公害名优茶园8万亩,年总产量突破1884吨,年总产值达到2亿元,茶农人均收入达到450元,户均收入*00元,使茶业成为全市茶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三、工作重点

(一)狠抓科技兴茶,实现优质高效。加大无性系良种茶苗的引进、培育、繁殖和推广。全市每年示范种植推广3000亩无性系标准化茶园,大力发展优质高效茶叶示范区。加快低产茶园更新改造,促使传统茶叶生产升级换代、产品创新,改进本地老品种,提高茶叶产量,提升茶叶品质。大力示范推广茶叶机械化采摘、加工技术,提升茶叶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增强精细加工技术工艺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茶叶产品质量,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协作与联合,建立和发展茶叶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提高茶业发展的科技水平。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队伍建设,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重点茶叶企业就业。强化技能培训,逐步推行茶厂工人持证上岗制度。加强经营户的职业资格培训,鼓励茶叶经营企业从业人员和茶叶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参加“评茶师”、“茶艺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和资格认定。

(二)整合企业品牌,培育龙头企业。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行业指导、规范管理”的原则,积极整合、优化、提升茶叶企业及品牌。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调节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现有中小型茶叶加工企业整合改造,组建产加销龙头企业,进一步优化现有茶叶品种和品牌结构,提升茶叶的质量和知名度。每县重点培育和发展一个股份制龙头企业、一个茶叶品牌。鼓励企业积极争创省级“著名商标”和部级“驰名商标”。

(三)实施项目带动,增强发展后劲。项目带动是促进茶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要抓住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的重要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到“储备一批,争取一批,实施一批,论证一批”。多渠道申报立项,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准确掌握国家的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明确项目建设重点,营造项目建设的宽松环境,通过招商引资,吸引项目和投资。在项目建设上,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为原则,大力推行项目目标责任制,强化企业的主体作用,完善项目建设的推进、监督、激励机制。20*-20*年全市茶业重点发展20个项目(具体内容见附表)。通过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我市茶业发展后劲,全面推动我市茶业发展壮大。

(四)建设茶叶文化,发展茶业经济。积极开展茶文化宣传,做好茶文化素材的挖掘工作,加快推进茶产业与茶文化的融合,不断丰富商洛茶文化内涵。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各种茶博会、展销会、茶叶推介会等茶事活动,大力宣传我市茶企业,强力推介我市茶产品。开展专题茶文化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爱茶、饮茶、论茶”氛围。举办茶叶论坛,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开展生态茶园观光旅游,满足游客摘茶、赏茶、品茶、论茶的“茶乡游”需求。举办综合性茶文化节,把茶文化节办成“文化搭台、贸易唱戏”,集文化经贸于一体的多功能茶节茶会,努力实现茶经济与茶文化的共同繁荣。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供销、农业、财政、发改、林业、科技、扶贫、技术监督、民政、工商等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商洛市茶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茶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组织、协调、指导、服务工作,制定茶业发展政策,争取项目和资金,研究解决茶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产茶县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切实加强对茶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和协会职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鼓励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经营的农户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茶叶专业合作社,积极为茶农提供技术指导、物资供应和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及市场信息服务,为茶农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提升茶叶生产经营的组织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由市供销社牵头,组织茶叶企业成立商洛市茶叶协会,加快建立县级和基层茶叶协会等民间社团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协会的组织协调、引导、服务作用,为茶叶产销发展搭建平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对茶叶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发展给予倾斜和扶持。

(三)加大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把发展茶业与治理荒山、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及“一村一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区域特色经济和财源骨干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和发展。通过制定扶持和优惠政策,鼓励部门、单位和干部职工开发荒山、荒坡、荒地、疏林地,建园兴茶,发展茶业。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茶业。鼓励茶叶龙头企业和茶农共同投资开发茶叶基地,对开发茶园的土地使用权实行有偿转让,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市内茶叶企业资源互补,强强联合,组建龙头企业,全市重点培育和发展3个市级龙头企业。统筹安排部分财政、扶贫、退耕还林、农业产业化、*突破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支持茶业发展。市、县政府设立茶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扶持茶叶新品种的繁育、示范、推广、茶叶品牌培育以及实用技术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