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育局教育意见

教育局教育意见

20*年全县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着力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职业教育就业率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率,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学习贯彻*精神,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在全县教育系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的热潮,在领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促进工作上取得实效。

2.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推动和落实“三个优先”,即: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抓好教育民生工程落实,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确保中小学公用经费定额的落实和县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力争全县20*年教育投入达到1.5亿元。安排4300万元,提高公办义务教育学生公用经费标准,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对民办学校义务教育学生免学杂费进行补助,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进一步完善乡(镇)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把教育工作列为考核乡(镇)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

3.全面推进依法治教。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教育行政审批,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完善规范教育收费的长效机制,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

4.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加强教育宣传力度,突出对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我县教育惠民政策、教育系统先进典型的宣传,加强对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财政、国土、建设等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20*年教育工作意见》的有关规定和标准,在教育经费拨付和学校建设、征地、规划等方面继续提供各项优惠和保护政策。公安、工商、环保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履行工作职能,认真做好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为学校和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乡(镇)政府要切实履行好学校安全、保学控辍、教育质量等方面的职责,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学校做好改水、改厕和校园美化、绿化、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夯实教育基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5.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在“两基”国检和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检查的工作基础上,继续把提高普及率和巩固率作为“普九”工作的重点。全面落实保学控辍“双线责任制”,确保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0%,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关心特殊教育,提高特教水平,视力、听力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均达到85%以上。

6.大力发展高中教育。按省示范性高中建设标准,加快新会昌中学建设进度,在全县开展“我为新会昌中学建设出一份力”活动,确保新校区首期工程顺利竣工并交付使用,做好学校整体搬迁工作。要以新会昌中学启用为契机,示范、带动会昌二中、私立英才学校高中部的发展;继续扩大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各初中的比例,进一步做大我县高中教育规模,力争使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0%,普通高中招生2600人,在校学生达到7500人以上,努力在高考质量和特色办学上打造我县高中教育品牌。

7.做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按省示范校标准建设职业学校,实现职校招生400人、在校学生*00人以上,力争在20*年前达到国家示范职业学校标准;初中、高中毕业生参加实用技术培训达90%以上,完成4000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437名公民职业培训计划。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积极扩大与长珠闽等发达地区的联合办学。县内各企业要积极为职校学生提供见习、实习条件,在招聘员工时优先聘用本县职校毕业生。办好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加强与县内企业合作,开展针织、烤烟种植、脐橙栽培等技术培训。抓好成人学历教育,继续实施农村“一村一名大学生”、“一村一名中专生”工程。

8.规范民办教育与学前教育。继续落实扶持民办教育的有关政策,将民办学校的师资培训、师生表彰奖励等纳入公办学校范畴统一安排;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不断提高民办学校教育质量。充分发挥县幼儿园、六一保育院、富佳幼儿园等示范性幼儿园的幅射和带动作用,培植农村骨干园、特色园,力争全县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75%,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50%。抓好幼儿教师培训,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做好幼儿教育分类定级工作,规范收费管理,整顿办园秩序,坚决取缔非法办学、办学条件不达标的幼儿园。

9.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筹措校建资金5000万元以上,用于新会昌中学、会昌二中、希望小学、会昌小学、县幼儿园、第三小学等县属学校和农村学校危房改造等教育设施建设。认真实施国家中西部地区农村初中建设工程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危改项目。按“一校五部”规模筹建珠兰示范学校初中部、职高部、成教部和学前部,加快万亩中药材扶贫基地开发进度,确保20*年前完成初中部建设。

*.切实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加强督导队伍建设。制定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督导工作方案,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活动。抓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阳光体育运动等专项督导检查。

三、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师资整体水平

11.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加大对违反师德行为的查处力度,严禁在职教师私自办班收费和组织有偿家教。本学年至少召开2次青年教师座谈会,加强青年教师思想道德教育。认真贯彻实施《会昌县中小学教职工管理暂行规定》,做好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将新增教师编制分配到教师缺编相对严重的乡(镇)学校。全面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严格规范教师脱产进修管理,对擅自离岗的教师一律予以解聘。制定出台教师职称进岗指导性实施意见,规范学校职称岗位评聘管理。建立科学、公正的考核机制,按一定比例对考核落后的教师予以待岗处理。加强校长队伍管理与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校长考评方案》,继续开展校长考学、述学、评学活动,全面落实校长提高教育质量的“第一责任”。落实教育奖励政策,县财政预算内安排40万元用于教育奖励;实施对边远山区教师发放特殊津贴政策;认真做好教师节期间评选、表彰全县200名“三优”教师和150名新“三好”学生工作;关心外地教师的生活,努力为外地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

12.加强师资培训工作。做好20*年新教师的引进及在优秀代课教师中招考聘用正式教师工作,全县补充教师250人。县财政预算内安排教师培训经费50万元,继续选派一批县教研员、县骨干教师到外地跟班学习,组织部分农村教师到县城跟班学习。举办好各种教师培训班,力争使全县中小学专任教师合格率达*0%。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高学历水平,力争使全县小学教师专科学历比例达50%、初中教师本科学历比例达45%、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达5%。

13.扎实推进“新农村、新学校”建设。将农村中小学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确立办学新理念,创办办学新机制,构建学校新环境,塑造学校新风貌,创造学校新成绩,建设学校好班子”为目标,做好校园及周边“三清三改”工作,提高校园绿化、美化、硬化和亮化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上新台阶。做好全市合格学校评估的准备工作和文明学校、德育示范校评选,以及特色办学经验交流与推广工作。

14.全面开展“融入教师,走进课堂,贴近学生”活动。大力倡导教育系统机关干部和中小学校长深入基层、走进课堂、融入教师,关心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切实为教师办实事好事。校长要深入一线,走进课堂,坚持任课、听课、参与教研,坚持落实教学常规、带头教改。校长、教师要贴近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贴心人,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把学习的主体地位、快乐成长的幸福、全面发展的权利还给学生。

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15.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促进学生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充分发挥团队组织的阵地作用,坚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促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开展送戏、送电影进校园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6.加强学校体、艺、卫工作。认真实施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提高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开齐、开足各门艺术课程,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艺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校卫生防疫工作,改善学校卫生设施条件,保障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加快文体基础设施建设,筹措1500万元建好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体育中心。

17.加强教研和教改工作。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举行各种形式、不同层次的课改经验交流会,做好课改总结和经验推广工作。发挥教研室的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作用,构建与新课改相适应、城乡互动的教研模式,抓好全国、省、市重点实验课题的研究。在全县中小学中开展“百节优质课”评比活动,并将获奖情况列入县“三优”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的必备条件。启动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切实做好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加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设施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服务教学、提高教育质量方面的作用。

18.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县教育主管部门、教研机构和各中小学校要把提高教育质量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树立全县教育一盘棋意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小学应重点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初中要狠抓优生培养,为高中学校输送更多的优质生源;高中要注重研究迎考策略,力争实现高考上线人数有新突破。

五、解决教育热点问题,营造和谐教育环境

19.缩小城乡学校差距。加大对农村办学条件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在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照顾。认真实施县城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管理、考核制度。继续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通过校长互访、教师互派、定期开展培训和教学研讨会、上示范课、讲座等方式,建立帮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定期考核制度,提高受援学校的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

20.做好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按时足额拨付补助资金;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做好贫困大学生和普通高中、职业高中阶段贫困学生的救助工作;积极争取社会捐资,发挥希望工程、教育基金、慈善机构等社会力量的作用,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贫困学生救助体系,杜绝学生因贫辍学现象的发生。

21.严格中小学收费管理。加大学校乱收费整治、查处力度,建立惩治和预防教育乱收费长效机制,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和治理中小学乱收费责任追究制。

22.确保学校安全稳定。继续实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将安全稳定工作纳入乡(镇)目标管理和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作,共同为全县中小学安全稳定履行好各自职责。增强安全意识,在全县各中小学开设安全教育课,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经常性、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健全全县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安全隐患台帐,定期组织力量督查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安全工作,切实整改安全隐患,确保学校安全稳定。